資源簡介 北京師大附中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試卷八年級歷史2025.4注1.本試卷共11頁,共兩部分,共47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意2.在試卷和答題卡上準確填寫班級、姓名和學號。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事4.在答題卡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項5.考試結束,請將考試材料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44題,每題1.5分,共66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1949年,民主黨派人士張瀾說:“這是新中國的一個人民大憲章。它確定了新中國的政治理論和政治制度…有了穩步建設的大原則。”這里的“大憲章”是指A.《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人數共662人。他們分別來自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少數民族、國外華僑以及特邀代表。從中可以看出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B.中共組織領導政協會議C.政協代行全國人大職能D.政協具有廣泛的代表性3.1949年《人民日報》刊發《首都十月一日之夜》一文,文中記載了記者對在現場觀看典禮市民的采訪,受訪的市民說這是“萬年不遇的大喜事”。“大喜事”是指中國人民A.推翻了封建帝制B,實現了民族獨立C,實現了全境解放D.完成了統一大業4.20世紀50年代初,周恩來指出:“中國人民…決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這里的“帝國主義者”和“鄰人”是指A.日本、蘇聯B.越南、蒙古C.韓國、朝鮮D.美國、朝鮮5.“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一支威武之師,一首激昂之歌,是力量與美的結合,是正義與愛國的再現。當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唱著這首雄壯的戰歌,開赴朝鮮前線是在北京師大附中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試卷八年級歷史第1頁(共11頁)A.1949年6月B.I90年10月C.1951年6月D.193年10月6、中圖入民志愿軍被稱為“最可愛的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浦現出無勒的戰斗英修,其中“嚴守紀律,被大火吞噬而壯烈犧牲”的是A.黃繼光B.毛岸英C.藍存瑞D.邱少7、“在那千鈞-一發的時刻,你的胸膛是一道勝利的高墻。敵人的罪惡的槍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長虹一樣閃耀…”這首名為《永恒》的詩,是寫給淮的?A.楊根思B.黃繼光C.雀存瑞D.劉胡蘭8.老周是中華入民共和國成立后土改小組的一名組長,為圓滿完成土改任務,需要找一本文獻作為依據,下列可供他選用的是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中國土地法大綱》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9、下列關于土地改革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B.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C.地主階級的力量被削弱D.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10.土地改革完成后,農村的土地所有制是A.國家土地所有制B.農民土地所有制C.集體土地所有D.公社土地所有制11.學習歷史需正確認識史實與史論之間的關系。下列史實與史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新中國的成立一一標志中國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B.西藏的和平解放一一標志著中國完成統一C.土地改革的完成一一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D.抗美援朝的勝利一一結束了近代中國百年屈辱12.1954年9月,王爺爺作為一名代表到北京參加一次全國性的重要會議。他親歷的活動是A.聽取毛澤東作《論十大關系》的報告B.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C.編制第一個五年計劃D.表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3.毛澤東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毛澤東這話的意思是A.對我國建設前途十分悲觀B.人民生活極其困苦C.我國工農業發展不平衡D.我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14.在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成果展示會”上,你不可能看到A.武漢長江大橋通車B.國產噴氣式飛機C.國產機床D.青藏鐵路通車15.從1953年到1956年,全國工業值平均年增長19.6%,農業總產值每年遞增4.8%,這種增長速度是相當高的;1956年,工業總產值第一次超過農業總產值,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北京師大附中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試卷八年級歷史第2頁(共1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