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1 分,共 20 分)二、綜合題(共 30 分)21. (6 分)(1) 蕨類植物、裸子植物(2) 從水生到陸生(3) 原始大氣;原始海洋(4) 氨基酸;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22. (6 分)(1) 3;5(2) 變異;遺傳(3) 適應性;自然選擇24. (6 分)(1) 4;1(2) 875;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3) 25(4) 含碳有機物25. (6 分)(1) 光合;太陽能(2) 秸稈的處理方式(或是否焚燒秸稈)(3) 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4) 選擇將秸稈粉碎埋入土壤的方式;該方式既能為土壤提供有機肥,又能避免焚燒秸稈帶來的環境污染 。23.(6分)o(1)鷹和狐貍;鷹、蛇、狐貍(2)丙;①②③)(3)植物、鷹。(4)減少CO2排放:綠色出行(如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增加CO2吸收:積極參與植樹造林活動。序號12345678910答案ACBDABCAC序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BCCAACDB2025年4月素質教育質量檢測八年級生物試題說明: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上。一、選擇題。(共20分)本大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1分。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你選擇的選項代號(ABCD)填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1.2021年9月中國從二氧化碳開始人工合成淀粉轟動全球。人工合成淀粉對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可支持的階段為:①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②有機小分子合成有機大分子③有機大分子形成多分子獨立體系④多分子體系演變為原始生命A.①②B.①C.②③D.②④2.“鯨是從古四足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下列說法能支持這一猜想的是:A.鯨的前肢骨排列與哺乳動物接近B鯨胎生,且具有胎盤這一結構C.發現了具有四肢的早期鯨類化石早期鯨類化石D.鯨的進化不受環境因素影響3.2025年2月,我國科研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論文,首次提到在我國福建省發現的全球最古老的鳥類之一,也是迄今唯一確切的侏羅紀鳥類化石一政和八閩鳥。此項發現改寫了鳥類演化的歷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通過對化石的縱向比較能推斷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B.越復雜、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現在越早形成的地層里C.“政和八閩鳥”化石說明古代鳥類起源于古代爬行動物D.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也可以為研究生物進化提供證據4.生命的演化不可逆轉,但在科學家的努力下,生命的誕生、物種的進化等種種謎團,正在被逐步揭開。下列觀點中錯誤的是:A.原始生命誕生的標志是能從外界獲取營養并排出代謝廢物,能進行繁殖等B.玫瑰的刺和仙人掌的刺屬于同源器官,可以證明兩者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各種證據證明生物進化的趨勢是水生到陸生、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D.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是由古代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5.在“模擬保護色形成過程”的活動中,取紅、綠、藍、黃四種顏色的小紙片各25張,放在一塊黃布上,讓實驗者先背對黃布,然后轉身快速拿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黃布相當于“生活環境”,同學是“捕食者”,小紙片是“獵物”11B.經過“捕食者”幾次捕食后,剩下的小紙片的顏色絕大部分是黃色八年級生物第1頁(共6頁)C.體色與周圍環境色彩相似的動物不易被發現,對躲避敵害或捕食獵物有利D,若換成紅布,經過“捕食者”幾次捕食后,剩下的各色小紙片數會基本相同6.科學家通過對小熊貓、大熊貓、浣熊和棕熊的DNA及其他一些證據的分析,繪制出了這4種浣熊小熊貓大熊貓棕熊動物的親緣關系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1000萬年前-A.4種動物中,親緣關系最近的是小熊貓和浣熊2500萬年前B.DNA相似度越高的生物,親緣關系越近4000萬年前和中年帶。節第年C.4種動物身體結構的差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4種動物由共同的祖先經過長期進化而來7.有關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人類進化經歷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個階段B.人類進化過程經歷的各個階段中最關鍵的一個階段是智人C,人類不同種族的差異是不同地域環境對其定向選擇的結果D.制造工具和學會用火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8.科學家對我國北方地區距今3.3萬年~3400年的25個古東亞人的基因組數據研究發現,突變基因E最早出現在距今1.9萬年前,這是距今最近的極寒時期末期,該基因使東亞人具有更多的汗腺等體征。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地區古東亞人化石為人類進化提供了證據B.分析可知突變基因E使個體更能適應溫暖環境C.環境改變導致基因E突變產生了不利的變異D.現代人具有基因E的人群比例可能高于古東亞人9.從森林古猿到“露西”少女,人類經歷了艱難的進化歷程。根據自然選擇學說,相關解釋錯誤的是:A.前肢靈活、下肢粗壯是為適應環境而產生的變異B.古人類存在過度繁殖的傾向是其進化的基礎C.遺傳和變異為人類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D.人類學家將能否直立行走作為人猿分界的重要標準10.在測定人和其他生物體內某種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時,科學家發現人與黑猩猩、大猩猩、長臂猿、猩猩、獼猴等幾種靈長類動物之間的差異分別是0.27%、0.65%、2.38%、2.78%、3.89%。這些證據支持的結論是:A.研究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能為人類進化提供直接證據B.黑猩猩、大猩猩、長臂猿、猩猩、獼猴都屬于類人猿C.5種動物中,黑猩猩和人的親緣關系最近D.5種動物中,獼猴和人之間沒有親緣關系11.地衣是由藻類(ā)和真菌(b)共同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藻類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為藻類提供水和無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種生物數量的變化可表示為:八年級生物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docx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生物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