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年級生物學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23678910CBDCAACADD11121314151617181920BBB日ADBCC2122232425ADBB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26、27、28、30題每空2分,29題每空1分,共50分)26.(1)提取烘干(脫水)紙層析法(2)慢(低)光合產物合成的有機物總量多,可提供給果實的有機物相應增多27.(I)酶2具有專一性,只能識別并切割異源雙鏈RNA(dsRNA)(2)復合體2中的RNA可以與目標RNA之間堿基互補配對,但不可以與其他mRNA的堿基互補配對(3)m(1/2n-1)》8miRNA基因中含有脫氧核糖和胸腺嘧啶(T)28.(1)基因內的核苷酸排列順序不同(2)單瓣B使花粉敗育,但對卵細胞的發育無影響(3)27/1629.(1)①②③第一極體②(2)聯會88有絲分裂后期4(3)姐妹染色單體減數分裂I后期MI后期)30.(1)葡萄糖溶液+酵母汁、葡萄糖溶液+A溶液+B溶液(2)無催化乙醇發酵的酶(生物大分子)(3)葡萄糖溶液+A溶液+去除了離子M的B溶液(④)染色后鏡檢,若為死細胞,則能被染色,若為活細胞,則細胞不被染色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高一年級生物試題第1頁共1頁高一年級生物學科 試題考生須知:1 .本卷共 8 頁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90 分鐘。2 .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 .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 .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小題,每小題 2分,共 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 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 .水是生命的源泉,節約用水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下列有關水在生命活動中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水是生物體內物質運輸的主要介質 B.水具有緩和溫度變化的作用C.水可作為維生素 D等物質的溶劑 D.水可作為反應物參與生物氧化過程 2 .植物體內果糖與 X物質形成蔗糖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X與果糖的分子式都是 C6H12O6 B.X是植物體內的主要貯能物質 C.X是植物體內重要的單糖D.X是纖維素的結構單元3 .脊髓灰質炎病毒已被科學家人工合成。該人工合成病毒能夠引發小鼠脊髓灰質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 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人工合成病毒的結構和功能與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B.該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細胞都有細胞膜,無細胞核 C.該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細胞都能進行細胞呼吸D.該人工合成病毒、大腸桿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遺傳物質4 .球狀蛋白分子空間結構為外圓中空,氨基酸側鏈極性基團分布在分子的外側,而非極性基團分布在內側。蛋 白質變性后,會出現生物活性喪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質的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蛋白質變性可導致部分肽鍵斷裂高一年級生物試題 第 1 頁 共 8 頁B.變性后的蛋白質可以用雙縮脲試劑鑒定C.加熱變性的蛋白質不能恢復原有的結構和性質 D.變性后生物活性喪失是因為原有空間結構破壞5 .肌動蛋白是細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Cofil i n-1是一種能與肌動蛋白相結合的蛋白質,介導肌 動蛋白進入細胞核。Cofil i n-1缺失可導致肌動蛋白結構和功能異常,引起細胞核變形,核膜破裂,染色質功能 異常。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肌動蛋白可通過核孔自由進出細胞核B.編碼 Cofil i n-1的基因不表達可導致細胞核變形C.Cofil i n-1缺失可導致細胞核失去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的能力D.Cofil i n-1缺失會影響細胞核控制細胞代謝的能力6 .細胞可以清除功能異常的線粒體,線粒體也可以不斷地分裂和融合,以維持細胞內線粒體的穩態。下列有關 線粒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線粒體具有雙層膜結構,內、外膜上所含蛋白質的種類相同B.線粒體是真核細胞的“ 動力車間” ,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C.細胞可通過溶酶體清除功能異常的線粒體D.細胞內的線粒體數量處于動態變化中7 .植物成熟葉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可以不同。現將 a、b、c 三種細胞液濃度不同的某種植物成熟葉肉細胞,分 別放入三個裝有相同濃度蔗糖溶液的試管中,當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觀察到:①細胞 a 未發生變化;②細胞 b 體積增大;③細胞 c 發生了質壁分離。若在水分交換期間細胞與蔗糖溶液沒有溶質的交換,下列關于這一實驗的 敘述,不合理的是( )A.水分交換前,細胞 b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B.水分交換前,細胞液濃度大小關系為細胞 b>細胞 a>細胞 cC.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 c 的細胞液濃度大于細胞 a 的細胞液濃度D.水分交換平衡時,細胞 c 的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濃度8 .右圖表示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圖,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圖示載體蛋白結構的改變不消耗 ATPB. 轉運速率隨膜外葡萄糖濃度升高不斷增大 C. 該細胞中的核糖體參與膜上載體蛋白的合成 D. 線粒體外膜上也存在該種載體蛋白9 .下列關于腺苷三磷酸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 1個脫氧核糖、 1個腺嘌呤和3個磷酸基團組成高一年級生物試題 第 2 頁 共 8 頁B.分子中與磷酸基團相連接的化學鍵稱為高能磷酸鍵C.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不斷地合成和水解D.是細胞中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的紐帶10.植物蛋白酶 M和L能使肉類蛋白質部分水解,可用于制作肉類嫩化劑。某實驗小組測定并計算了兩種酶在 37℃、不同 pH下的相對活性,結果見如表。下列敘述最合理的是( )(pH酶相對活性ML110.60.130. 70. 591.00.271.00. 551.01.0)A.在 37℃時,兩種酶的最適 pH均為 3B.在 37℃長時間放置后,兩種酶的活性不變C.從 37℃上升至 95℃,兩種酶在 pH為5時仍有較高活性D.在 37℃、pH為 3--11時, M更適于制作肉類嫩化劑 11.關于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酵母菌無氧呼吸不產生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變黃的氣體B.種子萌發時需要有氧呼吸為新器官的發育提供原料和能量 C.有機物徹底分解、產生大量 ATP的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D.通氣培養的酵母菌液過濾后,濾液加入重鉻酸鉀濃硫酸溶液后變為灰綠色12. 下列關于“ 提取和分離葉綠體色素”實驗敘述合理的是( )A.用有機溶劑提取色素時,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類胡蘿卜素被破壞B.若多次重復畫濾液細線可累積更多的色素,但易出現色素帶重疊 C.該實驗提取和分離色素的方法可用于測定綠葉中各種色素含量D.用紅色莧菜葉進行實驗可得到 5條色素帶,花青素位于葉綠素 a、b之間13.為篩選觀察有絲分裂的合適材料,某研究小組選用不同植物的根尖,制作并觀察根尖細胞的臨時裝片。下列 關于選材依據的敘述, 不合理的是( )A. 選用易獲取且易大量生根的材料 B. 選用染色體數目少易觀察的材料 C. 選用解離時間短分散性好的材料 D. 選用分裂間期細胞占比高的材料14.下圖為眼蟲在適宜條件下增殖的示意圖(僅顯示部分染色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高一年級生物試題 第 3 頁 共 8 頁A . ②時期,細胞核的變化與高等動物細胞相同B . ③時期,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一個平面上 C . ④時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D . ⑤時期,細胞質的分裂方式與高等植物細胞相同15 .S型肺炎雙球菌的某種 “ 轉化因子” 可使 R型菌轉化為S型菌。研究 “ 轉化因子” 化學本質的部分實驗 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步驟①中,酶處理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底物完全水解B. 步驟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響實驗結果C. 步驟④中,固體培養基比液體培養基更有利于細菌轉化D. 步驟⑤中,通過涂布分離后觀察菌落或鑒定細胞形態得到實驗結果 16 .下列關于細胞衰老和凋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凋亡是受基因調控的 B.細胞凋亡僅發生于胚胎發育過程中C.人體各組織細胞的衰老總是同步的 D.細胞的呼吸速率隨細胞衰老而不斷增大17 .番茄的紫莖對綠莖為完全顯性。欲判斷一株紫莖番茄是否為純合子, 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 讓該紫莖番茄自交 B. 與綠莖番茄雜交C. 與純合紫莖番茄雜交 D. 與雜合紫莖番茄雜交18. 某玉米植株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 YR∶ Yr∶ yR∶ yr =1∶ 1∶ 1∶ 1。若該個體自交, 其 F1 中基因型 YyRR 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A. 1/16 B. 1/8 C. 1/4 D. 1/ 2高一年級生物試題 第 4 頁 共 8 頁19. 高等雄性動物某細胞的部分染色體組成示意圖如下,圖中① 、②表示染色體,a、b、c、d表示染色單體。下 列敘述錯誤的是( )A.一個 DNA分子復制后形成的兩個 DNA分子,可存在于 a 與 b中,但不存在于 c 與 d中B.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①與②分別移向細胞兩極C.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2條 X染色體會同時存在于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D.若 a 與 c 出現在該細胞產生的一個精子中,則 b與 d可出現在同時產生的另一精子中20 .下列關于 “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的敘述,正確的是( )A.需用同時含有 32P和 35S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B.攪拌是為了使大腸桿菌內的噬菌體釋放出來 C.離心是為了沉淀培養液中的大腸桿菌D.該實驗證明了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是 DNA21 .下列關于雙鏈 DNA分子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磷酸與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構成了 DNA的基本骨架B.雙鏈 DNA中 T占比越高, DNA熱變性溫度越高 C.兩條鏈之間的氫鍵形成由 DNA聚合酶催化D.若一條鏈的 G+C占47%,則另一條鏈的 A+T也占 47%22 .下列關于 DNA復制和轉錄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復制時,脫氧核苷酸通過氫鍵連接成子鏈B.復制時,解旋酶使 DNA雙鏈由 59 端向 39 端解旋C.復制和轉錄時,在能量的驅動下解旋酶將 DNA雙鏈解開D.DNA復制合成的子鏈和轉錄合成的RNA延伸方向均為由 59 端向 39 端23. 某病毒具有蛋白質外殼,其遺傳物質的堿基含量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堿基種類 A C G T U含量(%) 31. 2 20. 8 28. 0 0 20. 0A.該病毒復制合成的互補鏈中 G+C含量為 51. 2%B.該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RNA高一年級生物試題 第 5 頁 共 8 頁C.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質在自身核糖體合成D.病毒基因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24.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等位基因 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A/a控制花粉育性,含 A的花粉可育;含 a 的花粉 50%可育、 50%不育。B/b控制花色,紅花對白花為顯性。若基因型為 AaBb的親本進行自交,則下列敘述 錯誤的是( )A.子一代中紅花植株數是白花植株數的 3倍B.子一代中基因型為 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是 1/12 C.親本產生的可育雄配子數是不育雄配子數的 3倍D.親本產生的含 B的可育雄配子數與含 b的可育雄配子數相等25.蠶豆病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人群中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患者。如圖為某家族蠶豆病的遺傳系譜圖。下列 敘述錯誤的是( )A. 該病的遺傳方式是伴 X染色體隱性遺傳B. 7號個體是純合子的概率為 1/2C. 9號個體的致病基因來自于2號個體D. 8號個體與正常男性婚配, 子代男孩患病的概率是 1/8 非選擇題部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5小題, 26、27、28、30題每空 2分, 29題每空 1分,共 50分)26.(10分)為了研究油茶葉片與果實關系對葉片表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果實產量的影響, 研究人員對油茶植株進行了處理,處理方法及結果如圖所示。( 1)欲檢測黃葉中的光合色素種類,首先要 黃葉中的光合色素,為提高色素的濃度,研磨前 可對新鮮葉片進行 處理。可采用分離色素,從而檢測黃葉中光合色素的種類。 (2)Ⅰ 、Ⅱ 、Ⅲ組實驗結果表明,同樣數量的果實,葉片數越多葉片表觀光合速率。實驗結果顯示 Ⅲ組中的單顆果實重量最大,原因是。27.( 10分)下圖表示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高一年級生物試題 第 6 頁 共 8 頁(1)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需要多種酶的參與,其中酶 2是 酶。翻譯過程中,核糖體的移動方 向是(填“ a→b” 或“ b→ a” )。(2)下列密碼子( 5' → 3' )和對應的氨基酸如下:GGC甘氨酸、CGG精氨酸、CCG脯氨酸、GCC丙氨酸。根據提 供的密碼子推測氨基酸 1是。(3)若該段 DNA分子中腺嘌呤有 m個,占全部堿基的比例為 n ,該 DNA分子第 4 代復制所需的鳥嘌呤脫氧核苷 酸為個。與 DNA 相比,RNA在化學組成上的區別在于。28. (10分) 某種果蠅(2n=8) 體色有灰體和黑體,翅形有正常翅和張翅。控制體色和翅形的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 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現有 4只果蠅,分別進行2組雜交實驗,雜交組合及結果見下表。回答下列問題:(1)果蠅是遺傳學實驗的理想材料,是因為果蠅具有易飼養以及(答出 2 點)等特點。(2)果蠅的灰體和黑體中屬于隱性性狀的是 ,能作出此判斷的雜交組合編號是。(3) 4只親代果蠅中,表型為黑體張翅的有只。(4)若取組合① F1 中的全部灰體正常翅雌果蠅、組合② F1 中的全部黑體張翅雄果蠅,讓其自由交配獲得 F2, 則理 論上 F2的表型及比例為灰體張翅:灰體正常翅:黑體張翅:黑體正常翅 = 。29.( 10分)下圖是基因型為 AaBb的某動物部分細胞分裂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高一年級生物試題 第 7 頁 共 8 頁(1)圖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填序號) ,其中④表示的細胞名稱是 ,細胞 (填序號)的染色體行為最能揭示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實質。(2)①中的同源染色體正在發生, 該細胞內有個核 DNA分子,條染色單 體,③處于時期,③細胞分裂后形成子細胞的基因型是。(3) 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期染色體的正常排列和分離與兩種黏連復合蛋白 REC8和RAD21L有關,如下圖所示,REC8 黏連的對象是 ,RAD21L在(時期)之前發生分離才能保證減數分裂正常進行。30.(10分)1897年德國科學家畢希納發現, 利用無細胞的酵母汁可以進行乙醇發酵; 還有研究發現,乙醇發酵的 酶發揮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離子輔助。某研究小組為驗證上述結論, 利用下列材料和試劑進行了實驗。材料和試劑:酵母菌、酵母汁、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類生物大分子) 、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類小分子和 離子)、葡萄糖溶液、無菌水。實驗共分 6組, 其中 4組的實驗處理和結果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實驗處理葡萄糖溶液+無菌水葡萄糖溶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A溶液葡萄糖溶液+B溶液+組別①②③④⑤⑥實驗結果+---)注:“ +” 表示有乙醇生成,“ - ” 表示無乙醇生成。(1). 第③組和第⑥組實驗處理分別是。 (2). 第⑤組無乙醇生成的原因是。 (3). 若為了研究 B溶液中離子 M對乙醇發酵是否是必需的,可增加一組實驗。該組的處理是。 (4)如何檢測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細胞 (寫出 1種方法及應用的相應原理)方法:;原理: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六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生物答案(圖片版).pdf 浙江省寧波市六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生物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