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準考證號:姓名:(在此卷上答題無效)2025年寧德市初中畢業班質量檢測歷史試題(滿分:100分;答卷時間:60分鐘)注意:請在答題卡上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距今約5300-4300年的浙江良渚古城遺址中,發現了大規模的水利系統和水稻田的遺跡,出土了大量的石制農具。據此可知,當時A.打制石器開始使用B.原始農業已經產生C.農耕技術領先世界D.遠古遺址分布廣泛2.圖1至圖3所示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文物,它們共同反映了i好性博家在圖t②交院線片園質商貴費人愁弦飾進圖1青銅胄圖2青銅犧尊圖3曾侯乙編鐘A.節儉的生活方式B.穩定的社會局勢C.高超的治煉技術D。燦爛的音樂文化3.秦朝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漢武帝頒行“推恩令”。其共同目的是A.加強中央集權B.確立儒學正統C.開辟絲綢之路D.開發江南地區4.司馬遷廣泛搜集資料,并考察歷史遺跡,力求史實準確;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并對藥物的配比和劑量進行詳細的規定。這體現了他們A.秉筆直書的精神B.清正廉潔的正氣C.淡泊名利的品德D.嚴謹治學的品質5.對聯“司馬代魏群英助一統,衣冠渡江萬眾續文光”中蘊含的史事發生于A.秦朝B.漢朝C.晉朝D.隋朝九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10頁6.遼宋時期,遼國的契丹人熟悉南方人的飲食,契丹的傳統美食乳酪成為北宋人民喜愛的副食。這表明當時A.宋朝國力強盛B.經濟重心南移C.民族交往交融條刺半兩錢元初“四體文錢”D.遼國文化昌盛7.由圖4所示內容可見,元代貨幣A.材質單一B.具有傳承性C.發行量大北宋紙幣銅版拓片元制至元寶鈔D.對外影響廣圖48.唐代煉丹家采用硝石、疏磺和木炭的混合物制成火藥,鄭和船隊利用季風和洋流的變化規律助力遠航。據此可知A.我國礦產資源豐富B.中國先民富有智慧C.古代造船技藝先進D.地圓學說逐漸流行9.清王朝以大一統觀念為指導,通過各種措施,推進邊疆與內地的一體化進程。以下史事中,能證實這一進程的是A.設立西域都護B.文成公主入藏C.實行行省制度D.設置駐藏大臣10.圖5是某同學一篇小作文的主體內容,以下可作為該文標題的是這場持線二十三天的拳,在冷訂洋的波濤聲中落下恒嘉。海水退去時,池底凝豬的鶉片殘渣被潮水老入浮海,而林則陳的風骨側永遠錫刻在氏淡記憶里。圖5A.《虎門禁毒,民族脊梁》B.《烈焰吞園,殘垣警世》C.《金田烽起,天京淚落》D.《黃海怒濤,鐵艦忠魂》九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1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