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塊奶酪》教案【教學目標】1.認識“酪、宣”等生字,讀準多音字“處”。2.默讀課文,能借助情節階梯圖,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并結合課文內容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重點)3.感受童話故事中動物有想法、會思考的特點。(難點)【教學設計】板塊一:情境創設,梳理故事內容1.創設情境,任務驅動:在今天的童話嘉年華活動上,我們要參加“森林好公民”評選會。螞蟻部落推薦的人選是螞蟻隊長,它能當選嗎?我們就來當大眾評審員,好好評審一番。2.螞蟻隊長有怎樣的事跡可以被推薦參評呢?讓我們進入今天的課文,讀課題,注意讀準“酪”的讀音。你怎么記住這個字?(預設:酉字旁+各。補充知識:“奶酪是一種發酵的牛奶制品。”)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請一位同學讀一讀閱讀提示。4.翻開書,趕緊完成學習任務一。3.自主學習,反饋交流。(1)自由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請一位小老師帶讀。強調多音字“處”有兩種讀音,讀一讀,并組詞,再來完成練習題,鞏固讀音。課文中還有兩個生字也是多音字, 跟著老師讀一讀。(2)校對階梯圖正確排序,連起來,讀一讀句子。(3)借助情節階梯圖說故事內容,先和同桌說一說,再挑戰一個人說。 (教師提示:前四句的主人公但是“螞蟻隊長”,在串講的時候,第一次提“螞蟻隊長”,后面就可以用“他”來代替)板塊二:聚焦內心,體會人物形象1.評審員們已經對螞蟻隊長有所了解了,你們覺得他的表現怎么樣?小組合作,來完成任務二:2.交流反饋:先來聽聽你們對螞蟻隊長的好評吧,請讀出你找到的句子,并說說理由。預設好評:①螞蟻隊長集合好隊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保ㄕn文中還有一處也提到“處罰”,也是螞蟻隊長說的,我們一起來看。)② “照樣要受處罰。”☆指名讀兩處句子,讀出隊長的威嚴。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螞蟻隊長?(第一處:紀律嚴明;第二處:以身作則)③螞蟻隊長命令年齡最小的一只螞蟻:“這點兒奶酪渣是剛才弄掉的,丟了可惜,你吃掉它吧!”☆從這句話,你讀出了螞蟻隊長有什么優點?(節約糧食,愛護幼小)過渡:那么有沒有不喜歡螞蟻隊長的評審員?請把你們的句子讀一讀,并說明理由。預設不好的評價:①盯著那一點兒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螞蟻隊長想:丟掉,實在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不許偷嘴的禁令。怎么辦呢?它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會兒!”☆螞蟻隊長此刻左右為難,這樣矛盾的心情,讓它心里很不安、心神不定,也就是“七上八下”。指名朗讀,讀出不安的心情。他的這種心情,為什么讓你感覺是他的不足之處?(他想要偷吃,他猶豫過,不夠堅定)過渡:正因為這樣的猶豫,這樣的糾結,隊長下了一連串的命令,請一位同學讀它下的這幾個命令。①“休息一會兒!”②“大家分散開,哪里涼快就到哪里休息。”③“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④“立——定!原地休息!”☆這一連串的命令其實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其他螞蟻離開,自己可以偷嘴。這讓人感覺它想要以權謀私。4.想象內心活動:面對這么難以抗拒的誘惑,隊長動心了,此時,他在想什么呀?(我作為隊長,應該吃這點奶酪,沒人有權利說我什么;而且他們被我支開了,沒人看得到。)5.對比:最終,隊長沒有破壞自己定下的禁令,還把誘人的奶酪讓給最小的螞蟻吃,真不愧是“森林好公民”候選人。不過,老師覺得它猶豫著想偷吃奶酪的部分有損“好公民”的形象,就把故事中間部分改了改,讓它的形象更加完美。聽老師讀給你們聽。你們更喜歡哪個版本?(書上的版本,把螞蟻隊長寫得更加真實、可愛)6.小結:是的,童話故事里的動物也和人一樣,也有復雜的心理,這樣的故事讀起來才更能吸引人。板塊三:讀寫融合,寫人物頒獎辭1.螞蟻隊長順利當選“森林好公民”,你能為螞蟻隊長寫一份頒獎辭嗎?2.自主寫話。3.交流,點評。4.結課,布置作業:在童話故事里,動物也和人一樣會思考,有思想。這個故事還沒結束,過了很多年,那只年齡最小的螞蟻也成為了新的螞蟻隊長。這一天,他在外出覓食的過程中發現了一顆糖果……后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續編這個故事。課后再去找些童話故事來讀一讀,再選出你最喜歡的童話人物,并為他/她繪制頒獎卡。板書設計參考圖:一塊奶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