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第三節第1課時 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夯實基礎鞏固1.從古希臘的古代元素觀,到近代原子結構模型,直至今天的人工合成元素,人類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物質世界構成規律的探索。如圖所示為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圖,其中④為電子云模型,則下列選項中,符合歷史演變順序的一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2.人們為了解釋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道爾頓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認為原子是實心球體B.發現電子的科學家是道爾頓,他以為原子是一個球體,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球體內C.盧瑟福提出的核式結構模型認為,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繞核做高速運動D.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經過許多人艱苦探索的過程3.盧瑟福的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推翻了湯姆生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為建立現代原子理論打下了基礎。如圖所示的線條中可能是a粒子(帶正電)在該實驗中的運動軌跡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科學理論在傳承中不斷發展,科學家們傳承前人的正確觀點,糾正錯誤觀點,形成科學理論,關于原子結構的學說有:①在球體內充斥著正電荷,電子鑲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帶負電的電子;⑤原子中有帶正電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其中經過盧瑟福傳承和發展后形成的觀點是(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⑤⑥5.從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建立模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1)最早提出科學意義上的原子學說的近代科學家是____________,他所建立的原子模型叫________________(2)發現原子中存在電子的科學家是_________,他所建立的原子模型叫______________(3)通過“a粒子轟擊原子”的散射實驗,發現原子中存在原子核的科學家是____________,他所建立的原子模型叫___________能力提升培優6.現在人們已經知道,a粒子是一種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粒子,原子核也是帶正電的。請你猜測:在“a粒子轟擊原子”實驗中,使少數a粒子產生大角度偏轉的作用力是( )A.地球的吸引力 B.同種電荷之間的相互排斥力C.異種電荷之間的相互排斥力 D.a粒子與原子核之間的吸引力7.在近代原子學說的發展過程中,有下列觀點:①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②原子都是實心球體;③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1909年起,盧瑟福用帶正電的a粒子轟擊原子,發現多數a粒子穿過后仍保持 原子核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有絕少數a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如圖所示。分析實驗結果,可以否定上述觀點中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8.英國科學家道爾頓在他的《化學哲學新體系》一書中提出下列有關物質構成的觀點:“一切物質都是由大量極其微小的微粒(原子)構成的。這些粒子通過引力作用而相互結合成物質。人們不可能創造出新的原子,也不可能將原子進一步分割。人們所能實現的變化只能是把結合在一起的原子分開或將分開的原子重新組合起來。”這一學說對化學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后,有人對道爾頓的上述觀點做了如下修正,根據你的理解,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一切物質”應改為“有些物質”B.“人們所能實現的變化”應限定為化學變化,不包括其他變化C.“不能創造或分裂原子”應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創造或分裂原子”D.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9.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并提出類似“西瓜”的原子模型。為進一步探究原子的結構,1909年起,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收集證據]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只有少數a粒子發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a粒子的偏轉角度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猜想與假設]a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____________。(2)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的證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盧瑟福的實驗所產生的現象,不能夠獲得的結論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原子核體積很小 B.原子核質量較大 C.原子核帶正電 D.核外電子帶負電中考實戰演練10.如圖甲所示為盧瑟福用a粒子轟擊原子產生散射的實驗,在分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如圖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結構。盧瑟福的這一研究過程是( )A.一個建立模型的過程 B.一個得出結論的過程C.一個提出問題的過程 D.一個驗證證據的過程11.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1808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1909年起,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運動的α粒子(a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轟擊金箔時(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相對原子質量為197),發現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a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甚至有極少數的a粒子好像碰到了堅硬不可穿透的質點而被彈了回來(如圖所示)。(1)有一小部分a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原因是a粒子途經金原子核附近時,受到斥力而稍微改變了運動方向。(2)大多數a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極少數a粒子被彈了回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現在對原子、分子的認識,用“_______”畫出你認為道爾頓提出的近代原子學說中不確切的地方,并加以改正。開放應用探究12.為破解原子內部結構的奧秘,一代又一代科學家進行了不懈探索。材料一: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通過實驗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并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粒子,從而建立了西瓜模型。材料二:1909年起,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如下現象:①絕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部分a粒子被彈了回來。從而建立了核式結構模型。(1)湯姆生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粒子,他的推測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a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a粒子數量,繪制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實驗現象的圖像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3)從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過程中,我們發現_____________.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C.盧瑟福的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達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答案:2第二章第三節第2課時 原子的構成夯實基礎鞏固1.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質子和中子構成C.原子的質量等于原子核的質量 D.對原子而言,核內質子數必等于核外電子數2.盧瑟福的“a粒子轟擊原子”的散射實驗使我們知道:原子有一個集中了幾乎全部質量的原子核。后續的科學研究又揭示了原子核是由( )A.質子和電子構成 B.質子和中子構成 C.電子和中子構成 D.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3.如圖所示為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該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6個質子和8個中子B.8個質子和6個中子C.6個質子和8個電子D.8個質子和6個電子4.2024年6月,“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月壤中含有的豐富的氦—3可作為核聚變燃料,其原子核是由2個質子和1個中子構成的,氦—3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可表示為( )5.在原子內部結構中,帶正電荷的粒子是__________,帶負電荷的粒子是________,不帶電荷的粒子是__________,整個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完成下列表格并回答有關問題:原子種類 氫原子 碳原子 氮原子 磷原子 鈣原子 銅原子核電荷數 6 29質子數 1 7 20中子數 6 7 16 20 35核外電子數 15(1)從表中可以歸納出:一個原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數目總是相等的。(2)從表中可以發現,有一種原子的核內是不含有中子的,這種原子是__________。能力提升培優7.制造手機芯片最主要的材料是硅,硅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硅原子的核電荷數是14 B.硅原子的原子核內有14個質子C.硅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4 D.硅原子的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8.如圖所示為某原子結構模型的示意圖,其中a、b、c是構成該原子的三種不同粒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決定該原子種類的粒子是bB.該原子中b與c的數目一定相同C.該原子中a與c的數目一定相同D.該原子的質量集中在a和c上9.氫原子核內有一個質子,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 )A.氫原子核內一定有一個中子 B.氫原子中一定有一個電子C.氫原子一定帶有一個單位的正電荷 D.氫原子核內一定有一個電子10.目前普遍認為,質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稱為u夸克和d夸克的兩類夸克組成的。u夸克帶電量為 ,d夸克帶電量為 ,e為基元電荷。下列論斷中,可能正確的是( )A.質子由1個u夸克和1個d夸克組成,中子由1個u夸克和2個d夸克組成B.質子由1個u夸克和1個d夸克組成,中子由2個u夸克和1個d夸克組成C.質子由2個u夸克和1個d夸克組成,中子由1個u夸克和2個d夸克組成D.質子由2個u夸克和1個d夸克組成,中子由1個u夸克和1個d夸克組成11.推理是研究和學習科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質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已發現反氫原子。你推測反氫原子的結構可能是( )12.科學家根據不同原子的核內質子數將原子進行分類并編排原子的序號,如氧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則氧的原子序號為6。(1)鉀原子核內有20個中子,它的原子核外有19個電子,原子核里有_________個質子,原子核里帶__________個單位的正電荷,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__________(2)原子序數為94的钚(Pu)是一種核原料,該元素一種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239,則钚原子的核電荷數為_________,中子數為____________中考實戰演練13.硒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嚴重缺硒有可能誘發皮膚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數為34,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79。下列有關硒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核電荷數為79 B.核外電子數為34 C.質子數為34 D.中子數為4514.原子的構成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子是實心球體B.質子、中子、電子均勻分布在原子中C.質子與電子的質量相等D.整個原子的質量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開放應用探究15.反物質是由反粒子組成的物質。所有的粒子都有相應的反粒子,反粒子的特點是其質量、壽命等與相應的粒子相同,但電荷、磁矩等與之相反。反粒子一旦與相應的粒子碰撞,如電子碰到反電子,就會立即“湮滅”為其他物質。據報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成功地制造出約5萬個低能量狀態的反氫原子,這是人類首次在受控條件下大量制造的反物質。試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學習和研究的方便,我們可以將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表示為。你認為反氫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反氫原子結構示意圖中代表各微粒的符號及其所表示的意義分別是:+1表示1個___________,圓圈內的—1表示_____________。(2)能產生新物質的化學變化,從微觀上講是原子重新組合構成新分子的過程,則質子與反質子相碰撞而“湮滅”是化學變化嗎 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第二章第三節第3課時 相對原子質量、離子夯實基礎鞏固1.如圖所示,天平右盤中“ ”視為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據圖推斷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A. B.108 C.9 D.122.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一種粒子 B.分子、原子、離子都是在不斷運動的粒子C.分子、原子、離子都是不顯電性的粒子 D.核電荷數小于核外電子數的是陰離子3.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其意義是( )A.一個鎂原子的質量是24g B.一個鎂原子有24個質子C.一個鎂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24倍D.一個鎂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的24倍4.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2個電子,核內有12個中子,則該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和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 )。A.10、24 B.10、27 C.12、24 D.12、275.將金屬鈉加入氯氣中就能發生反應,生成的產物為氯化鈉。反應過程中,氯氣中的氯原子轉化為氯離子,鈉原子則轉化為鈉離子。下列關于氯離子和氯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氯離子比氯原子多一個質子 B.氯離子比氯原子少一個電子C.氯離子和氯原子的化學性質相同 D.氯離子和氯原子核內質子數相同6.某一種元素的原子變成離子,則該原子( )A.一定失去電子 B.一定得到電子C.可能失去電子,也可能得到電子 D.既不得到電子,也不失去電子7.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離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條件的粒子填空:(1)能直接構成物質的是_______________。(2)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_。(3)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4)帶正電荷的是_________________(5)帶負電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顯電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7)決定原子質量大小的是______________。(8)氫原子中不含的是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培優8.若一個碳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都是6)的質量為mkg,則質量為nkg的一個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9.德國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成功合成117號元素,該元素原子的核內有117個質子,該原子質量約是氫原子質量的291倍,則該原子的中子數為( )A.117 B.174 C.291 D.40810.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 )A.該粒子有兩個電子層 B.若該粒子表示原子,則n=2+mC.當m=8時,該粒子一定是陽離子 D.當n<2+m時,該粒子一定是陰離子11.下列對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鐵離子(Fe3+)、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亞鐵離子(Fe2+)、鐵原子(Fe)三種粒子的判斷,正確的是(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電子層結構完全相同 ④質量幾乎相等 ⑤等質量的三種微粒含有的質子數相等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12.(1)一個鋁原子中共有40個粒子,其中14個粒子不帶電,則鋁原子的核電荷數是________,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_____。(2)已知一種核電荷數為117的元素的原子,經測定,該原子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為292,則其中子數與質子數的差是__________。中考實戰演練13.制造“北斗三號”衛星使用了鈦合金材料,鈦原子的質子數為22,相對原子質量為48,則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22 B.48 C.70 D.2614.下列幾種微粒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 )15.已知某氧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g,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6。有一種銪(Eu)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2,則銪(Eu)原子的實際質量為( )開放應用探究16.已知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4,鐵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6。(1)若三種金屬的質量各為10g,則它們所含有的原子個數(鎂、銅、鐵)比為_____________。(2)若三種金屬的原子個數都是100個,那么它們的質量(鎂、銅、鐵)比為_______________。答案: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docx 第2課時 原子的構成.docx 第3課時 相對原子質量、離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