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中考歷史復習專題★★★舉例說明與觀點論述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唐統治集團是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產物,它建立的統一封建王朝國家亦是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礎上形成。唐統治者具有少數民族血統,如唐高祖之母為鮮卑化的匈奴獨孤氏,皇后長孫氏亦是鮮卑人。李唐統治集團與少數民族接觸、融合,更容易吸取歷史的經驗與教訓,發展進步的民族觀,推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摘編自范香立《唐代和親研究》依據材料,概括唐朝統治者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原因。結合所學,舉例說明此政策有何具體體現。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摘編自中共二十大報告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舉例說明中國共產黨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作出的努力。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請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20世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過程,并舉例說明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時間 事件1862年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發表1913年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采用“流水線”生產汽車1928-1937年 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1929—1933年 經濟大危機1933年 羅斯福實行“新政”1968年 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經濟大國1991年 蘇聯解體1993年 歐盟成立2003年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請從下面兩個觀點中任選一個(序號表示),并從材料中任選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關聯的事件對所選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觀點:①改革創新能夠促進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 ②技術創新和經濟政策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提升的關鍵因素 我選擇的觀點: 選擇的事件: 闡述或說明: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時間 史事1945年10月 聯合國成立1961年 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1991年 蘇聯解體1993年 歐盟成立1995年 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1999年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安理會,對南聯盟進行持續轟炸2001年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03年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2015年 中國強調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請從下面兩個觀點中任選一個(序號表示),并從材料中任選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關聯的事件對所選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觀點:①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②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 我選擇的觀點: 選擇的事件: 闡述或說明:答案1.原因:唐朝是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唐統治者具有少數民族血統;李唐統治集團與少數民族接觸、融合,吸取歷史的經驗與教訓,發展進步的民族觀。(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具體體現: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立唐蕃會盟碑;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封渤海首領為渤海郡王;等等。(答出任意兩點即可)2.努力: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帶來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在城市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增強了企業活力,城鄉出現經濟發展的嶄新局面,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新發展理念,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科學發展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實行對外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答出任意兩點即可)3.過程:一戰結束后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結束后形成美蘇兩極格局,1991年蘇聯解體,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重大貢獻:中國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在國際熱點問題上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中國通過發展促進和平,倡導“一帶一路”建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先后參加多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承擔大國維護世界和平的重任。(答出任意兩點即可)4.【示例一】我選擇的觀點:①選擇的事件: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羅斯福新政論述:蘇聯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時,適時進行改革創新,優先發展重工業。1928—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了強大的工業國。面對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美國羅斯福適時進行改革創新,實施新政,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使美國經濟緩慢復蘇,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和發展。總之,適時進行改革創新能夠促進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推動大國的崛起。【示例二】我選擇的觀點:②選擇的事件: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采用“流水線”生產汽車;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經濟大國論述:191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采用“流水線”生產汽車,這一技術創新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汽車的生產成本,不僅推動了美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也對全球制造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了美國在當時全球經濟中的領先地位。日本在二戰后通過技術創新和經濟改革,迅速崛起為世界經濟強國。1968年,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經濟大國。其成功的經濟政策和技術創新不僅推動了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也使其在國際經濟體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技術創新和經濟政策都在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提升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經濟政策和持續的技術創新是國家繁榮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關鍵。5.【示例一】我選擇的觀點:①選擇的事件: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蘇聯解體論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蘇雙方互相敵對,進而形成兩極格局。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標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沖擊兩極格局。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美國企圖建立“單極世界”,但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世界格局呈現出多極化趨勢。【示例二】我選擇的觀點:②選擇的事件:聯合國成立;世界貿易組織成立論述:1945年聯合國成立,聯合國是人類構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避免了一些可能發生的戰爭。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世界局勢趨于緩和,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后的10年,世界貿易總額增加了3倍,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國際組織。它與聯合國成為支撐、協調經濟和政治的兩大支柱,共同推動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