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質量監(jiān)測歷史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第I卷選擇題(共30分)】題號246789101112131415答案BD0AC第山卷非選擇題(共45分)】16.問題1:科技:③。(1分)說明:雕版印刷術至少在唐朝前期已經出現,通過對外傳播,促進了世界不同地區(qū)文化的交流傳播與文明的發(fā)展。(1分)生產工具:①。(1分)說明:曲轅犁設計精妙.輕便靈巧,操作時可自如地控制人土深淺.回轉省力,適于精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1分)問題2:《顏勤禮碑》,作者:顏真卿:(1分)特色:端正勁美,雄渾敦厚。(1分)《玄秘塔碑》,特色:方折峻麗,筆力勁健。(1分)《送子天王圖》.特色:落筆雄勁,風格奔放。(1分)17.(1)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需要;保障長安、洛陽兩都物資供應;滿足北方軍事需要:鞏固國家統(tǒng)一:加強南北經濟交流: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2)特點:覆蓋亞非歐多區(qū)域,交往范圍廣闊:海陸交通網絡完善:陸路與海路并舉: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事件:陸路,玄芙沿陸上絲綢之路西行天竺取經:(1分)海路,鑒真沿海上絲綢之路東渡日本傳授佛法。(1分)(3)有效信息:政府主導設立,管理規(guī)范化:驛站類型多樣:兼具公文傳遞與接待職能:規(guī)模龐大:交通工具種類齊全: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影響:構建了高效的交通網絡,提升了政令傳遞效率: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鞏固了中央集權:促進了國內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與交融:為明清驛傳制度提供借鑒范例: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18.(1)舉措:唐太宗時期,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武則天時期,大力發(fā)展科舉制,創(chuàng)立殿試,親自面試考生。(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進步性:加強了朝廷在選官上的權力,使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用人制度逐漸確立: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對社會階層流動起到積極作用;顯著提高了整個官僚隊伍的文化素養(yǎng):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2)措施: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實施三年任期制:設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權力;加強對地方稅收的控制,取消節(jié)度使收稅的權力。(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利:有利于維護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有利于政權的穩(wěn)固與社會的安定;扭轉了五代十國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fā)生:消除了地方割據的物質基礎: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七年級歷史答案第1頁(共2頁)姓名準考證號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質量監(jiān)測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全卷共8頁,滿分75分,考試時間7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1.李華同學繪制了如下政權演變示意圖。該示意圖反映出這一時期的中國北朝(北周)隋朝隋朝(陳)南朝陳朝A.政權更迭十分頻繁B.由分裂逐步走向統(tǒng)一C.民族矛盾不斷激化D.南北方政權始終對峙2.某歷史學習小組聚焦“治世盛世"制作了如下歷史人物名片。名片中的“君主”是A.唐高祖·君主:▲B.唐玄宗·宰相:魏征、房玄齡、杜如晦C.武則天·衣業(yè):輕徭薄賦,鼓勵發(fā)展農業(yè)生產D.唐太宗·吏治: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8頁)3.唐詩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面詩句共同反映了唐朝客行野田間,比屋皆閉戶。稻米流脂栗米白,蜀麻吳鹽自古通,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公私倉廩俱豐實。萬斛之舟行若風。姚合《莊居野行》—一杜甫《憶昔》杜甫《夔州歌十絕句》A.文化開放包容B.水陸交通發(fā)達C.經濟繁榮發(fā)達D.社會治安良好4.唐三彩以造型精美聞名于世,這是由于唐代設立少府監(jiān)、將作監(jiān)等專門機構管理手工業(yè)生產,集中了大量優(yōu)秀工匠,為陶瓷技術的研發(fā)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表明唐朝手工業(yè)的發(fā)展A.得益于國家的統(tǒng)一B.注重交流與學習C.源于民間工藝創(chuàng)新D.受到政府的重視5.下面的《號國夫人游春圖》由唐玄宗時期仕女畫家張萱創(chuàng)作,描繪了楊貴妃之姐虢國夫人與眷從騎馬盛裝春游的場景。畫面中人物從容騎馬、服飾華美,侍從簇擁。該作品主要體現了A.唐朝較開放的社會風氣B.唐朝男女社會地位平等C.唐朝享樂之風盛行于世D.游牧文化影響民眾生活6.《水滸傳》的引言中寫道:“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都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這段引言反映的史實是A.安史之亂B.五代更迭C.藩鎮(zhèn)割據D.黃巢起義7.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1998年撤銷)于1955年8月發(fā)行《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紀念郵票,票面圖案分別為張衡、祖沖之、僧一行、李時珍。其中僧一行能夠入選的理由是A.改進渾天儀,發(fā)明地動儀B.精確圓周率,創(chuàng)制《大明歷》C.改進造紙術,造福全世界D.測量子午線,制定《大衍歷》8.唐朝醫(yī)藥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大醫(yī)精誠》中提出:“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這表明他A.崇尚醫(yī)德修養(yǎng)B.擁有精湛的醫(yī)療技術C.注重臨床實踐D.重視借鑒前人的成果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期中卷·歷史參考答案.pdf 山西省呂梁市興縣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測試七年級歷史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