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林市第七中學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土,元朝為便于南糧北運,元人在隋朝運河的基礎上裁灣取直開鑿了會通河和通惠河。元朝運河在路線上與隋朝運河的不同之處是階段質量檢測考試七年級歷史學科試題A.從洛陽直通大都B.從杭州直通大都學校C.北抵閣郡,南至余杭郡D.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本試卷共4頁,滿分60分,答題時間:50分鐘12.下列人物在南宋滅亡后繼續抗元的是A.關漢卿B.文天樣C.杜甫D.辛棄疾姓名、單項選釋趣(每小題1分,共15分》《三字經》中寫道:“贏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滅金,絕宋世…太13.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開始于祖興,國大明。”材料中隋朝一土宇”的標志是().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A.推行漢化政策B.開通大運河C.隋朝建立D.隋朝滅陳14.《元史·地理志》中記載,元朝“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一漢班級2.秦朝和降朝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裙眼光芒。以下關于兩個朝代說法正確的是()唐極盛之際,有不及裔”。材料表述的是A.兩朝都定都大興B,都出現盛世局面A.元朝國力強盛B.元朝攝域遼闊C.都實現制度創新都排行科舉制度C,漢唐疆域狹小D.漢唐國力強盛考號3.下列政權中位于南方的是15.史書記載,“契丹小兒初讀書,先以俗語顛倒其文句而習之”,如“鳥宿池邊樹,僧九.后蜀B.盾kC.后唐.后晉微月下門”,契丹兒童便念成“月明里和尚門子打,水底里樹上老鴉坐”。這反映出4.下列不符合“古代時外友好交往”這一主題的是當時的A玄奕四行B.鑒克東菠A重文輕武B.未遼和戰C,政權更運D.民族交融C.文成公主入藏D.張賽出使西域一、非選擇趣(共45分)5.北朝后期,我國北方出現了各民族的大交融,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活力”在后世體現為r16閱讀下列材料,園答問題。(9分)A.早期國家的建立與社會變革B.秦漢夫統的建立和鞏固材料一:在隋唐以前,歷朝歷代的中原漢族蛇治者基本都把周邊的民族地區視為變麥之地,C.隋唐時期的繁榮與發展D.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把生活在周邊的民族地區的人民稱為變夷…但到了跨唐時期,尤其是從唐太常開始,民6.以圖證史是通達史識的一種重要方法。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現藏于北京故宮物族思想就有了般大的轉變,開放、兼容并蓄成為這一時期的特點。院,這幅畫(一搞鍋自程陳《唐宋兩朝民族關系的比較》A完整再現了南未杜會的繁榮景象B.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材料二:“大宋皇帝謹致警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皮奉歡題,以風土之宜,助C.說明北宋東京城內尚未出現夜市D.應與考古材料印證才有史料價值軍放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7.詩敵從一個側面反陜了社會生活。宋詩《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至雄州交剃。”一《錠資治通鑒關編》時休?暖風斯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反映出材料三: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業…至元八年,始放稱元。摧滅弱宋,遂一天下。A.南宋商品經濟的發達B.宋朝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一《讀史方典說要》C.南宋偏安一隅,不思進取D.宋朝市民階層興起,娛樂生活豐富(1)根據材料一,指出隋唐時期中原王朝統治者民族思想的特點。概括指出“中原漢族統8.從素朝的“半兩錢”到漢朝的“五銖錢”,再到宋朝的紙幣,貨幣發生了由笨重到輕便治者”民族思想出現的變化。結合所學舉一例史實說明唐朝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4分)的變化。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克都市生活的繁華B.造紙技術的成熟C.商業貿易的發展D.治鑄工藝的進步(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該盟約的訂立有何積極影響?(1分)9.唐玄宗命僧一行編撰新歷法,僧一行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天文實測,首次推算出了地球子午線長度,唐玄宗“為一行制碑文,親書于石”。這(3)材料三中“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有何彩響?寫出元朝形成的新的民族A源于大一統政治的推動B.沿用了傳統的科技方法名稱。(3分)C.得益于商品經濟的紫榮D.反映了儒學復興的趨勢10.鐵木真被毛澤東稱為“一代天驕”,他的歷史功績是(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民族關系的認識。(1分)A.創剩契丹文字B.統一蒙古草原C.建立女真政權D.建立元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