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1.1949年9月,確定了參加新政協的代表名單。662名代表中,中共黨員約44%,工農代表與無黨派民主人士約26%,民主黨派約占30%。由此可知,新政協(A討論籌建新中國的問題B.暫時代行全國人大職能C協調各黨派與中共利益D.具有民主廣泛的代表性2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先后收回外國兵營的地產權,征用兵營及其他建筑;建立了人民海關,使海關權完全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據此可知,新中國(A.完成了祖國統一大業B.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C.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D.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3.人民解放軍進人西藏后,處處為群眾做好事,很快出現了擁軍的熱情,他們稱解放軍為“甲薩巴”(新漢人)。1950年6一8月,各藏區共有三百多名青年加p入解放軍。這有利于()A新中國的成立B.消除地域差異C,和平解放西藏D.完成土地改革4.根據形勢變化,1950年11月召開的第二次全國財經會議上,中央對我國財經工作方針作了及時調整:戰爭的支出第一,維持市場的支出第二,帶投資性的支出第三,這里的“形勢變化”主要是指()A.西藏和平解放B.經濟恢復工作完成C.抗美援朝戰爭D.土地改革取得成效5.朝鮮戰爭結束之后,西方一個經典的評價是:在涉及國家安全問題上,新中國再也不會退讓,最關鍵的一個,打出了中國在這個世界上的發言權。據此可知,朝鮮戰爭(A.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B.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D,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如6.下表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耕地的占有狀況。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推動製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A.《中國土地法大綱》階級成分古全國農戶總數比重占全國總耕地比重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地主、富農不足7%50%以上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貧農、鹿農57%以上14%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7.全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農民生活明顯改善,一大批農村黨員、農民積極分子參加農村基層政權組織,每個鄉村還建立了民兵組織,在剿匪、反霸及維護社會治安等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此可知,土地改革()》A保障了解放戰爭的勝利B.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C.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D.打開了思想解放的閘門八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 夸克掃描王極速掃描,就是高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