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義烏賓王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份檢測科學試題(全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義烏賓王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份檢測科學試題(全冊)

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賓王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份檢測科學試題(全冊)
1.(2024九上·義烏月考) 2024年5月20日是第24個中國學生營養日,其主題為“知營養會運動防肥胖促健康”。下列飲食習慣符合該主題的是 (  )
A.早餐午餐多吃,不吃晚餐 B.一日多餐,按喜好進餐
C.不吃肉類,多吃水果蔬菜 D.葷素搭配,均衡膳食
【答案】D
【知識點】健康的含義與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
【解答】 A.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每天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為3:4:3,故A錯誤;
B.一日三餐,按時進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能按喜好進餐,故B錯誤;
C.水果蔬菜中含有維生素,多吃水果蔬菜有利于補充維生素,但是肉類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不吃會造成蛋白質缺乏,故C錯誤;
D.為了做到合理營養,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葷素搭配,均衡膳食,故D正確。
故選D。
2.(2024九上·義烏月考)如圖是人類消化系統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
【解析】【分析】 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組成,圖中①胃,②肝臟,③胰腺,④小腸。
【解答】 ④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這是與小腸的結構特點相適應的:小腸長約5~6 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物質被吸收。
故選D。
3.(2024九上·義烏月考) 11月2日; 為期4天的2024年義烏市中小學田徑運動會在義烏市江東中學圓滿落下帷幕,江東學子也掀起了一股運動熱潮,小科在練習投擲實心球項目過程中,人對實心球做功的是 (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 ②和③D. ②和④
【答案】A
【知識點】力是否做功的判斷
【解析】【分析】做功的兩個要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解答】①撿起球的過程中,對球施加向上的力,且球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對球做功;
②停在空中時,球受到向上的力,但是沒有移動距離,因此對球不做功;
③揮動球的過程中,球受到力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對球做功;
④球離手后飛出去,球不再受到人的推力,因此對球不做功。
那么做功的是①③。
故選A。
4.(2024九上·義烏月考) 在使用下列簡單機械勻速提升同一物體的四種方式,如果不計機械自重、繩重和摩擦,無法做到省力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斜面及其工作特點
【解析】【分析】 不計機械自重、繩重和摩擦,即在理想狀況下:
(1)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求出拉力F與物體重力G的大小關系。
(2)根據功的原理可知,使用斜面拉升物體,拉力所做的功等于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即FL=Gh,據此可知拉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
(3)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股數,根據可知拉力與物體重力的關系;
(4)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能改變施力的方向。
【解答】 不計機械自重、繩重和摩擦,即在理想狀況下:
A.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3×5l=G×3l,則,即F3<G,可以達到省力的目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功的原理可知,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Gh=F2L,則拉力,根據直角三角形的特點可知,L>h,所以F1<G,即使用斜面可以達到省力的目的,故B不符合題意;
C.滑輪組繩子的股數為3,則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即F4<G,可以達到省力的目的,故C不符合題意;
D.這是一個定滑輪,根據定滑輪的特點可知,F1=G,即定滑輪不能省力,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5.(2024九上·義烏月考) 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SO42-、OH- B.Na+、NO3-、SO42-
C.H+、Cl-、CO32- D.Cu2+、Cl-、OH-
【答案】B
【知識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
【解析】【分析】離子不會形成沉淀、氣體或水,那么離子可以共存
【解答】A.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生成水,故A不合題意;
B.三者離子不會形成沉淀、氣體或水,因此可以共存,故B符合題意;
C.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不會題意;
D.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6.(2024九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為X、Y、Z三種液體的近似pH,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X一定是某種酸性溶液 B.一個一定是中性的水
C.Z一定是鹽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分析】 依據pH的應用范圍在0~14之間,當pH=7時呈中性;pH<7時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當pH>7時呈堿性,pH越大,堿性越強據此分析即可。
【解答】 A.X的pH為3,小于7,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可能是硫酸氫鈉溶液,故A錯誤;
B.Y的pH為7,所以呈中性,但呈中性的溶液不一定是水,如氯化鈉溶液也是中性的,故B錯誤;
C.Z的pH為10,大于7,呈堿性,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可能是鹽溶液,故C正確;
D.Z的pH為10,大于7,呈堿性,因此Z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故D錯誤。
故選C。
7.(2024九上·義烏月考) 小科在放學回家后,將規格都是“220V 150 W”的一臺電風扇、一臺電視機和一只電熨斗分別接入家庭電路中,正常工作相同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個用電器均能將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
B.根據 可計算出三個用電器的電阻相等
C.三個用電器產生的熱量相等
D.三個用電器消耗的電能一樣多
【答案】D
【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AC.根據用電器的能量轉化過程判斷;
B.根據的使用范圍判斷;
D.根據W=Pt計算比較。
【解答】A.電風扇工作時,電能轉化為內能和機械能;電視機工作時,電能轉化為內能、光能和聲能;電烙鐵工作時,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那么三者產生的熱量不相同,故A、C錯誤;
B.雖然三個用電器的規格相同,但公式只適用于純電阻用電器,即利用該公式能計算電烙鐵的電阻,不能計算電風扇和電視機的電阻,故B錯誤;
D.三個電器都正常工作,實際功率相同都是150W,由W=Pt可知相同時間內三個電器消耗的電能一樣多,故D正確。
故選D。
8.(2024九上·義烏月考) 某商場中有兩種電梯,甲為階梯式電梯,乙為履帶式電梯. 如圖所示,小明乘甲、乙兩種電梯勻速從一樓到二樓,該過程他與電梯保持相對靜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兩種上樓方式,人克服重力做功相等
B.乘甲電梯過程中,電梯對人沒有摩擦力
C.乘甲電梯過程中,電梯對人的支持力做功為零
D.乘乙電梯過程中,電梯對人的支持力做功為零
【答案】C
【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力是否做功的判斷;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1)根據W=Gh判斷兩種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大小;
(2)兩個相互擠壓的物體之間發生相對運動或將要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做摩擦力;
(3)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解答】 A.兩種方法中,人的重力G相同、被提高的高度h也相同,由W=Gh可知,兩種上樓方式中人克服重力做功相等,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根據題意可知,在甲圖中人與電梯之間沒有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所以乘甲電梯過程中,電梯對人沒有摩擦力,故B正確不合題意;
CD.乘甲電梯過程中,支持力豎直向上,人在支持力的方向上也移動了距離,所以支持力對人做了功,即電梯對人的支持力做功不為零,故C錯誤符合題意;
乘乙電梯過程中,支持力垂直于電梯向上,人在支持力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所以支持力對人不做功,即電梯對人的支持力做功為零,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9.(2024九上·義烏月考) 向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加入某種藥品,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前后溶液中離子種類及個數關系如圖所示.·則加入的藥品可能是 (  )
A.鋅 B.氧化鐵 C.氫氧化鈉 D.氫氧化鋇
【答案】A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 根據已有的酸的性質結合圖示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根據圖示可以看出,反應后的金屬陽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的個數比為1:1,故加入的物質與稀硫酸反應且生成可溶性的鹽,該鹽中金屬的化合價為+2價;
A.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故A符合題意;
B.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鹽中鐵元素為+3價,故B不符合題意;
C.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鈉中鈉元素為+1價,故C不符合題意;
D.氫氧化鋇和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鋇是沉淀,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2024九上·義烏月考)如圖是小英家上月初和上月末電能表的示數.結合表盤上的信息可知,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小英家家庭電路中的干路電流不得超過10A
B.電能表上指示燈閃爍的次數越多,說明電路中消耗電能越快
C.小英家上月用了91.1度電
D.電能表上指示燈閃爍320次,表示家庭電路消耗電能0.2kW
【答案】B
【知識點】電能表參數的理解與電能的求法
【解析】【分析】 電能表表盤可得到的信息:
①電能表指示燈閃爍的次數反映了電路消耗電能的多少;
②電能表讀數時,最后一位是小數,單位kW h;某月消耗的電能等于月末與月初電能表的示數之差;
③10(40)A中,10A表示電能表的標定電流,40A是指電能表平時工作時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④1600imp/(kW h)表示電路中用電器每消耗1kW h的電能,指示燈閃爍1600次,據此求出指示燈閃爍320次時家庭電路消耗的電能。
【解答】 A.由圖知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40A,因此小英家干路中的電流不得超過40A,故A錯誤;
B.1600imp/(kW h)表示電路中每消耗1kW h的電能,指示燈閃爍1600次,電能表上指示燈閃爍的次數越多,則電路中消耗的電能越多,故B正確;
C.小英家上月消耗的電能為:5647.8kW h-5546.7kW h=101.1kW h,故C錯誤;
D.1600imp/(kW h)表示電路中用電器每消耗1kW h的電能,指示燈閃爍1600次,則指示燈閃爍320次消耗的電能:,故D錯誤。
故選B。
11.(2024九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為4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若推力F對物體做了40J的功,則在這一過程中(  )
A.克服摩擦力做功一定為40J
B.克服重力做功一定為80J
C.物體一定運動了2m
D.物體一定受到了兩對平衡力作用
【答案】C
【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摩擦力的存在;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做功的條件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動距離,功=力距離。【解答】ACD、根據W=Fs可知,物體沿水平方向運動的距離
物體在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不一定勻速直線運動,故摩擦力與推理不一定是平衡力,故摩擦力不一定是20N,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不一定為40J,故AD錯誤,不符合題意,C正確,符合題意;
B、物體在水平方向上運動,在重力的方向沒有移動距離,故重力做功為0,故B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2.(2024九上·義烏月考)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 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動時,則(  )
A.電流表的示數增大 B.電壓表的示數減小
C.R2的電功率一定增大 D.R1的電功率一定減小
【答案】B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據滑片的移動可知接入電路中電阻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的變化和R1兩端的電壓變化,根據P=UI可知R1的電功率變化,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R2兩端的電壓變化;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表示出電路中的電流,根據P=I2R表示出R2的電功率,然后討論R2與R1的阻值關系判斷R2的電功率變化。
【解答】 由圖可知,R1與R2串聯,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A.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增大,電路中的總電阻增大,由可知,電路中的電流減小,即電流表的示數減小,故A錯誤;
BD.由U=IR可知,R1兩端的電壓減小,由P=UI可知,R1的電功率一定減小,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R2兩端的電壓增大,即電壓表的示數增大,故B錯誤,D正確;
C.R2為滑動變阻器,它和R1串聯,當二者的阻值相等時,R2的電功率最大。那么滑片向右滑動時,R2的電功率可能先變大后變小,或者變小,故C錯誤。
故選D。
13.(2024九上·義烏月考) 如圖所示,一個小球從光滑斜面的頂端自由下滑經過A點到達斜面底端,如果小球經過A點時具有的重力勢能為50焦,若不計空氣阻力..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小球到達底端時動能等于 50焦
B.小球從頂端到達底端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C.小球到達底端時機械能大于50焦
D.小球到達底端時的機械能等于經過A 點時的機械能
【答案】A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 因為是光滑的曲面,所以在斜面上滑下的小球沒有能量的損耗,在能量轉化過程中能量是守恒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解答】 A.當滑到A點時具有的重力勢能是50J,由于此時小球運動,所以在A點也具有動能,故此時小球的機械能大于50J,故A錯誤符合題意,C正確不合題意;
B.小球從頂端到達底端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減小,因此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B正確不合題意;
D.在下滑過程中,斜面是光滑的,若不計空氣阻力,沒有機械能損失,故機械能守恒,任一點的機械能都相等,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14.(2024九上·義烏月考)圖像能直觀表達化學中各種變化的關系。有關下列圖像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
A.①表示等質量的Mg、Fe分別與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應
B.②表示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漸滴入到鹽酸溶液中
C.③不考慮水的蒸發,表示一定量濃鹽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
D.④表示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答案】C
【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鹽的性質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通過分析線的走向,趨勢和拐點對比所描述的物理量是否符合題意。
【解答】A、等質量的金屬和足量酸反應,產生的氫氣的量,是不相等的。如圖所示,氫氣量相等,由于氫氣中的氫元素都來自于酸,所以酸完全反應掉,并且質量相等,而金屬應該是過量的。所以A錯誤。
B、考察酸堿綜合反應,如果是堿入酸,初期肯定是酸的量多,那么整杯溶液的pH值應該小于7,如圖所示,初期pH值是大于7的,那么應該是酸入堿。所以B錯誤。
C、濃鹽酸有揮發性,久置在空氣中,氯化氫會揮發,導致溶質的質量變小,所以鹽酸質量分數會變小,C正確。
D、涉及到反應的先后,碳酸鈉加入溶液中,先跟稀硫酸反應,然后再跟氧化鈣反應生成沉淀,那么整個反應一開始是沒有沉淀的,然后才會產生一定的沉淀。所以D錯誤。
故答案為:C。
15.(2024九上·義烏月考)將鋅粉持續加入100g含有和兩種溶質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當加入鋅粉的質量為6.5g時,溶液質量最小;當加入鋅粉的質量為13.0g時,恰好完全反應。下列是反應中的相關量隨加入鋅的質量變化的關系圖,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將鋅粉持續加入100g含有AgNO3和Cu(NO3)2兩種溶質的混合溶液中,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鋅,
化學方程式為Zn+2AgNO3=Zn(NO3)2+2Ag。
(2)每65份質量的鋅完全反應生成216份質量的銀,溶液質量減小,硝酸銀反應結束,鋅再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化學方程式為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質量的鋅完全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銅,溶液質量增加,當加入鋅粉的質量為6.5g時,溶液質量最小,說明硝酸銀恰好完全反應;
、。
【解答】A、由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硝酸銀質量為34g,當加入鋅從0到6.5g,鋅與硝酸銀反應,硝酸銀質量減小,鋅為6.5g,硝酸銀質量為0,故A錯誤;
B、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鋅,此時硝酸銅質量不變,當鋅大于6.5g鋅與硝酸銅反應,硝酸銅質量減小,當鋅質量為13g時硝酸銅完全反應,硝酸銅質量為0,故B錯誤;
C、由分析可知,6.5g鋅反應生成銀質量為21.6g,當鋅的質量為13g時生成固體總質量為21.6g+6.4g=28.0g,故C正確。
D、當鋅為6.5g時硝酸鋅的質量分數為 ≈22.3%,當鋅質量為13g,硝酸鋅的質量分數為 ≈20.5%,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6.(2024九上·義烏月考) 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著陸器上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背展開,展示了新型玄武巖纖維材料和特殊工藝。
(1) 玄武巖纖維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與合成纖維相比在成分上有較大的不同,合成纖維在分類上屬于   (選填“無機物”或“有機物”) .
(2)著陸器在減速下降著陸的過程中,機械能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
【答案】(1)有機物
(2)變小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簡單的有機物
【解析】【分析】(1) 有機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碳酸氫鹽、金屬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總稱。
(2)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而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
【解答】(1)合成纖維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
(2) 著陸器在減速下降著陸的過程中, 質量不變,速度減小,則動能減小;質量不變,高度減小,則重力勢能減小。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它的機械能將變小。
17.(2024九上·義烏月考) 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兩個新原子核的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這一過程稱為   (填“核裂變”或“核聚變”) ,如   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造的。
【答案】核裂變;原子彈
【知識點】核裂變與核聚變
【解析】【分析】根據核裂變的定義和應用解答。
【解答】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兩個新原子核的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這一過程稱為核裂變,如原子彈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造的。
18.(2024九上·義烏月考) 用毛筆蘸取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畫花,然后把竹片放在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凈,在竹片上得到黑色或褐色花樣,一幅精美的竹片畫就制成了。
(1) 稀硫酸在烘干的過程中成為濃硫酸,使富含纖維素的竹片呈現黑色或褐色,這是利用了濃硫酸的   性(填“吸水性”或“脫水性”) .
(2) 直接用濃硫酸在竹片上畫花具有危險性,必須將濃硫酸進行稀釋,稀釋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和   。
【答案】(1)脫水性
(2)玻璃棒
【知識點】濃硫酸的稀釋;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濃硫酸的脫水性解答;
(2)根據稀釋濃硫酸的實驗過程解答。
【解答】(1) 稀硫酸在烘干的過程中成為濃硫酸,使富含纖維素的竹片呈現黑色或褐色,這是利用了濃硫酸的脫水性;
(2) 直接用濃硫酸在竹片上畫花具有危險性,必須將濃硫酸進行稀釋,稀釋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和玻璃棒。
19.(2024九上·義烏月考) 對知識的及時整理與歸納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 某同學在學習了硫酸的化學性質后,初步歸納出稀硫酸與其他物質相互反應的關系,如圖所示 (“一”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五個圈中的物質屬于不同的類別)
.
(1) Na2CO3與H2SO4的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2) 已知X是金屬單質,反應后金屬陽離子帶三個單位正電荷,則X是   (填物質名稱) .
【答案】(1)復分解反應
(2)鋁
【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確定反應的基本類型;
(2)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知識,結合陽離子的知識確定X的名字。
【解答】(1)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且相互交換成分,因此為復分解反應。
(2)X與稀硫酸反應,因此排在H的前面, 金屬陽離子帶三個單位正電荷 ,則該金屬院子的最外層應該有三個電子,那么應該X為鋁。
20.(2024九上·義烏月考) 寒冷的冬季,部分同學穿著臃腫:棉襖、秋衣、毛衣、背心、衛衣等層層加碼,仍然瑟瑟發抖。專家推薦以下穿衣公式:內層穿保暖內衣,中層穿抓絨或毛線衣,外層穿防風羽絨服或沖鋒衣。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原理:①內層保暖內衣能快速吸濕,從而減少汗液在體表蒸發   (填“吸收”或“放出”) 的熱量; ②中層抓絨或毛線農不與內層緊貼,能增加空氣含量,靜止的空氣導熱性差,能減少熱量的散失; ③外層羽絨服或沖鋒衣通氣性差,能減少與外界冷空氣的接觸,從而減少因   (填“熱傳遞”或“做功”) 導致的熱量損失。
【答案】吸收;熱傳遞
【知識點】蒸發及其現象;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
【解析】【分析】①液體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這個過程需要吸熱;
②熱傳遞改變內能的本質為能量的轉移,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本質為能量的轉化。
【解答】①內層保暖內衣能快速吸濕,從而減少汗液在體表蒸發放出的熱量;
② 外層羽絨服或沖鋒衣通氣性差,能減少與外界冷空氣的接觸,從而減少因熱傳遞導致的熱量損失。
21.(2024九上·義烏月考) 如圖的三條曲線分別表示不同的食物成分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①②③④⑤表示) 被消化的程度。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蛋白質在消化道中開始進行化學消化的部位是   (填數字);蛋白質被消化成   才能被吸收。
(2)人的膽囊被切除后,食物中   (填“甲” “乙”或“丙”) 的消化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答案】(1)③;氨基酸
(2)丙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 (1)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是不溶于水的,必須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所以由圖可知:②是咽和食道、③是胃、④是小腸;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消化道中開始化學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腸。因此,曲線甲代表淀粉的消化,曲線乙代表蛋白質的消化,曲線丙代表脂肪的消化。
【解答】 (1)③胃中的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質,所以蛋白質的化學性消化是從③胃開始的,在小腸內最終被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2)肝臟分泌膽汁,膽囊具有暫時儲存膽汁的功能,膽汁雖然不含消化酶,但膽汁對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增加了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所以人的膽囊被切除后,食物中丙的消化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22.(2024九上·義烏月考) 小科制一個有趣的玩具,將薯片筒放置在水平地面靜止。然后用力推警片筒,讓其向前滾動,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后速度不斷降低直到不再向前運動。然后 片筒竟然沿原路返回,幾乎回到出發時的位置,如此往復,直到靜止. 打開蓋子后發現,里面有根橡皮帶固定在薯片筒的兩端,橡皮筋的中間懸掛著一重物. 在薯片筒原路返回的過程中,能量發生了怎樣的轉換
【答案】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轉化為薯片筒的動能。
【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
【解析】【分析】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具有的能量為彈性勢能。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量為動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為重力勢能。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在薯片筒原路返回的過程中,里面的橡皮帶逐漸恢復原來的形狀,由于彈性形變的程度減小,因此橡皮筋的彈性勢能減小。薯片筒的運動速度逐漸變大,即動能不斷變大,那么能量轉化為: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23.(2024九上·義烏月考) 某單缸汽油機某一個工作沖程如圖所示,為   沖程; 汽油機工作時,需要用水為其降溫,若標準大氣壓下,水箱中4kg初溫為60℃的水吸收了8.4×105J的熱量后,則水溫升高到   ℃.水的比熱容為
【答案】做功;100
【知識點】熱量的計算;熱機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 (1)由進氣門和排氣門的關閉和打開情況、活塞的上行和下行情況來判斷是哪個沖程;
(2)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根據Q吸=cmΔt求水升高的溫度,結合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求出水的末溫。
【解答】 (1)由圖可知,汽油機的進氣門和排氣門關閉,活塞向下運動,所以是做功沖程;
(2)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
水升高的溫度為:,
則水的末溫:t=t0+Δt=60℃+50℃=110℃>100℃,
因此水溫能升高到100℃。
24.(2024九上·義烏月考)如圖是一個玩具汽車上的控制電路,小寧對其進行測量和研究發現:電動機的線圈電阻為1Ω,保護電阻R為4Ω. 當閉合開關S后,兩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4V和6V,電路中的電流為   ;電動機在一分鐘內消耗的電能是   .
【答案】1A;240J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確定電路的串并聯關系,以及電壓表所測的物理量,根據歐姆定律計算通過保護電阻的電流即可,根據W=Uit計算電動機在1min內消化的電能。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保護電阻與電動機串聯,電源電壓為6V,電動機兩端的電壓為4V,
則通過電路的電流為:;
電動機在1分鐘內消化的電能:W'=U'I't'=4V×1A×60s=240J。
25.(2024九上·義烏月考)有一包固體, 可能含有. 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取少量固體加足量水溶解得到無色溶液M,進行下圖實驗.
(1) 白色沉淀B是   (填化學式)。
(2)原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答案】(1)AgCl
(2)氫氧化鈉和硫酸鈉
【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 根據題目給出的流程圖和信息:取少量固體加足量水溶解得到無色溶液M,因此NaOH、MgCl2或Na2CO3、MgCl2不能共存;加入酚酞試液,顯紅色,說明溶液顯堿性;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說明一定沒有碳酸鈉,一定有氫氧化鈉,一定沒有氯化鎂;硫酸鈉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硝酸鈉,因此A是硫酸鋇,原固體中一定有硫酸鈉。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因此B是氯化銀。
【解答】 (1)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因此B是氯化銀;
(2)取少量固體加足量水溶解得到無色溶液M,因此NaOH、MgCl2或Na2CO3、MgCl2不能共存;加入酚酞試液,顯紅色,說明溶液顯堿性;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說明一定沒有碳酸鈉,一定有氫氧化鈉,一定沒有氯化鎂;硫酸鈉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硝酸鈉,因此A是硫酸鋇,原固體中一定有硫酸鈉。
26.(2024九上·義烏月考) 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 安裝好裝置后,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此時杠桿   (選填“平衡”或“不平衡”);
(2) 保持B點鉤碼數量和力臂不變,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測出多組動力臂L1和動力. 的數據,繪制了L1--F2的關系圖,如圖丙所示,請根據圖推算,當L1為0.6m時,.F7為   N;
(3) 下表是小柯同學通過實驗得到的一次數據,分析后立刻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臂弓阻力×阻力臂”,這樣做的不妥之處是   ;
動力F/N 動力臂 Lr/ cm 阻力F2/N 阻力臂L2/ cm
1.5 10 3.0 5
(4) 小明同學用圖戊裝置進行探究.發現總是無法得到課本上所給出的平衡條件,原因是   。
【答案】(1)平衡
(2)0.5
(3)實驗次數太少,實驗結論不夠客觀,不具有普遍性
(4)杠桿的重力對平衡產生影響
【知識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解析】【分析】(1)當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時處于平衡狀態;
(2)根據丙圖確定力和力臂的乘積大小,據此推算L1為0.6m時的拉力F1;
(3)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實驗,從而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出的結論會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
(4)注意杠桿的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解答】 (1)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杠桿靜止,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
(2) 由于此題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據F1L1=F2L2可知,利用圖象中任意一組數據都能得出,F2L2=F1L1=0.2m×1.5N=0.3N m;
故若當L1為0.6m時,;
(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小柯同學的實驗的不妥之處為:實驗次數太少,實驗結論不夠客觀,不具有普遍性;
(4)根據圖戊可知,杠桿的支點在一側,則此時杠桿的重力會影響杠桿的平衡,則: 明同學用圖戊裝置進行探究.發現總是無法得到課本上所給出的平衡條件,原因是:杠桿的重力對平衡產生影響。
27.(2024九上·義烏月考) 用圖甲電路研究電熱與電流的關系,若要比較不同設定電流值的電熱多少,調節電流大小過程中,電熱絲已經開始加熱,因而會影響實驗的準確性.為解決這一問題,小明設計圖乙電路進行研究.
圖中電路包括調試電路和實驗電路,R2是阻值為20歐的電熱絲,R2放置在裝有煤油的保溫容器中。實驗中通過調試電路,使電熱絲R2在調試過程中不發熱。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數字溫度計測量并記錄裝有R2的保溫容器內煤油的溫度。
②將開關S與“1”連接,調節滑動變阻器,直至電流表示數為0.2安.
③將開關S撥至“2”, 使R2工作50秒, 斷開開關S, 測量并記錄 ____。
④再將電流值分別設定為0.3安、0.4安、0.5安、0.6安,重復上述步驟。記錄相關數據,并計算每次升高的溫度△t (△t可反映電熱的多少) ,整理Δt、I2的數據如圖丙。
(1) 若要達到調試電路的要求,R1應是阻值為   歐的電熱絲;
(2) 將步驟③補充完整:    .
(3) 在答題紙圖丙中畫出△t與I2的關系圖像.
【答案】(1)230
(2)煤油的溫度
(3)
【知識點】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可知,R1的電路為調試電路,R2的電路為工作電路,因為二者的電壓相等,所以只有二者阻值相同時,才能保證通過R2的電流不變。
(2)由電流的熱效應可知,電流通過R2時,會產生熱量,煤油吸收其產生的熱量,溫度升高,據此分析;
(3)根據Q吸=cmΔt和焦耳定律得出Δt與I2的關系,然后畫出圖像;
【解答】 (1)若要達到調試電路的要求,R1的阻值應該和R2的阻值相等,應是阻值為20Ω歐的電熱絲;
(1) (2)由電流的熱效應可知,電流通過R2時,會產生熱量,煤油吸收其產生的熱量,溫度升高,因此步驟③為將開關S撥至“2”,使R2工作50秒,斷開開關S,測量并記錄煤油的溫度;
(3)根據Q吸=cmΔt可知,煤油的比熱容一定,質量不變,因此煤油吸收的熱量與其溫度的變化量Δt成正比;根據焦耳定律可知,在電阻一定和相同的時間內,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12成正比,由此可知,Δt與I2應成正比例關系,其圖像應為一條過原點的直線,由于存在實驗誤差,則圖像如下圖所示:

28.(2024九上·義烏月考) 為了探究“影響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小科同學進行如下實驗操作:
操作序號 操作內容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① 分別向1、2、3號試管中加入2mL1%的淀粉溶液;向4、5、6號試管中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
②、 兩兩混合、充分搖勻 1和4號 2和5號 3和6號
③ 加碘液后搖勻 1滴 1滴 1滴
④ 水浴保溫處理5分鐘 0℃ 37℃ 70℃
⑤ 觀察并記錄現象      
(1) 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   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
(2) 將上述操作序號按正確操作步驟排序:①→   →⑤(序號可重復);
(3) 在適宜的條件下,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酶,酶促反應速率(酶作催化劑分解淀粉的快慢程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____.
A.AB 時間段內,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數量
B.若在D 點時加入適量的淀粉酶,則曲線的走勢會發生明顯改變
C.BC 時間段內,酶促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淀粉濃度逐漸降低
【答案】(1)溫度
(2)④→②→④→③
(3)B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 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2)根據實驗目的確定實驗步驟和順序即可;
(3)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淀粉的存在。
【解答】 (1)據表中數據可見:該實驗的變量是溫度,目的是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
(2)該實驗的步驟是:制備淀粉溶液→水浴→淀粉溶液和唾液混合→設置對照實驗→滴加碘液→觀察和分析現象→得出結論。所以正確的步驟是①→④→②→④→③→⑤。
(3)根據題干信息分析,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反應時間,因變量是酶促反應速率,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酶促反應速率先保持相對穩定,后逐漸降低最后降為0。
A.根據題干信息和圖形分析,AB時間段內,反應物比較充足,反應速率大,此時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應該是酶的數量,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圖中D點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是淀粉溶液的含量,而不是酶的數量,因此若在D點時加入適量的淀粉酶,則曲線的走勢不會發生改變,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由于該實驗的底物(淀粉溶液>含量是一定的,所以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底物濃度濃度越來越低,酶促反應速率也就越來越小,故C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29.(2024九上·義烏月考) 在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實驗室有如下器材:電源(電壓恒為4.5V),小燈泡L (額定電壓為2.5V,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約為10Ω) ,電流表; 電壓表,開關,兩個不同規格的滑動變阻器 (“6Ω 1A”和“20Ω 0.5A”) , 導線若干.
(1) 選擇“6Ω 1A”滑動變阻器進行實驗。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里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其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連線不得交叉;
(2) 正確連接電路,小金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若她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在實驗中,發現小燈泡不亮,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則出現故障可能是   .
(4) 小金繼續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繪制成圖丙的I·—U關系圖像,根據圖像信息,小燈泡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   (選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
【答案】(1)
(2)向左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2.5V
(3)燈泡發生斷路
(4)增大
【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 (1)電流表與被測電路串聯,根據歐姆定律求出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流,從而確定電流表的量程,滑片向左滑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大,說明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絲變長,從而確定滑動變阻器接入的接線柱;
(2)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光,根據電壓表選用小量程確定分度值讀出示數,與燈泡的額定電壓比較,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及分壓原理確定滑片移動的方向;
(3)當燈泡發生斷路時,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由于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因此電流很小,那么電燈泡不亮,電流表沒有示數。此時電壓表測電源電壓,即示數接近電源電壓。
(4)根據圖像分析燈泡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規律。
【解答】 (1)根據題意可知,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約為:,
故小燈泡的額定電流I額<0.6A,電流表量程應選0~0.6A,電流表接線柱選擇0.6A,與小燈泡串聯,故電流表標有0.6A接線柱應與小燈泡左側接線柱連接。題中要求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其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因此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應增加,并且應一上一下的接,故接線柱B與開關右側連接。如圖所示:

(2)小金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為2.7V,大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若她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使小燈泡達到額定電壓2.5V,因此需要減小小燈泡兩端電壓。根據U=IR可知,故應減小電路中的電流,那么應增大滑動變阻器阻值R滑,故接下來的操作是向左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2.5V;
(3) 在實驗中,發現小燈泡不亮,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則出現故障可能是燈泡發生斷路;
(4)根據圖像可知,當燈泡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燈泡的電流增大的速度越來越慢,根據可知, 小燈泡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30.(2024九上·義烏月考) 反應物的質量比不同可能會影響生成物的種類,為探究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的氣體種類,小樂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和方案(B、C、D裝置中藥品足量,且所有反應均充分進行):
【提出問題】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的氣體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CO; 猜想 猜想⑧CO和(
【定性觀察]
(1) 實驗時,若A 處產生黑色固體變紅色的現象,則說明碳具有   (填寫性質);
(2) 若觀察到   (填寫現象),則可排除猜想①;
(3) 請指出上面實驗裝置中存在的錯誤:   (用文字表述)
(4) 【定量計算】用電子天平測定表格中的四個數據:
  反應前的質量 反應后的質量
A(試管+固體) m1 m2
B+C+D(廣口瓶+溶液) m3 m4
若猜想②成立, 則理論上(m4-m3)   (m1-m2)(選填“<”“>”或“=”).
【答案】(1)還原性
(2)B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3)C中左側的導管應該伸到液面以下
(4)=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
【解析】【分析】 (1)根據碳可以奪取氧化銅中的氧進行分析;
(2)根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進行分析;
(3)注意分析C裝置中導管的長度;
(4)根據二氧化碳被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二氧化碳質量來自固體減少質量進行分析。
【解答】 (1)在碳與氧化銅的反應中,碳可以奪取氧化銅中的氧,實驗時,若A處黑色粉末變紅,則說明碳具有還原性;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若觀察到B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肯定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則可排除猜想①;
(3)C中的氫氧化鈉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左側的導管應該伸入液面以下,右邊的導管在液面上。
(4)猜想②成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二氧化碳質量來自固體減少質量,故m4-m3=m1-m2。
31.(2024九上·義烏月考)為測定某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取( 溶液平均分為三份,每份樣品均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實驗數據見下表. 計算: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樣品質量/g 20 20 20
BaCl2溶液質量/g 30 60 90
電子天平示數/g 42.33 44.66 44.66
(1)將 溶液加入到 溶液中時,原溶液中   離子個數保持不變(填離子符號);
(2)20gNa2SO4溶液完全反應時, 所得沉淀的質量為    g;
(3) 所加入 BaCl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Na+
(2)4.66
(3)解:設恰好完全反應時參加反應的氯化鋇的質量為x,
BaCl2+Na2SO4═BaSO4↓+2NaCl
208 233
x 4.66g

解得:x=4.16g;
BaCl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氯化鋇和硫酸鈉的反應產物解答;
(2)沉淀的質量=天平的示數-空錐形瓶的質量;
(3)寫出反應的方程式,利用生成沉淀的質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氯化鋇的質量,再與氯化鋇溶液質量做比即可。
【解答】(1)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原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合生成沉淀,只有Na+個數保持不變;
(2)由表中實驗2、3的數據可知,氯化鋇溶液的質量增加,生成沉淀的質量不再增加,說明了硫酸鈉已完全反應,所以20gNa2SO4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44.66g-40g=4.66g。
32.(2024九上·義烏月考) 常用長筷子 (為避免被蒸汽燙傷) ,并輔以漏勺 (圖甲) ,家里撈面條通常只用筷子即可,為什么面館需要漏勺呢 帶著這樣的問題,小金實地勘察并查閱資料后,建立了筷子橫拿時的模型,如圖乙所示,AC長度為40厘米,BC長度為36厘米,C、C1為面條所在位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筷子在使用時屬于   杠桿.
(2) 若要使筷子對面條的壓力為2牛,需要在B點施加的力為多少牛
(3) 已知AB長度與 長度相等,AC長度大于 長度,請結合以上信息和杠桿平衡條件,解釋長筷子撈面條需要配漏勺,而短筷子不需要的原因   .
【答案】(1)費力
(2)20
(3)AB長度與A1B1長度相等,即動力臂相等;AC長度大于A1C1長度,即阻力臂不相等,長筷子撈面時的阻力臂大;長筷子撈面與短筷子撈面相比,阻力相等,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長筷子撈面需要的力遠大于短筷子,所以長筷子撈面條需要配漏勺。
【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分類
【解析】【分析】(1)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先判斷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計算需要在B點施加的力為多少牛;
(3)AB長度與A1B1長度相等,AC長度大于A1C1長度,在阻力相同時,長筷子撈面條需要的力遠大于短筷子。
【解答】 (1)筷子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
(2)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C×AC=FB×AB,
若要使筷子對面條的壓力為2牛,需要在B點施加的力為:

(3) 長筷子撈面條需要配漏勺,而短筷子不需要的原因 :AB長度與A1B1長度相等,即動力臂相等;AC長度大于A1C1長度,即阻力臂不相等,長筷子撈面時的阻力臂大;長筷子撈面與短筷子撈面相比,阻力相等,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長筷子撈面需要的力遠大于短筷子,所以長筷子撈面條需要配漏勺。
33.(2024九上·義烏月考)一臺儲水式電熱水器的加熱電路如圖甲所示,R和R2均為用來加熱且阻值不變的電熱絲,S是手動開關,置于電熱水器水箱外部; S2是溫控開關,置于電熱水器水箱內部,當水溫低于40℃時自動閉合,達到 時自動斷開。圖乙是電熱水器剖面圖,長時間使用電熱水器可能導致絕緣部分破損,使電熱水器中的外殼和水帶電,從而造成觸電事故,所以國家規定電熱水器須采用接地、漏電保護器、防電墻等多重保護措施。電熱水器部分參數如表所示。
額定電壓/V 220 加熱功率/W 1760 保溫功率/W 220
頻率/ Hz 50 水箱容量/L 60 設定溫度/℃ 40
(1) 電熱水器加熱管里電阻絲的電阻要大、熔點要   (填“高”或“餓”) .
(2) 考慮到用電安全,電熱水器的進、出水管口都裝有防電墻,內部結構如圖丙,流經其中的水沿著內部隔片螺旋流動.已知粗細均勻水柱的電阻跟長度成正比,跟橫截面積成反比,與普通水管里的水柱相比,防電墻內的水柱更細更長,從而使防電墻內水的電阻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 求加熱時通過電熱絲R2的電流.
(4)將初溫為20℃的一滿箱水加熱至設定溫度,熱水器加熱效率為84%,則該過程需要多少電費 “(水的比熱容為 電費以0.6元/ (kW·h) 計算)
【答案】(1)高
(2)變大
(3)由圖甲可知,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R1、R2并聯,根據題意可知,此時電熱水器處于加熱狀態,由表格參數可知,電熱水器的加熱功率P加熱=1760W,
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只有R1工作,電熱水器處于保溫狀態,由表格參數可知,電熱水器的保溫功率P保溫=220W,
由于電路中的總功率等于各用電器的電功率之和,則加熱時R2的電功率:P2=P加熱-P保溫=1760W-220W=1540W,
由P=UI可知,加熱時通過電熱絲R2的電流:
(4)滿箱水的質量:m=ρ水V=1.0×103/m3×60×10-3m3=60kg,
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t-t0)=4.2×103J/(kg ℃)×60kg×(40℃-20℃)=5.04×106J,
電熱水器消耗的電能:,
該過程需要的電費:1.87kW h×0.6元/(kW h)≈1.12元。
【知識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與熱量的綜合計算
【解析】【分析】(1)熱水器加熱管要有利于產生更多的熱量,且不易熔化,才能正常工作;
(2)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長度和溫度有關;
(3)由圖甲可知,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R1、R2并聯,根據題意可知此時電熱水器處于加熱狀態,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只有R1工作,電熱水器處于保溫狀態;根據P2=P加熱-P保溫求出R2的電功率,根據P=UI求出加熱時通過電熱絲R2的電流;
(4)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滿箱水的質量,根據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熱量,根據效率公式求出電熱水器消耗的電能,根據電費單價求出需要的電費。
【解答】 (1)熱水器加熱管里電阻絲的電阻要大、熔點要高;
(2)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長度和溫度有關;流經防電墻中的水必須沿著內部隔片螺旋流動,與普通水管相比其中的水柱變得更細更長,使水的橫截面積變小,長度變大,從而使水的電阻變大。
34.(2024九上·義烏月考)據電子電氣設備廢棄物論壇發布的報告顯示:每年會有上億,只手機成為電子垃圾。為了回收手機中的鐵與銀,某科學研究小組取了1千克含有硝酸亞鐵、硝酸銀的手機處理后的浸泡液,向其中逐漸加入鋅粒,溶液質量變化如圖所示.
.
(1) M點溶液存在的溶質有   (用化學式表示).
(2) 可回收銀的質量.
(3)加入 Zn的質量為16.25g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答案】(1)Fe(NO3)2、Zn(NO3)2
(2)與硝酸銀反應的鋅的質量是6.5g。
設可回收的銀的質量是y。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6.5g y

解得:y=21.6g。
(3)與硝酸亞鐵反應的鋅的質量是16.25g-6.5g=9.75g。
設硝酸亞鐵質量分數是x。
Zn+Fe(NO3)2=Zn(NO3)2+Fe
65 56
9.75g x

解得:x=8.4g;
生成硝酸鋅的質量:;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鋅先和硝酸銀反應,再與硝酸亞鐵反應,根據M點的反應進度確定溶質種類即可;
(2)寫出鋅和硝酸銀反應的方程式,根據加入鋅的質量計算生成銀的質量;
(3)寫出鋅和硝酸亞鐵反應的方程式,根據加入鋅的質量計算生成鐵的質量,并計算出生成硝酸鋅的質量,最后與溶液質量做比即可。
【解答】 (1)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后和硝酸亞鐵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鐵,反應后溶液質量增大,加入6.5g鋅時硝酸銀恰好完全反應,加入16.25g鋅時,硝酸亞鐵恰好完全反應,M點時硝酸銀已經完全反應,硝酸亞鐵部分反應,溶液存在的溶質有部分沒有反應的硝酸亞鐵和反應生成的硝酸鋅。
35.(2024九上·義烏月考)電動自行車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下面是某型號電動自行車主要的技術參數:
整車質量35kg 最高車速30km/h
輪胎限壓2×105Pa 最大噪聲62dB
電池36V/10Ah 電動機額定電壓36V
額定功率240W 電動機效率80%~90%
專業人員對該電動自行車進行了測試,讓電動自行車在平直的路面上從靜止開始運動,獲得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甲所示,牽引力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整個行駛過程中摩擦力恒定.
(1) 電池儲存的最大電能是多少
(2) 由圖象可知,0~2s電動自行車受到的摩擦力為   N; 勻速行駛的7-12s內,電動自行車牽引力所做的功為   W.
【答案】(1)1.296×106J
(2)35;1050
【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W=UIt計算電池儲存的最大電能;
(2)①根據甲圖可知,7-12s內電動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平衡力的知識計算它受到的摩擦力,然后根據摩擦力影響的因素的知識計算0-2s內自行車受到的摩擦力。
②根據s=vt計算7-12s內通過的距離,根據W=Fs計算牽引力做的功;
【解答】(1)電池電壓為36V,容量為10Ah,則電池儲存的最大電能:W=UIt=36V×10A×3600s=1.296×106J;
(2)①根據甲圖可知,7-12s內電動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此時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牽引力,即f=F=35N。0-2s內做加速運動,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因此摩擦力不變,還是35N。
②7-12s內通過的距離s=vt=6m/s×5s=30m;
牽引力做的功為:W=Fs=35N×30m=1050J。
1 / 1浙江省金華市義烏賓王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份檢測科學試題(全冊)
1.(2024九上·義烏月考) 2024年5月20日是第24個中國學生營養日,其主題為“知營養會運動防肥胖促健康”。下列飲食習慣符合該主題的是 (  )
A.早餐午餐多吃,不吃晚餐 B.一日多餐,按喜好進餐
C.不吃肉類,多吃水果蔬菜 D.葷素搭配,均衡膳食
2.(2024九上·義烏月考)如圖是人類消化系統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4九上·義烏月考) 11月2日; 為期4天的2024年義烏市中小學田徑運動會在義烏市江東中學圓滿落下帷幕,江東學子也掀起了一股運動熱潮,小科在練習投擲實心球項目過程中,人對實心球做功的是 (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 ②和③D. ②和④
4.(2024九上·義烏月考) 在使用下列簡單機械勻速提升同一物體的四種方式,如果不計機械自重、繩重和摩擦,無法做到省力的是 (  )
A. B.
C. D.
5.(2024九上·義烏月考) 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SO42-、OH- B.Na+、NO3-、SO42-
C.H+、Cl-、CO32- D.Cu2+、Cl-、OH-
6.(2024九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為X、Y、Z三種液體的近似pH,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X一定是某種酸性溶液 B.一個一定是中性的水
C.Z一定是鹽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7.(2024九上·義烏月考) 小科在放學回家后,將規格都是“220V 150 W”的一臺電風扇、一臺電視機和一只電熨斗分別接入家庭電路中,正常工作相同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個用電器均能將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
B.根據 可計算出三個用電器的電阻相等
C.三個用電器產生的熱量相等
D.三個用電器消耗的電能一樣多
8.(2024九上·義烏月考) 某商場中有兩種電梯,甲為階梯式電梯,乙為履帶式電梯. 如圖所示,小明乘甲、乙兩種電梯勻速從一樓到二樓,該過程他與電梯保持相對靜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兩種上樓方式,人克服重力做功相等
B.乘甲電梯過程中,電梯對人沒有摩擦力
C.乘甲電梯過程中,電梯對人的支持力做功為零
D.乘乙電梯過程中,電梯對人的支持力做功為零
9.(2024九上·義烏月考) 向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加入某種藥品,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前后溶液中離子種類及個數關系如圖所示.·則加入的藥品可能是 (  )
A.鋅 B.氧化鐵 C.氫氧化鈉 D.氫氧化鋇
10.(2024九上·義烏月考)如圖是小英家上月初和上月末電能表的示數.結合表盤上的信息可知,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小英家家庭電路中的干路電流不得超過10A
B.電能表上指示燈閃爍的次數越多,說明電路中消耗電能越快
C.小英家上月用了91.1度電
D.電能表上指示燈閃爍320次,表示家庭電路消耗電能0.2kW
11.(2024九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為4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若推力F對物體做了40J的功,則在這一過程中(  )
A.克服摩擦力做功一定為40J
B.克服重力做功一定為80J
C.物體一定運動了2m
D.物體一定受到了兩對平衡力作用
12.(2024九上·義烏月考)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 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動時,則(  )
A.電流表的示數增大 B.電壓表的示數減小
C.R2的電功率一定增大 D.R1的電功率一定減小
13.(2024九上·義烏月考) 如圖所示,一個小球從光滑斜面的頂端自由下滑經過A點到達斜面底端,如果小球經過A點時具有的重力勢能為50焦,若不計空氣阻力..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小球到達底端時動能等于 50焦
B.小球從頂端到達底端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C.小球到達底端時機械能大于50焦
D.小球到達底端時的機械能等于經過A 點時的機械能
14.(2024九上·義烏月考)圖像能直觀表達化學中各種變化的關系。有關下列圖像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
A.①表示等質量的Mg、Fe分別與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應
B.②表示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漸滴入到鹽酸溶液中
C.③不考慮水的蒸發,表示一定量濃鹽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
D.④表示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15.(2024九上·義烏月考)將鋅粉持續加入100g含有和兩種溶質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當加入鋅粉的質量為6.5g時,溶液質量最小;當加入鋅粉的質量為13.0g時,恰好完全反應。下列是反應中的相關量隨加入鋅的質量變化的關系圖,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16.(2024九上·義烏月考) 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著陸器上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背展開,展示了新型玄武巖纖維材料和特殊工藝。
(1) 玄武巖纖維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與合成纖維相比在成分上有較大的不同,合成纖維在分類上屬于   (選填“無機物”或“有機物”) .
(2)著陸器在減速下降著陸的過程中,機械能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
17.(2024九上·義烏月考) 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兩個新原子核的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這一過程稱為   (填“核裂變”或“核聚變”) ,如   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造的。
18.(2024九上·義烏月考) 用毛筆蘸取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畫花,然后把竹片放在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凈,在竹片上得到黑色或褐色花樣,一幅精美的竹片畫就制成了。
(1) 稀硫酸在烘干的過程中成為濃硫酸,使富含纖維素的竹片呈現黑色或褐色,這是利用了濃硫酸的   性(填“吸水性”或“脫水性”) .
(2) 直接用濃硫酸在竹片上畫花具有危險性,必須將濃硫酸進行稀釋,稀釋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和   。
19.(2024九上·義烏月考) 對知識的及時整理與歸納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 某同學在學習了硫酸的化學性質后,初步歸納出稀硫酸與其他物質相互反應的關系,如圖所示 (“一”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五個圈中的物質屬于不同的類別)
.
(1) Na2CO3與H2SO4的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
(2) 已知X是金屬單質,反應后金屬陽離子帶三個單位正電荷,則X是   (填物質名稱) .
20.(2024九上·義烏月考) 寒冷的冬季,部分同學穿著臃腫:棉襖、秋衣、毛衣、背心、衛衣等層層加碼,仍然瑟瑟發抖。專家推薦以下穿衣公式:內層穿保暖內衣,中層穿抓絨或毛線衣,外層穿防風羽絨服或沖鋒衣。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原理:①內層保暖內衣能快速吸濕,從而減少汗液在體表蒸發   (填“吸收”或“放出”) 的熱量; ②中層抓絨或毛線農不與內層緊貼,能增加空氣含量,靜止的空氣導熱性差,能減少熱量的散失; ③外層羽絨服或沖鋒衣通氣性差,能減少與外界冷空氣的接觸,從而減少因   (填“熱傳遞”或“做功”) 導致的熱量損失。
21.(2024九上·義烏月考) 如圖的三條曲線分別表示不同的食物成分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①②③④⑤表示) 被消化的程度。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蛋白質在消化道中開始進行化學消化的部位是   (填數字);蛋白質被消化成   才能被吸收。
(2)人的膽囊被切除后,食物中   (填“甲” “乙”或“丙”) 的消化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22.(2024九上·義烏月考) 小科制一個有趣的玩具,將薯片筒放置在水平地面靜止。然后用力推警片筒,讓其向前滾動,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后速度不斷降低直到不再向前運動。然后 片筒竟然沿原路返回,幾乎回到出發時的位置,如此往復,直到靜止. 打開蓋子后發現,里面有根橡皮帶固定在薯片筒的兩端,橡皮筋的中間懸掛著一重物. 在薯片筒原路返回的過程中,能量發生了怎樣的轉換
23.(2024九上·義烏月考) 某單缸汽油機某一個工作沖程如圖所示,為   沖程; 汽油機工作時,需要用水為其降溫,若標準大氣壓下,水箱中4kg初溫為60℃的水吸收了8.4×105J的熱量后,則水溫升高到   ℃.水的比熱容為
24.(2024九上·義烏月考)如圖是一個玩具汽車上的控制電路,小寧對其進行測量和研究發現:電動機的線圈電阻為1Ω,保護電阻R為4Ω. 當閉合開關S后,兩電壓表的示數分別為4V和6V,電路中的電流為   ;電動機在一分鐘內消耗的電能是   .
25.(2024九上·義烏月考)有一包固體, 可能含有. 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取少量固體加足量水溶解得到無色溶液M,進行下圖實驗.
(1) 白色沉淀B是   (填化學式)。
(2)原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26.(2024九上·義烏月考) 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 安裝好裝置后,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此時杠桿   (選填“平衡”或“不平衡”);
(2) 保持B點鉤碼數量和力臂不變,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測出多組動力臂L1和動力. 的數據,繪制了L1--F2的關系圖,如圖丙所示,請根據圖推算,當L1為0.6m時,.F7為   N;
(3) 下表是小柯同學通過實驗得到的一次數據,分析后立刻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臂弓阻力×阻力臂”,這樣做的不妥之處是   ;
動力F/N 動力臂 Lr/ cm 阻力F2/N 阻力臂L2/ cm
1.5 10 3.0 5
(4) 小明同學用圖戊裝置進行探究.發現總是無法得到課本上所給出的平衡條件,原因是   。
27.(2024九上·義烏月考) 用圖甲電路研究電熱與電流的關系,若要比較不同設定電流值的電熱多少,調節電流大小過程中,電熱絲已經開始加熱,因而會影響實驗的準確性.為解決這一問題,小明設計圖乙電路進行研究.
圖中電路包括調試電路和實驗電路,R2是阻值為20歐的電熱絲,R2放置在裝有煤油的保溫容器中。實驗中通過調試電路,使電熱絲R2在調試過程中不發熱。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數字溫度計測量并記錄裝有R2的保溫容器內煤油的溫度。
②將開關S與“1”連接,調節滑動變阻器,直至電流表示數為0.2安.
③將開關S撥至“2”, 使R2工作50秒, 斷開開關S, 測量并記錄 ____。
④再將電流值分別設定為0.3安、0.4安、0.5安、0.6安,重復上述步驟。記錄相關數據,并計算每次升高的溫度△t (△t可反映電熱的多少) ,整理Δt、I2的數據如圖丙。
(1) 若要達到調試電路的要求,R1應是阻值為   歐的電熱絲;
(2) 將步驟③補充完整:    .
(3) 在答題紙圖丙中畫出△t與I2的關系圖像.
28.(2024九上·義烏月考) 為了探究“影響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小科同學進行如下實驗操作:
操作序號 操作內容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① 分別向1、2、3號試管中加入2mL1%的淀粉溶液;向4、5、6號試管中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
②、 兩兩混合、充分搖勻 1和4號 2和5號 3和6號
③ 加碘液后搖勻 1滴 1滴 1滴
④ 水浴保溫處理5分鐘 0℃ 37℃ 70℃
⑤ 觀察并記錄現象      
(1) 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   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
(2) 將上述操作序號按正確操作步驟排序:①→   →⑤(序號可重復);
(3) 在適宜的條件下,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酶,酶促反應速率(酶作催化劑分解淀粉的快慢程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____.
A.AB 時間段內,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數量
B.若在D 點時加入適量的淀粉酶,則曲線的走勢會發生明顯改變
C.BC 時間段內,酶促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淀粉濃度逐漸降低
29.(2024九上·義烏月考) 在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實驗室有如下器材:電源(電壓恒為4.5V),小燈泡L (額定電壓為2.5V,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約為10Ω) ,電流表; 電壓表,開關,兩個不同規格的滑動變阻器 (“6Ω 1A”和“20Ω 0.5A”) , 導線若干.
(1) 選擇“6Ω 1A”滑動變阻器進行實驗。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里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其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連線不得交叉;
(2) 正確連接電路,小金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若她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在實驗中,發現小燈泡不亮,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則出現故障可能是   .
(4) 小金繼續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繪制成圖丙的I·—U關系圖像,根據圖像信息,小燈泡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   (選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
30.(2024九上·義烏月考) 反應物的質量比不同可能會影響生成物的種類,為探究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的氣體種類,小樂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和方案(B、C、D裝置中藥品足量,且所有反應均充分進行):
【提出問題】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的氣體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CO; 猜想 猜想⑧CO和(
【定性觀察]
(1) 實驗時,若A 處產生黑色固體變紅色的現象,則說明碳具有   (填寫性質);
(2) 若觀察到   (填寫現象),則可排除猜想①;
(3) 請指出上面實驗裝置中存在的錯誤:   (用文字表述)
(4) 【定量計算】用電子天平測定表格中的四個數據:
  反應前的質量 反應后的質量
A(試管+固體) m1 m2
B+C+D(廣口瓶+溶液) m3 m4
若猜想②成立, 則理論上(m4-m3)   (m1-m2)(選填“<”“>”或“=”).
31.(2024九上·義烏月考)為測定某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取( 溶液平均分為三份,每份樣品均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實驗數據見下表. 計算: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樣品質量/g 20 20 20
BaCl2溶液質量/g 30 60 90
電子天平示數/g 42.33 44.66 44.66
(1)將 溶液加入到 溶液中時,原溶液中   離子個數保持不變(填離子符號);
(2)20gNa2SO4溶液完全反應時, 所得沉淀的質量為    g;
(3) 所加入 BaCl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32.(2024九上·義烏月考) 常用長筷子 (為避免被蒸汽燙傷) ,并輔以漏勺 (圖甲) ,家里撈面條通常只用筷子即可,為什么面館需要漏勺呢 帶著這樣的問題,小金實地勘察并查閱資料后,建立了筷子橫拿時的模型,如圖乙所示,AC長度為40厘米,BC長度為36厘米,C、C1為面條所在位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筷子在使用時屬于   杠桿.
(2) 若要使筷子對面條的壓力為2牛,需要在B點施加的力為多少牛
(3) 已知AB長度與 長度相等,AC長度大于 長度,請結合以上信息和杠桿平衡條件,解釋長筷子撈面條需要配漏勺,而短筷子不需要的原因   .
33.(2024九上·義烏月考)一臺儲水式電熱水器的加熱電路如圖甲所示,R和R2均為用來加熱且阻值不變的電熱絲,S是手動開關,置于電熱水器水箱外部; S2是溫控開關,置于電熱水器水箱內部,當水溫低于40℃時自動閉合,達到 時自動斷開。圖乙是電熱水器剖面圖,長時間使用電熱水器可能導致絕緣部分破損,使電熱水器中的外殼和水帶電,從而造成觸電事故,所以國家規定電熱水器須采用接地、漏電保護器、防電墻等多重保護措施。電熱水器部分參數如表所示。
額定電壓/V 220 加熱功率/W 1760 保溫功率/W 220
頻率/ Hz 50 水箱容量/L 60 設定溫度/℃ 40
(1) 電熱水器加熱管里電阻絲的電阻要大、熔點要   (填“高”或“餓”) .
(2) 考慮到用電安全,電熱水器的進、出水管口都裝有防電墻,內部結構如圖丙,流經其中的水沿著內部隔片螺旋流動.已知粗細均勻水柱的電阻跟長度成正比,跟橫截面積成反比,與普通水管里的水柱相比,防電墻內的水柱更細更長,從而使防電墻內水的電阻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 求加熱時通過電熱絲R2的電流.
(4)將初溫為20℃的一滿箱水加熱至設定溫度,熱水器加熱效率為84%,則該過程需要多少電費 “(水的比熱容為 電費以0.6元/ (kW·h) 計算)
34.(2024九上·義烏月考)據電子電氣設備廢棄物論壇發布的報告顯示:每年會有上億,只手機成為電子垃圾。為了回收手機中的鐵與銀,某科學研究小組取了1千克含有硝酸亞鐵、硝酸銀的手機處理后的浸泡液,向其中逐漸加入鋅粒,溶液質量變化如圖所示.
.
(1) M點溶液存在的溶質有   (用化學式表示).
(2) 可回收銀的質量.
(3)加入 Zn的質量為16.25g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5.(2024九上·義烏月考)電動自行車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下面是某型號電動自行車主要的技術參數:
整車質量35kg 最高車速30km/h
輪胎限壓2×105Pa 最大噪聲62dB
電池36V/10Ah 電動機額定電壓36V
額定功率240W 電動機效率80%~90%
專業人員對該電動自行車進行了測試,讓電動自行車在平直的路面上從靜止開始運動,獲得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甲所示,牽引力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整個行駛過程中摩擦力恒定.
(1) 電池儲存的最大電能是多少
(2) 由圖象可知,0~2s電動自行車受到的摩擦力為   N; 勻速行駛的7-12s內,電動自行車牽引力所做的功為   W.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健康的含義與提高健康水平
【解析】【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
【解答】 A.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每天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為3:4:3,故A錯誤;
B.一日三餐,按時進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能按喜好進餐,故B錯誤;
C.水果蔬菜中含有維生素,多吃水果蔬菜有利于補充維生素,但是肉類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不吃會造成蛋白質缺乏,故C錯誤;
D.為了做到合理營養,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葷素搭配,均衡膳食,故D正確。
故選D。
2.【答案】D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
【解析】【分析】 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組成,圖中①胃,②肝臟,③胰腺,④小腸。
【解答】 ④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這是與小腸的結構特點相適應的:小腸長約5~6 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物質被吸收。
故選D。
3.【答案】A
【知識點】力是否做功的判斷
【解析】【分析】做功的兩個要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解答】①撿起球的過程中,對球施加向上的力,且球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對球做功;
②停在空中時,球受到向上的力,但是沒有移動距離,因此對球不做功;
③揮動球的過程中,球受到力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因此對球做功;
④球離手后飛出去,球不再受到人的推力,因此對球不做功。
那么做功的是①③。
故選A。
4.【答案】D
【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斜面及其工作特點
【解析】【分析】 不計機械自重、繩重和摩擦,即在理想狀況下:
(1)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求出拉力F與物體重力G的大小關系。
(2)根據功的原理可知,使用斜面拉升物體,拉力所做的功等于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即FL=Gh,據此可知拉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
(3)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股數,根據可知拉力與物體重力的關系;
(4)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能改變施力的方向。
【解答】 不計機械自重、繩重和摩擦,即在理想狀況下:
A.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3×5l=G×3l,則,即F3<G,可以達到省力的目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功的原理可知,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Gh=F2L,則拉力,根據直角三角形的特點可知,L>h,所以F1<G,即使用斜面可以達到省力的目的,故B不符合題意;
C.滑輪組繩子的股數為3,則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即F4<G,可以達到省力的目的,故C不符合題意;
D.這是一個定滑輪,根據定滑輪的特點可知,F1=G,即定滑輪不能省力,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5.【答案】B
【知識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
【解析】【分析】離子不會形成沉淀、氣體或水,那么離子可以共存
【解答】A.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生成水,故A不合題意;
B.三者離子不會形成沉淀、氣體或水,因此可以共存,故B符合題意;
C.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不會題意;
D.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6.【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分析】 依據pH的應用范圍在0~14之間,當pH=7時呈中性;pH<7時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當pH>7時呈堿性,pH越大,堿性越強據此分析即可。
【解答】 A.X的pH為3,小于7,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可能是硫酸氫鈉溶液,故A錯誤;
B.Y的pH為7,所以呈中性,但呈中性的溶液不一定是水,如氯化鈉溶液也是中性的,故B錯誤;
C.Z的pH為10,大于7,呈堿性,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可能是鹽溶液,故C正確;
D.Z的pH為10,大于7,呈堿性,因此Z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故D錯誤。
故選C。
7.【答案】D
【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AC.根據用電器的能量轉化過程判斷;
B.根據的使用范圍判斷;
D.根據W=Pt計算比較。
【解答】A.電風扇工作時,電能轉化為內能和機械能;電視機工作時,電能轉化為內能、光能和聲能;電烙鐵工作時,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那么三者產生的熱量不相同,故A、C錯誤;
B.雖然三個用電器的規格相同,但公式只適用于純電阻用電器,即利用該公式能計算電烙鐵的電阻,不能計算電風扇和電視機的電阻,故B錯誤;
D.三個電器都正常工作,實際功率相同都是150W,由W=Pt可知相同時間內三個電器消耗的電能一樣多,故D正確。
故選D。
8.【答案】C
【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力是否做功的判斷;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1)根據W=Gh判斷兩種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大小;
(2)兩個相互擠壓的物體之間發生相對運動或將要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做摩擦力;
(3)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解答】 A.兩種方法中,人的重力G相同、被提高的高度h也相同,由W=Gh可知,兩種上樓方式中人克服重力做功相等,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根據題意可知,在甲圖中人與電梯之間沒有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所以乘甲電梯過程中,電梯對人沒有摩擦力,故B正確不合題意;
CD.乘甲電梯過程中,支持力豎直向上,人在支持力的方向上也移動了距離,所以支持力對人做了功,即電梯對人的支持力做功不為零,故C錯誤符合題意;
乘乙電梯過程中,支持力垂直于電梯向上,人在支持力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所以支持力對人不做功,即電梯對人的支持力做功為零,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9.【答案】A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 根據已有的酸的性質結合圖示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根據圖示可以看出,反應后的金屬陽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的個數比為1:1,故加入的物質與稀硫酸反應且生成可溶性的鹽,該鹽中金屬的化合價為+2價;
A.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故A符合題意;
B.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鹽中鐵元素為+3價,故B不符合題意;
C.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鈉中鈉元素為+1價,故C不符合題意;
D.氫氧化鋇和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鋇是沉淀,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答案】B
【知識點】電能表參數的理解與電能的求法
【解析】【分析】 電能表表盤可得到的信息:
①電能表指示燈閃爍的次數反映了電路消耗電能的多少;
②電能表讀數時,最后一位是小數,單位kW h;某月消耗的電能等于月末與月初電能表的示數之差;
③10(40)A中,10A表示電能表的標定電流,40A是指電能表平時工作時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④1600imp/(kW h)表示電路中用電器每消耗1kW h的電能,指示燈閃爍1600次,據此求出指示燈閃爍320次時家庭電路消耗的電能。
【解答】 A.由圖知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40A,因此小英家干路中的電流不得超過40A,故A錯誤;
B.1600imp/(kW h)表示電路中每消耗1kW h的電能,指示燈閃爍1600次,電能表上指示燈閃爍的次數越多,則電路中消耗的電能越多,故B正確;
C.小英家上月消耗的電能為:5647.8kW h-5546.7kW h=101.1kW h,故C錯誤;
D.1600imp/(kW h)表示電路中用電器每消耗1kW h的電能,指示燈閃爍1600次,則指示燈閃爍320次消耗的電能:,故D錯誤。
故選B。
11.【答案】C
【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摩擦力的存在;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做功的條件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動距離,功=力距離。【解答】ACD、根據W=Fs可知,物體沿水平方向運動的距離
物體在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不一定勻速直線運動,故摩擦力與推理不一定是平衡力,故摩擦力不一定是20N,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不一定為40J,故AD錯誤,不符合題意,C正確,符合題意;
B、物體在水平方向上運動,在重力的方向沒有移動距離,故重力做功為0,故B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2.【答案】B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 據滑片的移動可知接入電路中電阻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的變化和R1兩端的電壓變化,根據P=UI可知R1的電功率變化,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R2兩端的電壓變化;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表示出電路中的電流,根據P=I2R表示出R2的電功率,然后討論R2與R1的阻值關系判斷R2的電功率變化。
【解答】 由圖可知,R1與R2串聯,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A.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增大,電路中的總電阻增大,由可知,電路中的電流減小,即電流表的示數減小,故A錯誤;
BD.由U=IR可知,R1兩端的電壓減小,由P=UI可知,R1的電功率一定減小,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R2兩端的電壓增大,即電壓表的示數增大,故B錯誤,D正確;
C.R2為滑動變阻器,它和R1串聯,當二者的阻值相等時,R2的電功率最大。那么滑片向右滑動時,R2的電功率可能先變大后變小,或者變小,故C錯誤。
故選D。
13.【答案】A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 因為是光滑的曲面,所以在斜面上滑下的小球沒有能量的損耗,在能量轉化過程中能量是守恒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解答】 A.當滑到A點時具有的重力勢能是50J,由于此時小球運動,所以在A點也具有動能,故此時小球的機械能大于50J,故A錯誤符合題意,C正確不合題意;
B.小球從頂端到達底端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增大,高度減小,因此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B正確不合題意;
D.在下滑過程中,斜面是光滑的,若不計空氣阻力,沒有機械能損失,故機械能守恒,任一點的機械能都相等,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14.【答案】C
【知識點】酸與堿的反應及用途;鹽的性質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通過分析線的走向,趨勢和拐點對比所描述的物理量是否符合題意。
【解答】A、等質量的金屬和足量酸反應,產生的氫氣的量,是不相等的。如圖所示,氫氣量相等,由于氫氣中的氫元素都來自于酸,所以酸完全反應掉,并且質量相等,而金屬應該是過量的。所以A錯誤。
B、考察酸堿綜合反應,如果是堿入酸,初期肯定是酸的量多,那么整杯溶液的pH值應該小于7,如圖所示,初期pH值是大于7的,那么應該是酸入堿。所以B錯誤。
C、濃鹽酸有揮發性,久置在空氣中,氯化氫會揮發,導致溶質的質量變小,所以鹽酸質量分數會變小,C正確。
D、涉及到反應的先后,碳酸鈉加入溶液中,先跟稀硫酸反應,然后再跟氧化鈣反應生成沉淀,那么整個反應一開始是沒有沉淀的,然后才會產生一定的沉淀。所以D錯誤。
故答案為:C。
15.【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將鋅粉持續加入100g含有AgNO3和Cu(NO3)2兩種溶質的混合溶液中,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鋅,
化學方程式為Zn+2AgNO3=Zn(NO3)2+2Ag。
(2)每65份質量的鋅完全反應生成216份質量的銀,溶液質量減小,硝酸銀反應結束,鋅再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化學方程式為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質量的鋅完全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銅,溶液質量增加,當加入鋅粉的質量為6.5g時,溶液質量最小,說明硝酸銀恰好完全反應;
、。
【解答】A、由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硝酸銀質量為34g,當加入鋅從0到6.5g,鋅與硝酸銀反應,硝酸銀質量減小,鋅為6.5g,硝酸銀質量為0,故A錯誤;
B、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鋅,此時硝酸銅質量不變,當鋅大于6.5g鋅與硝酸銅反應,硝酸銅質量減小,當鋅質量為13g時硝酸銅完全反應,硝酸銅質量為0,故B錯誤;
C、由分析可知,6.5g鋅反應生成銀質量為21.6g,當鋅的質量為13g時生成固體總質量為21.6g+6.4g=28.0g,故C正確。
D、當鋅為6.5g時硝酸鋅的質量分數為 ≈22.3%,當鋅質量為13g,硝酸鋅的質量分數為 ≈20.5%,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6.【答案】(1)有機物
(2)變小
【知識點】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簡單的有機物
【解析】【分析】(1) 有機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碳酸氫鹽、金屬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總稱。
(2)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而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
【解答】(1)合成纖維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
(2) 著陸器在減速下降著陸的過程中, 質量不變,速度減小,則動能減小;質量不變,高度減小,則重力勢能減小。根據“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可知,它的機械能將變小。
17.【答案】核裂變;原子彈
【知識點】核裂變與核聚變
【解析】【分析】根據核裂變的定義和應用解答。
【解答】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兩個新原子核的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這一過程稱為核裂變,如原子彈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造的。
18.【答案】(1)脫水性
(2)玻璃棒
【知識點】濃硫酸的稀釋;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濃硫酸的脫水性解答;
(2)根據稀釋濃硫酸的實驗過程解答。
【解答】(1) 稀硫酸在烘干的過程中成為濃硫酸,使富含纖維素的竹片呈現黑色或褐色,這是利用了濃硫酸的脫水性;
(2) 直接用濃硫酸在竹片上畫花具有危險性,必須將濃硫酸進行稀釋,稀釋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和玻璃棒。
19.【答案】(1)復分解反應
(2)鋁
【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確定反應的基本類型;
(2)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知識,結合陽離子的知識確定X的名字。
【解答】(1)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且相互交換成分,因此為復分解反應。
(2)X與稀硫酸反應,因此排在H的前面, 金屬陽離子帶三個單位正電荷 ,則該金屬院子的最外層應該有三個電子,那么應該X為鋁。
20.【答案】吸收;熱傳遞
【知識點】蒸發及其現象;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
【解析】【分析】①液體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這個過程需要吸熱;
②熱傳遞改變內能的本質為能量的轉移,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本質為能量的轉化。
【解答】①內層保暖內衣能快速吸濕,從而減少汗液在體表蒸發放出的熱量;
② 外層羽絨服或沖鋒衣通氣性差,能減少與外界冷空氣的接觸,從而減少因熱傳遞導致的熱量損失。
21.【答案】(1)③;氨基酸
(2)丙
【知識點】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 (1)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是不溶于水的,必須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所以由圖可知:②是咽和食道、③是胃、④是小腸;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消化道中開始化學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腸。因此,曲線甲代表淀粉的消化,曲線乙代表蛋白質的消化,曲線丙代表脂肪的消化。
【解答】 (1)③胃中的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質,所以蛋白質的化學性消化是從③胃開始的,在小腸內最終被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2)肝臟分泌膽汁,膽囊具有暫時儲存膽汁的功能,膽汁雖然不含消化酶,但膽汁對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增加了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所以人的膽囊被切除后,食物中丙的消化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22.【答案】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轉化為薯片筒的動能。
【知識點】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
【解析】【分析】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具有的能量為彈性勢能。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量為動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為重力勢能。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在薯片筒原路返回的過程中,里面的橡皮帶逐漸恢復原來的形狀,由于彈性形變的程度減小,因此橡皮筋的彈性勢能減小。薯片筒的運動速度逐漸變大,即動能不斷變大,那么能量轉化為: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23.【答案】做功;100
【知識點】熱量的計算;熱機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 (1)由進氣門和排氣門的關閉和打開情況、活塞的上行和下行情況來判斷是哪個沖程;
(2)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根據Q吸=cmΔt求水升高的溫度,結合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求出水的末溫。
【解答】 (1)由圖可知,汽油機的進氣門和排氣門關閉,活塞向下運動,所以是做功沖程;
(2)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
水升高的溫度為:,
則水的末溫:t=t0+Δt=60℃+50℃=110℃>100℃,
因此水溫能升高到100℃。
24.【答案】1A;240J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確定電路的串并聯關系,以及電壓表所測的物理量,根據歐姆定律計算通過保護電阻的電流即可,根據W=Uit計算電動機在1min內消化的電能。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保護電阻與電動機串聯,電源電壓為6V,電動機兩端的電壓為4V,
則通過電路的電流為:;
電動機在1分鐘內消化的電能:W'=U'I't'=4V×1A×60s=240J。
25.【答案】(1)AgCl
(2)氫氧化鈉和硫酸鈉
【知識點】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 根據題目給出的流程圖和信息:取少量固體加足量水溶解得到無色溶液M,因此NaOH、MgCl2或Na2CO3、MgCl2不能共存;加入酚酞試液,顯紅色,說明溶液顯堿性;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說明一定沒有碳酸鈉,一定有氫氧化鈉,一定沒有氯化鎂;硫酸鈉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硝酸鈉,因此A是硫酸鋇,原固體中一定有硫酸鈉。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因此B是氯化銀。
【解答】 (1)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和硝酸鈉,因此B是氯化銀;
(2)取少量固體加足量水溶解得到無色溶液M,因此NaOH、MgCl2或Na2CO3、MgCl2不能共存;加入酚酞試液,顯紅色,說明溶液顯堿性;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說明一定沒有碳酸鈉,一定有氫氧化鈉,一定沒有氯化鎂;硫酸鈉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和硝酸鈉,因此A是硫酸鋇,原固體中一定有硫酸鈉。
26.【答案】(1)平衡
(2)0.5
(3)實驗次數太少,實驗結論不夠客觀,不具有普遍性
(4)杠桿的重力對平衡產生影響
【知識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解析】【分析】(1)當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時處于平衡狀態;
(2)根據丙圖確定力和力臂的乘積大小,據此推算L1為0.6m時的拉力F1;
(3)在科學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實驗,從而收集多組數據,這樣得出的結論會更加客觀,具有普遍意義。
(4)注意杠桿的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解答】 (1)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杠桿靜止,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
(2) 由于此題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據F1L1=F2L2可知,利用圖象中任意一組數據都能得出,F2L2=F1L1=0.2m×1.5N=0.3N m;
故若當L1為0.6m時,;
(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小柯同學的實驗的不妥之處為:實驗次數太少,實驗結論不夠客觀,不具有普遍性;
(4)根據圖戊可知,杠桿的支點在一側,則此時杠桿的重力會影響杠桿的平衡,則: 明同學用圖戊裝置進行探究.發現總是無法得到課本上所給出的平衡條件,原因是:杠桿的重力對平衡產生影響。
27.【答案】(1)230
(2)煤油的溫度
(3)
【知識點】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可知,R1的電路為調試電路,R2的電路為工作電路,因為二者的電壓相等,所以只有二者阻值相同時,才能保證通過R2的電流不變。
(2)由電流的熱效應可知,電流通過R2時,會產生熱量,煤油吸收其產生的熱量,溫度升高,據此分析;
(3)根據Q吸=cmΔt和焦耳定律得出Δt與I2的關系,然后畫出圖像;
【解答】 (1)若要達到調試電路的要求,R1的阻值應該和R2的阻值相等,應是阻值為20Ω歐的電熱絲;
(1) (2)由電流的熱效應可知,電流通過R2時,會產生熱量,煤油吸收其產生的熱量,溫度升高,因此步驟③為將開關S撥至“2”,使R2工作50秒,斷開開關S,測量并記錄煤油的溫度;
(3)根據Q吸=cmΔt可知,煤油的比熱容一定,質量不變,因此煤油吸收的熱量與其溫度的變化量Δt成正比;根據焦耳定律可知,在電阻一定和相同的時間內,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12成正比,由此可知,Δt與I2應成正比例關系,其圖像應為一條過原點的直線,由于存在實驗誤差,則圖像如下圖所示:

28.【答案】(1)溫度
(2)④→②→④→③
(3)B
【知識點】酶及其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 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2)根據實驗目的確定實驗步驟和順序即可;
(3)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淀粉的存在。
【解答】 (1)據表中數據可見:該實驗的變量是溫度,目的是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響。
(2)該實驗的步驟是:制備淀粉溶液→水浴→淀粉溶液和唾液混合→設置對照實驗→滴加碘液→觀察和分析現象→得出結論。所以正確的步驟是①→④→②→④→③→⑤。
(3)根據題干信息分析,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反應時間,因變量是酶促反應速率,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酶促反應速率先保持相對穩定,后逐漸降低最后降為0。
A.根據題干信息和圖形分析,AB時間段內,反應物比較充足,反應速率大,此時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應該是酶的數量,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圖中D點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是淀粉溶液的含量,而不是酶的數量,因此若在D點時加入適量的淀粉酶,則曲線的走勢不會發生改變,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由于該實驗的底物(淀粉溶液>含量是一定的,所以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底物濃度濃度越來越低,酶促反應速率也就越來越小,故C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29.【答案】(1)
(2)向左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2.5V
(3)燈泡發生斷路
(4)增大
【知識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 (1)電流表與被測電路串聯,根據歐姆定律求出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流,從而確定電流表的量程,滑片向左滑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大,說明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絲變長,從而確定滑動變阻器接入的接線柱;
(2)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光,根據電壓表選用小量程確定分度值讀出示數,與燈泡的額定電壓比較,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及分壓原理確定滑片移動的方向;
(3)當燈泡發生斷路時,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由于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因此電流很小,那么電燈泡不亮,電流表沒有示數。此時電壓表測電源電壓,即示數接近電源電壓。
(4)根據圖像分析燈泡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規律。
【解答】 (1)根據題意可知,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約為:,
故小燈泡的額定電流I額<0.6A,電流表量程應選0~0.6A,電流表接線柱選擇0.6A,與小燈泡串聯,故電流表標有0.6A接線柱應與小燈泡左側接線柱連接。題中要求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其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因此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絲應增加,并且應一上一下的接,故接線柱B與開關右側連接。如圖所示:

(2)小金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為2.7V,大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若她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使小燈泡達到額定電壓2.5V,因此需要減小小燈泡兩端電壓。根據U=IR可知,故應減小電路中的電流,那么應增大滑動變阻器阻值R滑,故接下來的操作是向左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2.5V;
(3) 在實驗中,發現小燈泡不亮,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則出現故障可能是燈泡發生斷路;
(4)根據圖像可知,當燈泡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燈泡的電流增大的速度越來越慢,根據可知, 小燈泡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30.【答案】(1)還原性
(2)B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3)C中左側的導管應該伸到液面以下
(4)=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
【解析】【分析】 (1)根據碳可以奪取氧化銅中的氧進行分析;
(2)根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進行分析;
(3)注意分析C裝置中導管的長度;
(4)根據二氧化碳被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二氧化碳質量來自固體減少質量進行分析。
【解答】 (1)在碳與氧化銅的反應中,碳可以奪取氧化銅中的氧,實驗時,若A處黑色粉末變紅,則說明碳具有還原性;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若觀察到B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肯定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則可排除猜想①;
(3)C中的氫氧化鈉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左側的導管應該伸入液面以下,右邊的導管在液面上。
(4)猜想②成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二氧化碳質量來自固體減少質量,故m4-m3=m1-m2。
31.【答案】(1)Na+
(2)4.66
(3)解:設恰好完全反應時參加反應的氯化鋇的質量為x,
BaCl2+Na2SO4═BaSO4↓+2NaCl
208 233
x 4.66g

解得:x=4.16g;
BaCl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氯化鋇和硫酸鈉的反應產物解答;
(2)沉淀的質量=天平的示數-空錐形瓶的質量;
(3)寫出反應的方程式,利用生成沉淀的質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氯化鋇的質量,再與氯化鋇溶液質量做比即可。
【解答】(1)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原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合生成沉淀,只有Na+個數保持不變;
(2)由表中實驗2、3的數據可知,氯化鋇溶液的質量增加,生成沉淀的質量不再增加,說明了硫酸鈉已完全反應,所以20gNa2SO4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44.66g-40g=4.66g。
32.【答案】(1)費力
(2)20
(3)AB長度與A1B1長度相等,即動力臂相等;AC長度大于A1C1長度,即阻力臂不相等,長筷子撈面時的阻力臂大;長筷子撈面與短筷子撈面相比,阻力相等,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長筷子撈面需要的力遠大于短筷子,所以長筷子撈面條需要配漏勺。
【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分類
【解析】【分析】(1)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先判斷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計算需要在B點施加的力為多少牛;
(3)AB長度與A1B1長度相等,AC長度大于A1C1長度,在阻力相同時,長筷子撈面條需要的力遠大于短筷子。
【解答】 (1)筷子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
(2)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C×AC=FB×AB,
若要使筷子對面條的壓力為2牛,需要在B點施加的力為:

(3) 長筷子撈面條需要配漏勺,而短筷子不需要的原因 :AB長度與A1B1長度相等,即動力臂相等;AC長度大于A1C1長度,即阻力臂不相等,長筷子撈面時的阻力臂大;長筷子撈面與短筷子撈面相比,阻力相等,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長筷子撈面需要的力遠大于短筷子,所以長筷子撈面條需要配漏勺。
33.【答案】(1)高
(2)變大
(3)由圖甲可知,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R1、R2并聯,根據題意可知,此時電熱水器處于加熱狀態,由表格參數可知,電熱水器的加熱功率P加熱=1760W,
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只有R1工作,電熱水器處于保溫狀態,由表格參數可知,電熱水器的保溫功率P保溫=220W,
由于電路中的總功率等于各用電器的電功率之和,則加熱時R2的電功率:P2=P加熱-P保溫=1760W-220W=1540W,
由P=UI可知,加熱時通過電熱絲R2的電流:
(4)滿箱水的質量:m=ρ水V=1.0×103/m3×60×10-3m3=60kg,
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t-t0)=4.2×103J/(kg ℃)×60kg×(40℃-20℃)=5.04×106J,
電熱水器消耗的電能:,
該過程需要的電費:1.87kW h×0.6元/(kW h)≈1.12元。
【知識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與熱量的綜合計算
【解析】【分析】(1)熱水器加熱管要有利于產生更多的熱量,且不易熔化,才能正常工作;
(2)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長度和溫度有關;
(3)由圖甲可知,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R1、R2并聯,根據題意可知此時電熱水器處于加熱狀態,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只有R1工作,電熱水器處于保溫狀態;根據P2=P加熱-P保溫求出R2的電功率,根據P=UI求出加熱時通過電熱絲R2的電流;
(4)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滿箱水的質量,根據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熱量,根據效率公式求出電熱水器消耗的電能,根據電費單價求出需要的電費。
【解答】 (1)熱水器加熱管里電阻絲的電阻要大、熔點要高;
(2)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長度和溫度有關;流經防電墻中的水必須沿著內部隔片螺旋流動,與普通水管相比其中的水柱變得更細更長,使水的橫截面積變小,長度變大,從而使水的電阻變大。
34.【答案】(1)Fe(NO3)2、Zn(NO3)2
(2)與硝酸銀反應的鋅的質量是6.5g。
設可回收的銀的質量是y。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6.5g y

解得:y=21.6g。
(3)與硝酸亞鐵反應的鋅的質量是16.25g-6.5g=9.75g。
設硝酸亞鐵質量分數是x。
Zn+Fe(NO3)2=Zn(NO3)2+Fe
65 56
9.75g x

解得:x=8.4g;
生成硝酸鋅的質量:;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鋅先和硝酸銀反應,再與硝酸亞鐵反應,根據M點的反應進度確定溶質種類即可;
(2)寫出鋅和硝酸銀反應的方程式,根據加入鋅的質量計算生成銀的質量;
(3)寫出鋅和硝酸亞鐵反應的方程式,根據加入鋅的質量計算生成鐵的質量,并計算出生成硝酸鋅的質量,最后與溶液質量做比即可。
【解答】 (1)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后和硝酸亞鐵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鐵,反應后溶液質量增大,加入6.5g鋅時硝酸銀恰好完全反應,加入16.25g鋅時,硝酸亞鐵恰好完全反應,M點時硝酸銀已經完全反應,硝酸亞鐵部分反應,溶液存在的溶質有部分沒有反應的硝酸亞鐵和反應生成的硝酸鋅。
35.【答案】(1)1.296×106J
(2)35;1050
【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W=UIt計算電池儲存的最大電能;
(2)①根據甲圖可知,7-12s內電動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平衡力的知識計算它受到的摩擦力,然后根據摩擦力影響的因素的知識計算0-2s內自行車受到的摩擦力。
②根據s=vt計算7-12s內通過的距離,根據W=Fs計算牽引力做的功;
【解答】(1)電池電壓為36V,容量為10Ah,則電池儲存的最大電能:W=UIt=36V×10A×3600s=1.296×106J;
(2)①根據甲圖可知,7-12s內電動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此時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牽引力,即f=F=35N。0-2s內做加速運動,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因此摩擦力不變,還是35N。
②7-12s內通過的距離s=vt=6m/s×5s=30m;
牽引力做的功為:W=Fs=35N×30m=1050J。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市| 凤阳县| 辽阳市| 临高县| 四川省| 呼和浩特市| 皮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堆龙德庆县| 芜湖市| 静海县| 中牟县| 新民市| 广东省| 正宁县| 万宁市| 贵南县| 陇南市| 日土县| 宜川县| 黄大仙区| 顺平县| 潼关县| 喀喇| 紫金县| 九龙城区| 石棉县| 邯郸县| 惠水县| 彭泽县| 于田县| 南召县| 施甸县| 漳浦县| 墨脱县| 张北县| 高清| 如皋市| 新沂市| 额尔古纳市|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