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六校聯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題1.(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各種神奇的自然現象中,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 )A.彩虹為什么有七種顏色?B.流星的“尾巴”是怎么形成的?C.火山噴發是最壯觀的風景嗎?D.“極光”一定是綠色的嗎?【答案】C【知識點】認識科學【解析】【分析】 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表達交流,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能做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這是科學探究的前提,據以上分析解答。【解答】彩虹為什么是七色的,屬于科學探究問題,故A正確;流星的“尾巴”是什么,屬于科學探究問題,故B正確;火山噴發是最壯觀的風景嗎 這是人們的一種認識的感知,不同的人感知不一樣,這不屬于科學探究問 題,故C錯誤;“極光”的顏色一定是綠色的么,還可能有其他顏色嗎 這屬于科學問題,故D正確。故答案為:C。2.(2024七上·杭州期中)結合你的生活經驗,下列估測中符合實際的是( )A.小明的課桌高約為80dm B.手指的寬度約為10厘米C.人體正常體溫約為 D.家用熱水瓶的容積為2.5mL【答案】C【知識點】估測;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課桌的高度約為學生身高的一半,學生身高約為160cm。【解答】A、中學生的課桌高約為80cm=8dm,故A不符合實際;B、手指的寬度約為1厘米,故B不符合實際;C、人體正常體溫約為37℃且變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實際;D、家用熱水瓶的容積約為2.5L,故D不符合實際。故答案為:C。3.(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實驗室遇到下列情況時,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被化學試劑灼傷時,馬上用紗布包扎灼傷處B.乙圖中燃著的酒精燈打翻后著火時,用濕抹布蓋滅C.丙圖中做實驗前先直接聞一下藥品的氣味D.丁圖中燒傷或燙傷,用大量熱水沖洗受傷處【答案】B【知識點】實驗室的安全與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解析】【分析】根據實驗操作的正確方法以及實驗安全事故的處理方法來分析。【解答】A、被化學試劑灼傷時,先用干布拭去,再用紗布包扎灼傷處,選項錯誤;B、燃著的酒精燈打翻后著火時,利用降低溫度的原理,用濕抹布蓋滅,選項正確;C、聞藥品氣味時,用手在試劑瓶口上方輕輕扇動,使少量氣體飄進鼻孔聞到藥品氣味,不能直接聞藥品的氣味,選項錯誤;D、燒傷或燙傷,用大量冷水沖洗受傷處,選項錯誤;故答案為:B。4.(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杭州亞運會田徑項目賽場上,一群特殊的“搬運工”引起了觀眾的注意,這就是機器狗。它們承擔了搬運器材的工作。下列關于機器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它是生物,因為它會運動,幫助工作人員搬運鐵餅B.它是生物,因為它能夠根據指令作出反應C.它不是生物,因為它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D.它不是生物,因為它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答案】D【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夠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⑦生物都能遺傳和變異。生物和非生物都可能可以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解答】機器狗不能進行新陳代謝、不能夠生長和繁殖、不能遺傳和變異等,即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不屬于生物。故答案為:D。5.(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A.5.8米毫米B.3.4分米分米2厘米2C.2.8米毫米毫米D.4.5升升毫升毫升【答案】C【知識點】單位換算【解析】【分析】單位換算時,在進率后面書寫的是新單位。【解答】A、正確換算過程為:5.8米毫米,故A錯誤;B、正確換算過程為:3.4分米2=3.4100厘米=340厘米,故B錯誤;C、2.8米毫米毫米,換算過程正確,故C正確;D、正確換算過程為:4.5升毫升毫升,故D錯誤。故答案為:C。6.(2024七上·杭州期中)為研究學校近視防控措施的效果,每個學期我們都需要檢查視力。”檢查視力”的過程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C.設計實驗方案 D.收集事實與證據【答案】D【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科學探究的環節: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收集事實與證據、得出結論、交流與討論【解答】A.檢查視力是屬于收集事實與證據,A錯誤B. 檢查視力是屬于收集事實與證據,B錯誤C. 檢查視力是屬于收集事實與證據,C錯誤D. 檢查視力是屬于收集事實與證據,D正確故答案為:D7.(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關于常見動植物的認識正確的是( )A.銀杏有白果,它是被子植物B.地錢有莖葉分化,它是蕨類C.蚯蚓身體有環節,它是節肢動物D.蝸牛身體柔軟有貝殼,它是軟體動物【答案】D【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植物根據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裸子植物的器官有根、莖、葉、種子;苔蘚類植物的器官有莖和葉,蕨類的器官有根、莖、葉。2.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蝸牛符合軟體類動物的特征,屬于軟體動物。【解答】A、銀杏(又叫白果樹)是銀杏科、銀杏屬的落葉喬木。銀杏是裸子植物,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具有根、莖、葉的分化,但沒有花和果實,通常提到的“白果”是銀杏樹的種子,故A錯誤;B、地錢有莖葉分化,沒有根,它是苔蘚植物,不是蕨類植物,故B錯誤;C、蚯蚓的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輔助運動,屬于環節動物,不是節肢動物,故C錯誤;D、蝸牛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屬于軟體動物,故D正確。故答案為:D。8.(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四種測量方法中, 正確的是( )A.測量物體長度B.測量水溫C.測量液體體積D.測量硬幣直徑【答案】D【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時,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但玻璃泡不能接觸杯壁和杯底,不能將溫度計拿出液體后再讀數。【解答】A、測量物體長度,零刻度線應與物體一端對齊,故A錯誤;B、由圖可知,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B錯誤;C、由圖可知,俯視讀數,會使測量結果偏大,視線應與凹液面的最低處或者凸液面的最高處對齊,故C錯誤;D、測量硬幣的直徑時,一般借助三角板進行測量,故D正確。故答案為:D。9.(2024七上·杭州期中)測量一塊金屬的體積,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適量水,量筒放平穩且面對刻度線,測量水的體積時俯視,讀數為8mL,測量水和金屬塊的總體積時仰視,讀數為15mL,則所測得的金屬塊的體積是( )A.小于7cm3 B.大于7cm3 C.12cm3 D.等于7cm3【答案】A【知識點】體積的測量【解析】【分析】根據“俯視大仰視小”的規律分析判斷。【解答】 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適量水,量筒放平穩且面對刻度線,測量水的體積時俯視,讀數為8mL, 根據“俯視大”的規律可知,讀出的示數V1偏大。 測量水和金屬塊的總體積時仰視,讀數為15mL, 根據“仰視小”可知,讀出的示數V2偏小。根據V=V2-V1可知,讀出的示數小于7cm3,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0.(2024七上·杭州期中)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以下說法恰當的是( )選項 結構 功能A 青蛙主要用肺呼吸 與其在水中生活相適應B 魚用鰓呼吸,靠鰭運動 與其能保持體溫恒定相適應C 蛇體表附有鱗片,有外骨骼 與其能在陸地生活相適應D 鳥前肢特化為翼,體表有羽毛,胸肌發達 與其能在空中飛翔相適應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解答】A、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但肺不發達,兼用濕潤的皮膚呼吸,故A錯誤;B、魚類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魚類是變溫動物,故B錯誤;C、蛇的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屬于爬行動物。蛇沒有外骨骼,故C錯誤;D、鳥類的結構特點是與其飛行生活相適應,如:前肢變成翼,被覆羽毛,身體呈流線型,胸肌發達,食量大,心臟四腔,身體里有發達的氣囊,與肺相通完成雙重呼吸等,故D正確。故答案為:D。11.(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和“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的實驗操作中,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制片前,都需用干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B.制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分別是清水和生理鹽水C.染色時,都是先用碘酒處理實驗材料,后再蓋上蓋玻片D.蓋蓋玻片時,都是將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液滴,然后緩緩放平【答案】C【知識點】觀察細胞【解析】【分析】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是:擦→滴→撕→展→蓋→染→吸。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順序是:擦→滴→刮→涂→蓋→染。植物細胞滴的是清水,口腔上皮細胞滴的是生理鹽水。【解答】A、制片前,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故A正確;B、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滴的是清水,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這樣能保持細胞的形態,不會因細胞吸水膨脹,也不會因細胞失水而皺縮,故B正確;C、染色時,應該是先蓋上蓋玻片,再染色,故C錯誤;D、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避免產生氣泡,故D正確。故答案為:D。12.(2024七上·杭州期中)青藏鐵路修建了如圖所示的一些可讓動物穿過的“通道”,這樣做的優點是( )①能減少鐵路的建設投資 ②能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自由遷徙和繁衍 ③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 ④有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保護【解析】【分析】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有效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式。【解答】當經濟利益與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發生沖突時,我們以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為主,如青藏鐵路穿過可可西里等自然保護區的線路時采取繞避、設置安全通道等措施,這樣做的意義是②有利于保護該自然保護區內的生物的棲息環境,進而保護了當地的野生動物,④有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③維持生態平衡,體現了人類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故答案為:D。13.(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新購買了一套如圖所示的亞運會紀念章,每套中分別展示了“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琮琮”、“宸宸”、“蓮蓮”以及“大蓮花”5個亞運元素,某天他突發奇想測量其每個紀念章的厚度,于是將它們疊在一起,測得四次數據分別為12.8mm、1.26cm、1.10cm、1.29cm,請問每個的厚度應為( )A.0.26cm B.2.5mm C.1.28cm D.1.23cm【答案】A【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與其它數據相差較大的數據為錯誤數據,應舍去。【解答】四次數據中的12.8mm,合1.28cm;1.10cm的準確值為1.1cm,其它三個數據的準確值為1.2cm,所以1.10cm數據錯誤,應舍去;每個的厚度。故答案為:A。14.(2024七上·杭州期中)能構成如表中1、2、3所示關系的是( )1 2 3A 衣藻 藻類 裸子植物B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種子植物C 無脊椎動物 軟體動物 蝸牛D 蝗蟲 節肢動物 無脊椎動物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題圖所示的邏輯關系是3包含2,2包含1;3、2、1之間是包含關系,3表示的范圍最廣,1表示的范圍最小。【解答】A、綠色植物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兩大類;孢子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種子繁殖后代;藻類屬于孢子植物,與題圖不符,故A不符合題意;B、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與題圖不符,故B不符合題意;C、根據動物的體內有無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無脊椎動物是身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包括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蝸牛屬于軟體動物,軟體動物為無脊椎動物;與題圖不符,故C不符合題意;D、無脊椎動物包含節肢動物,蝗蟲屬于節肢動物,與題圖相符,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5.(2024七上·杭州期中) 在觀察體溫計所顯示的人體溫度時,可以在體溫計離開被測人體后讀數,這是因為( )A.體溫計的內徑比一般常用溫度計的內徑細得多B.體溫計的玻璃泡要比一般常用溫度計的玻璃泡大得多C.體溫計的刻度要比一般常用溫度計的刻度精細得多D.體溫計的內徑有一處特別細,當溫度下降時,水銀柱會在這里斷開【答案】D【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根據體溫計的結構特點分析判斷。【解答】體溫計在構造上有一個細且彎曲的地方,叫縮口。它的功能是使水銀能自由上升不能自由下降,即體溫計的縮口使其上面的水銀不能夠自由回到玻璃泡中,需要借助外力把水銀甩回去。因此體溫計離開人體后,其內徑內部的水銀柱不會變化,所以能使它離開人體讀數。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16.(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下面填上合適的單位(填寫符號)及進行單位換算:(1)小科同學的身高為17.0 。(2)小科教室的面積約有80 (3)小科喝的奶茶體積約為550 (4)7升= 毫升。【答案】(1)dm(2)m2(3)mL(4)7000【知識點】估測;單位換算【解析】【分析】(1)同學的身高一般為170cm=17dm=1.7m。(2)教室的長度約為10m,寬度約為8m,面積約為80m2 。(3)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mL和L,1L=1000mL。(4)L和mL之間的進率為1000.【解答】(1)小科同學的身高為1.70m=17.0dm。(2)小科教室的面積約有80m2。(3)小科喝的奶茶體積約為550mL。(4)7升=7×1000毫升=7000毫升。(1)小科同學的身高為1.70m=17.0dm(2)小科教室的面積約有80m2。(3)小科喝的奶茶體積約為550mL。(4)7升=7×1000毫升=7000毫升。17.(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科同學用實驗器材,進行了如下測量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1)如圖甲所示的圓的直徑是 cm(2)如圖乙所示,此時的溫度值是 ℃。(3)如圖丙所示,此時液體的體積為 mL。(4)若用圖丁的體溫計直接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測得結果為 ℃【答案】(1)2.50(2)-13(3)44(4)39.2【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刻度尺在讀數時要在精確值后估讀一位,圓的直徑等于右端刻度減去左端刻度。(2)溫度計示數由下到上逐漸變小,說明溫度在0℃以下。(3)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注意量筒的分度值。(4)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前面有一個縮口,沒有甩動時,示數只升不降,所以仍為39.2℃。【解答】(1)圖甲中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圓的左端對應的刻度值為5.00cm,右端刻度值為7.50cm,圓的直徑D=7.50cm-5.00cm=2.50cm;(2)圖乙中溫度計刻度的一個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個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的下方。因此它的讀數為-13℃,讀作負十三攝氏度;(3)圖丙中量筒刻度的一個大格表示10mL,里面有10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1mL,量筒內液體的體積為V=44mL;(4)如圖丁所示該體溫計的示數位于39℃與40℃之間,而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故體溫計的示數為39℃+0.2℃=39.2℃;因為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遇冷液柱會在縮口處斷開而不能自行下降,故將示數為39.2℃的體溫計插入溫度為0℃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數不會下降,仍為39.2℃。(1)圖甲中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圓的左端對應的刻度值為5.00cm,右端刻度值為7.50cm,圓的直徑D=7.50cm-5.00cm=2.50cm(2)圖乙中溫度計刻度的一個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個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的下方。因此它的讀數為-13℃,讀作負十三攝氏度。(3)圖丙中量筒刻度的一個大格表示10mL,里面有10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1mL,量筒內液體的體積為V=44mL(4)如圖丁所示該體溫計的示數位于39℃與40℃之間,而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故體溫計的示數為39℃+0.2℃=39.2℃因為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遇冷液柱會在縮口處斷開而不能自行下降,故將示數為39.2℃的體溫計插入溫度為0℃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數不會下降,仍為39.2℃。18.(2024七上·杭州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收集了下列幾種常見的動物,想要了解它們的形態結構特征,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小科將青蛙、兔子、鴿子劃分為一類,蠶、蝗蟲劃分為一類,他進行分類的依據是 。(2)兔子屬于哺乳動物,因為兔子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 的特征。(3) 以上動物中, 與猴子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答案】有無脊柱(或脊椎骨);胎生和哺乳;兔子【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常見的無脊椎動物【解析】【分析】(1)圖中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家蠶、蝗蟲都屬于節肢動物中的昆蟲,家兔屬于哺乳動物,家鴿屬于鳥類。兩棲類、鳥類和哺乳類有脊柱,屬于脊柱動物,節肢動物沒有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2)哺乳類的特征是胎生、哺乳。(3)猴子屬于哺乳類動物,所以兔子與猴子的親緣關系最近。【解答】(1)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體內有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如青蛙、兔子、鴿子;無脊椎動物的體內沒有脊柱,如蠶、蝗蟲。(2)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通常有毛;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體溫恒定;胎生、哺乳。可見,兔子是哺乳動物,生殖和哺育后代的特征是胎生、哺乳。(3)猴子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屬于哺乳動物。可見,以上動物中,與猴子親緣關系最近的是兔子。19.(2024七上·杭州期中)歌曲《洋蔥》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如果你愿意一層一層一層地剝開我的心,你會鼻酸,你會流淚”。對此現象進行如下分析。(1)如圖甲所示,洋蔥為傘狀花序,開白色小花,則洋蔥屬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2)“你會鼻酸,你會流淚”是因為洋蔥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質,該物質存在于圖乙洋蔥細胞內的[ ] 中。與動物細胞比較,洋蔥細胞“棱角分明”是因為細胞結構① 具有支撐作用。(3)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控制這種現象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結構中的 (填名稱)。【答案】(1)被子(2)⑤;液泡;細胞壁(3)細胞核【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1)植物中只有被子植物有花,所以洋蔥屬于被子植物。(2)圖中,①是細胞壁、②是細胞膜、③是細胞質、④是細胞核、⑤是液泡。汁液是液泡中的細胞液。(3)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在細胞核中。【解答】(1)被子植物的種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說的綠色開花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洋蔥為“傘狀花序,開白色小花”,據此可判斷洋蔥屬于被子植物。(2)植物細胞的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質、色素以及糖類、無機鹽、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因此,洋蔥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質,該物質存在于圖乙洋蔥細胞內的⑤液泡中。細胞壁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因此,與動物細胞比較,洋蔥細胞“棱角分明”是因為細胞結構①細胞壁具有支撐作用。(3)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1)被子植物的種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說的綠色開花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洋蔥為“傘狀花序,開白色小花”,據此可判斷洋蔥屬于被子植物。(2)植物細胞的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質、色素以及糖類、無機鹽、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因此,洋蔥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質,該物質存在于圖乙洋蔥細胞內的⑤液泡中。細胞壁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因此,與動物細胞比較,洋蔥細胞“棱角分明”是因為細胞結構①細胞壁具有支撐作用。(3)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20.(2024七上·杭州期中)野雞尾是蕨類植物(圖1),是一種常用的藥材,有清熱降火、解毒等功效。(1)野雞尾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2)圖2是植物二歧分類檢索表,如果S代表地錢,則野雞尾對應檢索表中字母 它們一般采用 繁殖的方式。3a和3b分別為 和 。(3)植物P與S的親緣關系比P與Q的 (填“遠”或“近”)。【答案】(1)細胞(2)R;孢子;有根;無根(3)遠【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野雞尾屬于植物,植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細胞。(2)沒有種子,屬于孢子植物,地錢屬于苔蘚類植物,野雞尾屬于蕨類植物,區別是是否有根。(3)共同點越多,親緣關系越近,P和Q都有種子,而S沒有種子所以P和Q的親緣關系更近。【解答】(1)除病毒外,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因此,野雞尾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將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為二方法,逐步對比排列,進行分類,可將自然界植物列成分類檢索表。地錢屬于苔蘚植物,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體內無輸導組織。野雞尾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沒有花、果實、種子等器官,用孢子進行繁殖,具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因此利用二歧分類檢索表對野雞尾進行分類,它對應檢索表中字母R,3a表示有根,3b表示有根。(3)P有花,只有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Q有種子無花,是裸子植物;S無種子無根,可能是藻類植物或苔蘚植物;P被子植物與Q裸子植物都屬于種子植物,兩者的親緣關系較近。因此,植物P與S的親緣關系比P與Q的遠。(1)除病毒外,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因此,野雞尾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將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為二方法,逐步對比排列,進行分類,可將自然界植物列成分類檢索表。地錢屬于苔蘚植物,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體內無輸導組織。野雞尾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沒有花、果實、種子等器官,用孢子進行繁殖,具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因此利用二歧分類檢索表對野雞尾進行分類,它對應檢索表中字母R,3a表示有根,3b表示有根。(3)P有花,只有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Q有種子無花,是裸子植物;S無種子無根,可能是藻類植物或苔蘚植物;P被子植物與Q裸子植物都屬于種子植物,兩者的親緣關系較近。因此,植物P與S的親緣關系比P與Q的遠。21.(2024七上·杭州期中)讀圖,回答問題。(1)②點的經緯度是 (2)①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3)②點位于①點的 方向。【答案】(1)(170°E,10°S)或(10°S,170°E)(2)西;北(3)西南【知識點】經度與緯度;經緯網【解析】【分析】(1)自西向東逐漸變大,說明是東經;下面的°位置更南,為南緯,據此判斷②點的經緯度。(2)南北半球的分界線為赤道,即0°緯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不是0°經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3)①的經緯度為:(180°,10°N)。【解答】(1)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由分析可知,②點的經緯度是(170°E,10°S)。(2)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將地球劃分為東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其中①處于東經180°,屬于西半球。①點的緯度為北緯10°,屬于北半球。(3)在經緯網地圖上,用經緯網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②點位于①點的西南方向。(1)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由分析可知,②點的經緯度是(170°E,10°S)。(2)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將地球劃分為東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其中①處于東經180°,屬于西半球。①點的緯度為北緯10°,屬于北半球。(3)在經緯網地圖上,用經緯網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②點位于①點的西南方向。22.(2024七上·杭州期中)一個量筒和一個量杯的量程都是100mL(設到量程的高度都是h),如果倒入25mL的液體,對量筒而言,所裝液體的液面將 ,對量杯而言,液面的高度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等于;大于【知識點】體積的測量【解析】【分析】量筒上下同寬,25mL為量筒量程的四分之一,所以液體高度為量筒的四分之h;量杯下小上大是,所以液體高度大于量杯的四分之h。【解答】如圖所示:,量筒是圓柱形,而量杯是敞口的,所以當在量程為100mL的量筒和量杯中分別倒入25mL的液體時,量筒中所裝液體的液面將等于,量杯中所裝液體的液面高度將大于。23.(2024七上·杭州期中)按要求填空:(1)為了較準確地測出金屬絲的直徑,可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進行測量,將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17圈,由圖可知銅絲的直徑是 mm;(2)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屬材料制成的,且這種金屬材料受溫度(熱脹冷縮)變化很明顯,那么在 (選填“夏”或“冬”)季節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果將偏大。【答案】(1)1.0(2)冬【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1)實驗采用了累積法,用線圈的總長度除以圈數即可求得銅絲的直徑。(2)尺子因為熱漲,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將變大,測量物體的長度會偏小;因為冷縮,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會偏小,測量物體的長度將偏大。【解答】(1)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7圈金屬絲的長度為銅絲的直徑是(2)刻度尺受冷收縮后導致分度值的長度偏小,測量的結果偏大,因此冬季測量結果將偏大。(1)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7圈金屬絲的長度為銅絲的直徑是(2)刻度尺受冷收縮后導致分度值的長度偏小,測量的結果偏大,因此冬季測量結果將偏大。24.(2024七上·杭州期中)藤壺有著很強的附著能力,常給很多動物帶來困擾。它在幼年期可以隨意游動,成年之后會附著在海龜、鯨等生物體的體表,跟著它到處“旅行”并在其體表密集繁殖。(1)藤壺體內沒有骨骼,但體外有一層保護身體的外骨骼,它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 動物;(2)藤壺在海龜身上大量繁殖,會導致海龜因負重過大而無法探頭伸出水面呼吸,甚至可能會在水中窒息而死,據此判斷海龜的呼吸器官是 ;(3)想要清理海龜身上的藤壺,需要用淡水浸泡一段時間,等藤壺死亡之后,才能進行拔除工作。判斷藤壺已經死亡的依據可以是 。(寫出一點即可)【答案】節肢;肺;沒有呼吸【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1)節肢動物的特征: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2)魚類用腮呼吸,不用抬頭出水面;其它動物用肺呼吸,需要抬頭出水面;(3)藤壺在淡水里面是不能存活的。【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藤壺體內沒有骨骼,但體外有一層保護身體的外骨骼,因此藤壺屬于節肢動物。(2)根據海龜需要探頭伸出水面呼吸可知,還貴屬于爬行動物,用肺呼吸。(3)判斷藤壺已經死亡的依據是藤壺停止了呼吸,沒有活力,或無法新陳代謝,或沒有應激性。25.(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科嘗試自制一支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燒瓶中裝有空氣,玻璃管中間封有一段紅色液柱。他把燒瓶先后放入50℃熱水、25℃室溫環境和0℃的冰水中,并標出紅色液柱右側所在的位置(放大后效果如圖乙所示)。(1)此溫度計是根據 原理制成的。(2)紅色液柱右側所在的位置A、B和C,其中表示0℃水溫對應的點是 (填“A”“B”或“C”)。(3)其他小組同學利用上述器材自制相同的溫度計,測不同水溫時,發現紅色液柱始終沒有移動,試分析其中的原因 (寫出一點即可)。【答案】(1)氣體的熱脹冷縮(2)A(3)燒瓶與玻璃管的連接處密封不嚴【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氣體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氣體溫度越高,體積膨脹的越大,把玻璃管中間封的紅色液柱向外推的越遠;如果燒瓶或玻璃管存在漏氣情況,外界空氣進入或內部氣體泄漏,會導致溫度計無法正常工作。【解答】(1)這是個氣體溫度計,所以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2)氣體溫度越高,體積膨脹的越大,把玻璃管中間封的紅色液柱向外推的越遠,所以表示0℃水溫對應的點應是A點。(3)燒瓶與玻璃管的連接處密封不嚴,使得氣體無法在溫度變化時正常膨脹或收縮,所以測不同水溫時,發現紅色液柱始終沒有移動。(1)這是個氣體溫度計,所以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2)氣體溫度越高,體積膨脹的越大,把玻璃管中間封的紅色液柱向外推的越遠,所以表示0℃水溫對應的點應是A點。(3)燒瓶與玻璃管的連接處密封不嚴,使得氣體無法在溫度變化時正常膨脹或收縮,所以測不同水溫時,發現紅色液柱始終沒有移動。26.(2024七上·杭州期中)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以下為小金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裝片的過程和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圖像,請據圖回答問題:(1)如圖甲是“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填序號);(2)將圖乙中觀察到的圖像調至圖丙,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按順序填序號)①向右移動載玻片 ②向左移動載玻片 ③轉動物鏡轉換器 ④轉動粗準焦螺旋 ⑤轉動細準焦螺旋(3)下列蓋蓋玻片方法正確的是______。A. B.C. D.(4)圖丁是在顯微鏡的視野下發現有許多黑色圓圈,可能是甲圖中的操作 (填序號)出現問題。(5)小科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葉綠體繞液泡按圖乙方向移動,則實際上裝片中葉綠體移動的方向是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答案】(1)⑤③②④①(2)②③⑤(3)B(4)④(5)逆時針【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可總結為:擦(用紗布擦干凈載玻片和蓋玻片)、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撕(用鑷子從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展(用解剖針在水滴中把薄膜展開)、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蓋上液滴)、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和吸(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 滴清水的目的是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2)從乙到丙,放大倍數變大,即從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觀察范圍將變小,所以應先將物像移至視野中間,再更換物鏡,注意不要調整粗準焦螺旋。(3)(4)蓋玻片若操作不當,會導致氣泡產生,視野中中間透明,周圍黑色的圓圈即為氣泡。(5)視野中葉綠體轉動的方向與實際轉動方向相同。【解答】(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載玻片和蓋玻片)、滴(清水)、撕(內表皮)、展(用解剖針展開內表皮)、蓋(用鑷子蓋蓋玻片)、染(用碘液染色)和吸(用吸水紙)。結合題圖甲可知,正確的順序是:⑤③②④①。(2)低倍物鏡換高倍物鏡的步驟:移動玻片(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高倍物鏡)→轉動遮光器和反光鏡(調節視野亮度)→調節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清晰)。顯微鏡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動方向和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圖乙中A的物像偏左,應將玻片標本向左方向移動,這樣我們會觀察到物像向右移到視野的中央。可見,將圖乙中觀察到的圖像(低倍視野)調至圖丙(高倍視野),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②向左移動載玻片→③轉動物鏡轉換器→⑤轉動細準焦螺旋。(3)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現氣泡影響觀察。可見,選項中,正確蓋蓋玻片的是B圖所示。故答案為:B。(4)圖丁是在顯微鏡的視野下發現有許多黑色圓圈,這些是氣泡。結合上述分析可知,視野中出現氣泡,可能是甲圖中的操作④蓋蓋玻片出現問題。(5)顯微鏡成的物像是倒像,圖中,葉綠體按逆時針方向轉動,實際上裝片中葉綠體移動的方向也是逆時針。(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載玻片和蓋玻片)、滴(清水)、撕(內表皮)、展(用解剖針展開內表皮)、蓋(用鑷子蓋蓋玻片)、染(用碘液染色)和吸(用吸水紙)。結合題圖甲可知,正確的順序是:⑤③②④①。(2)低倍物鏡換高倍物鏡的步驟:移動玻片(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高倍物鏡)→轉動遮光器和反光鏡(調節視野亮度)→調節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清晰)。顯微鏡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動方向和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圖乙中A的物像偏左,應將玻片標本向左方向移動,這樣我們會觀察到物像向右移到視野的中央。可見,將圖乙中觀察到的圖像(低倍視野)調至圖丙(高倍視野),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②向左移動載玻片→③轉動物鏡轉換器→⑤轉動細準焦螺旋。(3)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現氣泡影響觀察。可見,選項中,正確蓋蓋玻片的是B圖所示。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4)圖丁是在顯微鏡的視野下發現有許多黑色圓圈,這些是氣泡。結合上述分析可知,視野中出現氣泡,可能是甲圖中的操作④蓋蓋玻片出現問題。(5)顯微鏡成的物像是倒像,圖中,葉綠體按逆時針方向轉動,實際上裝片中葉綠體移動的方向也是逆時針。27.(2024七上·杭州期中)學校項目化學習小組開展用橡皮泥制作動植物細胞模型。如圖是小科制作完成的作品圖,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標評價標準。請回答:(1)圖甲是小科制作的是 (填“動物”或“植物”)細胞。判斷的理由是 。(2)根據評價指標,小科同學制作的模型應被評為 。理由是 。等第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且齊全, 整體美觀。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 結構完整, 名稱標注正確但 有遺漏, 整體整潔 不符合細胞的形態特 征, 結構不完整, 名稱標注 有誤或不全【答案】(1)植物;有細胞壁(2)良好;名稱標注正確但缺少液泡、細胞質的標注【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1)植物細胞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線粒體、液泡、葉綠體(綠色部分),但并不是所有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如洋蔥表皮細胞就沒有葉綠體。(2)由圖可知,未對液泡、細胞質進行標志。【解答】(1)圖甲有葉綠體、細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細胞。(2)根據評價指標,小科同學制作的模型名稱標注正確,但缺少液泡、細胞質的標注,應被評為良好。(1)圖甲有葉綠體、細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細胞。(2)根據評價指標,小科同學制作的模型名稱標注正確,但缺少液泡、細胞質的標注,應被評為良好。28.(2024七上·杭州期中)福壽螺于1981年引入中國,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某研究團隊選用除螺胺可濕性粉劑、除躵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聚醛·甲萘威顆粒劑、四聚乙醛4種常見的除螺劑,進行防治福壽螺的研究。(1)【研究目的】探究 對防治福壽螺的效果。(2)【實驗及數據】①該科研團隊可以通過 判斷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②本實驗中第5組不添加除螺劑成分,該組實驗在本次研究中的作用 ③為什么樣本數要用200而不是1來完成 。序號 除螺劑種類 2天后樣本數 活螺數 死亡率1 除螺胺可濕性粉劑 200 42 79%2 除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劑 200 34 83%3 聚醛·甲萘威顆粒劑 200 62 69%4 四聚乙醛 200 68 66%5 不加除螺劑 200 196 2%【答案】(1)4種常見的除螺劑(2)死亡率;對照;避免偶然性【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1)由題中信息可知,研究的是4種常見的除螺劑對防治福壽螺的效果。(2)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統計的是福壽螺的死亡率,所以是通過死亡率來判斷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實驗對象太少,具有偶然性,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規律,實驗對象要達到一定數量。【解答】(1)由題干表述“某研究團隊選用除螺胺可濕性粉劑、除躵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聚醛·甲萘威顆粒劑、四聚乙醛4種常見的除螺劑,進行防治福壽螺的研究”可知,本實驗的研究目的是探究4種常見的除螺劑對防治福壽螺的效果。(2)①根據表格信息可知,該科研團隊可以通過死亡率判斷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死亡率越高,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越好。②在對照實驗中,通常把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叫實驗組,把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自然狀態)的對象組叫對照組。該實驗中,第5組不添加除螺劑成分,屬于對照組,在本次研究中的作用是對照。③每組只用少量的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做實驗不科學,可能因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響實驗結果。因此,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的數量要多,這樣可以減少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誤差,排除偶然性,增強實驗的準確性、可靠性。可見,樣本數要用200而不是1來完成實驗,原因是:每組只用1只福壽螺,數量太少,會有偶然性,實驗誤差較大,實驗結果不能說明一般性。(1)由題干表述“某研究團隊選用除螺胺可濕性粉劑、除躵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聚醛·甲萘威顆粒劑、四聚乙醛4種常見的除螺劑,進行防治福壽螺的研究”可知,本實驗的研究目的是探究4種常見的除螺劑對防治福壽螺的效果。(2)①根據表格信息可知,該科研團隊可以通過死亡率判斷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死亡率越高,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越好。②在對照實驗中,通常把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叫實驗組,把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自然狀態)的對象組叫對照組。該實驗中,第5組不添加除螺劑成分,屬于對照組,在本次研究中的作用是對照。③每組只用少量的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做實驗不科學,可能因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響實驗結果。因此,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的數量要多,這樣可以減少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誤差,排除偶然性,增強實驗的準確性、可靠性。可見,樣本數要用200而不是1來完成實驗,原因是:每組只用1只福壽螺,數量太少,會有偶然性,實驗誤差較大,實驗結果不能說明一般性。29.(2024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學家里裝修,所用墻紙的規格是“0.53m×10m(寬*長),厚度0.63mm”,他想測量一下墻紙厚度是否屬實,實驗步驟如下:A.用刻度尺測出鉛筆的直徑為D1,B.用刻度尺測出取一張廢棄的墻紙長度為L1C.把紙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數出圈數為n圈D.用刻度尺測出圓環的直徑為D2(如圖所示)。(1)以上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步驟是 ;(2)實驗步驟合理的順序是: ;(3)墻紙的厚度的表達式是 ;(4)下列幾種測量方法,與該題方法同類的有 。①為了測長為細銅絲直徑,將其緊密排繞在鉛筆桿上數出圈數,并用刻度尺測出線圈總長度,然后算出直徑;②為了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先用量筒測出適量水的體積,再測出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然后算出小石塊的體積;③為了測量一枚針的質量,先用天平稱出50枚針的質量,然后算出一枚針的質量。【答案】(1)B(2)CAD或CDA(3)d=(4)①③【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1)(2)墻紙的厚度太小,不易直接測量,采用累積法進行測量,用總厚度除以圈數計算一張紙的厚度,可知不需要測量廢棄墻紙的長度。(3)由(2)可知,。(4)本實驗采用的是累積法,選擇同樣使用累積法的實驗。【解答】(1)實驗中運用累積法來測量墻紙厚度,沒有必要測量墻紙長度,因此B步驟是沒有必要的。(2)將墻紙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測量鉛筆的直徑為,再測量圓環的直徑,兩次測量的先后順序對測量結果無影響,兩次的差值為環繞2n圈墻紙厚度,除以2n,即為墻紙的厚度,因此步驟為CAD或CDA。(3)圈數為2n圈墻紙厚度為,則一張墻紙厚度為。(4)①為了測長為細銅絲直徑,將其緊密排繞在鉛筆桿上數出圈數,并用刻度尺測出線圈總長度,然后算出直徑,該測量過程采用了累積法,故①符合題意;②為了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先用量筒測出適量水的體積,再測出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然后算出小石塊的體積,運用了排水法,故②不符合題意;③為了測量一枚針的質量,先用天平稱出50枚針的質量,然后算出一枚針的質量,運用了累積法,故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①③。(1)實驗中運用累積法來測量墻紙厚度,沒有必要測量墻紙長度,因此B步驟是沒有必要的。(2)將墻紙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測量鉛筆的直徑為,再測量圓環的直徑,兩次測量的先后順序對測量結果無影響,兩次的差值為環繞2n圈墻紙厚度,除以2n,即為墻紙的厚度,因此步驟為CAD或CDA。(3)圈數為2n圈墻紙厚度為則一張墻紙厚度為(4)①為了測長為細銅絲直徑,將其緊密排繞在鉛筆桿上數出圈數,并用刻度尺測出線圈總長度,然后算出直徑,該測量過程采用了累積法,故①符合題意;②為了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先用量筒測出適量水的體積,再測出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然后算出小石塊的體積,運用了排水法,故②不符合題意;③為了測量一枚針的質量,先用天平稱出50枚針的質量,然后算出一枚針的質量,運用了累積法,故③符合題意。故選①③。30.(2024七上·杭州期中)“鮮花如何保鮮”是人們關心的一個問題。小科同學為了探究“延長鮮花保鮮的條件”,設計如下實驗:①取兩個等大的花瓶,分別標上A和B;②在A和B中分別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往A中加入2顆維生素C,并攪拌使之溶解;③在A和B中各插上三枝生理狀態接近的鮮花,放在相同的環境中,每隔3小時觀察一次,并做好觀察記錄。(1)小科設計這個實驗想要檢驗的假設是什么?答: 。(2)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則實驗觀察的結果是 。(3)根據你的日常生活經驗,寫出影響鮮花保鮮的其他一個條件: 。【答案】(1)維生素C能延長鮮花保鮮的時間(2)相同情況下,A瓶鮮花保鮮時間比B長(3)溫度(濕度、定期換水、適當修剪、使用鮮花保鮮劑)。【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1) 小科設計的這個實驗,通過對比加入維生素C和不加入維生素C的兩組鮮花的保鮮情況,來檢驗一個假設:維生素C能延長鮮花保鮮的時間。這是實驗設計的核心目的,也是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綜上所述, 小科設計這個實驗想要檢驗的假設維生素C能延長鮮花保鮮。(2) 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即維生素C確實能延長鮮花保鮮的時間,那么實驗觀察的結果應該是:在相同情況下,加入維生素C的A瓶鮮花保鮮時間會比未加入維生素C的B瓶長。這是實驗預期的結果,也是驗證假設的關鍵證據。 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則實驗觀察的結果是相同情況下,A瓶鮮花保鮮時間比B長。(3) 除了維生素C外,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也會影響鮮花的保鮮。例如,溫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可能加速鮮花的衰老和凋謝。此外,濕度、定期換水、適當修剪以及使用鮮花保鮮劑等也是影響鮮花保鮮的重要條件。這些因素都可能通過不同的機制影響鮮花的生理狀態和保鮮時間。(1)AB兩組的變量是維生素C,因此,小科設計這個實驗想要檢驗的假設維生素C能延長鮮花保鮮。(2)A組放維生素C,B組放清水。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則實驗觀察的結果是相同情況下,A瓶鮮花保鮮時間比B長。(3)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所以溫度、濕度、定期換水、適當修剪、使用鮮花保鮮劑等因素都會影響鮮花保鮮的時間。31.(2024七上·杭州期中)為探究紙飛機飛行距離與紙張厚度、飛機形狀以及紙張大小的關系,小科同學將不同厚度、不同大小的紙張疊成不同形狀的紙飛機,選擇無風的環境,在同一起點,以相同的發射速度和相同的發射角度進行多次實驗,整理相關數據如下。(1)小科想測量一張A4紙的厚度,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和50張平整的A4紙,比較準確地測算出一張紙的厚度,小科這種測量方法叫 。(2)在探究“紙飛機飛行距離和紙張厚度的關系”時,小科將四張厚度不同、大小相同的白色A4紙,分別疊成如圖所示的四種形狀紙飛機。在無風的環境下,在同一起點,以相同的發射速度和發射角度進行多次實驗,測得表一數據。該設計是否合理?請說明理由: 。表一:紙飛機飛行距離與紙張厚度的關系(注:A4紙張的厚度以10微米遞增)紙張厚度/微米 80 90 100 110多次飛行平均距離/厘米 352 627 575 410(3)根據表二提供的數據,你認為如何制作紙飛機能飛的更遠?答: 。表二:紙飛機飛行距離與飛機形狀以及紙張大小的關系①中翅型 ②平斗型 ③尖頭型 ④波浪型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大(21cm×30.0cm) 446 272 234 539中(18cm×28.0cm) 334 175 201 372小(15cm×25.0cm) 171 146 176 188【答案】(1)累積法(2)不合理;沒有控制紙飛機的形狀相同(3)擇90克/微米厚度的紙張折成波浪形的飛機能飛的更遠【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根據累積法的原理進行分析;根據控制變量法的原理進行分析;分析表中數據,找出正確答案。【解答】(1)一張A4紙的厚度數值太小,無法直接使用刻度尺測量,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和50張平整的A4紙,比較準確地測算出一張紙的厚度,小科這種測量方法叫累積法。(2)探究“紙飛機飛行距離和紙張厚度的關系”時,需控制飛機形狀以及紙張大小相同,只改變紙張厚度,在無風的環境下,在同一起點,以相同的發射速度和發射角度進行多次實驗,而小溫同學將不同厚度、大小相同的紙張疊成不同形狀的紙飛機進行實驗,故該設計不合理,理由是沒有控制紙飛機的形狀相同。(3)由表一可知,在其它條件相同時,90克/微米厚度的紙張折成的紙飛機飛行距離最遠;由表二可知,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波浪型的紙飛機飛行距離最遠,故結合表一和表二可知選擇90克/微米厚度的紙張折成波浪形的飛機能飛的更遠。(1)一張A4紙的厚度數值太小,無法直接使用刻度尺測量,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和50張平整的A4紙,比較準確地測算出一張紙的厚度,小科這種測量方法叫累積法。(2)探究“紙飛機飛行距離和紙張厚度的關系”時,需控制飛機形狀以及紙張大小相同,只改變紙張厚度,在無風的環境下,在同一起點,以相同的發射速度和發射角度進行多次實驗,而小溫同學將不同厚度、大小相同的紙張疊成不同形狀的紙飛機進行實驗,故該設計不合理,理由是沒有控制紙飛機的形狀相同。(3)由表一可知,在其它條件相同時,90克/微米厚度的紙張折成的紙飛機飛行距離最遠;由表二可知,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波浪型的紙飛機飛行距離最遠,故結合表一和表二可知選擇90克/微米厚度的紙張折成波浪形的飛機能飛的更遠。1 / 1浙江省杭州市六校聯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題1.(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各種神奇的自然現象中,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 )A.彩虹為什么有七種顏色?B.流星的“尾巴”是怎么形成的?C.火山噴發是最壯觀的風景嗎?D.“極光”一定是綠色的嗎?2.(2024七上·杭州期中)結合你的生活經驗,下列估測中符合實際的是( )A.小明的課桌高約為80dm B.手指的寬度約為10厘米C.人體正常體溫約為 D.家用熱水瓶的容積為2.5mL3.(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實驗室遇到下列情況時,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被化學試劑灼傷時,馬上用紗布包扎灼傷處B.乙圖中燃著的酒精燈打翻后著火時,用濕抹布蓋滅C.丙圖中做實驗前先直接聞一下藥品的氣味D.丁圖中燒傷或燙傷,用大量熱水沖洗受傷處4.(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杭州亞運會田徑項目賽場上,一群特殊的“搬運工”引起了觀眾的注意,這就是機器狗。它們承擔了搬運器材的工作。下列關于機器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它是生物,因為它會運動,幫助工作人員搬運鐵餅B.它是生物,因為它能夠根據指令作出反應C.它不是生物,因為它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D.它不是生物,因為它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5.(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A.5.8米毫米B.3.4分米分米2厘米2C.2.8米毫米毫米D.4.5升升毫升毫升6.(2024七上·杭州期中)為研究學校近視防控措施的效果,每個學期我們都需要檢查視力。”檢查視力”的過程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C.設計實驗方案 D.收集事實與證據7.(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關于常見動植物的認識正確的是( )A.銀杏有白果,它是被子植物B.地錢有莖葉分化,它是蕨類C.蚯蚓身體有環節,它是節肢動物D.蝸牛身體柔軟有貝殼,它是軟體動物8.(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四種測量方法中, 正確的是( )A.測量物體長度B.測量水溫C.測量液體體積D.測量硬幣直徑9.(2024七上·杭州期中)測量一塊金屬的體積,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適量水,量筒放平穩且面對刻度線,測量水的體積時俯視,讀數為8mL,測量水和金屬塊的總體積時仰視,讀數為15mL,則所測得的金屬塊的體積是( )A.小于7cm3 B.大于7cm3 C.12cm3 D.等于7cm310.(2024七上·杭州期中)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以下說法恰當的是( )選項 結構 功能A 青蛙主要用肺呼吸 與其在水中生活相適應B 魚用鰓呼吸,靠鰭運動 與其能保持體溫恒定相適應C 蛇體表附有鱗片,有外骨骼 與其能在陸地生活相適應D 鳥前肢特化為翼,體表有羽毛,胸肌發達 與其能在空中飛翔相適應A.A B.B C.C D.D11.(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和“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的實驗操作中,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制片前,都需用干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B.制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分別是清水和生理鹽水C.染色時,都是先用碘酒處理實驗材料,后再蓋上蓋玻片D.蓋蓋玻片時,都是將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液滴,然后緩緩放平12.(2024七上·杭州期中)青藏鐵路修建了如圖所示的一些可讓動物穿過的“通道”,這樣做的優點是( )①能減少鐵路的建設投資 ②能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自由遷徙和繁衍 ③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 ④有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3.(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新購買了一套如圖所示的亞運會紀念章,每套中分別展示了“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琮琮”、“宸宸”、“蓮蓮”以及“大蓮花”5個亞運元素,某天他突發奇想測量其每個紀念章的厚度,于是將它們疊在一起,測得四次數據分別為12.8mm、1.26cm、1.10cm、1.29cm,請問每個的厚度應為( )A.0.26cm B.2.5mm C.1.28cm D.1.23cm14.(2024七上·杭州期中)能構成如表中1、2、3所示關系的是( )1 2 3A 衣藻 藻類 裸子植物B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種子植物C 無脊椎動物 軟體動物 蝸牛D 蝗蟲 節肢動物 無脊椎動物A.A B.B C.C D.D15.(2024七上·杭州期中) 在觀察體溫計所顯示的人體溫度時,可以在體溫計離開被測人體后讀數,這是因為( )A.體溫計的內徑比一般常用溫度計的內徑細得多B.體溫計的玻璃泡要比一般常用溫度計的玻璃泡大得多C.體溫計的刻度要比一般常用溫度計的刻度精細得多D.體溫計的內徑有一處特別細,當溫度下降時,水銀柱會在這里斷開16.(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下面填上合適的單位(填寫符號)及進行單位換算:(1)小科同學的身高為17.0 。(2)小科教室的面積約有80 (3)小科喝的奶茶體積約為550 (4)7升= 毫升。17.(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科同學用實驗器材,進行了如下測量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1)如圖甲所示的圓的直徑是 cm(2)如圖乙所示,此時的溫度值是 ℃。(3)如圖丙所示,此時液體的體積為 mL。(4)若用圖丁的體溫計直接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測得結果為 ℃18.(2024七上·杭州期中)某科學興趣小組收集了下列幾種常見的動物,想要了解它們的形態結構特征,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小科將青蛙、兔子、鴿子劃分為一類,蠶、蝗蟲劃分為一類,他進行分類的依據是 。(2)兔子屬于哺乳動物,因為兔子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 的特征。(3) 以上動物中, 與猴子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19.(2024七上·杭州期中)歌曲《洋蔥》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如果你愿意一層一層一層地剝開我的心,你會鼻酸,你會流淚”。對此現象進行如下分析。(1)如圖甲所示,洋蔥為傘狀花序,開白色小花,則洋蔥屬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2)“你會鼻酸,你會流淚”是因為洋蔥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質,該物質存在于圖乙洋蔥細胞內的[ ] 中。與動物細胞比較,洋蔥細胞“棱角分明”是因為細胞結構① 具有支撐作用。(3)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控制這種現象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結構中的 (填名稱)。20.(2024七上·杭州期中)野雞尾是蕨類植物(圖1),是一種常用的藥材,有清熱降火、解毒等功效。(1)野雞尾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2)圖2是植物二歧分類檢索表,如果S代表地錢,則野雞尾對應檢索表中字母 它們一般采用 繁殖的方式。3a和3b分別為 和 。(3)植物P與S的親緣關系比P與Q的 (填“遠”或“近”)。21.(2024七上·杭州期中)讀圖,回答問題。(1)②點的經緯度是 (2)①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3)②點位于①點的 方向。22.(2024七上·杭州期中)一個量筒和一個量杯的量程都是100mL(設到量程的高度都是h),如果倒入25mL的液體,對量筒而言,所裝液體的液面將 ,對量杯而言,液面的高度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3.(2024七上·杭州期中)按要求填空:(1)為了較準確地測出金屬絲的直徑,可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進行測量,將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17圈,由圖可知銅絲的直徑是 mm;(2)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屬材料制成的,且這種金屬材料受溫度(熱脹冷縮)變化很明顯,那么在 (選填“夏”或“冬”)季節用它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其測量結果將偏大。24.(2024七上·杭州期中)藤壺有著很強的附著能力,常給很多動物帶來困擾。它在幼年期可以隨意游動,成年之后會附著在海龜、鯨等生物體的體表,跟著它到處“旅行”并在其體表密集繁殖。(1)藤壺體內沒有骨骼,但體外有一層保護身體的外骨骼,它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 動物;(2)藤壺在海龜身上大量繁殖,會導致海龜因負重過大而無法探頭伸出水面呼吸,甚至可能會在水中窒息而死,據此判斷海龜的呼吸器官是 ;(3)想要清理海龜身上的藤壺,需要用淡水浸泡一段時間,等藤壺死亡之后,才能進行拔除工作。判斷藤壺已經死亡的依據可以是 。(寫出一點即可)25.(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科嘗試自制一支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燒瓶中裝有空氣,玻璃管中間封有一段紅色液柱。他把燒瓶先后放入50℃熱水、25℃室溫環境和0℃的冰水中,并標出紅色液柱右側所在的位置(放大后效果如圖乙所示)。(1)此溫度計是根據 原理制成的。(2)紅色液柱右側所在的位置A、B和C,其中表示0℃水溫對應的點是 (填“A”“B”或“C”)。(3)其他小組同學利用上述器材自制相同的溫度計,測不同水溫時,發現紅色液柱始終沒有移動,試分析其中的原因 (寫出一點即可)。26.(2024七上·杭州期中)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以下為小金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裝片的過程和用顯微鏡觀察到的圖像,請據圖回答問題:(1)如圖甲是“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填序號);(2)將圖乙中觀察到的圖像調至圖丙,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按順序填序號)①向右移動載玻片 ②向左移動載玻片 ③轉動物鏡轉換器 ④轉動粗準焦螺旋 ⑤轉動細準焦螺旋(3)下列蓋蓋玻片方法正確的是______。A. B.C. D.(4)圖丁是在顯微鏡的視野下發現有許多黑色圓圈,可能是甲圖中的操作 (填序號)出現問題。(5)小科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葉綠體繞液泡按圖乙方向移動,則實際上裝片中葉綠體移動的方向是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27.(2024七上·杭州期中)學校項目化學習小組開展用橡皮泥制作動植物細胞模型。如圖是小科制作完成的作品圖,如下表是制作的指標評價標準。請回答:(1)圖甲是小科制作的是 (填“動物”或“植物”)細胞。判斷的理由是 。(2)根據評價指標,小科同學制作的模型應被評為 。理由是 。等第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結構完整,名稱標注正確且齊全, 整體美觀。 符合細胞的形態特征, 結構完整, 名稱標注正確但 有遺漏, 整體整潔 不符合細胞的形態特 征, 結構不完整, 名稱標注 有誤或不全28.(2024七上·杭州期中)福壽螺于1981年引入中國,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某研究團隊選用除螺胺可濕性粉劑、除躵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聚醛·甲萘威顆粒劑、四聚乙醛4種常見的除螺劑,進行防治福壽螺的研究。(1)【研究目的】探究 對防治福壽螺的效果。(2)【實驗及數據】①該科研團隊可以通過 判斷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②本實驗中第5組不添加除螺劑成分,該組實驗在本次研究中的作用 ③為什么樣本數要用200而不是1來完成 。序號 除螺劑種類 2天后樣本數 活螺數 死亡率1 除螺胺可濕性粉劑 200 42 79%2 除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劑 200 34 83%3 聚醛·甲萘威顆粒劑 200 62 69%4 四聚乙醛 200 68 66%5 不加除螺劑 200 196 2%29.(2024七上·杭州期中)某同學家里裝修,所用墻紙的規格是“0.53m×10m(寬*長),厚度0.63mm”,他想測量一下墻紙厚度是否屬實,實驗步驟如下:A.用刻度尺測出鉛筆的直徑為D1,B.用刻度尺測出取一張廢棄的墻紙長度為L1C.把紙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數出圈數為n圈D.用刻度尺測出圓環的直徑為D2(如圖所示)。(1)以上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步驟是 ;(2)實驗步驟合理的順序是: ;(3)墻紙的厚度的表達式是 ;(4)下列幾種測量方法,與該題方法同類的有 。①為了測長為細銅絲直徑,將其緊密排繞在鉛筆桿上數出圈數,并用刻度尺測出線圈總長度,然后算出直徑;②為了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先用量筒測出適量水的體積,再測出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然后算出小石塊的體積;③為了測量一枚針的質量,先用天平稱出50枚針的質量,然后算出一枚針的質量。30.(2024七上·杭州期中)“鮮花如何保鮮”是人們關心的一個問題。小科同學為了探究“延長鮮花保鮮的條件”,設計如下實驗:①取兩個等大的花瓶,分別標上A和B;②在A和B中分別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往A中加入2顆維生素C,并攪拌使之溶解;③在A和B中各插上三枝生理狀態接近的鮮花,放在相同的環境中,每隔3小時觀察一次,并做好觀察記錄。(1)小科設計這個實驗想要檢驗的假設是什么?答: 。(2)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則實驗觀察的結果是 。(3)根據你的日常生活經驗,寫出影響鮮花保鮮的其他一個條件: 。31.(2024七上·杭州期中)為探究紙飛機飛行距離與紙張厚度、飛機形狀以及紙張大小的關系,小科同學將不同厚度、不同大小的紙張疊成不同形狀的紙飛機,選擇無風的環境,在同一起點,以相同的發射速度和相同的發射角度進行多次實驗,整理相關數據如下。(1)小科想測量一張A4紙的厚度,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和50張平整的A4紙,比較準確地測算出一張紙的厚度,小科這種測量方法叫 。(2)在探究“紙飛機飛行距離和紙張厚度的關系”時,小科將四張厚度不同、大小相同的白色A4紙,分別疊成如圖所示的四種形狀紙飛機。在無風的環境下,在同一起點,以相同的發射速度和發射角度進行多次實驗,測得表一數據。該設計是否合理?請說明理由: 。表一:紙飛機飛行距離與紙張厚度的關系(注:A4紙張的厚度以10微米遞增)紙張厚度/微米 80 90 100 110多次飛行平均距離/厘米 352 627 575 410(3)根據表二提供的數據,你認為如何制作紙飛機能飛的更遠?答: 。表二:紙飛機飛行距離與飛機形狀以及紙張大小的關系①中翅型 ②平斗型 ③尖頭型 ④波浪型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大(21cm×30.0cm) 446 272 234 539中(18cm×28.0cm) 334 175 201 372小(15cm×25.0cm) 171 146 176 188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認識科學【解析】【分析】 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表達交流,能夠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能做出符合科學事實的假設,這是科學探究的前提,據以上分析解答。【解答】彩虹為什么是七色的,屬于科學探究問題,故A正確;流星的“尾巴”是什么,屬于科學探究問題,故B正確;火山噴發是最壯觀的風景嗎 這是人們的一種認識的感知,不同的人感知不一樣,這不屬于科學探究問 題,故C錯誤;“極光”的顏色一定是綠色的么,還可能有其他顏色嗎 這屬于科學問題,故D正確。故答案為:C。2.【答案】C【知識點】估測;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課桌的高度約為學生身高的一半,學生身高約為160cm。【解答】A、中學生的課桌高約為80cm=8dm,故A不符合實際;B、手指的寬度約為1厘米,故B不符合實際;C、人體正常體溫約為37℃且變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實際;D、家用熱水瓶的容積約為2.5L,故D不符合實際。故答案為:C。3.【答案】B【知識點】實驗室的安全與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解析】【分析】根據實驗操作的正確方法以及實驗安全事故的處理方法來分析。【解答】A、被化學試劑灼傷時,先用干布拭去,再用紗布包扎灼傷處,選項錯誤;B、燃著的酒精燈打翻后著火時,利用降低溫度的原理,用濕抹布蓋滅,選項正確;C、聞藥品氣味時,用手在試劑瓶口上方輕輕扇動,使少量氣體飄進鼻孔聞到藥品氣味,不能直接聞藥品的氣味,選項錯誤;D、燒傷或燙傷,用大量冷水沖洗受傷處,選項錯誤;故答案為:B。4.【答案】D【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夠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⑦生物都能遺傳和變異。生物和非生物都可能可以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解答】機器狗不能進行新陳代謝、不能夠生長和繁殖、不能遺傳和變異等,即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不屬于生物。故答案為:D。5.【答案】C【知識點】單位換算【解析】【分析】單位換算時,在進率后面書寫的是新單位。【解答】A、正確換算過程為:5.8米毫米,故A錯誤;B、正確換算過程為:3.4分米2=3.4100厘米=340厘米,故B錯誤;C、2.8米毫米毫米,換算過程正確,故C正確;D、正確換算過程為:4.5升毫升毫升,故D錯誤。故答案為:C。6.【答案】D【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科學探究的環節: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收集事實與證據、得出結論、交流與討論【解答】A.檢查視力是屬于收集事實與證據,A錯誤B. 檢查視力是屬于收集事實與證據,B錯誤C. 檢查視力是屬于收集事實與證據,C錯誤D. 檢查視力是屬于收集事實與證據,D正確故答案為:D7.【答案】D【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植物根據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裸子植物的器官有根、莖、葉、種子;苔蘚類植物的器官有莖和葉,蕨類的器官有根、莖、葉。2.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蝸牛符合軟體類動物的特征,屬于軟體動物。【解答】A、銀杏(又叫白果樹)是銀杏科、銀杏屬的落葉喬木。銀杏是裸子植物,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具有根、莖、葉的分化,但沒有花和果實,通常提到的“白果”是銀杏樹的種子,故A錯誤;B、地錢有莖葉分化,沒有根,它是苔蘚植物,不是蕨類植物,故B錯誤;C、蚯蚓的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輔助運動,屬于環節動物,不是節肢動物,故C錯誤;D、蝸牛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屬于軟體動物,故D正確。故答案為:D。8.【答案】D【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時,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但玻璃泡不能接觸杯壁和杯底,不能將溫度計拿出液體后再讀數。【解答】A、測量物體長度,零刻度線應與物體一端對齊,故A錯誤;B、由圖可知,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B錯誤;C、由圖可知,俯視讀數,會使測量結果偏大,視線應與凹液面的最低處或者凸液面的最高處對齊,故C錯誤;D、測量硬幣的直徑時,一般借助三角板進行測量,故D正確。故答案為:D。9.【答案】A【知識點】體積的測量【解析】【分析】根據“俯視大仰視小”的規律分析判斷。【解答】 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適量水,量筒放平穩且面對刻度線,測量水的體積時俯視,讀數為8mL, 根據“俯視大”的規律可知,讀出的示數V1偏大。 測量水和金屬塊的總體積時仰視,讀數為15mL, 根據“仰視小”可知,讀出的示數V2偏小。根據V=V2-V1可知,讀出的示數小于7cm3,故A正確,而B、C、D錯誤。故選A。10.【答案】D【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解析】【分析】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解答】A、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幼體(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但肺不發達,兼用濕潤的皮膚呼吸,故A錯誤;B、魚類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魚類是變溫動物,故B錯誤;C、蛇的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屬于爬行動物。蛇沒有外骨骼,故C錯誤;D、鳥類的結構特點是與其飛行生活相適應,如:前肢變成翼,被覆羽毛,身體呈流線型,胸肌發達,食量大,心臟四腔,身體里有發達的氣囊,與肺相通完成雙重呼吸等,故D正確。故答案為:D。11.【答案】C【知識點】觀察細胞【解析】【分析】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是:擦→滴→撕→展→蓋→染→吸。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順序是:擦→滴→刮→涂→蓋→染。植物細胞滴的是清水,口腔上皮細胞滴的是生理鹽水。【解答】A、制片前,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故A正確;B、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滴的是清水,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這樣能保持細胞的形態,不會因細胞吸水膨脹,也不會因細胞失水而皺縮,故B正確;C、染色時,應該是先蓋上蓋玻片,再染色,故C錯誤;D、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避免產生氣泡,故D正確。故答案為:D。12.【答案】D【知識點】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保護【解析】【分析】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有效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式。【解答】當經濟利益與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發生沖突時,我們以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為主,如青藏鐵路穿過可可西里等自然保護區的線路時采取繞避、設置安全通道等措施,這樣做的意義是②有利于保護該自然保護區內的生物的棲息環境,進而保護了當地的野生動物,④有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③維持生態平衡,體現了人類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故答案為:D。13.【答案】A【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與其它數據相差較大的數據為錯誤數據,應舍去。【解答】四次數據中的12.8mm,合1.28cm;1.10cm的準確值為1.1cm,其它三個數據的準確值為1.2cm,所以1.10cm數據錯誤,應舍去;每個的厚度。故答案為:A。14.【答案】D【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題圖所示的邏輯關系是3包含2,2包含1;3、2、1之間是包含關系,3表示的范圍最廣,1表示的范圍最小。【解答】A、綠色植物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兩大類;孢子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種子繁殖后代;藻類屬于孢子植物,與題圖不符,故A不符合題意;B、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與題圖不符,故B不符合題意;C、根據動物的體內有無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無脊椎動物是身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的動物。包括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蟲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蝸牛屬于軟體動物,軟體動物為無脊椎動物;與題圖不符,故C不符合題意;D、無脊椎動物包含節肢動物,蝗蟲屬于節肢動物,與題圖相符,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5.【答案】D【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根據體溫計的結構特點分析判斷。【解答】體溫計在構造上有一個細且彎曲的地方,叫縮口。它的功能是使水銀能自由上升不能自由下降,即體溫計的縮口使其上面的水銀不能夠自由回到玻璃泡中,需要借助外力把水銀甩回去。因此體溫計離開人體后,其內徑內部的水銀柱不會變化,所以能使它離開人體讀數。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16.【答案】(1)dm(2)m2(3)mL(4)7000【知識點】估測;單位換算【解析】【分析】(1)同學的身高一般為170cm=17dm=1.7m。(2)教室的長度約為10m,寬度約為8m,面積約為80m2 。(3)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mL和L,1L=1000mL。(4)L和mL之間的進率為1000.【解答】(1)小科同學的身高為1.70m=17.0dm。(2)小科教室的面積約有80m2。(3)小科喝的奶茶體積約為550mL。(4)7升=7×1000毫升=7000毫升。(1)小科同學的身高為1.70m=17.0dm(2)小科教室的面積約有80m2。(3)小科喝的奶茶體積約為550mL。(4)7升=7×1000毫升=7000毫升。17.【答案】(1)2.50(2)-13(3)44(4)39.2【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刻度尺在讀數時要在精確值后估讀一位,圓的直徑等于右端刻度減去左端刻度。(2)溫度計示數由下到上逐漸變小,說明溫度在0℃以下。(3)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注意量筒的分度值。(4)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前面有一個縮口,沒有甩動時,示數只升不降,所以仍為39.2℃。【解答】(1)圖甲中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圓的左端對應的刻度值為5.00cm,右端刻度值為7.50cm,圓的直徑D=7.50cm-5.00cm=2.50cm;(2)圖乙中溫度計刻度的一個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個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的下方。因此它的讀數為-13℃,讀作負十三攝氏度;(3)圖丙中量筒刻度的一個大格表示10mL,里面有10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1mL,量筒內液體的體積為V=44mL;(4)如圖丁所示該體溫計的示數位于39℃與40℃之間,而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故體溫計的示數為39℃+0.2℃=39.2℃;因為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遇冷液柱會在縮口處斷開而不能自行下降,故將示數為39.2℃的體溫計插入溫度為0℃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數不會下降,仍為39.2℃。(1)圖甲中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圓的左端對應的刻度值為5.00cm,右端刻度值為7.50cm,圓的直徑D=7.50cm-5.00cm=2.50cm(2)圖乙中溫度計刻度的一個大格表示10℃,里面有10個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的下方。因此它的讀數為-13℃,讀作負十三攝氏度。(3)圖丙中量筒刻度的一個大格表示10mL,里面有10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1mL,量筒內液體的體積為V=44mL(4)如圖丁所示該體溫計的示數位于39℃與40℃之間,而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故體溫計的示數為39℃+0.2℃=39.2℃因為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遇冷液柱會在縮口處斷開而不能自行下降,故將示數為39.2℃的體溫計插入溫度為0℃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數不會下降,仍為39.2℃。18.【答案】有無脊柱(或脊椎骨);胎生和哺乳;兔子【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常見的無脊椎動物【解析】【分析】(1)圖中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家蠶、蝗蟲都屬于節肢動物中的昆蟲,家兔屬于哺乳動物,家鴿屬于鳥類。兩棲類、鳥類和哺乳類有脊柱,屬于脊柱動物,節肢動物沒有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2)哺乳類的特征是胎生、哺乳。(3)猴子屬于哺乳類動物,所以兔子與猴子的親緣關系最近。【解答】(1)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體內有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如青蛙、兔子、鴿子;無脊椎動物的體內沒有脊柱,如蠶、蝗蟲。(2)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通常有毛;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體溫恒定;胎生、哺乳。可見,兔子是哺乳動物,生殖和哺育后代的特征是胎生、哺乳。(3)猴子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屬于哺乳動物。可見,以上動物中,與猴子親緣關系最近的是兔子。19.【答案】(1)被子(2)⑤;液泡;細胞壁(3)細胞核【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1)植物中只有被子植物有花,所以洋蔥屬于被子植物。(2)圖中,①是細胞壁、②是細胞膜、③是細胞質、④是細胞核、⑤是液泡。汁液是液泡中的細胞液。(3)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在細胞核中。【解答】(1)被子植物的種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說的綠色開花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洋蔥為“傘狀花序,開白色小花”,據此可判斷洋蔥屬于被子植物。(2)植物細胞的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質、色素以及糖類、無機鹽、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因此,洋蔥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質,該物質存在于圖乙洋蔥細胞內的⑤液泡中。細胞壁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因此,與動物細胞比較,洋蔥細胞“棱角分明”是因為細胞結構①細胞壁具有支撐作用。(3)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1)被子植物的種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說的綠色開花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洋蔥為“傘狀花序,開白色小花”,據此可判斷洋蔥屬于被子植物。(2)植物細胞的液泡內含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有多種物質,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質、色素以及糖類、無機鹽、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因此,洋蔥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質,該物質存在于圖乙洋蔥細胞內的⑤液泡中。細胞壁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有一定的機械強度,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因此,與動物細胞比較,洋蔥細胞“棱角分明”是因為細胞結構①細胞壁具有支撐作用。(3)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20.【答案】(1)細胞(2)R;孢子;有根;無根(3)遠【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野雞尾屬于植物,植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細胞。(2)沒有種子,屬于孢子植物,地錢屬于苔蘚類植物,野雞尾屬于蕨類植物,區別是是否有根。(3)共同點越多,親緣關系越近,P和Q都有種子,而S沒有種子所以P和Q的親緣關系更近。【解答】(1)除病毒外,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因此,野雞尾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將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為二方法,逐步對比排列,進行分類,可將自然界植物列成分類檢索表。地錢屬于苔蘚植物,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體內無輸導組織。野雞尾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沒有花、果實、種子等器官,用孢子進行繁殖,具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因此利用二歧分類檢索表對野雞尾進行分類,它對應檢索表中字母R,3a表示有根,3b表示有根。(3)P有花,只有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Q有種子無花,是裸子植物;S無種子無根,可能是藻類植物或苔蘚植物;P被子植物與Q裸子植物都屬于種子植物,兩者的親緣關系較近。因此,植物P與S的親緣關系比P與Q的遠。(1)除病毒外,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因此,野雞尾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將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為二方法,逐步對比排列,進行分類,可將自然界植物列成分類檢索表。地錢屬于苔蘚植物,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體內無輸導組織。野雞尾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沒有花、果實、種子等器官,用孢子進行繁殖,具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因此利用二歧分類檢索表對野雞尾進行分類,它對應檢索表中字母R,3a表示有根,3b表示有根。(3)P有花,只有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Q有種子無花,是裸子植物;S無種子無根,可能是藻類植物或苔蘚植物;P被子植物與Q裸子植物都屬于種子植物,兩者的親緣關系較近。因此,植物P與S的親緣關系比P與Q的遠。21.【答案】(1)(170°E,10°S)或(10°S,170°E)(2)西;北(3)西南【知識點】經度與緯度;經緯網【解析】【分析】(1)自西向東逐漸變大,說明是東經;下面的°位置更南,為南緯,據此判斷②點的經緯度。(2)南北半球的分界線為赤道,即0°緯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不是0°經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3)①的經緯度為:(180°,10°N)。【解答】(1)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由分析可知,②點的經緯度是(170°E,10°S)。(2)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將地球劃分為東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其中①處于東經180°,屬于西半球。①點的緯度為北緯10°,屬于北半球。(3)在經緯網地圖上,用經緯網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②點位于①點的西南方向。(1)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由分析可知,②點的經緯度是(170°E,10°S)。(2)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將地球劃分為東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其中①處于東經180°,屬于西半球。①點的緯度為北緯10°,屬于北半球。(3)在經緯網地圖上,用經緯網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②點位于①點的西南方向。22.【答案】等于;大于【知識點】體積的測量【解析】【分析】量筒上下同寬,25mL為量筒量程的四分之一,所以液體高度為量筒的四分之h;量杯下小上大是,所以液體高度大于量杯的四分之h。【解答】如圖所示:,量筒是圓柱形,而量杯是敞口的,所以當在量程為100mL的量筒和量杯中分別倒入25mL的液體時,量筒中所裝液體的液面將等于,量杯中所裝液體的液面高度將大于。23.【答案】(1)1.0(2)冬【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1)實驗采用了累積法,用線圈的總長度除以圈數即可求得銅絲的直徑。(2)尺子因為熱漲,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將變大,測量物體的長度會偏小;因為冷縮,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會偏小,測量物體的長度將偏大。【解答】(1)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7圈金屬絲的長度為銅絲的直徑是(2)刻度尺受冷收縮后導致分度值的長度偏小,測量的結果偏大,因此冬季測量結果將偏大。(1)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7圈金屬絲的長度為銅絲的直徑是(2)刻度尺受冷收縮后導致分度值的長度偏小,測量的結果偏大,因此冬季測量結果將偏大。24.【答案】節肢;肺;沒有呼吸【知識點】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1)節肢動物的特征: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2)魚類用腮呼吸,不用抬頭出水面;其它動物用肺呼吸,需要抬頭出水面;(3)藤壺在淡水里面是不能存活的。【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藤壺體內沒有骨骼,但體外有一層保護身體的外骨骼,因此藤壺屬于節肢動物。(2)根據海龜需要探頭伸出水面呼吸可知,還貴屬于爬行動物,用肺呼吸。(3)判斷藤壺已經死亡的依據是藤壺停止了呼吸,沒有活力,或無法新陳代謝,或沒有應激性。25.【答案】(1)氣體的熱脹冷縮(2)A(3)燒瓶與玻璃管的連接處密封不嚴【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氣體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氣體溫度越高,體積膨脹的越大,把玻璃管中間封的紅色液柱向外推的越遠;如果燒瓶或玻璃管存在漏氣情況,外界空氣進入或內部氣體泄漏,會導致溫度計無法正常工作。【解答】(1)這是個氣體溫度計,所以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2)氣體溫度越高,體積膨脹的越大,把玻璃管中間封的紅色液柱向外推的越遠,所以表示0℃水溫對應的點應是A點。(3)燒瓶與玻璃管的連接處密封不嚴,使得氣體無法在溫度變化時正常膨脹或收縮,所以測不同水溫時,發現紅色液柱始終沒有移動。(1)這是個氣體溫度計,所以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的。(2)氣體溫度越高,體積膨脹的越大,把玻璃管中間封的紅色液柱向外推的越遠,所以表示0℃水溫對應的點應是A點。(3)燒瓶與玻璃管的連接處密封不嚴,使得氣體無法在溫度變化時正常膨脹或收縮,所以測不同水溫時,發現紅色液柱始終沒有移動。26.【答案】(1)⑤③②④①(2)②③⑤(3)B(4)④(5)逆時針【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可總結為:擦(用紗布擦干凈載玻片和蓋玻片)、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撕(用鑷子從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展(用解剖針在水滴中把薄膜展開)、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蓋上液滴)、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和吸(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 滴清水的目的是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2)從乙到丙,放大倍數變大,即從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觀察范圍將變小,所以應先將物像移至視野中間,再更換物鏡,注意不要調整粗準焦螺旋。(3)(4)蓋玻片若操作不當,會導致氣泡產生,視野中中間透明,周圍黑色的圓圈即為氣泡。(5)視野中葉綠體轉動的方向與實際轉動方向相同。【解答】(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載玻片和蓋玻片)、滴(清水)、撕(內表皮)、展(用解剖針展開內表皮)、蓋(用鑷子蓋蓋玻片)、染(用碘液染色)和吸(用吸水紙)。結合題圖甲可知,正確的順序是:⑤③②④①。(2)低倍物鏡換高倍物鏡的步驟:移動玻片(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高倍物鏡)→轉動遮光器和反光鏡(調節視野亮度)→調節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清晰)。顯微鏡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動方向和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圖乙中A的物像偏左,應將玻片標本向左方向移動,這樣我們會觀察到物像向右移到視野的中央。可見,將圖乙中觀察到的圖像(低倍視野)調至圖丙(高倍視野),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②向左移動載玻片→③轉動物鏡轉換器→⑤轉動細準焦螺旋。(3)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現氣泡影響觀察。可見,選項中,正確蓋蓋玻片的是B圖所示。故答案為:B。(4)圖丁是在顯微鏡的視野下發現有許多黑色圓圈,這些是氣泡。結合上述分析可知,視野中出現氣泡,可能是甲圖中的操作④蓋蓋玻片出現問題。(5)顯微鏡成的物像是倒像,圖中,葉綠體按逆時針方向轉動,實際上裝片中葉綠體移動的方向也是逆時針。(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簡要步驟:擦(載玻片和蓋玻片)、滴(清水)、撕(內表皮)、展(用解剖針展開內表皮)、蓋(用鑷子蓋蓋玻片)、染(用碘液染色)和吸(用吸水紙)。結合題圖甲可知,正確的順序是:⑤③②④①。(2)低倍物鏡換高倍物鏡的步驟:移動玻片(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高倍物鏡)→轉動遮光器和反光鏡(調節視野亮度)→調節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清晰)。顯微鏡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動方向和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圖乙中A的物像偏左,應將玻片標本向左方向移動,這樣我們會觀察到物像向右移到視野的中央。可見,將圖乙中觀察到的圖像(低倍視野)調至圖丙(高倍視野),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②向左移動載玻片→③轉動物鏡轉換器→⑤轉動細準焦螺旋。(3)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現氣泡影響觀察。可見,選項中,正確蓋蓋玻片的是B圖所示。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4)圖丁是在顯微鏡的視野下發現有許多黑色圓圈,這些是氣泡。結合上述分析可知,視野中出現氣泡,可能是甲圖中的操作④蓋蓋玻片出現問題。(5)顯微鏡成的物像是倒像,圖中,葉綠體按逆時針方向轉動,實際上裝片中葉綠體移動的方向也是逆時針。27.【答案】(1)植物;有細胞壁(2)良好;名稱標注正確但缺少液泡、細胞質的標注【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1)植物細胞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線粒體、液泡、葉綠體(綠色部分),但并不是所有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如洋蔥表皮細胞就沒有葉綠體。(2)由圖可知,未對液泡、細胞質進行標志。【解答】(1)圖甲有葉綠體、細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細胞。(2)根據評價指標,小科同學制作的模型名稱標注正確,但缺少液泡、細胞質的標注,應被評為良好。(1)圖甲有葉綠體、細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細胞。(2)根據評價指標,小科同學制作的模型名稱標注正確,但缺少液泡、細胞質的標注,應被評為良好。28.【答案】(1)4種常見的除螺劑(2)死亡率;對照;避免偶然性【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1)由題中信息可知,研究的是4種常見的除螺劑對防治福壽螺的效果。(2)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統計的是福壽螺的死亡率,所以是通過死亡率來判斷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實驗對象太少,具有偶然性,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性規律,實驗對象要達到一定數量。【解答】(1)由題干表述“某研究團隊選用除螺胺可濕性粉劑、除躵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聚醛·甲萘威顆粒劑、四聚乙醛4種常見的除螺劑,進行防治福壽螺的研究”可知,本實驗的研究目的是探究4種常見的除螺劑對防治福壽螺的效果。(2)①根據表格信息可知,該科研團隊可以通過死亡率判斷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死亡率越高,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越好。②在對照實驗中,通常把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叫實驗組,把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自然狀態)的對象組叫對照組。該實驗中,第5組不添加除螺劑成分,屬于對照組,在本次研究中的作用是對照。③每組只用少量的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做實驗不科學,可能因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響實驗結果。因此,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的數量要多,這樣可以減少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誤差,排除偶然性,增強實驗的準確性、可靠性。可見,樣本數要用200而不是1來完成實驗,原因是:每組只用1只福壽螺,數量太少,會有偶然性,實驗誤差較大,實驗結果不能說明一般性。(1)由題干表述“某研究團隊選用除螺胺可濕性粉劑、除躵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聚醛·甲萘威顆粒劑、四聚乙醛4種常見的除螺劑,進行防治福壽螺的研究”可知,本實驗的研究目的是探究4種常見的除螺劑對防治福壽螺的效果。(2)①根據表格信息可知,該科研團隊可以通過死亡率判斷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死亡率越高,該種除螺劑的防治效果越好。②在對照實驗中,通常把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叫實驗組,把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自然狀態)的對象組叫對照組。該實驗中,第5組不添加除螺劑成分,屬于對照組,在本次研究中的作用是對照。③每組只用少量的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做實驗不科學,可能因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響實驗結果。因此,實驗材料或生物個體的數量要多,這樣可以減少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誤差,排除偶然性,增強實驗的準確性、可靠性。可見,樣本數要用200而不是1來完成實驗,原因是:每組只用1只福壽螺,數量太少,會有偶然性,實驗誤差較大,實驗結果不能說明一般性。29.【答案】(1)B(2)CAD或CDA(3)d=(4)①③【知識點】長度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1)(2)墻紙的厚度太小,不易直接測量,采用累積法進行測量,用總厚度除以圈數計算一張紙的厚度,可知不需要測量廢棄墻紙的長度。(3)由(2)可知,。(4)本實驗采用的是累積法,選擇同樣使用累積法的實驗。【解答】(1)實驗中運用累積法來測量墻紙厚度,沒有必要測量墻紙長度,因此B步驟是沒有必要的。(2)將墻紙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測量鉛筆的直徑為,再測量圓環的直徑,兩次測量的先后順序對測量結果無影響,兩次的差值為環繞2n圈墻紙厚度,除以2n,即為墻紙的厚度,因此步驟為CAD或CDA。(3)圈數為2n圈墻紙厚度為,則一張墻紙厚度為。(4)①為了測長為細銅絲直徑,將其緊密排繞在鉛筆桿上數出圈數,并用刻度尺測出線圈總長度,然后算出直徑,該測量過程采用了累積法,故①符合題意;②為了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先用量筒測出適量水的體積,再測出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然后算出小石塊的體積,運用了排水法,故②不符合題意;③為了測量一枚針的質量,先用天平稱出50枚針的質量,然后算出一枚針的質量,運用了累積法,故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①③。(1)實驗中運用累積法來測量墻紙厚度,沒有必要測量墻紙長度,因此B步驟是沒有必要的。(2)將墻紙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測量鉛筆的直徑為,再測量圓環的直徑,兩次測量的先后順序對測量結果無影響,兩次的差值為環繞2n圈墻紙厚度,除以2n,即為墻紙的厚度,因此步驟為CAD或CDA。(3)圈數為2n圈墻紙厚度為則一張墻紙厚度為(4)①為了測長為細銅絲直徑,將其緊密排繞在鉛筆桿上數出圈數,并用刻度尺測出線圈總長度,然后算出直徑,該測量過程采用了累積法,故①符合題意;②為了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先用量筒測出適量水的體積,再測出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然后算出小石塊的體積,運用了排水法,故②不符合題意;③為了測量一枚針的質量,先用天平稱出50枚針的質量,然后算出一枚針的質量,運用了累積法,故③符合題意。故選①③。30.【答案】(1)維生素C能延長鮮花保鮮的時間(2)相同情況下,A瓶鮮花保鮮時間比B長(3)溫度(濕度、定期換水、適當修剪、使用鮮花保鮮劑)。【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1) 小科設計的這個實驗,通過對比加入維生素C和不加入維生素C的兩組鮮花的保鮮情況,來檢驗一個假設:維生素C能延長鮮花保鮮的時間。這是實驗設計的核心目的,也是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綜上所述, 小科設計這個實驗想要檢驗的假設維生素C能延長鮮花保鮮。(2) 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即維生素C確實能延長鮮花保鮮的時間,那么實驗觀察的結果應該是:在相同情況下,加入維生素C的A瓶鮮花保鮮時間會比未加入維生素C的B瓶長。這是實驗預期的結果,也是驗證假設的關鍵證據。 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則實驗觀察的結果是相同情況下,A瓶鮮花保鮮時間比B長。(3) 除了維生素C外,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也會影響鮮花的保鮮。例如,溫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可能加速鮮花的衰老和凋謝。此外,濕度、定期換水、適當修剪以及使用鮮花保鮮劑等也是影響鮮花保鮮的重要條件。這些因素都可能通過不同的機制影響鮮花的生理狀態和保鮮時間。(1)AB兩組的變量是維生素C,因此,小科設計這個實驗想要檢驗的假設維生素C能延長鮮花保鮮。(2)A組放維生素C,B組放清水。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則實驗觀察的結果是相同情況下,A瓶鮮花保鮮時間比B長。(3)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所以溫度、濕度、定期換水、適當修剪、使用鮮花保鮮劑等因素都會影響鮮花保鮮的時間。31.【答案】(1)累積法(2)不合理;沒有控制紙飛機的形狀相同(3)擇90克/微米厚度的紙張折成波浪形的飛機能飛的更遠【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根據累積法的原理進行分析;根據控制變量法的原理進行分析;分析表中數據,找出正確答案。【解答】(1)一張A4紙的厚度數值太小,無法直接使用刻度尺測量,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和50張平整的A4紙,比較準確地測算出一張紙的厚度,小科這種測量方法叫累積法。(2)探究“紙飛機飛行距離和紙張厚度的關系”時,需控制飛機形狀以及紙張大小相同,只改變紙張厚度,在無風的環境下,在同一起點,以相同的發射速度和發射角度進行多次實驗,而小溫同學將不同厚度、大小相同的紙張疊成不同形狀的紙飛機進行實驗,故該設計不合理,理由是沒有控制紙飛機的形狀相同。(3)由表一可知,在其它條件相同時,90克/微米厚度的紙張折成的紙飛機飛行距離最遠;由表二可知,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波浪型的紙飛機飛行距離最遠,故結合表一和表二可知選擇90克/微米厚度的紙張折成波浪形的飛機能飛的更遠。(1)一張A4紙的厚度數值太小,無法直接使用刻度尺測量,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和50張平整的A4紙,比較準確地測算出一張紙的厚度,小科這種測量方法叫累積法。(2)探究“紙飛機飛行距離和紙張厚度的關系”時,需控制飛機形狀以及紙張大小相同,只改變紙張厚度,在無風的環境下,在同一起點,以相同的發射速度和發射角度進行多次實驗,而小溫同學將不同厚度、大小相同的紙張疊成不同形狀的紙飛機進行實驗,故該設計不合理,理由是沒有控制紙飛機的形狀相同。(3)由表一可知,在其它條件相同時,90克/微米厚度的紙張折成的紙飛機飛行距離最遠;由表二可知,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波浪型的紙飛機飛行距離最遠,故結合表一和表二可知選擇90克/微米厚度的紙張折成波浪形的飛機能飛的更遠。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六校聯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六校聯考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