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六年級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三個大題21個小題,考試時間60分鐘。2.答題前請將答題卡上的考生信息項目填寫清楚,然后將試題答案書寫在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書寫,規范答題;考試結束,只交答題卡。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15小題。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所選答案的字母代號填寫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1.從分裂走向統一,實現中國大一統是歷史趨勢,順勢而為的隋文帝有“混南北為一區”的歷史功績。其“混南北為一區”的標志是A. 代周 B.建隋 C. 滅陳 D.開渠2.科舉制是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請完善下列表格中有關科舉制的①②③內容① 唐太宗 武則天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科舉制正式創立。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 考,②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 武則天統治時期,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③,親自面試考生。A.①隋文帝 ②進士科 ③殿試 B.①隋煬帝 ②進士科 ③殿試C.①隋文帝 ②進士科 ③《唐本草》 D.①隋煬帝 ②進士科 ③《唐本草》3.唐朝前期的經濟繁榮,農業發展,離不開生產技術的改進。下圖中對唐朝農業發展有重要作用的農業生產工具分別是A.筒車與曲轅犁 B.筒車與秧馬 C.翻車與曲轅犁 D.翻車與秧馬4. 《舊唐書·崔融傳》里記載“且如天下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艦,千軸萬艘,交貿往還,昧旦永日。”這反映了唐朝什么樣的盛況 A.港口擁堵 B.城市宏偉 C.人口集中 D.商貿繁榮5.分析下圖信息,你認為這一時期國家主要面臨哪一問題的困擾 A.藩鎮割據 B.中央集權 C. 自然災害 D.經濟困難6.“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這最能反映唐朝A.樂舞藝術流行 B.女性地位較高 C.社會關系和諧 D.民族交融加強7.下圖中兩位高僧西行、東渡的史實,其共同的歷史作用是A.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與發展 B.促進東羅馬帝國佛教的發展C.促進了日本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D.促進了印度佛教文化的發展8.隋唐時期,科技、思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樹,成果顯著。下表中有關隋唐時期科技、思想表述符合史實的是A 印刷術 隋朝時,我國已經有造紙技術和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書籍等B 天文學 僧一行制定了《大衍歷》,組織實測了地球子午線長度C 醫藥學 孫思邈著有《傷寒雜病論》,在醫學和藥物學方面貢獻很大,被尊為“藥王”D 思想家 唐朝思想家韓愈強烈抨擊佛教,主張復興儒學,認為宇宙是由元氣構成9.某同學繪制了一份隋唐簡要史實思維導圖。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其時代特征是A.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10.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都與一位歷史人物有關,他不僅建立了新王朝,還在一定程度上為結束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作出重大貢獻。他是A、 鐵木真 B.趙匡胤 C.趙構 D.司馬光11.三國時期,不論以魏為正統,或以蜀為正統,從來沒有人把另外兩國排斥在中國之外;遼宋夏金元時期,雖互為敵國,但也并不把對方排除在中國之外。這一觀點意在強調A.政權并存和諧穩定 B.中央集權不斷強化C.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D.民族隔閡完全消失12.元朝在地方上推行的一套行政區劃與管理制度,是我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為我國省制的開端。這一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 B.三年任期制 C.崇文抑武 D.行省制度13.兩宋經濟的繁榮,不僅表現在農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還表現在手工業的興盛和商業上貨幣方面的變革。這里所說的農業新品種和貨幣變革是指A.占城稻和金屬貨幣流行 B.占城稻和紙幣交子的出現C.雙季稻和紙幣交子出現 D.雙季稻和金屬貨幣流行14.下面是我國印刷術發展簡要示意圖。印刷術起源于手工雕刻技術,唐宋時期,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相繼發明,元朝又進行了創新發展。其中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是A.郭守敬 B. 沈括 C. 蘇頌 D. 畢昇15.宋代儒學在兼收并蓄的基礎上形成理學。下面有關兩宋時期理學說法不準確的是A.北宋理學代表“二程”是指程顥、程頤B.程顥、程頤認為理是天下萬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則C.理學強調封建禮教,對中華文化沒有任何積極意義D.南宋朱熹強調存天理、滅人欲,要求人們遵從傳統的倫理道德和社會秩序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小題。請將答案直接填寫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16.隋唐時期中外交往頻繁。新羅派遣使臣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 ,他通過科舉考試成為唐朝的官員。唐太宗時,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經,其弟子根據他的口述記錄成書的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17.兩宋時期,各民族政權之間有戰有和。北宋與遼在軍事對抗后于1005年議和,這次議和盟約被稱為“ ”;南宋初年,岳飛統率的“岳家軍”在 大敗金軍主力,迫使金軍后撤到黃河以北。三、綜合分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請按照要求將試題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的相應位置。)18. “千帆競發蔽天日,萬舸爭流動地聲。”隋、元時期,我國的運河和海運交通就非常發達繁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隋朝大運河示意圖》 (圖1)與《元朝運河和海運航線示意圖》 (圖2)(1)從上面示意圖1中找出隋朝大運河的中心(寫出城市名稱)。與隋朝大運河相比,圖2 元朝時期新開通了哪兩段運河,與原有運河連通,使糧船可以從杭州直通大都,南北運輸更加便捷 材料二 隋、元時期大運河概況隋朝大運河 元朝大運河“開渠引河,以通漕運,自是天下利于轉輸。” ——《隋書·食貨志》 “漕運糧儲,仰給江南,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黃河逆水至中灤旱站,陸運至淇門,入御河,以達京師。” ——《元史·河渠志》“(大運河)運漕商旅,往來不絕。” ——《資治通鑒·隋紀五》 “(運河沿岸)城市眾多,商業繁盛,貨物如山。” ——《馬可·波羅行紀》(2)材料二表格中的史料對隋朝和元朝的大運河都有積極的評價,請認真分析表格里材料的內容并聯系所學知識,歸納總結隋、元時期大運河起到了哪些積極作用 材料三 《宋朝海路交通路線圖》(圖3)和《元朝交通路線圖》(圖4)(3)元朝海上絲綢之路隨著海路航線的拓展進入鼎盛時期,這一時期海上絲綢之路最遠到達哪里 宋元時期,政府鼓勵支持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置哪一機構進行管理 請任舉一個我國當時聞名世界的大商港。19.隋唐時期的制度與政策對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史書里的隋煬帝①“自肇有書契以迄于茲,宇宙崩離,生靈涂炭,喪身滅國,未有若斯之甚也。” (釋義:史官認為煬帝的 暴政導致空前浩劫,其亡國之 慘烈為歷史罕見)。 ——《隋書·煬帝紀》 ②太宗嘗謂侍臣曰:“朕觀《隋煬帝集》,文辭奧博, 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對曰: “人君雖圣哲,猶當虛己以受人。故智者獻其謀,勇者竭 其力。煬帝恃其俊才,驕矜自用,故口誦堯、舜之言而身 為桀、紂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太宗曰:“前事 不遠,吾屬之師也!” ——《資治通鑒·唐紀八》(1)史料互證是歷史學習的方法之一,即通過交叉對比不同來源類型的史料,驗證歷史事件的真實性和細節,以彌補單一史料的局限性,增強史料實證。請找出材料一①和②里可以相互印證的歷史信息,并得出一個互證的結論。(2)太宗皇帝說:“前事不遠,吾屬之師也!”,因此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后,在關心百姓、發展農業生產方面采取了哪項措施 在他統治時期出現了哪一盛世局面 材料二 唐朝統治者的政策與社會發展關系在位帝王 政策和措施 社會狀況武則天時期 鼓勵自薦與舉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注重選拔和考察普通士人 擴大了統治基礎,使賢能之士脫穎而出,推動經濟發展,社會相對穩定唐玄宗前期 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抑制權貴,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出現盛世局面。唐玄宗后期 沉湎于享樂,怠理朝政,任人唯親,朝政腐敗,奢侈之風日盛 出現安史之亂,社會動蕩,經濟遭受極大破壞,唐朝由盛轉衰。唐太宗時期 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增進了唐蕃的友好關系唐高宗時期 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唐玄宗時期 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封皮邏閣為云南王 促進邊疆各地區的發展,加強了唐與各地的經貿往來,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選自《中國歷史》第二冊(3)唐朝統治者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對社會發展和民族關系產生了深遠影響。請你從以下兩個觀點中任意選取一個撰寫成一段文字進行闡述。觀點:①(從正反兩方面論述)唐朝選官用人影響社會發展②唐朝與各族交往方式多樣,關系密切(至少答出兩種方式)。(要求:任意選取上面表格中符合各自觀點的兩個史實,圍繞觀點,談點自己的想法,條理清楚,書寫工整,60字左右。)20.宋元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重要階段。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下表是北宋“景德、元祐各級官員數量表”。各級官.員 景德(1004-1007年) 元祐 (1084-1094年)大夫(景德為諸曹郎中) 39 230朝奉郎以上(景德為員外郎) 165 695副使 63 1111供奉官 193 1322侍禁 316. 2177…… …… ……總計 1138 6767———蘇轍《元祐會計錄收支敘》(1)分析上表官員數量變化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你認為官員數量大量增加的原因可能與宋朝的哪些做法有關(寫出一點即可) 材料二 遼宋夏金時空線索(2)根據上表信息,聯系所學知識回答,契丹和西夏政權的建立者分別是誰 王安石變法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元朝形勢圖》(1330年)(3)分析元朝形勢圖并聯系所學知識回答,你認為元朝疆域有何特點 為加強對邊疆的管理,元政府在澎湖設置巡檢司加強了對臺灣的管理,這一機構的設立有何歷史意義 在西藏地區,設置了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同時在中央又設立哪一機構管理西藏地區軍政事務 材料四 宋元政權關系示意圖(4)上面圖示體現了宋元時期的民族政權并立和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勢。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從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角度,說說元朝統一的歷史意義(任意寫出一點即可)。21.隋唐宋元時期,科技成就巨大,文學藝術成果豐碩,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宋朝的中國名片(1)根據上圖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朝的中國名片中,后兩項科技成果對歐洲分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材料二 漢至宋代書目種類數量變化圖——摘編自曹之《中國印刷術的起源》(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圖書事業興盛的原因(任意寫出一點即可)。材料三 隋唐宋元文學時代 代表人 風格特點、代表作、主張等唐朝 李白 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抒發了昂揚進取的精神,代表作《靜夜思》等杜甫 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詩歌具有“①”之稱白居易 直面社會現實,通俗易懂,深受大眾歡迎,代表作《琵琶行》等宋朝 蘇軾 作品氣勢豪邁,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 風格委婉,代表作《如夢令》辛棄疾 作品氣勢豪邁,代表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元朝 關漢卿 元曲形式有散曲和雜劇,關漢卿是最優秀的雜劇家,代表作是悲劇②(3)請完善上面表格中①②的內容。結合表格信息并聯系所學知識分析唐、宋兩個朝代的文學主要表達形式分別是什么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六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A D A D A B A B C D B D C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4分)16.崔致遠 《大唐西域記》 17.澶淵之盟 郾城注:本題凡出現錯別字,本空不得分。三、綜合分析題(本大題4小題。18題8分,19題8分,20題8分,21題7分,共31分)18.(1)中心: (東都)洛陽;兩段:會通河、通惠河 (3分)(2)帶動了沿河城市的繁榮與發展;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國家統一和民族交融。 (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兩條即可,總計2分)(3)最遠到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機構:市舶司;商港:廣州(或答泉州、明州中的任意一個) (3分)19.(1)材料①中,史官認為煬帝的暴政導致空前浩劫,其亡國之慘烈為歷史罕見,即隋煬帝的暴政導致隋朝滅亡。材料②中,魏征說隋煬帝“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為桀、紂之行,以至覆亡也”,指出了隋煬帝統治殘暴,導致滅亡。所以,我們得出的互證結論是,隋煬帝的暴政,導致隋朝滅亡。 (言之成理,相互印證,意思相近可得3分)(2)施行與民休息的政策,關注民間疾苦,減輕百姓的田租和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貞觀之治” (2分)(3)(任意一個觀點闡述即可)示例①唐朝選官用人影響社會發展(正面)選賢任能有利于唐朝社會發展。武則天時期,她鼓勵自薦與舉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注重選拔和考察普通士人。這些措施不僅擴大了統治基礎,使賢能之士脫穎而出,還推動經濟發展,使社會相對穩定。(或選用唐玄宗前期的統治政策和影響)(反面)任人唯親危害唐朝社會。唐玄宗后期,他沉湎于享樂,怠理朝政,任人唯親,朝政腐敗,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社會動蕩,經濟遭受極大破壞,唐朝由盛轉衰。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唐朝選官用人影響社會發展,選賢任能有利于唐朝社會穩定和發展,任人唯親導致朝政腐敗,甚至社會動蕩,危害社會發展。示例②唐朝與各族交往方式多樣,關系密切和親方式。唐太宗時期,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增進了唐蕃的友好關系。冊封方式。唐玄宗時期,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封皮邏閣為云南王。促進邊疆各地區的發展,加強了唐與各地的經貿往來。(也可回答:設置機構。唐高宗時期,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唐朝與各族交往方式多樣,有和親、冊封等方式。這些都加強了唐與各民族的經貿往來,增進了唐與各族的友好關系。(任選一個觀點回答,至少選取表格中的兩個史實,史論結合,觀點明確,條理清楚。總計3分)20.(1)采用分化事權的辦法導致政府機構重疊,官員數量增加;注重發展文教事業,大幅增加科舉取士名額。 (意思相近,回答一點即可,總計1分)(2)耶律阿保機、元昊;擺脫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 (3分)(3)特點:疆域遼闊,版圖最大。臺灣: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西藏:宣政院 (3分)(4)意義:結束了長期分裂,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推動中華民族進一步交融;創新行政制度,強化了中央集權;加強了邊疆治理,奠定中國疆域基礎。 (意思相近,言之成理,一條即可,總計1分)21.(1)影響:(指南針)為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和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火藥和火藥武器)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影響。(2分)(2)原因:宋代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為圖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經濟基礎;宋代統治者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科舉制,吸引了大量人才,同時也增加了社會對書籍的需求;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印刷速度和推動了圖書事業的進步。 (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回答一點即可,總計1分)(3) ①詩史 ②《竇娥冤》, 形式: 詩 詞 (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