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機密★啟用前2025年陜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全卷共6頁,總分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領到試卷和答題卡后,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分別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對應的試卷類型信息點(A或B)。3.請在答題卡上各題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否則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025年3月31日,陜西寶雞周原遺址人圍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該遺址中,考古隊發掘出了城墻、宮殿遺址以及大量卜甲、卜骨(見下圖)。這些出土文物反映了當時(A.祭祀文化興盛B.青銅技術進步C.文字發展成熟D統治范圍廣闊2.下表所示為秦朝、漢朝、唐朝出現的起義或叛亂。這些起義或叛亂的共同特點是(朝代名稱背景秦朝陳勝、吳廣起義政府征收沉重賦稅,在全國大規模征調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漢朝黃巾起義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非常尖銳,民眾困苦,社會危機加深唐朝安史之亂朝政腐敗,戰爭使民眾不堪重負,社會矛盾尖銳A.由大量征調徭役引起B.推翻了原有封建王朝C.政府的民眾基礎減弱D.由地方藩鎮勢力發起3某同學搜集了“(唐)諸部落首領來降者,皆拜將軍中郎將”“北魏習禮中原風,南遷居筑繁華城”“(元)江西年少學商賈,能道國朝蒙古語”,其反映的主題是A.民族交往交流交融B封建國家的大一統C.中華民族多元一體D.中外文化交相輝映歷史試題6-14.“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和原則。以下史事論述的觀點是①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學習西方科技,創辦近代工業,推動軍事與民用工業發展②1898年起,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推行變法,主張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③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實行民主共和,開啟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新紀元④1915年起,知識分子發起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批判封建禮教,推動思想文化革新⑤1919年起,青年學生發動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推動思想解放,開啟新民主主義革命A.中國深人學習西方文化B先進國人嘗試救亡圖存C.實業救國思潮緩慢興起D.資本主義制度逐漸確立5學習歷史需要區分歷史敘述中的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以下關于近代中國的相關敘述,其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900年,英美等八國為鎮壓義和團運動,組織聯軍侵華B.為阻止袁世凱的復辟活動,孫中山發表《討袁檄文》C.1922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D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的開端6.下表是全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主要戰績統計表。由此可知消滅日、偽軍主要繳獲類別斃傷(人)俘虜(人)投降反正(人)長短槍(支)輕重機槍(挺)各種口徑炮(門)合計1010593519146184378682831118951852A.中共在抗日戰爭中具有卓越的貢獻B.國民黨軍實行消極抗戰政策C.我國抗戰的正面戰場取得重大突破D駐華日軍作戰能力持續下降7.年畫是時代的記憶。下面年畫《新中國的兒童》繪于1950年,畫中“小兵”正在驅趕“US”大兵,其時代背景是A.“一五”計劃順利進行B美帝國主義威脅我國安全C.土地改革成果顯著D.“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8梭倫讓普通自由民親自參與城市事務。他們不再待在家里說“唉,今天我太忙”或者“今天下雨,我最好待在家里”。每人都要盡其本分,參加市政會,擔負保衛城邦和繁榮國家的重任。這體現出()A.所有人都有參政權利B.重視城邦的保衛工作C.古希臘實行民主政治D.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歷史試題6-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