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密★啟用前5.圖1是據晚清時期外交史料詞須制成的職業外交官要素詞云圖,詞頻大小反映重要性。據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此可知,當時中國高二歷史試題(B)2025.04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進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班級等個人信息填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回國社會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圖11.公元前584年,有人向楚莊王提出要取楚邑“以為賞田”,申公巫臣認為以國邑封賞事關A.革命思潮風起云涌B.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國家賦稅與國防,“若取之以為賞”必將削弱國家實力,王乃止。這主要反映出當時C.國家意識有所增強D.國際地位大大提高A.諸侯軍事斗爭加劇財政因難B.國家集權觀念漸趨形成6.五四運動時期有學者認為,“自從歐戰停后,世界潮流排山倒海直向東方而來,中國青年C.新興地主階級成為主導力量D.貴族爭斗導致社會動蕩受此深刻刺激,頓成一種不安之象,對于舊社會、舊家庭、舊信仰、舊組織以及一切舊制2。漢代的博士議郎設學堂以授儒學,“化自圣躬,流及蠻荒”,有徒眾百數,甚至連匈奴也度,處處皆在懷疑,時時皆思改造,萬口同聲的要求一個‘新生活’”。這主要反映出派造其貴族前來就學。這表明漢代A.除舊布新成為普遍訴求B.戰爭促進反思西方文明A,邊噩地區教育醬及化B.注重發揮儒學教化作用C,青年成為重塑社會主力D.時代變遷影響思想革新C,民族間經濟交流密切D.邊疆治理體現因俗而治7,1927年,毛澤東指出,“中國歷來只是地主有文化,農民沒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3,集賢殿書院由唐玄宗設立,主要負責校勘、整理宮廷藏書,編纂典籍,其學士常參與御前由農民造成的,因為造成地主文化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從農民身上掠取的血汗。中國議政,草擬詔敕。書院還吸納博學之士,并抄寫典籍分貯兩京,供官員借閱。唐代集賢殿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這個里面,最大多數是農民。”毛澤東強調書院的設置A,普及鄉村教育的重要性B.推翻綱常禮教的迫切性A.推動了學術的下移B.有利于世俗文化的繁榮C,發動農民革命的必要性D.建立工農聯盟的可行性C.促進了文化的傳承D.得益于科舉制度的興盛8.2005年,我國頒布《博物館管理辦法》,將博物館定義為“主要是對各種人類活動和自4.北宋時期的汴京商販為了迎合江南士人和官員的口味,開設了許多南方風味的面食店和茶然環境見證物進行收藏、傳承、保護、研究,屬于非營利性的社會服務性機構”。2015鋪。而南宋時期的飯館,“則水土既慣,飲食混淆,無南北之分矣。”上述材料可用來佐年頒布的《博物館條例》則在定義中加入了“以教有、研究、欣賞為主要目的”的語句。證南宋時期這一變化進一步強調了博物館A.經濟重心南移推動物產互補B.人口流動促進地域文化融合A,面向公眾展出的義務B.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使命C。海外貿易興盛豐富飲食文化D.抑商政策松弛刺激商業繁榮C,承擔科研攻關的任務D.收藏文物并研究的責任高二歷史試題(B)第1頁(共8頁)高二歷史試題(B)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