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南省2024年中考導航沖刺押題卷(三)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開卷考試,可查閱參考資料,但應獨立答題,禁止交流資料。3.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河南,可看到六十萬年前猿人打制的石器(陜縣)、五十萬年前猿人的牙齒化石和打制的石器(南召縣)、二萬年前人類居住的洞穴(安陽小南海)。可知探索河南古代文明有助于()A.追尋祖先淵源B.弘揚傳統美德C.追思先賢事跡D.感悟民俗文化2.自1899年發現以來,先后出土約15萬片甲骨文。中國大陸現存約10萬片,中國臺灣約3萬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國等14個國家,約2萬片。經過120余年,甲骨文保護研究已經發展成為國際性學術課題。在甲骨文資料整理、分期斷代、文字考釋、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表明()》A.甲骨文化,文字之源B.中華文化,源遠流長C,漢宇文明,中華獨創D.文明交流,共享共建3.據下表可知,孔子的教育主張是()學生出身司馬耕、孟懿子貴族階層顏回、仲弓、子路平民階層公孫龍、任不齊楚國人(楚國當時被視為蠻亮之邦)A.因材施教B.不恥下問C.溫故知新D.有教無類4.秦朝設“三公”,漢代在“外朝”之外設“中朝”,唐朝設三省六部并在門下省置政事堂,宋代在中書門下之外增設“參知政事”、樞密院和三司,明朝時六部直接求屬于皇帝并設立內閣,這種演變反映了()A.地方權力的一步步壓縮B.丞相逐步位高權重C.中央集權的一步步加強D.皇權專制步步強化5.貞觀十五年,公主帶去了第一批人藏的漢人,其中不少是手工業工匠,還將大批書籍、種子和各種手工業技術傳到了吐蕃。此后,松贊干布又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入國學,學習詩書。唐人陳陶《隴西行》有“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的詩句。材料反映唐朝()A.民族關系和睦B.對外交往頻繁C.商品經濟繁榮D.文學藝術昌盛6,北宋初期,貨幣以銅錢為主、鐵錢為輔,金銀作為貨幣的流通量不大。當時每年鑄造的銅錢已是庸朝的一二十倍,大約有1.5萬多噸,仍舊滿足不了相關需求,出現了“錢荒”。且銅錢、鐵錢體積大、分量重,對于長途販運貿易或巨額批發交易,十分不便。由此可知,圖中北宋紙幣的出現反映了()A.商品經濟的發展B.治鑄工藝的進步C.城市生活的繁榮D,市民階層的壯大唐開元通寶北宋紙而銅版拓片歷史中考導航沖刺押題卷(三)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