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三4月質量檢測生物學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研究表明,大約2億年前,UCYN-C古菌(一種細菌)與深海硅藻(深海熱泉生態系統中發現的一種新型固氮真核生物)開始共生,UCYN-C古菌最終演變成了硅藻細胞中的固氮細胞器,命名為硅固氮體。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深海硅藻進行細胞分裂時,硅固氮體能夠隨著細胞質分裂而分配到子細胞中B.深海硅藻與UCYN-C古菌的共生關系體現了生物在極端環境下的一種適應C.深海硅藻和UCYN-C古菌代謝所需的能量均主要由線粒體提供D.硅固氮體這一固氮細胞器的發現為研究真核生物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線索2.實驗是獲得可靠和精確科學知識的必要條件。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可用于觀察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B.高倍鏡下觀察花生種子切片,視野中可見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C.若高倍鏡下觀察到細胞質逆時針流動,實際上細胞質的流向也是逆時針D.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低的擴散快,反之則慢3.馬拉松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能量供應主要依賴于糖類和脂肪的代謝。研究表明,隨運動強度變化,運動員體內糖類和脂肪的供能比例會發生如圖所示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遠遠高于糖類B.脂肪儲存能量更多,因此隨運動強度增大,脂肪供能比例逐漸增加C.比賽初期,運動員主要依賴脂肪供能,脂肪可大量轉化為糖類D.一段時間內高強度運動主要依賴糖類供能4.細胞分化是多細胞生物發育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細胞內外信號分子共同調控細胞的命運,某植物細胞在特定激素信號誘導下的分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酶聯受體在信號轉導的過程中具有運輸和催化的雙重功能B.細胞對該激素信號的特異性應答依賴于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C.激素信號可以通過磷酸化修飾激活靶蛋白,從而改變其活性D.有活性的應答蛋白可能通過調控基因表達,進而調節細胞分化5.科學史記錄了人類探索自然的歷程。下列關于科學史的敘述錯誤的是( )A.希爾反應揭示了葉綠體在細胞內才能完成水的光解B.摩爾根等人通過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C.施萊登和施旺通過顯微鏡觀察提出了細胞學說,但未涵蓋原核生物D.斯他林和貝利斯通過實驗發現了促胰液素,證明了激素調節的存在6.某二倍體昆蟲(ZW型性別決定)有無觸角受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的控制,已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體上。現利用甲、乙兩純合品種(均為無觸角)進行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不考慮Z、W染色體同源區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親本雜交情況 F:表型實驗1 甲(父本)×乙(母本) 均為有觸角實驗2 甲(母本)×乙(父本) 雌性為無觸角、雄性為有觸角A.根據實驗2可判斷基因A/a和B/b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實驗1中甲的基因型是aaZBZB,乙的基因型是AAZbWC.實驗1的F1相互雜交。F2中無觸角雌性的比例為1/4D.實驗2的F1相互雜交。F2中有觸角:無觸角=3:57.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調控機制的科學家。研究表明,秀麗隱桿線蟲中的lin-4基因通過編碼microRNA進而調控lin-14基因的表達,部分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lin-4基因通過轉錄產生microRNA,進而調控lin-4基因的表達B.lin-4基因突變可能導致lin-14基因表達失控,影響發育過程C.lin-4microRNA與lin-14mRNA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形成局部雙鏈D.lin-4基因編碼的microRNA通過翻譯成蛋白質影響lin-14基因表達8.巴黎奧運會乒乓球比賽中,我國選手樊振東獲得男子單打冠軍。下列關于比賽中運動員內環境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運動員比賽時大量流汗,賽后只要及時補充水分即可恢復滲透壓B.運動員精準的完成揮拍、擊球等動作與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有關C.運動員體內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過程都存在分級調節D.在比賽過程中,線粒體內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體溫略有升高9.釀膿鏈球菌的某些成分與人體心臟瓣膜的成分相似,可能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在清除該病原體時,錯誤地攻擊自身心臟瓣膜,引發風濕性心臟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風濕性心臟病是由于釀膿鏈球菌直接侵入心臟瓣膜引起的炎癥反應B.風濕性心臟病屬于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的攻擊所致C.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方法是設法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以防止病原體感染D.風濕性心臟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于心臟瓣膜的先天性缺陷導致的免疫異常10.吸水的種子或正在生長的植株經低溫處理后才能萌發或開花的過程稱為春化作用。為研究春化作用的穩定性,某研究小組以黑麥種子為材料進行了以下實驗:將黑麥種子均分為若干組,浸泡在水中,進行不同時間的低溫處理,然后迅速給予35℃、3天的去春化處理,再測定保持春化作用的種子比例,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相對于干種子,吸水的黑麥種子經春化處理可減輕對生長的抑制作用B.實驗表明,一定范圍內隨著低溫處理時間的延長,去春化效果越明顯C.若對黑麥種子進行約8周的低溫處理,春化作用穩定,有助于其萌發D.通過調控春化作用的條件可實現控制作物的開花時間和提高育種效率等11.獵物和捕食者之間是一種典型的捕食關系,它們通過捕食與被捕食的方式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如圖為獵物種群數量和捕食者種群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結構可直接決定種群密度從而影響獵物種群數量B.氣溫、干旱等自然因素會影響捕食者種群的數量,屬于密度制約因素C.獵物種群數量和捕食者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始終一致,具有一定的周期性D.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重要意義12.在某海洋生態系統中,海星主要以藤壺、貽貝、帽貝和石鱉為食。研究人員將一塊16m2的實驗區域中的海星移除,幾個月后發現藤壺數量顯著增加,隨后貽貝數量也顯著增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藤壺、貽貝、帽貝和石鱉共同構成了一個海洋群落B.流入海洋生態系統分解者的能量直接或間接來自生產者C.移除海星后,藤壺和貽貝數量增加是因為其繁殖能力增強D.該生態系統中藤壺和貽貝之間存在直接的捕食關系13.科學家在某熱帶雨林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蘭花,其花朵能夠釋放出一種與雌性蜜蜂信息素極為相似的化學物質。這種蘭花不提供花蜜,但雄性蜜蜂會被這種化學物質吸引,并在試圖與花朵“交配”的過程中幫助蘭花傳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花朵釋放出的與雌性蜜蜂信息素相似的化學物質屬于化學信息B.信息傳遞可以發生在不同物種之間,有利于物種的生存和繁衍C.該事例說明信息傳遞是單向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雙向的D.蘭花釋放化學物質吸引雄蜂為其傳粉是二者長期協同進化的結果14.如圖是以新鮮藍莓為原料經發酵制作藍莓酒和藍莓醋的過程簡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過程應先除去藍莓枝梗再沖洗,主要目的是保證藍莓的清潔度以利于發酵B.藍莓酒發酵過程中,酵母菌在有氧環境下將葡萄糖轉化為乙醇和CO2C.在③和⑤制備藍莓醋的過程中,醋酸菌都可將底物轉化為醋酸和CO2D.④過程最適溫度約為28℃,發酵后期酒精含量過高可能會導致酵母菌大量死亡15.免疫組化(IHC)是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的抗原(多肽和蛋白質),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在單克隆抗體制備中有廣泛應用。在篩選雜交瘤細胞時,可使用某個針對特定抗體的抗原進行IHC,若雜交瘤細胞產生了目標抗體,則在IHC中可以觀察到信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推測IHC利用了抗體與抗原之間特異性結合的原理B.單克隆抗體能夠準確地識別抗原的細微差異,可用作診斷試劑C.制備單克隆抗體時,需從分子水平篩選能產生多種抗體的雜交瘤細胞D.經過IHC篩選后的雜交瘤細胞既能無限增殖,又能分泌目標抗體16.如圖為對良種公牛和良種母牛體外受精獲得的胚胎進行的各種操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體外受精為無性繁殖,當精子與卵細胞接近時其頭部會釋放多種酶B.對a進行胚胎分割前可以分離內細胞團細胞做DNA分析,鑒定性別C.從受精卵體外培養到早期囊胚b過程中,細胞的相對表面積逐漸減小D.胚胎移植時,需將囊胚c移植到經同期發情處理的同種雌性動物體內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17.(10分)研究發現,適宜濃度的丙酰蕓苔素內酯能有效改善作物的抗逆性、提升品質和增加產量。某科研小組以南夏大豆40(NXD40)為實驗材料,設置了5個丙酰蕓苔素內酯濃度,分別為對照組(CK)、0.005%的稀釋液(C1)、0.0075%的稀釋液(C2)、0.01%的稀釋液(C3)和0.015%的稀釋液(C4),來探究不同濃度丙酰蕓苔素內酯對南夏大豆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葉綠素是進行光合作用的物質基礎,能直接反映作物光合作用的能力,其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________。光合作用暗反應發生的具體場所是________。(2)實驗中對照組的處理為________。葉片胞間CO2的來源包括________。由實驗結果可知,一定范圍內,隨著丙酰蕓苔素內酯的濃度增大,氣孔導度和胞間CO2濃度逐漸增加,光合速率也隨之提高,原因是________。(3)研究發現,隨著噴施丙酰蕓苔素濃度的增加,NXD40葉片葉綠素含量逐漸增加,為驗證此結論,請設計實驗并預期結果。實驗設計:________;預期結果:________。(4)農業生產中,在使用丙酰蕓苔素內酯作為葉面肥提升大豆光合作用時,不能只考慮葉綠素等內在因素,還要關注________(答出一點)等外在因素,才能達到最佳增產效果。18.(10分)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由于神經元退化或死亡導致患者腦萎縮,記憶和認知能力下降,逐漸喪失語言功能,甚至出現尿失禁等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研究發現,AD患者腦部的神經元數量及神經元之間的________(填結構名稱)明顯減少,該結構由________組成。(2)若AD患者無法聽懂對話,可能是因為大腦皮層的________區受損。正常人膀胱內貯尿量達到一定程度時,膀胱壁內牽張感受器因被動牽拉而產生沖動,沖動傳入位于________中控制排尿的低級中樞,進而引起_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經興奮,使膀胱縮小,完成一次排尿反射。推測AD患者尿失禁的原因是________。(3)科學家利用基因敲入和基因敲除技術探究了不同含量E基因表達產物對小鼠腦萎縮產生的影響,小鼠腦切片染色結果如圖所示。由實驗結果可知,E基因表達產物會促進小鼠腦萎縮,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________。19.(10分)外來物種互花米草具有保灘護岸、防風固堤的功能,為改善生態環境,鹽城濕地引入了互花米草,但互花米草在濕地生境中具有超強的繁殖和擴散能力,從而取代了原生先鋒植物鹽地堿蓬。某研究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比較了互花米草濕地與鹽地堿蓬濕地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果如圖所示(吸光值越大,表示微生物的生物量越高)。回答下列問題:(1)土壤微生物大多屬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________。研究小組在測定表層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時發現不存在明顯的競爭作用,說明群落中各種群間的生態位重疊程度________(填“較高”或“較低”)。(2)圖1和圖2表明,最適宜土壤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季節為________。圖3和圖4表明,根區土壤和非根區土壤的微生物數量和活性相比,________具有更高的土壤微生物數量和活性,表明兩種植被的生長對鹽城濕地的土壤以及微生物的影響都是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的,主要表現為________。(3)互花米草能夠促進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積,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價值。綜合該研究小組的實驗結果,兩種植被相比較,________植被更有利于濕地土壤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你如何看待鹽城濕地為維持生態系統平衡而采取引種互花米草的策略?________________。20.(10分)燕麥的穎片顏色由兩對等位基因((B/b和Y/y)控制.現有黑穎(BByy)與黃穎(bbYY)純合體雜交,F1均為黑穎,F1自交產生的F2中黑穎、黃穎和白穎的比例為12:3:1。回答下列問題:(1)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B/b和Y/y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________定律。(2)某地區由于環境原因出現了燕麥配子致死現象,為判斷致死配子的類型,某小組將與以上F1基因型相同的個體作父本,與白穎個體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出現了黑穎:黃穎:白穎=1:1:1,則可判斷致死配子是________(填“雌”或“雄”)配子,致死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該地區黑穎(Bbyy)個體自交后代中仍是黑穎的比例為________。(3)研究發現,燕麥的野生型均為HSP90基因純合,但少數個體體內的一個HSP90基因突變為HSP90+基因,得到了個體F,如圖所示。該HSP90+基因編碼的蛋白質H(該蛋白間期已存在,均勻分布于細胞質基質中)可以作用于G基因,使含有G基因的細胞在減數分裂某一時期發育異常而死亡,但蛋白質H對g基因不起作用。若使用紫外線照射個體F,可得到染色體片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另一種變異個體M。已知個體F和個體M均能與野生型個體雜交產生子代。①HSP90與HSP90+基因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等位基因。經檢測發現,HSP90與HSP90+基因堿基數量一致,說明該突變是由________引起的。②個體M的產生是________(填“基因重組”或“染色體變異”)的結果,推測蛋白質H發揮作用使含G基因的細胞死亡發生在________(填減數分裂的時期)過程中。21.(12分)煙草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其品質改良一直是研究的熱點,超甜基因的發現為煙草甜度的提升帶來了機遇。現從具有高甜度特性的植物甜葉菊中得到的甜蛋白基因如圖1,選用的植物表達載體pBI121如圖2,其含有CaMV 35S強啟動子、多克隆位點(含有多個限制酶識別序列)和篩選標記基因(如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等,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后再轉化至農桿菌菌株中,用于后續的煙草轉化。回答下列問題:(1)通常可先從甜葉菊葉片組織中提取________,再利用________酶得到cDNA,進而通過PCR技術擴增獲得目的基因,在擴增目的基因時還需要在設計的引物________(填“5'”或“3'”)端添加限制酶的識別序列。(2)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首先選用圖中的限制酶________同時切割pBI121質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然后用DNA連接酶拼接。DNA連接酶與DNA聚合酶在作用上的區別是________。(3)將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導入農桿菌前,需先用________處理農桿菌,接著用含有________的培養基培養農桿菌來篩選目的菌。(4)用農桿菌轉化法獲得轉甜蛋白基因的煙草細胞后,先經________形成愈傷組織,即失去其特有的________,再誘導其形成新植株。(5)現科研人員發現轉基因煙草細胞中沒有表達出甜蛋白,請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答出2點)。2025屆高三4月質量檢測·生物學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5:CDDAA 6-10:CDBBB 11-16:DBCDC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17.【答案及評分細則】(10分)(1)吸收、傳遞和轉化光能(1分,意思對即可得分)葉綠體基質(1分)(2)用與其他組等量的清水處理NXD40(1分,意思對即可得分)外界環境吸收和細胞呼吸產生(1分,答不全不得分,意思對即可)氣孔導度增加,胞間CO2濃度增加,CO2進入葉片的速率加快,直接為暗反應提供了更多的CO2,促進了光合作用的進行(2分,其他敘述意思對即可得分)(3)實驗設計:選擇CK組及C1~C4五組中生長狀況一致的大豆植株(1分),取相同位置等量的葉片,剪碎后加入無水乙醇進行提取,再用層析液進行分離,觀察濾紙條上最下面2條色素帶的寬窄(1分)(共2分,其他敘述合理即可得分)預期結果:葉綠素含量由多到少為C4>C3>C2>C1>CK(1分,其他敘述意思對即可得分)(4)大豆栽培密度、葉面肥濃度、光照(1分,答出一點,其他敘述意思對即可得分)18.【答案及評分細則】(10分)(1)突觸(1分)突觸前膜、突觸間隙與突觸后膜(2分,答不全得1分,答錯不得分)(2)H(1分,只答“言語”不得分)脊髓(1分)副交感(1分)大腦皮層對脊髓低級中樞的調控發生障礙(2分,敘述合理意思對即可得分)(3)敲入E基因的小鼠腦切片面積明顯小于正常小鼠(1分),敲除E基因的小鼠腦切片面積與正常小鼠無明顯差異(1分)(共2分,其他敘述意思對即可得分)19.【答案及評分細則】(10分)(1)分解者(1分)較低(1分)(2)夏季(1分)根區土壤(1分)有利(1分)植物的生長有利于改良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多樣性(2分,敘述合理意思對即可得分)(3)間接(1分)鹽地堿蓬(1分)適當地引種互花米草可以保灘護岸、防風固堤,但需要人為干預互花米草的繁殖情況,防止互花米草迅速繁殖擴張威脅生態系統的平衡(1分,敘述合理意思對即可得分)20.【答案及評分細則】(10分)(1)BbYy(1分)(分離和)自由組合(1分)(2)雄(1分)BY或By(1分,答不全不得分)3/4或1/2(2分,答不全不得分)(3)①屬于(1分)堿基的替換(1分,答到“替換”可得分)②染色體變異(1分)減數分裂Ⅱ(1分)21.【答案及評分細則】(12分)(1)mRNA(1分,意思對即可得分)逆(反)轉錄(1分)5'(1分)(2)XbaI和HindⅢ(1分)DNA連接酶將DNA片段連接起來(1分),DNA聚合酶將脫氧核苷酸連接在脫氧核苷酸鏈的3'端(1分)(共2分,敘述合理意思對即可得分)(3)Ca2+(1分)卡那霉素(1分)(4)脫分化(1分)結構和功能(1分,答全得分)(5)甜蛋白基因導入煙草細胞中,但是沒有轉錄出相應的mRNA;甜蛋白基因導入煙草細胞中,但是沒有翻譯出甜蛋白等(2分,答出一點得1分,敘述合理意思對即可得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