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下學期龍西北地區高中名校聯盟高二期中測試歷史試題命題:甘南縣第二中學高二歷史備課組本試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學者認為,在政治方面,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并使用人牲;而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建立了調節人際關系的禮樂制度。這一變化表明,西周時期()A.專制君主的權力出現異化,B.治國理念趨于理性C.,初步確立起儒家倫理道德:D.宗法意識日趨淡漠2.唐朝各級政府將預防疫病的中草藥處方張貼在城市坊里、鄉間村坊路旁的木板、石碑上。同時政府鼓勵民間設立疫病防控醫療機構,對患病百姓進行集中治療與隔離。在大中城市,一些佛教寺院組建養病坊等機構,這些機構成為隔離病患的重要場所。據此可知,唐朝()A.政府疫病防控力量欠缺B.公共衛生體系發達成熟中.C·疫病防控呈現多元模式D.民間組織主導疫病防控3.美國學者梅天穆提出“成吉思汗大交換”的概念,認為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為世界帶來空前的流動,包括物產、人口、文化和疾病的傳播,是“全球化”的源頭。這一觀點(··)A,揭示了全球聯系真正的歷史起源B.肯定了蒙古西征促進了世界交流C,否定了西歐開辟全球航路的功績·D.全面肯定了蒙古帝國的歷史貢獻4.在歐亞大陸交往史上,存在著“陸上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西南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等重要商路。對下圖中商路敘述正確的是(為遷:的人、、數規到界大3雙型鮮疊雙上H機28:路等有員囊找進·5方生上出民Ay▲絲綢之路線路示意圖A.造紙術由阿拉伯人經①傳入歐洲B.唐代中期以后②被④所完全取代C.③溝通中國西南與東南亞的聯系D.苜蓿、葡萄等物種由④傳入中國5.1793年,馬戛爾尼使團的成員巴羅在《中國游記》中盛贊了承德避暑山莊的園林建筑:“錯落有致,間隔合宜,恰到好處,互相襯托”,中國園林這種不規則的自然美引發了歐洲仿造中國園林建筑的熱潮。這一熱潮()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