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材料三:1980年6月,鄧小平在接見外寒時,第一次正式使用“開放”一詞,并將它與對外經濟政策相聯系…中國開始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主動的對外開放…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的對外開效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十七大報告指出,由于持續推行對外開放政策,我國已經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開放型經濟體系已經形成。一沈迅《淺論中國對外開放理論的淅進發展及其意義》材料四:恢復在聯合國中共十一屆開固大兵的合法席位三中全會1949年1971年1978年(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請你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擬寫兩條愛國宣傳標語或口號。(4分)(2)學習了長征后,某班即將舉行長征故事會。如果你是演講者,你將通過哪些途徑搜集資料?在你搜集的有關長征的資料中,你會突出哪些重大事件?請說明理由。(至少選擇1個事件)(4分)(3)材料三中“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指的是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2分)(4)你認為在材料四時間軸上還可以增加哪兩個20世紀50-70年代的重要外交事件并說明理由。(溫馨提示:需要在答題卡的時間軸上分別標注出這兩個歷史事件;時間軸上事件順序要正確。)(6分)九年顛歷史議題卷·第6頁·(共8頁)28.(12分)文明交流與碰撞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粵B·9F422粵BF12345寫有阿拉伯數宇和英文字母的中國車牌材料二:過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國知識”為口號,適應了經過挑選的中國文化的某些方面。現在,日本又以“東方道德、西方技藝”為口號,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東西。一〔美〕斯塔夫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率先開始,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客觀上也影響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蒸汽機簽訂《南京條約》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炮廠材料四: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文明交流互鑒應該是對等的、平等的,應該是多元的、多向的,…我們應滋以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壘,以兼收并蒿的態度汲取其他文明的養分,促進亞洲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共同前進。一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慕式上的主旨演講(1材料一中我們今天隨處可見的阿拉伯數字是由哪個文明古國首先創造的?英文字母起源于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由哪個地區的先民創造的?(2分)(2)材料二中19世紀日本通過哪一事件“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東西”?請你簡要評價這一事件的影響。(3分)》九年級歷史試題卷·第7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