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初三教學調研試卷歷史2025.04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點名稱、考場號、座位號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2.考生答客觀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主觀題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題區域內的答聚一律無效,3,考生答題必須答在答題卷上,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一律無放一、單項選擇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在蘇州吳江龍南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了沾有水稻基因的石犁、石刀等器具,還出土了漁獵用的石球、骨鏃、網墜等工具。這些文物說明當時的先民A.能夠生產食物B.實現自給自足C.依賴采集為生D.進入階級社會2.漢初,賈誼在《治安策》中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后來,董仲舒在闡釋《春秋》時也提出“強干弱枝以明大小之職”的觀點。這反映他們都主張A.吸取秦亡教訓B.加強中央集權C.打擊地方豪強D.實行分封制度3,304年,匈奴人劉淵起兵反晉,因自認系漢匈和親的后代,故定國號為“漢”,后來北方游牧民族建立政權也多沿用“趙”“燕”“秦”等中原王朝稱號。北魏、北周等鮮卑政權也自認祖先為黃帝后裔,可以代表“中國”。這能夠體現A.兼并戰爭促進國家統一B。游牧民族尊重傳統習俗C.民族交融推動文化認同D.五胡內遷導致戰亂頻繁4.圖1為唐代前期和后期科舉進士的籍貫分布示意圖。其分布狀況的前后變化主要緣于麻代胸期進土分布巖代廳后期進士丹布有圖1A.民族交往增多B.科舉制度完善C.政治重心東移D.南方經濟發展5,1070年(即王安石主持變法的次年),司馬光憑借給皇帝講解《資治通鑒》的機會,贊揚歷史上曹參遵循前任丞相的行政規范,從而維護了政局穩定。這表明北宋統治集團A.推崇道家的無為而治B,墨守前朝的行政經驗C.對改革沒有達成共識D.內部斗爭已相當激烈初三歷史第1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6.明清時期,廣東嶺南地區的人們依靠種植莞香致富,“富者千樹,貧者亦數百樹”;福建泉州地區種植甘蔗的利潤高于種植水稻,所以人們常?!案牡咎锓N蔗”。這些現象反映當時的A.區域市場聯成商業網絡B.經濟作物較多投入市場C.商業資本開始操控市場D,小農經濟已經趨于瓦解7.太平軍攻占南京后不久,曾頒發過一份《百姓條例》規定:“不要錢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每年所得米粒,全行歸于天王收去,每月大口給米一擔,小口減半,以作養生之資?!?br/>這一政策A.調動了農民的生產意愿B,實現了普遍的社會救濟C.表達了隱晦的享樂觀念D.體現了樸素的公有理想8.甲午戰爭的失敗使得清政府朝野上下極度震驚,戰后一系列接踵而來的狂潮使得整個中華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慮和危機之中?!敖吁喽鴣淼目癯薄笔侵?br/>A.列強共同瓜分中國B,外國軍隊進駐華北C.通商口岸深入內地D.鴉片貿易合法經營之四民9.圖2為民國四年創作的一幅漫畫,涉及“中日新約”“請愿結年國星書”“滇事近聞”等信息。該漫畫有可能涉及的歷史事件是臣書·中日新協約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護國戰爭煎事近聞一束D.北伐戰爭圖210.創辦于1906年的《競業旬報》曾刊文:“本報覺得現在報紙,雖較從前增加,然文話甚多,俗話甚少。文話只能及于程度較高的人,俗話始能及于一般普通人,且文話多及于成人,俗話乃及于幼稚。中國正當幼稚時代,自然以開通幼稚為宜?!痹搱筇岢八自挕敝荚?br/>A.普及文化啟迪民智B,批判迷信提倡科學C.宣傳革命動員民眾D.轉變思想傳播民主11.1927年12月,中共主要負責人瞿秋白要求“各地農民暴動的斗爭方式,必須確切了解游擊戰爭的意義,和明顯樹立創造革命地域的目標”。這能夠反映當時的中國共產黨正在A.確立新的指導思想B.尋找新的斗爭形式C.探索新的革命道路D.選擇新的同盟階級12.1935年8月,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發表《八一宣言》提出:只要國民黨軍隊停止進攻蘇區行動,只要任何部隊實行對日抗戰,紅軍不僅立刻對之停止敵對行為,而且愿意與之親密攜手共同救國。這一宣言A.是研究內戰的一手史料,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B.是研究抗戰的一手史料,表明國內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改變C.是研究內戰的二手史料,反證日本帝國主義制造華北危機D.是研究抗戰的二手史料,佐證民主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初三歷史第2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