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章單元(月考)科學試題1.(2024八上·龍灣月考)以下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是( )A.河流水、埋藏較深的地下淡水、固體冰川B.河流水、固體冰川、土壤水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較淺的地下淡水D.河流水、固體冰川、淡水湖泊水【答案】C【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很少,供人類食用的水資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應當節約水資源。【解答】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所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人類可直接利用。故答案為:C2.(2024八上·龍灣月考)調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劑,將下面調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鹽 B.醬油 C.味精 D.芝麻油【答案】D【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質為可溶性物質,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解答】食鹽、醬油和味精都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ABC不符合題意;B.芝麻油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乳濁液,故B符合題意。故選D。3.(2024八上·龍灣月考)實驗室提純粗鹽一般要經過三個步驟,合理的操作順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答案】B【知識點】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解析】【分析】根據粗鹽提純的實驗過程分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粗鹽提純時,先將粗鹽固體溶解配成溶液,然后利用過濾的方法除去不溶性雜質,最后將濾液中的水分蒸發使晶體析出即可,即正確順序為②①③。故選B。4.(2024八上·龍灣月考)小明將室溫下的蔗糖水分一半給小紅喝,則小明杯中蔗糖水發生變化的是( )A.溶質質量分數 B.溶液的質量C.溶液的密度 D.溶液的溶解度【答案】B【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溶液的均一性,以及對質量的認識判斷。【解答】根據溶液的均一性可知,剩余蔗糖水的溶質質量分數、密度保持不變,故A、C不合題意;小明將室溫下的蔗糖水分一半給小紅喝,剩余糖水的質量減小,故B符合題意;剩余糖水的溫度保持不變,則溶解度不變,故D不合題意。故選B。5.(2024八上·龍灣月考)下列有關水的凈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明礬能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而沉降B.我們喝的礦泉水是純凈物C.利用過濾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泥沙D.通過蒸餾得到的水比過濾得到的水純凈【答案】B【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根據對水的凈化的原理的認識判斷即可。【解答】A.明礬能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而沉降,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礦泉水里還有一些礦物質,屬于混合物,故B錯誤符合題意;C.利用過濾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泥沙,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蒸餾可以將水中的所有雜質除去,而過濾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體雜質,故通過蒸餾得到的水比過濾得到的水純凈,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6.(2024八上·龍灣月考)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取用塊狀固體B.振蕩C.用紙槽將藥品裝入試管D.傾倒液體【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解答】A.向試管中裝塊狀固體藥品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塊狀固體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故A正確不合題意;B.振蕩試管要左右振蕩,而不是上下振蕩,以防液體濺出,故B錯誤;C.取用粉末狀藥品,先將試管橫放,再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最后將試管豎立起來,故C正確;D.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故D錯誤。故選C。7.(2024八上·龍灣月考)某同學在實驗室配制50g 6%的氯化鈉溶液,如圖所示的部分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A.取一定量的氯化鈉 B.稱取3g氯化鈉C.量取47mL水 D.溶解【答案】C【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取氯化鈉時應該用藥匙,瓶塞倒放,故A正確不合題意;B.稱取3g氯化鈉時,氯化鈉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故B正確不合題意;C.讀取量筒內液體的體積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的最低處相平,故C錯誤符合題意;D.溶解溶質時為了加速其溶解,可以用玻璃棒攪拌,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8.(2024八上·龍灣月考)甲、乙兩位同學分別在自己的杯子里倒入等量的熱開水和涼開水,隨后加入相同質量的蔗糖,攪拌后發現蔗糖全部溶解。則結果是( )A.甲的糖水更甜 B.乙的糖水更甜C.甲完全溶解所需時間長 D.乙完全溶解所需時間長【答案】D【知識點】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AB.糖水的溶質質量分數越大,則濃度越大,那么甜度越大;CD.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與溫度有關,即溫度越高,則速度越快。【解答】AB.根據題意可知,熱開水和涼開水的質量相同,加入相同質量的蔗糖,攪拌后發現蔗糖全部溶解,則溶質質量分數也相等,甲的糖水和乙的糖水一樣甜,故AB不符合題意;CD.蔗糖在熱開水中溶化比在涼開水中快,那么乙完全溶解所需時間比甲長,故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9.(2024八上·龍灣月考)2014年第19屆國際泳聯跳水世界杯在上海拉開戰幕,黃小惠與陳艾森在男女混合團體賽中摘得首金。跳水過程中,當運動員完全入水后,所受浮力大小將( )A.不斷變大 B.先變大后不變C.保持不變 D.先不變后變小【答案】C【知識點】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運動員受到的浮力大小。【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當運動員完全入水后,排開水的體積始終等于自身體積,即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可知,運動員所受的浮力不變,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0.(2024八上·龍灣月考)衣服上沾有碘很難洗凈,碘在下列四種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斷,能最快洗凈衣服上的碘污漬且對人體無害的是 ( )溶質 碘溶劑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答案】B【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解析】【分析】清洗碘的溶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碘的溶解性要大;②要對人體無害,據此判斷即可。【解答】根據表格可知,在四種溶劑中,雖然酒精對碘的溶解性稍弱一些,但是它對人體無害,而汽油和苯對人體傷害很大,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1.(2024八上·龍灣月考)“江南水鄉”溫州雖然水資源相對富足,但由于平原河網水體污染嚴重,水資源利用率不高。以下對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不恰當的是( )A.用洗菜的水澆花 B.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C.把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D.使用無磷的洗衣粉【答案】C【知識點】水資源的保護【解析】【分析】根據水資源的保護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A.用洗菜的水澆花,可以節約用水,故A正確不合題意;B.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可防止水體污染,故B正確不合題意;C.把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會造成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故C錯誤符合題意;D.使用無磷的洗衣粉,可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2.(2024八上·龍灣月考)周末,感到有點餓的甲同學泡了一杯白糖開水。他用筷子充分攪拌杯中的白糖后,將杯子放在一邊待糖水變涼。喝糖水時,發現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圖所示)。下列操作或現象能說明糖水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時進行了充分攪拌 B.糖水熱的時候白糖全部溶解C.涼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時感到很甜【答案】C【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解析】【分析】根據飽和溶液的判斷方法分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只有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晶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如果沒有未溶的晶體,那么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3.(2024八上·龍灣月考)將重力為1.2牛的物體輕輕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當物體靜止時,溢水杯中溢出了1牛的水,則物體靜止時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A.1.2牛 B.2.2牛 C.1牛 D.0.2牛【答案】C【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即可。【解答】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排開液體重力大小,即,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4.(2024八上·龍灣月考)20℃時,向一盛有40克氯化鈉的燒杯內加入100克水,充分攪拌后靜置,燒杯底部仍有4克未溶解的氯化鈉固體。在該溫度下,氯化鈉的溶解度是( )A.100克 B.40克 C.44克 D.36克【答案】D【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某一溫度時,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解答】根據題意可知,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40g-4g=36g,即此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故選D。15.(2024八上·龍灣月考)四個容器中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不同液體,將同樣的小球靜止在液體的不同位置(如下圖所示)則四種液體中,密度最大的為( )A. B.C. D.【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首先根據浮沉條件比較四個小球受到浮力大小,然后根據圖片確定小球排開水的體積變化,最后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比較液體密度大小。【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同樣的小球在A、B、C中漂浮,在D是懸浮,那么小球所受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即受到的浮力也相等。由圖可知,小球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液體的密度,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16.(2024八上·龍灣月考)下表為氫氧化鈣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圖所示,將燒杯中剩有氫氧化鈣固體的飽和溶液升溫,則燒杯底部的固體質量將( )溫度(℃) 10 20 40 60 80溶解度(g) 0.173 0.165 0.121 0.120 0.095A.變大 B.不變C.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答案】A【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溶解度減小時,飽和溶液析出晶體;溶解度增大時,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升溫后溶解度降低,會不斷有晶體析出,即燒杯底部固體質量變大。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7.(2024八上·龍灣月考)一密度均勻的實心物體懸浮在某一種液體中,若將此物體均勻地切成兩塊,并輕輕地取出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體中( )A.將上浮 B.將下沉C.仍然是懸浮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出現【答案】C【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浮沉條件和密度的特性分析判斷。【解答】這個物體在液體中懸浮,則它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將其切成兩塊后,由于物質的種類不變,因此剩余的部分密度不變,仍然等于液體密度,則它仍然懸浮。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8.(2024八上·龍灣月考)恒溫蒸發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蒸發皿中始終有溶液),下圖能反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隨時間變化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據此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始終為不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此時溶劑質量減小而溶質質量不變,那么溶質質量分數變大;當溶液達到飽和后,溶劑質量減小,會不斷有晶體析出,但是由于溶解度不變,那么質量分數將不變。故A、D錯誤;硝酸鉀不飽和溶液中硝酸鉀溶質質量分數不為0,故B正確,而C錯誤。故選B。19.(2024八上·龍灣月考)將小鐵塊和小木塊放入一盆水中,結果發現木塊漂浮在水面上,鐵塊沉入水底。就此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木塊受到浮力,鐵塊不受浮力B.鐵塊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C.木塊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鐵塊所受的浮力D.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答案】B【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浸在水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故A錯誤;B.鐵塊沉入水底,是因為鐵塊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故B正確;C.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鐵塊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由于二者的重力大小未知,因此無法比較二者受到浮力大小,故C錯誤;D.木塊漂浮,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故D錯誤。故選B。20.(2024八上·龍灣月考)觀察下圖,不能說明問題的是( )A.R固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B.一定溫度的R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可變為不飽和溶液C.R物質的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D.一定溫度的R物質的飽和溶液不可再溶解硝酸鉀固體【答案】D【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A.根據溫度升高后固體的質量變化分析;B.升高溫度增大溶解度可以將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C.溶液的濃稀和是否飽和沒有必然聯系;D.飽和溶液只是針對某一種物質而言。【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加熱后,剩余固體完全溶解,說明R固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故A正確不合題意;B.R固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升高溫度可以將R的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故B正確不合題意;C.R物質的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一定溫度的R物質的飽和溶液可以再溶解硝酸鉀固體,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1.(2024八上·龍灣月考)根據氣象部門報道,2014年8月份溫州降水量充足,這與溫州該時期的水循環較活躍有關。從水循環途徑來說, 循環使溫州陸地淡水不斷得到補充。(填類型)【答案】海陸間大循環【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循環按其發生的空間又可以分為三類: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海陸間循環.海洋和陸地之間水的往復運動過程,也稱為水的大循環。僅在局部地區(陸地或海洋)進行的水循環稱為水的小循環,如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但是參與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內循環,涉及范圍最大的是海陸間大循環。【解答】根據氣象部門報道,2014年8月份溫州降水量充足,這與溫州該時期的水循環較活躍有關。從水循環途徑來說,海陸間大循環循環使溫州陸地淡水不斷得到補充。22.(2024八上·龍灣月考)根據圖所給的密度表,判斷下列情況中的實心石蠟球是上浮、下沉還是懸浮?物質名稱 密度(千克/米3)柴油 0.87×103水 1.0×103石蠟 0.87×103①石蠟球浸沒在水中,將會 。②石蠟球浸沒在柴油中,將會 。【答案】上浮;懸浮【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密度時會上浮,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密度時會懸浮,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會下沉。【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則石蠟球浸沒在水中,將會上浮。(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則石蠟球浸沒在柴油中,將會懸浮。23.(2024八上·龍灣月考)用手把乒乓球壓入氯化鈉溶液中,松手后,乒乓球上浮最終漂浮,是因為受到浮力的作用,這個力的方向 ;氯化鈉溶液中,水是溶劑, 是溶質。【答案】豎直向上;氯化鈉【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浮力方向的知識解答;(2)由固體和液體組成的溶液,固體為溶質,液體為溶劑。【解答】(1)手把乒乓球壓入氯化鈉溶液中,松手后,乒乓球上浮最終漂浮,是因為受到浮力的作用,這個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2) 氯化鈉溶液全中,溶質是氯化鈉,溶劑是水。24.(2024八上·龍灣月考)如圖是一個電解水的裝置,其中A中產生的氣體是 ,B中產生的氣體可用 來檢驗,該實驗證明了水是由 組成的。電解水過程的文字表達式為 。【答案】氫氣;帶火星的木條;氫元素和氧元素;【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在電解水的實驗過程中,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產生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產生氫氣;(2)根據氧氣的檢驗方法解答;(3)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種數保持不變,據此確定水的組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A試管與電源的負極相連,則A中生成的是氫氣,B試管與電源的正極相連,則B中生成的是氧氣;(2)B中產生的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3)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氫氧,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25.(2024八上·龍灣月考)如下表所示,為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表格數據回答下列問題。溫度(℃) 0 10 20 40 60甲固體的溶解度(g) 71.7 57.4 40 25.6 18.3乙固體的溶解度(g) 13.3 20.9 31.6 63.9 110(1)20℃時,甲固體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2)將上述20℃時得到的甲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寫出一種即可)(3)根據表中數據,從乙溶液中獲得晶體,可采用 的方法。【答案】(1)28.57%(2)降低溫度(3)降低溫度【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結晶的概念與方法【解析】【分析】(1)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2)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方法:①增加溶劑;②改變溫度增大溶解度;(3)結晶的方法:①蒸發溶劑;②改變溫度減小溶解度。【解答】(1)根據表格可知,20℃時甲的溶解度為40g,其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根據表格可知,甲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可將20℃時得到的甲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3)根據表格可知,乙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從乙溶液中獲得晶體,可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1)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固體物質40g,其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故填:28.57%;(2)甲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將上述20℃時得到的甲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溫度,故填:減低溫度;(3)乙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從乙溶液中獲得晶體,可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故填:降低溫度。26.(2024八上·龍灣月考)如圖,某物塊用細線系在彈簧測力計下,在空氣中稱時示數是15N,浸沒在水中稱時示數是5N,則此時物塊受到水的浮力為 N,物塊的體積為 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答案】10;1×10-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稱量法計算物體受到的浮力;(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的變形式計算物體的體積。【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此時物塊受到水的浮力為;(2)物體的體積等于排開液體的體積,即。27.(2024八上·龍灣月考)為探究鋼板制造的輪船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某實驗小組利用橡皮泥做了以下模擬實驗。(1)將橡皮泥放在水面上,橡皮泥下沉,如圖甲所示;(2)將橡皮泥捏成碗狀,再放在水面上,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如圖乙所示;根據實驗現象,得出初步結論:輪船通過改變 ,獲得更大的浮力,從而漂浮在水面上。(3)實驗小組一成員將該橡皮泥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量的示數為1.2牛,則碗狀的橡皮泥在水中所受浮力為 牛;將碗狀的橡皮泥放在某濃度的鹽水仍能浮在水面,則所受浮力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答案】排開液體的體積;1.2;不變【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分析影響浮力的哪個因素發生改變即可;(2)①根據漂浮條件計算碗狀橡皮泥受到的浮力;②根據漂浮條件分析橡皮泥受到浮力的變化。【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將橡皮泥捏成碗狀,橡皮泥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根據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增大,故可得出初步結論:輪船通過改變排開液體的體積,獲得更大的浮力。(2)①碗狀的橡皮泥在水中漂浮,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故所受浮力為1.2牛。②碗狀的橡皮泥放在某濃度的鹽水仍能浮在液面,還是漂浮狀態,所受的浮力仍等于重力,故所受浮力不變。28.(2024八上·龍灣月考)燒杯中盛有一定質量、溫度為80℃、溶質為M的溶液,將其置于室溫環境中,測定不同溫度時析出固體M的質量。測定結果記錄如下表。溶液的溫度/℃ 75 65 50 35 20析出固體M的質量/g 0 0 2.0 4.5 8.4若不考慮水蒸發對實驗的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1)50℃時,該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 (2)20℃時,用固體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M溶液,必須用到的儀器有:托盤天平(帶砝碼盒)、燒杯、膠頭滴管、藥匙、量筒(100mL)、 需稱量M質量為 (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配制M溶液時,經檢測,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號)。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 ②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答案】(1)是(2)玻璃棒;5g(3)①②③【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出現未溶的晶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2)根據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實驗過程解答。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溶質質量分數偏小,要么是溶質質量偏小,要么是溶劑質量偏大,據此分析判斷。【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50℃時,溶液中有固體析出,故該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2)根據實驗過程可知,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需要用到的儀器是:托盤天平(帶砝碼盒)、燒杯、藥匙、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需稱量M的質量為;(3)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會導致溶質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故①符合題意;②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會導致稱量的氯化鈉質量偏小,故②符合題意;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會導致讀數比實際偏大,溶劑的量偏大,故③符合題意;④溶液是均一的液體,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沒有影響,故④不符合題意;故選①②③。(1)50℃時,有固體析出,故該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2)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需要用到的儀器是:托盤天平(帶砝碼盒)、燒杯、藥匙、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需稱量M的質量為;(3)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會導致溶質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故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符合題意;②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會導致稱量的氯化鈉質量偏小,故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符合題意;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會導致讀數比實際偏大,溶劑的量偏大,故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符合題意;④溶液是均一的液體,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沒有影響,不符合題意;故選①②③。29.(2024八上·龍灣月考)為了探究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小明利用硝酸鉀固體,設計了如下表所示實驗。實驗序號 1 2水的質量(g) 10 10硝酸鉀的質量(g) 10 10溫度(℃) 20 60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g) 3.16 10(1)分析右表,小明實驗中建立的假設為: ;(2)實驗序號2的這次實驗,所得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答案】(1)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2)50%【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探究的變量,進而確定建立的假設;(2)溶質質量分數=。【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其它因素相同,只有硝酸鉀和水的溫度不同,則小明實驗中建立的假設為: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2)實驗序號2的這次實驗,所得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硝酸鉀、水的質量相同,溫度不同,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不同,所以小明實驗中建立的假設為: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2)溶質質量分數=,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故實驗序號2的這次實驗,所得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30.(2024八上·龍灣月考)如圖示是小明“探究同一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圖。實驗中保持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圖甲和圖乙物體露出液面的體積相等,彈簧測力計測得的拉力大小的關系式:F1F3>F4=F5.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明想要探究液體密度對浮力大小的影響,可選擇圖 和圖 。(2)根據比較圖乙和圖丙中的彈簧秤示數大小,小明得出結論:當液體密度相同時,物體浸入液體越深,物體所受浮力越大。你認為小明的結論合理嗎?請作出解釋。 【答案】(1)甲;乙(2)見詳解【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選擇對照實驗;(2)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浮力與深度的關系時,要控制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只改變浸入液體的深度,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要探究液體密度對浮力大小的影響,要保證其它條件都要相同,只改變液體密度不同,故選擇圖甲和圖乙。(2)我認為小明的結論不合理,理由是:圖乙和圖丙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浸入液體的深度兩個變量都在改變,沒有控制變量,無法得到浮力與深度有關的結論。(1)小明想要探究液體密度對浮力大小的影響,要保證只有液體密度不同,其它條件都要相同,故選擇圖甲和圖乙。(2)不合理,根據比較圖乙、圖丁和圖戊中的彈簧秤示數大小,丁和戊深度不同,但是彈簧測力計示數相同,故浮力相同,故浮力與浸入液體深度無關。圖乙和圖丙彈簧秤示數不同,浮力不同,是因為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引起的,不是因為深度不同。31.(2024八上·龍灣月考)課堂上,老師講的有關“死海不死”的趣事引起了小明的極大興趣。經查閱,死海的鹽分高達30%,小明配制了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食鹽溶液,并利用彈簧測力計、燒杯、量筒等儀器,研究物體在死海中的浮力。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重為3牛的物體掛于彈簧測力計下端,緩緩放入盛滿食鹽溶液的大燒杯中,大燒杯中的食鹽溶液溢出。如圖一所示位置時,小燒杯中接到食鹽溶液的體積如圖二所示,請求出物體此時受到的浮力為多少牛?(取g=10牛/千克,ρ鹽水≈1.2×103千克/米3,計算結果精確到0.01.)(2)把100克30%的食鹽溶液稀釋成10%的食鹽溶液,得到10%的食鹽溶液多少克?小明需加水多少毫升?【答案】(1)解:F浮=ρ液gV排=1.2×103kg/m3×10N/kg×2.2×10-5m3=0.264N,即物體此時受到的浮力為0.264牛。(2)解:設得到10%的食鹽溶液的質量為x,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可得:100g×30%=x·10%,解得x=300g,即得到10%的食鹽溶液300克,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300g-100g=200g,水的密度為1g/mL,則需要加入水的體積為=200mL。【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計算物體受到的浮力;(2)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保持不變,據此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列出方程計算得到10%的溶液質量,而前后溶液的質量差就是加水的質量,最后根據密度公式計算加水的體積即可。(1)見答案。(2)見答案。1 / 1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章單元(月考)科學試題1.(2024八上·龍灣月考)以下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是( )A.河流水、埋藏較深的地下淡水、固體冰川B.河流水、固體冰川、土壤水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較淺的地下淡水D.河流水、固體冰川、淡水湖泊水2.(2024八上·龍灣月考)調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劑,將下面調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鹽 B.醬油 C.味精 D.芝麻油3.(2024八上·龍灣月考)實驗室提純粗鹽一般要經過三個步驟,合理的操作順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4.(2024八上·龍灣月考)小明將室溫下的蔗糖水分一半給小紅喝,則小明杯中蔗糖水發生變化的是( )A.溶質質量分數 B.溶液的質量C.溶液的密度 D.溶液的溶解度5.(2024八上·龍灣月考)下列有關水的凈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明礬能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而沉降B.我們喝的礦泉水是純凈物C.利用過濾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泥沙D.通過蒸餾得到的水比過濾得到的水純凈6.(2024八上·龍灣月考)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取用塊狀固體B.振蕩C.用紙槽將藥品裝入試管D.傾倒液體7.(2024八上·龍灣月考)某同學在實驗室配制50g 6%的氯化鈉溶液,如圖所示的部分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A.取一定量的氯化鈉 B.稱取3g氯化鈉C.量取47mL水 D.溶解8.(2024八上·龍灣月考)甲、乙兩位同學分別在自己的杯子里倒入等量的熱開水和涼開水,隨后加入相同質量的蔗糖,攪拌后發現蔗糖全部溶解。則結果是( )A.甲的糖水更甜 B.乙的糖水更甜C.甲完全溶解所需時間長 D.乙完全溶解所需時間長9.(2024八上·龍灣月考)2014年第19屆國際泳聯跳水世界杯在上海拉開戰幕,黃小惠與陳艾森在男女混合團體賽中摘得首金。跳水過程中,當運動員完全入水后,所受浮力大小將( )A.不斷變大 B.先變大后不變C.保持不變 D.先不變后變小10.(2024八上·龍灣月考)衣服上沾有碘很難洗凈,碘在下列四種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斷,能最快洗凈衣服上的碘污漬且對人體無害的是 ( )溶質 碘溶劑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11.(2024八上·龍灣月考)“江南水鄉”溫州雖然水資源相對富足,但由于平原河網水體污染嚴重,水資源利用率不高。以下對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不恰當的是( )A.用洗菜的水澆花 B.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C.把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D.使用無磷的洗衣粉12.(2024八上·龍灣月考)周末,感到有點餓的甲同學泡了一杯白糖開水。他用筷子充分攪拌杯中的白糖后,將杯子放在一邊待糖水變涼。喝糖水時,發現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圖所示)。下列操作或現象能說明糖水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時進行了充分攪拌 B.糖水熱的時候白糖全部溶解C.涼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時感到很甜13.(2024八上·龍灣月考)將重力為1.2牛的物體輕輕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當物體靜止時,溢水杯中溢出了1牛的水,則物體靜止時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A.1.2牛 B.2.2牛 C.1牛 D.0.2牛14.(2024八上·龍灣月考)20℃時,向一盛有40克氯化鈉的燒杯內加入100克水,充分攪拌后靜置,燒杯底部仍有4克未溶解的氯化鈉固體。在該溫度下,氯化鈉的溶解度是( )A.100克 B.40克 C.44克 D.36克15.(2024八上·龍灣月考)四個容器中分別盛有體積相同的不同液體,將同樣的小球靜止在液體的不同位置(如下圖所示)則四種液體中,密度最大的為( )A. B.C. D.16.(2024八上·龍灣月考)下表為氫氧化鈣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圖所示,將燒杯中剩有氫氧化鈣固體的飽和溶液升溫,則燒杯底部的固體質量將( )溫度(℃) 10 20 40 60 80溶解度(g) 0.173 0.165 0.121 0.120 0.095A.變大 B.不變C.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17.(2024八上·龍灣月考)一密度均勻的實心物體懸浮在某一種液體中,若將此物體均勻地切成兩塊,并輕輕地取出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體中( )A.將上浮 B.將下沉C.仍然是懸浮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出現18.(2024八上·龍灣月考)恒溫蒸發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蒸發皿中始終有溶液),下圖能反映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隨時間變化的是( )A. B.C. D.19.(2024八上·龍灣月考)將小鐵塊和小木塊放入一盆水中,結果發現木塊漂浮在水面上,鐵塊沉入水底。就此現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木塊受到浮力,鐵塊不受浮力B.鐵塊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C.木塊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鐵塊所受的浮力D.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20.(2024八上·龍灣月考)觀察下圖,不能說明問題的是( )A.R固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B.一定溫度的R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可變為不飽和溶液C.R物質的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D.一定溫度的R物質的飽和溶液不可再溶解硝酸鉀固體21.(2024八上·龍灣月考)根據氣象部門報道,2014年8月份溫州降水量充足,這與溫州該時期的水循環較活躍有關。從水循環途徑來說, 循環使溫州陸地淡水不斷得到補充。(填類型)22.(2024八上·龍灣月考)根據圖所給的密度表,判斷下列情況中的實心石蠟球是上浮、下沉還是懸浮?物質名稱 密度(千克/米3)柴油 0.87×103水 1.0×103石蠟 0.87×103①石蠟球浸沒在水中,將會 。②石蠟球浸沒在柴油中,將會 。23.(2024八上·龍灣月考)用手把乒乓球壓入氯化鈉溶液中,松手后,乒乓球上浮最終漂浮,是因為受到浮力的作用,這個力的方向 ;氯化鈉溶液中,水是溶劑, 是溶質。24.(2024八上·龍灣月考)如圖是一個電解水的裝置,其中A中產生的氣體是 ,B中產生的氣體可用 來檢驗,該實驗證明了水是由 組成的。電解水過程的文字表達式為 。25.(2024八上·龍灣月考)如下表所示,為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表格數據回答下列問題。溫度(℃) 0 10 20 40 60甲固體的溶解度(g) 71.7 57.4 40 25.6 18.3乙固體的溶解度(g) 13.3 20.9 31.6 63.9 110(1)20℃時,甲固體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2)將上述20℃時得到的甲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寫出一種即可)(3)根據表中數據,從乙溶液中獲得晶體,可采用 的方法。26.(2024八上·龍灣月考)如圖,某物塊用細線系在彈簧測力計下,在空氣中稱時示數是15N,浸沒在水中稱時示數是5N,則此時物塊受到水的浮力為 N,物塊的體積為 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27.(2024八上·龍灣月考)為探究鋼板制造的輪船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某實驗小組利用橡皮泥做了以下模擬實驗。(1)將橡皮泥放在水面上,橡皮泥下沉,如圖甲所示;(2)將橡皮泥捏成碗狀,再放在水面上,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如圖乙所示;根據實驗現象,得出初步結論:輪船通過改變 ,獲得更大的浮力,從而漂浮在水面上。(3)實驗小組一成員將該橡皮泥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量的示數為1.2牛,則碗狀的橡皮泥在水中所受浮力為 牛;將碗狀的橡皮泥放在某濃度的鹽水仍能浮在水面,則所受浮力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8.(2024八上·龍灣月考)燒杯中盛有一定質量、溫度為80℃、溶質為M的溶液,將其置于室溫環境中,測定不同溫度時析出固體M的質量。測定結果記錄如下表。溶液的溫度/℃ 75 65 50 35 20析出固體M的質量/g 0 0 2.0 4.5 8.4若不考慮水蒸發對實驗的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1)50℃時,該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 (2)20℃時,用固體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M溶液,必須用到的儀器有:托盤天平(帶砝碼盒)、燒杯、膠頭滴管、藥匙、量筒(100mL)、 需稱量M質量為 (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配制M溶液時,經檢測,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號)。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 ②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 ④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29.(2024八上·龍灣月考)為了探究影響固體溶解性的因素,小明利用硝酸鉀固體,設計了如下表所示實驗。實驗序號 1 2水的質量(g) 10 10硝酸鉀的質量(g) 10 10溫度(℃) 20 60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g) 3.16 10(1)分析右表,小明實驗中建立的假設為: ;(2)實驗序號2的這次實驗,所得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30.(2024八上·龍灣月考)如圖示是小明“探究同一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圖。實驗中保持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圖甲和圖乙物體露出液面的體積相等,彈簧測力計測得的拉力大小的關系式:F1F3>F4=F5.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明想要探究液體密度對浮力大小的影響,可選擇圖 和圖 。(2)根據比較圖乙和圖丙中的彈簧秤示數大小,小明得出結論:當液體密度相同時,物體浸入液體越深,物體所受浮力越大。你認為小明的結論合理嗎?請作出解釋。 31.(2024八上·龍灣月考)課堂上,老師講的有關“死海不死”的趣事引起了小明的極大興趣。經查閱,死海的鹽分高達30%,小明配制了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食鹽溶液,并利用彈簧測力計、燒杯、量筒等儀器,研究物體在死海中的浮力。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重為3牛的物體掛于彈簧測力計下端,緩緩放入盛滿食鹽溶液的大燒杯中,大燒杯中的食鹽溶液溢出。如圖一所示位置時,小燒杯中接到食鹽溶液的體積如圖二所示,請求出物體此時受到的浮力為多少牛?(取g=10牛/千克,ρ鹽水≈1.2×103千克/米3,計算結果精確到0.01.)(2)把100克30%的食鹽溶液稀釋成10%的食鹽溶液,得到10%的食鹽溶液多少克?小明需加水多少毫升?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地球上的水體【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很少,供人類食用的水資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應當節約水資源。【解答】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目前人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所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人類可直接利用。故答案為:C2.【答案】D【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質為可溶性物質,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解答】食鹽、醬油和味精都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ABC不符合題意;B.芝麻油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乳濁液,故B符合題意。故選D。3.【答案】B【知識點】蒸發操作與粗鹽提純【解析】【分析】根據粗鹽提純的實驗過程分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粗鹽提純時,先將粗鹽固體溶解配成溶液,然后利用過濾的方法除去不溶性雜質,最后將濾液中的水分蒸發使晶體析出即可,即正確順序為②①③。故選B。4.【答案】B【知識點】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溶液的均一性,以及對質量的認識判斷。【解答】根據溶液的均一性可知,剩余蔗糖水的溶質質量分數、密度保持不變,故A、C不合題意;小明將室溫下的蔗糖水分一半給小紅喝,剩余糖水的質量減小,故B符合題意;剩余糖水的溫度保持不變,則溶解度不變,故D不合題意。故選B。5.【答案】B【知識點】凈化水的常用方法【解析】【分析】根據對水的凈化的原理的認識判斷即可。【解答】A.明礬能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而沉降,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礦泉水里還有一些礦物質,屬于混合物,故B錯誤符合題意;C.利用過濾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泥沙,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蒸餾可以將水中的所有雜質除去,而過濾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體雜質,故通過蒸餾得到的水比過濾得到的水純凈,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6.【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解答】A.向試管中裝塊狀固體藥品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塊狀固體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故A正確不合題意;B.振蕩試管要左右振蕩,而不是上下振蕩,以防液體濺出,故B錯誤;C.取用粉末狀藥品,先將試管橫放,再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最后將試管豎立起來,故C正確;D.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故D錯誤。故選C。7.【答案】C【知識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取氯化鈉時應該用藥匙,瓶塞倒放,故A正確不合題意;B.稱取3g氯化鈉時,氯化鈉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故B正確不合題意;C.讀取量筒內液體的體積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的最低處相平,故C錯誤符合題意;D.溶解溶質時為了加速其溶解,可以用玻璃棒攪拌,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8.【答案】D【知識點】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AB.糖水的溶質質量分數越大,則濃度越大,那么甜度越大;CD.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與溫度有關,即溫度越高,則速度越快。【解答】AB.根據題意可知,熱開水和涼開水的質量相同,加入相同質量的蔗糖,攪拌后發現蔗糖全部溶解,則溶質質量分數也相等,甲的糖水和乙的糖水一樣甜,故AB不符合題意;CD.蔗糖在熱開水中溶化比在涼開水中快,那么乙完全溶解所需時間比甲長,故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9.【答案】C【知識點】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運動員受到的浮力大小。【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當運動員完全入水后,排開水的體積始終等于自身體積,即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可知,運動員所受的浮力不變,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0.【答案】B【知識點】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解析】【分析】清洗碘的溶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碘的溶解性要大;②要對人體無害,據此判斷即可。【解答】根據表格可知,在四種溶劑中,雖然酒精對碘的溶解性稍弱一些,但是它對人體無害,而汽油和苯對人體傷害很大,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11.【答案】C【知識點】水資源的保護【解析】【分析】根據水資源的保護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A.用洗菜的水澆花,可以節約用水,故A正確不合題意;B.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可防止水體污染,故B正確不合題意;C.把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會造成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故C錯誤符合題意;D.使用無磷的洗衣粉,可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12.【答案】C【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解析】【分析】根據飽和溶液的判斷方法分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只有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晶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如果沒有未溶的晶體,那么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3.【答案】C【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即可。【解答】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排開液體重力大小,即,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4.【答案】D【知識點】固體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某一溫度時,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解答】根據題意可知,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鈉的質量:40g-4g=36g,即此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故選D。15.【答案】A【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首先根據浮沉條件比較四個小球受到浮力大小,然后根據圖片確定小球排開水的體積變化,最后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比較液體密度大小。【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同樣的小球在A、B、C中漂浮,在D是懸浮,那么小球所受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即受到的浮力也相等。由圖可知,小球排開液體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液體的密度,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16.【答案】A【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溶解度減小時,飽和溶液析出晶體;溶解度增大時,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解答】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升溫后溶解度降低,會不斷有晶體析出,即燒杯底部固體質量變大。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7.【答案】C【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浮沉條件和密度的特性分析判斷。【解答】這個物體在液體中懸浮,則它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將其切成兩塊后,由于物質的種類不變,因此剩余的部分密度不變,仍然等于液體密度,則它仍然懸浮。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8.【答案】B【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據此分析判斷。【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始終為不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此時溶劑質量減小而溶質質量不變,那么溶質質量分數變大;當溶液達到飽和后,溶劑質量減小,會不斷有晶體析出,但是由于溶解度不變,那么質量分數將不變。故A、D錯誤;硝酸鉀不飽和溶液中硝酸鉀溶質質量分數不為0,故B正確,而C錯誤。故選B。19.【答案】B【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浸在水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故A錯誤;B.鐵塊沉入水底,是因為鐵塊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故B正確;C.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鐵塊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由于二者的重力大小未知,因此無法比較二者受到浮力大小,故C錯誤;D.木塊漂浮,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故D錯誤。故選B。20.【答案】D【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A.根據溫度升高后固體的質量變化分析;B.升高溫度增大溶解度可以將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C.溶液的濃稀和是否飽和沒有必然聯系;D.飽和溶液只是針對某一種物質而言。【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加熱后,剩余固體完全溶解,說明R固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故A正確不合題意;B.R固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升高溫度可以將R的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故B正確不合題意;C.R物質的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一定溫度的R物質的飽和溶液可以再溶解硝酸鉀固體,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1.【答案】海陸間大循環【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循環按其發生的空間又可以分為三類: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海陸間循環.海洋和陸地之間水的往復運動過程,也稱為水的大循環。僅在局部地區(陸地或海洋)進行的水循環稱為水的小循環,如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但是參與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內循環,涉及范圍最大的是海陸間大循環。【解答】根據氣象部門報道,2014年8月份溫州降水量充足,這與溫州該時期的水循環較活躍有關。從水循環途徑來說,海陸間大循環循環使溫州陸地淡水不斷得到補充。22.【答案】上浮;懸浮【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密度時會上浮,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密度時會懸浮,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會下沉。【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則石蠟球浸沒在水中,將會上浮。(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則石蠟球浸沒在柴油中,將會懸浮。23.【答案】豎直向上;氯化鈉【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溶液的組成及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浮力方向的知識解答;(2)由固體和液體組成的溶液,固體為溶質,液體為溶劑。【解答】(1)手把乒乓球壓入氯化鈉溶液中,松手后,乒乓球上浮最終漂浮,是因為受到浮力的作用,這個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2) 氯化鈉溶液全中,溶質是氯化鈉,溶劑是水。24.【答案】氫氣;帶火星的木條;氫元素和氧元素;【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在電解水的實驗過程中,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產生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產生氫氣;(2)根據氧氣的檢驗方法解答;(3)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種數保持不變,據此確定水的組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A試管與電源的負極相連,則A中生成的是氫氣,B試管與電源的正極相連,則B中生成的是氧氣;(2)B中產生的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3)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氫氧,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25.【答案】(1)28.57%(2)降低溫度(3)降低溫度【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影響因素;結晶的概念與方法【解析】【分析】(1)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2)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方法:①增加溶劑;②改變溫度增大溶解度;(3)結晶的方法:①蒸發溶劑;②改變溫度減小溶解度。【解答】(1)根據表格可知,20℃時甲的溶解度為40g,其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根據表格可知,甲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可將20℃時得到的甲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3)根據表格可知,乙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從乙溶液中獲得晶體,可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1)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固體物質40g,其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故填:28.57%;(2)甲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將上述20℃時得到的甲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溫度,故填:減低溫度;(3)乙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從乙溶液中獲得晶體,可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故填:降低溫度。26.【答案】10;1×10-3【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稱量法計算物體受到的浮力;(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的變形式計算物體的體積。【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此時物塊受到水的浮力為;(2)物體的體積等于排開液體的體積,即。27.【答案】排開液體的體積;1.2;不變【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分析影響浮力的哪個因素發生改變即可;(2)①根據漂浮條件計算碗狀橡皮泥受到的浮力;②根據漂浮條件分析橡皮泥受到浮力的變化。【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將橡皮泥捏成碗狀,橡皮泥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根據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增大,故可得出初步結論:輪船通過改變排開液體的體積,獲得更大的浮力。(2)①碗狀的橡皮泥在水中漂浮,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故所受浮力為1.2牛。②碗狀的橡皮泥放在某濃度的鹽水仍能浮在液面,還是漂浮狀態,所受的浮力仍等于重力,故所受浮力不變。28.【答案】(1)是(2)玻璃棒;5g(3)①②③【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出現未溶的晶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2)根據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實驗過程解答。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溶質質量分數偏小,要么是溶質質量偏小,要么是溶劑質量偏大,據此分析判斷。【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50℃時,溶液中有固體析出,故該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2)根據實驗過程可知,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需要用到的儀器是:托盤天平(帶砝碼盒)、燒杯、藥匙、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需稱量M的質量為;(3)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會導致溶質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故①符合題意;②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會導致稱量的氯化鈉質量偏小,故②符合題意;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會導致讀數比實際偏大,溶劑的量偏大,故③符合題意;④溶液是均一的液體,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沒有影響,故④不符合題意;故選①②③。(1)50℃時,有固體析出,故該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2)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需要用到的儀器是:托盤天平(帶砝碼盒)、燒杯、藥匙、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需稱量M的質量為;(3)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會導致溶質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故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符合題意;②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量相同的紙片,會導致稱量的氯化鈉質量偏小,故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符合題意;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會導致讀數比實際偏大,溶劑的量偏大,故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符合題意;④溶液是均一的液體,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沒有影響,不符合題意;故選①②③。29.【答案】(1)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2)50%【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探究的變量,進而確定建立的假設;(2)溶質質量分數=。【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其它因素相同,只有硝酸鉀和水的溫度不同,則小明實驗中建立的假設為: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2)實驗序號2的這次實驗,所得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硝酸鉀、水的質量相同,溫度不同,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不同,所以小明實驗中建立的假設為: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2)溶質質量分數=,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故實驗序號2的這次實驗,所得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30.【答案】(1)甲;乙(2)見詳解【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選擇對照實驗;(2)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浮力與深度的關系時,要控制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只改變浸入液體的深度,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要探究液體密度對浮力大小的影響,要保證其它條件都要相同,只改變液體密度不同,故選擇圖甲和圖乙。(2)我認為小明的結論不合理,理由是:圖乙和圖丙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浸入液體的深度兩個變量都在改變,沒有控制變量,無法得到浮力與深度有關的結論。(1)小明想要探究液體密度對浮力大小的影響,要保證只有液體密度不同,其它條件都要相同,故選擇圖甲和圖乙。(2)不合理,根據比較圖乙、圖丁和圖戊中的彈簧秤示數大小,丁和戊深度不同,但是彈簧測力計示數相同,故浮力相同,故浮力與浸入液體深度無關。圖乙和圖丙彈簧秤示數不同,浮力不同,是因為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引起的,不是因為深度不同。31.【答案】(1)解:F浮=ρ液gV排=1.2×103kg/m3×10N/kg×2.2×10-5m3=0.264N,即物體此時受到的浮力為0.264牛。(2)解:設得到10%的食鹽溶液的質量為x,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可得:100g×30%=x·10%,解得x=300g,即得到10%的食鹽溶液300克,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300g-100g=200g,水的密度為1g/mL,則需要加入水的體積為=200mL。【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計算物體受到的浮力;(2)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保持不變,據此根據“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列出方程計算得到10%的溶液質量,而前后溶液的質量差就是加水的質量,最后根據密度公式計算加水的體積即可。(1)見答案。(2)見答案。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章單元(月考)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章單元(月考)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