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朗讀指導別董大唐 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伴讀音樂朗讀指導贈汪倫唐 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伴讀音樂芙蓉樓送辛漸(送別詩)唐 王昌齡王昌齡王昌齡曾在朝廷為官,為人剛正不阿,為官清廉,卻屢遭奸倭小人詆毀誣陷,被兩次貶官,但他始終不肯向惡勢力屈服,頑強斗爭,直到“安史之亂”時被濠州刺史殺害。他一生壯志未酬,這首詩是他第二次被貶時所作。默讀古詩,結合注釋,尋找相關信息。默讀古詩,梳理要點送別時間:送別地點:送別人物:天氣:平明芙蓉樓王昌齡→辛漸寒雨再讀古詩自己練習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再讀古詩回憶方法理解古詩的方法:借助注釋拆字組詞借助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疏通詩意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像冰一樣晶瑩、純潔的心。用玉石制成的壺。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再讀古詩寒 雨 連 江 夜 入 吳,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凄涼愁苦孤獨寂寞洛 陽 親 友 如 相 問,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壺。冰清玉潔高潔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南朝]鮑照《代白頭吟》離心何所贈,自有玉壺冰。 ——[初唐]駱賓王《送別》洛 陽 親 友 如 相 問,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壺。朗讀指導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伴讀音樂拓展閱讀芙蓉樓送辛漸 (其二)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除越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再見/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能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芙蓉樓送辛漸》,能默寫這首詩。能理解“洛陽好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意思。感受詩人潔身自好、高潔的精神品質。教學過程導入。1.背誦古詩。師:“多情自古傷離別”,離別自古以來就是最永恒、最凄美的話題。多少文人墨客曾一度潑墨揮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光是古詩就數不勝數。有踏歌送別詩,有折柳送別詩,還有飲酒送別詩。你還記得我們學過的離別詩嗎?預設1.《贈汪倫》預設2.《別董大》2.引出詩題。師:今天舒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一首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生齊讀課題兩遍師板書:芙蓉樓送辛漸 送別詩過渡:這首詩的作者是(王昌齡)3.介紹詩人。師:王昌齡,唐朝著名邊塞詩人,上學期我們學過王昌齡的哪首詩?(1)《出塞》(全班背誦)(2)了解詩人的經歷。王昌齡曾在朝廷為官,為人剛不阿,為官清廉,卻屢遭奸倭小人詆毀誣陷,被兩次貶官,但他始終不肯向惡勢力屈服,頑強斗爭,直到“安史之亂”時被濠州刺史殺害。他一生壯志未酬,這首詩是他第二次被貶時所作。默讀古詩,梳理要點。過渡:那這首又寫了王昌齡怎樣的離別情懷呢?請你默讀古詩尋找相關信息。師板書送別時間:平明送別地點:芙蓉樓送別人物:王昌齡→辛漸天氣:雨天過渡:芙蓉樓究竟在哪兒?送別兩人會說什么?王昌齡的心情又如何?……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詩句中,我們仔細去品讀這首離別詩吧。再讀古詩,指導朗讀。朗讀古詩。(1)自由讀古詩。【出示要求】師:自己練習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詩句。(2)全班齊讀。師:舒老師來檢查一下你們讀得怎么樣。(3)指導朗讀:讀出節奏,讀流暢。師范讀前兩句,生仿讀后兩句。師:七言絕句節奏停頓一般是,二二三。師: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生:洛陽/好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師:誰來試試?(4)指名讀。(5)全班讀。2.借助注釋,理解詩意。(1)回憶理解古詩的方法。師: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理解詩句的意思吧!誰還記得我們學過的理解古詩的方法。師板書 【出示課件】預設:借助注釋拆字組詞聯系生活實際(2)分組討論。師:現在請同學們分小組,用這些方法,試著去說一說詩句的意思。(3)學生匯報交流情況。(2-3人)【出示圖片】師:請小組派代表來一句一句的說一說。(4)師總結:連綿不斷的冷雨,下得很大,讓江面升了濃霧,帶給人無邊的寒冷,在這凄風冷雨的夜晚,誰要到哪里去?生:辛漸要到洛陽去。師:辛漸遠行,好朋友王昌齡當然要去送別。他們會說些什么?預設:辛漸啊,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詢問我的情況,請你一定要告訴他們,一片冰心在玉壺。要點:“冰心”:像冰一樣晶瑩、純潔的心。(借助注釋)“玉壺”:用玉石制成的壺。(聯系生活實際)過渡:理解了詩句的意思,我相信你們能夠把詩人依依不舍的情感讀出來了。3.全班齊讀古詩四、再讀古詩,體會情感。1.學習“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1)尋找離別景。師: “一切景語皆情語。”這首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 請你在詩中標注出來。要點:雨、江和楚山。【出示課件】(2)感悟離別情。思考:王昌齡將送別好友辛漸的離愁別緒,藏于這些景物中,請到詩句里找一找,從哪個字可以看出來?從“寒”字看出,秋雨連江,漫天的雨就是他愁苦的淚水。“夜”幕之中,更顯凄清,離愁更濃。(凄涼、愁苦)師板書第二種是孤獨離情。請到詩句里找一找。生:從“孤”字看出。(孤獨、寂寞)師板書師:楚山非人,怎會孤獨 好友辛漸遠去,孤零零的王昌齡對著孤零零的楚山,相看兩不厭的,只有楚山!詩人感覺自己“孤”零零的,所以他感到楚山也“孤”零零。(3)練習朗讀。點撥:詩人融情于景。朗讀詩句時,聲音稍低,語調平緩,讀出依依惜別及孤獨之感。齊讀這兩句過渡:這首詩如果只流于送別之情,也不會成為千古絕唱。詩人在詩中還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初心不改。2.學習“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1)讀懂內心志。師:其實呀,“冰心”“玉壺”都是比喻。猜猜,比喻什么 請看一組圖片。要點:“冰心”比喻心地光明,冰清玉潔。 “玉壺”比喻高潔。(2)講解“冰心”“玉壺”的典故。講解:王昌齡之前,“冰心”“玉壺”就已被人寫進詩中。【課件出示】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 ——[南朝]鮑照《代白頭吟》譯:人像垂下的紅絲繩一樣耿直,像玉壺里的冰一樣清透。離心何所贈,自有玉壺冰。 ——[初唐]駱賓王《送別》譯:離別的時候心里拿什么贈送給你,我這自有如裝在玉壺里的冰一樣純潔的真情。思考:鮑照用“玉壺冰”比喻清透的人品,駱賓王用“玉壺冰”比喻純潔的真情。而“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則表現了王昌齡怎樣的精神品格呢 預設:冰清玉潔、高潔(1)指導朗讀這兩句詩。總結:這是詩人的心聲,同學們要讀出叮嚀和囑托的意味,讀出詩人依依不舍的情懷。3.指導讀詩誦詩。(1)齊讀古詩。師:再來讀讀這首送別詩,讀出詩人的離愁,更要讀出詩人高潔的精神品格。(2)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五、拓展閱讀,感受心境。芙蓉樓送辛漸 (其二)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稱被除越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六、布置作業。1.背誦《芙蓉樓送辛漸》。2.默寫《芙蓉樓送辛漸》。七、板書設計。芙蓉樓送辛漸(送別詩)送別人物:王昌齡→辛漸送別時間:平明送別地點:芙蓉樓天氣:雨天寒 :凄涼、愁苦孤 :孤獨、寂寞“冰心”比喻冰清玉潔。“玉壺”比喻高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22課古詩三首《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設計.doc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22課古詩三首《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