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月考)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月考)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月考)科學試題
1.(2024九上·龍灣月考)下列物質是某食品配料中的主要成分, 其中屬于無機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食鹽 C.食用油 D.白砂糖
2.(2024九上·龍灣月考)因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病可用抗酸劑治療。下列常用抗酸劑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
A.MgO B.CaCO3 C.NaHCO3 D.Al(OH)3
3.(2024九上·龍灣月考)小明將紙條分別緊緊卷在木棒和鐵棒上,加熱紙條,木棒上的紙條立即燃燒,鐵棒上的紙條不會立即燃燒。據此推測木棒和鐵棒具有不同的( ?。?br/>A.密度 B.導熱性 C.硬度 D.延展性
4.(2024九上·龍灣月考)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取用稀鹽酸
B.測溶液的pH
C.稀釋濃硫酸
D.氫氣還原氧化銅
5.(2024九上·龍灣月考)銪(Eu)是非?;顫姷慕饘?,能與冷水反應,應保存在氬氣中。銪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Eu+2H2O=Eu(OH)2↓+H2↑。該反應屬于( ?。?br/>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6.(2024九上·龍灣月考)將鐵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的質量會減少的是( ?。?br/>A. B. C. D.
7.(2024九上·龍灣月考)將稀鹽酸分別滴入溶液和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均無明顯現象。混合后相關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質間均未發生化學反應 B.變化中都有新物質產生
C.混合后溶液酸堿性都不變 D.圖甲可表示酸堿反應的實質
8.(2024九上·龍灣月考)將等質量的甲、乙兩金屬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關于甲、乙兩金屬判斷合理的是(  )
A.鐵、鎂 B.鋅、鎂 C.鋅、鐵 D.鐵、鋅
9.(2024九上·龍灣月考)分別將下列各組物質同時加入水中,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br/>A.KCl、NaOH、CuSO4 B.Na2CO3、Ca(OH)2、NaNO3
C.NaOH、KNO3、NaCl D.Ba(NO3)2、K2SO4、NaCl
10.(2024九上·龍灣月考)如圖是某同學的學習筆記,其中“→”表示物質之間能轉化,“—“表示物質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關于該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A.反應⑤不一定屬于復分解反應
B.該圖中的所有反應一定不涉及置換反應
C.反應①是一個放熱反應
D.反應②的轉化中必須有鹽類物質參加
11.(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固體由Ba2+、Cu2+、Na+、Cl-、、中的幾種離子構成,取一定質量的該固體樣品,進行如下實驗:
①將固體溶于水得無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過濾后得5g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過量稀硝酸,仍有3g白色沉淀。
③在濾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則該固體中一定含有(  )
A.Na+、、 B.Cu2+、、
C.Cl-、、 D.Na+、Ba2+、Cl-
12.(2024九上·龍灣月考)取一定質量的鋅粒和銅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漸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質量與有關量的變化關系圖正確的是( ?。?br/>A. B.
C. D.
13.(2024九上·龍灣月考) 分離、提純是化學實驗的重要環節,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br/>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
A 除去CO中的少量H2O和CO2 先通過濃硫酸,再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B 除去NaCl固體中的少量Na2CO3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適量稀鹽酸,蒸發結晶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 加入適量的Ba(NO3)2溶液,過濾
D 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鐵粉 用磁鐵吸引
A.A B.B C.C D.D
14.(2024九上·龍灣月考)在硝酸銀、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反應停止后,濾液仍為藍色,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A.濾渣中一定有銀,沒有銅和鋅
B.濾渣中一定有銀和鋅,可能有銅
C.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硝酸銀
D.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可能有硝酸銀
15.(2024九上·龍灣月考)如圖所示,圍棋棋盤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鐵、稀鹽酸、氫氧化鋇、碳酸鈣、硝酸銀五種物質,相鄰棋子間的連線表示物質間可以反應。已知與戊的反應中:甲﹣戊的反應類型不同于其它幾個反應;丙﹣戊反應能產生一種氣體,且該氣體還能與丁反應生成沉淀。則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 戊
A 鐵 硝酸銀 碳酸鈣 氫氧化鋇 稀鹽酸
B 硝酸銀 鐵 稀鹽酸 氫氧化鋇 碳酸鈣
C 硝酸銀 鐵 碳酸鈣 氫氧化鋇 稀鹽酸
D 鐵 氫氧化鋇 碳酸鈣 硝酸銀 稀鹽酸
A.A B.B C.C D.D
16.(2024九上·龍灣月考)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復興號!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
(1)制造列車的材料有:鋁合金、不銹鋼、高強度鋼、高分子材料等。不銹鋼、鋁合金屬于  ?。ㄟx填“金屬材料”或“合成材料”)。
(2)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   。
(3)列車軌道建設中常用鋁和氧化鐵(化學式為)在高溫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熔融狀態下的鐵單質對鋼軌中的縫隙進行焊接。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X的化學式為   。
17.(2024九上·龍灣月考)2016年12月,中國最大的航母正式下水起航,舉世矚月,其中鋼鐵是建筑航母的主要材料之一、
(1)鋼鐵易于氧氣作用發生銹蝕,下水前需進行防銹處理,請例舉一種防銹的方法   。
(2)焊接鋼件時要先除去其表面的銹垢,用稀硫酸除銹的化學方程式為   。要檢驗除銹過程產生的廢液中含有硫酸,可以選擇的試劑是  ?。啥噙x)。
A.酚酞 B.鐵粉 C.氧化銅 D.氯化鈉溶液
18.(2024九上·龍灣月考)學習了金屬的化學性質后,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利用數字化儀器對鎂與鹽酸反應進行研究,實驗前先用砂紙將鎂條打磨,將打磨后的鎂條放入錐形瓶中,再將注射器中稀鹽酸快速壓入錐形瓶中,通過數字傳感器測定實驗過程中密閉容器內壓強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
(1)將注射器剛注入鹽酸時鎂條表面無明顯氣泡,但此時壓強上升迅速,原因可能是   。
(2)ac段容器內壓強增大,而cd段容器內壓強逐漸減小,觀察發現,至圖中c點鎂條恰好完全溶解,說明鎂與鹽酸反應還會  ?。ㄌ睢拔铡被颉胺懦觥保崃?。
(3)用pH試紙測出ab段溶液的pH   7(選填“>”、“<”、“=”)。
19.(2024九上·龍灣月考)常見金屬D的制取與轉化關系如圖(有些反應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友情提醒:本題中的字母是物質代號,不是元素符號)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是   ;E是   。
(2)寫出圖中①②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②   。
(3)反應③的基本類型是:   。
20.(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課本中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做了綠色化改進后制取單質鐵(K1,K2是活塞)如圖所示。
(1)要驗證CO還原Fe2O3的產物應   (填K1,K2的狀態);
①這是關于氣體的實驗,實驗前必須對裝置進行  ??;
②e處發生的反應方程式是   ;
(2)關閉K2,開啟K1,可以將d口出來的氣體再從a通入裝置而循環使用;
①c瓶中應裝   (填序號);
A.澄清石灰水 B.水 C.石蕊溶液 D.濃硫酸
②該實驗這樣改進的主要優點是   。
21.(2024九上·龍灣月考)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體草酸受熱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對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種類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1)觀察到   裝置(填字母)中的澄請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草酸分解有氣體生成。
(2)有兩種實驗現象都能分別證明草酸分解的氣體中含有:①C裝置中澄消石灰水不變渾濁,F裝置中  ??;②E裝置中出現   的現象。
(3)【實驗結論】通過實驗探究證明:猜想3成立。
(4)【問題討論】B裝置的作用是  ?。籇裝置的作用是   。裝置末端酒精燈的作用是   。
22.(2024九上·龍灣月考)為了探究食鹽水對鐵釘銹蝕速率的影響,小科設計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家庭小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很快看到實驗現象。
(1)請推測該實驗一段時間后導管中紅墨水的移動情況,并解釋你推測的理由。   。
(2)小江認為小科的實驗不足以說明食鹽水能加快鐵釘的銹蝕速率,請在小科實驗的基礎上完善此實驗方案?!?  。
(3)小柯通過查閱資料知道:Ⅰ.與鐵制品接觸的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越大,鐵制品銹蝕的越嚴重;Ⅱ.一般酸堿鹽溶于水都會發生電離,氯化鈉電離時會生成鈉離子與氯離子,所以在食鹽水中鐵釘銹蝕的快。在下列給出的廚房常見液體中能加快鐵制品銹蝕的有   (填序號,可多選)。
①蘇打水②蔗糖水③食醋④蒸餾水
23.(2024九上·龍灣月考)小菁為了探究某冶煉廠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測得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80%。
(1)現煉鐵廠利用該赤鐵礦石,理論上可煉出純鐵多少噸  ???
(2)在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時,小菁得到如下兩組數據(雜質不參加反應)
你認為他應該選用了  ?。ㄌ睢癆”或“B”)組數據來計算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結合裝置圖回答他不選用另一組數據計算可能的原因   。(寫出一點即可)
  反應前 反應后
A組 玻璃管和赤鐵礦石樣品的質量 玻璃管和固體物質的質量
B組 燒杯和澄清石灰水的質量 燒杯和燒杯中物質的質量
24.(2024九上·龍灣月考)為了測定某種黃銅(銅和鋅的合金)的組成,現取該黃銅樣品碎屑100g,把4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該樣品中,測得數據記錄如下表:(Zn+H2SO4=H2↑+ZnSO4)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硫酸質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體質量(g) 87 74 67.5 67.5
(1)第2次測得剩余固體質量為74g,其成分中含   物質;
(2)該黃銅樣品中銅和鋅的質量比是  ?。?br/>(3)計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并畫出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與加入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無機物即無機化合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鹽、硫酸、石灰等。但一些簡單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和碳化物等,由于它們的組成和性質與無機物相似,因此也作為無機物來研究。
【解答】淀粉、食用油和白砂糖中都含有碳元素,都屬于有機化合物;而食鹽中不含碳元素,屬于無機化合物,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2.【答案】A
【知識點】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根據氧化物定義分析,氧化物為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A、 MgO由鎂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 ,符合題意;
B、CaCO3由三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題意由
C、NaHCO3由三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題意;
D、Al(OH)3由三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答案】B
【知識點】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性質決定用途,也能根據用途推測性質,結合題目的描述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鐵棒上的紙條不會立即燃燒,是因為木棒上的紙條沒有達到了燃點。木棒惡化鐵棒肯定吸收了相同的熱量,那么只能是鐵棒能更快地將熱量導走所致,所以木棒和鐵棒具有不同的導熱性,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4.【答案】D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
【解答】A.倒置滴管,藥品流入膠囊會腐蝕膠囊,故A錯誤;
B.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故B錯誤;
C.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故C錯誤;
D.氫氣還原氧化銅,導管應伸入試管的底部、氧化銅的上方,試管口略向下傾斜,故D正確。
故選D。
5.【答案】C
【知識點】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置換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分析。
【解答】由反應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C正確;
故選C。
6.【答案】D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比較析出物質的質量與進入溶液物質的質量大小即可。
【解答】AB.鐵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氫氣,參加反應的56份鐵的質量大于置換出的2份氫氣的質量,則溶液質量增加,故A、B不合題意;
C.鐵與硫酸亞鐵不反應,則溶液質量不變,故C不合題意;
D.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進入溶液的是56份的鐵,析出的是64份的鐵,因此溶液種類減小,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7.【答案】D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有新物質生成時就發生了化學反應;
B.注意稀鹽酸和氯化鈉的反應是否進行;
C.根據酸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判斷;
D.根據酸堿中和的本質判斷。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氯化鈉和水,因此發生了化學反應,故A錯誤;
B.由稀鹽酸與氯化鈉混合后,沒有新物質生成,故B錯誤;
C.稀鹽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結合氫氧根離子生成了水分子,混合后溶液酸堿性發生了改變,故C錯誤;
D.由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結合氫氧根離子生成了水分子,可表示酸堿反應的實質,故D正確
故選D。
8.【答案】D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圖像可知,乙金屬反應使用的時間短,所以乙金屬比甲活潑;甲金屬產生的氫氣比乙多,甲金屬相對原子質量小于乙;
金屬活動性鎂>鋅>鐵,相對原子質量鎂<鐵<鋅。
故D正確,而A、B、C不合題意。
故選D。
9.【答案】C
【知識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
【解析】【分析】根據復分解反應條件(生成物中是否有水或氣體或沉淀)及銅離子溶液呈藍色分析。
【解答】 A、硫酸銅溶液呈藍色,不符合題意;
B、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會產生沉淀,不符合題意;
C、氫氧化鈉、硝酸鉀、氯化鈉相互間不反應且溶液都呈無色,符合題意;
D、硝酸鋇與硫酸鉀反應可產生硫酸鋇沉淀,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答案】D
【知識點】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鹽的性質及用途;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AB.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確定反應的基本類型;
C.根據氧化鈣和水的反應判斷;
D.根據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判斷。
【解答】A.反應⑤可以是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為分解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A正確不合題意;B.幾種物質中沒有一種物質是單質,那么不可能發生置換反應,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是放熱的化學反應,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反應②可以是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的反應,不一定是有鹽類物質參加,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11.【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 根據鋇離子與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結合成碳酸鋇沉淀、硫酸鋇沉淀以及碳酸鋇溶于酸,硫酸鋇不溶于酸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①將固體溶于水得無色透明溶液,即溶液中不含有色離子,加入足量BaCl2溶液過濾后得到5g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等;
②在沉淀中加入過量稀硝酸,仍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則原5g白色沉淀是硫酸鋇和碳酸鋇,3g白色沉淀為硫酸鋇,則原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不含鋇離子和鈣離子;
③濾液中含有過量的硝酸,在濾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濾液中含有氯離子,由于實驗①中加入了氯化鋇溶液,無法判斷原固體中是否含有氯離子,根據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原則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鈉離子;
即該固體中一定含有鈉離子、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故選A。
12.【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銅不與稀硫酸反應,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隨著稀硫酸質量的增大,銅和稀硫酸不反應,則銅片的質量保持不變,故A錯誤;
B.根據題意可知,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因此鋅的質量隨稀硫酸質量的增大而減小,故B錯誤;
C.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氫氣的質量隨著稀硫酸的質量增大而增大;當鋅粒完全反應后,氫氣的質量保持不變,故C正確;
D.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生成硫酸鋅的質量隨稀硫酸質量的增大而增大。當鋅完全反應后,硫酸鋅的質量保持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13.【答案】A
【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A、濃硫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水分;再通過氫氧化鈉溶液,雖然能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但又引入了水蒸氣,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先加足量水溶解,Na2CO3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結晶,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C、K2SO4能與適量的Ba(NO3)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鉀,再過濾,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D、鐵粉能被磁鐵吸引,銅粉不能,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故選:A.
【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14.【答案】D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鋅先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硝酸銀溶液反應完,若還有鋅,鋅才能與硝酸銅溶液反應,反應停止后過濾,濾液仍為藍色,說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銅。
【解答】反應停止時,濾液仍為藍色,那么肯定存在硝酸銅溶液,那么可能硝酸銀完全反應,也可能硝酸銀有剩余,則濾液中肯定存在反應產物硝酸鋅和硝酸銅,可能含有硝酸銀。
由于鋅和硝酸銀的反應,因此濾渣中肯定存在銀。由于無法判斷硝酸銅是否開始反應,因此濾渣中可能含有銅,肯定沒有鋅。
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15.【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不同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結合題目的要求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甲是鐵,戊是鹽酸,丙是碳酸鈣,丙 戊反應能產生一種氣體,且該氣體還能與丁反應生成沉淀,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鋇反應產生白色沉淀,所以丁是氫氧化鋇,剩下的乙屬于硝酸銀,
故選A。
16.【答案】(1)金屬材料
(2)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
(3)Al2O3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由金屬和金屬、金屬和非金屬加熱融合而成的物質叫做合金;
(2)注意鋁表面生成的氧化鋁薄膜比較致密;
(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
【解答】(1)鋁合金是又金屬鋁和其它金屬構成的,具有金屬的性質,屬于金屬材料;
(2)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所以鋁制品耐腐蝕:
(3)根據方程式 可知,反應前后鐵原子都是2個,反應前氧原子是3個,反應后應該是3個,包含在未知物質中,反應前鋁原子是2個,反應后應該是2個,包含在未知物質中,則X的化學式為Al2O3。
(1)由金屬和金屬、金屬和非金屬加熱融合而成的物質叫做合金,所以不銹鋼、鋁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2)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
(3)反應前后鐵原子都是2個,反應前氧原子是3個,反應后應該是3個,包含在未知物質中,反應前鋁原子是2個,反應后應該是2個,包含在未知物質中,則X的化學式為Al2O3。
17.【答案】(1)噴漆(合理即可)
(2)3H2SO4+Fe2O3═Fe2(SO4)3+3H2O;BC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酸的化學性質;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分析】(1)鐵與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接觸會發生腐蝕生銹;
(2)①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根據酸的通性分析判斷。
【解答】(1)在鐵表面噴漆,以隔絕鐵與氧氣、水接觸,可以防銹;
(2)①鐵銹的成分為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則反應的的化學方程式為:3H2SO4+Fe2O3═Fe2(SO4)3+3H2O;
②A.硫酸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故A不符合題意;
B.鐵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會有氣泡生成,溶液逐漸變成淺綠色,故B符合題意;
C.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此時溶液逐漸變成藍色,故C符合題意;
D.硫酸與氯化鈉不反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C。
(1)鐵在與水和氧氣并存時易生銹,防銹可以在鐵表面噴漆,以隔絕鐵與氧氣、水接觸;
(2)鐵銹的成分為氧化鐵,可以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反應的的化學方程式為:3H2SO4+Fe2O3═Fe2(SO4)3+3H2O;
A、硫酸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廢液加入酚酞無論是否存在硫酸都不會有明顯的實驗現象,不符合題意;
B、鐵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廢液中加入鐵粉,若有氣泡生成,溶液逐漸變成淺綠色,則廢液中含有硫酸,符合題意;
C、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廢液中加入氧化銅,若有氧化銅逐漸溶解,溶液逐漸變成藍色,則廢液中含有硫酸,符合題意;
D、硫酸與氯化鈉不反應,廢液加入氯化鈉溶液無論是否存在硫酸都不會有明顯的實驗現象,不符合題意。
故選BC。
18.【答案】(1)鹽酸占據一定體積,使容器中氣體收縮,氣壓增大(合理即可)
(2)放出
(3)<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加入的鹽酸會占據一定體積分析;
(2)當氣體的溫度升高時,氣壓增大;溫度降低時,氣壓減?。?br/>(3)根據圖像確定反應進度,進而確定溶質種類,確定溶液的pH范圍。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將注射器剛注入鹽酸時,由于鹽酸占據一定體積,使容器中氣體收縮,氣壓增大,所以此時壓強上升迅速;
(2)c點鎂條恰好完全溶解,說明鎂條與稀鹽酸完全反應,而cd段容器內壓強逐漸減小,應該是溫度降低所致,那么說明鎂與鹽酸反應還會放出熱量;
(3)由圖象看出,ab段時鎂條未完全反應,此時鹽酸過量,溶有呈酸性,所以pH<7。
(1)將注射器剛注入鹽酸時鎂條表面無明顯氣泡,但此時壓強上升迅速,原因可能是鹽酸占據一定體積,使容器中氣體收縮,氣壓增大;
(2)ac段容器內壓強增大,而cd段容器內壓強逐漸減小,觀察發現,至圖中c點鎂條恰好完全溶解,說明鎂與鹽酸反應還會放出熱量;
(3)由圖象看出,ab段時鎂條未完全反應,鎂、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鹽酸過量,溶有呈酸性,所以pH<7。
19.【答案】(1)C;H2
(2)Fe2O3+3CO2Fe+3CO2;Fe+CuSO4=FeSO4+Cu
(3)置換反應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金屬的化學性質;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物質的特征確定其中某種物質的名稱,然后根據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依次確定其它物質的名稱即可。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B為一氧化碳,黑色的A木炭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能夠生成一氧化碳。紅棕色的氧化鐵C與一氧化碳B發生還原反應,生成能被吸引的D鐵單質。D鐵單質與鹽酸反應,生成E氫氣。D鐵單質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紅色的銅單質F。
(1)根據題意可知,A為碳,其化學式為C;E為氫氣,其化學式為H2。
(2)根據題意可知,反應①是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2O3+3CO2Fe+3CO2;
反應②是鐵與可溶性銅鹽(如硫酸銅)在溶液中反應生成亞鐵鹽(硫酸亞鐵)和銅,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CuSO4=FeSO4+Cu。
(3)反應③是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屬于置換反應。
(1)由分析可知,A為碳,其化學式為C,故填C;
E為氫氣,其化學式為H2,故填H2。
(2)由分析可知,B為一氧化碳,C為氧化鐵,則反應①是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2O3+3CO2Fe+3CO2;
由分析可知,D為鐵,F為銅,則反應②是鐵與可溶性銅鹽(如硫酸銅)在溶液中反應生成亞鐵鹽(硫酸亞鐵)和銅,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CuSO4=FeSO4+Cu。
(3)由分析可知,D為鐵,E為氫氣,則反應③是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屬于置換反應,故填置換反應。
20.【答案】關閉K1,打開K2;檢查氣密性;;D;防治污染大氣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氣體可用澄清的石灰水進行檢驗;
①只要有氣體參與的實驗都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
(2)①根據濃硫酸的吸水性解答;
②根據多余的一氧化碳不會排入空氣分析。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一氧化碳和氧化鐵高溫生成鐵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而與氫氧化鈉反應沒有明顯現象,則要驗證CO還原Fe2O3的產物應關閉K1,打開K2。
①實驗過程中有氣體參與,則實驗前必須對裝置進行檢查氣密性。
②根據圖片可知,e處發生的反應是一氧化碳點燃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①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除去,剩余的CO肯定存在水蒸氣,在利用前要除去水蒸氣,那么要在c瓶中盛放濃硫酸來吸收水分,故選D。
②一氧化碳有毒,會污染空氣,故該實驗這樣改進的主要優點是防治污染大氣。
21.【答案】A;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黑色粉末變為紅色;吸收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干燥氣體;燃燒尾氣中殘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氧化碳能夠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黑色的氧化銅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4)①后面要通過檢查二氧化碳的存在證明一氧化碳生成,那么需要先除去原來的二氧化碳氣體;
②根據濃硫酸的吸水性解答。
③一氧化碳有毒,而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無毒。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觀察到A裝置中的澄請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草酸分解有二氧化碳生成;
(2)根據圖片可知,原有的二氧化碳已經被B裝置完全除去,若F裝置中如變渾濁則說明有二氧化碳在E中生成。若 E裝置中出現黑色粉末變為紅色,說明氧化銅被還原為銅,證明草酸分解有一氧化碳生成;
(4)①裝置B中的氫氧化鈉能夠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可以吸收氣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二氧化碳都后面的實驗產生干擾;
②D裝置中的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氣體;
③一氧化碳具有毒性,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裝置末端酒精燈能夠燃燒尾氣中殘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22.【答案】紅墨水向左移動,是因為鐵在與氧氣和水共存時會發生銹蝕,消耗瓶內氧氣,導致瓶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導管中的紅墨水向左移動;仍采用小科的裝置做對比實驗,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30mL食鹽水換成30mL蒸餾水,重復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①③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鐵釘銹蝕的原理,分析瓶內氣體變化情況,進而判斷導管中紅墨水標記的移動方向;
(2)依據實驗探究的目的和控制變量法,確定對照組應加入的物質;根據資料中影響鐵制品銹蝕的因素,分析各液體中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判斷哪些液體能加快鐵銹蝕;
(3)在實驗探究中,明確鐵釘銹蝕與氧氣、水有關,食鹽水對銹蝕速率有影響,通過對比實驗來驗證相關結論。
【解答】(1)紅墨水向左移動,是因為鐵在與氧氣和水共存時會發生銹蝕,消耗瓶內氧氣,導致瓶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導管中的紅墨水向左移動;
(2)實驗方案:仍采用小科的裝置做對比實驗,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30mL食鹽水換成30mL蒸餾水,重復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
(3)①蘇打水是碳酸鈉的水溶液,碳酸鈉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能夠促進鐵生銹,故選項正確;
②蔗糖水中不含有自由移動的離子,不能促進鐵生銹,故選項不正確;
③食醋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醋酸根離子和氫離子,能夠促進鐵生銹,故選項正確;
④蒸餾水中不含有自由移動的離子,不能促進鐵生銹,故選項不正確;
故選①③。
23.【答案】2857;A;石灰水也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導致數據m4有誤差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寫出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根據氧化鐵的質量計算出生成鐵單質的質量即可;
(2)A組在試管中進行,避免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5000t×80%=4000t;
設得到純鐵的質量為x,

解得:x=2800t;
(2)根據題意可知,他應該選用了A組數據來計算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理由是:B組實驗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可使得反應前后質量差增大,影響根據二氧化碳質量所計算的氧化鐵的質量及其質量分數。
24.【答案】銅和鋅;27:13;19.6%,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分析表格數據,找到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固體質量的減小量,據此確定第2次的固體物質種類;
(2)剩余的固體就是銅,減小的質量就是鋅,然后二者做比即可;
(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每加入100g稀硫酸與13g鋅恰好完全反應,根據方程式計算出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再次利用方程式,根據鋅的質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和氫氣質量,最后完成作圖即可。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第1次和第2次可知,每加入100g稀硫酸固體質量減小13g,而第3次加入稀硫酸后固體質量減小量小于13g,說明第3次中鋅已經完全反應,而第2次反應后固體中仍然含有鋅,故剩余固體的成分中含有銅和鋅。
(2)第3次反應完全,則銅的質量為67.5g,則鋅的質量為:100g-67.5g=32.5g,
故該黃銅樣品中銅和鋅的質量比是。
(3)設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x
;
解得:
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9.6%。
設最終生成氫氣質量為y,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硫酸質量為z
銅質量為
;
解得:。
恰好完全反應消耗稀硫酸質量為。
故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與加入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圖為:
。
1 / 1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月考)科學試題
1.(2024九上·龍灣月考)下列物質是某食品配料中的主要成分, 其中屬于無機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食鹽 C.食用油 D.白砂糖
【答案】B
【知識點】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無機物即無機化合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鹽、硫酸、石灰等。但一些簡單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和碳化物等,由于它們的組成和性質與無機物相似,因此也作為無機物來研究。
【解答】淀粉、食用油和白砂糖中都含有碳元素,都屬于有機化合物;而食鹽中不含碳元素,屬于無機化合物,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2.(2024九上·龍灣月考)因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病可用抗酸劑治療。下列常用抗酸劑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br/>A.MgO B.CaCO3 C.NaHCO3 D.Al(OH)3
【答案】A
【知識點】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根據氧化物定義分析,氧化物為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A、 MgO由鎂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 ,符合題意;
B、CaCO3由三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題意由
C、NaHCO3由三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題意;
D、Al(OH)3由三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2024九上·龍灣月考)小明將紙條分別緊緊卷在木棒和鐵棒上,加熱紙條,木棒上的紙條立即燃燒,鐵棒上的紙條不會立即燃燒。據此推測木棒和鐵棒具有不同的( ?。?br/>A.密度 B.導熱性 C.硬度 D.延展性
【答案】B
【知識點】常見金屬與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性質決定用途,也能根據用途推測性質,結合題目的描述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鐵棒上的紙條不會立即燃燒,是因為木棒上的紙條沒有達到了燃點。木棒惡化鐵棒肯定吸收了相同的熱量,那么只能是鐵棒能更快地將熱量導走所致,所以木棒和鐵棒具有不同的導熱性,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4.(2024九上·龍灣月考)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br/>A.取用稀鹽酸
B.測溶液的pH
C.稀釋濃硫酸
D.氫氣還原氧化銅
【答案】D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
【解答】A.倒置滴管,藥品流入膠囊會腐蝕膠囊,故A錯誤;
B.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故B錯誤;
C.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故C錯誤;
D.氫氣還原氧化銅,導管應伸入試管的底部、氧化銅的上方,試管口略向下傾斜,故D正確。
故選D。
5.(2024九上·龍灣月考)銪(Eu)是非?;顫姷慕饘伲芘c冷水反應,應保存在氬氣中。銪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Eu+2H2O=Eu(OH)2↓+H2↑。該反應屬于( ?。?br/>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答案】C
【知識點】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置換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分析。
【解答】由反應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C正確;
故選C。
6.(2024九上·龍灣月考)將鐵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的質量會減少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比較析出物質的質量與進入溶液物質的質量大小即可。
【解答】AB.鐵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氫氣,參加反應的56份鐵的質量大于置換出的2份氫氣的質量,則溶液質量增加,故A、B不合題意;
C.鐵與硫酸亞鐵不反應,則溶液質量不變,故C不合題意;
D.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進入溶液的是56份的鐵,析出的是64份的鐵,因此溶液種類減小,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7.(2024九上·龍灣月考)將稀鹽酸分別滴入溶液和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均無明顯現象。混合后相關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質間均未發生化學反應 B.變化中都有新物質產生
C.混合后溶液酸堿性都不變 D.圖甲可表示酸堿反應的實質
【答案】D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有新物質生成時就發生了化學反應;
B.注意稀鹽酸和氯化鈉的反應是否進行;
C.根據酸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判斷;
D.根據酸堿中和的本質判斷。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氯化鈉和水,因此發生了化學反應,故A錯誤;
B.由稀鹽酸與氯化鈉混合后,沒有新物質生成,故B錯誤;
C.稀鹽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結合氫氧根離子生成了水分子,混合后溶液酸堿性發生了改變,故C錯誤;
D.由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結合氫氧根離子生成了水分子,可表示酸堿反應的實質,故D正確
故選D。
8.(2024九上·龍灣月考)將等質量的甲、乙兩金屬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關于甲、乙兩金屬判斷合理的是(  )
A.鐵、鎂 B.鋅、鎂 C.鋅、鐵 D.鐵、鋅
【答案】D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根據圖像可知,乙金屬反應使用的時間短,所以乙金屬比甲活潑;甲金屬產生的氫氣比乙多,甲金屬相對原子質量小于乙;
金屬活動性鎂>鋅>鐵,相對原子質量鎂<鐵<鋅。
故D正確,而A、B、C不合題意。
故選D。
9.(2024九上·龍灣月考)分別將下列各組物質同時加入水中,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KCl、NaOH、CuSO4 B.Na2CO3、Ca(OH)2、NaNO3
C.NaOH、KNO3、NaCl D.Ba(NO3)2、K2SO4、NaCl
【答案】C
【知識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
【解析】【分析】根據復分解反應條件(生成物中是否有水或氣體或沉淀)及銅離子溶液呈藍色分析。
【解答】 A、硫酸銅溶液呈藍色,不符合題意;
B、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會產生沉淀,不符合題意;
C、氫氧化鈉、硝酸鉀、氯化鈉相互間不反應且溶液都呈無色,符合題意;
D、硝酸鋇與硫酸鉀反應可產生硫酸鋇沉淀,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2024九上·龍灣月考)如圖是某同學的學習筆記,其中“→”表示物質之間能轉化,“—“表示物質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關于該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A.反應⑤不一定屬于復分解反應
B.該圖中的所有反應一定不涉及置換反應
C.反應①是一個放熱反應
D.反應②的轉化中必須有鹽類物質參加
【答案】D
【知識點】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鹽的性質及用途;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AB.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確定反應的基本類型;
C.根據氧化鈣和水的反應判斷;
D.根據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判斷。
【解答】A.反應⑤可以是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為分解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A正確不合題意;B.幾種物質中沒有一種物質是單質,那么不可能發生置換反應,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是放熱的化學反應,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反應②可以是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的反應,不一定是有鹽類物質參加,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11.(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固體由Ba2+、Cu2+、Na+、Cl-、、中的幾種離子構成,取一定質量的該固體樣品,進行如下實驗:
①將固體溶于水得無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過濾后得5g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過量稀硝酸,仍有3g白色沉淀。
③在濾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則該固體中一定含有( ?。?br/>A.Na+、、 B.Cu2+、、
C.Cl-、、 D.Na+、Ba2+、Cl-
【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 根據鋇離子與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結合成碳酸鋇沉淀、硫酸鋇沉淀以及碳酸鋇溶于酸,硫酸鋇不溶于酸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①將固體溶于水得無色透明溶液,即溶液中不含有色離子,加入足量BaCl2溶液過濾后得到5g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等;
②在沉淀中加入過量稀硝酸,仍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則原5g白色沉淀是硫酸鋇和碳酸鋇,3g白色沉淀為硫酸鋇,則原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不含鋇離子和鈣離子;
③濾液中含有過量的硝酸,在濾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濾液中含有氯離子,由于實驗①中加入了氯化鋇溶液,無法判斷原固體中是否含有氯離子,根據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原則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鈉離子;
即該固體中一定含有鈉離子、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故選A。
12.(2024九上·龍灣月考)取一定質量的鋅粒和銅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漸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質量與有關量的變化關系圖正確的是( ?。?br/>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銅不與稀硫酸反應,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隨著稀硫酸質量的增大,銅和稀硫酸不反應,則銅片的質量保持不變,故A錯誤;
B.根據題意可知,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因此鋅的質量隨稀硫酸質量的增大而減小,故B錯誤;
C.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氫氣的質量隨著稀硫酸的質量增大而增大;當鋅粒完全反應后,氫氣的質量保持不變,故C正確;
D.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生成硫酸鋅的質量隨稀硫酸質量的增大而增大。當鋅完全反應后,硫酸鋅的質量保持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13.(2024九上·龍灣月考) 分離、提純是化學實驗的重要環節,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br/>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
A 除去CO中的少量H2O和CO2 先通過濃硫酸,再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B 除去NaCl固體中的少量Na2CO3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適量稀鹽酸,蒸發結晶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 加入適量的Ba(NO3)2溶液,過濾
D 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鐵粉 用磁鐵吸引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A、濃硫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水分;再通過氫氧化鈉溶液,雖然能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但又引入了水蒸氣,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先加足量水溶解,Na2CO3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結晶,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C、K2SO4能與適量的Ba(NO3)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鉀,再過濾,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D、鐵粉能被磁鐵吸引,銅粉不能,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故選:A.
【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14.(2024九上·龍灣月考)在硝酸銀、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反應停止后,濾液仍為藍色,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br/>A.濾渣中一定有銀,沒有銅和鋅
B.濾渣中一定有銀和鋅,可能有銅
C.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硝酸銀
D.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可能有硝酸銀
【答案】D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物質的鑒別、推斷
【解析】【分析】鋅先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硝酸銀溶液反應完,若還有鋅,鋅才能與硝酸銅溶液反應,反應停止后過濾,濾液仍為藍色,說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銅。
【解答】反應停止時,濾液仍為藍色,那么肯定存在硝酸銅溶液,那么可能硝酸銀完全反應,也可能硝酸銀有剩余,則濾液中肯定存在反應產物硝酸鋅和硝酸銅,可能含有硝酸銀。
由于鋅和硝酸銀的反應,因此濾渣中肯定存在銀。由于無法判斷硝酸銅是否開始反應,因此濾渣中可能含有銅,肯定沒有鋅。
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15.(2024九上·龍灣月考)如圖所示,圍棋棋盤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鐵、稀鹽酸、氫氧化鋇、碳酸鈣、硝酸銀五種物質,相鄰棋子間的連線表示物質間可以反應。已知與戊的反應中:甲﹣戊的反應類型不同于其它幾個反應;丙﹣戊反應能產生一種氣體,且該氣體還能與丁反應生成沉淀。則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 戊
A 鐵 硝酸銀 碳酸鈣 氫氧化鋇 稀鹽酸
B 硝酸銀 鐵 稀鹽酸 氫氧化鋇 碳酸鈣
C 硝酸銀 鐵 碳酸鈣 氫氧化鋇 稀鹽酸
D 鐵 氫氧化鋇 碳酸鈣 硝酸銀 稀鹽酸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根據不同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結合題目的要求分析判斷。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甲是鐵,戊是鹽酸,丙是碳酸鈣,丙 戊反應能產生一種氣體,且該氣體還能與丁反應生成沉淀,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鋇反應產生白色沉淀,所以丁是氫氧化鋇,剩下的乙屬于硝酸銀,
故選A。
16.(2024九上·龍灣月考)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復興號!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
(1)制造列車的材料有:鋁合金、不銹鋼、高強度鋼、高分子材料等。不銹鋼、鋁合金屬于  ?。ㄟx填“金屬材料”或“合成材料”)。
(2)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   。
(3)列車軌道建設中常用鋁和氧化鐵(化學式為)在高溫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熔融狀態下的鐵單質對鋼軌中的縫隙進行焊接。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X的化學式為   。
【答案】(1)金屬材料
(2)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
(3)Al2O3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由金屬和金屬、金屬和非金屬加熱融合而成的物質叫做合金;
(2)注意鋁表面生成的氧化鋁薄膜比較致密;
(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
【解答】(1)鋁合金是又金屬鋁和其它金屬構成的,具有金屬的性質,屬于金屬材料;
(2)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所以鋁制品耐腐蝕:
(3)根據方程式 可知,反應前后鐵原子都是2個,反應前氧原子是3個,反應后應該是3個,包含在未知物質中,反應前鋁原子是2個,反應后應該是2個,包含在未知物質中,則X的化學式為Al2O3。
(1)由金屬和金屬、金屬和非金屬加熱融合而成的物質叫做合金,所以不銹鋼、鋁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2)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
(3)反應前后鐵原子都是2個,反應前氧原子是3個,反應后應該是3個,包含在未知物質中,反應前鋁原子是2個,反應后應該是2個,包含在未知物質中,則X的化學式為Al2O3。
17.(2024九上·龍灣月考)2016年12月,中國最大的航母正式下水起航,舉世矚月,其中鋼鐵是建筑航母的主要材料之一、
(1)鋼鐵易于氧氣作用發生銹蝕,下水前需進行防銹處理,請例舉一種防銹的方法   。
(2)焊接鋼件時要先除去其表面的銹垢,用稀硫酸除銹的化學方程式為   。要檢驗除銹過程產生的廢液中含有硫酸,可以選擇的試劑是  ?。啥噙x)。
A.酚酞 B.鐵粉 C.氧化銅 D.氯化鈉溶液
【答案】(1)噴漆(合理即可)
(2)3H2SO4+Fe2O3═Fe2(SO4)3+3H2O;BC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酸的化學性質;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解析】【分析】(1)鐵與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接觸會發生腐蝕生銹;
(2)①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根據酸的通性分析判斷。
【解答】(1)在鐵表面噴漆,以隔絕鐵與氧氣、水接觸,可以防銹;
(2)①鐵銹的成分為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則反應的的化學方程式為:3H2SO4+Fe2O3═Fe2(SO4)3+3H2O;
②A.硫酸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故A不符合題意;
B.鐵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會有氣泡生成,溶液逐漸變成淺綠色,故B符合題意;
C.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此時溶液逐漸變成藍色,故C符合題意;
D.硫酸與氯化鈉不反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C。
(1)鐵在與水和氧氣并存時易生銹,防銹可以在鐵表面噴漆,以隔絕鐵與氧氣、水接觸;
(2)鐵銹的成分為氧化鐵,可以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反應的的化學方程式為:3H2SO4+Fe2O3═Fe2(SO4)3+3H2O;
A、硫酸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廢液加入酚酞無論是否存在硫酸都不會有明顯的實驗現象,不符合題意;
B、鐵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廢液中加入鐵粉,若有氣泡生成,溶液逐漸變成淺綠色,則廢液中含有硫酸,符合題意;
C、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廢液中加入氧化銅,若有氧化銅逐漸溶解,溶液逐漸變成藍色,則廢液中含有硫酸,符合題意;
D、硫酸與氯化鈉不反應,廢液加入氯化鈉溶液無論是否存在硫酸都不會有明顯的實驗現象,不符合題意。
故選BC。
18.(2024九上·龍灣月考)學習了金屬的化學性質后,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利用數字化儀器對鎂與鹽酸反應進行研究,實驗前先用砂紙將鎂條打磨,將打磨后的鎂條放入錐形瓶中,再將注射器中稀鹽酸快速壓入錐形瓶中,通過數字傳感器測定實驗過程中密閉容器內壓強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
(1)將注射器剛注入鹽酸時鎂條表面無明顯氣泡,但此時壓強上升迅速,原因可能是   。
(2)ac段容器內壓強增大,而cd段容器內壓強逐漸減小,觀察發現,至圖中c點鎂條恰好完全溶解,說明鎂與鹽酸反應還會  ?。ㄌ睢拔铡被颉胺懦觥保崃?。
(3)用pH試紙測出ab段溶液的pH   7(選填“>”、“<”、“=”)。
【答案】(1)鹽酸占據一定體積,使容器中氣體收縮,氣壓增大(合理即可)
(2)放出
(3)<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酸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加入的鹽酸會占據一定體積分析;
(2)當氣體的溫度升高時,氣壓增大;溫度降低時,氣壓減??;
(3)根據圖像確定反應進度,進而確定溶質種類,確定溶液的pH范圍。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將注射器剛注入鹽酸時,由于鹽酸占據一定體積,使容器中氣體收縮,氣壓增大,所以此時壓強上升迅速;
(2)c點鎂條恰好完全溶解,說明鎂條與稀鹽酸完全反應,而cd段容器內壓強逐漸減小,應該是溫度降低所致,那么說明鎂與鹽酸反應還會放出熱量;
(3)由圖象看出,ab段時鎂條未完全反應,此時鹽酸過量,溶有呈酸性,所以pH<7。
(1)將注射器剛注入鹽酸時鎂條表面無明顯氣泡,但此時壓強上升迅速,原因可能是鹽酸占據一定體積,使容器中氣體收縮,氣壓增大;
(2)ac段容器內壓強增大,而cd段容器內壓強逐漸減小,觀察發現,至圖中c點鎂條恰好完全溶解,說明鎂與鹽酸反應還會放出熱量;
(3)由圖象看出,ab段時鎂條未完全反應,鎂、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鹽酸過量,溶有呈酸性,所以pH<7。
19.(2024九上·龍灣月考)常見金屬D的制取與轉化關系如圖(有些反應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友情提醒:本題中的字母是物質代號,不是元素符號)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是  ??;E是   。
(2)寫出圖中①②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虎凇?  。
(3)反應③的基本類型是:   。
【答案】(1)C;H2
(2)Fe2O3+3CO2Fe+3CO2;Fe+CuSO4=FeSO4+Cu
(3)置換反應
【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金屬的化學性質;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物質的特征確定其中某種物質的名稱,然后根據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依次確定其它物質的名稱即可。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B為一氧化碳,黑色的A木炭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能夠生成一氧化碳。紅棕色的氧化鐵C與一氧化碳B發生還原反應,生成能被吸引的D鐵單質。D鐵單質與鹽酸反應,生成E氫氣。D鐵單質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紅色的銅單質F。
(1)根據題意可知,A為碳,其化學式為C;E為氫氣,其化學式為H2。
(2)根據題意可知,反應①是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2O3+3CO2Fe+3CO2;
反應②是鐵與可溶性銅鹽(如硫酸銅)在溶液中反應生成亞鐵鹽(硫酸亞鐵)和銅,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CuSO4=FeSO4+Cu。
(3)反應③是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屬于置換反應。
(1)由分析可知,A為碳,其化學式為C,故填C;
E為氫氣,其化學式為H2,故填H2。
(2)由分析可知,B為一氧化碳,C為氧化鐵,則反應①是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2O3+3CO2Fe+3CO2;
由分析可知,D為鐵,F為銅,則反應②是鐵與可溶性銅鹽(如硫酸銅)在溶液中反應生成亞鐵鹽(硫酸亞鐵)和銅,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Fe+CuSO4=FeSO4+Cu。
(3)由分析可知,D為鐵,E為氫氣,則反應③是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屬于置換反應,故填置換反應。
20.(2024九上·龍灣月考)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課本中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做了綠色化改進后制取單質鐵(K1,K2是活塞)如圖所示。
(1)要驗證CO還原Fe2O3的產物應   (填K1,K2的狀態);
①這是關于氣體的實驗,實驗前必須對裝置進行  ??;
②e處發生的反應方程式是  ?。?br/>(2)關閉K2,開啟K1,可以將d口出來的氣體再從a通入裝置而循環使用;
①c瓶中應裝   (填序號);
A.澄清石灰水 B.水 C.石蕊溶液 D.濃硫酸
②該實驗這樣改進的主要優點是   。
【答案】關閉K1,打開K2;檢查氣密性;;D;防治污染大氣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氣體可用澄清的石灰水進行檢驗;
①只要有氣體參與的實驗都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
(2)①根據濃硫酸的吸水性解答;
②根據多余的一氧化碳不會排入空氣分析。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一氧化碳和氧化鐵高溫生成鐵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而與氫氧化鈉反應沒有明顯現象,則要驗證CO還原Fe2O3的產物應關閉K1,打開K2。
①實驗過程中有氣體參與,則實驗前必須對裝置進行檢查氣密性。
②根據圖片可知,e處發生的反應是一氧化碳點燃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①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除去,剩余的CO肯定存在水蒸氣,在利用前要除去水蒸氣,那么要在c瓶中盛放濃硫酸來吸收水分,故選D。
②一氧化碳有毒,會污染空氣,故該實驗這樣改進的主要優點是防治污染大氣。
21.(2024九上·龍灣月考)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體草酸受熱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對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種類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1)觀察到   裝置(填字母)中的澄請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草酸分解有氣體生成。
(2)有兩種實驗現象都能分別證明草酸分解的氣體中含有:①C裝置中澄消石灰水不變渾濁,F裝置中   ;②E裝置中出現   的現象。
(3)【實驗結論】通過實驗探究證明:猜想3成立。
(4)【問題討論】B裝置的作用是  ??;D裝置的作用是   。裝置末端酒精燈的作用是   。
【答案】A;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黑色粉末變為紅色;吸收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干燥氣體;燃燒尾氣中殘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氧化碳能夠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黑色的氧化銅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4)①后面要通過檢查二氧化碳的存在證明一氧化碳生成,那么需要先除去原來的二氧化碳氣體;
②根據濃硫酸的吸水性解答。
③一氧化碳有毒,而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無毒。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觀察到A裝置中的澄請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草酸分解有二氧化碳生成;
(2)根據圖片可知,原有的二氧化碳已經被B裝置完全除去,若F裝置中如變渾濁則說明有二氧化碳在E中生成。若 E裝置中出現黑色粉末變為紅色,說明氧化銅被還原為銅,證明草酸分解有一氧化碳生成;
(4)①裝置B中的氫氧化鈉能夠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可以吸收氣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二氧化碳都后面的實驗產生干擾;
②D裝置中的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氣體;
③一氧化碳具有毒性,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裝置末端酒精燈能夠燃燒尾氣中殘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22.(2024九上·龍灣月考)為了探究食鹽水對鐵釘銹蝕速率的影響,小科設計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家庭小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很快看到實驗現象。
(1)請推測該實驗一段時間后導管中紅墨水的移動情況,并解釋你推測的理由?!?  。
(2)小江認為小科的實驗不足以說明食鹽水能加快鐵釘的銹蝕速率,請在小科實驗的基礎上完善此實驗方案。   。
(3)小柯通過查閱資料知道:Ⅰ.與鐵制品接觸的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越大,鐵制品銹蝕的越嚴重;Ⅱ.一般酸堿鹽溶于水都會發生電離,氯化鈉電離時會生成鈉離子與氯離子,所以在食鹽水中鐵釘銹蝕的快。在下列給出的廚房常見液體中能加快鐵制品銹蝕的有   (填序號,可多選)。
①蘇打水②蔗糖水③食醋④蒸餾水
【答案】紅墨水向左移動,是因為鐵在與氧氣和水共存時會發生銹蝕,消耗瓶內氧氣,導致瓶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導管中的紅墨水向左移動;仍采用小科的裝置做對比實驗,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30mL食鹽水換成30mL蒸餾水,重復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①③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鐵釘銹蝕的原理,分析瓶內氣體變化情況,進而判斷導管中紅墨水標記的移動方向;
(2)依據實驗探究的目的和控制變量法,確定對照組應加入的物質;根據資料中影響鐵制品銹蝕的因素,分析各液體中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判斷哪些液體能加快鐵銹蝕;
(3)在實驗探究中,明確鐵釘銹蝕與氧氣、水有關,食鹽水對銹蝕速率有影響,通過對比實驗來驗證相關結論。
【解答】(1)紅墨水向左移動,是因為鐵在與氧氣和水共存時會發生銹蝕,消耗瓶內氧氣,導致瓶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導管中的紅墨水向左移動;
(2)實驗方案:仍采用小科的裝置做對比實驗,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30mL食鹽水換成30mL蒸餾水,重復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
(3)①蘇打水是碳酸鈉的水溶液,碳酸鈉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能夠促進鐵生銹,故選項正確;
②蔗糖水中不含有自由移動的離子,不能促進鐵生銹,故選項不正確;
③食醋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醋酸根離子和氫離子,能夠促進鐵生銹,故選項正確;
④蒸餾水中不含有自由移動的離子,不能促進鐵生銹,故選項不正確;
故選①③。
23.(2024九上·龍灣月考)小菁為了探究某冶煉廠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測得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80%。
(1)現煉鐵廠利用該赤鐵礦石,理論上可煉出純鐵多少噸  ???
(2)在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時,小菁得到如下兩組數據(雜質不參加反應)
你認為他應該選用了  ?。ㄌ睢癆”或“B”)組數據來計算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結合裝置圖回答他不選用另一組數據計算可能的原因   。(寫出一點即可)
  反應前 反應后
A組 玻璃管和赤鐵礦石樣品的質量 玻璃管和固體物質的質量
B組 燒杯和澄清石灰水的質量 燒杯和燒杯中物質的質量
【答案】2857;A;石灰水也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導致數據m4有誤差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寫出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根據氧化鐵的質量計算出生成鐵單質的質量即可;
(2)A組在試管中進行,避免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5000t×80%=4000t;
設得到純鐵的質量為x,
;
解得:x=2800t;
(2)根據題意可知,他應該選用了A組數據來計算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理由是:B組實驗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可使得反應前后質量差增大,影響根據二氧化碳質量所計算的氧化鐵的質量及其質量分數。
24.(2024九上·龍灣月考)為了測定某種黃銅(銅和鋅的合金)的組成,現取該黃銅樣品碎屑100g,把4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該樣品中,測得數據記錄如下表:(Zn+H2SO4=H2↑+ZnSO4)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硫酸質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體質量(g) 87 74 67.5 67.5
(1)第2次測得剩余固體質量為74g,其成分中含   物質;
(2)該黃銅樣品中銅和鋅的質量比是   ;
(3)計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并畫出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與加入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圖?!?  
【答案】銅和鋅;27:13;19.6%,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分析表格數據,找到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固體質量的減小量,據此確定第2次的固體物質種類;
(2)剩余的固體就是銅,減小的質量就是鋅,然后二者做比即可;
(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每加入100g稀硫酸與13g鋅恰好完全反應,根據方程式計算出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再次利用方程式,根據鋅的質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和氫氣質量,最后完成作圖即可。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第1次和第2次可知,每加入100g稀硫酸固體質量減小13g,而第3次加入稀硫酸后固體質量減小量小于13g,說明第3次中鋅已經完全反應,而第2次反應后固體中仍然含有鋅,故剩余固體的成分中含有銅和鋅。
(2)第3次反應完全,則銅的質量為67.5g,則鋅的質量為:100g-67.5g=32.5g,
故該黃銅樣品中銅和鋅的質量比是。
(3)設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x
;
解得:
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9.6%。
設最終生成氫氣質量為y,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硫酸質量為z
銅質量為
;
解得:。
恰好完全反應消耗稀硫酸質量為。
故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與加入稀硫酸質量的關系圖為:
。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克什克腾旗| 锡林浩特市| 福安市| 东至县| 萍乡市| 项城市| 顺昌县| 肇庆市| 蓬莱市| 大同市| 安乡县| 长岭县| 白河县| 池州市| 东源县| 富裕县| 茌平县| 安康市| 顺义区| 阿拉善右旗| 左贡县| 金平| 星座| 和顺县| 正蓝旗| 五大连池市| 济阳县| 无锡市| 溧水县| 特克斯县| 英吉沙县| 崇州市| 靖江市| 普定县| 海安县| 沈丘县| 什邡市| 甘肃省| 吉木乃县|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