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考物理二輪復習專題5振動與波光學第12講機械振動和機械波、LC振蕩和電磁波課件(31頁ppt)+練習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考物理二輪復習專題5振動與波光學第12講機械振動和機械波、LC振蕩和電磁波課件(31頁ppt)+練習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簡介

 專題五 第12講
A組·基礎練
1.(2024·廣東卷)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波速為1 m/s,t=0時的波形如圖所示。t=1 s時,x=1.5 m處的質點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為(  )
A.0 B.0.1 m
C.-0.1 m D.0.2 m
【答案】 B
【解析】 由圖可知簡諧波的波長為λ=2 m,所以周期為T===2 s,當t=1 s時,x=1.5 m處的質點運動半個周期到達波峰處,故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為0.1 m。故選B。
2.(多選)(2024·四川內江模擬)如圖,是一質點做簡諧運動的振動圖像。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質點速度最大,而加速度為零的時刻分別是0.1 s、0.3 s、0.5 s、0.7 s
B.質點速度為零,而加速度為負方向最大值的時刻分別是0 s、0.4 s、0.8 s
C.質點所受的回復力方向由正變負的時刻是0.2 s
D.振動系統勢能最大,而加速度為正方向最大值的時刻是0.3 s
【答案】 AB
【解析】 質點速度最大,而加速度為零的時刻質點正處于平衡位置,由振動圖像可知,該時刻分別是0.1 s、0.3 s、0.5 s、0.7 s,A正確;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位移方向相反,質點速度為零,而加速度為負方向最大值的時刻質點正處于正方向位移最大處,由振動圖像可知,該時刻分別是0 s、0.4 s、0.8 s,B正確;質點所受的回復力方向始終與位移方向相反,質點所受的回復力方向由正變負的時刻是0.3 s、0.7 s,C錯誤;振動系統勢能最大時,位移最大,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位移方向相反,則振動系統勢能最大,而加速度為正方向最大值的時刻是0.2 s、0.6 s,D錯誤。故選AB。
3.(2024·江蘇卷)如圖所示,水面上有O、A、B三點共線,OA=2AB,t=0時刻在O點的水面給一個擾動,t1時刻A開始振動,則B振動的時刻為(  )
A.t1 B.
C.2t1 D.
【答案】 B
【解析】 機械波的波速v不變,設OA=2AB=2L,故可得t1=,可得tAB==t1,故可得B振動的時刻為t=t1+tAB=t1,故選B。
4.(多選)(2024·甘肅天水模擬)如圖所示,A(4,0)點處存在甲波源,B(0,3)點處存在乙波源,t=0時兩個波源同時起振,起振方向垂直紙面向外,振動規律分別為zA=5sin 4πt(cm)、zB=3sin 4πt(cm),兩列波的波長均為λ=1 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列波的傳播速度均為3 m/s
B.t=1 s時,波源的速度最大
C.O點是振動加強點
D.t=4 s時,O點的位移為零
【答案】 BCD
【解析】 由振動規律可知,兩列波周期均為T===0.5 s,兩列波的傳播速度均為v==2 m/s,故A錯誤;由波源的振動函數可知,t=0時,波源質點位于平衡位置,又t=1 s=2T,此時波源回到平衡位置,波源的振動速度最大,故B正確;兩波源起振方向相同,又OA-OB=1 m=λ,所以O點是振動加強點,故C正確;t=4 s時,兩列波已經傳播到O點,A波引起的分位移為zA′=5sin 4π=0,B波引起的分位移為zB′=3sin 4π=0,所以t=4 s時,O點的位移為零,故D正確。故選BCD。
5.(多選)(2024·新課標全國卷)位于坐標原點O的波源在t=0時開始振動,振動圖像如圖所示,所形成的簡諧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平衡位置在x=3.5 m處的質點P開始振動時,波源恰好第2次處于波谷位置,則(  )
A.波的周期是0.1 s
B.波的振幅是0.2 m
C.波的傳播速度是10 m/s
D.平衡位置在x=4.5 m處的質點Q開始振動時,質點P處于波峰位置
【答案】 BC
【解析】 波的周期和振幅與波源相同,故可知波的周期為T=0.2 s,振幅為A=0.2 m,故A錯誤,B正確;P開始振動時,波源第2次到達波谷,故可知此時經過的時間為t=T+T=0.35 s,故可得波速為v== m/s=10 m/s,故C正確;波從P傳到Q點需要的時間為t′==0.1 s=T,故可知質點Q開始振動時質點P處于平衡位置,故D錯誤。故選BC。
6.(多選)(2024·山東威海二模)一列橫波在某介質中沿x軸傳播,t=0.4 s時的波形圖如圖甲所示。M、N分別是平衡位置在x1=2.0 m和x2=4.5 m處的兩個質點,圖乙為質點M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
B.該波的波速為10 m/s
C.從t=0.4 s到t=0.6 s,M通過的路程為(20-5)cm
D.t=0.6 s時,N向y軸負方向振動
【答案】 BC
【解析】 由圖乙可知,t=0.4 s時質點M向上振動,根據“上下坡”法可得,該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故A錯誤;波長為6 m,周期為0.6 s,所以v== m/s=10 m/s,故B正確;根據質點的振動情況可知,0.4 s時,質點M的位移為5 cm,所以從t=0.4 s到t=0.6 s,M通過的路程為s=(10-5)+10=(20-5)cm,故C正確;t=0.4 s時,質點N處于負的最大位移處,所以t=0.6 s時,即經過0.2 s(三分之一個周期),N向y軸正方向振動,故D錯誤。故選BC。
7.(2024·河北卷)如圖,一電動機帶動輕桿在豎直框架平面內勻速轉動,輕桿一端固定在電動機的轉軸上,另一端懸掛一紫外光筆,轉動時紫外光始終豎直投射至水平鋪開的感光紙上,沿垂直于框架的方向勻速拖動感光紙,感光紙上就畫出了描述光點振動的x-t圖像。已知輕桿在豎直面內長0.1 m,電動機轉速為12 r/min。該振動的圓頻率和光點在12.5 s內通過的路程分別為(  )
A.0.2 rad/s,1.0 m B.0.2 rad/s,1.25 m
C.1.26 rad/s,1.0 m D.1.26 rad/s,1.25 m
【答案】 C
【解析】 紫外光在紙上的投影做的是簡諧振動,電動機的轉速為n=12 r/min=0.2 r/s,因此圓頻率ω=2πn=0.4π=1.26 rad/s,周期為T==5 s,簡諧振動的振幅即為輕桿的長度A=0.1 m,12.5 s通過的路程為s=×4A=1 m,故選C。
8.(多選)(2024·河南模擬)P、Q為x軸上相距為10 m的兩個波源,P點在坐標原點,在t=0時兩波源同時開始振動,如圖甲所示為波源P的振動圖像,圖乙為波源Q在t=1 s時形成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波源形成的波速為2 m/s
B.波源Q在t=0時的起振方向沿y軸負方向振動
C.波源Q在t=0時的起振方向沿y軸正方向振動
D.P、Q之間有兩個振動加強點
【答案】 BD
【解析】 由圖甲可知波源P的振動周期T=2 s,波源P在t=0時沿y軸正方向振動,由圖乙可知1 s內波源Q的振動形式傳播了半個波長,所以波源Q的振動周期也為2 s,波長為8 m,根據波速與波長的關系,解得兩波源形成的波速為v== m/s=4 m/s,故A錯誤;t=1 s時,波源Q產生的波傳到x=6 m的位置,此時x=6 m的質點沿y軸負方向振動,則波源Q在t=0時的起振方向沿y軸負方向,故B正確,C錯誤;波源P、Q振動方向相反,則P、Q之間的振動加強點到兩波源的距離之差為半波長的奇數倍,有x-(10-x)=±(2n+1)(n=0,1,2,3…),解得x=3 m或x=7 m,故P、Q之間有兩個振動加強點,故D正確。故選BD。
9.(多選)(2024·福建泉州模擬)如圖,一列簡諧橫波沿水平方向傳播,圖中的實線和虛線分別為t=0和t=0.3 s時的波形圖,已知該簡諧波的周期大于0.3 s。關于該簡諧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波向左傳播,周期為0.4 s
B.若波向左傳播,x=1.5 m處的質點在t=0.6 s時,振動方向沿y軸正方向
C.若波向右傳播,波速為10 m/s
D.若波向右傳播,x=4 m處的質點在t=0.7 s時位于波谷
【答案】 BC
【解析】 若波向左傳播,由題意知該簡諧波的周期大于0.3 s,則有T=0.3 s,可得周期為T=1.2 s,由于Δt=0.6 s=T,由波形圖可知,x=1.5 m處的質點在t=0.6 s時,質點處于由波谷向平衡位置振動的過程,振動方向沿y軸正方向,故A錯誤,B正確;若波向右傳播,由題意知該簡諧波的周期大于0.3 s,則有T=0.3 s,可得周期為T=0.4 s,由題圖可知波長為λ=4 m,則波速為v== m/s=10 m/s,由于Δt=0.7 s=1T,由波形圖可知,x=4 m處的質點在t=0.7 s時位于波峰,故C正確,D錯誤。故選BC。
B組·綜合練
10.(2024·云南昆明模擬)兩列簡諧橫波在同一介質中相向傳播,t=0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兩波源的平衡位置分別位于M、N兩點處,O點為M、N連線的中點,兩波源的振動方向平行。已知M、N兩點的間距d=16 m,振動頻率均為f=2.5 Hz,M處波源的振幅A1=10 cm,N處波源的振幅A2=5 cm。t=1.2 s時刻O處的質點開始振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列波的波速大小均為 m/s
B.從t=0到t=2.2 s,O處質點運動的路程為0.5 m
C.從t=2.0 s到t=2.2 s,O處質點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D.經過足夠長的時間,MN間(不包括M、N兩點)振幅為15 cm的點共有14個
【答案】 B
【解析】 兩列簡諧橫波在同一介質中傳播,波速相等,由于兩列簡諧橫波振動頻率相等,則兩列波的波長相等,故d-2λ=2vt,又v=λf,聯立解得λ=2 m,v=5 m/s,故A錯誤;兩列簡諧橫波的周期為T== s=0.4 s,兩波源振動步調相反,O點為M、N連線的中點,可知O處質點為振動減弱點,t=1.2 s時刻O處的質點開始振動,從t=1.2 s到t=2.2 s,O處質點振動了1 s,即T,故從t=0到t=2.2 s,O處質點運動的路程為s=×4(A1-A2)=10×(10-5)cm=50 cm=0.5 m,故B正確;t=1.2 s時刻O處的質點開始振動,從t=1.2 s到t=2 s,O處質點振動了0.8 s,即2T,可知t=2 s時刻O處的質點位于平衡位置,從t=2 s到t=2.2 s,O處質點振動了0.2 s,即T,可知t=2 s時刻O處的質點位于平衡位置,故從t=2.0 s到t=2.2 s,O處質點的動能先減小后增大,故C錯誤;振幅為15 cm的點為振動加強點,設振動加強點與M點的距離為x,兩波源振動步調相反,則|x-(16-x)|=λ(n=0,1,2,3…)解得x=0.5 m、1.5 m、2.5 m、3.5 m、4.5 m、5.5 m、6.5 m、7.5 m、8.5 m、9.5 m、10.5 m、11.5 m、12.5 m、13.5 m、14.5 m、15.5 m、故經過足夠長的時間,MN間(不包括M、N兩點)振幅為15 cm的點共有16個,故D錯誤。故選B。
11.(多選)(2024·山東卷)甲、乙兩列簡諧橫波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x軸相向傳播,波速均為2 m/s。t=0時刻二者在x=2 m處相遇,波形圖如圖所示。關于平衡位置在x=2 m處的質點P,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0.5 s時,P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0
B.t=0.5 s時,P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2 cm
C.t=1.0 s時,P向y軸正方向運動
D.t=1.0 s時,P向y軸負方向運動
【答案】 BC
【解析】 在0.5 s內,甲、乙兩列波傳播的距離均為Δx=vΔt=2×0.5 m=1 m,根據波形平移法可知,t=0.5 s時,x=1 m處甲波的波谷剛好傳到P處,x=3 m處乙波的平衡位置振動剛好傳到P處,根據疊加原理可知,t=0.5 s時,P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2 cm,故A錯誤,B正確;在1.0 s內,甲、乙兩列波傳播的距離均為Δx′=vΔt′=2×1.0 m=2 m,根據波形平移法可知,t=1.0 s時,x=0甲波的平衡位置振動剛好傳到P處,x=4 m處乙波的平衡位置振動剛好傳到P處,且此時兩列波的振動都向y軸正方向運動,根據疊加原理可知,t=1.0 s時,P向y軸正方向運動,故C正確,D錯誤。故選BC。
12.(2024·黑吉遼卷)如圖(a),將一彈簧振子豎直懸掛,以小球的平衡位置為坐標原點O,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建立x軸。若將小球從彈簧原長處由靜止釋放,其在地球與某球狀天體表面做簡諧運動的圖像如(b)所示(不考慮自轉影響),設地球、該天體的平均密度分別為ρ1和ρ2,地球半徑是該天體半徑的n倍。的值為(  )
A.2n B.
C. D.
【答案】 C
【解析】 設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某球體天體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根據簡諧運動的對稱性有k·4A-mg=mg,k·2A-mg′=mg′,可得g=,g′=,可得=2,設某球體天體的半徑為R,在星球表面,有G=mg,G=mg′,聯立可得=,故選C。
13.(多選)(2024·浙江金華三模)如圖所示,在操場平面內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平面內有一半徑為R=10 m的圓形軌道,圓心在O處,A、B分別為圓上兩點。現于A(-10 m,0)、B(10 m,0)兩點分別安裝了兩個揚聲器。兩個揚聲器連續振動發出簡諧聲波,其振動圖像如下圖所示。已知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率為v=340 m/s,兩波頻率均為f=68 Hz,振幅相等。甲同學從B點沿直線運動到A點(不含A、B點),乙同學從B點沿圓軌道逆時針運動半周到A點(不含A、B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同學有7次聽不到聲音
B.甲同學聽不到聲音的位置坐標可能為(-7.5 m,0)
C.乙同學有7次聽不到聲音
D.乙同學聽不到聲音的位置坐標方程為+=5n(n=0,±1,±2,±3)
【答案】 ABC
【解析】 根據題意,由公式可知,波長為λ==5 m,因為振源反向振動,故當Δx=nλ時,是振動減弱點,聽不到聲音,由于=4,則有(R+x)-(R-x)=nλ(n=0,±1,±2,±3),即x=(n=0,±1,±2,±3),滿足上式時,甲聽不到聲音,當n=0時,x=0,當n=±1時,x=±2.5 m,當n=±2時x=±5 m,當n=±3時x=±7.5 m,甲共7次聽不到聲音,故A、B正確;根據題意,設乙聽不到聲音的位置坐標為(x,y),則有-=nλ(n=0,±1,±2,±3…),且x2+y2=R2,整理可得,該同學聽不見聲音的點的位置坐標方程為-=5n(n=0,±1,±2,±3…),且x2+y2=100,聯立可得-=5n(n=0,±1,±2,±3),可知乙同學有7次聽不到聲音,故C正確,D錯誤。故選ABC。
14.(2024·江西上饒模擬)如圖所示,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正向傳播,在t=0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P、Q是波傳播路徑上的兩個質點,此時質點P在平衡位置,質點Q的位移為5 cm,質點P比質點Q振動超前0.3 s,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質點P的平衡位置坐標為x=4.5 cm
B.波的傳播速度為0.2 m/s
C.質點Q在0.45 s內運動的路程為10 cm
D.質點P的振動方程為y=10sincm
【答案】 B
【解析】 t=0時,P、Q的位置如題圖,以P點為參考,且P處于平衡位置,設其初相位為0,Q點位移是5 cm,而振幅為10 cm,則y=10sin θ,代入得5=10sin θ,θ=,即Q點的初相位為θ=,二者相位差在t=0時為,則O、P間的距離為λ=λ=3 cm,質點P的平衡位置坐標為x=3 cm,A錯誤;Q點平衡位置坐標為x=λ=λ=9 cm,則波傳播的速度為v==0.2 m/s,B正確;由波動周期T==1.8 s,可知,0.45 s為四分之一周期,質點Q不在平衡位置,在此四分之一周期內運動的路程大于10 cm,C錯誤;由同測法知,t=0時質點P向下振動,振動方程為y=-10sincm=-10sincm,D錯誤。故選B。
15.(2024·陜西渭南二模)如圖所示,在xOy平面內有兩個點波源S1、S2分別位于x軸上x1=0、x2=10 m處,它們在同一均勻介質中均從t=0開始沿y軸正方向做簡諧運動,波源S1開始的振動方程為y1=5sin(5πt)cm,波源S2開始的振動方程為y2=3sin(5πt)cm,質點P位于x軸上x3=1 m處,已知質點P在t=0.1 s時開始振動,求:
(1)這兩列波在介質中的波長;
(2)在t=0至t=1.3 s內質點P通過的路程。
【答案】 (1)4 m (2)72 cm
【解析】 (1)由題意知ω=5π rad/s,周期
T==0.4 s,
波速為v==10 m/s,
波長為λ=vT=4 m。
(2)P點到兩波源的路程差
d=S2P-S1P=8 m=2λ
所以P點是振動加強點。
0~0.1 s內,P不振動;
0.1 s~0.9 s內,P只參與由波源S1產生的振動,故s1=8A=40 cm
0.9 s~1.3 s內,P同時參與由波源S1和S2產生的振動且振動加強,故s2=4(A1+A2)=32 cm
綜上所述,在t=0至t=1.3 s內質點P通過的路程s=s1+s2=72 c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1張PPT)
專題五 振動與波 光學
第12講 機械振動和機械波、LC振蕩和電磁波
1.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1.分析簡諧運動的技巧
(1)物理量變化分析:以位移為橋梁,位移增大時,振動質點的回復力、加速度、勢能均增大,速度、動能均減??;反之,則產生相反的變化。
(2)矢量方向分析:矢量均在其值為零時改變方向。
2.波的傳播問題中四個問題
(1)沿波的傳播方向上各質點的起振方向與波源的起振方向一致。
(2)傳播中各質點隨波振動,但并不隨波遷移。
(3)沿波的傳播方向上每個周期傳播一個波長的距離。
(4)在波的傳播過程中,同一時刻如果一個質點處于波峰,而另一質點處于波谷,則這兩個質點一定是反相點。

機械振動
(2024·甘肅卷)如圖為某單擺的振動圖像,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擺長為1.6 m,起始時刻速度最大
B.擺長為2.5 m,起始時刻速度為零
C.擺長為1.6 m,A、C點的速度相同
D.擺長為2.5 m,A、B點的速度相同
【答案】 C
1. (2024·福建卷)某簡諧振動的y-t圖像如圖所示,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振幅2 cm
B.頻率2.5 Hz
C.0.1 s時速度為0
D.0.2 s時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下
【答案】 B
2. (2024·浙江金華三模)如圖甲所示質量為m的B木板放在水平面上,質量為2m的物塊A通過一輕彈簧與其連接。給A一豎直方向上的初速度,當A運動到最高點時,B與水平面間的作用力剛好為零。從某時刻開始計時,A的位移隨時間變化規律如圖乙,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空氣阻力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A做簡諧運動,回復力由彈簧提供
B.物體B在t1時刻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mg
C.物體A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答案】 D
2
機械波
(2024·湖南卷)如圖,健身者在公園以每分鐘60次的頻率上下抖動長繩的一端,長繩自右向左呈現波浪狀起伏,可近似為單向傳播的簡諧橫波。長繩上A、B兩點平衡位置相距6 m,t0時刻A點位于波谷,B點位于波峰,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波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波長為3 m
B.波速為12 m/s
C.t0+0.25 s時刻,B點速度為0
D.t0+0.50 s時刻,A點速度為0
【答案】 D
(2024·廣東惠州模擬)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注重身體鍛煉。如圖(a)所示,有種健身設施叫戰繩,其用途廣泛,通??捎糜诟邚姸乳g歇訓練形式的心肺鍛煉或肌肉鍛煉。一次鍛煉中,形成的機械波可以視為簡諧波,如圖(b)所示,位于原點O的質點從t=0時刻開始振動,產生的簡諧橫波沿著x軸正方向傳播,t1=0.3 s時刻傳至P點,若xOP=6 m,xPC=9 m,求:
(1)這列波的波速;
(2)這列波的周期;
(3)當C點第一次到達波峰時的時刻。
【答案】 (1)20 m/s (2)0.2 s (3)0.8 s
3
振動圖像和波的圖像綜合
(多選)(2024·重慶卷)一列沿x軸傳播的簡諧波,在某時刻的波形圖如圖甲所示,一平衡位置與坐標原點距離為3米的質點從該時刻開始的振動圖像如圖乙所示,若該波的波長大于3米。則(  )
【答案】 BD
1. (2024·四川內江模擬)當上、下抖動長長的輕繩時,輕繩則呈正弦波形狀。如圖甲,是某輕繩產生的橫波在介質中沿x軸傳播,在t=0.25 s時的波形圖,圖乙為橫坐標在1.5 m處P點的振動圖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波向左傳播,波速為2 m/s
B.再經過3.5 s質點P通過的路程為140 cm
C.L質點比N質點先到達波峰
D.人若加快抖動輕繩,兩個相鄰波峰之間的距離不變
【答案】 C
2. (多選)(2024·云南昆明模擬)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如圖(a),實線和虛線分別為t1=0和t2時刻的波形圖,P、Q分別是平衡位置為x1=1.0 m和x2=4.0 m的兩個質點,圖(b)為質點Q的振動圖像。則(  )
A.波的傳播方向為x軸負方向
B.波速大小為40 m/s
C.t2的大小為0.05 s
D.從t1=0時刻起,質點P第一次到達波峰處所需要的時間為0.175 s
【答案】 BD
(2024·浙江6月選考)頻率相同的簡諧波源S1、S2和接收點M位于同一平面內,S1、S2到M的距離之差為6 m。t=0時,S1、S2同時垂直平面開始振動,M點的振動圖像如圖所示,則(  )
A.兩列波的波長為2 m
B.兩列波的起振方向均沿x正方向
C.S1和S2,在平面內不能產生干涉現象
D.兩列波的振幅分別為3 cm和1 cm
【答案】 B
4
波的疊加、干涉、衍射、多普勒效應LC振蕩與電磁波
1. (2024·安徽卷)某儀器發射甲、乙兩列橫波,在同一均勻介質中相向傳播,波速v大小相等。某時刻的波形圖如圖所示,則這兩列橫波(  )
A.在x=9.0 m處開始相遇
B.在x=10.0 m處開始相遇
C.波峰在x=10.5 m處相遇
D.波峰在x=11.5 m處相遇
【答案】 C
2. (2024·江西卷)如圖(a)所示,利用超聲波可以檢測飛機機翼內部缺陷。在某次檢測實驗中,入射波為連續的正弦信號,探頭先后探測到機翼表面和缺陷表面的反射信號,分別如圖(b)、(c)所示。已知超聲波在機翼材料中的波速為6 300 m/s。關于這兩個反射信號在探頭處的疊加效果和缺陷深度d,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振動減弱;d=4.725 mm B.振動加強;d=4.725 mm
C.振動減弱;d=9.45 mm D.振動加強;d=9.45 mm
【答案】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宁市| 松原市| 色达县| 高碑店市| 秭归县| 巢湖市| 通化市| 沙田区| 娄底市| 平陆县| 郸城县| 巴林右旗| 高青县| 美姑县| 蒲城县| 清原| 左贡县| 梅州市| 无为县| 瓦房店市| 合山市| 江阴市| 屏东市| 新野县| 民丰县| 仪征市| 广水市| 开江县| 金昌市| 开平市| 威远县| 紫云| 岢岚县| 明光市| 定远县| 茂名市| 台南市| 靖西县| 景德镇市| 夏津县|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