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學用地形圖探究地貌特征單元活動問題引導我國山地、丘陵、高原占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二,在人口密度較大、不容易耕種的山區,由于平坦的土地少,只能向山地進發,以山為田。可是,山地因為存在坡度,降雨時水分容易往下堆積,造成上面的植被缺水,難以生長。而如果將坡地改造為梯田,通過一層層平整的臺階和田埂改變地面坡度,就可以攔蓄雨水,留住土壤,減少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還能使山區大面積耕作成為現實。梯田,是雕刻在等高線上的作品,也成為了大山上的壯麗風景。認識等高線地形圖應用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地貌12目錄CONTENTS應用分層設色圖分析地貌3認識等高線地形圖11認識等高線地形圖地形圖是一種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關系和規定符號,將真實地形、地貌描繪在平面上的地圖,通常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反映地面的實際高度、起伏狀況,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2等高線地形圖基本特征同線等高同圖等距閉合曲線兩條等高線一般不相交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陡緩3等高線地形圖部位山頂3等高線地形圖部位山脊山谷低脊高谷3等高線地形圖部位陡崖3等高線地形圖部位陡崖陡崖相對高度(n-1)d≤ H<(n+1)d崖頂海拔范圍H大≤H頂崖底海拔范圍H小-d3等高線地形圖部位鞍部1認識等高線地形圖符號 部位 等高線分布特征A 陡坡 等高線密集B 緩坡 等高線稀疏C 山脊 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D 山谷 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E 鞍部 兩側等高線閉合,且數值相等F 陡崖 若干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G 沖溝 兩組陡崖符號組成,向高處收縮H 洼地 呈環狀分布,數值中低周高I 山峰 閉合曲線,外低內高I應用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地貌21等高線地形判讀山地盆地平原1等高線地形判讀丘陵高原1等高線地形判讀地 形 海 拔 地 形 特 征 等 高 線 特 征平原 200米 以下 寬廣平坦 等高線稀疏高原 500米 以上 面積較大,外圍較陡, 內部起伏較和緩 高原面上等高線稀疏,邊緣等高線較密山地 500米 以上 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地勢起伏大 等高線較密集,山頂呈閉合曲線,內高外低丘陵 200-500米 地勢起伏較大 與山地相似盆地 不一定 四周高中間低 等高線呈閉合曲線,外高內低1等高線地形判讀注意“凹形坡”與“凸形坡”的不同。“凹形坡”可通視,“凸形坡”容易擋住人們的視線。2特殊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峽谷沖積扇2特殊等高線地形圖判讀2特殊等高線地形圖判讀梯田2特殊等高線地形圖判讀風蝕蘑菇2特殊等高線地形圖判讀新月形沙丘應用分層設色圖分析地貌31判讀地面喀斯特地貌1判讀地面喀斯特地貌2判讀山嶺與谷地山嶺山嶺山谷山谷山嶺山谷下圖是“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1.該區域發展攀巖等極限運動可考慮在( )A.① B.② C.③ D.④練習【答案】D讀“等高線圖(單位:m)”,完成1~3題。2.圖示區域的地貌類型是( )A.風沙地貌 B.河流地貌C.喀斯特地貌 D.海岸地貌3.這種地貌最可能分布在我國的( )A.東北地區 B.東南沿海C.青藏高原 D.西北地區練習【答案】2. A 3. D讀“等高線圖(單位:m)”,完成1~3題。練習【答案】B4.這種地貌的走向主要受制于( )A.河水流向B.風向C.地表坡向D.海岸走向圖為“北京最美鄉村”所在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根據圖文材料。練習【答案】C5.從C處攀爬至溶洞,攀登的垂直高差大約為A.60米 B.70米C.100米 D.130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