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選擇題1. 某同學在利用歷史筆記復習時看到下列內容。該同學復習的內容可能是( )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洗雪了百年國恥A.社會生活的變遷 B.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C.經濟特區的建立 D.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2.新中國出現了三個“區”:“特別行政區”是為解決港澳臺問題;“經濟特區”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民族自治區”由當地民族當家作主。三“區”的出現體現了( )A.一國兩制,國家統一 B.民族平等,共同繁榮C.科技進步,推動發展 D.制度創新,中國特色3.1997年7月1日的一篇新聞報道中說:“1841年1月英國侵略軍將米字旗插香港島,今天五星紅旗在此升起?!眻蟮乐袑臍v史事件分別是( )A.甲午中日戰爭 香港回歸祖國 B.第二次鴉片戰爭 澳門回歸祖國C.鴉片戰爭 香港回歸祖國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澳門回歸祖國4.每年除全國法定節假日之外,云南省大理州還有兩個獨屬于自己的節假日,即“三月街”民族節和自治州成立紀念日。與此相關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一國兩制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多黨合作制度5.2025年3月8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外交記者會上表示,臺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臺灣省”。這表明( )A.海峽兩岸的意識隔閡徹底消除 B.中國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C.臺灣地區民眾胸懷民族大義 D.兩岸交流往來受國際局勢影響6.2000年至2008年,澳門人口從43萬增加到54萬,土地面積從21平方公里增加到29平方公里,人均GDP從1.4萬多美元增加到3.9萬多美元,增長2.7倍。這直接得益于( )A.“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 B.海峽兩岸關系的密切C.澳門回歸祖國 D.“一帶一路”合作的深化7.鄧小平曾說:“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并不是我們參加談判的人有特殊本領,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有力量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任的國家……”由此可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 B.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C.中英雙方進行了多輪談判 D.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8.新華社澳門2024年12月18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下午乘專機抵達澳門,出席于20日舉行的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其中澳門回歸祖國得益于( )A.抗美援朝 B.西藏和平解放 C.“一國兩制” D.西部大開發9.下列圖表中的經濟發展趨勢充分證明了( )1997—2019年香港生產總值 1999—2019年澳門生產總值A.“一國兩制”制度的正確性 B.“九二共識”利于兩岸交往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可行性 D.“求同存異”方針得到認同10.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全中國人民的神圣職責。2005年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強調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是( )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求同存異”方針 D.“九二共識”11.歸綏(歸順、安定之意)和迪化(開導、教化之意)是我國北方的重要城市,1951年,政務院下發專門文件后地方政府分別將它們改名為呼和浩特(意為青色的城)和烏魯木齊(意為優美的牧場)。這些城市名稱的變化表明我國( )A.實施“一國兩制”方針 B.貫徹民族平等的原則C.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D.實行了地方政府自治12.它構筑了現代中國既大又強的國家結構特征,不但符合我國國情,而且有力地維護了現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共同利益,是我國在國家構建過程中形成的重要制度遺產,在理論上至少具備“大一統”“民族自決”和“地方自治”三個源流。這一制度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聯邦制 C.中央集權制 D.民主集中制13.下列歌詞共同反映了( )“滄海變桑田/抹不去我對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喚你/我的1997年”——《公元1997》“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七子之歌》“唱不盡骨肉情長/舀不干海峽的思鄉水”——《鼓浪嶼之波》A.香港同胞對回歸祖國的期盼 B.澳門回歸是長期努力成果C.海峽兩岸關系源于同根同源 D.祖國統一是民族共同愿望14.閱讀下表,表中這三個地區的共同之處是( )時間 事件1965年9月 成立西藏自治區1980年8月 設立深圳經濟特區1997年7月 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A.都實行“一國兩制”方針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國家主權C.都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權15.202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時,指出“澳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這些“變化”主要源于( )A.經濟特區的建立 B.“一國兩制”的實踐C.“九二共識”的達成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16.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開通,與20世紀末國家提出的興邊富民行動的共同作用是( )A.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 B.鞏固新生人民政權C.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D.擴大對外經濟交流17.臺灣詩人余光中說:“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边@說明( )A.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歷史悠久B.“一國兩制”獲得了廣泛認同C.海峽兩岸有著高度的文化認同D.海峽兩岸已經實現通商通郵18.2025年1月 7日,一場6.8級地震突襲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地震發生后,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解放軍、武警部隊和央企等救援力量爭分奪秒,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團結奮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抗震救災總體順利。這再次說明了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重視。給西藏人民帶來幸福生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各民族共同繁榮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一國兩制 D.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9.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和“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分別指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汪辜會談 B.港澳回歸、九二共識C.港澳回歸、汪辜會談 D.西藏和平解放、港澳回歸20.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我國能夠對香港、澳門恢復主權最重要的因素是( )A.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心愿 B.“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C.我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 D.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2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華民族大團結不斷得到新發展,為世界解決民族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材料中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指的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一國兩制”方針 D.“四個全面”戰略布局22.記錄學習筆記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學記錄的歷史學習筆記??梢钥闯鲈撏瑢W學習的主題是( )“一國兩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 “九二共識”A.洗雪恥辱 B.港澳回歸 C.祖國統一 D.兩岸統一23.農歷三月三是壯族的“三月三”歌節。它不僅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假日是在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基礎上,額外為壯族人民增加的節日。這體現了(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各地支援邊疆開發C.節日活動精彩紛呈 D.旅游行業蓬勃發展24.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香港、澳門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边@一“良好態勢”得益于( )A.“九二共識”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一帶一路” D.“一國兩制”方針25.時代熱詞是每一時代特有的主題反映。下列是中國各大報刊出現的高頻率詞匯,最有可能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是( )A.恢復聯合國合法權利尼克松訪華真理標準大討論B.南方談話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香港回歸C.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三大改造D.五大戰區成立科學發展觀一帶一路26.歷史學習要學會區分史實和史論,史論就是根據史實得出的歷史結論。下列屬于史論的是( )A.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B.屠呦呦經多年反復試驗成功研制出青蒿素C.“一國兩制”對維護祖國統一具有重大意義D.中國于2001年12月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27.于建芳回憶:“我們的態度很堅決,必須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時零分零秒準時奏響中國國歌。我們已經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鐘都不能再等了?!薄盎貞洝钡氖录`行了(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一國兩制”構想 D.“九二共識”28.隨著零時的到來,執勤的約2000名警員迅速從衣兜里取出標有紫荊花圖案和中文標識的新警徽,將制帽上綴有女王皇冠的舊警徽換下。一位警察摘下帽子,對內地來的記者說:“我的頭發與你的一樣,都是黑頭發!”與材料描述直接相關的是( )A.香港回歸 B.澳門回歸 C.汪辜會談 D.兩岸“三通”29.“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本科涓驹蚴牵? )A.港澳同胞渴望回歸 B.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C.民族大團結的實現 D.兩岸達成“九二共識”30.有些歌詞能反映一個時代的卬記,蘊含著時代的心聲。“遠離你的時候思念長長,走近你的時刻熱淚汪汪,一百年的榮辱,一百年的滄桑,香港啊!別來無恙”。這首歌詞表達了人民( )A.對香港回歸的渴望 B.趕走日本侵略者的激動C.對民族獨立的喜悅 D.反抗英國殖民者的決心31.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鄭重宣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總書記到過的固原市涇源縣楊嶺村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原州區姚磨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這體現了( )A.民族團結 B.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C.民族平等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2.在2024年的某晚會上,維吾爾族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畬族民歌《我是山哈人》、高山族民歌《娜魯灣情歌》亮相熒屏。這組歌曲的主題應是( )A.禮贊新中國 B.民族一家親 C.軍民魚水情 D.共筑小康夢33.2019年9月16日,所羅門與臺灣“斷交”后,太平洋上的另一個島國基里巴斯也在9月20日宣布與臺 灣“斷交”,臺灣“邦交國”縮至15個。這表明( )A.“一個中國”的國際認同度增加 B.國際社會促進兩岸和解C.臺灣當局已經認可了“一國兩制” D.兩岸關系面臨新的挑戰34.2021年開通的中老鐵路穿越了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民族聚居的地區,是民族地區的重要基礎設施。中老鐵路的開通有利于民族地區的( )A.政治權利保障 B.社會主義改造 C.基層民主建設 D.社會經濟發展35.識讀歷史圖表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對于下圖所示內容解讀正確的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1985年GDP(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圖A.各少數民族地區重視文化發展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具有優越性C.“一國兩制”推動了國家的統一 D.西部大開發促進民族經濟發展36.鄧小平曾在一次講話中提道:“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边@反映出香港回歸祖國的重要原因是( )A.“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 B.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C.澳門回歸祖國的成功先例 D.談判雙方的共同努力37.1963年秋,法國前總理埃德加·富爾來華商談建交事宜,雙方經過六次會談,達成建交默契,在堅持反對“兩個中國”的原則立場上,對具體建交步驟采取變通處理:不要求法國先宣布同臺灣斷交,而以內部默契的方式處理法臺關系問題——即采取中法雙方先宣布建交,從而導致法臺斷交的特殊方式。這體現了( )A.我國致力于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B.“一個中國”原則得到西方國家認同C.我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的外交基石38.歷史解釋是在對史事的敘述和理解的基礎上,對歷史事物進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1966年,中國組建第二炮兵部隊,2015年改名為“火箭軍”B.1992年,“九二共識”使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C.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D.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39.20多年來,在愛國愛澳旗幟下,澳門經濟持續發展,民生不斷改善,實現了最廣泛的社會團結,這得益于(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一國兩制”C.“九二共識” D.西部大開發戰略40.“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痹诟郯膯栴}上(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建立經濟特區C.“一國兩制” D.改革開放41.將不同類型的史料相互結合、相互印證,能促進我們對歷史真相的認識。能印證香港、澳門實現了和平回歸,改變了歷史上但凡收復失地都要大動干戈的所謂定勢。與這一論斷相吻合的史實是( )A.“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 B.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超額完成C.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改革開放的成功推進42.自2006年青藏鐵路通車至2024年6月,累計運進出藏旅客3688.5萬人次、貨物8775.1萬噸;2006至2023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從342億元增至2392.67億元。該鐵路的開通( )A.開啟了西部大開發 B.保證了軍事國防的安全C.加快了經濟全球化 D.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發展43.它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材料評價的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求同存異方針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一國兩制構想44.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建立了電影解說隊。解說員深入少數民族地區,使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對電影進行解說。電影解說隊的建立( )A.使少數民族文化得到保護 B.能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教育質量C.有效落實了民族區域自治 D.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實踐45.1997—2024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從1.37萬億港元增長到3.18萬億港元。香港連續25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營商環境和競爭力長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這主要得益于( )A.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C.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D.“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和實踐46.1997-2024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從1.37萬億港元增長到3.18萬億港元。香港連續25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營商環境和競爭力長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這主要得益于( )A.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C.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D.“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和實踐47.澳門自1999年回歸以來,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市民安居樂業。澳門同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的回歸與發展,主要歸功于( )A.“一國兩制”構想的實行 B.談判雙方的共同努力C.“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 D.兩岸關系歷史性突破4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边@為( )A.“一國兩制”的實行提供了憲法依據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提供依據C.《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奠定了基礎D.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49.一些國外學者認為,這是對多民族國家民族政策模式的發展創新,是獨特的“中國經驗”。這里的“中國經驗”指的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建立了經濟特區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建立特別行政區50.下面是小明同學制作的知識卡片,橫線處應填( )祖國統一 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發表 1992年 1997年香港回歸 2005年《反分分裂國家法》通過 2008年兩岸實現“三通”A.澳門回歸B.海基會和海協會達成“九二共識”C.汪辜會談D.中英兩國政府正式簽署聯合聲明51.理清知識脈絡,建構結構體系是學習歷史基本能力。下圖是一位同學復習某課時建構的知識結構體系圖。其中,橢圓中的內容應該是( )A.和平統一,平等互利 B.和平統一,和平共處C.一國兩制 D.求同存異52.西藏自治區的領導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自治區、自治縣、自治鄉人大代表中分別約占88.4%、92.6%、和99%。這體現了我國( )A.重視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干部培養B.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高度自治的國策D.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政策53.某興趣小組在項目式學習中,收集了有關“一國兩制”“香港、澳門回歸”“特別行政區”的資料。據此,該小組的研究主題應是( )A.民族關系發展 B.經濟體制改革C.科教興國戰略 D.祖國和平統一54.1964年上演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從創作到演出都邀請了各民族的文藝工作者作為代表,吸收了一批民族曲目。由此可見,我國注重( )A.維護民族地區的繁榮 B.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C.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D.保障少數民族自治的權利55.澳門回歸后。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貫徹的方針包括 ( )①澳人治澳 ②高度自治 ③求同存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選擇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C B C B C A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D B B C C B B C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C A D B C C A B A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B B A D B B A B B C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A D D D D D A A A B題號 51 52 53 54 55答案 C B D B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