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計劃課題 第一節 質量和密度 課時 第三課時學習目標 目標類型/目標行為1.物質的結構與性質1.1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性與功能7~9年級:②知道質量的定義,學會用天平測量質量;理解密度所反映的物質屬性,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科學觀念: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了解常見物質的密度大小。學會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科學現象。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科學思維:通過實驗發現規律,發展學生的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等思維能力;運用坐標分析處理數據,提高學生運用數學工具來處理科學問題的能力。通過與速度的概念和公式進行比較,得出密度的公式和單位,發展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探究實踐:通過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感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練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和技能,發展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分析數據并得出結論的能力。態度責任: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體會科學本質。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中的意識。以上目標依據《學科課程標準》第 頁 第 行學情分析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過體積、質量等概念,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和能力儲備;也學過用比值法來定義速度的方法,已經具備一定的實驗探究和數據分析能力。但由于密度的概念比較抽象,關于物質特性的問題也是首次提出,因此要把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需要教師的引導。由于七年級的學生關注新奇的實驗現象而忽視對現象本質的認識的情況普遍存在,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學會透過現象探究其背后隱含的客觀事實,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思考、歸納等科學探究的能力。你分析一下哪些學生的原有知識不能支撐這堂課的學習?課程內容分析 課表解讀/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密度是初中科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一個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的概念。教材以鋁塊為例,通過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幫助學生建立密度的概念。在掌握密度的定義、公式及應用的基礎上,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本節內容既是對質量知識的深化與延伸,也是利用密度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向題的基礎,同時也為后續學習重力、壓力、壓強、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浮沉條件等內容奠定了知識基礎。教學過程學習任務① 創設情境,設疑鋪墊學習活動 完全相同的甲、乙兩只透明塑料瓶 教學活動 用體積的多少、聞氣味來判斷。中分別裝人90mL清水和100mL酒精。請學 判斷酒精和水有很多方法,其中酒精具有特生判斷哪個瓶子裝的是清水,哪個瓶子裝的 殊的氣味,這是酒精的一種特性。物質的特是酒精。 性是區別于其他物質的一種重要標志。除此可以,用天平分別稱量酒精和水的質量,因 之外,能否用我們已學過的質量知識來。為酒精的體積大,所以質量大的就是。 物體的質量與體積有怎樣的關系 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同一物質的質量越大,體積越大,質量與體積成比例過程診斷從生活實例引入,復習舊知識,產生認知沖突,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培養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貫徹從生活走向科學的教學理念。學校任務② 探究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學習活動 探究液體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 教學活動 如何實驗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分兩組分別探究水、酒精的質量和體積的關 收集多種物體,分別測出它們的體積和質量,系。學生設計數據記錄表并完成數據采集。 收集大量的數據進行比較,找規律。根據實驗數據及坐標圖發現: 以體積(V)為橫坐標,質量(m)為縱坐標,把(1)同種物質體積不同,質量也不同,但質 實驗測得的數據在坐標紙上描點,然后把這量與體積比值相同。 些點連起來,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不同物質體積相同,質量不同,質量和 為了表示物質的這種性質,科學家引入了密體積比值也不同。 度的概念。過程診斷通過剛才的探究,我們發現了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為使實驗結論可靠且具有普遍性,接下來還應該怎么研究 教學過程學習任務③ 探究固體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學習活動 探究不同規格的鋁塊、鐵塊的質 教學活動量與體積的關系。 完成數據采集,并得出結論。根據以上實驗的結果可知,某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其比值是一個定值;但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比值的大小跟物質的種類有關,是由物質的性質決定的。過程診斷通過對實驗過程的體驗、實驗現象的感知和實驗數據的分析,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運用坐標來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提高學生運用數學工具來處理科學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分析水和酒精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并得出結論之后,再分析鋁塊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讓學生體驗科學結論應該具有普遍性和可驗證性,體現科學本質。學校任務④ 突破重點建立概念學習活動 在科學上,把某種物質的質量與 教學活動 請你仿照速度的公式和單位,用文它的體積的比叫作這種物質的密度。 字來表示密度的公式和單位。教師歸納、講請計算水、酒精、鋁、鐵的密度并解釋其 解密度的公式和單位。含義。 密度在數值上等于單位體積的物質的質量,水的密度為1.0g/cm,表示1m3水的質量為 正如各種物質有各自的顏色和氣味一樣,各1t或1L水的質量為1kg或1cm3水的質量 種物質也都有各自的密度。因此,密度也是為1g。 物質的一種特性,反映了物質組成的緊密程度。過程診斷(1)一杯水和一盆水,哪個密度大 (2)一杯水和一杯酒精,哪個密度大 (3)能不能比較一盆酒精和一杯水的密度大小 達標檢測閱讀教材中“幾種常見物質的密度”,你有什么發現 交流分享通過與速度的概念和公式進行比較,得出密度的公式和單位,理解密度概念,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通過遞進式的設問,暴露出學生在密度概念認知中的錯誤,然后通過學生的思考和師生互動,甄別錯誤,完善對科學概念的理解。課堂小結反思改進 本節課作業如果在上這節課,我會這樣設計: 板書設計第1節質量和密度(第三課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