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楚雄州民族中學高二年級4月月考4.下圖是漢代西南部族分布圖。圖中行政機構的設置來自漢王朝之令,但其內部管理則以部族歷史為基礎。據此可知,漢代本試卷共8頁,20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例注意事項:。漢代郡制·當代城市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古代交通道皆卡上的指定位置。○臺牧業部落2.選擇題的作答: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農業部落二半農半牧部蒂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粉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O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考古發現: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洼遺址(距今8200一7400年)的很多房址中都放置著石鏟、石斧、石錛、石磨盤、石磨棒和圓餅形石器等生產工具。其中由石片嵌入骨柄凹槽的刮刀,O是北方細石器工藝傳統的產品。這說明該地區A.食物采集轉向食物生產A.基層治理促進西南邊疆穩定B.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然B.農業和手工業實現了分離C.交通建設推動長途貿易發展D.農耕經濟在西南地區擴展區C.個體勞作方式已經形成5.以下為根據《漢書》《后漢書》《漢官》所載兩漢時期三公府少吏(低級官吏,辦事人員)人數及D.貧富差距和階級社會產生比例統計表。這體現了兩漢時期黛O2.下表展示了從商朝、西周到戰國時期主要勞作方式的變化情況。這一變化朝代太尉府(大司馬府)丞相府(司徒府)御史大夫府(司空府)時期農業主要勞作方式手工業主要勞作方式武帝時,吏員365人,其中少更西漢不詳不詳綠商朝、西周時期集體勞作官營作坊、家庭式勞作162人,占全部吏員44.38%戰國時期家庭式勞作官營作坊、民營作坊、家庭式勞作吏員49人,其中少吏47人吏員69人,其中少吏67人,占全O吏員73人,其中少吏71人,東漢A.促進了工商業的繁榮占全部吏員95.92%部吏員97.10%占全部吏員97.26%B.源于列國紛爭的現實需要A.官員選拔方式的變化臺C.反映了耕犁基本定型B.中樞機構的調整D.利于自由雇傭勞動的出現C.地方行政體制的完善3.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夢縣的睡虎地秦簡中,記載有以下法律條文:“甲盜,贓值千錢,乙知其D.三權分立的成熟盜,受分贓不盈一錢,問乙何論?同論。”“甲小未盈六尺,有馬一匹自牧之,今馬為人敗,食人6.公元489年,孝文帝拓跋宏派了一支使團出使南方的蕭齊王朝。使團向當時的齊武帝蕭賾出稼一石,問當論不當?不當論及償稼。”“司寇盜百一十錢,先自告,可(何)論?當耐為隸臣,示了一份書單,希望南朝按照書單借給魏國一批書。這個請求引發了南朝君臣的一番議論,或曰貲二甲。”由此可知秦朝后來決定不借。南朝不肯借書,孝文帝只能轉而通過其他渠道搜尋書籍。這可以用來說明A.司法實踐貫徹以吏為師政策A.北魏致力于弘揚儒家文化B.開始推進法律儒家化的進程B.南方取得了對北方戰略優勢C.嚴刑峻法導致社會矛盾激化C.孝文帝漢化改革決心堅定D.開創了律例合編的法律體例D.南朝君臣面對請求舉棋不定高二歷史第1頁(共8頁)衡水金卷·先享題高二歷史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