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猜押 03 中國近代的救亡圖存運動猜押考點 3年真題 考情分析 押題依據中國近代的救亡圖存運動 2023年1月題7《臨時約法》;題8中共七大;2023年6月題7敵后戰場政權建設;2024年1月題7鴉片戰爭;2024年6月題7全民族抗戰;2025年題3,東南互保;題11七七事變;題20抗日戰爭中的土地政策 “救亡圖存”是中國近代面臨列強侵略、中國人民不同階級不同時期的運動主線,是歷年必考核心考點之一,近三年每次出卷都會以多種題型涉及,所以是備考的重點之一。 中國社會各階級探索國家出路時,與時代背景密切相關,所以考題多置于特定的時代背景中考查,需要辯證看待主要時間的影響,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概述晚清時期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理解其性質和意義;認識社會各階級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了解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罪行;通過了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感悟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認識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理解十四年抗戰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歷史意義。一、單選題1.(2025浙江嘉興·一模)英法聯軍攻陷北京,以及《北京條約》的簽訂,宣告清廷以往的對外交涉機制徹底破產。以奕 為首的部分高層官員開始推動建立全新的外交體制,與此直接相關的機構是( )A.理藩院 B.京師同文館 C.外務部 D.京師大學堂【答案】B【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京師同文館屬于洋務運動時期設立的機構,初以培養外語翻譯、洋務人才為目的,以外國人為教習,專門培養外文譯員,屬總理事務衙門,B項正確;理藩院屬于清朝處理少數民族事物和宗教事務的機構,排除A項;外務部屬于《辛丑條約》規定設立的機構,時間不符合,排除C項;京師大學堂屬于戊戌變法時期設立的,時間不符合,排除D項。故選B項。2.(2025·浙江·模擬預測)下表是對某一文獻價值的探討,該文獻是( )第一、它展示出一幅比較正確而完整的世界圖畫 第二、它論述西方殖民者東來以后亞洲的局勢,注意反映東方民族反抗殖民主義者的經驗教訓 第三、它介紹了歐美各國資本主義的特點,是中國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A.《海國圖志》 B.《瀛寰志略》 C.《資政新篇》 D.《盛世危言》【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它展示出一幅比較正確而完整的世界圖畫”及所學可知,《瀛寰志略》較為系統地介紹了世界各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等情況,繪制了當時較為準確的世界地圖,展現了比較完整的世界圖景;書中對西方列強侵略亞洲的情況有所論述,也關注到了亞洲國家反抗殖民侵略的相關內容?!跺局韭浴吩敿毥榻B了歐美各國的政治、經濟等情況,包括資本主義的一些特點,是中國近代較早且系統介紹世界地理的著作,符合材料描述,B項正確;《海國圖志》介紹了世界各國情況,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在介紹世界地理方面有重要意義,但它不是中國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排除A項;《資政新篇》主要是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的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新方案,重點在于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主張,如發展近代工業、商業等,以效仿西方資本主義,排除C項;《盛世危言》是一部主張全面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制度等的著作,主要圍繞中國的政治、經濟、教育等方面改革展開論述,提出了一系列改良主張,如發展工商業、改革教育制度等,排除D項。故選B項。3.(2024浙江·三模)《北京條約》簽訂不到3個月,主持對外交涉事務的恭親王便把創辦外國語言學堂培養外語人才作為統籌善后事宜的重要舉措上奏朝廷,僅僅7天時間,此奏便獲得咸豐皇帝的批準,一年以后學堂正式設立。咸豐皇帝批準成立的這所學堂是( )A.兩江師范學堂 B.京師大學堂C.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 D.京師同文館【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北京條約》簽訂不到3個月”“把創辦外國語言學堂培養外語人才作為統籌善后事宜的重要舉措上奏朝廷”并聯系所學可知,1862年,旨在培養外交和翻譯人才的京師同文館在北京設立,相繼開設了英文、法文和俄文等館,D項正確;兩江師范學堂創立于清末新政時期,排除A項;京師大學堂創立于維新變法時期,排除B項;1868年,專門引進、翻譯西方書籍的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創辦,而且并非創立在咸豐時期,排除C項。故選D項。4.(浙江溫州·三模)下面是一份藏于廣東省江門市博物館的借據。該借據可以用于研究( )立領銀數人黃官奕為因往(舊)金山獲利,盤費不敷,懇求西龍社鄉老黃玉涵……等,情愿發船位本銀壹拾捌兩正,言定以限一年為期,本息清還……或系別圖生意支消無銀歸款,系伊父子家人填還抵足,毋得異言。今欲有憑立明領銀數一紙,交西龍社值理收執為據。一、實發到本銀壹拾捌兩正合家擔保 父黃元盛咸豐六年(1856年)正月十二日立領銀數人黃官奕①近代人口的跨地域轉移 ②華工參與美洲開發 ③貨幣、信貸、商業契約 ④洋務新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因往(舊)金山獲利”、“今欲有憑立明領銀數一紙,交西龍社值理收執為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期,清政府允許列強招募華工,中國東南沿海窮苦百姓為各種所迫,前往美洲,促進美洲的開發,材料描述事件與近代人口的跨地域轉移有關,也體現了華工參與美洲開發,①②正確;材料中借據、“本銀壹拾捌兩正”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來研究貨幣、信貸、商業契約,③正確;綜上所述,①②③正確,A項正確;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利用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與材料主旨不符,④錯誤,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5.(2025·浙江·模擬預測)19世紀70年代,隨著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的民用股份制企業出現,股票也開始走向市場,其中比較著名的是1872年開業的輪船招商局發行的股票和1876年開始籌辦的開平礦務局發行的股票。為了適應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現了最早專營股票的證券機構——上海平準股票公司。由此可知( )A.輪船招商局股票由中央政府壟斷發行 B.官辦企業主要依靠股票進行融資C.平準股票公司是新型的商業經營模式 D.平準股票公司屬于官督商辦企業【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70年代(中國)。由材料可知上海平準股票公司為了適應股票交易的需要而設立的證券機構,是適應近代股份制經濟發展而生的新型商業模式,C項正確;輪船招商局是官督商辦企業,股票由企業發行,而非中央政府壟斷,排除A項;材料提到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礦務局發行股票,是否主要依靠股票融資由材料無法看出,排除B項;從材料無法看出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是官督商辦企業,排除D項。故選C項。6.(2025浙江杭州·模擬預測)在容閎等人的推動下,清政府開始舉辦幼童留美計劃。1872—1875年,120名學生赴美留學,由清政府承擔費用,設“幼童出洋肆業局”進行管理。19世紀80年代,美國掀起排華浪潮,清廷又懼怕學生“西化”,留美幼童被迫中斷學業、提前撤回,僅兩人大學畢業。據此可知( )A.幼童留學使科舉制受到很大沖擊 B.留學畢業生選官有利于人才選拔C.幼童留美是中國留學教育的發端 D.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推進艱難【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時期(中國)。據本題材料可知,晚清時期的留美幼童計劃受到美國排華浪潮和清政府保守政策的影響,留美幼童被迫中斷學業,說明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推進艱難,D項正確;幼童留學并沒有使科舉制受到很大沖擊,排除A項;1904年后,清政府確立了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排除B項;材料強調留美幼童被迫中斷,幼童留美是中國留學教育的發端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7.(2025浙江杭州·模擬預測)晚清某位封疆大吏曾在光緒三年(1877年)上奏光緒帝,提出:“新疆地段較遠,他族通處,故土新歸……天山南北兩路,還隸版圖,氣象一新,中外群屬,耳目誠及,此時早定大計?!薄盀樾陆嬀冒仓撸偝⑽黝欀畱n,以求將新疆與內地行政區劃統一起來。”為此,清王朝( )A.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并設伊犁將軍管轄 B.徹底平叛占據天山南北的噶爾丹勢力C.專設理藩院掌管新疆地區的民族事務 D.設立新疆行省使西北邊疆渡過了危機【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中國)。根據材料“為新疆畫久安之策,紓朝廷西顧之憂,以求將新疆與內地行政區劃統一起來?!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位大吏主張將新疆與內地的行政區劃統一起來,以此作為新疆長久安定的策略,減輕朝廷對西部邊疆的憂慮,于是在此之后,晚清朝政府設立新疆行省,使西北邊疆渡過了危機的事件,D項正確;“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并設伊犁將軍管轄”發生于清朝前中期,不是晚清時期,排除A項;“徹底平叛占據天山南北的噶爾丹勢力”也發生在清朝前中期,排除B項;理藩院并不負責新疆的行政區劃,而是主要負責民族事務,排除C項。故選D項。8.(2024浙江寧波·二模)1877年,郭嵩燾致李鴻章私信道:“竊以為方今治國之要,……如此二者(鐵路、電報),可以立國千年而不敝?!錅\而易見者有二利:中國幅員逾萬里,郵傳遠者數十日乃達,聲氣常若隔絕。二者行萬里猶庭戶也,此一利也;二者行,官民皆得自救,以供國家之用,及群懷踴躍之心……則無慮有貪吏遏抑民氣為奸利者,此又一利也?!睋丝芍? )A.歷史真實依存于私人信函的表達 B.私人信件包含印證史實的歷史資料C.唯當事者記述最能反映時代需求 D.私人交流比公開活動更能接近真相【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77年的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題干展示的是郭嵩燾致李鴻章的私人信件。里面涉及建議修建鐵路和電報的建議,并陳述了好處,印證了洋務運動開展與清政府所面臨的內憂外患,說明私人信件包含印證史實的歷史資料,B項正確;歷史真實是需要多方面的印證的,而非僅依存與私人信函,排除A項;時代需求是不能通過個人反映全面的,以偏概全,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私人交流與公開活動的比較,二者的真實與否,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作用的,排除D項。故選B項。9.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作為一種進步的經濟成分,對于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生產社會化和國家現代化有一定的進步作用。下列與其相關的表述正確的是( )A.“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是其基本生產方式B.洋務運動客觀上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C.“四大銀行”的建立直接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發展D.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中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無產階級【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引進西方機器,客觀上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B項正確;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是明清時期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而非近代的民族資本主義,排除A項;“四大銀行”建立推動官僚資本主義的發展,排除C項;中國無產階級產生時間早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誕生,排除D項。故選B項。10.(2022·浙江湖州·三模)甲午戰爭失敗后,張謇認為要使中國不受外國人的欺侮,當務之急,要大力發展實業。為此,他創辦了一家紗廠,這是他個人創辦企業之始。識圖(下為江浙滬地區局部示意圖)判斷,這家紗廠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甲午戰爭失后,張謇……創辦了一家紗廠”聯系所學,這是大生紗廠,位于南通,②是南通,B項正確;①是鎮江,排除A項;③是浙江嘉興,排除C項;④是浙江杭州,排除D項。故選B項。11.(2025·浙江·模擬預測)有學者分析維新變法失敗原因時,指出裁撤閑差衙門后,大批丟了烏紗帽的庸官極端仇視變法,他們或造謠惑眾,或上書恫嚇,使得京師謠言四起;令旗人自謀生計,引起不少旗人的強烈不滿;一些對變法主張不滿的大臣,更是對康有為和梁啟超充滿仇恨。這反映了( )A.維新變法遭到統治階級的集體反對 B.大眾的抵觸是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C.維新變法運動缺乏可靠的社會基礎 D.維新變法的措施不符合中國的國情【答案】C【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末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庸官極端仇視變法”“旗人的強烈不滿”“充滿仇恨”等信息可知,資產階級維新派在進行變法中引發不少官員的強烈不滿,說明資產階級的改良道路缺乏可靠的社會基礎,在中國行不通,C項正確;“集體反對”的說法絕對,光緒帝支持變法,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主體不是大眾,而是“大批丟了烏紗帽的庸官極端仇視變法”,排除B項;維新變法中的舉措有利于中國社會的發展,但在推行過程中操之過急,且缺少經驗,導致變法失敗,排除D項。故選C項。12.(2024浙江·二模)晚清某一歷史事件改變了列強的對華政策,減緩了當時列強殖民中國的步伐,正如當時諺語所講:“老百姓怕官,官怕洋鬼子,洋鬼子怕老百姓”。列強意識到利用虛弱不堪的清政府統治中國百姓,顯然比列強直接派總督統治百姓會更有效。該歷史事件的口號是( )A.“扶清滅洋”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C.“師夷長技以制夷” D.“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中國)。據本題材料“改變了列強的對華政策,減緩了當時列強殖民中國的步伐”“洋鬼子怕老百姓”“利用虛弱不堪的清政府統治中國百姓”可知,該歷史事件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英雄氣概 ,打擊和教訓了帝國主義者,在粉碎列強瓜分中國的斗爭中發揮了重大的歷史作用,結合所學可知,這與義和團運動的意義一致,所以,口號是“扶清滅洋”,A項正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孫中山在1905年提出十六字政治綱領的前兩句,旨在推翻清政府,沒有改變列強的對華政策,排除B項;“師夷長技以制夷”是鴉片戰爭后,魏源在《海國圖志》中的主張,主張學習西方技術,沒能減緩當時列強殖民中國的步伐,排除C項;“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是梁啟超的主張,主張實行變法救亡圖存,但維新變法失敗,沒能減緩列強殖民中國的步伐,排除D項。故選A項。13.義和團運動期間,一位團民私自替政府擬定了一份對外“和約”用以表達他對之前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出讓國家利益的不滿。其“和約”部分內容如圖,以上條款涉及的歷史事件有( )八、日本將臺灣交還中國 九、德國將膠州交還中國 十、俄羅斯將大連灣交還中國 十二、中國仍有管理高麗、安南之權 二十二、各國運來中國貨物合應加倍收稅 二十五、凡貨物運往外國者,亦須加倍收稅A.鴉片戰爭 中法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瓜分狂潮B.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運動 中法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C.第二次鴉片戰爭 中法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瓜分狂潮D.第二次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運動 中法戰爭 瓜分狂潮【答案】A【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各國運來中國貨物合應加倍收稅”“凡貨物運往外國者,亦須加倍收稅”并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爭后中國關稅主權喪失;據材料“中國仍有管理高麗、安南之權”并結合所學可知,中法戰爭后,中國被迫承認法國吞并安南(今越南)地區;據材料“日本將臺灣交還中國”并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后,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割占臺灣;據材料“德國將膠州交還中國”“俄羅斯將大連灣交還中國”并結合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德國強租膠州灣,A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階級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起義,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為強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而發動的侵略戰爭,簽訂了《天津條約》等,中國主權進一步喪失,但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為強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而發動的侵略戰爭,中國主權進一步喪失,但與材料不符;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階級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引起政治和權力結構的變化,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4.有學者認為,北洋軍閥時代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時代”,可謂“黑中有亮,暗中有光?!毕铝锌芍芜@一觀點的是( )①頒布《文官考試法草案》建立了文官考試制度②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民主共和政體③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和學術研究重鎮④正式廢除了國內關稅,并實行統一的國境關稅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北洋政府統治時期(中國)。依據材料“黑中有亮,暗中有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3年北洋政府頒布《文官考試法草案》建立了文官考試制度,新文化運動時期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和學術研究重鎮,在先進知識分子和青年人中產生了振聾發聵的影響,①③符合“黑中有亮,暗中有光”,C項正確;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民主共和政體,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②;1937年才正式廢除了國內關稅,并實行統一的國境關稅,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④。排除A、B、D項。故選C項。15.(2025·浙江·模擬預測)左權,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國抗戰爆發后,左權一直在華北前線開展敵后游擊戰爭。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山區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左權在指揮部隊掩護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時,壯烈犧牲。以下歷史事件中,左權有可能參加的是( )①中共三大 ②徐州會戰 ③百團大戰 ④大生產運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5-1942年(中國)。根據材料中對左權生平的介紹,中共三大召開于1923年,主要討論了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的問題,以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左權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所以他不可能參加中共三大,①不符合;徐州會戰發生于1938年,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隴海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御戰役。此時左權在華北前線開展敵后游擊戰爭,未參加徐州會戰,②不符合;百團大戰發生于1940年,是八路軍在華北敵后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的戰役。左權作為八路軍高級將領,一直在華北前線,有可能參加百團大戰,③符合;從1941年開始,為了克服根據地面臨的嚴重困難,中共中央領導根據地軍民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左權所在的華北根據地也會開展大生產運動,他有可能參與領導和組織相關工作,④符合,因此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16.近代中共召開了某次會議,總結了紅四軍成立以來軍隊建設方面的經驗教訓,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重申了中國共產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的原則,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該會議召開于如圖中(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是在福建古田會議上確立的建黨建軍原則,位于圖中的②處,B項正確;①處位于廣東省,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③處位于湖南地區,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④處位于湖北地區,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7.(2025浙江臺州·一模)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在戰場上勢如破竹,盟軍則一敗涂地,給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前景蒙上了濃重的陰影。而在中國戰場上,第九戰區所取得的勝利,既是中國政府對日本正式宣戰后的首次大捷,也極大震撼了整個西方世界。該戰役位于如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2年中國。根據材料“在中國戰場上,第九戰區所取得的勝利,既是中國政府對日本正式宣戰后的首次大捷,也極大震撼了整個西方世界”并結合所學可知,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指揮軍隊在長沙會戰中取得長沙大捷,打死打傷大批日軍,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作戰,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地位。長沙地區位于長江流域,對應的是圖②的位置,B項正確;地圖中的①位于黃河流域的山西,排除A項;地圖中③位于山東地區,排除C項;地圖中的④位于廣東,排除D項。故選B項。二、材料題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國古代史家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制度史研究經驗。唐代杜佑所著《通典》載:“必參古今之宜,窮始終之要,始可以度其古,終可以行于今”。這闡明了中國古代史家開展制度史研究的旨趣與方法,至今仍不乏啟示意義。今天,我們研究制度史,……注意做到“五見”,即見史、見人、見事、見勢、見智,從制度史研究中獲得有益啟示。材料二 《臨時約法》采取責任內閣制的原因并不難解釋,清末預備立憲期間,責任內閣制曾經是議論的大題目,朝野上下,無論對于立憲持何種態度,對于立憲體制下要實行責任內閣制是沒有疑議的,辛亥革命和清末立憲在時間順序上雖然前后有分,但清末立憲的影響并沒有因為辛亥革命的發生就消失得一干二凈。在清末立憲期間,立憲派所廣泛宣傳的君主立憲制度下實行責任內閣制,君主不負責任,內閣首相負政治責任,對于當時所有政治開化的人們來說,記憶猶新。且辛亥革命爆發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的事實就在眼前,人們對責任內閣制比總統制相對而言要熟悉得多,因此采納責任內閣制也是很自然的。——摘編自劉篤才《<臨時約法>“因人立法”說辯正》材料三 中央蘇區建立之后,個別干部受到官僚主義和剝削階級思想影響,存在貪污浪費行為。1931年,共產國際致電中共,建議成立監察委員會,“同混入黨內的貪污分子……作斗爭”。中共中央遂在黨內設立監察委員會,在政府層面設立工農檢察部,同時在基層設工農通訊員及群眾法庭,鼓勵群眾檢舉并揭發腐敗現象。為防止貪污及挪用公款,中央蘇區還制定了預決算制度、會計制度及審計制度?!都t色中華》《紅星》等黨政報刊辟有專欄,專門報道腐敗現象及不良行為。在中央蘇區的廉政建設中,一批腐敗分子受到嚴懲。各級黨政干部以身作則,在工作中廉潔奉公,生活上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得到了群眾的好評與擁護。到1932年年底,政府的行政經費和伙食費支出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節余的資金全部用于支援前線戰爭。——摘編自李悅《中央蘇區時期廉政建設研究》(1)我們在研究制度史的學習與探究中,除了“五見”,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角度,需要將什么作為認識和解決現實問題的指導思想?結合所學,從“見勢”的角度簡要評價商鞅變法。(2)根據材料二和結合所學,概括《臨時約法》采取責任內閣制的原因。結合所學,指出《臨時約法》的意義。(3)根據材料三、概括中央蘇區在廉政建設方面的舉措。結合所學,從政權建設角度,概括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產生的積極影響。【答案】(1)指導思想: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評價: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較為徹底的封建化變法改革運動,順應了封建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的制度,創立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中央集權制度);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同時壯大了國力,實現了富國強兵;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2)原因:清末立憲的政治宣傳影響;社會精英對責任內閣制較熟悉;受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與政治實踐的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等。意義:《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第一部全面的資產階級憲法文件,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徹底否定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中國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3)措施:設立專門的廉政機構;健全財經制度;建立群眾監督機制;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積極影響:打擊了腐敗現象;形成了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良好作風;密切了黨群關系;支援了軍事斗爭;提高了中國共產黨的威望;為黨的廉政建設提供了經驗。【解析】(1)本題是特點題、評論解說題。時空是戰國時期(中國)。指導思想:據所學可知,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角度,需要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作為認識和解決現實問題的指導思想。評價:據所學可知,“見勢”就是要堅持長遠的眼光,用發展的、變化的觀點考察歷史上的制度變遷,總結制度變遷的規律;唯有見勢,才能體現史家觀往察變的能力。而商鞅變法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轉型,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大大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的發展;其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對大一統國家發展、中華民族凝聚力形成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言之有理即可)(2)本題是背景題、影響題。時空是中華民國初期(中國)。原因:據材料“在清末立憲期間,立憲派所廣泛宣傳的君主立憲制度下實行責任內閣制,君主不負責任,內閣首相負政治責任,對于當時所有政治開化的人們來說,記憶猶新”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末立憲的政治宣傳影響;據材料“且辛亥革命爆發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的事實就在眼前,人們對責任內閣制比總統制相對而言要熟悉得多……”并結合所學可知,社會精英對責任內閣制較熟悉;受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與政治實踐的影響;清末新政時期采取獎勵實業的措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等。意義:據所學可知,《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第一部全面的資產階級憲法文件,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徹底否定了中國兩千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中國政治近代化過程中的里程碑。(3)本題是特點題、影響題。時空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國)。措施:據材料“中共中央遂在黨內設立監察委員會,在政府層面設立工農檢察部,同時在基層設工農通訊員及群眾法庭,鼓勵群眾檢舉并揭發腐敗現象”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設立專門的廉政機構,如在政府層面設立工農檢察部,同時在基層設工農通訊員及群眾法庭;建立群眾監督機制;據材料“為防止貪污及挪用公款,中央蘇區還制定了預決算制度、會計制度及審計制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健全財經制度,如制定了預決算制度、會計制度及審計制度;據材料“《紅色中華》《紅星》等黨政報刊辟有專欄,專門報道腐敗現象及不良行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如《紅色中華》《紅星》等黨政報刊辟有專欄,專門報道腐敗現象及不良行為。積極影響:據所學可從打擊了腐敗現象;形成了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良好作風;密切了黨群關系;支援了軍事斗爭;提高了中國共產黨的威望;為黨的廉政建設提供了經驗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19.(2025·浙江·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鴉片戰爭以前,洋人是不能進入中國城市的,只能住在廣州港口邊上,因此英國人在《南京條約》中專門約定了一條,以后可以進城居住。但廣州人堅決反對洋人進城,他們認為割地賠款都是小事,洋人進城這一條絕對不能接受。廣州府學明倫堂曾貼出一道《全粵義士義民公檄》,稱:“華夷未可雜居,人畜不堪并處;真是開關揖盜,啟戶迎狼?!睘榱诉M城不進城這件事,中國和英國又爭執了十幾年,這也成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一條導火索。材料二 有學者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根植于共同的集體記憶之中,其內涵隨著時代主題的變化不斷地被建構和充實??偟膩碚f,中華民族共同體集體記憶的形成經歷了共同命運聯結、共同話語感知和集體記憶建構三級遞進的建構路徑。載體 內涵共同命運聯結 命運共同體成員的相似經歷和彼此間的密切關聯。這些記憶源自成員面對的共同挑戰和共同命運,通過長期的共生共存以及共同對抗外來壓力或危機,形成了共同的認知和體驗共同話語感知 共同話語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或政治背景下,不同言說者對同一事物或議題達成的共識性表達集體記憶建構 集體記憶不單是社會共同體成員共有的過往經歷的分享過程和成果,它也是通過言語交流、符號互動等方式由共同體內的個體共同建構的——摘編自田澤坤、苗艷麗《集體記憶的建構與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記憶之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后廣州民眾反入城斗爭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擬論題,展開論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答案】(1)原因:《南京條約》簽訂后,廣州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民眾樸素的民族情感,傳統華夷觀念根深蒂固;鴉片戰爭后中外平民間沖突頻發,民眾仇外情緒不斷發酵。(2)論述: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唯一的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民族,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就共同生活在中華大地上,他們在歷史上創造了無數的輝煌和成就。但是,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在這種絕境下,中華民族并未屈服,而是展現出了百折不撓的抗爭精神。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隨之抗日救亡運動迅速掀起,東北人民自發組織義勇軍在東北抗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聯成為在東北抗擊日寇的主要力量。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中國共產黨在敵后貫徹全面抗戰路線,動員人民群眾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在十四年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空前團結,同仇敵愾,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各族人民不分地域、信仰和習俗,團結一心,共同抵御外來侵略,捍衛國家的尊嚴和自身的利益。這種團結抗爭不僅加深了民族內部的情感聯系,更強化了每個中國人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這種基于共同歷史和命運的聯結,是中華民族共同體集體記憶形成和維持的現實基礎。【解析】(1)本題是原因題。時空是近代中國。由材料“在鴉片戰爭以前,洋人是不能進入中國城市的,只能住在廣州港口邊上,因此英國人在《南京條約》中專門約定了一條,以后可以進城居住?!笨傻贸觥赌暇l約》簽訂后,廣州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由材料“華夷未可雜居,人畜不堪并處;真是開關揖盜,啟戶迎狼?!奔八鶎W可得出民眾樸素的民族情感,傳統華夷觀念根深蒂固;由材料“鴉片戰爭、割地賠款”及所學可得出鴉片戰爭后中外平民間沖突頻發,民眾仇外情緒不斷發酵。(2)本題是評論解說題。時空是近代中國。設問:從上述三級遞進的建構路徑中提取一則信息,自擬論題,結合中國史知識,展開論述。由材料“命運共同體成員的相似經歷和彼此間的密切關聯。”“共同話語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或政治背景下,不同言說者對同一事物或議題達成的共識性表達”“集體記憶不單是社會共同體成員共有的過往經歷的分享過程和成果,它也是通過言語交流、符號互動等方式由共同體內的個體共同建構的”可知,共同命運聯結、共同話語感知和集體記憶建構是中華民族共同體集體記憶的建構路徑,可從其中一點出發根據材料信息擬定論題:共同命運聯結是中華民族集體記憶構建的基礎。設問要求結合中國史,可從近代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中國各階層的探索、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民族民主革命等知識點篩選史實。論述一定要突出集體記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結合事關全體中國人命運與前途的史實展開論述。例如: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隨之抗日救亡運動迅速掀起,東北人民自發組織義勇軍在東北抗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聯成為在東北抗擊日寇的主要力量。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中國共產黨在敵后貫徹全面抗戰路線,動員人民群眾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在十四年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空前團結,同仇敵愾,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各族人民不分地域、信仰和習俗,團結一心,共同抵御外來侵略,捍衛國家的尊嚴和自身的利益。這種團結抗爭不僅加深了民族內部的情感聯系,更強化了每個中國人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最后,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的角度進行總結提升,這種基于共同歷史和命運的聯結,是中華民族共同體集體記憶形成和維持的現實基礎。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猜押 03 中國近代的救亡圖存運動猜押考點 3年真題 考情分析 押題依據中國近代的救亡圖存運動 2023年1月題7《臨時約法》;題8中共七大;2023年6月題7敵后戰場政權建設;2024年1月題7鴉片戰爭;2024年6月題7全民族抗戰;2025年題3,東南互保;題11七七事變;題20抗日戰爭中的土地政策 “救亡圖存”是中國近代面臨列強侵略、中國人民不同階級不同時期的運動主線,是歷年必考核心考點之一,近三年每次出卷都會以多種題型涉及,所以是備考的重點之一。 中國社會各階級探索國家出路時,與時代背景密切相關,所以考題多置于特定的時代背景中考查,需要辯證看待主要時間的影響,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概述晚清時期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理解其性質和意義;認識社會各階級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了解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罪行;通過了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感悟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認識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理解十四年抗戰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歷史意義。一、單選題1.(2025浙江嘉興·一模)英法聯軍攻陷北京,以及《北京條約》的簽訂,宣告清廷以往的對外交涉機制徹底破產。以奕 為首的部分高層官員開始推動建立全新的外交體制,與此直接相關的機構是( )A.理藩院 B.京師同文館 C.外務部 D.京師大學堂2.(2025·浙江·模擬預測)下表是對某一文獻價值的探討,該文獻是( )第一、它展示出一幅比較正確而完整的世界圖畫 第二、它論述西方殖民者東來以后亞洲的局勢,注意反映東方民族反抗殖民主義者的經驗教訓 第三、它介紹了歐美各國資本主義的特點,是中國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A.《海國圖志》 B.《瀛寰志略》 C.《資政新篇》 D.《盛世危言》3.(2024浙江·三模)《北京條約》簽訂不到3個月,主持對外交涉事務的恭親王便把創辦外國語言學堂培養外語人才作為統籌善后事宜的重要舉措上奏朝廷,僅僅7天時間,此奏便獲得咸豐皇帝的批準,一年以后學堂正式設立。咸豐皇帝批準成立的這所學堂是( )A.兩江師范學堂 B.京師大學堂C.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 D.京師同文館4.(浙江溫州·三模)下面是一份藏于廣東省江門市博物館的借據。該借據可以用于研究( )立領銀數人黃官奕為因往(舊)金山獲利,盤費不敷,懇求西龍社鄉老黃玉涵……等,情愿發船位本銀壹拾捌兩正,言定以限一年為期,本息清還……或系別圖生意支消無銀歸款,系伊父子家人填還抵足,毋得異言。今欲有憑立明領銀數一紙,交西龍社值理收執為據。一、實發到本銀壹拾捌兩正合家擔保 父黃元盛咸豐六年(1856年)正月十二日立領銀數人黃官奕①近代人口的跨地域轉移 ②華工參與美洲開發 ③貨幣、信貸、商業契約 ④洋務新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5·浙江·模擬預測)19世紀70年代,隨著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的民用股份制企業出現,股票也開始走向市場,其中比較著名的是1872年開業的輪船招商局發行的股票和1876年開始籌辦的開平礦務局發行的股票。為了適應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現了最早專營股票的證券機構——上海平準股票公司。由此可知( )A.輪船招商局股票由中央政府壟斷發行 B.官辦企業主要依靠股票進行融資C.平準股票公司是新型的商業經營模式 D.平準股票公司屬于官督商辦企業6.(2025浙江杭州·模擬預測)在容閎等人的推動下,清政府開始舉辦幼童留美計劃。1872—1875年,120名學生赴美留學,由清政府承擔費用,設“幼童出洋肆業局”進行管理。19世紀80年代,美國掀起排華浪潮,清廷又懼怕學生“西化”,留美幼童被迫中斷學業、提前撤回,僅兩人大學畢業。據此可知( )A.幼童留學使科舉制受到很大沖擊 B.留學畢業生選官有利于人才選拔C.幼童留美是中國留學教育的發端 D.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推進艱難7.(2025浙江杭州·模擬預測)晚清某位封疆大吏曾在光緒三年(1877年)上奏光緒帝,提出:“新疆地段較遠,他族通處,故土新歸……天山南北兩路,還隸版圖,氣象一新,中外群屬,耳目誠及,此時早定大計?!薄盀樾陆嬀冒仓撸偝⑽黝欀畱n,以求將新疆與內地行政區劃統一起來?!睘榇?,清王朝( )A.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并設伊犁將軍管轄 B.徹底平叛占據天山南北的噶爾丹勢力C.專設理藩院掌管新疆地區的民族事務 D.設立新疆行省使西北邊疆渡過了危機8.(2024浙江寧波·二模)1877年,郭嵩燾致李鴻章私信道:“竊以為方今治國之要,……如此二者(鐵路、電報),可以立國千年而不敝?!錅\而易見者有二利:中國幅員逾萬里,郵傳遠者數十日乃達,聲氣常若隔絕。二者行萬里猶庭戶也,此一利也;二者行,官民皆得自救,以供國家之用,及群懷踴躍之心……則無慮有貪吏遏抑民氣為奸利者,此又一利也?!睋丝芍? )A.歷史真實依存于私人信函的表達 B.私人信件包含印證史實的歷史資料C.唯當事者記述最能反映時代需求 D.私人交流比公開活動更能接近真相9.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作為一種進步的經濟成分,對于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生產社會化和國家現代化有一定的進步作用。下列與其相關的表述正確的是( )A.“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是其基本生產方式B.洋務運動客觀上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C.“四大銀行”的建立直接推動民族資本主義發展D.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中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無產階級10.(2022·浙江湖州·三模)甲午戰爭失敗后,張謇認為要使中國不受外國人的欺侮,當務之急,要大力發展實業。為此,他創辦了一家紗廠,這是他個人創辦企業之始。識圖(下為江浙滬地區局部示意圖)判斷,這家紗廠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11.(2025·浙江·模擬預測)有學者分析維新變法失敗原因時,指出裁撤閑差衙門后,大批丟了烏紗帽的庸官極端仇視變法,他們或造謠惑眾,或上書恫嚇,使得京師謠言四起;令旗人自謀生計,引起不少旗人的強烈不滿;一些對變法主張不滿的大臣,更是對康有為和梁啟超充滿仇恨。這反映了( )A.維新變法遭到統治階級的集體反對 B.大眾的抵觸是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C.維新變法運動缺乏可靠的社會基礎 D.維新變法的措施不符合中國的國情12.(2024浙江·二模)晚清某一歷史事件改變了列強的對華政策,減緩了當時列強殖民中國的步伐,正如當時諺語所講:“老百姓怕官,官怕洋鬼子,洋鬼子怕老百姓”。列強意識到利用虛弱不堪的清政府統治中國百姓,顯然比列強直接派總督統治百姓會更有效。該歷史事件的口號是( )A.“扶清滅洋” 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C.“師夷長技以制夷” D.“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13.義和團運動期間,一位團民私自替政府擬定了一份對外“和約”用以表達他對之前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出讓國家利益的不滿。其“和約”部分內容如圖,以上條款涉及的歷史事件有( )八、日本將臺灣交還中國 九、德國將膠州交還中國 十、俄羅斯將大連灣交還中國 十二、中國仍有管理高麗、安南之權 二十二、各國運來中國貨物合應加倍收稅 二十五、凡貨物運往外國者,亦須加倍收稅A.鴉片戰爭 中法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瓜分狂潮B.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運動 中法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C.第二次鴉片戰爭 中法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瓜分狂潮D.第二次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運動 中法戰爭 瓜分狂潮14.有學者認為,北洋軍閥時代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時代”,可謂“黑中有亮,暗中有光?!毕铝锌芍芜@一觀點的是( )①頒布《文官考試法草案》建立了文官考試制度②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民主共和政體③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和學術研究重鎮④正式廢除了國內關稅,并實行統一的國境關稅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5.(2025·浙江·模擬預測)左權,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國抗戰爆發后,左權一直在華北前線開展敵后游擊戰爭。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山區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左權在指揮部隊掩護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時,壯烈犧牲。以下歷史事件中,左權有可能參加的是( )①中共三大 ②徐州會戰 ③百團大戰 ④大生產運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6.近代中共召開了某次會議,總結了紅四軍成立以來軍隊建設方面的經驗教訓,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重申了中國共產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的原則,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該會議召開于如圖中(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17.(2025浙江臺州·一模)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在戰場上勢如破竹,盟軍則一敗涂地,給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前景蒙上了濃重的陰影。而在中國戰場上,第九戰區所取得的勝利,既是中國政府對日本正式宣戰后的首次大捷,也極大震撼了整個西方世界。該戰役位于如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二、材料題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國古代史家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制度史研究經驗。唐代杜佑所著《通典》載:“必參古今之宜,窮始終之要,始可以度其古,終可以行于今”。這闡明了中國古代史家開展制度史研究的旨趣與方法,至今仍不乏啟示意義。今天,我們研究制度史,……注意做到“五見”,即見史、見人、見事、見勢、見智,從制度史研究中獲得有益啟示。材料二 《臨時約法》采取責任內閣制的原因并不難解釋,清末預備立憲期間,責任內閣制曾經是議論的大題目,朝野上下,無論對于立憲持何種態度,對于立憲體制下要實行責任內閣制是沒有疑議的,辛亥革命和清末立憲在時間順序上雖然前后有分,但清末立憲的影響并沒有因為辛亥革命的發生就消失得一干二凈。在清末立憲期間,立憲派所廣泛宣傳的君主立憲制度下實行責任內閣制,君主不負責任,內閣首相負政治責任,對于當時所有政治開化的人們來說,記憶猶新。且辛亥革命爆發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的事實就在眼前,人們對責任內閣制比總統制相對而言要熟悉得多,因此采納責任內閣制也是很自然的。——摘編自劉篤才《<臨時約法>“因人立法”說辯正》材料三 中央蘇區建立之后,個別干部受到官僚主義和剝削階級思想影響,存在貪污浪費行為。1931年,共產國際致電中共,建議成立監察委員會,“同混入黨內的貪污分子……作斗爭”。中共中央遂在黨內設立監察委員會,在政府層面設立工農檢察部,同時在基層設工農通訊員及群眾法庭,鼓勵群眾檢舉并揭發腐敗現象。為防止貪污及挪用公款,中央蘇區還制定了預決算制度、會計制度及審計制度?!都t色中華》《紅星》等黨政報刊辟有專欄,專門報道腐敗現象及不良行為。在中央蘇區的廉政建設中,一批腐敗分子受到嚴懲。各級黨政干部以身作則,在工作中廉潔奉公,生活上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得到了群眾的好評與擁護。到1932年年底,政府的行政經費和伙食費支出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節余的資金全部用于支援前線戰爭。——摘編自李悅《中央蘇區時期廉政建設研究》(1)我們在研究制度史的學習與探究中,除了“五見”,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角度,需要將什么作為認識和解決現實問題的指導思想?結合所學,從“見勢”的角度簡要評價商鞅變法。(2)根據材料二和結合所學,概括《臨時約法》采取責任內閣制的原因。結合所學,指出《臨時約法》的意義。(3)根據材料三、概括中央蘇區在廉政建設方面的舉措。結合所學,從政權建設角度,概括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產生的積極影響。19.(2025·浙江·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鴉片戰爭以前,洋人是不能進入中國城市的,只能住在廣州港口邊上,因此英國人在《南京條約》中專門約定了一條,以后可以進城居住。但廣州人堅決反對洋人進城,他們認為割地賠款都是小事,洋人進城這一條絕對不能接受。廣州府學明倫堂曾貼出一道《全粵義士義民公檄》,稱:“華夷未可雜居,人畜不堪并處;真是開關揖盜,啟戶迎狼。”為了進城不進城這件事,中國和英國又爭執了十幾年,這也成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一條導火索。材料二 有學者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根植于共同的集體記憶之中,其內涵隨著時代主題的變化不斷地被建構和充實??偟膩碚f,中華民族共同體集體記憶的形成經歷了共同命運聯結、共同話語感知和集體記憶建構三級遞進的建構路徑。載體 內涵共同命運聯結 命運共同體成員的相似經歷和彼此間的密切關聯。這些記憶源自成員面對的共同挑戰和共同命運,通過長期的共生共存以及共同對抗外來壓力或危機,形成了共同的認知和體驗共同話語感知 共同話語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或政治背景下,不同言說者對同一事物或議題達成的共識性表達集體記憶建構 集體記憶不單是社會共同體成員共有的過往經歷的分享過程和成果,它也是通過言語交流、符號互動等方式由共同體內的個體共同建構的——摘編自田澤坤、苗艷麗《集體記憶的建構與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記憶之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后廣州民眾反入城斗爭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擬論題,展開論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表述成文)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戰2025年高考歷史搶押秘籍(浙江專用)猜押03中國近代的救亡圖存運動(學生版).docx 備戰2025年高考歷史搶押秘籍(浙江專用)猜押03中國近代的救亡圖存運動(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