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天津師范大學南開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監測(一)八年級生物學學科斑級姓名第I卷(每小題2分,共60分)1.下列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的是()A.種子繁殖B.扦插C.試管嬰兒D.雜交育種2.嫁接時,要確保接穗和砧木成活的關鍵是()A,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B.接穗和砧木的輸導組織緊密結合C.接穗和砧木的木質部緊密結合D.接穗和砧木的樹皮緊密結合3.家蠶的發育過程經歷了()A.受精卵→若蟲→成蟲B.受精卵→幼蟲→成蟲C.受精卵→幼蟲→蛹→成蟲D.受精卵→蛹→幼蟲→成蟲4.蝗蟲的發育過程中,若蟲與成蟲的區別主要在于()A.若蟲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B.若蟲身體較小,無翅C.若蟲身體較小,有翅但不能飛行D.若蟲身體較小,無外骨酪5.青蛙的生殖和發育特點是()A.體內受精,變態發育B.體外受精,變態發育C.體內受精,不完全變態發育D.體外受精,不完全變態發育6.下列關于鳥卵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A.卵殼和卵殼膜對卵起保護作用B.氣室為胚胎發育提供氧氣C.卵白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物質和水分D.胚盤是卵的主要營養部分7.“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話體現了生物的()A,遺傳現象B.變異現象C,進化現象D.適應現象8.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人的身高和體重B.兔的黑毛和白毛C.番茄的紅果和圓果D.豌豆的高莖和皺粒9.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是()A.體細胞B.受精卵C.生殖細胞D.胚胎10.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A.23條B.23對C.46對D.22對11.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體組成是()A.XB.YC.X或YD.XY12.生男生女取決于()A,母親的卵細胞類型B,父親的精子類型C.父母雙方的血型D.父母雙方的飲食習慣13.下列變異中,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A.經常練習舉重的人,胸肌發達B.一對正常夫婦生育了一個白化病女兒第1頁,共4頁C.長在暗處的玉采矮小D.肥水充足處的大豆植株高大14.遺傳育種中,能產生新基因的育種方法是()A.雜交育種B.誘變育種C.單倍體育種D.多倍體有種15.原始大氣中不含有()A.水蒸氣B.氧氣C.氨氣D.甲烷16.米勒實驗證明了()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B.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有機物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17.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不包括()A由簡單到復雜B.由低等到高等C.由水生到陸生D.由小型到大型18.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核心內容是()A.過度繁殖B.生存斗爭C.遺傳變異D.適者生存19.下列疾病中,屬于傳染病的是()A.高血壓、B.糖尿病C.肺結核D.心臟病20.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是()A,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B.病原體、傳播途徑、易感人群C傳染源、傳播途徑、病原體D.傳染源、病原體、易感人群21.下列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中,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是()A.隔離傳染病患者B.接種疫苗C.摘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D.加強體育鍛煉22.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是()A.皮膚和黏膜B.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C.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D.抗體23.下列免疫類型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A.體液的殺菌作用B.皮膚的屏障作用C.吞磁細胞的吞噬作用D.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24.計劃免疫的目的是()A控制傳染源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D.提高人的智力25.珍愛生命,關注健康,下列敘述或做法錯誤的是()A,使用藥物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B·接種乙肝疫苗可以預防流行性感冒C,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口對口吹氣法D,堅持體育鍛煉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26.當遇到有人突然暈倒或湯水等情況時,應立即撥打的急救電話是()A.110B.120C.119D.12227.下列急救措施中,錯誤的是()A.對湖水者進行人工呼吸前,要先清除其口鼻內的異物B,遇到煤氣中毒者,應先將其移到通風處C發生骨折時,不要隨意移動位置,應及時用夾板固定患處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