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70分,歷史、道德與法治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霸囶}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答題過程中可以參考教科書和其他資料。請獨立思考,誠信答題。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中華文明史簡明讀本》寫道,“以農為本的居住和生產生活方式,成為此后大規模政治組織建構的基礎,也成為家國一體政治理念的重要基礎”。由此可知,與該基礎最為符合的出土文物是…【】A.牙齒化石B.用火遺跡C.水稻遺存D.貝殼飾品2.漢朝稱正月初一為正旦,朝廷舉辦大規模的慶祝朝會,民間也盛行祭祀儀式與拜賀宗親鄉黨等慶?;顒印4撕髿v代,春節習俗雖略有變遷,但朝會與節慶不斷。這反映了春節…【】A.傳承了民族風俗B.源于朝廷朝會C.根植于宗廟祭祀D.承襲天人合3.大運河開通后,大量的糧食通過水路從江南運輸到洛陽,存儲于含嘉倉。關中地區遇到災荒缺糧時,朝廷就從中及時調撥,穩定市場。這體現了大運河開通后…【A.促進了經濟發展B.維護了社會穩定C.加強了南北溝通D.便利了交通運輸4.圖1為敦煌榆林窟第3窟《玄奘取經》。據此可知,這幅壁畫佐證了唐朝…A.豪邁的社會風氣B.開放的對外政策C.開明的民族政策D.樸素的藝術審美圖15.下表為宋朝政府在相關科技發明成就取得后采取的一些政策。據此可知,這些政策…時期科技成就政府政策太平興國時期(976一984年)新歷《乾元歷》對造歷者及校訂者“皆優賜束吊”成平三年(1000年)火箭、火球、火蒺裝“各賜緡錢”熙寧六年(1073年)制瓦法(以黑錫代替黃丹)獎勵“錢五十萬”熙寧八年(1075年)沈括上呈《奉元歷》“詔進括一官,司天監官吏進官”元豐二年(1079年)范子淵等“首議導洛水入汴”大加獎勵,或進官A.促進了經濟重心南移B.造成了金錢至上風氣C.貫徹了重文輕武政策D.有助于科技事業發展6.1895年10月,徐驤率領不甘當亡國奴的臺灣人民組成義軍,與清軍一起拼死殺敵,雖在日本殖民當局鎮壓之下失敗棲牲,但此后抗日活動,不絕為縷。該事件爆發的背景是…【】A.《南京條約》的簽訂B.《北京條約》的簽訂C.《馬關條約》的簽訂D.《辛丑條約》的簽訂 g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題號12345678答案CABBDCAD題號9101112131415答案BDBCADA1.C根據材料“以農為本的居住和生產生活方式”“成為家國一體政治理念的重要基礎”可知,相關文物應與原始農耕生活具有高度關聯性,水稻遺存符合題意。故選C。2.A材料所述內容反映了春節的演變過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春節舉辦朝會與民間賀歲節慶一直延續」故選A。3.B根據題干可知,糧食自南往北運輸后存儲起來,在北方遭遇災荒時用于調配,這維護了社會的穩定。故選B。4.B根據圖片可知,這是一幅描繪玄奘西行的壁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玄奘去往天竺求取佛經,是唐朝時期對外交流的表現之一。故選B。5.D表格中的內容展示了北宋不同時期的科技成就,以及朝廷對科技的獎勵,反映了政府政策對科技事業的支持與推動。故選D。6.C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臺灣人民不甘做亡國奴,對日本的占領進行了頑強抵抗。故選C。7.A根據材料“憤志士多趨學、仕兩途,乃銳意經營實業”可知,任慶泰認為那些有抱負的人大多傾向于選擇學術或仕途兩條道路,而他則決心致力于實業的發展。故選A。8.D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毛澤東在延安的文藝座談會上的談話,反對教條主義,堅持實事求是。故選D。9.B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1951年,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捐獻武器運動”號召,明確要求全國人民通過捐款支援前線。題干信息反映出抗美援朝戰爭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反映出抗美援朝戰爭激發了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故選B。10.D根據題干可知,核潛艇在領導人和科研、生產部門大力協作下研制出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故選D。11.B根據材料可知,羅馬舊的歷法存在缺陷,凱撒在埃及借鑒太陽歷,為后續歷法制定提供藍本。這些歷史信息反映的是儒略歷制定的背景。故選B。12.C根據題干“請用理性、公正和習俗教化百官”和所學知識可知,伏爾泰是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主張理性主義。故選C。13.A根據材料可知,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黨宣言》寫了七篇序言,20多年的時間里用了多種語言版本,說明這一宣言在多國出版,傳播廣、影響力大。故選A。14.D根據題干可知,瞿秋白考察對比1921年前后俄國復活節情景,1921年前民眾過節“食物菜膳不容易取得”,1921年“突現活潑潑的氣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實行新經濟政策改善了人民生活。故選D。15.A根據題干可知,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既有利于不同行業的革新,也存在失業風險、算法偏見等爭議局限性。所以機遇與挑戰并存符合題意。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答案.pdf 安徽省肥西縣部分學校2025年4月期中考試九年級歷史試卷(PDF版,含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