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四下第三單元大單元教學設計童眼看世界 慧心編詩集——感受詩歌魅力,合作創編詩集人文主題:豐富多彩的現代詩語文要素: ◎初步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根據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四下第三單元單元概覽單 元 教 材 分 析 本單元選編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四篇中外現代詩歌作品,有冰心的三首短詩、艾青的《綠》、蘇 聯詩人葉賽寧的《白樺》和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時候》。 閱讀要素:初步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根據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習作要素: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課 標 分 析 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于第二學段“學段要求”“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整本書閱讀任務群”“學業質量”的評價建議,本單元的課程性評價側重考察學生文化理解與體驗、思維品質的提升、語言運用能力、閱讀與鑒賞能力、創意表達與交流能力、梳理與探究能力等。 人文主題:“中外現代詩歌” 語文要素: 1.閱讀要素:初步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的情感。2.綜合性學習要素:①根據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 ②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1.課文:《短詩三首》、《綠》、《白樺》、《在天晴了的時候》。 2.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大門。其中的習作:寫詩、誦詩。 4.語文園地(交流平臺:回顧、梳理現代詩的基本特點。)認識29個生字,會寫23個字,會寫17個詞語。1.能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背誦指定課文。2.能借助關鍵詞句體會詩人情感和詩歌韻味。3.能初步體會現代詩的一些特點。4.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總結現代詩歌的特點。5.能積累關于詩歌名言,并在積累的過程中加深對詩歌識。1.能多途徑收集現代詩,與同學交流自己收集的詩歌。 2.能嘗試創作現代詩,與同學交流。 3.能積累描寫顏色的句子。 4.能仿照示例寫短詩。 5.能用合適的語氣朗讀詩歌,表情、體態自然大方。1.能根據合作編小詩集的分工要求,對自己收集或自己寫的現代詩分類整理。 2.能與同學交流自己收集或創作的小詩,合作編成小詩集。 3.能和同學分工合作,舉辦班級詩歌朗誦會。學 情 分 析 本單元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主題是“輕即詩歌大門”,要求“根據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這是對三年級下冊參合性學習單元語文要素“收集傳統節日的資料”的鞏固和提升。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依托課文學習展開,與閱讀教學相輔相成,分步推進:《短詩三首》課后的“活動提示”是本次綜合性學習的通動階段,要求學生從種途徑收集喜歡的詩歌,做一個摘抄本;《白樺》課后的“活動提示”是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推進階段,要求學生試著寫詩,表達出自己的感受;“綜合性學習”是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展示階段,要求學生進一步根據需要整理資料,并通過合作編詩集、辦詩歌朗通會等方式展示收集和整理資料的成果。單 元 目 標 1.通過自主識字、偏旁歸類、形近字比較、結合語境等方法,準確認讀19個生字,正確書寫23個字,正確讀寫詞語表中17個詞語。能夠關注到漢字的“穿插與避讓”,和同學交流易錯字;能夠在橫格里正確、工整的抄寫文段,提高書寫速度。 2.能通過范讀、配樂朗讀、練讀、小組互評等方式創設情境,體會詩歌的韻味借助關鍵詞句體會詩人情感和詩歌的韻味。初步體會現代詩的一些特點。 3.通過多種方式了解現代詩歌的特點——很有節奏感、語言表達獨特、飽含著真摯的感情,并體會詩歌的情感。用恰當的語氣讀出詩歌表達的情感,表情手勢要自然。 4.通過寫自己喜歡的詩歌,寫自己看到的雨后天晴的景象,仿寫蘊含豐富想象的詩句的形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5.通過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的形式,引導學生提出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共同討論。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進而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 6.通過教師的指導組織詩歌朗誦會,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并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詩歌朗誦會當中出現的問題。單 元 任 務 群 本單元創設“現代詩歌發布會”為大單元情境,以尋找“現代詩歌傳承人”為驅動性總任務,通過“我是收集家”、“我是鑒賞家”、“我是創作家”、“我是編輯家”、“我是朗誦家”五個子任務來激發讀詩歌、誦詩歌、交流詩歌、創詩歌的興趣,串聯、推動整個單元的學習。 任務一:我是收集家 子任務一:通過課文初讀,即課前預習、泛讀、自讀、分享讀等多種方式隨文識記19個生字,會寫23個字及17個詞語。 子任務二:通過范讀、配樂朗讀、練讀、小組互評等方式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好停頓。 子任務三:通過具體關鍵詩句的朗讀展開想象,簡單了解詩歌的意象和整體意境,讀出詩歌所要表達的感情。 子任務四:通過課文的朗讀和詩歌整體意境的體會,結合交流平臺初步了解現代詩歌的一些特點。 子任務五:通過出示詩歌摘抄本范例,結合生活經驗及討論交流等方式產生積累詩歌的興趣,了解摘抄詩歌的格式,多渠道收集喜歡的詩歌并摘抄,完成每天的摘抄任務。 1.摘抄內容提示。 (1)收集路徑:報紙、雜志、書籍、網絡等; (2)選編原則:自己喜歡的 (3)范圍盡量廣一些,類型、作家豐富一些。 2. 摘抄方法提示。 (1)摘抄詩歌時要寫清楚作者和出處; (2)可以用活頁本做摘抄本,以便隨時在其中增刪內容。 3.實際操練,感性體驗: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硬卡紙,分發給學生,按要求摘抄《短詩三首》中自己最喜歡的一首短詩。 (2)學生摘抄作品全班展示,同學進行評價,滿分為五顆星: 任務二:我是鑒賞家 子任務一:學習《短詩三首》《綠》。結合課后題,通過抓關鍵詞句、優美詞句談感受,想象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拓展閱讀宗璞的《西湖漫筆》 子任務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結合關鍵句子進一步總結、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語言表達獨特;表達獨特的感受,蘊含豐富的想象:飽含真摯的情感。 子任務三:學習《白樺》《在天晴了的時候》,運用已有的方法,結合現代詩的特點,描繪白樺這一物象,體會作者感情。結合自己喜歡的詩句,師生交流讀后的感受。 子任務四:摘抄與植物有關的詩歌,積累到摘抄本上,交流分享。 任務三:我是創作家 子任務一:回顧單元,說說對詩歌的理解 通過對本單元四篇詩歌的回顧,能說出對詩歌的理解以及詩歌的特點。 課件展示本單元已經學習的四篇課文《短詩三首》《綠》《白樺》《在天晴了的時候》談話激發學生寫詩的興趣,說說你對詩歌的理解: 詩歌的特點:分行分節、形象、想象、凝練等。 子任務二:模仿任務,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在閱讀、仿寫的基礎上嘗試創作現代詩,與同學交流分享。 1.培養詩心——會想象 精讀課文《短詩三首》《綠》之后,設計了“同韻不同意”的模仿任務:結合語文園地中的“詞句段運用”,嘗試著仿寫其他描寫顏色的句子,將自己回憶中的場景具象化;借助物與物之間的通感關聯,發揮想象:用羅列事物的方式仿寫詩。模仿任務給學生一個樣例,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也為學生的遷移和創作提供有力幫助。 2.激發詩興——會創作 樣例任務:學完《白樺》和《在天晴了的時候》,我們設計了“牛刀來小試”的作業,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嘗試創作現代詩;或者用詩歌的形式寫一寫不同天氣狀況下自己的獨特感受,注意圖文并茂。這種樣例任務不僅給學生創設了真實的問題情境,也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改造任務:設計“精益再求精”的作業,從學生的作品中選出一首需要提升的小詩,通過自我鑒賞、小組討論、全班研討等方式加以改造,同時也構成了作業從扶到放的序列。 子任務三:總結仿寫詩歌的方法 通過反復閱讀、仿寫,總結仿寫詩歌的方法。 1.定基調(情緒上或悲傷、或熱烈、或憂郁,思想可以是愛國,還可以是某種思考,包羅萬象); 2.取象(可具象為物件、動作、細節等,整個取象過程復雜,內容繁雜,可以是生活、社會、藝術、體育等方面,只要是表情達意的需要,皆可以調用); 3.寄寓(主要表現為三種常見形式,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緣事抒情) 子任務四:展示交流,多維評價 任務四:我是編輯家 任務一:交流自己收集或創作的詩歌,明確角度(詩人、內容、形式、讀后感受等多角度),嘗試對自己收集的進行分類。 任務二:觀察樣本,明確要素。 1.出示詩集《繁星》。投影詩集封面、翻開目錄、打開內頁等,讓學生觀察,明確詩集的要素。形成合作制作詩歌集的流程:一是認真選擇編排內容,二是精心進行版面的編排,三是給詩歌集進行封面、目錄設計及裝訂。(板書:選擇內容、精心編排、設計裝訂) (1)認真選擇內容:可以收集有關的詩歌,也可以是自己寫的詩歌,還可以是與詩歌有關的故事或資料。 (2)用心進行編排:可以從詩人、內容、形式等角度給詩歌分類,可以配上插圖,還可以用書法形式展示喜歡的詩。 (3)精心設計裝訂:給小詩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并制作封面,封面由詩集名字和圖案組成,目錄和內容要對應,再加一個封底,最后進行裝訂,可以用訂書機或夾子固定。 任務三:分享并評價 任務五:我是朗誦家 任務一:小組合作,準備活動 組織各小組討論表演的詩歌、形式及表演者。(2)全班交流,選擇表演的節目,討論主持人和場地布置的安排以及整個活動的過程錄像。 任務二:根據計劃,開展活動課 時 分 配 課 時 分 配課時課型學習任務學習內容1單元預習課我是收集家預習本單元的課文,讀準字音、讀熟課文,初步了解現代詩歌的特點。 2精讀引領課我是鑒賞家學習《短詩三首》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感受、想象,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2精讀引領課學習《綠》、《白樺》,有感情的朗讀,結合關鍵句子感受想象,體會作者感情,進一步總結、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語言表達獨特;表達獨特的感受,蘊含豐富的想象:飽含真摯的情感。1.5略讀實踐課 我是創作家學習《在天晴了的時候》嘗試抓住自己喜歡的詩句交流感受。嘗試用詩的形式寫寫自己看到過的雨后天晴的景象。2綜合性學習我是編輯家交流自己收集或創作的詩歌,明確角度(詩人、內容、形式、讀后感受等多角度),嘗試對自己收集的進行分類。觀察樣本,明確要素,分享并評價。 2綜合性學習我是朗誦家小組合作,準備活動 根據計劃,開展活動 2單元整理課我是單元整理師單元知識整理+“語文園地三”,總結簡要圍繞關鍵句理解課文的方法,了解總結現代詩歌的特點,積累描寫顏色的句子,積累關于詩歌的名言,加深對詩歌的認識。仿照示例寫短詩2單元檢測 學習成果我匯報單元檢測、試卷講評、修改補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