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成都市2022級高中畢業班第三次診斷性檢測生物學試題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025.04.29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籍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5.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成都傳統小吃“三大炮”的制作過程包括蒸制糯米團、炒制黃豆粉、熬制紅糖汁和拋扔糯糍粑等,最后裝盤時撒上黃豆粉和芝麻,澆上紅糖汁(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三大炮”中含有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等多種有機物B.糯米糍粑中的淀粉和纖維素的基本單位是不同的C.黃豆粉炒制過程中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會發生變化D.紅糖中富含的蔗糖要水解成單糖才能被細胞吸收2.膜接觸位點(MCSs)是細胞內不同膜結構之間形成的緊密接觸區域,這些區域在細胞的多種生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某團隊研發的靶向抗癌藥物需借助MCSs實現精準遞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組成MCSs的磷脂和蛋白質分子都可以側向自由移動B.高爾基體通過MCSs將核糖體合成的多肽鏈運至內質網C.細胞內各種細胞器之間在功能上的聯系都直接依賴MCSsD.靶向抗癌藥物可通過生物膜系統的MCSs精準遞送至細胞核3.在細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ATP 合成酶將線粒體膜間隙的H 運輸至線粒體基質的同時催化ATP的合成。研究發現冬眠的動物心肌細胞中 ATP 含量顯著降低,其原因不可能是A.心肌細胞中 ATP 合成酶的活性顯著降低B.線粒體膜間隙與基質之間的 H 濃度差減小C.心肌收縮速率顯著提升導致 ATP 消耗增加D.心肌細胞氧氣攝取量減少使細胞呼吸減弱4.衰老細胞會分泌促炎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細胞外基質蛋白酶等化學信號,這些化學信號統稱為SASP,SASP傳遞到鄰近細胞會誘導鄰近細胞衰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衰老細胞染色質收縮,使某些基因表達水平下降B.細胞衰老時,可通過細胞自噬來清除衰老的細胞器C. SASP 作用于細胞,會激活與細胞衰老有關基因的表達D. SASP 使鄰近細胞衰老后,會通過負反饋來減緩細胞衰老5.某夫婦二人都患有遺傳性腎病(Alport綜合征),檢測發現丈夫2號染色體上攜帶1個顯性致病基因COL4A3,妻子X染色體上攜帶1個顯性致病基因 COL4A5,夫婦二人其余基因都正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COL4A3 和COL4A5 的分離與組合互不干擾B. Alport綜合征在遺傳上不一定總是和性別相關聯C.這對夫婦生育一個女孩不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8D.這對夫婦生育一個患病男孩與患病女孩的概率相等6.某六倍體小麥(體細胞中含42條染色體)在栽培中出現極少數單體植株(體細胞中含有41條染色體)。研究人員將該單體小麥植株自交,發現子代中單體植株與正常植株各占1/2。下列關于該單體小麥的敘述,錯誤的是A.可通過顯微鏡觀察根尖分生區細胞確認變異類型B.一個花粉母細胞在減數分裂時只能形成20個四分體C.所產生的配子中染色體數目及染色體組成可能不同D.自交時形成各種受精卵并且發育成植株的機會均等7.某團隊為提升豬α干擾素(PoIFN-α)的抗病毒活性,針對其8個關鍵氨基酸位點進行改造,構建突變體 PoIFN--α8s。測序顯示,改造后的 DNA非模板鏈序列第5 位點由“TAC”突變為“TGC”,導致編碼的氨基酸由酪氨酸變為半胱氨酸,其余位點突變未改變氨基酸種類。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提升豬α干擾素的抗病毒活性是通過改造基因來完成的B.密碼子 AUG、ACG決定的氨基酸依次是酪氨酸、半胱氨酸C.第5位點突變可能導致豬α干擾素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D.其余位點突變未改變氨基酸種類與密碼子的簡并性有關8.研究發現,帕金森病患者位于中腦黑質區的星形膠質細胞表面轉運蛋白 SLC1A3表達異常,導致細胞外谷氨酸濃度持續升高。進一步研究顯示,抑制SLC1A3后,突觸間隙谷氨酸清除速率下降60%,進而引發神經元過度興奮。若給帕金森病患者使用針對 SLC1A3的增強劑,可能產生的效果是A.星形膠質細胞內谷氨酸的含量急速下降B.突觸前膜無法釋放谷氨酸到突觸間隙中C.突觸后膜上鈉鉀離子流動方向發生改變D.突觸后膜上動作電位的持續時間會縮短9.人體內T淋巴細胞表面的CD28和CTLA-4可與抗原呈遞細胞(APC)表面的 B7分子結合,分別起到“激活”和“抑制”T細胞活化的作用。在腫瘤治療中,可通過注射CTLA-4抑制劑增強對腫瘤細胞的免疫應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T淋巴細胞和 APC細胞都能夠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B.細胞毒性 T細胞的活化需要靶細胞和細胞因子參與C. CD28和CTLA-4與B7的作用利于維持內環境穩態D. CTLA-4抑制劑通過增強T細胞活化來清除腫瘤細胞10.研究人員用生長素(IAA)和細胞分裂素(CTK)處理擬南芥幼苗,一段時間后測定其根長,并檢測根尖組織中生長素響應基因(ARF5)和細胞分裂素響應基因(ARR4)的相對表達量,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測合理的是組 別 根長(mm) ARF5 相對表達量 ARR4 相對表達量對照組 12.3 1.00 1.00IAA 18.7 3.25 0.82CTK 7.5 0.45 2.76IAA+CTK 10.1 1.12 1.94A.基因ARF5 的表達產物可能會促進根細胞伸長B.基因 ARR4 的表達產物抑制了根尖細胞的分裂C. IAA 進入根尖細胞越多ARF5 的表達量就越高D. CTK 能夠增強IAA 對ARF5 表達的促進作用11.研究我國南部近海石首魚的過程中,發現小黃魚與黑姑魚的空間生態位(描述物種的棲息地范圍和空間資源利用)重疊值較高,但時空生態位(描述物種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動態資源利用)重疊值整體較低。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兩種魚由于偏好相同的空間資源,空間生態位重疊值較高B.自然選擇促使兩種魚繁殖期錯開,時空生態位重疊值較低C.兩種魚可能在相同區域活動,但覓食時間錯開以減少競爭D.若水溫驟變導致小黃魚遷移,黑姑魚種群數量會持續增加12.林業工作人員從2017年開始對成都某濕地景觀和林地景觀進行生態修復,截止2024年,該濕地和林地的破碎化指數(破碎化指數越高景觀越破碎)和聚集度指數(聚集度指數越高連通性越強)變化如下表。下列推斷最合理的是景觀類型 破碎化指數 (2017 年→2024 年) 聚集度指數 (2017 年→2024 年)濕 地 0.85→0.62 72→89林 地 0.78→0.55 65→92A.濕地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觀中的魚類捕食范圍變小B.景觀連通性增強以后,該地物種豐富度會明顯升高C.林地聚集度指數升高,有利于增強其抵抗力穩定性D.若濕地面積不斷擴大,則其中的營養級會不斷增加13.在中國四大名醋中,四川閬中保寧醋堪稱一絕。釀制保寧醋的主要原料包括麩皮、小麥、大米和糯米,經過原料蒸煮、制曲拌料(藥曲中含有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酒精發酵、醋酸發酵、高溫熬制、過濾陳釀等環節,歷時數月至數年,以保證醋的品質和口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霉菌產生的淀粉酶能夠將原料中的淀粉進行水解B.酒精發酵的最適溫度要比醋酸發酵的最適溫度高C.醋酸發酵中需定期翻醅為發酵過程提供充足的氧氣D.醋液熬制能蒸發部分水分同時殺死醋液中的微生物14.科研人員利用水稻抗蟲品種甲(葉綠體含抗蟲基因 Bt,線粒體轉入紅色熒光蛋白基因)與耐鹽品種乙(線粒體含耐鹽基因ST,細胞核轉入綠色熒光蛋白基因),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出兼具抗蟲和耐鹽特性的雜種水稻“抗鹽1號”,培育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品種甲的細胞形成愈傷組織時會失去其特有的結構和功能B.制備原生質體乙時應將葉肉細胞置于清水中用酶解法處理C.篩選出來的雜種細胞丙應該同時具有綠色熒光和紅色熒光D. Bt 基因和ST 基因控制的性狀一般不會通過花粉遺傳給子代15.單倍體胚胎干細胞是研究基因功能的理想細胞模型,它只含一個染色體組,但具有類似于胚胎干細胞的分裂分化能力。研究人員利用小鼠細胞建立單倍體胚胎干細胞的操作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體外受精前,卵母細胞和精子都需要在獲能液中培養使其獲能B.體外受精時,精子形成雄原核與卵子完成減數分裂Ⅰ同時進行C.培養得到的單倍體胚胎干細胞,遺傳物質來自精子和卵母細胞D.單倍體胚胎干細胞不含等位基因,常用于研究隱性基因的功能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個小題,共55分。16.(8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大氣中的CO 濃度逐漸升高。為研究大氣( 濃度升高對鹽地堿蓬和互花米草兩種常見濕地植物的影響,科研人員分別測量了不同( 濃度條件下兩種植物白天的凈光合速率,并計算出日均凈光合速率,結果如圖甲和圖乙所示(A組:低( 濃度、鹽地堿蓬;B組:高CO 濃度、鹽地堿蓬;C組:低( 濃度、互花米草;D組:高( 濃度、互花米草)。回答下列問題:(1)光是影響、調控鹽地堿蓬和互花米草生長發育的重要環境因素。光對植物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和 兩個方面。(2)分析圖甲可知,在一定時間范圍內,CO 濃度升高可以提高兩種植物的凈光合速率,主要原因是 。(3)據圖推測,低CO 濃度條件下,被測鹽地堿蓬植株在一晝夜內,光合作用吸收的 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產生的CO 量。CO 濃度升高后, (填“鹽地堿蓬”或“互花米草”)的日均凈光合速率變化更顯著,請根據圖甲信息對此做出解釋: 。17.(11分)溫敏不育是水稻的一個重要性狀,在水稻雜交育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科學家獲得了一種水稻溫敏雄性不育系植株(ZH11),該植株在高溫下花粉內壁缺陷導致雄性不育,低溫條件下花粉內壁正常形成從而恢復育性。為研究相關性狀的遺傳規律,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卮鹣铝袉栴}:(1)實驗一:將ZH11和普通水稻進行雜交,獲得的 F 育性正常,F 自交獲得的F 中雄性不育植株占1/4。要觀測到該實驗結果,應在 (填“高溫”或“低溫”)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結果證明雄性不育為 (填“顯性”或“隱性”)性狀。(2)實驗二:進一步研究發現,水稻雄性不育和育性正常由一對等位基因 A/a控制,且位于2號染色體的分子標記(一段特異性DNA 片段)1和5之間,ZH11 和普通水稻中染色體上的分子標記分別依次記為 h ~h 和 H ~H 。在檢測實驗一中F 不育植株時發現,2號染色體的部分分子標記來自普通水稻,這是因為F 在產生配子的過程中,2號染色體的 之間互換了相應片段。分析互換概率可以對基因進行定位(距離相應基因越遠的分子標記,隨染色體片段互換的概率越大),科研人員將來自普通水稻的分子標記在2號染色體上出現的位置及次數進行統計,結果如下圖,據此推測,雄性不育基因a位于分子標記 之間。(3)實驗三:水稻的非糯性與糯性分別由基因 B和b控制。為探究 兩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研究人員將純合的非糯性育性正常植株與糯性雄性不育植株進行雜交,F 植株的基因型為 。隨機選取 植株產生的12個配子(其種類及比例與理論值相符),對2對基因進行PCR 擴增,電泳結果如下圖所示。據此結果判斷,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判斷依據是 。18.(10分)腸道菌群通過“腸——腦軸”顯著影響抑郁癥的發生和發展,菌群調控可能成為未來抑郁癥治療的補充手段。為驗證腸道菌群通過“腸——腦軸”影響抑郁癥的假說,研究人員設計了甲、乙、丙三組實驗。甲組:將抑郁癥患者的糞便菌群移植到健康小鼠的腸道內;乙組:將健康志愿者的糞便菌群移植到另一組健康小鼠的腸道內;丙組:將甲組小鼠培養一段時間后再補充雙歧桿菌制劑(每日灌胃)。所有小鼠均接受相同的應激處理(如禁食、晝夜顛倒等),持續3周后,檢測強迫游泳實驗不動時間(抑郁行為越嚴重不動時間越長)、5一羥色胺水平、腸道菌群中厚壁菌門與擬桿菌門的比例(健康菌群中厚壁菌門比例較高),結果如下表?;卮鹣铝袉栴}:組別 厚壁菌門與 擬桿菌門的比例 5-羥色胺水平 (ng/g) 不動時間 (秒)甲組 0.5 60 220乙組 2.8 95 130丙組 2.0 85 150(1)副交感神經在“腸——腦軸”中發揮重要作用,當人處于安靜狀態時,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占據優勢,胃腸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會 (填“增強”或“減弱”)。5一羥色胺是一種神經遞質,神經遞質在神經元之間傳遞信號的機理是: 。傳遞信號后,神經遞質會被 ,以免持續發揮作用。(2)實驗結果表明,抑郁癥患者的糞便菌群進入小鼠腸道后,會 (填“加重”或“減緩”)小鼠的抑郁行為。研究表明,膳食纖維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多攝入膳食纖維卻有助于緩解抑郁癥,據實驗結果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3)若要進一步探究“腸——腦軸”是通過迷走神經影響小鼠的抑郁行為,需要增設一個實驗組,該實驗組的設計思路是: 。19.(12分)“稻蟹共作一池塘養殖”復合生態系統(如圖),將稻蟹綜合種養和魚類水產養殖相結合,利用稻田的凈化能力將魚類養殖過程中不能利用的營養物質吸收利用,而經過稻田吸收凈化后的水又流回養殖魚塘。回答下列問題:(1)在“稻蟹共作—池塘養殖”復合生態系統中,河蟹以稻田中的雜草、植食昆蟲及部分浮游生物為食,據此分析,河蟹與植食昆蟲的種間關系是 。河蟹同化的總能量中,除去用于河蟹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外,其余部分能量的去向是 。(2)經科研人員測定,稻田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含氮無機鹽,原因是 。溶解氧在稻田出水處有明顯升高,主要原因是 。(3)若循環水槽養殖池塘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可能導致的后果是 。依據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可采取的措施是 。(4)“稻蟹共作一池塘養殖”復合生態系統中,稻田不僅為河蟹提供了 ,還對養殖池塘中的水質起到了凈化作用,從而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若要進一步增強該復合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可采取的措施是 。20.(14分)酵母細胞中的轉錄因子GAL4,含有與DNA結合的BD 蛋白和激活DNA轉錄的 AD蛋白,二者在空間上接近時,才能激活相關基因的轉錄。利用該原理(如圖甲),可以研究兩種蛋白質(“誘餌”蛋白和“獵物”蛋白)是否具有相互作用。通過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將“誘餌”蛋白與BD融合、“獵物”蛋白與 AD融合,如果“獵物”蛋白與“誘餌”蛋白能相互作用,在酵母菌細胞中形成“誘餌蛋白——獵物蛋白”復合物時,AD與BD在空間上接近,就可以激活相關基因(這個被激活的、能顯示“誘餌”和“獵物”相互作用的基因稱之為“報告基因”)的轉錄。為了探究植物細胞中鈣調蛋白(CaM)是否與激酶(CDPK1)相互作用,科研人員利用圖乙所示的質粒和目的基因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圖乙中限制酶的識別序列依次為 Hind Ⅲ(5′-A′AGCTT-3′)、S ?;卮鹣铝袉栴}:(1)研究人員采用PCR擴增CaM 基因,PCR是根據DNA 的原理在體外大量擴增目的基因的技術。為了使擴增后的CaM 基因經相關限制酶切割后能夠準確插入圖乙的AD質粒中,所用引物的5′端需要分別添加序列為 和(2)該研究除了構建CaM-AD重組質粒外,還需要構建另一種重組質粒(簡稱X重組質粒),該重組質粒需要保證插入的 基因與BD質粒中的 基因能正確表達出所需要的融合蛋白。兩種重組質粒構建好后,需要將它們導入 (填“1”或“2”)個酵母菌細胞中進行表達。(3)組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腺嘌呤是酵母菌生存必需的營養物質,該實驗用的酵母菌由于基因異常不能合成上述營養物質。研究人員將AD質粒、BD質粒、CaM-AD重組質粒、X重組質粒按照不同組合導入這種缺陷酵母菌(“+”代表“導入”,“一”代表“未導入”),再接種到相應的平板上培養,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菌落情況如圖丙所示。已知BD質粒中含有控制亮氨酸合成的基因,根據圖丙中菌落情況推測,報告基因為控制營養物質 合成的基因。實驗結果顯示 CaM與CDPK1 (填“能”或“不能”)相互作用,理由是 。該實驗設置第二組和第三組的作用是 。成都市2022級高中畢業班第三次診斷性檢測生物學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一、選擇題(本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D C D C D B D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A D C B B 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5分)16.(8分)(1)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1分) 作為信號調節植物生命活動(1分)(2)高濃度的CO 可提高暗反應速率,從而增強光合速率(2分)(3)小于(1分) 鹽地堿蓬(1分) 鹽地堿蓬凈光合速率增加幅度更大、增加的時間更長(或在光照較弱的早晨和傍晚鹽地堿蓬凈光合速率增加,互花米草不增加)(2分)17.(11分)(1)高溫(1分) 隱性(1分)(2)非姐妹染色單體(2分) (2分)(3)AaBb(2分) 不遵循(1分) F 產生配子的類型及比例為 AB:aB: Ab: ab =5:1:1:5(2分)18.(10分)(1)增強(1分) 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出來擴散到后膜,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后,改變了突觸后膜對離子的通透性,引發突觸后膜電位變化(2分) 迅速降解或回收進細胞(2分)(2)加重(1分) 膳食纖維能抑制擬桿菌門增殖(或促進厚壁菌門的增殖)、提升5-羥色胺水平,從而緩解抑郁癥(2分)(3)將健康小鼠的迷走神經切斷后,與甲組進行同樣處理和檢測(2分)19.(12分)(1)捕食和競爭(1分) 呼吸作用散失(1分)(2)水稻等植物吸收含氮無機鹽,稻田中的微生物將含氮無機鹽進行分解或轉化(2分)稻田中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升高(2分)(3)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溶解氧,導致魚類等水生生物缺氧死亡(2分) 在池塘中種植適宜的水生植物來吸收無機鹽(2分)(4)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1分) 適當增加生物的種類(1分)20.(14分)(1)半保留復制(1分) ACTAGT(1分) GATATC(1分)(2)CDPK1(1分) BD(1分) 1(1分)(3)組氨酸、腺嘌呤(2分) 能(1分) 只有第四組酵母菌能在缺乏組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和腺嘌呤的培養基上生長,說明CaM與CDPK1相互作用讓 AD與BD在空間上接近,進而激活了報告基因的表達(3分) 排除 AD與 CDPK1、BD與 CaM的相互作用(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