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生物學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必修2第1章一第3章。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桃樹的紅花和綠葉B.北極熊的白毛與卷毛C.貓的長爪和狗的短爪D.玉米的糯性和非糯性2.某鳥類的羽毛顏色由復等位基因控制:B(藍色)、C(綠色)、D(黃色),顯隱性關系為B>C>D,不存在致死及變異,鳥類雜交產生的子代數量足夠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鳥類群體中與羽毛顏色相關的基因型共有6種B.兩只鳥類雜交的后代最多可出現三種羽毛顏色C.兩只黃色鳥類雜交,后代可出現綠色個體D.若兩只鳥類雜交子代中有藍色鳥,則親代中也有藍色鳥3.番茄(2N一24)的果肉顏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員用紅色果肉番茄和黃色果肉番茄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實驗組親本組合子代表型及比例甲紅色×黃色全為紅色乙甲組的子代×黃色紅色黃色=1:1A.根據甲組子代表型可判斷,紅色為顯性性狀B.乙組為測交實驗,可用于檢測顯性個體是否為雜合子C.甲組子代自交后代同時出現顯、隱性狀的現象屬于性狀分離D.甲組的子代都是雜合子,乙組的子代也都是雜合子【高一4月質量檢測·生物學第1頁(共6頁)】ZZ4.下列關于孟德爾雜交實驗及其發現的兩個遺傳規律的敘述,錯誤的是A.孟德爾選用豌豆為實驗材料的原因之一是豌豆具有多對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B.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并不能解釋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遺傳現象C.孟德爾設計一對相對性狀的測交實驗并預測結果是對假說的演繹過程D.豌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和受精過程中5.已知等位基因E、e和F、「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下列親本雜交組合的后代中純合子占比最高的是A.EEFIXEEFB.EeFfXeeFfC.EeffX EeFfD.EeFFXeeff6.某種植物的兩對完全顯性的相對性狀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B/b控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雙雜合子自交子代中單雜合子(僅一對基因雜合)占1/2B.若兩親本雜交子代有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則親本之一基因型可能為AABBC.若兩親本雜交子代基因型均為AaBb,則親本基因型組合一定為AABB×aabbD.若兩親本雜交子代的表型之比為1:3:1:3,則親本之一基因型為AaBb7.自然界大多數動植物通過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一般都經歷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過程。下列有關正常人體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A.精子和卵細胞中的DNA數目相同B.精子和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相同C.精子和卵細胞中都可含有X染色體D.受精卵的核DNA有一半來自精子或卵細胞8.某實驗小組同學通過觀察馬蛔蟲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繪制了染色體在整個細胞周期中的變化規律如圖1所示,圖2是該實驗小組同學繪制的染色體與核DNA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數量變化關系圖,甲、乙、丙、丁、戊分別表示不同時期的細胞。不考慮細胞異常分裂的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個相對值■染色體 核DNA時期圖1圖2A.圖1中進行DNA分子復制的過程發生在有絲分裂前的間期B.圖2中甲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C.圖1中e到a的變化發生在有絲分裂后期D.圖2中丁和戊兩種細胞在馬細蟲受精卵的有絲分裂中不可能出現【高一4月質量檢測·生物學第2頁(共6頁)】ZZ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