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1張PPT)三、考前必明的6大情境熱點熱點情境4 運動類1.如圖所示,籃球運動員接傳來的籃球時,通常要先伸出兩臂迎接,手接觸到球后,兩臂隨球迅速引至胸前,這樣做可以( )A.增加球對手的作用時間B.增加球對手作用力的大小C.減小球的動量變化量的大小D.減小球對手沖量的大小【答案】 A2.紹興市九運會青年組皮劃艇比賽在紹興市區水上運動訓練基地進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研究隊員的劃槳動作時,可以將隊員看成質點B.以運動的皮劃艇為參考系,岸上站立的觀眾是運動的C.獲得第一名的皮劃艇,起點啟動時的加速度一定最大D.獲得第一名的皮劃艇,到達終點時瞬時速度一定最大【答案】 B【解析】 研究隊員的劃槳動作時,如果將隊員看成質點,會影響問題的研究,A錯誤;岸上站立的觀眾本來是靜止的,以運動的皮劃艇為參考系時,站立的觀眾相對皮劃艇則是運動的,B正確;獲得第一名的皮劃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最大的,起點啟動時的加速度和到達終點時的瞬時速度不一定最大,C、D錯誤。3.近代的吊環運動起源于法國,19世紀吊環成為獨立的男子體操項目。圖為我國吊環運動員的比賽照,兩根吊帶對稱并與豎直方向有一定夾角。不計吊帶與吊環的重力,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兩根吊帶受到環的拉力大小相等B.手對吊環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下C.每根吊帶受到環的拉力大小都等于人重量的一半D.兩根吊帶受到環的拉力合力一定豎直向上【答案】 A【解析】 由題可知,兩根吊帶對稱并與豎直方向有一定夾角,由對稱性可知,兩根吊帶受到環的拉力大小相等,故A正確;由圖看出,吊帶對吊環的拉力斜向上,則由平衡條件知,手對吊環作用力方向斜向下,不是豎直向下,故B錯誤;當兩根吊帶都沿豎直方向時受到環的拉力大小都等于人重量的一半,而現在兩根吊帶與豎直方向有一定夾角,由平衡條件得知,每根吊帶受到環的拉力大小都大于人重量的一半,故C錯誤;兩根吊帶受到環的拉力的合力豎直向下,故D錯誤。4.如圖所示是某運動員在舉重訓練中的幾個分解動作,圖中a表示正在上舉,b表示上舉后停頓片刻,c表示運動員舉著杠鈴向前水平移動(杠鈴高度不變),關于運動員對杠鈴的做功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過程做功,b、c過程不做功 B.b過程做功,a、c過程不做功C.c過程做功,a、b過程不做功 D.b、c過程做功,a過程不做功【答案】 A【解析】 a過程中,杠鈴在上升,此時人對杠鈴的作用力也是向上的,所以此時人對杠鈴的作用力和杠鈴的運動方向相同,人對杠鈴做正功;b過程中,人對杠鈴的作用力豎直向上,但是杠鈴不動,杠鈴的位移為零,此時人對杠鈴不做功;c過程中,人對杠鈴的作用力豎直向上,但是杠鈴的位移在水平方向,此時人對杠鈴的作用力和位移的方向垂直,此時人對杠鈴做的功為零,故選A。5.如圖所示,跳高是田徑運動的田賽項目之一,是一種由助跑、單腳起跳、越過橫桿、落地等動作組成,以越過橫桿上緣的高度來計算成績的比賽項目。跳高是運動員征服高度的運動項目,是人類不屈不撓,勇攀高峰的象征。若不計空氣阻力,關于跳高過程中各階段的物理知識分析正確的是( )A.運動員從地面單腳起跳是由于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對地面的壓力B.運動員上升階段處于超重狀態C.相同質量的運動員跳得越高說明慣性越大D.運動員落地后受到的彈力是由于地面的形變產生的【答案】 D【解析】 由牛頓第三定律,運動員從地面單腳起跳地面對人的支持力等于人對地面的壓力,A錯誤;運動員上升階段有向下的加速度,處于失重狀態,B錯誤;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質量相等,慣性相等,C錯誤;運動員落地后受到的彈力是由于地面的形變產生的,D正確。6.打臺球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一項運動,一名運動員擊打臺球,臺球沿直線l出發與球桌碰撞后沿折線2、3運動,最終進入球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臺球沿直線l運動時受到桌面的作用力與桌面不垂直也不平行B.臺球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臺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臺球第一次與桌面碰撞時受桌面邊緣彈力的方向沿直線2D.臺球之所以會動是因為桿給臺球的力大于臺球給桿的力【答案】 A【解析】 臺球運動時受到垂直桌面的支持力和沿桌面的摩擦力,兩個力的合力與桌面成一定角度,A正確;臺球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臺球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B錯誤;彈力的方向,點面接觸垂直于面,所以臺球第一次與桌面碰撞時受桌面邊緣彈力的方向垂直于桌面邊緣,C錯誤;桿給臺球的力和臺球給桿的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球會動是因為桿給球的力大于球受到的摩擦力,D錯誤。7.如圖,彈性細軸上端固定一乒乓球,下端固定在地面上,開始時彈性軸豎直(彈性勢能為0),乒乓球處于靜止狀態。某次練習時,小孩揮拍瞬時水平猛擊乒乓球,球剛好能觸到地面(此時球速為0)。不考慮空氣阻力及彈性軸的質量,則在球從最高點到達地面的過程中( )A.乒乓球的動能與其重力勢能之和保持不變B.乒乓球減少的機械能等于彈性軸增加的彈性勢能C.彈性軸增加的彈性勢能等于球拍對球做的功D.乒乓球減少的動能等于彈性軸增加的彈性勢能【答案】 B【解析】 乒乓球的動能、重力勢能及其彈性軸的彈性勢能之和保持不變,因為彈性勢能增大,所以乒乓球的動能與其重力勢能之和逐漸減小,A錯誤;乒乓球的動能、重力勢能及其彈性軸的彈性勢能之和保持不變,所以乒乓球減少的機械能等于彈性軸增加的彈性勢能,B正確,D錯誤;球拍對球做的功等于球的初動能,所以彈性軸增加的彈性勢能大于球拍對球做的功,C錯誤。8.如圖所示,顛球練習是乒乓球運動員掌握擊球的力度、手感和球感的重要方法。運動員練習中將球豎直拋出,讓球連續在球拍上豎直彈起和落下。某一次乒乓球由最高點下落18 cm后被球拍擊起,離開球拍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為22 cm。已知球與球拍的作用時間為0.1 s,乒乓球的質量為2.7 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空氣阻力恒為乒乓球重力的0.1倍。則( )A.運動的全過程球與球拍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B.球落到球拍前的瞬間動量大小為5.1×10-3 kg·m/sC.球與球拍作用過程中動量變化量大小為1.08×10-2 kg·m/sD.球拍對球的平均作用力為乒乓球重力的4倍【答案】 C9.“落葉球”是足球比賽中任意球的一種踢法,如圖所示,這是某運動員主罰任意球時踢出快速旋轉的“落葉球”在空中運動的軌跡,跟正常飛行軌跡相比,“落葉球”會更快的急速向下落回地面,使守門員難以判斷,對“落葉球”在飛行的過程分析正確的是( )A.“落葉球”在空中運動時機械能守恒B.“落葉球”的更早下落是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受到了指向軌跡內側的空氣作用力C.“落葉球”在最高點時速度為0,加速度為gD.“落葉球”在上升階段機械能增加,下降階段機械能減少【答案】 B【解析】 根據做曲線運動的條件,“落葉球”更早下落是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受到了指向軌跡內側的空氣作用力,但阻力一直在做負功,所以機械能不守恒,一直在減小,故A、D錯誤,B正確;“落葉球”在最高點的豎直速度為零,但水平速度不為零,所以瞬時速度不為零,故C錯誤。10.如圖所示,是籃球比賽中投籃的照片,若在某次投籃中將球由靜止快速出手,籃球不碰籃筐直接入網,已知出手時籃球距離地面高度為h1,出手時籃球的速度為v,籃筐距地面高度為h2,籃球質量為m,不計空氣阻力,籃球可看成質點,以地面為零勢能面,則籃球( )A.出手過程中手對籃球做功為mg(h2-h1)【答案】 C11.我校組織籃球賽,比賽中一同學將籃球從地面上方B點以速度v0斜向上拋出,恰好垂直擊中籃板上A點,如圖所示。若該同學后撤到與B等高的C點投籃,還要求垂直擊中籃板上A點,不計空氣阻力,運動員做法可行的是( )A.增大拋出速度v0,同時增大拋射角θ B.減小拋出速度v0,同時增大拋射角θC.減小拋射角θ,同時增大拋射速度v0 D.減小拋射角θ,同時減小拋射速度v0【答案】 C【解析】 籃球垂直擊中籃板上A點,其逆過程就是平拋運動,當水平速度越大時,水平方向位移越大,拋出后落地速度越大,與水平面的夾角則越小。若水平速度減小,水平方向位移變小,則落地速度變小,但與水平面的夾角變大。若該運動員后撤到C點投籃,還要求垂直擊中籃板上A點,只有增大拋射速度v0,同時減小拋射角θ,才能仍垂直打到籃板上A點,故C正確,A、B、D錯誤。12.如圖所示,某次訓練時將乒乓球發球機置于地面上方某一合適位置,正對豎直墻面水平發射乒乓球。現有兩個乒乓球a和b以不同速度水平射出,初速度之比為3∶2,不計阻力,則乒乓球a和b( )A.下落高度之比為4∶9 B.下落高度之比為9∶4C.下落高度之比為2∶3 D.下落高度之比為3∶2【答案】 A【答案】 C14.如圖甲所示,一名運動員在參加跳遠比賽。其運動軌跡可以簡化為如圖乙所示,假設跳遠運動員落入沙坑前經過了P、Q兩點,經過P、Q兩點時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分別為37°和45°。若運動員可視為質點,不計空氣阻力,則P、Q兩點連線與水平方向夾角的正切值為(sin 37°=0.6,cos 37°=0.8)( )【答案】 C15. (多選)在足球場上罰任意球時,運動員踢出的足球,在行進中繞過“人墻”轉彎進入了球門,守門員“望球莫及”,軌跡如圖所示。關于足球在這一飛行過程中的受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合外力的方向與速度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B.合外力的方向沿軌跡切線方向,速度方向指向軌跡內側C.合外力方向指向軌跡內側,速度方向沿軌跡切線方向D.合外力方向指向軌跡外側,速度方向沿軌跡切線方向【答案】 AC【解析】 足球做曲線運動,則其速度方向為軌跡的切線方向,根據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可知,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軌跡的內側,且合外力的方向與速度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故A、C正確,B、D錯誤。16. (多選)投擲標槍是運動會的比賽項目。運動員將標槍持在離地面1.6 m高的位置,之后有三個階段:①運動員與標槍—起由靜止加速至速度為8 m/s;②以8 m/s的速度為基礎,運動員經0.8 s的時間將標槍舉高至2.0 m處,并以26 m/s的速度將標槍擲出;③標槍離手后向斜上方向運動至離地面18 m的最高點后再向斜下方運動至地面。若標槍的質量為0.8 kg,離手后的運動的最大水平距離為60 m。取地面為零勢能參考面,g取10 m/s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第①階段中,運動員對標槍做功25.6 JB.第①②③階段中,標槍獲得的最大動能為51.2 JC.第①②③階段中,標槍的最大機械能為286.4 JD.第②階段中,運動員對標槍做功的平均功率為310 W【答案】 ACD17. (多選)筷子夾球游戲深受人們的喜愛,選手用筷子夾起乒乓球從一個容器放到另一個容器,在規定時間內搬運多者勝。如圖甲所示為某校在舉辦筷子夾球的活動,某同學水平持筷(兩根筷子及球心在同一水平面內)夾著乒乓球的俯視圖如圖乙所示,筷子與乒乓球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乒乓球受到五個力的作用B.如果乒乓球靜止,則乒乓球受到筷子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C.無論乒乓球是否靜止,所受合力一定為零D.如果兩筷子之間的夾角為2θ,且乒乓球能保持靜止,則μ>tan θ【答案】 AD【解析】 乒乓球受到重力、兩個筷子對它的彈力、兩個筷子對它的摩擦力五個力的作用,A項正確;如圖乙所示,如果乒乓球靜止,兩個筷子對乒乓球的彈力的合力水平向左,所以兩個摩擦力在水平方向都有分量,分量的合力向右,即FNsin θ=f水平cos θ,乒乓球受到筷子的摩擦力方向不是豎直向上,B項錯誤;如果乒乓球有加速度,所受合力一定不為零,C項錯誤;如果乒乓球靜止時恰好不滑落,兩筷子夾角為2θ,則FNsin θ=f水平cos θ,f水平tan θ,D項正確。故選AD。【答案】 BD19. (多選)蹦床屬于體操運動的一種,有“空中芭蕾”之稱。某次比賽過程中,一運動員做蹦床運動時,利用力傳感器測得運動員所受蹦床彈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如圖所示。若運動員僅在豎直方向運動,不計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依據圖像給出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的質量為60 kgB.運動員的最大加速度為45 m/s2C.運動員離開蹦床后上升的最大高度為5 mD.9.3 s至10.1 s內,運動員一直處于超重狀態【答案】 ABCA.若運動員的擊球點高度為3.20 m,有效擊球的最小速度為18 m/sB.若運動員的擊球點高度為3.20 m,有效擊球的最大速度為22.5 m/sC.若沿垂直AB方向水平擊球,則擊球點高度小于2.6 m,則發球必定失敗D.若沿PD方向水平擊球,擊球點高度小于2.6 m,只要速度合適,發球可以成功【答案】 A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