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座位號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質量監測試題(卷)九年級歷史(50分)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的1.距今5000年左右,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遼河流域分別出現良渚文化、龍山文化和紅山文化。在上述文化遺址中,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發現了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材料反映出中國早期文明()A.只分布在北方地區B.呈現多元一體特征C.體現出了階級分化D.領先世界其他地區2.北宋中后期,在東京的陽春三月,“舉目則秋干巧笑”,蕩秋干已十分普及,還出現了“水秋千”把水秋千和蕩秋千結合起來,相當于現在的“花樣跳水”,材料從側面反映了北宋(童A.尚武風氣盛行B.文學藝術風格多樣C.商業貿易繁榮D.都市生活豐富多彩3.明清小說將敘事文學推向了極致。因其所表現的廣闊的社會生活場景、豐碩的底層人物形態和豐富的社會政治理想而受到人民的喜愛和推崇。材料反映出明清小說受到人們歡迎的原因是()A.符合統治階級需要B.印刷技術高超C.內容反映現實生活D.封建制度衰弱4.有學者認為,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運動失敗的共同原因在于沒發動普通民眾;而五四救運動取得初步勝利,是因為廣大工人階級起來為站在潮頭的青年知識分子先鋒隊提供了可靠而強大的后盾。該學者旨在說明()A.戊戊變法主張變法圖強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C五四運動具有反帝愛國性質D政沼革命需要廣大民眾支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警在用的掃描ApP5.近代似來中國社會習俗發生了重大變化。對下面漫畫所反映內容的理解,正確的是()奴才李先生長先生老爺A.傳統風俗習慣已經完全消失B.新文化運動清除了陋習陳規C追求人格平等成為社會風尚D.戊戌變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6.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薩斯城發表演講:“我們在世界上許多地區正在進行談判而不是在對抗…現在,當我們環顧我們所處的世界時,我們發現美國已不再處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的演講()A.表述了美蘇冷戰的原因B.改善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國際環境C,促進了多極化格局形成D.側面反映了中美關系改善的背景7.“…以陸上和海上經濟合作走廊為依托,以人文交流為紐帶,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形成中國同沿線各國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該評論的主題應是()A.“一帶一路”倡議B.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C.自由貿易試驗區D.人民幣國際化8.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北緯20°~40°之間,誕生了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和黃河、長江流域的中國文明等。由此可以得出古代亞非文明具有()A.統一性特點B.城市化特點C.多源性特點D.平衡性特點9.如果不是可以得到改良蒸汽機的相對無限的動力,工業革命完全有可能會在僅僅增加紡織品生產速度后便逐漸消失。以下發明能論證這個觀點的是()A,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機B.斯蒂芬森的火車C.卡爾 本茨的汽車D.萊特兄弟的飛機10.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蘇俄和美國都通過改革來應對危機,這兩次改革的相同點是()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