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宜昌一中荊州中學龍泉中學恩施高中2025屆高三4月宜荊荊恩四校聯考歷史試題考試時間:2025年4月25日上午10:30一11:45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有學者指出:夏的都城有崇、安邑等13處:商的都城自契至湯有毫、蕃等7處,湯以后五遷:西周早期都城曾有邰、豳等5處。這些都城或相繼建立或同時建立,最后均可能同時存。早期國家的都城同時并存A.重在解決地力枯竭問題B.利于加強王權的輻射C.深受同源共祖觀念影響D.源于重建秩序的需要2.圖1是現藏甘肅簡牘博物館的“新莽勞邊使者過界中費冊”。全冊9簡,簡長23厘米,寬1厘米,完好無缺。內容是王莽派使者慰問邊地更卒途經肩水金關(注:漢代烽塞關城,是當時進出河西的咽喉)時的費用記錄。該冊的出土可用于研究當時往薺鹽酒羊即粱勞來過費凡直千石薺菜)將,各一年,米八,使直二百界四百七十直百六費州四百五圖1宜荊荊恩大聯考*歷史試卷(共8頁)第1頁①河西地區的商品物價②公務接待和勞邊情況③簡牘書寫和編聯方式④中原地區的飲食結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安史之亂后,各道、州擁有留使、留州的賦稅定額,使唐代后期經濟最為發達的準南、江南各道,所修建的水利工程比唐前期大為增多。僅以江南各道(包括江西)為例,唐代共修筑大型水利工程67項,而唐后期就占50項。這說明A,稅法改革推動了地方建設B.江南農業更重視精耕細作C.經濟重心實現南移的結果D.戰亂推動了兩稅法的實施4.靖康之變,宋廷南渡。江南地區的鄉里安全多由縣尉弓手、土兵與自發性的民間自衛武裝來維護:地方的公共建設和文教活動也需仰賴以鄉居官員、士人和富人所形成的權勢之家共同協助。這反映出當時宋朝A.強干弱枝傳統得到強化B.南北對峙影響基層治理C.崇文抑武政策貫徹落實D.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5.乾隆年間奉敕修撰的《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二中,對于《山海經》說“書中序述山水多參與神怪…道里山川…耳目所及,百無一真,實則小說之最古者爾”;對于《神異經》則說“隋志列之史部地理類,唐志又列入子部神仙類…今從《文獻通考》列入小說類”;對《海內十洲記》則說“今與山海經同退置小說家焉”。這一調整表明當時A,目錄分類標準有所創新B.傳統科學技術已轉型C.官修叢書倡導疑古辨偽D.天下地理觀念的變化6.圖2是洋務派創辦的企業數量變化示意圖。據此可知,當時中國7060=6353504540一軍用企業個數303030一民用企業個數20162428140418611871188118911901(年)圖2A.軍事工業投資額較少B.輕工業產值超過重工業C.經濟近代化獲得發展D.富國強兵目標得以實現宜荊荊恩大聯考*歷史試卷(共8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