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油田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生物試卷時間:50分鐘總分:5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1分,共20分)。1.種子萌發過程中,能發育成植物體莖和葉的結構是()A.子葉B.胚芽C.胚軸D胚根上表皮2.如右圖為葉片結構示意圖,其中被稱為氣體交換“窗口”的是()A.1葉脈B.2葉肉C.3下表皮D.4氣孔3.“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這句遮語有一定的科學道理。這說明植物的生長需要()第2題A.水和有機物B.無機鹽和化肥C.無機鹽和有機物D.水和無機鹽4.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雨量充沛,主要原因是綠色植物蒸騰作用能()A.促進植物體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B.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避免高溫灼傷C.增加周圍大氣濕度,提高降雨量D.促進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氧氣5.下列做法中,應用的原理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低氧環境貯藏水果B.小麥種子曬干入庫C,移栽樹苗時剪去部分枝葉D.低溫儲存蔬菜6.在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實驗中,如右圖所示實驗現象說明(A,呼吸作用釋放能量B.呼吸作用消耗氧氣C.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D.呼吸作用產生水婚地他滅始地細蛛整7.呼吸作用的實質是()第6題A.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B.分解有機物,儲存能量C.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8。新疆地區晝夜溫差大,那里出產的瓜果特別甜,這是因為(A,白天和夜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強,積累的有機物少B.白天和夜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弱,積累的有機物少C.白天光合作用強,夜間呼吸作用弱,積累的有機物多D.白天光合作用弱,夜間呼吸作用強,積累的有機物多9.暴雨過后菜地積水,導致菜苗爛根,主要原因是土壤中()A.溫度過低B.養分流失C.光照不足D.氧氣不足10.光合作用的場所(A.線粒體B.葉綠體C.細胞核D.細胞膜答案第1頁,共5頁Quark夸克高清掃描還原文檔11.下圖為探究光合作用某一產物的實驗裝置,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此實驗在有光或無光下都可進行B.此實驗可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中有二氧化碳C.此實驗可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中有氧氣D.此實驗可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中有有機物第11題12.如圖是受精卵形成和發育過程。下列解讀中,正確的是()精子(A)內受精→受精卵一→胚胎分挽→要兒卵細胞A.精子和卵細胞分別由附睪和卵巢產生B.圖中A表示卵巢C.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D.新生兒的誕生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13.養料由母體運給胎兒的途徑是:母體子宮內膜→P→臍帶→胎兒。P代表的結構是()A.胎盤B.卵巢C.腹腔D.輸卵管14.有關青春期說法不正確的是()A.只關注自己的外表是正常心理表現B.要發展正確的審美觀C.要正確接受老師的批評和指導D.認真學習文化知識15.一位同學吃西瓜時,不小心將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這粒西瓜子在他體內依次經過的結構是()A.口腔→喉→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B.口腔→咽一喉→食道一胃→大腸→小腸C.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D.口腔→咽→食道→胃→大腸一小腸→肛門16.如右圖為消化系統的部分結構,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①是肝臟,屬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B.②是膽囊,分泌的膽汁能消化脂肪C.③是胰腺,分泌的胰液流入小腸D.④是十二指腸,向下連通小腸第16題17.小腸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下列與小腸的吸收功能無直接關系的結構特點是()A.小腸內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內表面積大B.小腸長約5-6米C.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D.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18.饅頭中的淀粉必須經過消化才能被人體吸收。人體內參與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A.胃液、膽汁、胰液B.唾液、腸液、胰液答案第2頁,共5頁■Quark夸克高清掃描還原文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