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2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課件(3課時) 2024-2025學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2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課件(3課時) 2024-2025學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

資源簡介

(共29張PPT)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第3課時
——湘教版選擇性必修一3.2——
課程標準解讀
課程標準
素養目標
區域認知:結合赤道地區、溫帶大陸西部等不同地區的區域圖,說明氣壓帶和風帶與氣候的關系。
綜合思維:結合實例,歸納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及氣候對自然景觀的影響。
地理實踐力:結合圖文材料或者野外觀察,認識自然景觀,理解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人地協調觀:辨析不同氣壓帶、風帶控制下氣候的不同,分析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對地區氣候的影響。
運用示意圖,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目錄
CONTENTS
01 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
02 西風帶與溫帶海洋性氣候
03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與地中海氣候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與地中海氣候
03
三、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對氣候的影響
1、地中海氣候的分布和成因:
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地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例如:
●地中海氣候: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
●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
●熱帶季風氣候: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交替控制。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熱帶高氣壓帶北移控制這里,氣流下沉,干旱炎熱;冬季因副熱帶高氣壓帶南移,受西風帶控制,暖濕多雨。
2、地中海氣候的特點:
副熱帶高氣壓帶
30°N
40°N
3.主要分布區
地中海氣候以地中海沿岸最為典型,除此還分布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亞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區,以及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和西南海岸等地。
地中海氣候分布
【材料閱讀】美國加州山火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山火頻發,每年大小山火多達上千起。該州太平洋沿岸地區多屬地中海氣候,夏季干燥,秋季有從內華達高原吹來的大風,極易造成山火快速蔓延。當地時間2017 年10 月8 日下午,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灣區北部多地發生森林大火,其中納帕和索諾馬兩縣火情最重,逾1 000 名居民和游客連夜撤離住所。因大火蔓延,納帕、索諾馬和尤巴三縣進入緊急狀態。截至2017 年10 月19日,火災造成40 多人死亡,超過200 人失蹤,過火面積近900 平方千米,6 000 棟建筑被燒毀,總共約10 萬人撤離。山火燃燒形成的大量煙霧和灰燼升入空中,形成一條長達160 千米的“煙霧帶”。當地很多航班因火災煙塵而被迫取消。
答案:加州大部分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多陽光,降水少,干旱。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為主,森林覆蓋率高,很多植物能分泌揮發油。一旦著火,助燃,燃燒時間長,火勢強。
思考:加州山火的地理原因。
4.地中海氣候區的典型植被
由于夏季炎熱干旱,為減少水分蒸騰,許多樹木的葉子堅硬,葉片不大,葉面多有“蠟質層”,常覆蓋茸毛,有些植物的葉子甚至退化或縮小變成刺。森林上層喬木生長稀疏,樹木也不甚高達,但林下常綠植物多,生長茂密。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的很多植物能分泌揮發油,連同芳香的花朵,使得這類群落具有特殊的香味。
葡萄,油橄欖,無花果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群落結構相對較簡單,只有喬木和灌木,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植物耐旱性強,具有厚的革質硬葉,一般株高較矮,樹干粗壯,樹皮的木栓層特別發達。
鞏固訓練:
下圖分別為某氣候區典型植被景觀圖(左為油橄欖、右為無花果)。分布地區較廣,地中海地區較普遍。
據此探究下列問題:
(1)指出油橄欖、無花果典型分布區突出氣候
特征。
成果展示 夏季炎熱干旱,冬季暖濕多雨。
(2)簡析地中海周邊地區氣候形成原因。
(3)指出地中海氣候區植被景觀對氣候的適應性特征。
成果展示 夏季受北移(向高緯移動)的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熱;冬季受南移(向低緯移動)的西風帶控制(西南暖濕氣流),氣候暖濕。
成果展示 葉片小,樹木葉子堅硬,葉面有蠟質層;有些植物葉子退化或縮小成刺。
2、北京時間11月6日8:00,我國北京的一位媽媽望著窗外的紛紛落葉,給正在國外留學的女兒打電話,以下是部分電話內容:“媽媽:生日快樂!思琪:媽,您記錯了,我的生日是6號,明天才是……媽媽:冷嗎?思琪:不冷,只是陰雨天氣多起來了,不像前幾個月,幾乎每天都陽光明媚……”。據此完成(1)~(2)題。
(1)思琪所在地的氣候類型為(  )
A.地中海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2)思琪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
A.紐約   B.巴西利亞
C.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   D.溫哥華
4.下圖為地中海地區冬雨率等值線圖(冬雨率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單位:%)。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簡述地中海地區冬雨率較高的原因。
答案 地中海氣候,冬季受西風帶影響,降水較多;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較少。
(2)從氣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發展水果業的有利條件。
(3)描述地中海地區冬雨率等值線的分布規律,并說明其原因。
答案 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有利于果樹越冬;夏季高溫少雨,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積累。
答案 規律:自西北向東南冬雨率遞增。
原因:西北部緯度較高,距大西洋較近,受西風影響時間長,降水季節分配相對較均勻;東南部緯度較低,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時間長,距大西洋遠,受大西洋影響小,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
類題透析 思路點撥
氣候類型 不同氣候具有獨特的特征,據此可以確定材料所對應的氣候類型和分布區域 11月降水______,氣候溫和;幾個月前天氣以_____為主,該地冬季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屬于__________氣候
氣候分布 四個城市中,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屬于_______氣候
[科學思維] 氣候類型的分析思路
增多
晴天
暖濕多雨
干旱炎熱
地中海
地中海
四、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與熱帶草原氣候
1、分布規律: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大陸西岸。
2、成因: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赤道低氣壓帶
3、氣候特征:
全年高溫,干濕季分明。當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形成悶熱多雨的濕季;當信風帶控制時,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全年降水較多,年降水量為750~1 000 毫米。
濕季高溫多雨,草原一片蔥綠,生機盎然。
干季,天氣燥熱,晴朗少雨或滴雨不下,土壤中水分嚴重不足,植物凋萎,一片枯黃。
濕季
干季
4、熱帶草原氣候具體分布地區: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高原及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等。
5.熱帶草原的植被特點:
1.在熱帶草原氣候區,自然植被以熱帶草原為主。
2.因濕季有較多的降水,干季亦不太長,所以在草原中散生著耐旱的喬木。
3.這種植被類型稱為熱帶稀樹草原,又稱薩瓦納。
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赤道高原型) 海拔較高氣溫低,對流弱,降水少
馬達加斯加島西部 (背風型) 該地雖受暖流影響,但在山脈的背風坡,降水少
非洲南部20°~30°(信風副高型)
夏季東南信風自海洋攜帶水汽遇地
形抬升形成降水;冬季氣壓帶風帶
北移,副高控制干燥少雨
6.非洲熱帶草原的植被特點:
在信風帶和赤道低氣壓帶的交替控制下,東非草原呈現干濕季交替的現象:
①赤道低氣壓帶季節性移動至此,降水量大,水草充足,食草動物逐水草而遷徙至此;
②赤道低氣壓帶移走信風帶移動至此,降水稀少,草原荒蕪,食草動物遷徙離開。
2.這種遷徙與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有什么關系?
1. 為什么東非草原的野生草食動物會定期遷徙 ?
因食物(逐水草)遷徙。
【探究活動】
1. 比較圖3-28、圖3-29 和圖3-30 中植被景觀的差異,討論氣候對其植被景觀形成的重要意義。
參考答案:三幅植被景觀均位于溫帶地區,其景觀特征的差異主要因降水量不同所致。
2. 讀圖3-31、圖3-32,完成相關任務。
(1)將①熱帶雨林氣候②熱帶沙漠氣候③熱帶季風氣候④熱帶草原氣候⑤亞熱帶季風氣候⑥地中海氣候⑦溫帶海洋性氣候⑧溫帶季風氣候⑨溫帶大陸性氣候⑩亞寒帶針葉林氣候11寒帶氣候的序號填入圖3-31 中空白圓圈內。
(3)氣候的形成除受太陽輻射、大氣環流的影響外,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結合區域地理知識,試舉例進行說明。
參考答案:氣候的形成受太陽輻射、大氣環流的影響外,還受到地形、洋流,海陸位置等下墊面狀況的影響。例如在地形因素的作用下,高大的山地或高原形成高原山地氣候;在洋流的作用下,西歐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延伸到了北極圈以北地區;在海陸位置因素的作用下,中亞、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形成了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在地形和暖流等作用下,馬達加斯加東側、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東南部等緯度相對較高的地方岀現了熱帶雨林氣候。(共28張PPT)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第1課時
——湘教版選擇性必修一3.2——
課程標準解讀
課程標準
素養目標
區域認知:結合赤道地區、溫帶大陸西部等不同地區的區域圖,說明氣壓帶和風帶與氣候的關系。
綜合思維:結合實例,歸納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及氣候對自然景觀的影響。
地理實踐力:結合圖文材料或者野外觀察,認識自然景觀,理解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人地協調觀:辨析不同氣壓帶、風帶控制下氣候的不同,分析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對地區氣候的影響。
運用示意圖,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目錄
CONTENTS
01 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
02 西風帶與溫帶海洋性氣候
03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與地中海氣候
【主題探究】
每年 6 月前后,東非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動物會長途跋涉,上演地球上蔚為壯觀的大遷徙場面。參與大遷徙的獸群分為前、中、后“三軍”:打頭陣的是斑馬,緊隨其后的是角馬,殿后的是瞪羚。獸群從坦桑尼亞塞倫蓋蒂自然保護區北上,遷徙至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途中不僅要穿越獅子、獵豹等兇猛食肉動物伏擊的地段,而且要提防隨時可能出沒的鬣狗,以及在馬拉河聚集的鱷魚。到達終點兩三個月后,這支野生動物大軍將再次不辭辛勞地返回塞倫蓋蒂自然保護區。
1. 想一想,為什么東非草原的野生食草動物會定期進行遷徙?
【參考答案】東非草原食草動物的遷徙主要是因為逐水草(食物)而遷徙。
  2. 議一議,這種遷徙與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有什么關系?
【參考答案】在信風帶和赤道低氣壓帶的交替控制下,東非草原呈現干濕季交替的現象:赤道低氣壓帶季節性移動到此, 降水量大,水草充足,食草動物逐水草而遷徙至此;赤道低氣壓帶移走,信風帶移動到此,降水稀少,草原荒蕪,食草動物遷徙離開。因此,東非草原食草動物的遷徙是追逐水草的一種自然地理現象。
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
01
基礎知識—氣候的成因及其影響因素: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主要的氣候要素包括光照、氣溫和降水等。氣溫的度量方法有日均溫、氣溫日較差、月均溫、年均溫、氣溫年較差等。降水的度量方法有月降水量、月際降水變率、年降水量、年際降水變率、蒸散量、空氣濕度等。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基本要素,那么影響兩者的因素和影響氣候的因素是否一樣呢?
1.影響氣溫的因素
影響因素 對氣溫的影響
太陽輻射(緯度位置) 緯度位置→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高低和氣溫日較差、年較差
大氣環流 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影響降水多少(天氣狀況),進而影響氣溫高低;云雨多則晝夜溫差小、云雨少則晝夜溫差大
天氣系統 不同天氣系統控制或同一天氣系統的不同部位控制下的陰雨、晴朗、風力影響氣溫
下墊面 地形地勢 同一緯度,與平原、盆地相比,高原的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陰坡氣溫低,陽坡氣溫高,冬季風迎風坡氣溫低、背風坡氣溫高;谷地地區氣流易下沉增溫;同一山地山頂和山谷相比,山頂的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都小
海陸位置 距海遠近→海洋性或大陸性強弱→氣溫日較差、年較差大小
洋流 暖流增溫,寒流降溫
地表性質 不同地表(如海洋與陸地,綠地與裸地)比熱容大小不同,氣溫不同;不同地表反射率的差異影響氣溫
人類活動 熱島效應、溫室效應、陽傘效應(大氣中的煙塵增多,一方面使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減少,另一方面微塵作為凝結核導致云、霧增多)等
2.影響降水的因素
影響因素 對降水的影響
大氣環流 海風影響降水多,陸風影響降水少;西風影響降水多,信風影響降水少;低氣壓帶影響降水多,高氣壓帶影響降水少
天氣系統 氣旋、低壓槽、鋒面控制,氣流上升,降水多;反氣旋、高壓脊控制,氣流下沉,降水少
下墊面 海陸位置 一般而言,近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迎岸風影響降水多,離岸風影響降水少
地形 暖濕氣流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最大降水量出現在山腰處
洋流 暖流增濕,寒流減濕
地表性質 植被茂密、水域面積大,水汽充足,降水多
人類活動 城市雨島效應(上升氣流旺盛,凝結核充足);興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大降水量
一、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
1.熱帶雨林成因及特點
赤道地區全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形成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皆夏,年平均氣溫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較均勻。
2.熱帶雨林氣候的大洲分布
美洲:①主要分布在亞馬孫平原,②中美洲地區東部,③巴西高原東側沿岸(在南北回歸線之間迎風的大西洋沿岸,呈狹長帶狀分布)
非洲①主要分布在剛果盆地,②向西為沿幾內亞灣北岸及大西洋沿岸的狹長分布帶;③在馬達加斯加島東岸迎風地帶呈帶狀分布,其南端已達南回歸線
亞洲:主要分布在馬來群島,向北可伸展至北回歸線
大洋洲:大洋主要分布在①澳大利亞東北部和熱帶太平洋中的一些島嶼
2.熱帶雨林氣候的大洲分布
1.判斷正誤。
(1)赤道地區都會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
(2)熱帶雨林樹木高大茂密、垂直結構豐富。( )
(3)熱帶雨林氣候全年氣溫都在26 ℃以上。( )
2.熱帶雨林氣候(  )
A.分布于南北緯10°之間 B.主要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C.全年高溫,各月降水均勻 D.樹木常綠,葉子終年不落
×

解析 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緯10°之間,有些地區受特殊因素影響分布的緯度較高;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全年高溫多雨,各月降水并不均勻;樹木常綠,但是葉子也會有更新。
×
東北信風
東南信風
南赤道暖流
巴西暖流
大氣環流:亞馬孫平原位于赤道地區,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高溫多雨
地形:平原廣闊,南面、北面有低緩的高原,東南信風、東北信風都可進入,受到山地抬升作用,降水豐富
洋流:平原向東開口,沿岸有暖流,大西洋上的暖濕氣流可以長趨直入,一直到平原西部
1.解釋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不僅面積最廣,發育也最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
3、典型植被:熱帶雨林
植物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種類豐富,是世界上植物生長率最高的地區,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植物資源
植被特點:
① 全年呈深綠色,無明顯季相變化
② 藤本、附生植物、絞殺植物,莖花、板根
熱帶雨林下的土壤為磚紅壤,由于全年高溫高濕,微生物分解作用與淋溶作用強,化學風化強烈,土壤貧瘠
在一些地區可形成厚達數米至十數米的風化殼
4、典型植被:熱帶雨林
2、熱帶雨林被稱為“長著綠洲的沙漠”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從水分角度來看,熱帶雨林雖然表面看起來植被繁茂、水分充足,但實際上土壤的蓄水能力有限。大量的降水快速通過土壤,導致土壤相對干旱,就像沙漠中的土壤一樣難以保持大量水分。
從生態特征方面,熱帶雨林中物種豐富,植物競爭激烈,很多植物為了適應環境,進化出了特殊的蓄水或保水機制,如一些植物的葉片具有蠟質層等,這使得整個生態系統在水分利用上有其獨特性,看似濕潤卻又存在水分供應的限制,與沙漠環境有一定相似之處。
總之,熱帶雨林在水分等方面的特性使其具有了“長著綠洲的沙漠”這一獨特的稱謂。
5.天氣特點
天氣變化單調,無明顯季節變化。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熱,午后多強對流天氣,大雨傾盆,至黃昏雨歇,天氣稍涼
【閱讀材料】 報時雨
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南部的圖隆阿貢(約 8°S),每天都要下兩場非常準時的大雨:第一場是下午三點鐘,第二場是下午五點半。人們將這種準時下的大雨,稱為“報時雨”。當地一些偏僻的山村小學,過去因沒有鐘,就以這兩場雨作為下午上學和放學的時間。有人不相信下雨時間的準確性,曾用“雨鐘”和時鐘作過長期的比較測定,結果,兩者的誤差不超過兩分鐘。
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貝倫(約 1.5°S),也有這種“報時雨”。這個城市每天都要下幾次雨,而且每次下雨的時間幾乎都是固定的。當地居民習慣用下雨的次數來計時,如人們約定見面時間,不是說上午幾點鐘或下午幾點鐘,而是說上午第幾次雨后,或者講下午第幾次雨前。
[基礎鞏固練]
讀近地面主要風帶示意圖,完成1~2題。
1.終年受①風帶與③風帶之間的氣壓帶控制的氣候類型是(  )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地中海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
解析 圖中顯示,①風帶中風向右偏,說明①風帶位于北半球,結合風向可知,①風帶為東北信風;③風帶中風向左偏,說明③風帶位于南半球,結合風向可知,③風帶為東南信風。東南信風與東北信風之間為赤道低氣壓帶,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下圖示意巴西熱帶雨林分布及植被局部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
(1)圖示區域形成“全年高溫多雨”氣候的主導因素是(  )
A.緯度位置與氣壓帶
B.海陸位置和地形
C.陸地面積和洋流
D.植被和河流水系
下圖示意巴西熱帶雨林分布及植被局部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
(2)圖示景觀是熱帶雨林特殊的板根現象。板根形成原因及主要作用是(  )
①雨林多雨、潮濕,土壤含水量高、含氧量低 ②雨林植被茂盛,樹冠寬大、沉重 ③吸收深層土壤中水分、養分 ④進行呼吸作用,穩固地上部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剛果盆地:
① 位于非洲大陸中西部,距海較遠,地形閉塞,東部高原阻擋,信風難以帶來海洋濕潤水汽
② 沿岸寒流,降溫減濕
馬來群島:
被海洋包圍,深受海洋影響,氣候有海洋性特點顯著
2.為什么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氣候具有大陸性特征,馬來群島熱帶雨林氣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十分豐富。)
水位變化小,無明顯汛期(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降水均勻。)
河流含沙量小(熱帶雨林廣布,盆地地形,地勢平坦,盆地內部流速緩,植被覆蓋好。)
無結冰期(地處熱帶,全年高溫。) 水能資源最豐富(干支流多險灘、瀑布和急流,落差大,水量大。)
剛果河的水量一年之中仍有漲落,而且上、中、下游的情況有所不同(赤道南北流域范圍大小不同,以及支流水量多少和洪水期有異)
3、剛果河水文特征?(共26張PPT)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第1課時
——湘教版選擇性必修一3.2——
課程標準解讀
課程標準
素養目標
區域認知:結合赤道地區、溫帶大陸西部等不同地區的區域圖,說明氣壓帶和風帶與氣候的關系。
綜合思維:結合實例,歸納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及氣候對自然景觀的影響。
地理實踐力:結合圖文材料或者野外觀察,認識自然景觀,理解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人地協調觀:辨析不同氣壓帶、風帶控制下氣候的不同,分析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對地區氣候的影響。
運用示意圖,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目錄
CONTENTS
01 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
02 西風帶與溫帶海洋性氣候
03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與地中海氣候
西風帶與溫帶海洋性氣候
02
二、西風帶與溫帶海洋性氣候
1.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分布及其成因
緯度40°—60°之間的大陸西海岸,全年盛行西風,受海洋暖濕氣團的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通常會疊加暖流的影響,其分布范圍還受地形的影響。歐洲西部平原開闊,沿岸暖流強大。
西風從海洋帶來的暖濕氣流可深入內陸并且暖流還影響高緯度沿海地區,從而形成世界上范圍最廣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1.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溫年變化較小;
2.全年濕潤,冬雨較多,年降水量一般700~1000mm。
3.中緯度大陸西岸,全年盛行西風,受海洋暖濕空氣的影響顯著。
2.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
典型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
①一般具有寬闊的葉片,夏季盛葉,冬季落葉,以減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②有明顯的季相更替:
春季萌葉抽枝;
夏季葉色鮮綠,枝繁葉茂,林冠郁閉;
秋季葉色轉黃,樹葉凋落;
冬季則完全無葉。
3.植被特征
1.判斷正誤。
(1)溫帶海洋性氣候在各大洲都有分布。( )
(2)溫帶落葉闊葉林都分布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
2.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大的分布區位于(  )
A.歐洲西部   B.北美洲西部  
C.南美洲西部   D.大洋洲
×
×
解析 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大的分布區位于歐洲西部。
6、溫帶海洋性氣候的非地帶性:
(1)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一直延伸到北極圈以北:
  ①洋流和海陸輪廓的因素:由于歐洲西部的海陸輪廓更有利于沿岸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海陸輪廓線方向與北大西洋暖流前進方向大體一致); 
  ②地形: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會阻擋大西洋上濕潤的西風深入,溫帶海洋性氣候只在西部沿海分布。
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
①地處南緯40°附近,終年受中緯西風帶控制,攜帶來自海洋的濕潤水汽,氣候濕潤
②沿岸有東澳大利亞暖流經過,增溫增濕
③東南部周圍海洋面積廣闊,深受海洋影響,氣溫年較差小,海洋性強
(2)澳大利亞東南部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由于受到高大山脈的地形阻擋,無法深入內陸
(3)為什么美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僅局限于狹窄的濱海地帶
讀新西蘭地形圖,回答(1)~(2)題。
(1)新西蘭的氣候特點主要表現為(  )
A.炎熱多雨        B.溫和少雨
C.終年溫和濕潤       D.寒冷干燥
(2)圖中a、b兩地年降水量相比較(  )
A.a地多于b地
B.a地和b地相近
C.a地少于b地
D.a地夏季降水量更豐富,b地冬季降水量更豐富
活動: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圖3-21中虛線范圍內氣候獨特,夏涼少雨,冬溫多雨。每年9月中旬,鮭魚從海洋中回到該地,并沿河流洄游到上游的溪流中產卵。柯莫德熊(又稱白靈熊)是該區域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以森林中各類漿果和動物為主食。洄游季溪流中豐富的鮭魚能為柯莫德熊儲備冬眠所需的能量。20世紀后期,幾家大型跨國木材公司在該地區進行了商業性采伐。目前,該地區包括柯莫德熊在內的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生存受到極大威脅。
1.分析虛線區域內氣候冬溫多雨特征的形成原因。
答案:虛線區域位于北緯50°到北緯60°大陸的西岸,冬季受來自海洋暖濕的盛行西風影響,且該區域東側為高大的山脈,西風遇地形阻擋氣流抬升,多地形雨;東側山脈阻擋來自高緯大陸的冷干氣流的影響;且西側沿海暖流又有增溫增濕作用。因此,在多要素的綜合作用下,虛線區域內形成了冬季氣候溫和多雨的特征。
2.從氣候和水文角度,分析鮭魚在每年9月中旬能順利洄游到河流上游的有利條件。
答案:9月中旬該區域河流水溫適宜、降水量較少,河流進入枯水期,流量較小,流速較慢,鮭魚洄游阻力較小,利于其洄游到河流上游。
3.分析柯莫德熊的生存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
答案.商業性采伐破壞了柯莫德熊生存的環境,導致棲息地減少;鮭魚洄游減少,食物數量減少;人類過度獵殺等原因導致柯莫德熊數量減少。完善并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設立自然保護區;禁止砍伐森林,恢復生態環境;禁止獵殺柯莫德熊等。
4、溫帶海洋性氣候的農業生產:
因為氣候原因,緯度高、降水多,所以溫度、光照條件不充足,難以發展傳統種植業;但是!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特別適合發展“畜牧業”和“商業性乳酪業”。
2.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右圖中氣候類型相同的地點及其氣候類型。
(2)左圖字母所示的氣壓帶、風帶中,能交替控制右圖中某地區的組合有哪些?
答案  ①和⑦,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和⑥,地中海氣候;③和⑤,熱帶沙漠氣候。
答案  A和B交替控制,D和E交替控制。
(3)右圖中,全年高溫多雨的地區是________,主要是受左圖________的控制。
(4)⑦⑧兩地降水較多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什么?
(5)圖示季節,巴西高原地區景觀特征是什么?
答案 位于盛行西風的迎風坡。
答案 草木茂盛。

C

[綜合提升練]
下圖為地球上五個不同地區受氣壓帶和風帶影響的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
1.圖中②③④⑤四地中緯度最高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解析 ②地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稀少,說明是熱帶沙漠氣候,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區;③、④兩地受副熱帶高壓及西風交替控制,說明是地中海氣候,分布于南北緯30°~40°之間的南北緯;⑤地終年受西風控制,說明是溫帶海洋性氣候,位于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故四地中緯度最高的是⑤,D項正確。
下圖為地球上五個不同地區受氣壓帶和風帶影響的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
2.圖中③⑤兩地共同的氣候特征可能
是(  )
A.全年降水較均勻
B.年均氣溫在20 ℃以上
C.降水集中在夏季
D.最冷月均溫在0 ℃以上
解析 據上題分析可知,③地為地中海氣候,冬季暖濕多雨,夏季干旱炎熱;⑤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均勻,兩地共同的氣候特征是最冷月均溫在0 ℃以上,D項正確。
下圖為地球上五個不同地區受氣壓帶和風帶影響的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
3.圖中①②③④⑤五地最有可能
分屬(  )
A.兩種氣候類型
B.三種氣候類型
C.四種氣候類型
D.五種氣候類型
解析  ①地受副熱帶高壓和信風交替控制,形成熱帶沙漠氣候;據第1題分析可知,②地是熱帶沙漠氣候;③、④兩地是地中海氣候;⑤地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故圖中最有可能分屬三種氣候類型,B項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河县| 仁怀市| 邵阳县| 丰县| 绿春县| 敦化市| 云林县| 商水县| 肇源县| 宝应县| 资兴市| 盐亭县| 苍溪县| 怀化市| 德安县| 万载县| 潼关县| 上思县| 丰台区| 衡阳县| 广德县| 抚顺县| 息烽县| 磴口县| 上思县| 恭城| 利辛县| 渝北区| 桐城市| 吉安市| 武宣县| 崇州市| 炉霍县| 伊宁县| 庆阳市| 乐都县| 荥阳市| 鄄城县| 土默特左旗| 内黄县| 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