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溫州地區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溫州地區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地區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1.(2024八下·溫州期中)科學老師鼓勵同學們將學過的知識制作成小卡片,小卡片有助于科學學習。請仔細觀察下列四張小卡片內容,屬于符號的是(  )
A.磁感線 B.電流表
C.一氧化碳分子 D.眼球結構
【答案】B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 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 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或的示意。 2.模型的作用:它能使人們所研究的客觀對象變得直觀、生動,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 3.符號的概念:符號是指有一定意義的圖形、文字。
【解答】A、磁感線,是描述磁場而引入的模型,錯誤;
B、此圖為電流表的符號,正確;
C、此圖為一氧化碳分子模型,是放大的模型,錯誤;
D、此圖為眼球結構,是放大的模型,錯誤。
故選B。
2.(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電的是(  )
A.濕手觸摸開關
B.電觸電時急救
C.高壓線旁放風箏
D.插座超負荷
【答案】B
【知識點】觸電危害及常見的觸電類型與預防;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安全用電的總原則:不接觸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解答】A.用濕手觸摸開關,水是導體,容易使人觸電,故A不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B.一旦有人觸電,千萬不能用手將觸電人拉開,這是非常危險的,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絕緣棒將導線挑開,使接觸者盡快脫離電源,故B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C.高壓線的電壓很高,在其旁邊放風箏,風箏容易掛到高壓線上,很有可能會發生導電,使得放風箏的人觸電,故C不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D.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短路;二是家中使用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故大功率用電器同時使用時,將會使電路中的電流過大,引起火災,故D不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故選B。
3.(2024八下·溫州期中)圖中“○”和“●”分別表示含有不同質子數的原子,則下列各圖示表示單質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化合物是指含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元素的純凈物;單質是指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只有一種物質組成叫做純凈物;由多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叫做混合物;
【解答】A、該物質含有一種分子,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錯誤;
B、該圖片中含有兩種物質的分子,表示兩種不同的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
C、該物質含有一種分子,屬于純凈物,該物質的組成中含兩種元素,屬于單質,正確;
D、該圖片中含有兩種物質的分子,表示兩種不同的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
故選C。
4.(2024八下·溫州期中)雙氧水在外觀上和普通水相似,是由氫和氧組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為H2O2,已知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則氧元素的化合價是(  )
A.-1 B.+1 C.-2 D.+2
【答案】A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0 ;
【解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在H2O2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有: (+1)×2 + 2x = 0, x=-1,所以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
故選A。
5.(2024八下·溫州期中)氘、氚是氫的同位素原子,氘、氚原子中數量不同的是(  )
A.中子數 B.質子數 C.電子數 D.核電荷數
【答案】A
【知識點】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我們把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類原子的總稱叫做同位素原子;
【解答】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氕(H 1)原子、氘(H 2)原子、氚(H 3)原子是氫元素的三種不同的原子,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在原子中,質子數 = 核電荷數 = 核外電子數,故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相同。
故選A。
6.(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所示是一款不需要電池的運動手環,走路時,手環跟著手一起運動,手環內部產生電流使液晶屏顯示步數。下列設備中與手環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電磁繼電器 B.電風扇 C.發電機 D.電鈴
【答案】C
【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在閉合電路中,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感應電流的現象叫做電磁感應現象;
【解答】由圖可知,運動手環的液晶屏可以正常顯示,說明其正在消耗電能,而由題可知,該手環中沒有電池,這就說明該手環是利用其他方式來產生電能的。ABD.電磁繼電器、電風扇、電鈴都會消耗電能,不會產生電能,故ABD不符合題意;
C.發電機可以產生電能,與運動手環獲得電能的方式相同,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7.(2024八下·溫州期中)學會分類是我們生活常用的一種技能,下列選項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選項 a b c
A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水
B 單質 化合物 金剛石
C 非金屬 金屬 汞
D 純凈物 化合物 冰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化合物是指含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元素的純凈物;單質是指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只有一種物質組成叫做純凈物;由多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叫做混合物;
【解答】A、冰水混合物和氧氣都由一種物質組成,均屬于純凈物,兩者沒有包含關系,與混合物屬于并列關系,錯誤;
B、單質和化合物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錯誤;
C、金屬與非金屬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錯誤;
D、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包含化合物,化合物包含冰,正確。
故選D。
8.(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天平右盤中一個“▲”為一個C﹣12原子質量的1/12,據圖推測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9 B.9克 C.12 D.12克
【答案】A
【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 相對原子質量是一種計算原子質量的方式,由于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如果人們用它們的實際質量來計算的話那就非常的麻煩,例如一個氫原子的實際質量為1.674×10-27千克,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千克。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千克。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的加權平均值。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的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
【解答】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天平右盤中“▲”為一個C-12原子質量的,則A原子的質量是一個C-12原子質量的的9倍,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寫,一個C-12原子質量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則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9。
故選A。
9.(2024八下·溫州期中)下列關于符號“O2”所表示的含義,正確的是(  )
①2個氧原子②氧氣③2個氧元素④1個氧分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做化學式;化學式不能憑空想象,而應由實驗確定,一種物質只有一種化學式;
【解答】由O2的化學式可知,宏觀上可表示氧氣這種物質,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微觀上可表示1個氧分子,1個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合理即可);不能表示2個氧原子(氧原子表示為2O)、2個氧元素(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②④說法正確。
故選C。
(2024八下·溫州期中)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制作了一個指南針:兩根細針、一個按扣、一只大頭針和一塊橡皮,做一個如圖所示的指南針。做法:用橡皮和大頭針制作指南針的底座。使兩根細針磁化后穿過按扣的兩個孔,放在底座的針尖上,這樣就制成了一個指南針。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下列金屬材料中最適合制造細針的是(  )
A.鋁 B.銅 C.銀 D.鐵
11.如果圖中指南針靜止下來后,針尖指北,那么針尖是(  )
A.N極 B.S極 C.N極或S極 D.無磁極
12.多次撥動待其靜止后,指南針指向保持不變的原因是(  )
A.每次撥動指針用力相同 B.兩根細針之間相互作用
C.指南針受到地磁場的作用 D.大頭針對指針的吸引作用
13.小組同學用自制的指南針來驗證奧斯特實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小磁針的指向決定通電導線周圍磁場方向
B.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C.移去小磁針后,通電導線周圍不存在磁場
D.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無關
【答案】10.D
11.A
12.C
13.B
【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場和磁感線;地磁場;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
【解析】(1)磁體具有磁性,磁性是磁體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細針利用磁化的方法使其獲得磁性,制成指南針,鐵鈷鎳等物質容易被磁化,所以最適合制造細針的是鐵,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2)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自動地指示南北,N極指向北方,S極指向南方,針尖指北,所以針尖是N極,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自動地指示南北,N極指向北方,S極指向南方,所以多次撥動待其靜止后,指南針指向保持不變,指示南北方向,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A.通電導線周圍磁場方向決定了小磁針受力的方向,即決定了小磁針的指向,故A錯誤;
B.磁場的基本性質是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故B正確;
C.移去小磁針后,通電導線周圍仍然存在磁場,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與小磁針無關,實驗中利用小磁針來表示是否存在磁場,這是采用了轉換法,故C錯誤;
D.當通電導線中電流方向發生改變時,觀察到小磁針的偏轉方向發生改變,說明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故D錯誤。
故選B。
10.磁體具有磁性,磁性是磁體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細針利用磁化的方法使其獲得磁性,制成指南針,鐵鈷鎳等物質容易被磁化
11.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自動地指示南北,N極指向北方,S極指向南方
12.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自動地指示南北,N極指向北方,S極指向南方,所以多次撥動待其靜止后,指南針指向保持不變,指示南北方向
13.A.通電導線周圍磁場方向決定了小磁針受力的方向,即決定了小磁針的指向,故A錯誤;
B.磁場的基本性質是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故B正確;
C.移去小磁針后,通電導線周圍仍然存在磁場,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與小磁針無關,實驗中利用小磁針來表示是否存在磁場,這是采用了轉換法,故C錯誤;
D.當通電導線中電流方向發生改變時,觀察到小磁針的偏轉方向發生改變,說明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故D錯誤。
故選B。
14.(2024八下·溫州期中)科學家研究發現由4個中子構成的原子,專家建議稱為“ ”,其元素的信息及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屬于金屬元素 B. 相對原子質量是4克
C. 原子核內有4個質子 D. 原子核外沒有電子
【答案】D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
【解析】【分析】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解答】A、 帶“氣”字頭,屬于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由原子結構模型圖可知,氧原子核內有0個質子,4個中子,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0,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0,故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
15.(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是某家庭電路,閉合開關S1、S2,L1燈發光,L2燈不發光。用測電筆分別接觸c、d兩點,氖管都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  )
A.L2短路 B.bc間斷路 C.L2斷路 D.ad間斷路
【答案】B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辨別火線和零線可以用測電筆;測電筆的正確方法:手觸金屬筆卡;筆尖金屬體觸火線時氖管發光,觸零線時氖管不發光;
【解答】閉合開關S1、S2,L1 燈發光,說明L1 燈所在的線路正常。
A.若 L2短路,則電路中的電流過大,保險絲熔斷,L1燈也不發光,故A不符合題意;
B.若bc間斷路,若用試電筆分別接觸c、d 兩點,d 點氖管都發光, c點通過L2 燈與火線相連,c點氖管也發光,故B符合題意;
C.若L2斷路,c點與零線連接,測電筆接觸c點,氖管不發光,故C不符合題意;
D.若ad間斷路,c、d兩點與火線斷開,測電筆分別接觸c、d兩點,氖管都不發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6.(2024八下·溫州期中)“微觀-宏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有的表示物質的方法。小科通過對物質構成的學習,構建了以下的思維導圖。
(1)圖中③表示   。
(2)請用符號表示以下微粒:5個二氧化碳分子   ;2個氫氧根離子   。
(3)寫出一種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如:   。(用符號表示)
【答案】(1)電子或核外電子
(2)5CO2;2OH-
(3)Fe(合理即可)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離子的書寫與意義
【解析】【分析】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三種;
【解答】(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圖中③表示電子;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其化學式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5個二氧化碳分子表示為5CO2;
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個氫氧根離子表示為2OH-;
(3)一種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可以是金屬,如Fe(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1) 電子或核外電子 (2)5CO2、2OH-(3) Fe Cu(合理即可)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圖中③表示電子;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其化學式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5個二氧化碳分子表示為5CO2;
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個氫氧根離子表示為2OH-;
(3)一種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可以是金屬,如Fe(合理即可)。
17.(2024八下·溫州期中)據報道:一顆隕石在俄羅斯中部烏拉爾山區的車里雅賓斯克市墜落,隕石進入大氣層時速度達到了40倍音速,而落地前的飛行速度減小到了30公里/時。由此引發的“隕石雨”導致超過1200名當地居民受傷。右圖為隕石樣品中,各種元素含量的比例圖。
(1)隕石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   。
(2)隕石碎塊中含有鐵單質,寫出它與大氣層劇烈摩擦,燃燒生成物四氧化三鐵的化學式   。
(3)此樣品中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________。
A.二氧化硅 B.氯化鉀 C.碳酸鈣 D.硫酸鈉
【答案】(1)鋁
(2)Fe3O4
(3)A;D
【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物質是由分子,原子和離子構成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
【解答】(1)根據各種元素含量的比例圖,隕石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Al);
(2)四氧化三鐵的化學式為Fe3O4;
(3)此樣品中含有氧元素、硅元素、硫元素、鈣元素和鈉元素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碳酸鈣和硫酸鈉;根據元素含量的比例圖,隕石樣品中不含氯、碳元素,故不含氯化鉀、碳酸鈣。
故選AD。
(1)根據各種元素含量的比例圖,隕石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Al);
(2)四氧化三鐵的化學式為Fe3O4;
(3)此樣品中含有氧元素、硅元素、硫元素、鈣元素和鈉元素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碳酸鈣和硫酸鈉;根據元素含量的比例圖,隕石樣品中不含氯、碳元素,故不含氯化鉀、碳酸鈣。
故選AD。
18.(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為通電螺線管磁場強弱演示儀的示意圖,指針會繞著轉動軸O轉動。
(1)根據右手螺旋定則,通電螺線管的右端為   極。如圖演示儀是通過   來反映電磁鐵磁性的強弱。
(2)若磁鐵左端為S極,將開關S從a換到b點,并調節變阻器的滑片使電流表的示數不變,則刻度盤示數   。
【答案】(1)N;指針偏轉角度/指針指示的數值
(2)增大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響電磁鐵磁性的因素:電流強度:電磁鐵的磁場強度與通過線圈的電流強度成正比。匝數:線圈的匝數越多,磁場強度越大。導體材料:導體的材料也會影響電磁鐵的磁性。鐵芯的大小和形狀: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之一;
【解答】(1)從圖可知,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右端是N極,左端是S極;演示儀通過指針指示的數值來反映電磁鐵磁性的強弱,指針偏轉的角度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2)將開關S由a換到b時,調節變阻器的滑片P,保持電流表的示數不變,即電流不變,將開關S由a換到b時,線圈匝數增多,則電磁鐵的磁性增強,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對磁鐵左端S極的吸引力增大,則刻度盤示數增大。
故答案為:(1)N; 指針偏轉角度/指針指示的數值 (2) 增大
(1)[1][2]從圖可知,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右端是N極,左端是S極;演示儀通過指針指示的數值來反映電磁鐵磁性的強弱,指針偏轉的角度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2)將開關S由a換到b時,調節變阻器的滑片P,保持電流表的示數不變,即電流不變,將開關S由a換到b時,線圈匝數增多,則電磁鐵的磁性增強,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對磁鐵左端S極的吸引力增大,則刻度盤示數增大。
19.(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所示為小玲和小輝同學制作的直流電動機模型,他們用回形針做成兩個支架,分別與電池的兩極相連;用漆包線繞一個矩形線圈,以線圈引線為軸,并用小刀刮去軸的一端全部漆皮,另一端只刮去上半周漆皮,將線圈放在支架上,磁體放在線圈下,閉合開關且用手輕推一下線圈,線圈就會不停地轉動起來。
(1)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   ;
(2)通過改變   方向,可以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
(3)為了能夠順利轉動,漆包線繞成的矩形線圈可以選擇哪些材料?________(可多選)
A.銅 B.鐵 C.鋁 D.鎳
(4)如果電池、開關、導線的連接和性能良好,閉合開關后,線圈不能連續轉動,請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
【答案】(1)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
(2)電流方向/磁場方向
(3)A;C
(4)磁場太弱或電流太小或線圈處于平衡位置或軸與支架間的摩擦力太大(合理即可)
【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
【解析】【分析】電動機的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力的方向和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改變其中的一個因素,受力方向改變;
【解答】(1)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而運動,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2)要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就要改變線圈的受力方向,而線圈的受力方向由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來決定,因此可改變磁場方向或電流方向來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
(3)為了能夠順利轉動,漆包線繞成的矩形線圈可以選擇磁體無法吸引的材料,如銅,鋁等,故選AC。
(4)如果電池、開關、導線的連接和性能良好,閉合開關后,線圈不能連續轉動,可排除無電流的情況,可能是磁場太弱,也可能是電流太小或線圈處于平衡位置或軸與支架間的摩擦力太大。
故答案為:(1) 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 (2) 電流方向/磁場方向 (3) A C (4) 磁場太弱或電流太小或線圈處于平衡位置或軸與支架間的摩擦力太大
(1)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而運動,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
(2)要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就要改變線圈的受力方向,而線圈的受力方向由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來決定,因此可改變磁場方向或電流方向來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
(3)為了能夠順利轉動,漆包線繞成的矩形線圈可以選擇磁體無法吸引的材料,如銅,鋁等,故選AC。
(4)如果電池、開關、導線的連接和性能良好,閉合開關后,線圈不能連續轉動,可排除無電流的情況,可能是磁場太弱,也可能是電流太小或線圈處于平衡位置或軸與支架間的摩擦力太大。
20.(2024八下·溫州期中)為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探索。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是基于“用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金屬箔”的實驗提出的。
(1)根據實驗現象(如圖甲),不能獲得的結論是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核體積很小 B.原子核質量較大
C.原子核帶正電荷 D.核外電子帶負電荷
(2)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圖中的   。
(3)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有微粒從氮原子中被擊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將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代觀點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質子,請你作出合理的解釋   (提示:α粒子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
【答案】(1)D
(2)C
(3)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變為9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才會變成了氧原子()或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比氧原子()多1個,因此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盧瑟福a粒子散射實驗的內容:原子中間有一個質量很大,但是體積很小的原子核,原子核帶正點電,核外電子繞著原子核轉動;
【解答】(1)A、當α粒子轟擊金屬箔時,只有少數α粒子的運動方向發生偏轉,這說明原子核對它們的排斥力作用的范圍很小,即原子核本身體積很小,不合題意;
B、極少數α粒子會沿原方向返回,說明它們與原子核撞擊后受到的作用力很大,即原子核本身的質量較大,不合題意;
C、根據圖甲可知,α粒子與原子核相互排斥,說明原子核帶正電荷,不合題意;
D、沒有任何現象說明核外電子帶負電荷,符合題意。
故選D;
(2)在盧瑟福的實驗中,大多數帶正電的a粒子穿過金箔后方向不變,極少數帶正電的a粒子發生偏向,說明原子內部存在較大的空間,其中存在帶正電荷的部分,所以原子結構是C。
故選C;
(3)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變為9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才會變成了氧原子()或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比氧原子()多1個,因此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
故答案為:(1)D(2)C(3) 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變為9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才會變成了氧原子()或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比氧原子()多1個,因此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
(1)A、當α粒子轟擊金屬箔時,只有少數α粒子的運動方向發生偏轉,這說明原子核對它們的排斥力作用的范圍很小,即原子核本身體積很小,不合題意;
B、極少數α粒子會沿原方向返回,說明它們與原子核撞擊后受到的作用力很大,即原子核本身的質量較大,不合題意;
C、根據圖甲可知,α粒子與原子核相互排斥,說明原子核帶正電荷,不合題意;
D、沒有任何現象說明核外電子帶負電荷,符合題意。
故選D;
(2)在盧瑟福的實驗中,大多數帶正電的a粒子穿過金箔后方向不變,極少數帶正電的a粒子發生偏向,說明原子內部存在較大的空間,其中存在帶正電荷的部分,所以原子結構是C。
故選C;
(3)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變為9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才會變成了氧原子()或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比氧原子()多1個,因此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
21.(2024八下·溫州期中)興趣小組利用如圖電路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鐵左側用細線懸掛一個小鐵球,閉合開關,小鐵球被電磁鐵吸引到相同間隔距離時,測量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a,記錄如下表。已知線圈具有一定的電阻值。
實驗組別 線圈匝(匝) 電流大小(A) 夾角α大小(°)
1 5 0.2 8
2 5 0.4 15
3 5 0.6 21
4 10 0.2 α待測
(1)實驗中興趣小組的猜想是   ;
(2)根據表格中已知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為進一步比較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對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第4組實驗在更換線圈匝數后應進行的操作和記錄的數據是: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P向右移,   。
【答案】(1)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會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
(2)線圈匝數相同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磁性越強
(3)使電流表示數為0.2A,記錄夾角大小
【知識點】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
【解析】【分析】影響電磁鐵磁性的因素:電流強度:電磁鐵的磁場強度與通過線圈的電流強度成正比。匝數:線圈的匝數越多,磁場強度越大。導體材料:導體的材料也會影響電磁鐵的磁性。鐵芯的大小和形狀: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之一;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知,改變了電流大小和線圈匝數,電磁鐵磁性不同,使得小鐵球受到的力的大小不同,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同,故猜想是: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會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
(2)前三次實驗中線圈的匝數相同,電流越大,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a越大,說明線圈匝數相同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磁性越強。
(3)第4組實驗在更換線圈匝數后應進行的操作是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保持電路中電流不變,電流表示數為0.2A,記錄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a的大小。
故答案為:(1) 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會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 (2) 線圈匝數相同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磁性越強 (3) 使電流表示數為0.2A,記錄夾角大小
(1)根據表格數據知,改變了電流大小和線圈匝數,電磁鐵磁性不同,使得小鐵球受到的力的大小不同,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同,故猜想是: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會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
(2)前三次實驗中線圈的匝數相同,電流越大,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a越大,說明線圈匝數相同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磁性越強。
(3)第4組實驗在更換線圈匝數后應進行的操作是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保持電路中電流不變,電流表示數為0.2A,記錄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a的大小。
22.(2024八下·溫州期中)在“探究什么情況下磁可以生電”的實驗中,小芳發現每次電流計指針擺動的角度不同。猜測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有關,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速度越大,感應電流越大。
(1)小芳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1:將足夠大的蹄形磁體放在水平面上,驅動裝置通過兩根絕緣硬棒ab、cd使導體PQ沿直線水平向右運動(導體PQ運動區域的磁場強度相同)。讓導體PQ先后以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速度勻速水平向右運動;觀察每次電流計指針擺動的角度。
(2)若小芳的猜想正確,則觀察到的現象是   。
(3)在實驗過程中,小芳還發現當導體PQ運動到磁場邊緣時,電流表指針偏轉角度會逐漸變小至0刻度,不便于感應電流大小的測量。于是將導體換成一個金屬圓盤如圖。金屬圓盤可以看成是由無數根長度等于圓盤半徑的導線組成的,請說明轉動過程中此裝置為什么能產生持續且穩定的電流?   。
【答案】(1)不同
(2)兩次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的角度不同,且運動速度快的導體所連接的電流計指針偏轉角度大
(3)圓盤勻速轉動過程中,一直有導線持續且勻速切割磁感線
【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在閉合電路中,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感應電流的現象叫做電磁感應,感應電流的方向和導體的運動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只改變一個因素,電流方向改變;同時改變兩個因素,電流方向不變;
【解答】(1)為了驗證感應電流與導體運動速度之間的關系,由控制變量法知道,應保持導體運動區域的磁場強弱相同,改變導體的運動速度,所以讓導體PQ先后以不同的速度勻速水平向右運動。
(2)若小芳的猜想正確,即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有關,則觀察到的現象是兩次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的角度不同,且運動速度快的導體所連接的電流計指針偏轉角度大,由此得出其他條件相同時,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越大,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即感應電流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有關。
(3)金屬圓盤可以看成是由無數根長度等于圓盤半徑的導線組成的,因為圓盤勻速轉動過程中,一直有導線持續且勻速切割磁感線,所以產生了持續且穩定的電流。
故答案為:(1)不同(2) 兩次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的角度不同,且運動速度快的導體所連接的電流計指針偏轉角度大 (3) 圓盤勻速轉動過程中,一直有導線持續且勻速切割磁感線
(1)為了驗證感應電流與導體運動速度之間的關系,由控制變量法知道,應保持導體運動區域的磁場強弱相同,改變導體的運動速度,所以讓導體PQ先后以不同的速度勻速水平向右運動。
(2)若小芳的猜想正確,即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有關,則觀察到的現象是兩次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的角度不同,且運動速度快的導體所連接的電流計指針偏轉角度大,由此得出其他條件相同時,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越大,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即感應電流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有關。
(3)金屬圓盤可以看成是由無數根長度等于圓盤半徑的導線組成的,因為圓盤勻速轉動過程中,一直有導線持續且勻速切割磁感線,所以產生了持續且穩定的電流。
23.(2024八下·溫州期中)醫生給心臟疾病的患者做手術時,常用一種被稱為“人工心臟泵"(血泵)的體外裝置來代替心臟,連接左心室和主動脈,以推動血液循環。如圖是該裝置的示意圖:線圈AB固定在用軟鐵制成的活塞柄上(相當于一個電磁鐵),線圈內通交流電,通電線圈與活塞柄組成的系統與固定在左側的磁體相互作用,從而帶動活塞來回運動。活塞筒通過閥門與血管相通,閥門S1只能向活塞筒外開啟,S2只能向活塞筒內開啟。請簡述人工心臟泵不斷將血液從左心室泵入主動脈的工作過程。
【答案】線圈中的電流從B流向A,根據安培定則得出電磁鐵的左端為N極,右端為S極,與左側磁鐵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活塞向右運動,閥門S2關閉,S1打開,血液從活塞筒中泵入主動脈。當線圈中的電流從A流向B時,電磁鐵的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與左側磁鐵相互作用,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活塞向左運動,閥門S1關閉,S2打開,血液從左心室中泵入活塞筒,如此反復。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我們把帶有鐵芯的通電螺線管叫做電磁鐵,電磁鐵通電有磁性,斷電無磁性,電磁鐵的磁性方向和電流方向有關,電磁鐵的磁性大小隨著電流的增大,線圈匝數的增多,以及有鐵芯而增強;
【解答】由圖可知,線圈中的電流從B流向A,根據安培定則得出電磁鐵的左端為N極,右端為S極,與左側磁鐵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活塞向右運動,閥門S2關閉,S1打開,血液從活塞筒中泵入主動脈。當線圈中的電流從A流向B時,電磁鐵的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與左側磁鐵相互作用,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活塞向左運動,閥門S1關閉,S2打開,血液從左心室中泵入活塞筒,如此反復。
24.(2024八下·溫州期中)根據相對原子質量來研究元素,始于19世紀初。
1829年,德國化學家德貝納提出了“三元素組”。1864年,德國化學家邁耶,按相對原子質量遞增順序制定了一個“六元素表”。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發現第八個元素就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現周期性)。這好像音樂上的八個音階一樣重復出現,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論(下表1是“八音律表”的前部分)。
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對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和物理性質(熔點、密度等)進行了比較,直到19世紀末才制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表2是元素周期表的前部分)。事實上,在1869年,德國的邁耶和俄國的門捷列夫幾乎同時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八音律表中的“G”可能是元素周期表中相對應的   元素。(填寫元素符號)
(2)對比八音律表和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兩者有什么不同?   。
(3)分析上述科學史料,判斷下列觀點正確的有________(可多選)。
A.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
B.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不需要借助技術手段。
C.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已包含所有元素。
D.在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前幾位科學家的理論是錯誤的,沒有意義的。
E.科學理論的發展需要不斷的修正和完善。
【答案】(1)Be
(2)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氣體或八音律表有7列而元素周期表有8列或八音律表中第一列為非金屬元素而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列為金屬元素(除氫外)或八音律表中氫元素與鋰元素屬同一行合理即可)
(3)A;E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 化學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質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解答】(1)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發現第八個元素就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現周期性),則八音律表中的“G”與鎂、鈣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應是Be。(2)由八音律表和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可知,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氣體,八音律表有7列而元素周期表有8列,八音律表中第一列為非金屬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列為金屬元素(除氫外),八音律表中氫元素與鋰元素屬于同一行(合理即可)。
(3)A、由1864年,德國化學家邁耶,按相對原子質量遞增順序制定了一個“六元素表”。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發現第八個元素就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現周期性)。這好像音樂上的八個音階一樣重復出現,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論,說明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正確;
B、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對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和物理性質(熔點、密度等)進行了比較,直到19世紀末才制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說明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需要借助技術手段,錯誤;
C、隨著科學的進步,新的元素不斷被發現,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并沒有包含所有元素,錯誤;
D、在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前幾位科學家的有些理論是錯誤的,但不能說是沒有意義的,對后續研究元素周期表有著很大的借鑒價值,錯誤;
E、由各位科學家研究元素周期表的歷史看,科學理論的發展需要不斷的修正和完善,正確。
故選AE。
故答案為:(1) Be (2) 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氣體或八音律表有7列而元素周期表有8列或八音律表中第一列為非金屬元素而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列為金屬元素(除氫外)或八音律表中氫元素與鋰元素屬同一行合理即可) (3) A E
(1)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發現第八個元素就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現周期性),則八音律表中的“G”與鎂、鈣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應是Be。
(2)由八音律表和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可知,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氣體,八音律表有7列而元素周期表有8列,八音律表中第一列為非金屬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列為金屬元素(除氫外),八音律表中氫元素與鋰元素屬于同一行(合理即可)。
(3)A、由1864年,德國化學家邁耶,按相對原子質量遞增順序制定了一個“六元素表”。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發現第八個元素就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現周期性)。這好像音樂上的八個音階一樣重復出現,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論,說明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正確;
B、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對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和物理性質(熔點、密度等)進行了比較,直到19世紀末才制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說明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需要借助技術手段,錯誤;
C、隨著科學的進步,新的元素不斷被發現,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并沒有包含所有元素,錯誤;
D、在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前幾位科學家的有些理論是錯誤的,但不能說是沒有意義的,對后續研究元素周期表有著很大的借鑒價值,錯誤;
E、由各位科學家研究元素周期表的歷史看,科學理論的發展需要不斷的修正和完善,正確。
故選AE。
25.(2024八下·溫州期中)碘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中國大部分地區都缺碘,進而引發地方性的碘缺乏病。我國強制要求向食鹽中添加碘酸鉀(KIO3),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則向食鹽中添加碘化鉀(KI)。
(1)無論添加碘酸鉀還是碘化鉀,這兩種加碘食鹽都能起到補碘的作用。這里的“碘”指的是________。
A.碘單質 B.碘原子 C.碘離子 D.碘元素
(2)碘酸鉀中碘、氧元素的質量比I:O=   。
(3)按照我國的規定,一包250克的加碘食鹽中碘酸鉀的含量為15毫克,其中碘的質量為多少毫克?請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
【答案】(1)D
(2)127:48
(3)碘酸鉀中碘的質量為答:一包250克的加碘食鹽中碘的質量為8.9毫克。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化學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質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解答】(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因此這里的“碘”指的是碘元素;故選D;
(2)元素質量比=原子個數乘以相對原子質量的比,碘酸鉀中碘、氧元素的質量比I:O=127:(16×3)=127:48;
(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
碘酸鉀中碘的質量為
答:一包250克的加碘食鹽中碘的質量為8.9毫克。
故答案為:(1)D(2)127:48(3) 答:一包250克的加碘食鹽中碘的質量為8.9毫克。
(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因此這里的“碘”指的是碘元素;故選D;
(2)元素質量比=原子個數乘以相對原子質量的比,碘酸鉀中碘、氧元素的質量比I:O=127:(16×3)=127:48;
(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見答案
26.(2024八下·溫州期中)項目化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孵化器的恒溫裝置。圖甲為熱敏電阻R、滑動變阻器R1(規格“1安,30歐”)和繼電器等組成的恒溫箱的簡單溫控電路。為繼電器線圈供電的電池的電壓為6伏,圖中的“電源”是恒溫加熱箱的電源,繼電器線圈的電阻忽略不計。當線圈中電流大于或等于0.05安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圖乙為熱敏電阻的R﹣t圖像。分析回答:
(1)恒溫箱的加熱器應接在   (填“AB”或“CD”)端。
(2)孵化小雞時,恒溫箱的溫度設定為40℃,則滑動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電阻為多大?
(3)不同孵化時期所需要的孵化溫度略有不同,通過改變滑動變阻器R1的阻值來調節恒溫箱設定的溫度。當滑動變阻器R1規格為“1安,30歐”時,請結合評價量表,判斷該恒溫裝置調節功能等級并寫出判斷依據。   。
評價指標 功能等級
恒溫箱的溫度調節 優秀 合格 不合格
既可調高于40℃也可調低于40℃ 只能調高于40℃或調低于40℃ 不能調節
【答案】(1)AB
(2)30Ω
(3)調節功能等級為合格。因為當電磁繼電器吸引銜鐵閉合時,控制電路總電阻120歐不變,由于滑動變阻器阻值調節范圍為0~30歐,熱敏電阻R的阻值變化范圍為120歐~90歐,由圖乙知溫度小于40℃,因此恒溫箱的溫度只能調低于40℃。
【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電磁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回路),通常應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較低的電壓去控制較大電流、較高的電壓的一種“自動開關”。
【解答】(1)根據圖乙知道,熱敏電阻R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控制電路中的電流隨之增大,當控制電路中的電流大于等于設定的電流時,銜鐵被吸引閉合,電鍵K接通CD所在的電路,反之,接通AB所在的電路。則當溫度較低時,電鍵K接通AB所在的電路,當溫度較高時,電鍵K接通CD所在的電路,所以恒溫箱的加熱器應接在AB端。
(2)由圖乙可知,恒溫箱的溫度設定為40℃時,熱敏電阻R的阻值為90Ω,控制電路的總電阻為
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滑動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電阻R1=R總-R=120Ω-90Ω=30Ω
(3)因為當電磁繼電器吸引銜鐵閉合時,控制電路總電阻120Ω不變,由于滑動變阻器阻值調節范圍為0~30Ω,熱敏電阻R的阻值變化范圍為120Ω~90Ω,由圖乙知溫度小于40℃,因此恒溫箱的溫度只能調低于40℃。所以調節功能等級為合格。
故答案為:(1)AB (2)30歐姆(3) 調節功能等級為合格。因為當電磁繼電器吸引銜鐵閉合時,控制電路總電阻120歐不變,由于滑動變阻器阻值調節范圍為0~30歐,熱敏電阻R的阻值變化范圍為120歐~90歐,由圖乙知溫度小于40℃,因此恒溫箱的溫度只能調低于40℃。
(1)根據圖乙知道,熱敏電阻R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控制電路中的電流隨之增大,當控制電路中的電流大于等于設定的電流時,銜鐵被吸引閉合,電鍵K接通CD所在的電路,反之,接通AB所在的電路。則當溫度較低時,電鍵K接通AB所在的電路,當溫度較高時,電鍵K接通CD所在的電路,所以恒溫箱的加熱器應接在AB端。
(2)由圖乙可知,恒溫箱的溫度設定為40℃時,熱敏電阻R的阻值為90Ω,控制電路的總電阻為
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滑動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電阻
R1=R總-R=120Ω-90Ω=30Ω
(3)因為當電磁繼電器吸引銜鐵閉合時,控制電路總電阻120Ω不變,由于滑動變阻器阻值調節范圍為0~30Ω,熱敏電阻R的阻值變化范圍為120Ω~90Ω,由圖乙知溫度小于40℃,因此恒溫箱的溫度只能調低于40℃。所以調節功能等級為合格。
1 / 1浙江省溫州地區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1.(2024八下·溫州期中)科學老師鼓勵同學們將學過的知識制作成小卡片,小卡片有助于科學學習。請仔細觀察下列四張小卡片內容,屬于符號的是(  )
A.磁感線 B.電流表
C.一氧化碳分子 D.眼球結構
2.(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電的是(  )
A.濕手觸摸開關
B.電觸電時急救
C.高壓線旁放風箏
D.插座超負荷
3.(2024八下·溫州期中)圖中“○”和“●”分別表示含有不同質子數的原子,則下列各圖示表示單質的是(  )
A. B.
C. D.
4.(2024八下·溫州期中)雙氧水在外觀上和普通水相似,是由氫和氧組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為H2O2,已知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則氧元素的化合價是(  )
A.-1 B.+1 C.-2 D.+2
5.(2024八下·溫州期中)氘、氚是氫的同位素原子,氘、氚原子中數量不同的是(  )
A.中子數 B.質子數 C.電子數 D.核電荷數
6.(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所示是一款不需要電池的運動手環,走路時,手環跟著手一起運動,手環內部產生電流使液晶屏顯示步數。下列設備中與手環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電磁繼電器 B.電風扇 C.發電機 D.電鈴
7.(2024八下·溫州期中)學會分類是我們生活常用的一種技能,下列選項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
選項 a b c
A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水
B 單質 化合物 金剛石
C 非金屬 金屬 汞
D 純凈物 化合物 冰
A.A B.B C.C D.D
8.(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天平右盤中一個“▲”為一個C﹣12原子質量的1/12,據圖推測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9 B.9克 C.12 D.12克
9.(2024八下·溫州期中)下列關于符號“O2”所表示的含義,正確的是(  )
①2個氧原子②氧氣③2個氧元素④1個氧分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4八下·溫州期中)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制作了一個指南針:兩根細針、一個按扣、一只大頭針和一塊橡皮,做一個如圖所示的指南針。做法:用橡皮和大頭針制作指南針的底座。使兩根細針磁化后穿過按扣的兩個孔,放在底座的針尖上,這樣就制成了一個指南針。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下列金屬材料中最適合制造細針的是(  )
A.鋁 B.銅 C.銀 D.鐵
11.如果圖中指南針靜止下來后,針尖指北,那么針尖是(  )
A.N極 B.S極 C.N極或S極 D.無磁極
12.多次撥動待其靜止后,指南針指向保持不變的原因是(  )
A.每次撥動指針用力相同 B.兩根細針之間相互作用
C.指南針受到地磁場的作用 D.大頭針對指針的吸引作用
13.小組同學用自制的指南針來驗證奧斯特實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小磁針的指向決定通電導線周圍磁場方向
B.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C.移去小磁針后,通電導線周圍不存在磁場
D.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無關
14.(2024八下·溫州期中)科學家研究發現由4個中子構成的原子,專家建議稱為“ ”,其元素的信息及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屬于金屬元素 B. 相對原子質量是4克
C. 原子核內有4個質子 D. 原子核外沒有電子
15.(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是某家庭電路,閉合開關S1、S2,L1燈發光,L2燈不發光。用測電筆分別接觸c、d兩點,氖管都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  )
A.L2短路 B.bc間斷路 C.L2斷路 D.ad間斷路
16.(2024八下·溫州期中)“微觀-宏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有的表示物質的方法。小科通過對物質構成的學習,構建了以下的思維導圖。
(1)圖中③表示   。
(2)請用符號表示以下微粒:5個二氧化碳分子   ;2個氫氧根離子   。
(3)寫出一種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如:   。(用符號表示)
17.(2024八下·溫州期中)據報道:一顆隕石在俄羅斯中部烏拉爾山區的車里雅賓斯克市墜落,隕石進入大氣層時速度達到了40倍音速,而落地前的飛行速度減小到了30公里/時。由此引發的“隕石雨”導致超過1200名當地居民受傷。右圖為隕石樣品中,各種元素含量的比例圖。
(1)隕石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   。
(2)隕石碎塊中含有鐵單質,寫出它與大氣層劇烈摩擦,燃燒生成物四氧化三鐵的化學式   。
(3)此樣品中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________。
A.二氧化硅 B.氯化鉀 C.碳酸鈣 D.硫酸鈉
18.(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為通電螺線管磁場強弱演示儀的示意圖,指針會繞著轉動軸O轉動。
(1)根據右手螺旋定則,通電螺線管的右端為   極。如圖演示儀是通過   來反映電磁鐵磁性的強弱。
(2)若磁鐵左端為S極,將開關S從a換到b點,并調節變阻器的滑片使電流表的示數不變,則刻度盤示數   。
19.(2024八下·溫州期中)如圖所示為小玲和小輝同學制作的直流電動機模型,他們用回形針做成兩個支架,分別與電池的兩極相連;用漆包線繞一個矩形線圈,以線圈引線為軸,并用小刀刮去軸的一端全部漆皮,另一端只刮去上半周漆皮,將線圈放在支架上,磁體放在線圈下,閉合開關且用手輕推一下線圈,線圈就會不停地轉動起來。
(1)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   ;
(2)通過改變   方向,可以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
(3)為了能夠順利轉動,漆包線繞成的矩形線圈可以選擇哪些材料?________(可多選)
A.銅 B.鐵 C.鋁 D.鎳
(4)如果電池、開關、導線的連接和性能良好,閉合開關后,線圈不能連續轉動,請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
20.(2024八下·溫州期中)為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探索。盧瑟福核式結構模型,是基于“用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金屬箔”的實驗提出的。
(1)根據實驗現象(如圖甲),不能獲得的結論是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核體積很小 B.原子核質量較大
C.原子核帶正電荷 D.核外電子帶負電荷
(2)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圖中的   。
(3)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有微粒從氮原子中被擊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將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代觀點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質子,請你作出合理的解釋   (提示:α粒子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
21.(2024八下·溫州期中)興趣小組利用如圖電路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鐵左側用細線懸掛一個小鐵球,閉合開關,小鐵球被電磁鐵吸引到相同間隔距離時,測量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a,記錄如下表。已知線圈具有一定的電阻值。
實驗組別 線圈匝(匝) 電流大小(A) 夾角α大小(°)
1 5 0.2 8
2 5 0.4 15
3 5 0.6 21
4 10 0.2 α待測
(1)實驗中興趣小組的猜想是   ;
(2)根據表格中已知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為進一步比較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對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第4組實驗在更換線圈匝數后應進行的操作和記錄的數據是: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P向右移,   。
22.(2024八下·溫州期中)在“探究什么情況下磁可以生電”的實驗中,小芳發現每次電流計指針擺動的角度不同。猜測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有關,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速度越大,感應電流越大。
(1)小芳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1:將足夠大的蹄形磁體放在水平面上,驅動裝置通過兩根絕緣硬棒ab、cd使導體PQ沿直線水平向右運動(導體PQ運動區域的磁場強度相同)。讓導體PQ先后以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速度勻速水平向右運動;觀察每次電流計指針擺動的角度。
(2)若小芳的猜想正確,則觀察到的現象是   。
(3)在實驗過程中,小芳還發現當導體PQ運動到磁場邊緣時,電流表指針偏轉角度會逐漸變小至0刻度,不便于感應電流大小的測量。于是將導體換成一個金屬圓盤如圖。金屬圓盤可以看成是由無數根長度等于圓盤半徑的導線組成的,請說明轉動過程中此裝置為什么能產生持續且穩定的電流?   。
23.(2024八下·溫州期中)醫生給心臟疾病的患者做手術時,常用一種被稱為“人工心臟泵"(血泵)的體外裝置來代替心臟,連接左心室和主動脈,以推動血液循環。如圖是該裝置的示意圖:線圈AB固定在用軟鐵制成的活塞柄上(相當于一個電磁鐵),線圈內通交流電,通電線圈與活塞柄組成的系統與固定在左側的磁體相互作用,從而帶動活塞來回運動。活塞筒通過閥門與血管相通,閥門S1只能向活塞筒外開啟,S2只能向活塞筒內開啟。請簡述人工心臟泵不斷將血液從左心室泵入主動脈的工作過程。
24.(2024八下·溫州期中)根據相對原子質量來研究元素,始于19世紀初。
1829年,德國化學家德貝納提出了“三元素組”。1864年,德國化學家邁耶,按相對原子質量遞增順序制定了一個“六元素表”。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發現第八個元素就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現周期性)。這好像音樂上的八個音階一樣重復出現,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論(下表1是“八音律表”的前部分)。
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對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和物理性質(熔點、密度等)進行了比較,直到19世紀末才制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表2是元素周期表的前部分)。事實上,在1869年,德國的邁耶和俄國的門捷列夫幾乎同時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八音律表中的“G”可能是元素周期表中相對應的   元素。(填寫元素符號)
(2)對比八音律表和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兩者有什么不同?   。
(3)分析上述科學史料,判斷下列觀點正確的有________(可多選)。
A.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
B.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不需要借助技術手段。
C.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已包含所有元素。
D.在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前幾位科學家的理論是錯誤的,沒有意義的。
E.科學理論的發展需要不斷的修正和完善。
25.(2024八下·溫州期中)碘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中國大部分地區都缺碘,進而引發地方性的碘缺乏病。我國強制要求向食鹽中添加碘酸鉀(KIO3),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則向食鹽中添加碘化鉀(KI)。
(1)無論添加碘酸鉀還是碘化鉀,這兩種加碘食鹽都能起到補碘的作用。這里的“碘”指的是________。
A.碘單質 B.碘原子 C.碘離子 D.碘元素
(2)碘酸鉀中碘、氧元素的質量比I:O=   。
(3)按照我國的規定,一包250克的加碘食鹽中碘酸鉀的含量為15毫克,其中碘的質量為多少毫克?請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
26.(2024八下·溫州期中)項目化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孵化器的恒溫裝置。圖甲為熱敏電阻R、滑動變阻器R1(規格“1安,30歐”)和繼電器等組成的恒溫箱的簡單溫控電路。為繼電器線圈供電的電池的電壓為6伏,圖中的“電源”是恒溫加熱箱的電源,繼電器線圈的電阻忽略不計。當線圈中電流大于或等于0.05安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圖乙為熱敏電阻的R﹣t圖像。分析回答:
(1)恒溫箱的加熱器應接在   (填“AB”或“CD”)端。
(2)孵化小雞時,恒溫箱的溫度設定為40℃,則滑動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電阻為多大?
(3)不同孵化時期所需要的孵化溫度略有不同,通過改變滑動變阻器R1的阻值來調節恒溫箱設定的溫度。當滑動變阻器R1規格為“1安,30歐”時,請結合評價量表,判斷該恒溫裝置調節功能等級并寫出判斷依據。   。
評價指標 功能等級
恒溫箱的溫度調節 優秀 合格 不合格
既可調高于40℃也可調低于40℃ 只能調高于40℃或調低于40℃ 不能調節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 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 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或的示意。 2.模型的作用:它能使人們所研究的客觀對象變得直觀、生動,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 3.符號的概念:符號是指有一定意義的圖形、文字。
【解答】A、磁感線,是描述磁場而引入的模型,錯誤;
B、此圖為電流表的符號,正確;
C、此圖為一氧化碳分子模型,是放大的模型,錯誤;
D、此圖為眼球結構,是放大的模型,錯誤。
故選B。
2.【答案】B
【知識點】觸電危害及常見的觸電類型與預防;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安全用電的總原則:不接觸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解答】A.用濕手觸摸開關,水是導體,容易使人觸電,故A不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B.一旦有人觸電,千萬不能用手將觸電人拉開,這是非常危險的,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絕緣棒將導線挑開,使接觸者盡快脫離電源,故B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C.高壓線的電壓很高,在其旁邊放風箏,風箏容易掛到高壓線上,很有可能會發生導電,使得放風箏的人觸電,故C不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D.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短路;二是家中使用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故大功率用電器同時使用時,將會使電路中的電流過大,引起火災,故D不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故選B。
3.【答案】C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化合物是指含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元素的純凈物;單質是指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只有一種物質組成叫做純凈物;由多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叫做混合物;
【解答】A、該物質含有一種分子,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錯誤;
B、該圖片中含有兩種物質的分子,表示兩種不同的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
C、該物質含有一種分子,屬于純凈物,該物質的組成中含兩種元素,屬于單質,正確;
D、該圖片中含有兩種物質的分子,表示兩種不同的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
故選C。
4.【答案】A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0 ;
【解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在H2O2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有: (+1)×2 + 2x = 0, x=-1,所以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
故選A。
5.【答案】A
【知識點】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我們把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類原子的總稱叫做同位素原子;
【解答】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氕(H 1)原子、氘(H 2)原子、氚(H 3)原子是氫元素的三種不同的原子,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在原子中,質子數 = 核電荷數 = 核外電子數,故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相同。
故選A。
6.【答案】C
【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在閉合電路中,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感應電流的現象叫做電磁感應現象;
【解答】由圖可知,運動手環的液晶屏可以正常顯示,說明其正在消耗電能,而由題可知,該手環中沒有電池,這就說明該手環是利用其他方式來產生電能的。ABD.電磁繼電器、電風扇、電鈴都會消耗電能,不會產生電能,故ABD不符合題意;
C.發電機可以產生電能,與運動手環獲得電能的方式相同,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7.【答案】D
【知識點】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化合物是指含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元素的純凈物;單質是指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只有一種物質組成叫做純凈物;由多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叫做混合物;
【解答】A、冰水混合物和氧氣都由一種物質組成,均屬于純凈物,兩者沒有包含關系,與混合物屬于并列關系,錯誤;
B、單質和化合物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錯誤;
C、金屬與非金屬是并列關系,不是包含關系,錯誤;
D、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純凈物包含化合物,化合物包含冰,正確。
故選D。
8.【答案】A
【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 相對原子質量是一種計算原子質量的方式,由于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如果人們用它們的實際質量來計算的話那就非常的麻煩,例如一個氫原子的實際質量為1.674×10-27千克,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千克。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千克。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的加權平均值。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的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
【解答】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天平右盤中“▲”為一個C-12原子質量的,則A原子的質量是一個C-12原子質量的的9倍,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寫,一個C-12原子質量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則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9。
故選A。
9.【答案】C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做化學式;化學式不能憑空想象,而應由實驗確定,一種物質只有一種化學式;
【解答】由O2的化學式可知,宏觀上可表示氧氣這種物質,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微觀上可表示1個氧分子,1個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合理即可);不能表示2個氧原子(氧原子表示為2O)、2個氧元素(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②④說法正確。
故選C。
【答案】10.D
11.A
12.C
13.B
【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場和磁感線;地磁場;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
【解析】(1)磁體具有磁性,磁性是磁體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細針利用磁化的方法使其獲得磁性,制成指南針,鐵鈷鎳等物質容易被磁化,所以最適合制造細針的是鐵,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2)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自動地指示南北,N極指向北方,S極指向南方,針尖指北,所以針尖是N極,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自動地指示南北,N極指向北方,S極指向南方,所以多次撥動待其靜止后,指南針指向保持不變,指示南北方向,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A.通電導線周圍磁場方向決定了小磁針受力的方向,即決定了小磁針的指向,故A錯誤;
B.磁場的基本性質是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故B正確;
C.移去小磁針后,通電導線周圍仍然存在磁場,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與小磁針無關,實驗中利用小磁針來表示是否存在磁場,這是采用了轉換法,故C錯誤;
D.當通電導線中電流方向發生改變時,觀察到小磁針的偏轉方向發生改變,說明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故D錯誤。
故選B。
10.磁體具有磁性,磁性是磁體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細針利用磁化的方法使其獲得磁性,制成指南針,鐵鈷鎳等物質容易被磁化
11.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自動地指示南北,N極指向北方,S極指向南方
12.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自動地指示南北,N極指向北方,S極指向南方,所以多次撥動待其靜止后,指南針指向保持不變,指示南北方向
13.A.通電導線周圍磁場方向決定了小磁針受力的方向,即決定了小磁針的指向,故A錯誤;
B.磁場的基本性質是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故B正確;
C.移去小磁針后,通電導線周圍仍然存在磁場,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與小磁針無關,實驗中利用小磁針來表示是否存在磁場,這是采用了轉換法,故C錯誤;
D.當通電導線中電流方向發生改變時,觀察到小磁針的偏轉方向發生改變,說明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故D錯誤。
故選B。
14.【答案】D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
【解析】【分析】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解答】A、 帶“氣”字頭,屬于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由原子結構模型圖可知,氧原子核內有0個質子,4個中子,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0,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0,故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
15.【答案】B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辨別火線和零線可以用測電筆;測電筆的正確方法:手觸金屬筆卡;筆尖金屬體觸火線時氖管發光,觸零線時氖管不發光;
【解答】閉合開關S1、S2,L1 燈發光,說明L1 燈所在的線路正常。
A.若 L2短路,則電路中的電流過大,保險絲熔斷,L1燈也不發光,故A不符合題意;
B.若bc間斷路,若用試電筆分別接觸c、d 兩點,d 點氖管都發光, c點通過L2 燈與火線相連,c點氖管也發光,故B符合題意;
C.若L2斷路,c點與零線連接,測電筆接觸c點,氖管不發光,故C不符合題意;
D.若ad間斷路,c、d兩點與火線斷開,測電筆分別接觸c、d兩點,氖管都不發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6.【答案】(1)電子或核外電子
(2)5CO2;2OH-
(3)Fe(合理即可)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離子的書寫與意義
【解析】【分析】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三種;
【解答】(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圖中③表示電子;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其化學式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5個二氧化碳分子表示為5CO2;
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個氫氧根離子表示為2OH-;
(3)一種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可以是金屬,如Fe(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1) 電子或核外電子 (2)5CO2、2OH-(3) Fe Cu(合理即可)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圖中③表示電子;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其化學式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5個二氧化碳分子表示為5CO2;
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個氫氧根離子表示為2OH-;
(3)一種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可以是金屬,如Fe(合理即可)。
17.【答案】(1)鋁
(2)Fe3O4
(3)A;D
【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物質是由分子,原子和離子構成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
【解答】(1)根據各種元素含量的比例圖,隕石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Al);
(2)四氧化三鐵的化學式為Fe3O4;
(3)此樣品中含有氧元素、硅元素、硫元素、鈣元素和鈉元素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碳酸鈣和硫酸鈉;根據元素含量的比例圖,隕石樣品中不含氯、碳元素,故不含氯化鉀、碳酸鈣。
故選AD。
(1)根據各種元素含量的比例圖,隕石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Al);
(2)四氧化三鐵的化學式為Fe3O4;
(3)此樣品中含有氧元素、硅元素、硫元素、鈣元素和鈉元素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碳酸鈣和硫酸鈉;根據元素含量的比例圖,隕石樣品中不含氯、碳元素,故不含氯化鉀、碳酸鈣。
故選AD。
18.【答案】(1)N;指針偏轉角度/指針指示的數值
(2)增大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響電磁鐵磁性的因素:電流強度:電磁鐵的磁場強度與通過線圈的電流強度成正比。匝數:線圈的匝數越多,磁場強度越大。導體材料:導體的材料也會影響電磁鐵的磁性。鐵芯的大小和形狀: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之一;
【解答】(1)從圖可知,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右端是N極,左端是S極;演示儀通過指針指示的數值來反映電磁鐵磁性的強弱,指針偏轉的角度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2)將開關S由a換到b時,調節變阻器的滑片P,保持電流表的示數不變,即電流不變,將開關S由a換到b時,線圈匝數增多,則電磁鐵的磁性增強,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對磁鐵左端S極的吸引力增大,則刻度盤示數增大。
故答案為:(1)N; 指針偏轉角度/指針指示的數值 (2) 增大
(1)[1][2]從圖可知,電流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右端是N極,左端是S極;演示儀通過指針指示的數值來反映電磁鐵磁性的強弱,指針偏轉的角度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2)將開關S由a換到b時,調節變阻器的滑片P,保持電流表的示數不變,即電流不變,將開關S由a換到b時,線圈匝數增多,則電磁鐵的磁性增強,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對磁鐵左端S極的吸引力增大,則刻度盤示數增大。
19.【答案】(1)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
(2)電流方向/磁場方向
(3)A;C
(4)磁場太弱或電流太小或線圈處于平衡位置或軸與支架間的摩擦力太大(合理即可)
【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
【解析】【分析】電動機的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力的方向和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改變其中的一個因素,受力方向改變;
【解答】(1)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而運動,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2)要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就要改變線圈的受力方向,而線圈的受力方向由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來決定,因此可改變磁場方向或電流方向來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
(3)為了能夠順利轉動,漆包線繞成的矩形線圈可以選擇磁體無法吸引的材料,如銅,鋁等,故選AC。
(4)如果電池、開關、導線的連接和性能良好,閉合開關后,線圈不能連續轉動,可排除無電流的情況,可能是磁場太弱,也可能是電流太小或線圈處于平衡位置或軸與支架間的摩擦力太大。
故答案為:(1) 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 (2) 電流方向/磁場方向 (3) A C (4) 磁場太弱或電流太小或線圈處于平衡位置或軸與支架間的摩擦力太大
(1)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而運動,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
(2)要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就要改變線圈的受力方向,而線圈的受力方向由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來決定,因此可改變磁場方向或電流方向來改變線圈的轉動方向。
(3)為了能夠順利轉動,漆包線繞成的矩形線圈可以選擇磁體無法吸引的材料,如銅,鋁等,故選AC。
(4)如果電池、開關、導線的連接和性能良好,閉合開關后,線圈不能連續轉動,可排除無電流的情況,可能是磁場太弱,也可能是電流太小或線圈處于平衡位置或軸與支架間的摩擦力太大。
20.【答案】(1)D
(2)C
(3)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變為9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才會變成了氧原子()或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比氧原子()多1個,因此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盧瑟福a粒子散射實驗的內容:原子中間有一個質量很大,但是體積很小的原子核,原子核帶正點電,核外電子繞著原子核轉動;
【解答】(1)A、當α粒子轟擊金屬箔時,只有少數α粒子的運動方向發生偏轉,這說明原子核對它們的排斥力作用的范圍很小,即原子核本身體積很小,不合題意;
B、極少數α粒子會沿原方向返回,說明它們與原子核撞擊后受到的作用力很大,即原子核本身的質量較大,不合題意;
C、根據圖甲可知,α粒子與原子核相互排斥,說明原子核帶正電荷,不合題意;
D、沒有任何現象說明核外電子帶負電荷,符合題意。
故選D;
(2)在盧瑟福的實驗中,大多數帶正電的a粒子穿過金箔后方向不變,極少數帶正電的a粒子發生偏向,說明原子內部存在較大的空間,其中存在帶正電荷的部分,所以原子結構是C。
故選C;
(3)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變為9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才會變成了氧原子()或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比氧原子()多1個,因此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
故答案為:(1)D(2)C(3) 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變為9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才會變成了氧原子()或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比氧原子()多1個,因此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
(1)A、當α粒子轟擊金屬箔時,只有少數α粒子的運動方向發生偏轉,這說明原子核對它們的排斥力作用的范圍很小,即原子核本身體積很小,不合題意;
B、極少數α粒子會沿原方向返回,說明它們與原子核撞擊后受到的作用力很大,即原子核本身的質量較大,不合題意;
C、根據圖甲可知,α粒子與原子核相互排斥,說明原子核帶正電荷,不合題意;
D、沒有任何現象說明核外電子帶負電荷,符合題意。
故選D;
(2)在盧瑟福的實驗中,大多數帶正電的a粒子穿過金箔后方向不變,極少數帶正電的a粒子發生偏向,說明原子內部存在較大的空間,其中存在帶正電荷的部分,所以原子結構是C。
故選C;
(3)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變為9個,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才會變成了氧原子()或α粒子有2個質子留在了氮原子中,質子數比氧原子()多1個,因此被擊出的微粒一定含有1個質子。
21.【答案】(1)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會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
(2)線圈匝數相同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磁性越強
(3)使電流表示數為0.2A,記錄夾角大小
【知識點】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
【解析】【分析】影響電磁鐵磁性的因素:電流強度:電磁鐵的磁場強度與通過線圈的電流強度成正比。匝數:線圈的匝數越多,磁場強度越大。導體材料:導體的材料也會影響電磁鐵的磁性。鐵芯的大小和形狀: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之一;
【解答】(1)根據表格數據知,改變了電流大小和線圈匝數,電磁鐵磁性不同,使得小鐵球受到的力的大小不同,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同,故猜想是: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會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
(2)前三次實驗中線圈的匝數相同,電流越大,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a越大,說明線圈匝數相同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磁性越強。
(3)第4組實驗在更換線圈匝數后應進行的操作是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保持電路中電流不變,電流表示數為0.2A,記錄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a的大小。
故答案為:(1) 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會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 (2) 線圈匝數相同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磁性越強 (3) 使電流表示數為0.2A,記錄夾角大小
(1)根據表格數據知,改變了電流大小和線圈匝數,電磁鐵磁性不同,使得小鐵球受到的力的大小不同,懸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不同,故猜想是: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會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
(2)前三次實驗中線圈的匝數相同,電流越大,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a越大,說明線圈匝數相同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磁性越強。
(3)第4組實驗在更換線圈匝數后應進行的操作是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保持電路中電流不變,電流表示數為0.2A,記錄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a的大小。
22.【答案】(1)不同
(2)兩次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的角度不同,且運動速度快的導體所連接的電流計指針偏轉角度大
(3)圓盤勻速轉動過程中,一直有導線持續且勻速切割磁感線
【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在閉合電路中,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感應電流的現象叫做電磁感應,感應電流的方向和導體的運動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只改變一個因素,電流方向改變;同時改變兩個因素,電流方向不變;
【解答】(1)為了驗證感應電流與導體運動速度之間的關系,由控制變量法知道,應保持導體運動區域的磁場強弱相同,改變導體的運動速度,所以讓導體PQ先后以不同的速度勻速水平向右運動。
(2)若小芳的猜想正確,即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有關,則觀察到的現象是兩次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的角度不同,且運動速度快的導體所連接的電流計指針偏轉角度大,由此得出其他條件相同時,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越大,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即感應電流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有關。
(3)金屬圓盤可以看成是由無數根長度等于圓盤半徑的導線組成的,因為圓盤勻速轉動過程中,一直有導線持續且勻速切割磁感線,所以產生了持續且穩定的電流。
故答案為:(1)不同(2) 兩次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的角度不同,且運動速度快的導體所連接的電流計指針偏轉角度大 (3) 圓盤勻速轉動過程中,一直有導線持續且勻速切割磁感線
(1)為了驗證感應電流與導體運動速度之間的關系,由控制變量法知道,應保持導體運動區域的磁場強弱相同,改變導體的運動速度,所以讓導體PQ先后以不同的速度勻速水平向右運動。
(2)若小芳的猜想正確,即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有關,則觀察到的現象是兩次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的角度不同,且運動速度快的導體所連接的電流計指針偏轉角度大,由此得出其他條件相同時,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越大,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即感應電流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速度有關。
(3)金屬圓盤可以看成是由無數根長度等于圓盤半徑的導線組成的,因為圓盤勻速轉動過程中,一直有導線持續且勻速切割磁感線,所以產生了持續且穩定的電流。
23.【答案】線圈中的電流從B流向A,根據安培定則得出電磁鐵的左端為N極,右端為S極,與左側磁鐵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活塞向右運動,閥門S2關閉,S1打開,血液從活塞筒中泵入主動脈。當線圈中的電流從A流向B時,電磁鐵的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與左側磁鐵相互作用,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活塞向左運動,閥門S1關閉,S2打開,血液從左心室中泵入活塞筒,如此反復。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我們把帶有鐵芯的通電螺線管叫做電磁鐵,電磁鐵通電有磁性,斷電無磁性,電磁鐵的磁性方向和電流方向有關,電磁鐵的磁性大小隨著電流的增大,線圈匝數的增多,以及有鐵芯而增強;
【解答】由圖可知,線圈中的電流從B流向A,根據安培定則得出電磁鐵的左端為N極,右端為S極,與左側磁鐵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活塞向右運動,閥門S2關閉,S1打開,血液從活塞筒中泵入主動脈。當線圈中的電流從A流向B時,電磁鐵的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與左側磁鐵相互作用,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活塞向左運動,閥門S1關閉,S2打開,血液從左心室中泵入活塞筒,如此反復。
24.【答案】(1)Be
(2)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氣體或八音律表有7列而元素周期表有8列或八音律表中第一列為非金屬元素而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列為金屬元素(除氫外)或八音律表中氫元素與鋰元素屬同一行合理即可)
(3)A;E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 化學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質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解答】(1)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發現第八個元素就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現周期性),則八音律表中的“G”與鎂、鈣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應是Be。(2)由八音律表和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可知,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氣體,八音律表有7列而元素周期表有8列,八音律表中第一列為非金屬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列為金屬元素(除氫外),八音律表中氫元素與鋰元素屬于同一行(合理即可)。
(3)A、由1864年,德國化學家邁耶,按相對原子質量遞增順序制定了一個“六元素表”。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發現第八個元素就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現周期性)。這好像音樂上的八個音階一樣重復出現,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論,說明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正確;
B、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對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和物理性質(熔點、密度等)進行了比較,直到19世紀末才制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說明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需要借助技術手段,錯誤;
C、隨著科學的進步,新的元素不斷被發現,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并沒有包含所有元素,錯誤;
D、在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前幾位科學家的有些理論是錯誤的,但不能說是沒有意義的,對后續研究元素周期表有著很大的借鑒價值,錯誤;
E、由各位科學家研究元素周期表的歷史看,科學理論的發展需要不斷的修正和完善,正確。
故選AE。
故答案為:(1) Be (2) 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氣體或八音律表有7列而元素周期表有8列或八音律表中第一列為非金屬元素而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列為金屬元素(除氫外)或八音律表中氫元素與鋰元素屬同一行合理即可) (3) A E
(1)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發現第八個元素就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現周期性),則八音律表中的“G”與鎂、鈣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應是Be。
(2)由八音律表和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可知,八音律表中沒有稀有氣體,八音律表有7列而元素周期表有8列,八音律表中第一列為非金屬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列為金屬元素(除氫外),八音律表中氫元素與鋰元素屬于同一行(合理即可)。
(3)A、由1864年,德國化學家邁耶,按相對原子質量遞增順序制定了一個“六元素表”。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發現第八個元素就與第一個元素性質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現周期性)。這好像音樂上的八個音階一樣重復出現,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論,說明研究復雜的現象往往需要尋找規律,正確;
B、1869年,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對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和物理性質(熔點、密度等)進行了比較,直到19世紀末才制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說明科學家在研究元素周期規律時,需要借助技術手段,錯誤;
C、隨著科學的進步,新的元素不斷被發現,我們現在所學的元素周期表并沒有包含所有元素,錯誤;
D、在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前幾位科學家的有些理論是錯誤的,但不能說是沒有意義的,對后續研究元素周期表有著很大的借鑒價值,錯誤;
E、由各位科學家研究元素周期表的歷史看,科學理論的發展需要不斷的修正和完善,正確。
故選AE。
25.【答案】(1)D
(2)127:48
(3)碘酸鉀中碘的質量為答:一包250克的加碘食鹽中碘的質量為8.9毫克。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化學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質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解答】(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因此這里的“碘”指的是碘元素;故選D;
(2)元素質量比=原子個數乘以相對原子質量的比,碘酸鉀中碘、氧元素的質量比I:O=127:(16×3)=127:48;
(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
碘酸鉀中碘的質量為
答:一包250克的加碘食鹽中碘的質量為8.9毫克。
故答案為:(1)D(2)127:48(3) 答:一包250克的加碘食鹽中碘的質量為8.9毫克。
(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因此這里的“碘”指的是碘元素;故選D;
(2)元素質量比=原子個數乘以相對原子質量的比,碘酸鉀中碘、氧元素的質量比I:O=127:(16×3)=127:48;
(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見答案
26.【答案】(1)AB
(2)30Ω
(3)調節功能等級為合格。因為當電磁繼電器吸引銜鐵閉合時,控制電路總電阻120歐不變,由于滑動變阻器阻值調節范圍為0~30歐,熱敏電阻R的阻值變化范圍為120歐~90歐,由圖乙知溫度小于40℃,因此恒溫箱的溫度只能調低于40℃。
【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電磁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回路),通常應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較低的電壓去控制較大電流、較高的電壓的一種“自動開關”。
【解答】(1)根據圖乙知道,熱敏電阻R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控制電路中的電流隨之增大,當控制電路中的電流大于等于設定的電流時,銜鐵被吸引閉合,電鍵K接通CD所在的電路,反之,接通AB所在的電路。則當溫度較低時,電鍵K接通AB所在的電路,當溫度較高時,電鍵K接通CD所在的電路,所以恒溫箱的加熱器應接在AB端。
(2)由圖乙可知,恒溫箱的溫度設定為40℃時,熱敏電阻R的阻值為90Ω,控制電路的總電阻為
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滑動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電阻R1=R總-R=120Ω-90Ω=30Ω
(3)因為當電磁繼電器吸引銜鐵閉合時,控制電路總電阻120Ω不變,由于滑動變阻器阻值調節范圍為0~30Ω,熱敏電阻R的阻值變化范圍為120Ω~90Ω,由圖乙知溫度小于40℃,因此恒溫箱的溫度只能調低于40℃。所以調節功能等級為合格。
故答案為:(1)AB (2)30歐姆(3) 調節功能等級為合格。因為當電磁繼電器吸引銜鐵閉合時,控制電路總電阻120歐不變,由于滑動變阻器阻值調節范圍為0~30歐,熱敏電阻R的阻值變化范圍為120歐~90歐,由圖乙知溫度小于40℃,因此恒溫箱的溫度只能調低于40℃。
(1)根據圖乙知道,熱敏電阻R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控制電路中的電流隨之增大,當控制電路中的電流大于等于設定的電流時,銜鐵被吸引閉合,電鍵K接通CD所在的電路,反之,接通AB所在的電路。則當溫度較低時,電鍵K接通AB所在的電路,當溫度較高時,電鍵K接通CD所在的電路,所以恒溫箱的加熱器應接在AB端。
(2)由圖乙可知,恒溫箱的溫度設定為40℃時,熱敏電阻R的阻值為90Ω,控制電路的總電阻為
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滑動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電阻
R1=R總-R=120Ω-90Ω=30Ω
(3)因為當電磁繼電器吸引銜鐵閉合時,控制電路總電阻120Ω不變,由于滑動變阻器阻值調節范圍為0~30Ω,熱敏電阻R的阻值變化范圍為120Ω~90Ω,由圖乙知溫度小于40℃,因此恒溫箱的溫度只能調低于40℃。所以調節功能等級為合格。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鄱阳县| 土默特左旗| 枞阳县| 临泽县| 拉萨市| 屯昌县| 信丰县| 北安市| 兴城市| 东丽区| 凤山县| 武宁县| 巴林右旗| 新民市| 嘉禾县| 邯郸市| 宿松县| 渑池县| 隆安县| 凤翔县| 高雄市| 军事| 额敏县| 孝义市| 阿尔山市| 临泉县| 逊克县| 涞水县| 华坪县| 万州区| 田阳县| 太康县| 宝丰县| 太原市| 鄢陵县| 循化| 钦州市| 木里| 昌平区|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