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九年級3月模擬(五)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4頁,滿分60分。2.答卷前將密封線左側的項目填寫清楚。3.答案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我國古代多有家訓問世,家訓內容多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說明我國古代家訓A.受道家的思想影響較大 B.是為了加強君主專制而作C.體現了儒家思想價值觀 D.激勵人在戰場上勇敢作戰2.兩晉時擅長騎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轉入農耕生活,發展了冶鐵和制陶等手工業;洛陽的貴族官僚,爭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材料反映了兩晉時期A.對外交往頻繁 B.民族交融加強C.社會生活豐富 D.政治局勢動蕩3.下列漫畫中君臣禮節變化說明了A.君主專制不斷強化 B.科舉制度不斷發展C.武人的地位的提高 D.實行重文輕武政策4.鄭和船隊在占城時,“其買賣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銀。中國青瓷盤碗等品……甚愛之,則將淡金換易”。這反映了鄭和下西洋A.加強了經濟交流 B.發展了航海技術C.樹立了明朝國威 D.促進了政治交往5.武昌起義勝利后,眾多地方政府不是派兵鎮壓革命黨,而是在短短兩個月內相繼宣布脫離清廷獨立。這表明A.辛亥革命群眾基礎廣泛 B.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C.清朝的滅亡是大勢所趨 D.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6.抗日戰爭爆發后,各地青年抗敵決死隊、義勇壯丁隊大量涌現。大批華僑飛行員和機務人員回國參加或組建抗日義勇軍。這表明抗日戰爭的勝利原因是A.國際社會給予了大量援助 B.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C.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抗戰 D.國共兩黨團結合作抗戰7.1954年,“初教-5”飛機試飛成功,這標志著中國航空工業由修理階段進入到制造階段;1956年9月,國產B2-34中型坦克發動機問世,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坦克發動機的歷史。對上述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B.“一五”計劃,工業起步C.抗美援朝,空軍發展 D.援助他國,共同發展8.《中國經濟發展史》中寫道:“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 為標志進入了新階段。……新階段是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為主要使命的階段。”“ ”上應填入的內容是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 D.中國加入世貿組織9.在印度西北部,出現希臘文化與印度佛教精神相結合的雕刻藝術;在中亞阿姆河畔,屹立著希臘式城市。這表明亞歷山大東征A.給東方人民帶來了災難 B.推動歐洲經濟的發展C.使阿拉伯數字廣泛傳播 D.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10.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促進了物種交換。下圖中的“新世界”指的是A.美洲 B.亞洲 C.歐洲 D.非洲11.如圖是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兵力分配圖,據此可知,這一現象反映的實質是□中國戰場 ■東南亞、太平洋戰場A.日本在各戰場上人員分配不均 B.日本在二戰期間軍力嚴重不足C.中國戰場牽制日本的主要兵力 D.日本認為東南亞戰場并不重要12.馬歇爾提出的復興歐洲經濟方案規定:受援國必須購買一定的美國貨,撤銷關稅壁壘,保障美國人的投資自由。由此可知實行馬歇爾計劃的根本目的是A.推動二戰后歐洲的崛起 B.保障美國的發展利益C.抵制歐洲貿易保護主義 D.利用歐洲來對抗蘇聯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6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優秀的紅色歌曲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以下是改革開放以來誕生的紅色經典歌曲(部分)。歌曲 歌詞節選《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在希望的田野上》 (創作于1981年)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咳!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為她富裕為她興旺《走進新時代》 (發行于1997年) 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春天的故事》中,“畫了一個圈”“寫下詩篇”分別對應的具體史實。(4分)并概括它們的共同作用。(2分)(2)《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詞的創作背景與哪一土地政策直接相關?(2分)據歌詞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該政策的作用。(4分)(3)據《走進新時代》的歌詞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這里的“旗幟”包括的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2分)并綜合以上內容,歸納紅色歌曲反映的共同精神內涵。(2分)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材料二 法國大革命的重要特點就是廣泛實踐人民主權,追求平等。為了追求平等,革命者不僅規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可擔任官職、公共職務和職位,他們甚至敢于放棄一部分經濟自由,對財產權加以限制。——摘編自楊寧一《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1)據材料一,指出法國大革命開始的標志。(2分)并概括法國大革命的特點。(2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用相關史實說明法國大革命具有“廣泛實踐人民主權,追求平等”的特點。(4分)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德國政府出面鼓勵“技術接收”,從1886年到1890年四年間,德國六家大公司購買了948項英國專利。在國家的支持下,德國銀行向本國公司提供數量遠遠超出私人投資占優勢的英國公司所能運用的資金,使它們能夠盡可能地進行科學技術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盡可能地集中力量辦好以科學為基礎的工業。——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下)》材料二 20世紀50—70年代,日本實行“加工貿易立國”的發展戰略,積極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和成果,加以改造,加速本國工業的發展。1980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學技術立國”的口號,并對科技政策作了相應的改變。日本政府對先進的技術不僅僅只是“模仿和追隨”,而是要“首創和領先”。——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下)》(1)結合所學知識,列舉19世紀末德國科技發展取得的兩項成果。(4分)(2)據材料二,概括20世紀50年代以來日本科技發展的變化。(4分)(3)綜合上述材料、問題,歸納德國和日本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共同原因。(4分)九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參考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C 2.B 3.A 4.A 5.C 6.C7.B 8.B 9.D 10.A 11.C 12.B二、非選擇題(共36分)13.(16分)(1)史實:“畫了一個圈”:建立深圳等4個經濟特區;(2分)“寫下詩篇”: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2分)共同作用: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2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2)土地政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分)作用: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改善了農民的居住環境和農村的面貌;等等。(4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3)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2分)精神內涵:高度的愛國主義情感;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擔當使命的責任感和崇高追求;等等。(2分,答出其中一點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14.(8分)(1)標志:攻占巴士底獄。(2分)特點:革命過程曲折、反復。(2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2)1789年制憲議會通過《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自由、平等等基本原則;1792年法國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4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15.(12分)(1)戴姆勒設計出汽油內燃機;本茨制造出第一輛使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4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2)從模仿追隨到追求創新、領先。(4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3)國家的高度重視;制定了恰當的發展政策、措施;注重科技發展;等等。(4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