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物質的變化》復習課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單元從學生身邊的物質變化現象開始研究,觀察物質變化及其伴隨的現象,認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學生的探索視野將從身邊熟悉的物質變化逐漸擴展到地球家園與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本單元共7課,大致分為3個部分。第1課“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從熟悉的場景入手,引導學生認識“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感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對研究化學變化產生強烈的興趣。第2~4課“產生氣體的變化”“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與“變化中伴隨的現象”,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物質變化的本質特征。從現象最明顯、最容易被觀察到的“氣體”入手,再延伸至其他現象,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去辨析伴有發光、發熱、顏色變化、生成沉淀和產生氣體等現象的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第5~7課“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與“美麗的化學變化”,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化學變化給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的影響,進而認識到化學變化與人類的生存、生活緊密聯系,切實感受到化學的“神奇”與“美麗”。【學情分析】學生對化學的印象可能是“專業的實驗室”“穿防護服的科學家”“遠離生活”等,同時,他們頭腦里的物質變化,特別是化學變化,往往是劇烈而壯觀的反應現象,這使得他們對化學變化既好奇又恐懼。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化解學生對化學變化的恐懼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化學觀”,認識到化學變化是可觀察、可研究,甚至是“美麗”的。【教學策略】1.養成動手實驗、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等習慣,建立正確的變化觀。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為是否產生了新物質,而物質在發生變化時,往往伴隨著一些現象,對現象的觀察和對新物質的辨別是確定變化的關鍵。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實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細心觀察并及時記錄。學生觀察到的現象越多,做出正確判斷的依據就越充分,對變化的認識也越深刻。2.通過閱讀資料、交流信息、推理論證等方法,發展正確的物質觀。世界由物質組成,生活在其中的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接觸各種各樣的物質。物質變化在生產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一方面,物質變化創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的物質世界,展現了其無窮的魅力;另一方面,物質的利用也使我們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危機。我們應該珍惜資源、保護資源、節約資源。【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我們把沒有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作物理變化,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2、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有的發生化學變化,有的發生物理變化。有的既發生物理變化,同時又發生化學變化。3、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 , 常常會伴隨一些現象,例如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發光發熱、生成沉淀。4、地球的很多資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化學變化的產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也是化學變化。5、生命體內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這些化學變化維系著我們的生命。6、化學變化與人類的生存、生活緊密聯系。科學思維:1、能夠對身邊的物質特征及其變化進行描述與記錄,能對物質的變化進行比較與分類。2、能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和調查分析等方式獲取化學變化產生的新物質的特征。3、能根據物質變化的現象判斷該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4、能通過資料閱讀、推理分析,了解地球家園及生命體中時時刻刻發生著的化學變化。5、用舉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和方便。6、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結論。7、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采用科學小報、調查報告等方式,呈現關于物質變化的探究過程與結論。探究實踐1、認可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變化的,對物質變化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2、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能夠尊重實驗事實,以事實為依據做出判斷。愿意與人交流實驗現象,分享觀點。3、在小組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能夠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4、尊重證據,實事求是,勇于修正自己的觀點。態度責任:1、了解物質變化在我們身邊,有些物質變化有人類干預的因素。2、了解物質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3、感受到資源的珍貴,產生保護資源、節約資源的意識和愿望。【學習過程】(一) 游戲導入,揭示課題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魔術嗎 今天我就為大家表演一個小魔術。2.先來看看我帶了哪些材料。(教師一一出示,)教師做實驗:第一步拿出一片白色藥片,(這個是圓形白色固體,放在投影儀上),然后用榔頭敲碎碎(再放在投影儀上)。第二步:把它倒入燒杯中,然后倒入水,攪拌(一部分溶解了,一部分溶解不了,沉積下來了);第三步:倒入2號透明液體,顏色變紅。第四步:倒入3號透明液體,紅色消失。我的表演到此結束,接下來看同學的表現了。3.在剛才四個步驟中,說說你看到了哪些現象 (看到顏色變紅,然后變無色了,藥品碾碎,溶解)4.我們看到了這些物質不斷地在變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復習《物質的變化》這一單元(板書課題)。(二)分析討論,梳理要點1、物質的變化可以分成哪兩類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板書)2、物理變化跟化學變化又有什么特點 (物理變化不產生新物質,化學變化產生新物質)3、那你認為從剛才的小藥片碾碎成粉末,入水溶解,加透明液體變紅色,再加另外一種透明液體變無色。這些過程中分別都是什么變化 (預設:說化學變化,理由是改變了顏色,然后讓他們說出第幾步)4、還有不同意見的嗎 (物理變化)5、你認為那個過程是物理變化 (藥品碾碎),藥品碾碎改變了什么 (形狀、大小),攪拌溶解發生什么改變 (形體,由固體變成液態)(預設:說物理變化,藥品碾碎。問:藥品碾碎什么發生了改變 (形狀、大小),溶解是什么發生改變 (形態從固體到液體)開水溫度降低。6、那化學變化除了會產生改變顏色之外,還會伴隨著哪些現象 發光發熱(例如)、產生氣體(例如),'產生沉淀(例如)什么實驗 7、那我的魔術到底是怎么變的呢 你們想學嗎 那就讓我們起揭開這個神秘的面紗。(播放幻燈片)(三)重點再現,深化落實1、剛才的這個實驗先是物理變化,然后是化學變化,你們回想一下,在物質的變化單元我們做過的哪個實驗也是先物理變化后化學變化呢 (白糖加熱實驗,點擊幻燈片)2、說說白糖加熱過程中,你們都看到的那些現象 (白糖熔化成液態,顏色變黃、被黑,最后變成焦炭,點擊幻燈片)3、在白糖加熱過程中,除了白糖會發生變化之外,蠟燭也會發生變化,你們能用剛才圖表的形式把白糖跟蠟燭的變化過程寫出來 如果你還能找出另外物體也發生變化的,可以寫出來。4、學生具體寫。5、匯報交流。6、我跟學生一起做完這個實驗之后,回家把鐵勺洗了一下,放在那里,沒有想到現在都變成這個樣子了。你們看怎么樣了 8、鐵為什么會生銹 (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你是怎么知道的 (做過實驗)那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使鐵生銹的實驗嗎 9、鐵變成鐵銹是什么變化 說出你的理由 (化學變化,鐵銹顏色改變了、光澤沒有了、變脆、不會導電、純鐵不會被磁鐵吸)鐵生銹在我們生活中到處都存在,例如(出示幻燈片)10、面對鐵生銹,你有什么方法嗎 (出示幻燈片,各種方法)11、物質的變化對于我們人類來說,都具有兩面性,也就是有利的,也有不利的,像鐵生銹就是不利的。也有有利的。12、比如火,可以給我們光明、熱量,只從有了火,我們人類才能吃到熟食。萬一用火不當,又會給我們帶來不利的一面,形成火災。所以我們要在火苗的時候就滅火。13、今天,我還帶了一個自制的滅火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滅火的效果。14、滅火實驗。用自制滅火器滅5支蠟燭。15、你們能猜測我用什么來滅火的嗎 講小蘇打跟醋的實驗。16、那為什么不用的時候小蘇打跟醋為什么不會反應 17、講滅火器原理圖。一個空瓶子,瓶蓋打一個小孔,把小蘇打直接放入空瓶子,然后再把醋倒入碎碎冰袋里。要用的時候,瓶子倒過來,碎碎冰里面的醋流出來,跟小蘇打反應就形成滅火器了。(四)1、通過一堂課的學習,讓我感覺溫嶺城北小學的同學們都非常的出色,今天我也準備了幾個字送給大家。2、讓兩個同學上來拉開條幅,結果上面沒有字,最后我拿出碘酒噴酒,出現“今日城北驕子,明朝祖國棟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6張PPT)(教科版)六年級下第四單元物質的變化01學習目標02學習內容03科學概念04課堂練習科學觀念學習目標1、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我們把沒有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作物理變化,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2、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有的發生化學變化,有的發生物理變化。有的既發生物理變化,同時又發生化學變化。3、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 常常會伴隨一些現象,例如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發光發熱、生成沉淀。4、地球的很多資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化學變化的產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也是化學變化。5、生命體內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這些化學變化維系著我們的生命。6、化學變化與人類的生存、生活緊密聯系。科學思維學習目標1、能夠對身邊的物質特征及其變化進行描述與記錄,能對物質的變化進行比較與分類。2、能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和調查分析等方式獲取化學變化產生的新物質的特征。3、能根據物質變化的現象判斷該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4、能通過資料閱讀、推理分析,了解地球家園及生命體中時時刻刻發生著的化學變化。5、用舉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和方便。6、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結論。7、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采用科學小報、調查報告等方式,呈現關于物質變化的探究過程與結論。探究實踐1、認可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變化的,對物質變化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2、養成細心觀察,及時記錄的習慣,能夠尊重實驗事實,以事實為依據做出判斷。愿意與人交流實驗現象,分享觀點。3、在小組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能夠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4、尊重證據,實事求是,勇于修正自己的觀點。學習目標態度責任1.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對探索宇宙產生較濃厚的興趣。學習目標1、了解物質變化在我們身邊,有些物質變化有人類干預的因素。2、了解物質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3、感受到資源的珍貴,產生保護資源、節約資源的意識和愿望。1.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2.產生氣體的變化3.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4.變化中伴隨的現象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6.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7.美麗的化學變化回顧:本單元我們學了什么?物質和物質的變化變化無處不在1.廚房里的物質變化物質變化物體是由物質構成的。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產生了新的物質。物理變化化學變化2.產生氣體的變化小蘇打 + 白醋 → 二氧化碳 + 醋酸鈉無色無味透明、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二氧化碳3.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蠟燭燃燒加熱白砂糖發光發熱,產生炭黑、水等新物質。熔化成液態的白糖。產生了黑色固體物質和特殊的氣味。物理變化化學變化4.變化中伴隨的現象發光發熱蠟燭燃燒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產生沉淀加熱白糖小蘇打和白醋混合鐵釘生銹空氣水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煤遠古植物在地底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慢慢變成了煤。石油氧氣來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石油可以生產很多重要的生產生活材料億萬年前的太陽能其它方面金屬冶煉、藥品合成、農業化肥……6.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身體的變化情緒來自食物的能量和營養食物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和營養,食物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是緩慢的,這個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情緒的產生也與化學變化有關系。7.美麗的化學變化紫甘藍與白醋的反應是化學變化。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創造色彩、生產藥物、制造礦泉水瓶……關注我們的環境礦泉水瓶等塑料制品會造成白色污染,要學會回收再利用。煤、石油、天然氣的燃燒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海水酸化。需要開發新能源。整理:本單元主要科學概念物質和物質的變化1.物質物體與物質的區別:物體是可見的、可感受到的具體東西;物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著的。2.物質的變化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而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變化無處不在1.產生氣體的變化小蘇打與白醋混合,有氣泡產生,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發生了化學變化。小蘇打與水混合,白砂糖、食鹽與水和白醋混合,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物理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2.變化中的新物質蠟燭燃燒產生的新物質:水、二氧化碳、炭黑。加熱白砂糖產生的新物質:焦糖、水等。蠟燭燃燒和加熱白砂糖既發生了化學變化,又發生了物理變化。3.變化中伴隨的現象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生成沉淀顏色改變4.鐵生銹的過程鐵生銹是水和空氣共同作用的結果。防止鐵生銹的方法:刷漆、電鍍、保持干燥等。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大地之下的化學變化:寶石、礦物等寶藏的形成都需要經歷復雜的化學變化。大氣中的化學變化: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氣和營養物質,增加了大氣中氧氣的含量。資源利用與化學變化:從鐵礦石中將鐵冶煉出來;利用石油生產出燃油、塑料、纖維和瀝青等;藥品的合成;農業用的原料等。6.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身體的變化與化學變化有關食物具有能量情緒變化與化學變化有關7.美麗的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困擾。科學家正利用化學變化開發新能源。紫甘藍與白醋的反應是化學變化通過學習,本單元的內容你掌握了嗎?一起來做一做。闖關練習1.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是讓植物長高,長大,這個過程是物理變化。 ( )判斷:×2. 用面粉烘制面包,新鮮出爐的面包散發的香氣是新物質。 ( )3.“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是指鉆石這種物質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 )4. 大地中蘊藏的寶石,礦物等寶藏的形成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變化。 ( )5. 我們攝取的食物經過復雜的變化轉化為能量為我們提供動力。 ( )×√√√解析:光合作用 :水+二氧化碳 → 有機物+氧氣新的物質1.關于物質的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在不停地發生變化B. 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區別是是否產生新的物質C. 物質的變化速度是一樣的,都比較容易觀察的到D. 化學變化伴隨著產生氣體、發光發熱、改變顏色等現象選擇:C解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的變化有快有慢,比如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看到有氣泡冒出,而鐵釘生銹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觀察到。2.下雨過后,路上的積水滿滿地變成水蒸氣消失在空氣中,下列現象與這種變化相似的( )。A. 葡萄釀酒 B. 冰塊融化成水 C. 鐵鍋生銹 D. 發霉的面包解析:水變成水蒸氣是水的狀態由液態變成氣態,沒有產生新的物質,是物理變化。葡萄釀酒 、鐵鍋生銹、發霉的面包都產生了新的物質,是化學變化。酒鐵銹霉菌B3.雞蛋殼、貝殼與白醋混合后表面會出現大量的氣泡,這說明( )。A. 雞蛋殼、貝殼里一定有小蘇打B. 白醋可以和所有的固體物質反應產生氣泡C. 雞蛋殼、貝殼含有某種成分也能和白醋發生化學反應D. 雞蛋殼、貝殼可以讓原來溶解在白醋里的氣體跑出來解析:雞蛋殼、貝殼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鈣,能與白醋混合產生氣體;白醋和食鹽混合沒有明顯的變化;白醋的成分主要是醋酸,并不含有氣體。C4.古詩詞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下列詩詞中蘊含的現象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B.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C.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D.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解析:判斷古詩詞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時,抓關鍵字判斷是否產生新的物質;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作為依據判斷:發光發熱、改變顏色、產生氣體、產生沉淀。需注意:上述現象是化學變化可能伴隨的,不是有這些現象一定會發生化學變化的。水變成水蒸氣,紅墨水滴在清水里,泥水靜置等現象B5.下列( )不是蠟燭燃燒時出現的現象。A. 產生水滴 B. 冒煙 C. 產生藍色的物質 D. 發光發熱解析:蠟燭燃燒時,會產生黑色的物質。C6.下列四組實驗,鐵釘生銹最快的是( )。7.在臉盆等鐵制品表面燒制陶瓷的目的是( )。A. 增大硬度防止燒壞 B. 增大厚度防止磨損 C. 防止鐵生銹和美觀 D. 消毒殺菌解析:知道鐵生銹需要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分析圖片,可以判斷出A組生銹最快。防止鐵生銹的原理是隔絕水和空氣。放在干燥的地方;涂油;涂油漆;制成合金;燒制陶瓷等方法。CA8.用手觸摸是觀察實驗的一種方法,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A. 用手觸摸盛有剛混合的小蘇打和白醋的玻璃杯外壁,感覺涼涼的B. 用手觸摸正在用蠟燭加熱的白砂糖,感覺有點粘稠C. 用手觸摸鐵生銹的部分,感覺表面比較粗糙D. 用手觸摸各種礦石的表層,感覺到粗糙是有不同的解析:加熱白砂糖時,溫度比較高,不能用手直接觸摸,以免燙傷。實驗操作時要注意安全。B9.煤的能量主要來源于遠古的( )。A. 植物 B. 動物 C. 微生物 D. 塑料解析:從化石印記的煤塊可以推測,煤是由植物演變而來的。煤、石油、天然氣是化石能源,燃燒化石能源會產生而二氧化碳等氣體,污染大氣。造成氣候變化和海水酸化。開發新的清潔能源A10.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生活中物質的變化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B. 化石能源的使用中會產生很多化學變化C. 酸化的海水對海洋中的生物沒有影響D. 塑料是化學變化的產物,它在生活中應用廣泛解析:物質的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比如:藥物的制成幫助我們恢復健康、制造礦泉水瓶方便攜帶飲用水等現象;但也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廢氣的排放會導致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會溶解貝類生物的外殼,造成貝類的死亡,破壞海洋中的生態平衡。C11.當我們特別積極地做某件事情時,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會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愉快,下列關于多巴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運動可以分泌多巴胺,所以運動可以帶來快樂B. 多巴胺會讓人快樂,所以體內的多巴胺越多越好C. 分泌多巴胺是身體里進行的一種復雜的變化D. 分泌多巴胺時身體其他組織也會伴隨著變化解析:多巴胺是人體通過化學變化產生的,會使大腦興奮,產生愉悅的感覺,但分泌過多會容易導致神經紊亂,抑制不住的興奮和血壓升高等癥狀。B12.青色的生蝦煮熟后顏色會變成紅色,有同學認為蝦的顏色改變可能是因為蝦中有一種遇熱會變成紅色的物質,就這位同學的“看法”而言,屬于科學探究的( )。A. 觀察 B. 實驗 C. 假設 D. 結論C解析:科學探究的過程有以下幾個過程:提出問題;進行合理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并搜集證據,分析證據并得出論;對結果進行解釋與評估;準確表達觀點,反思探究過程與結果。1.小科在家研究小蘇打與白醋的反應及反應產生的氣體的性質。(1)關于小蘇打和白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小蘇打是白色粉末狀顆粒 B.白醋是無色、有氣味的液體C.小蘇打不能溶于水 D.白醋是沒有固定形態的液體(2)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可以看到 的現象,說明有 產生。這是一種 變化,這種變化最重要的特征是 。探究:C冒氣泡氣體化學產生新物質解析: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實驗現象有:看:有氣泡冒出聽:有嗞嗞的聲音摸:有涼涼的感覺(3)小科把一根燃燒著的細木條伸進集滿這種氣體的玻璃杯中,觀察到火焰馬上熄滅,說明這種氣體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燒。燒杯中有一高一矮兩支蠟燭,小科像倒水一樣,把玻璃被中的氣體倒入燒杯中,發現矮蠟燭先熄滅,說明這種氣體比空氣 (填“輕”或“重”)。(4)小科想要知道反應后的燒杯里是否還有小蘇打,該怎么做呢?(5)下列幾種氣體中,成分相同的是( )。 ①搖晃可樂后產生的氣體 ②水燒開后冒出的氣體 ③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解析: ①和③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不支持重往燒杯中加入白醋,看到冒氣泡的現象,說明燒杯里還有小蘇打;沒有看到冒氣泡,燒杯里沒有小蘇打。B2.小科做完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的實驗后,開始了加熱白砂糖的實驗。(1)小科在加熱白砂糖時,發現白砂糖的形態和形狀都在發生改變,表明白砂糖在發生 變化的過程中也在發生著 變化。(2)白砂糖加熱過程中小科觀察到的顏色變化是( )。A. 透明→淡黃色→褐色→黑色B. 透明→淡黃色→紫色→黑色C. 透明→淡黃色→深藍色→黑色D. 透明→淡黃色→紅色→褐色物理化學A(3)白砂糖加熱的過程中發生的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白砂糖顆粒變成糖漿 B. 白砂糖變成“黑糖” C. 蠟燭熔化成蠟油 D. 蠟燭變短(4)用蠟燭加熱白砂糖的過程中,能證明蠟燭燃燒發生化學變化的證據是( )。A. 發光發熱 B. 蠟燭熔化C. 勺子底部變黑 D. 蠟燭變短(5)喝牛奶和咖啡加糖,屬于( )變化。A. 物理 B. 化學 C. 物理和化學 D. 無BCA3. 小科同學利用紫甘藍做了會帶來美麗變化的科學實驗,請根據他的活動記錄回答下列問題。實驗材料:紫甘藍、熱水、杯子若干、檸檬、小蘇打、堿面、白醋、純凈水。實驗步驟: ①紫甘藍切絲,放入玻璃碗中,加熱水浸泡,10分鐘后,只留下水,將紫甘藍濾去。②準備檸檬水,小蘇打水,白醋,純凈水各一杯。③將泡過紫甘藍的水分別倒入檸檬水,小蘇打水,白醋和純凈水中。實驗現象:紫甘藍加入純凈水后顏色變線,加入檸檬水和白醋后變成紅色,加入小蘇打水后顏色變成藍色。(1)把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物質變化 現象 變化類型紫甘藍切成絲 形狀改變 物理變化紫甘藍與檸檬水混合紫甘藍與小蘇打水混合紫甘藍與純凈水混合顏色變紅色顏色變藍色顏色變淺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物理變化(2)關于紫甘藍遇到不同液體的變色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紫甘藍遇到不同的液體都會發生化學變化B. 由上述實驗可以推測,紫甘藍遇到其他酸性溶液也可能變為紅色C. 由上述實驗可以推測,紫甘藍遇到其他堿性溶液也可能變為藍色D. 紫甘藍遇到不同液體可能發生物理變化也可能發生化學變化(3)小科看到媽媽炒的自紫甘藍的菜汁呈紫色,摻入醋變成了紅色,在洗盤子的時候遇到洗滌劑變成藍色。下面能讓紫甘藍菜汁呈藍色的物質是( )。A. 雪碧 B. 食鹽水 C. 肥皂水 D. 蘋果醋(4)畫一朵花,用毛筆在花瓣上抹上白醋,在葉子上抹上小蘇打水,再往紙花上噴一下紫甘藍水,紙花會變成什么顏色?AC花瓣變紅色,葉子變藍色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程基本信息版本 教科版 學科 小學科學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第一學期課題 《物質的變化》學生信息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課后練習填空題(每空1分,共30分)高溫加熱鐵條,鐵條熔化成鐵水是___________變化。木炭燃燒時會發光發熱是___________變化。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會產生新鮮的氧氣是___________變化。壓力鍋使用不當發生爆炸屬于___________變化。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氣體,會有白色沉淀物是___________變化。油滴到水中,油浮在水面上是___________變化。溫度升高時,溫度計的液柱上升,是___________變化。物質變化可劃分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在于___________。白糖炭化變成黑色物質,屬于___________變化。鐵制品容易在空氣中和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發生反應生成鐵銹。12.將兩枚鐵釘分別放在空氣中和潮濕的紙巾上,生銹較快的是放在___________的鐵釘。米飯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生___________變化。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最簡便的方法是在食物上滴___________,如果食物變藍色,說明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 如果食物不變藍色,說明食物中不含有___________。我們常見的大米、面粉、土豆、紅薯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了___________氣體。把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倒在蠟燭的火焰上,火焰會___________,說明這種氣體___________。18.鐵生銹是一種___________變化。19.物質總是在不斷地___________,世界上沒有一種物質是永遠不變的。20.硫酸銅溶液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能與鐵釘發生反應。21.硫酸銅溶液與鐵釘反應時發生的變化屬于___________變化。22.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發生了___________。23.我們每天吃的食物,進入我們的體內,要經過許許多多___________,才能變成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28分)1.下列變化有新物質產生的是( )。A.蠟燭熔化 B.鐵塊變鐵水 C.饅頭發霉 D.木材做家具2.下列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的是( )。A.火柴燃燒 B.木材做家具 C.煤燃燒 D.蠟燭燃燒3.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發生的變化是( )。A.形態變化 B.產生新物質 C.顏色變化 D.沒有產生新物質4.蠟燭燃燒與受熱熔化( )。A.都是物理變化 B.有本質區別 C.都有新物質產生 D.都沒有變化5.米煮熟成飯( )。A.沒有發生本質變化 B.生產新的物質 C.形態不發生變化 D.大小不發生變化6.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是( )。A.氧氣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氣7.把小蘇打和白醋放在玻璃杯中進行混合,蓋上一塊玻璃片,用手觸摸玻璃杯的外壁,會有( )的感覺。A.比原來涼一些 B.比原來熱一些 C.光滑 D.有水珠8.把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不能看到( )。A.產生大量的氣體 B.溶液顏色變淺 C.鐵釘上有物質附著 D.產生紅色物質9.利用金屬匙加熱白糖的實驗,我們看到白糖的形態和顏色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還聞到了焦味。據此分析,這個現象( )。A.只是化學變化 B.只是物理變化C.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D.兩種變化都不是10.通過把鐵釘浸入水中的實驗發現,對鐵釘生銹速度快慢的影響最大的是( )。A.空氣的多少 B.水的多少C.溫度降低 D.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11.我們把( )這兩種物質混合后會有新的物質產生。A.竹筷和米飯 B.黃豆和沙C.水和玻璃 D.小蘇打和白醋12.下列物質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木材燃燒 B.淀粉遇碘酒變藍C.甲杯的水倒入乙杯中 D.鐵生銹13.大氣中的( )濃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溫度升高。A.氮氣 B.二氧化碳C.氧氣 D.氫氣14.下列食物遇到碘酒會變色的是( )。A.菠菜 B.豬肉 C.饅頭 D.牛肉三、簡答題(共22分)1.物質的變化真是豐富多彩,請你分一分。(10分)①冰融成水 ②鋼鐵生銹 ③酒精揮發 ④小蘇打加醋 ⑤海水曬鹽 ⑥食物腐敗⑦日光燈發光 ⑧煤氣爆炸 ⑨木材燃燒 ⑩醬油拌飯化學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哪些食物含有淀粉?哪些食物不含有淀粉?(請舉例說明每種3個) (6分)3.舉例說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鐵制品生銹的方法(至少3種),并說明其中的科學道理。(6分)實踐操作題(共20分)探究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的變化。(每小題2分,共8分)(1)我們看到了什么現象?(2)把玻璃片蓋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覺?(3)用燃燒的細木條伸入杯中,觀察到什么現象?根據這個信息,可以做出怎樣的推斷?(4)分析已經獲得的證據,能判斷出杯中的氣體是什么氣體嗎?為什么?探究鐵生銹與空氣有無關系。(每小題2分,共12分)研究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的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1.物理2.化學3.化學4.物理5.化學6.物理7.物理8.物理 化學9.有沒有生成新的物質10.化學11.空氣 水12.潮濕的紙巾13.淀粉 化學14.碘酒 淀粉 淀粉15.淀粉16.二氧化碳17.熄滅 具有滅火性18.化學19.變化20.藍色 透明21.化學22.物理變化23.化學變化二、1.C2.B3.B4.B5.B6.C7.A8.A9.C10.D11.D12.C13.B14.C三、1.化學變化:②④⑥⑧⑨ 物理變化:①③⑤⑦⑨四、1.(1)產生氣泡。(2)涼涼的感覺。(3)細木條熄滅,這種氣體不支持燃燒。(4)不能。沒有足夠的證據。2.(1)鐵生銹與空氣有什么關系 (2)鐵生銹與空氣有關系 (3)鐵釘、試管、水(4) 取6根鐵釘, 平均分為2組,把第1組鐵釘分別完全浸沒在水中,第2組一半浸在水中,比較生銹的部位 (5)第2組鐵釘露出部分會生銹 (6)鐵生銹與空氣有關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物質的變化》復習課件.pptx 《物質的變化》復習課后練習.doc 《物質的變化》教案.doc 物質的變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