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三、考前必明的6大情境熱點熱點情境6 生活娛樂類1.每個工程設計都蘊含一定的科學道理。如下圖的兩種家用燃氣爐架都有四個爪,若將總質量為m的鍋放在圖乙所示的爐架上,忽略爪與鍋之間的摩擦力,設鍋為半徑為R的球面,則每個爪與鍋之間的彈力( )C.R越大,彈力越大 D.R越大,彈力越小【答案】 D2.廣場噴泉是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如圖,噴口豎直向上噴水,已知噴管的直徑為D,水在噴口處的速度為v0。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影響,則在離噴口高度為H時的水柱直徑為( )【答案】 C3.如圖是某電力機車雨刮器的示意圖。雨刮器由刮水片和雨刮臂鏈接而成,M、N為刮水片的兩個端點,P為刮水片與雨刮臂的鏈接點,雨刮臂繞O軸轉動的過程中,刮水片始終保持豎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點的線速度始終不變B.P點的向心加速度不變C.M、N兩點的線速度相同D.M、N兩點的運動周期不同【答案】 C【解析】 P點以O為圓心做圓周運動,所以線速度與向心加速度方向變化,故A、B錯誤;由于刮水片始終保持豎直,所以刮水片各點的線速度與P點的相同,所以M、N兩點的線速度相同,故C正確;刮水器上各點的周期相同,所以M、N兩點的周期相同,故D錯誤。4.充氣彈跳飛人娛樂裝置如圖1所示,開始時娛樂者靜止躺在氣包上,工作人員從站臺上蹦到氣包上,娛樂者即被彈起并落入厚厚的海洋球中。若娛樂者彈起后做拋體運動,其重心運動軌跡如圖2虛線POB所示。開始娛樂者所處的面可視為斜面AC,與水平方向夾角θ=37°。已知娛樂者從P點拋起的初速度方向與AC垂直,B點到軌跡最高點O的豎直高度h=3.2 m,水平距離l=2.4 m,AB在同一水平面上,忽略空氣阻力,sin 37=0.6,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 )A.P點到B點的位移為3.6 mB.AB之間的距離為0.4 mC.娛樂者從P點到B點過程中的時間為1 sD.娛樂者從P點到B點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9 m/s【答案】 B5.如圖,某次學校組織的戶外活動中,同學們坐在輪胎上從同一高度沿傾斜程度處處相同的平滑雪道先后由靜止滑下,各輪胎與雪道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相同,不計空氣阻力,則在通過相同位移時,同學們的( )A.動能相等B.加速度相等C.重力勢能相等D.重力的功率相等【答案】 B6.DC14.8 V/2 200 mAh的鋰電池供電,額定功率為35 W,當鋰電池剩余電量為總容量的20%時,掃地機器人就自動回座機充電。結合上述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C14.8 V/2 200 mAh表示該電池輸出的是交流電B.該機器人電機的額定電流為0.42 AC.正常工作時機器人電動機每秒鐘輸出35 J動能D.電池充滿電后機器人正常工作約45 min后回座機充電【答案】 D7.“碳達峰”是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后將逐步降低,不再增長,這一莊重承諾體現了我國的科技實力。其中節能減排的一條重要措施就是逐步將我國現有的約2億只傳統路燈替換成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的風光互補路燈,如圖為某公司生產的風光互補LED路燈外形圖和電路原理圖。已知每燃燒一噸標準煤可以發電3 000千瓦時,排放二氧化碳2.61噸,若將我國現有的40%的傳統路燈替換成風光互補路燈,按每只傳統路燈功率400瓦、每天工作10小時計算,這一條措施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為( )A.2.5×1011噸 B.2.5×108噸C.1×1011噸 D.1×108噸【答案】 D8.油煙危害健康,某品牌的抽油煙機的主要部件是照明燈L和抽氣扇M(電動機),電路連接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抽氣扇須在點亮照明燈的情況下才能工作B.閉合開關S1和S2,抽氣扇處于“弱吸”擋C.抽氣扇由“弱吸”擋換成“強吸”擋,其發熱功率不變D.工作中的抽氣扇因吸入異物出現卡機時,回路中的電流將變大【答案】 D【解析】 由電路圖可知,照明燈和抽氣扇處于并聯狀態,則抽氣扇工作與否與是否點亮照明燈無關,A錯誤;由電路圖可知,閉合開關S1和S2電阻R被短路,則流過抽氣扇的電流、電壓變大,則功率變大,抽氣扇處于“強吸”擋,B錯誤;由電路圖可知,閉合開關S1和S2電阻R被短路,則流過抽氣扇的電流變大,而抽氣扇的熱功率為P=I2r,其中r為電機內阻,不變,則抽氣扇由“弱吸”擋換成“強吸”擋,其發熱功率增大,C錯誤;工作中的抽氣扇因吸入異物出現卡機時,電動機變成純電阻電路,回路中的電流將變大,D正確。9. (多選)如圖,在干燥的冬天,手接觸房間的金屬門鎖時,會有一種被電擊的感覺,帶負電的手在緩慢靠近門鎖還未被電擊的過程中,門鎖( )A.近手端感應出正電荷B.電勢比手的電勢低C.與手之間場強逐漸增大D.與手之間場強保持不變【答案】 AC【答案】 AD11. (多選)周末,鵬程和小李到清江觀光園去秋游,他倆發現公園內湖面上有只游船,游客周期性搖動雙槳激起的水波源源不斷地傳向湖邊、他倆用手機上的秒表記錄了水面上漂浮的樹葉在12秒共完成了6次全振動,他們又用該手機上“實用工具”中的“AR測量”測出樹葉與他們所在湖邊距離是5米,樹葉的振動狀態傳到湖邊的時間是10 s。鵬程10 s內拍擊水面10次讓手激起的振動向周圍傳播,他們最后討論得到的正確結論是( )A. 游客搖槳激起的水波波長是1 mB. 鵬程用手激起的水波和槳激起的波疊加能產生干涉圖樣C. 他們觀察到槳激起的水波波長比手激起的水波波長長D. 鵬程用手激起的水波向遠方傳播的過程中,各質點的振幅不改變【答案】 AC【答案】 AC13.圖a是我國傳統農具——風鼓車,圖b是其工作原理示意圖。轉動搖柄,聯動風箱內的風葉,向車斗內送風,入料倉漏口H漏出的谷物經過車斗,質量大于2.0×10-5 kg的谷粒為飽粒,落入第一出料口A1B;質量為1.2×10-5 kg~2.0×10-5 kg的谷粒為癟粒,落入第二出料口A2B;質量小于1.2×10-5 kg的草屑被吹出出風口。已知A1、B、A2三點在同一水平線上,A1B的寬度為0.27 m;A1在H正下方,A1H的高度為0.45 m;質量為2.0×10-5 kg的谷粒從H漏出,恰好經B點落入A2B,設谷物從H漏出時速度為零;谷粒在車斗內所受水平風力恒定且相等,只考慮其所受重力和水平風力作用,取重力加速度g為10 m/s2。(1)求谷粒從H落到出料口所經歷的時間;(2)求谷粒所受水平風力的大小;(3)若癟粒恰好能全部落入A2B,求A2B的寬度。【答案】 (1)0.3 s (2)1.2×10-4 N (3)0.18 m設風力大小為F,由牛頓第二定律F=ma將x1=0.27 m、t=0.3 s、m=2.0×10-5 kg代入,聯立可解得F=1.2 ×10-4 N。將m′=1.2×10-5 kg、x1=0.27 m、t=0.3 s、F=1.2×10-4 N代入可得x2=0.18 m。14.如圖甲所示,“打彈珠”是一種常見的民間游戲,該游戲的規則為:將手中一彈珠以一定的初速度瞬間彈出,并與另一靜止的彈珠發生碰撞,被碰彈珠若能進入小坑中即為勝出。現將此游戲進行簡化,如圖乙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彈珠A和彈珠B與坑在同一直線上,兩彈珠間距x1=2 m,彈珠B與坑的間距x2=1 m。某同學將彈珠A以v0=6 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瞬間彈出,經過時間t1=0.4 s與彈珠B正碰(碰撞時間極短),碰后彈珠A又向前運動Δx=0.1 m后停下。已知兩彈珠的質量均為2.5 g,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彈珠A、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相同,并將彈珠的運動視為滑動,求:(1)碰撞前瞬間彈珠A的速度大小和彈珠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2)兩彈珠碰撞瞬間的機械能損失,并判斷該同學能否勝出。【答案】 (1)4 m/s 0.5 (2)7.5×10-3 J,不能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f=μmg=ma,聯立解得a=5 m/s2,μ=0.5,v1=4 m/s。(2)由(1)可知彈珠A和B在地面上運動時加速度大小均為a=5 m/s2,彈珠A碰撞后瞬間的速度為v1′,由運動學規律v1′2=2aΔx,解得v1′=1 m/s設碰后瞬間彈珠B的速度為v2′,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1+0=mv1′+mv2′,解得v2′=3 m/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