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1 分,共 12 分)二、材料解析題(共 18 分)13. (8 分)(1) (6 分)政治上:北宋加強中央集權,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民族政權并立,遼、西夏、金與北宋、南宋先后對峙,元朝實現統一并實行行省制度;經濟上:宋代農業、手工業發展,商業繁榮,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海外貿易發達;民族關系上:民族交融進一步發展,形成新的民族——回族;文化上:市民階層興起,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宋詞、元曲成就突出,科技領域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有重要發展 。(2) (2 分)宋元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答案合理即可 )14. (10 分)(1) (4 分)新經濟政策。效果: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 。(2) (4 分)從地方嘗試到全國推廣;從受禁止到得到中央支持;改革歷程具有漸進性 。(3) (2 分)都從本國國情出發調整農村生產關系;都重視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都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序號123456789101112答案B ACDAACCB中寧縣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聯考歷史試卷(開卷分值30分時間4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計12小題,每題1分,共計12分)1.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遺址發現古城和外圍水利系統,據估算,其工程總量超過1000萬立方米。這可用于印證良渚古城(A.初步產生物品交換B.己經出現早期國家C.廣泛使用青銅工具D.開始推廣牛耕技術2.史學夏曾佑評價秦朝“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毛澤東評價秦朝“百代皆行秦政制”。他們都肯定了秦朝()A.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B.儒學獨尊地位的形成C.政權統治的長治久安D.萬里長城的堅不可摧3.如圖所示為我國古代勞動者利用杠桿原理進行谷物加工的場景:左邊3人扶在欄桿一頭,借用身體下壓的力量,啟動桿頭,達到春米的效果。據此可知()東漢畫像磚(四川影縣出土A.四川地區經濟較發達B.勞動者精通力學理論C.實用技術應用于生產活動D.政府組織大規模集體勞動4唐朝在借鑒波斯馬球運動的同時,融入自己的創造,使馬球運動兼具東西文化特色。同時,我國本土體育運動也向外傳播,如唐朝時圍棋傳入印度。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對外文化交流的特點是()A.昂揚進取,充滿活力B.恩威并重,懷柔為主C.政策開明,和同一家D.雙向交流,兼收并蓄5.某班設計歷史人物板報,下列歷史人物共同反映的歷史主題是()戚繼光林則徐鄧世昌A.傳播文化助交流B.懸壺濟世醫天下C.銳意改革促發展D.抗擊侵略衛主權6.“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的凝聚力量,中國命運有了光明的發展前景。”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廣泛傳播B.丁人階級成為了五四運動的主力C.中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D.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了7.毛澤東曾說:“延安是我們的,我們在這里開了窯洞,種了小米。”但1947年3月,中共中央卻主動撒離延安。這-一行動反映了我軍()A.軍事指揮策略靈活B.拉開戰略進攻序幕C.配合正面戰場作戰D.取得戰略決戰勝利8.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高校進行了大規模的的院系調整。下表是1953年調整后的全國高校專業種類的設置數量(單位:種)。由此判斷,這一調整的主要目的是(師范類理科美文科類農林類醫科類財經類工科類政法類體育類藝術類總門類211619214131072111215A.適應國家大規模工業化建設的需要B.促進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C.促進文化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D.有計劃地整頓和改造舊教育9.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隨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同年,我國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這說明()A.特區的建立為改革提供了示范B.改革開放呈現“點線面”的格局C.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同步進行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全國建立10.18世紀中期,英國工廠主要分布在水流湍急的鄉村。1780年到1830年間,工廠從鄉村轉移出來,逐漸集中到城市和交通便捷之處。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石油能源的大規模使用B.自然環境的急劇變化C.改良蒸汽機的推廣應用D.農村人口的大量遷徙11.二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大事年表(部分)·19世紀40~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獨立。·1960年,非洲17個國家獲得獨立。·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物枷鎖。據上表可知,該大事年表反映的核心問題是()A.兩極格局的形成B.經濟全球化的發展C.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D.地區沖突的影響12.下組圖片是某同學在假期完成主題特色作業搜集到的素材,該組素材意在說明()造紙術印刷術電話互聯網A.信息傳遞影響人們思想觀念B.科技進步助推人類社會發展C.大國競爭推動全球科技進步D.世界多極化趨勢的不斷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docx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2025年模擬預測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