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青樹下的小學》教案【教學目標】1.認識“壩 ”“漢 ”“艷 ”等 10 個生字,能夠書寫“晨 ”“絨 ”“讀 ”等 13 個字,能夠認讀“早晨 ”“穿戴 ” 等 21 個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能找出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圈畫出來并與同學交流。(重點)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小學和自己的學校的不同之處,能借助提示描述自己學校中的某個場景。(難點)【教學過程】【第課時】一、辨識民族,明“新”意1、齊讀課題。2、這篇課文中有一些我們很陌生的詞語。板書出示: “傣( dǎi)族 景頗( pō)族 阿昌族 德昂( ánɡ)族”3、帶拼音指名讀,去掉拼音指名讀,小老師帶讀。4、認識四個民族,出示圖片,師簡單介紹。①出示四個民族圖片及名稱,師引讀四個民族名稱。女子穿長筒裙子,過潑水節。這個民族叫?——傣族頭戴高帽子,女子胸前掛銀色項鏈,掛墜,男子喜歡穿黑色對襟圓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彩色小絨珠。這個民族叫?——景頗族頭戴圓帽子,有的帽子是用很寬的藍布一圈圈地纏起來的,前面用鮮花點綴。這個民族叫?——阿昌族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鈕扣,長裙一般織有鮮艷的彩色橫線條。這個民族叫?——德昂族:②齊讀:“傣族 景頗族 阿昌族 德昂族”③不同的民族,他們——出示“穿戴不同 打扮不同 服裝鮮艷 絢麗多彩” 生讀。5、讀到新鮮的詞語,我們發現背后有陌生的事物。出示“新鮮的詞語 陌生的事物”,生讀。二、初讀課文,尋“新”詞。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課文,邊畫出新鮮的詞語。提醒孩子,“新鮮“指沒見過的詞。2、交流:①、根據學生回答并且板書:銅鐘 鳳尾竹 絨球花 太陽花 絨球花 松鼠 坪壩 邊疆 摔跤 跳孔雀舞②、理解詞語:★看課文插圖了解“絨球花”、“鳳凰花”、“太陽花”、“銅鐘”★指導“坪壩”:“ 坪壩指的是什么呢,看這兩個字的偏旁,能推測它指的是一個地方。再借助工具書,知道它指的是平坦的場地。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堤壩”、“大壩”。③、這些都是在大青樹下小學看到的事物,齊讀詞語。④、根據詞語揭示“不一樣”的類型。★課文中有那么多新鮮的詞都是在大青樹下的小學看到的事物,和我們學校看到的事物不一樣。在他們學校可以看到?學生讀“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在我們學校看到什么族?大青樹下的小學,什么和我們不一樣?板書:同學不一樣,生齊讀板書。★齊讀左邊板書的詞:銅鐘 鳳尾竹 絨球花 太陽花絨球花 松鼠 坪壩 邊疆 思考,什么不一樣?板書:環境不一樣。他們在哪里?邊疆。他們在哪里?坪壩。★這群小學的學生下課玩(跳孔雀舞,摔跤),活動和我們不一樣。板書:活動不一樣3、總結:今天我們通過這些新鮮的詞語,認識了一所學校,生讀課題。有三個不一樣,所以今后我們讀課文的時候要關注新鮮的詞語,因為新鮮的詞語背后寫的是我們不熟悉的事物。三、尋“新”句過渡:這篇課文不但詞語很新鮮,而且他寫的句子也很新鮮。 出示新鮮的句子1: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1、生自由朗讀。師介紹句子,句子很整齊,里面藏著隊伍,每支隊伍都有一個帶頭人。2、發現新鮮奧秘。①這支隊伍有一個領頭人?哪個字?“從”,這個句子新鮮,它就像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前進,告訴我們大青樹下小學的學生,有的住在“山坡上”,有的住在“坪壩里”,有的住在“小路的邊上”。②仔細看,這里面還藏著一支隊伍,它們也有一個帶頭人。指名讀。帶頭人是?“有”3、這樣的句子新鮮,因為藏著整齊的隊伍,生齊讀。過渡:這篇課文中還藏著整齊的隊伍,請小朋友找一找,用筆畫下來,把領頭的字圈出來。 出示新鮮的句子2。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1、哪一個是帶頭的?“向”,齊讀這個整齊的句子。2、再讀這個句子,還新鮮在哪里?標黃“打招呼、問好、敬禮”①同學們向歡唱的小鳥打招呼,說明什么?和小鳥打招呼,想表達什么呢?向歡唱的小鳥打招呼,說明我們和小鳥一樣地快樂,一樣地高興,齊讀這個句子。②這個“問好”說明什么?對老師的尊重。③那“敬禮”說明什么,熱愛祖國,不管是哪一個民族,都要熱愛我們的祖國,所以都要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3、總結:小朋友們,這個句子很新鮮, 很整齊,讀起來富有節奏。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學生來上學時的快樂和不同民族的團結。4.讀好第一自然段。四、書寫生字晨、裝:都是上下結構,上窄下寬,上面的“日”和“壯”要寫得扁一點。注意易錯筆畫,“晨”字的豎提左邊沒有撇。絨:右邊的部分容易寫錯。【第二課時】一、舊知回顧,鞏固基礎1.說一說,介紹大青樹下的小學:①上節課我們在大青樹下的小學里認識了這些事物,那么這些事物都有哪些特點?可以用課文中的詞語來形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②用句式介紹大青樹下的小學:大青樹下的小學里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還有______。2.比一比,區分同音字:這些同音字,你能準確區分嗎?讀一讀,說一說你的區分好辦法。3.想一想,發現寫作順序:課文一共四段話,請你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的寫作順序。“《大青樹下的小學》先寫了_________________看到的景象;然后寫了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最后總結_________________。”二、關注“新鮮”話特別過渡:上節課我們在第一自然段找到了許多具有新鮮感的句子,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到大青樹下的小學,和各民族孩子們一起上課,看看他們是怎么學習、如何活動的。學習要求:①獨學:默讀2-3自然段,畫出帶有新鮮感的句子;②合學:把句子輕輕地讀給同桌聽,說說你腦中想到的畫面。(二)交流:1.引導關注上課鈴的特別之處:“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銅鐘敲響了。2.誰見過銅鐘?知道它是怎么響的嗎?(銅鐘中間有根繩子,左右搖晃,它就響了。)3.(出示銅鐘圖片)銅鐘確實是這個樣子的,我們來聽聽它發出的聲音吧!(播放鐘聲)咱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出示新鮮句3.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1、這段話主要講上課了,同學們在教室里朗讀課文,但是這段話里面卻寫了?生齊讀: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不飛了……你明明寫的是同學們朗讀課文,你干嘛寫他們呢?這個句子很新鮮哦。2、交流:外面的環境很安靜。同學們讀書好聽,讀。3. 如果你來寫同學們在專心讀課文,你會寫什么?(引導學生結合實際情況:樹枝不再晃動了,風停了;路過的老師放慢了腳步;馬路上沒有了汽車的鳴笛聲;窗外樹上的知了停止了歌唱;……)4.小結:從這句新鮮的描寫,我們也學會了從周邊的環境去寫窗外的安靜和同學們認真上課的畫面,你們都是會學習的孩子。 出示新鮮句4:大青樹下的小學里,下課后的活動是怎樣的呢?請你讀一讀。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也趕來看熱鬧。這是他們下課后的情景和我們的很不一樣,讀,出示“新鮮的句子 可愛的學校”小結:讀了這些新鮮的句子,我們就看到了一所可愛的小學。出示前面所有新鮮的句子,齊讀。04介紹自己的學校。過渡:多美的小學,多可愛的小學,和我們的小學不一樣。1、同學們,我們的學校坐落在東坡路上和大青樹下的小學一樣嗎?什么不一樣?指名答。2、如果我們想要向大青樹的小學的同學們介紹我們學校的不一樣,你會介紹嗎?★出示圖片和名稱。★用上“我們天長里有 ,有 ,有 ,還有 。”的句式介紹學校。學生回答。(指導:短詞語放前面,長詞語放后面。)★介紹東坡菜園,用上句式:我們的東坡菜園種著 ,種著 ,種著 ,還種著 。★ 介紹下課同學們的活動,用上句式:下課了,同學們有的在教室里 ,有的在小池塘邊 ,有的在小竹林里 ,還有的在操場上 。3、齊讀“新鮮的詞句 特殊的學校”(三)感受結尾的意蘊1.這節課,通過把大青樹下的小學和我們自己的學校進行對比,我們發現了很多新鮮的句子,體會到了這所小學的特別之處。現在一起來讀讀結尾。2.這里還有一種寫法,對比讀一讀,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邊疆的小學。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墻上搖晃…… 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邊疆的小學。3.原文更好,把學校特別的環境和事物再次進行描寫,讓結尾更有味道,讓人回味無窮。省略號的使用更給人打開了想象的空間。4.這樣的句子也是具有新鮮感的句子,再讀一讀,積累下來。總結,今天我們通過特別的詞語,新鮮的句子,認識了一所學校,生讀課題。這樣一所邊疆的小學,離我們很遠很遠,又離我們很近很近,有機會我們去看看。板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