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科學試題1.(2024八下·余杭期中) 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月球土壤中含量較高的元素有氧、硅和鐵等,氧元素與鐵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C.質量不同 D.相對原子質量不同【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據元素的定義分析;【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故 氧元素與鐵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質子數不同 ,故選:A。2.(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是生活中常用來固定房門的“門吸”,它由磁鐵和金屬塊兩部分組成。制成金屬塊的材料可能是( )A.鋁 B.鐵 C.銀 D.銅【答案】B【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解析】【分析】磁體能夠吸引鐵磁性物質,據此分析。【解答】鐵、鈷、鎳等物質都是鐵磁性物質,容易被磁鐵吸引,因此制成金屬塊的材料可能是鐵,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3.(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所示,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電與保護原則的是( )A.使用測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金屬體B.遠離有此標志的設備C.同時將雙手分別接觸裸露的火線和零線D.不要使用絕緣皮破損的插頭【答案】C【知識點】測電筆的使用;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根據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A.使用測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金屬體,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為高壓帶電體,故應遠離,避免發生觸電事故,故B不符合題意;C.同時將雙手分別接觸裸露的火線和零線會形成雙線觸電,故C符合題意;D.使用絕緣皮破損的插頭,人接觸火線會發生觸電事故,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4.(2024八下·余杭期中)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事實 解釋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分子間的間隔變大B 一滴水中約1021個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加壓時氣體分子變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 分子構成不同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分子的性質分析;【解答】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是由于溫度過高是氣體分子間隔變大,氣體體積變大導致,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B、 一滴水中約1021個水分子 說明水分子很小,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是由于壓縮后使氣體分子的間隔變小,分子本身沒變,選項錯誤,符合題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構成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因此二者的化學性質不同 ,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5.(2024八下·余杭期中)2023年5月28日,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完成了首次商業航班飛行。飛機上以氯酸鈉為產氧劑提供氧氣。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A.2O B.O2 C.O D.O2-【答案】B【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解答】根據題意客舟,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化學符號O2。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6.(2024八下·余杭期中)據《武經總要》記載,古人將具有磁性的空心鐵魚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魚,多次將指南魚輕輕旋轉,待靜止后,觀察到魚尾總是指向南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指南魚能指方向是由于地磁場的存在B.指南魚存在南北兩個磁極C.指南魚的 “N” 應標注在魚頭D.指南魚周圍存在看不見的磁感線【答案】D【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地磁場【解析】【分析】A.根據地球上磁體指南北的性質判斷;B.根據磁體上磁極的分布規律判斷;C.根據南極和北極的定義判斷;D.根據磁感線的定義判斷。【解答】A.地球存在地磁場,地磁場和指南魚的磁場相互作用,因此魚尾指向地磁北極,地理的南極,A正確故A不符合題意;B.任何磁體都存在兩個不同的磁極,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指南魚尾指向南方,則為南極,應標 注“S”,指南魚的 “N” 應標注在魚頭,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指南魚周圍存在磁場,但是沒有磁感線,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7.(2024八下·余杭期中)根據磁感線的方向和小磁針靜止時的指向,判斷圖中錯誤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AB.根據磁體周圍磁感線的環繞方向判斷;CD.根據安培定則判斷螺線管的極性,根據磁極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判斷小磁針的指向。【解答】AB.在磁體外部,磁感線總是從N極出發回S極,A、B正確不符合題意;C.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左側為S極,右側為N極,由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針的左端應該為N即,故C錯誤符合題意;D.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左側為N極,右側為S極,螺線管內部的磁感線是由S極回到N極,小磁針N極所指方向為該處磁場的方向,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8.(2024八下·余杭期中) 科學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帶電的氧離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 (O4) 。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O4 是不帶電的分子 B.1 個 O4 分子含有2個O2 分子C.O4 與 O2 的性質完全相同 D.O4 和 O2 混合形成的是純凈物【答案】A【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意義以及分子的定義分析。【解答】A、根據 O4 化學式可知, O4 表示分子,分子是不帶電的,選項正確;B、1個 O4 分子含有4個氧原子,不含有O2分子,選項錯誤;C、 O4 與 O2 分子結構不同,性質不完全相同,選項錯誤;D、 O4 和 O2 是兩種不同物質,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不是純凈物,選項錯誤;故選:A。9.(2024八下·余杭期中) 下列有關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的大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唯一粒子C.離子是由原子得失電子形成的D.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答案】C【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分子原子離子的關系與轉化分析;【解答】A、分子的質量比其構成原子質量大,但不是所有的分子都比原子質量大,選項錯誤;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但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原子保持,選項錯誤;C、離子是由原子得失電子形成的,選項正確;D、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但有些原子內沒有中子,如氫原子核內沒有中子,選項錯誤;故選:C。10.(2024八下·余杭期中)某同學制作的試劑瓶標簽如圖,其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寫法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鋅的化學式為Zn,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氧化鐵的化學式為Fe2O3,故B錯誤符合題意;C.氯化鎂的化學式為MgCl2,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硫酸鉀的化學式為K2SO4,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1.(2024八下·余杭期中) 工業上用SO3 與水反應制硫酸 (H2SO4), 對于SO3 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表示三氧化硫這種物質B.表示三氧化硫這種物質由硫、氧兩種元素組成C.SO3 與 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相同D.三氧化硫中有4個原子【答案】D【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含義分析;【解答】A、 SO3 是三氧化硫的化學式,故表示三氧化硫這種物質,選項正確;B、根據化學式可知,三氧化硫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兩種元素,選項正確;C、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氫元素化合價為+1價,因此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價為+6價,硫酸中硫元素化合價也是+6價,選項正確;D、三氧化硫是由三氧化硫分子構成,一個三氧化硫分子中有1個硫原子和3個氧原子,共4個原子,選項錯誤;故選:D。12.(2024八下·余杭期中)在研究“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時,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下列四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圖甲中,手拿一塊條形磁鐵,逐漸靠近懸掛在鐵架臺上的另一個磁鐵的磁極B.圖乙中,將一條形磁鐵放在小車上,手拿另一條形磁鐵相互靠近C.圖丙中,兩人各拿一塊條形磁鐵,并將各自的一個磁極相互靠近D.圖丁中,手拿條形磁鐵,將磁極靠近小磁針的磁極【答案】C【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的操作過程,推測是否能夠出現明顯的排斥或吸引現象即可。【解答】A.當用條形磁鐵的靠近用細線懸掛的條形磁鐵時,若是同名磁極則相互排斥,若是異名磁極則相互吸引,故A不符合題意;B.將一個磁體放在小車上,當兩個磁極相互靠近時,能感受到磁極間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故B不符合題意;C.當兩人各拿一個磁體時,將各自的一個磁極相互靠近,能感受到磁極間的吸引或排斥作用,但效果不明顯,故C符合題意;D.當用條形磁鐵的一個磁極靠近小磁針時,若是同名則相互排斥,而且觀察到小磁針會旋轉,直到異名相互吸引,現象較明顯,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3.(2024八下·余杭期中)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akg,另一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b, 則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 )A. B. C. D.【答案】B【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分析;【解答】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原子的質量與碳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設該原子的質量為x,即,故選:B14.(2024八下·余杭期中) 某蛋白質的一個分子中含有2個硫原子,經測定其中含硫0.64%,則這種蛋白質分子的 相對分子質量是( )A.10 B.100 C.1000 D.10000【答案】D【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的定義計算;【解答】設該蛋白質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x,則,故選:D。15.(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所示為某電動機的原理圖,EF、PQ 為螺線管,abcd 為電動機的線圈,OO'為轉軸。閉合開關,線圈能朝一個方向持續轉動,則( )A.螺線管F 端為N 極 ,P 端 為N 極B.圖中線圈平面恰好處在平衡位置C.若將電源的正負極對調,轉動方向不變D.圖示裝置工作時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答案】C【知識點】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A.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B.根據平衡位置的定義判斷;C.通電導體的受力方向與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有關;D.根據能量轉化的知識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時大拇指指向左端,則螺線管E、P 端為N極,F、Q為S極,故A錯誤;B.平衡位置是指線圈平面與磁感線垂直的位置,故B不符合題意;C若將電源的正負極對調,電流方向變化,線圈轉動方向變化,故C符合題意;D.圖示裝置為電動機的原理,電動機工作時把電能轉化為能機械 ,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6.(2024八下·余杭期中)請用恰當的化學用語填空:(1)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標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 。(2)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答案】Al;;SO2;Na+、Cl-【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1)①根據地殼中元素的分布情況解答;②化合價的表示方法是在該元素(或原子團)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2)①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電小微粒;②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解答】(1)①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符號為Al;②氧化鎂(MgO)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表示為:;(2)①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表示為SO2;②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氯離子和鈉離子,鈉離子和氯離子的離子符號分別為:Na+、Cl-。17.(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為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的關系。(1)字母 a 、b 分別代表的是 , 。(2)從微觀角度看,化學變化的實質是 。【答案】原子;電子;分子離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根據構成物質的微粒的知識解答。根據原子構成的知識解答;(2)根據化學變化的本質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則a表示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則b表示電子。(2) 從微觀角度看,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離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18.(2024八下·余杭期中)發光二極管只允許電流從二極管的正極流入,負極流出。如圖所示,將兩只二極管與線圈連成并聯電路,并將兩只二極管的正負極接成相反情形。使磁鐵在線圈中左右移動,此時會看見兩只發光二極管輪流發光。該裝置發光根據的是 原理。 小波同學認為用一只發光二極管也可以,為什么要用兩只呢?我們可以這樣說服小波:實驗中要用兩只二極管的好處,是因為可以方便地研究 的關系。【答案】電磁感應;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運動方向【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1)根據電磁感應的原理分析解答;(2)根據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當磁鐵在線圈中移動時,線圈做了切割磁感線的運動,就會產生感應電流,因此二極管發光的原理為電磁感應現象。(2)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當不同方向的電流通過時,可以使不同的發光二極管發光,即用兩個二極管可以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方向的關系。19.(2024八下·余杭期中)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跟電流的方向有關系,可以用安培定則來判斷,如圖甲。單匝線圈的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也符合安培定則,如圖乙,則小磁針右側是 極 ( 填“N” 或 “S”)。 把兩個線圈A 和 B 掛在水平光滑的固定絕緣桿 MN上,如圖丙,當兩線圈通入方向相同的電流時, A、B 兩線圈之間的距離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N;變小【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安培定則判斷線圈的極性,根據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判斷小磁針的指向;(2)根據安培定則判斷單匝線圈的極性,根據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判斷吸引還是排斥即可。【解答】(1)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肢之間向外,此時大拇指指向右側,則通電線圈的右側是N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針左側是S極,右端為N。(2)根據安培定則可知,線圈A的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線圈B的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根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可知,線圈A和B會相互吸引,則它們將互相靠近,A、B兩線圈之間的距離將變小。20.(2024八下·余杭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的元素屬 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2)科學家宣布,現已人工合成了第135號元素,則此元素的質子數為 。(3)地殼中含量前兩位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學式)。(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是 ( 填 字 母 ) 。A.C和Ne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答案】非金屬;135;SiO2;BD【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元素名稱中含有金字旁,則為金屬元素;(2)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3)根據地殼中的元素分布解答;(4)同一行為同一周期,同一列為同一族。【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的元素是氟元素,氟中沒有“金”字頭,屬于非金屬元素;(2)根據“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可知,則此元素的質子數為135;(3)地殼中含量前兩位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其化學式為SiO2;(4)根據圖片可知,Be和Mg、F和Cl均位于同一族,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C和Ne、Al和Si不位于同一族,化學性質不相似。故選BD。21.(2024八下·余杭期中)C-14 是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的碳原子,具有放射性,科學家利用C-14來測定古代遺存物的“年齡”。大氣中的C-14 能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物先被植物吸收, 后被動物納入。只要植物或動物生存著,伴隨新陳代謝, C-14 就會在機體內保持一定的 平衡。而當有機體死亡后,其組織內的C-14 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開始衰變并逐漸消失。 對于任何含碳物質,只要測定剩余放射性C-14 的含量,再結合其半衰期,就可推斷出年 代。請根據短文回答下列問題:(1)與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 C-12 原子相比, C-14 原子結構上的不同是 不同。(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A.C-14 原子屬于碳元素B.C-14 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4C.C-14 原子比 C-12 原子的質量大【答案】中子數;AC【知識點】元素的概念;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1)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不同的中子數;(2)A.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B.核電荷數=質子數;C.比較二者的相對原子質量大小即可。【解答】(1)同樣為碳元素,則二者的質子數相同,都是6。碳12原子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碳14原子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那么它們結構上的不同是:中子數不同;(2)A.碳14是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的碳原子,屬于碳元素,故A正確;B.C-14原子的質子數為6,根據“質子數=核電荷數”可知,故核電荷數也為6,故B錯誤;C.碳12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12,碳14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因此碳14比普通碳原子質量大,故C正確。故選AC。22.(2024八下·余杭期中)測電筆可用來辨別火線和零線,當氖管發光時說明接觸的是火線。在圖甲中正確 的使用方法是 (填 “A” 或 “B”) 。 圖乙所示的是家庭電路中的某一部分,電工師 傅在檢查電路的過程中發現:閉合開關 S1 和 S2, 只 有L1 發光,用測電筆測 a 、b 、c 、d 四個接線點,發現只有在c 點氖管不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是 ( 填“ab 間斷路”“cd間斷路”或“L2 斷路”)。【答案】B;cd間斷路【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測電筆的使用【解析】【分析】(1)根據測電筆的使用方法解答;(2)正常情況下,測電筆接觸火線時發光,接觸零線時不發光,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使用測電筆時,人體要接觸筆尾的金屬體,則正確的是B。(2)閉合開關S1和S2,只有L1發光,說明L1所在電路與c點左邊的零線部分均正常。L2不發光,則其所在電路出現斷路現象,用測電筆測a、b、c、d四個接線點,發現只有在c點氖管不發光,說明bd之間連接均正常,故障為cd間斷路。23.(2024八下·余杭期中)為探究保險絲熔斷的原因,小明連接了圖所示的電路。(1)保險絲是采用電阻率較大、熔點較 (填“高”或“低”)的材料制成的。(2)接通電源,依次閉合各小燈泡支路的開關,可以看到電流表的示數 ,但保險絲不熔斷。(3)當閉合電爐絲支路的開關時,發現保險絲被熔斷了,說明保險絲發生熔斷現象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低;變大;電路中的電流過大【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1)根據保險絲材料的特點解答;(2)根據并聯電路干路電流等于支路電流之和解答;(3)根據電爐絲的電功率較大分析。【解答】(1)保險絲是采用電阻率較大、熔點較低的材料制成的。(2)根據圖片可知,電流表在干路上測干路電流,則電流表的示數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依次閉合各小燈泡支路的開關,則支路電流越來越多,那么可以看到電流表的示數逐漸增大。(3)電爐絲的電功率較大,則當閉合電爐絲支路的開關時熔絲被熔斷,說明可能是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引起電路中的電流過大。24.(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是課堂上老師做的演示實驗。在原來靜止的小磁針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導線。 閉合開關,小磁針發生了轉動。某同學看了實驗后想到:小磁針轉動肯定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這個力是誰施加給它的呢 他做了如下幾種猜想:①可能是風吹;②可能是小磁針旁磁鐵的吸引;③還可能是直導線中有電流通過時產生了磁場。(1)該同學得出“小磁針轉動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的結論,其依據是 。(2)為了使實驗有明顯現象,直導線應 放置 (填“南北”或“東西”)。(3)用燒杯將小磁針罩住是為了驗證猜想 ( 填序號) 。(4)為了驗證是“直導線中通過的電流產生的磁場使小磁針轉動”這一事實,最簡單的實驗操作是 。【答案】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南北;①;斷開開關,觀察小磁針是否立即回到原來的南北指向【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解析】【分析】(1)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2)當導線與小磁針平行放置時,小磁針受到的電磁力最大,偏轉角度最明顯;(3)罩住的小磁針不受外面空氣流動的影響;(4)如果小磁針的指向變化與電流有關,那么切斷電流后,小磁針不受磁力,會回到原來的位置。【解答】(1)因為小磁針由靜止開始轉動,其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即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那么可以得出小磁針受到了力的作用。(2)為了使實驗有明顯現象,直導線應南北放置,與小磁針平行,當小磁針受力發生偏轉;(3)用燒杯將小磁針罩住后防止風吹,是為了驗證猜想①。(4)如果驗證是不是電流產生的磁場使小磁針轉動,可以斷開開關,讓電流消失,看看小磁針是否會回到原來的南北指向。25.(2024八下·余杭期中)斷路器因方便、安全,被廣泛使用。(1)圖示為斷路器的工作原理圖,當電流過大時,它的工作順序是 (填字母) ;① 簧鎖裝置脫開;②接觸點斷開;③ 電流過大,雙金屬片發熱就多;④雙金屬片彎曲,觸動簧鎖裝置A.③④②①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2)一般固體受熱時,在各個方向上的長度都會膨大,在冷卻時都會縮小。物體在某一方向上長度的膨脹稱為線膨脹。下表是科技小組的同學探究影響物體線膨脹因素的實驗記錄,請根據實驗記錄回答:實驗序號 材料 升高的溫度(℃) 原長(m) 伸 長 量 ( mm )1 黃銅 10 1.00000 0.192 黃銅 10 2.00000 0.383 康銅 10 1.00000 0.154 康銅 30 1.00000 0.655 鋁 10 2.00000 0.466 鋁 30 1.00000 0.69①從3、4兩組實驗記錄可以看出物體的伸長量與 有關 ;② 如圖所示的電熱設備中有一個由黃銅片與康銅片雙金屬合在一起的溫控開關,溫度升高時,雙金屬片向上彎曲,使電路斷開,根據上面的實驗記錄確定雙金屬片上下層的材料分別是 (填“黃銅和康銅”或“康銅和黃銅”)。【答案】B;升高的溫度;康銅和黃銅【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電流變化引起熱量變化,熱量變化引起膨脹程度變化,進而引起雙金屬片形狀變化,最后引起觸點的位置變化;(2)①根據表格數據分析3、4中哪個因素不同即可;②根據彎曲方向確定膨脹程度大小,再根據表格數據確定對應的材料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當電流過大時,雙金屬片發熱就多, 此時雙金屬片彎曲,觸動簧鎖裝置。此時簧鎖裝置脫開,導致接觸點斷開,那么正確順序是③④①②。故選B。(2)①3、4兩組實驗中,只有升高的溫度不同,伸長量也不同,因此可以得到:伸長量與升高的溫度有關。②據圖可知,雙金屬片向上彎曲,說明上面的金屬碰撞程度小于下面的金屬。 從表中1、3兩組實驗數據可知,康銅的線膨脹較小,故雙金屬片與簧鎖裝置靠近的一邊是康銅,另 一側是黃銅。26.(2024八下·余杭期中)利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在研究“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實驗中:(1)應在從M、N之間接入 (填“小量程電流表”“電源”或“燈泡”),裝置中的導體棒應選用輕質的 (填“鐵棒”或“鋁棒”);(1)如圖乙中,磁體間磁場的磁感線方向都是從磁體N極水平指向S極,且線圈所處的空間磁場強弱是恒定不變的,通電ab段和cd段受到的兩個力,這兩個力 (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2)要使圖乙中的線圈持續轉動,應在其外部加裝 ,自動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答案】電源;鋁棒;不是;換向器【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1)①根據實驗過程確定要使用的實驗器材;②鐵磁性物質能被磁鐵吸引,會影響實驗結果;(2)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3)根據換向器在直流電動機中的作用解答。【解答】(1)①根據題意可知,研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時,就必須有電流經過磁場中的導體,因此必須有電源,所以在M、N之間應接電源。②鐵棒能夠被磁體吸引,會影響實驗效果,所以通電導體不能為磁性材料,應選用鋁棒。(2)在乙圖中,磁場方向相同,但是通過ab和cd段導線的電流方向不同,即二者受力方向不同,因此這兩個力不是一對平衡力。(3)當為了使線圈能持續轉動,應該在外部加裝換向器,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27.(2024八下·余杭期中)學習了電磁鐵,小明想:“電磁鐵兩極磁性強弱是否相同呢 ”如圖是他探究該猜想的裝置圖。(1)通電后,電磁鐵A 端是 極。(2)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P, 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然后保持滑片P 的位置不變, ,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3)若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相同,則初步可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S;對調電源的正負極;電磁鐵兩極磁性強弱相同【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2)根據探究目的確定接下來的操作步驟;(3)如果電磁鐵的磁場強弱不變,那么鐵皮受到的吸引力大小不變,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時大拇指指向下端,則電磁鐵B端是N極,A 端是S極。(2)要判斷電磁鐵兩極磁性強弱是否相同,應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改變電磁鐵的兩極,觀察吸引薄鐵片的程度,因此要保持滑片P 的位置不變,對調電源的正負極。(3)若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相同,表示受到的力大小相同,則得出:電磁鐵兩極磁性強弱相同。28.(2024八下·余杭期中)在探究“產生感應電流條件”的實驗中,用導線將金屬棒、開關、靈敏電流計連接成如圖所示的電路。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1)靈敏電流計的作用是 。若不論如何移動金屬棒都未發現電流計指針偏轉,那么你認為首先應該關注的器材是 ;(2)在實驗中,小金發現電流計指針擺動的角度有時會不同。于是,他想探究產生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經過思考后,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猜想1:與磁場的方向有關;猜想2:與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猜想3:與磁場的強弱有關。① 如圖,為了驗證猜想1是否正確,小金使金屬棒以3.0cm/s的速度水平勻速向右運動(假定運動區域的磁場強弱相同),讀出電流計的示數為6mA。然后,將磁體上下顛倒,使金屬棒仍以3.0cm/s的速度水平勻速向右運動,發現電流計的示數仍為6mA。這說明猜想1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② 在驗證猜想2時,在同一磁體中使金屬棒以不同的速度大小水平勻速向右運動,讀出電流計測出的數值,記錄的部分數據如表:實驗序號 1 2 3 4 5速度v/ 1.0 1.5 3.0 3.5 4.0感應電流I/mA 2 3 6 7 8.由表格能得到的結論是 。【答案】檢測感應電流的產生;開關;錯誤;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大小有關,導體運動越快,感應電流越大(或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在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成正比)【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1)①根據靈敏電流計的作用解答;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①閉合電路;②部分導體;③做切割磁感線運動;(2)①當導體的方向改變時,如果電流大小改變,說明二者有關;否則,二者無關;②根據表格數據得出結論即可。【解答】(1)①在探究“產生感應電流條件”的實驗中,當產生感應電流時,靈敏電流計的指針會發生偏轉,則靈敏電流計的作用是檢測感應電流的產生。②不論如何移動金屬棒都未發現電流計指針偏轉,說明沒有感應電流產生,那么可能電路不是通路,即首先應該關注開關是否閉合。(2)①根據題意可知,當導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時,電流計的示數不變,那么說明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方向無關,猜想1是錯誤的。②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可知: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大小有關,導體運動越快,感應電流越大。29.(2024八下·余杭期中)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原子結構模型如圖,相關信息如表,試回答;名稱 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氕 H 1氘 D 2氚 T 3(1)原子結構模型中的“ ”表示的粒子是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 一個超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其化學式可表示為 。(3)重水是由氘和氧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可表示為 D2O, 重水和普通水化學性質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質量約占0.02%,則10噸海水中所含氘的質量是 kg。【答案】質子;T2O;0.4【知識點】模型與符號;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相同元素具有相同的質子數,質子數是不同元素的標志;(2)根據描述確定超重水的分子構成即可;(3)用海水質量×0.02%計算重水質量,再乘以重水中氘的質量分數即可。【解答】(1)氕、氘、氚是同種元素,則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根據圖片可知,其核內“ ”的數量都是1,則“” 表示的粒子是質子。(2)根據表格可知,氚原子的符號為T,一個超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則其化學式可寫為T2O。(3)10噸海水中所含氘的質量=10噸×0.02%××100%=0.4kg。30.(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所示是小明利用光敏電阻為居民樓門口設計的一種智能照明電路。燈L天暗時自動發光,天亮時自動熄滅,控制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R1為定值電阻。R2為光敏電阻,其阻值會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大而減小。(1)受控電路中導線a端應連接照明電路的 (填“火線”或“零線”);(2)請說明智能照明燈天暗時自動發光的工作原理。 【答案】火線;天暗時,光敏電阻R2的電阻增大。根據R總=R1+R2可知,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此時控制電路中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減弱,彈簧將銜鐵拉起來,動觸點向上移動,接通工作電路,燈泡發光【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解析】【分析】(1)根據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知識解答;(2)當天暗下來時,根據光敏電阻的變化規律確定總電阻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分析總電流的變化,進而確定電磁鐵的強弱變化,弄清銜鐵的位置改變即可。【解答】(1)為了用電安全,開關在家庭電路中要接在火線和用電器之間,而電磁繼電器在電路中相當于是開關,且與a相連,所以受控電路中導線a端應連接照明電路的火線。(2)根據題意可知,天暗時,光敏電阻R2的電阻增大。根據R總=R1+R2可知,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此時控制電路中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減弱,彈簧將銜鐵拉起來,動觸點向上移動,接通工作電路,燈泡發光。31.(2024八下·余杭期中)蔗糖是重要的食品和調味品,易溶于水形成蔗糖溶液,其化學式為。(1)從物質的分類看,蔗糖溶液屬于 (填“單質”“化合物”“純凈物”或“混合物”)。(2)蔗糖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3)若使蔗糖中氧元素的質量與36克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相等,則蔗糖的質量是多少 (請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4)蔗糖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可能是 (填字母)。A.2% B.5% C.7% D.14%【答案】混合物;72∶11∶88;36克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為,則蔗糖的質量為。答:若使蔗糖中氧元素的質量與36克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相等,則蔗糖的質量是62.2g。;C【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1)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2)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3)根據氧元素的質量相等,利用“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列式計算即可;(4)分別計算出純蔗糖和純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而蔗糖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在二者之間。【解答】(1)蔗糖溶液中由蔗糖和水兩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2)根據化學式 可知,蔗糖中碳、氫、氧的質量比=(12×12):(1×22):(16×11)=72:11:88;(4)蔗糖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則蔗糖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應該在二者之間,即它的范圍為6.4%~11.1%,故選C。32.(2024八下·余杭期中)為實現自動控制,小明同學利用電磁繼電器(電磁鐵線圈電阻不計)制作了具有延時加熱、保溫、消毒等功能的恒溫調奶器,其電路圖如圖甲所示。控制電路中,電壓U1=3V,定值電阻,熱敏電阻R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工作電路中,電壓U=220V,,。已知水溫達到80℃時銜鐵會跳起。(1)電磁鐵的優點是 (說出一項即可);(2)求銜鐵剛跳起時,通過電磁鐵線圈的電流; (3)如果想升高水被加熱的最高溫度,可以 R0的阻值或者 電源的電壓。(均填“增大”或“減小”)【答案】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控制;0.02A;減小;增大【知識點】電路的動態分析;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電磁鐵的優點解答;(2)根據乙圖確定80℃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根據R控=R+R0計算控制電路的總電阻,最后根據計算控制電路的電流;(3)電磁鐵吸合時需要的磁場力相同,則此時電流大小不變,據此結合歐姆定律,分析電阻和電源電壓的變化即可。【解答】(1)電磁鐵的優點是: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控制,磁性的大小可以改變,磁極方向可以改變;(2)根據乙圖可知,當溫度為80℃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100Ω,控制電路的總電阻R控=R+R0=100Ω+50Ω=150Ω;銜鐵剛跳起時,通過電磁鐵線圈的電流。(3)電磁鐵吸合時,通過它的電流大小不變,則總電阻不變。如果想升高水被加熱的最高溫度,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變大。根據R總=R0+R變可知,可以減小R0的阻值;如果R0不變,那么總電阻變大,根據U=IR可知,此時可以增大電源的電壓。33.(2024八下·余杭期中)從原子論到分子學說,原子——分子論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03年,道爾頓提出原子論,認為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單質由原子直接構成,同種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結合;化合物由“復雜原子”構成,“復雜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數比例簡單構成。材料二:1811年,阿伏加德羅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學說。對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當于道爾頓所謂的“復雜原子”;對于單質而言,同種原子可以結合成單質原子。(1)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格部分:物質 甲烷 氯氣 五氧化二磷 氦氣構成物質的微粒 (寫微粒符號) CH4 Cl2 P2O5 (2)表中微粒中符合道爾頓“復雜原子”的是 (寫化學式)。(3)五氧化二磷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4)你同意材料一中加點文字部分的觀點嗎 答: (填“同意”或“不同意”),請選用(1)表中的物質說明理由: 。(5)從原子論的創立到分子學說的提出,談談你對科學理論的發展有何感想 。【答案】He;CH4、P2O5;142;不同意;表格中的氯氣(Cl2)就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科學理論的發展需要大膽創新(或科學理論是不斷傳承和發展的)【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氦氣的表示方法解答;(2)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3)根據氯氣的化學式分析解答;(4)根據自己對科學探究的認識解答。【解答】(1)氦氣由氦原子直接構成的,其化學式為He;(2)根據題意可知,“復雜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數比例簡單構成”,表格中CH4、P2O5分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屬于復雜原子;(3)根據化學式 P2O5 可知,五氧化二磷的相對分子質量=31×2+16×5=142;(4)我不同意加點部分的觀點,理由:表格中的氯氣(Cl2)就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5)阿伏加德羅的分子學說在道爾頓的原子論上推陳出新,表明科學理論是不斷傳承和發展的,科學理論的發展需要大膽創新。34.(2024八下·余杭期中)小明同學學習了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的知識后,仔細觀察了家里電水壺的三腳插頭(如圖)。(1)他發現腳E 比其他兩腳稍長一些,請你幫小明解釋一下。(2)小明爸爸將電水壺的三腳插頭銅片E 拆除,以便能在墻上的兩孔插座上使用,這種做法存在什么安全隱患 【答案】(1)根據題意可知,標有“E”字的插腳為接地線,比其他兩腳稍長一些。這樣插插頭時先接地,拔插頭時后離開地線,從而保證漏電時的用電安全;(2) 將電水壺的三腳插頭銅片E 拆除, 這樣使用插頭會使電水壺的金屬外殼不能接地,容易出現觸電事故。【知識點】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1)插腳長度大,先接觸后斷開,據此分析E腳長的優點;(2)注意分析此時插頭是否接地即可。【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標有“E”字的插腳為接地線,比其他兩腳稍長一些。這樣插插頭時先接地,拔插頭時后離開地線,從而保證漏電時的用電安全;(2) 將電水壺的三腳插頭銅片E 拆除, 這樣使用插頭會使電水壺的金屬外殼不能接地,容易出現觸電事故。35.(2024八下·余杭期中)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 一百多年來,科學家通過實驗與推理不斷糾正錯誤認識,逐步揭開原子的構成。(1)1897年,湯姆生通過實驗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他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物質,他推測的依據是 。(2)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著名的a 粒子散射實驗 (圖1),實驗現象如圖2。由實驗現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結論有 (填字母)。A.原子核帶正電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C.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原子內部有很大的空間(3)1919年,盧瑟福又用α粒子核轟擊氮原子核,發現了一種新粒子,這種粒子帶一個 單位的正電荷,其質量與氫原子相近,這種粒子的名稱為 。(4)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借助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原子在物質表面的排列狀況。 下列有關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中,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A.掃描隧道顯微鏡可確定原子的真實存在B.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原子的內部結構C.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答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ABD;質子;AC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 (1)根據湯姆森發現了電子解答;(2)根據①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中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原子不是一個實心球體;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內有含有帶正電荷的微粒,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使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說明金原子中有體積很小,質量大的原子核;結合所學原子的構成知識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進行分析;(4)根據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來分析【解答】(1)湯姆森通過實驗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他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物質,推測的依據是原子不顯電性;(2)A.α粒子帶正電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說明原子核帶正電荷,故A正確;B.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說明金原子中有體積很小、質量大的原子核,故B正確;C.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無法得出原子核的構成,故C錯誤;D.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金原子中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原子不是一個實心球體,故D正確。故選ABD;(3)根據題意可知,氫原子中含有1個質子和一個電子,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質子就是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微粒,所以這種粒子的名稱為質子;(4)A.根據題意可知,掃描隧道顯微鏡可確定原子的真實存在,故A正確;B.掃描隧道顯微鏡不能觀察到原子的內部結構,只能確定原子可再分,故B錯誤;C.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故C正確;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故D正確。故選ACD。1 /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科學試題1.(2024八下·余杭期中) 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月球土壤中含量較高的元素有氧、硅和鐵等,氧元素與鐵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C.質量不同 D.相對原子質量不同2.(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是生活中常用來固定房門的“門吸”,它由磁鐵和金屬塊兩部分組成。制成金屬塊的材料可能是( )A.鋁 B.鐵 C.銀 D.銅3.(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所示,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電與保護原則的是( )A.使用測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金屬體B.遠離有此標志的設備C.同時將雙手分別接觸裸露的火線和零線D.不要使用絕緣皮破損的插頭4.(2024八下·余杭期中)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事實 解釋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分子間的間隔變大B 一滴水中約1021個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加壓時氣體分子變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 分子構成不同A.A B.B C.C D.D5.(2024八下·余杭期中)2023年5月28日,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完成了首次商業航班飛行。飛機上以氯酸鈉為產氧劑提供氧氣。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A.2O B.O2 C.O D.O2-6.(2024八下·余杭期中)據《武經總要》記載,古人將具有磁性的空心鐵魚放入水中漂浮制成指南魚,多次將指南魚輕輕旋轉,待靜止后,觀察到魚尾總是指向南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指南魚能指方向是由于地磁場的存在B.指南魚存在南北兩個磁極C.指南魚的 “N” 應標注在魚頭D.指南魚周圍存在看不見的磁感線7.(2024八下·余杭期中)根據磁感線的方向和小磁針靜止時的指向,判斷圖中錯誤的是( )A. B.C. D.8.(2024八下·余杭期中) 科學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帶電的氧離子得到了新型氧分子 (O4) 。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O4 是不帶電的分子 B.1 個 O4 分子含有2個O2 分子C.O4 與 O2 的性質完全相同 D.O4 和 O2 混合形成的是純凈物9.(2024八下·余杭期中) 下列有關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的大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唯一粒子C.離子是由原子得失電子形成的D.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10.(2024八下·余杭期中)某同學制作的試劑瓶標簽如圖,其中不正確的是( )A. B. C. D.11.(2024八下·余杭期中) 工業上用SO3 與水反應制硫酸 (H2SO4), 對于SO3 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表示三氧化硫這種物質B.表示三氧化硫這種物質由硫、氧兩種元素組成C.SO3 與 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相同D.三氧化硫中有4個原子12.(2024八下·余杭期中)在研究“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時,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下列四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圖甲中,手拿一塊條形磁鐵,逐漸靠近懸掛在鐵架臺上的另一個磁鐵的磁極B.圖乙中,將一條形磁鐵放在小車上,手拿另一條形磁鐵相互靠近C.圖丙中,兩人各拿一塊條形磁鐵,并將各自的一個磁極相互靠近D.圖丁中,手拿條形磁鐵,將磁極靠近小磁針的磁極13.(2024八下·余杭期中)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akg,另一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b, 則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 )A. B. C. D.14.(2024八下·余杭期中) 某蛋白質的一個分子中含有2個硫原子,經測定其中含硫0.64%,則這種蛋白質分子的 相對分子質量是( )A.10 B.100 C.1000 D.1000015.(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所示為某電動機的原理圖,EF、PQ 為螺線管,abcd 為電動機的線圈,OO'為轉軸。閉合開關,線圈能朝一個方向持續轉動,則( )A.螺線管F 端為N 極 ,P 端 為N 極B.圖中線圈平面恰好處在平衡位置C.若將電源的正負極對調,轉動方向不變D.圖示裝置工作時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16.(2024八下·余杭期中)請用恰當的化學用語填空:(1)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標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 。(2)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17.(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為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的關系。(1)字母 a 、b 分別代表的是 , 。(2)從微觀角度看,化學變化的實質是 。18.(2024八下·余杭期中)發光二極管只允許電流從二極管的正極流入,負極流出。如圖所示,將兩只二極管與線圈連成并聯電路,并將兩只二極管的正負極接成相反情形。使磁鐵在線圈中左右移動,此時會看見兩只發光二極管輪流發光。該裝置發光根據的是 原理。 小波同學認為用一只發光二極管也可以,為什么要用兩只呢?我們可以這樣說服小波:實驗中要用兩只二極管的好處,是因為可以方便地研究 的關系。19.(2024八下·余杭期中)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跟電流的方向有關系,可以用安培定則來判斷,如圖甲。單匝線圈的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也符合安培定則,如圖乙,則小磁針右側是 極 ( 填“N” 或 “S”)。 把兩個線圈A 和 B 掛在水平光滑的固定絕緣桿 MN上,如圖丙,當兩線圈通入方向相同的電流時, A、B 兩線圈之間的距離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0.(2024八下·余杭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的元素屬 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2)科學家宣布,現已人工合成了第135號元素,則此元素的質子數為 。(3)地殼中含量前兩位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學式)。(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是 ( 填 字 母 ) 。A.C和Ne B.Be 和 Mg C.Al 和 Si D.F 和 Cl21.(2024八下·余杭期中)C-14 是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的碳原子,具有放射性,科學家利用C-14來測定古代遺存物的“年齡”。大氣中的C-14 能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物先被植物吸收, 后被動物納入。只要植物或動物生存著,伴隨新陳代謝, C-14 就會在機體內保持一定的 平衡。而當有機體死亡后,其組織內的C-14 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開始衰變并逐漸消失。 對于任何含碳物質,只要測定剩余放射性C-14 的含量,再結合其半衰期,就可推斷出年 代。請根據短文回答下列問題:(1)與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 C-12 原子相比, C-14 原子結構上的不同是 不同。(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A.C-14 原子屬于碳元素B.C-14 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4C.C-14 原子比 C-12 原子的質量大22.(2024八下·余杭期中)測電筆可用來辨別火線和零線,當氖管發光時說明接觸的是火線。在圖甲中正確 的使用方法是 (填 “A” 或 “B”) 。 圖乙所示的是家庭電路中的某一部分,電工師 傅在檢查電路的過程中發現:閉合開關 S1 和 S2, 只 有L1 發光,用測電筆測 a 、b 、c 、d 四個接線點,發現只有在c 點氖管不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是 ( 填“ab 間斷路”“cd間斷路”或“L2 斷路”)。23.(2024八下·余杭期中)為探究保險絲熔斷的原因,小明連接了圖所示的電路。(1)保險絲是采用電阻率較大、熔點較 (填“高”或“低”)的材料制成的。(2)接通電源,依次閉合各小燈泡支路的開關,可以看到電流表的示數 ,但保險絲不熔斷。(3)當閉合電爐絲支路的開關時,發現保險絲被熔斷了,說明保險絲發生熔斷現象可能的原因是 。24.(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是課堂上老師做的演示實驗。在原來靜止的小磁針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導線。 閉合開關,小磁針發生了轉動。某同學看了實驗后想到:小磁針轉動肯定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這個力是誰施加給它的呢 他做了如下幾種猜想:①可能是風吹;②可能是小磁針旁磁鐵的吸引;③還可能是直導線中有電流通過時產生了磁場。(1)該同學得出“小磁針轉動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的結論,其依據是 。(2)為了使實驗有明顯現象,直導線應 放置 (填“南北”或“東西”)。(3)用燒杯將小磁針罩住是為了驗證猜想 ( 填序號) 。(4)為了驗證是“直導線中通過的電流產生的磁場使小磁針轉動”這一事實,最簡單的實驗操作是 。25.(2024八下·余杭期中)斷路器因方便、安全,被廣泛使用。(1)圖示為斷路器的工作原理圖,當電流過大時,它的工作順序是 (填字母) ;① 簧鎖裝置脫開;②接觸點斷開;③ 電流過大,雙金屬片發熱就多;④雙金屬片彎曲,觸動簧鎖裝置A.③④②①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2)一般固體受熱時,在各個方向上的長度都會膨大,在冷卻時都會縮小。物體在某一方向上長度的膨脹稱為線膨脹。下表是科技小組的同學探究影響物體線膨脹因素的實驗記錄,請根據實驗記錄回答:實驗序號 材料 升高的溫度(℃) 原長(m) 伸 長 量 ( mm )1 黃銅 10 1.00000 0.192 黃銅 10 2.00000 0.383 康銅 10 1.00000 0.154 康銅 30 1.00000 0.655 鋁 10 2.00000 0.466 鋁 30 1.00000 0.69①從3、4兩組實驗記錄可以看出物體的伸長量與 有關 ;② 如圖所示的電熱設備中有一個由黃銅片與康銅片雙金屬合在一起的溫控開關,溫度升高時,雙金屬片向上彎曲,使電路斷開,根據上面的實驗記錄確定雙金屬片上下層的材料分別是 (填“黃銅和康銅”或“康銅和黃銅”)。26.(2024八下·余杭期中)利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在研究“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實驗中:(1)應在從M、N之間接入 (填“小量程電流表”“電源”或“燈泡”),裝置中的導體棒應選用輕質的 (填“鐵棒”或“鋁棒”);(1)如圖乙中,磁體間磁場的磁感線方向都是從磁體N極水平指向S極,且線圈所處的空間磁場強弱是恒定不變的,通電ab段和cd段受到的兩個力,這兩個力 (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2)要使圖乙中的線圈持續轉動,應在其外部加裝 ,自動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27.(2024八下·余杭期中)學習了電磁鐵,小明想:“電磁鐵兩極磁性強弱是否相同呢 ”如圖是他探究該猜想的裝置圖。(1)通電后,電磁鐵A 端是 極。(2)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P, 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然后保持滑片P 的位置不變, ,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3)若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相同,則初步可得出的結論是 。28.(2024八下·余杭期中)在探究“產生感應電流條件”的實驗中,用導線將金屬棒、開關、靈敏電流計連接成如圖所示的電路。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1)靈敏電流計的作用是 。若不論如何移動金屬棒都未發現電流計指針偏轉,那么你認為首先應該關注的器材是 ;(2)在實驗中,小金發現電流計指針擺動的角度有時會不同。于是,他想探究產生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經過思考后,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猜想1:與磁場的方向有關;猜想2:與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猜想3:與磁場的強弱有關。① 如圖,為了驗證猜想1是否正確,小金使金屬棒以3.0cm/s的速度水平勻速向右運動(假定運動區域的磁場強弱相同),讀出電流計的示數為6mA。然后,將磁體上下顛倒,使金屬棒仍以3.0cm/s的速度水平勻速向右運動,發現電流計的示數仍為6mA。這說明猜想1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② 在驗證猜想2時,在同一磁體中使金屬棒以不同的速度大小水平勻速向右運動,讀出電流計測出的數值,記錄的部分數據如表:實驗序號 1 2 3 4 5速度v/ 1.0 1.5 3.0 3.5 4.0感應電流I/mA 2 3 6 7 8.由表格能得到的結論是 。29.(2024八下·余杭期中)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原子結構模型如圖,相關信息如表,試回答;名稱 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氕 H 1氘 D 2氚 T 3(1)原子結構模型中的“ ”表示的粒子是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 一個超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其化學式可表示為 。(3)重水是由氘和氧組成的化合物,化學式可表示為 D2O, 重水和普通水化學性質相似。在海水中重水的質量約占0.02%,則10噸海水中所含氘的質量是 kg。30.(2024八下·余杭期中)如圖所示是小明利用光敏電阻為居民樓門口設計的一種智能照明電路。燈L天暗時自動發光,天亮時自動熄滅,控制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R1為定值電阻。R2為光敏電阻,其阻值會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大而減小。(1)受控電路中導線a端應連接照明電路的 (填“火線”或“零線”);(2)請說明智能照明燈天暗時自動發光的工作原理。 31.(2024八下·余杭期中)蔗糖是重要的食品和調味品,易溶于水形成蔗糖溶液,其化學式為。(1)從物質的分類看,蔗糖溶液屬于 (填“單質”“化合物”“純凈物”或“混合物”)。(2)蔗糖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3)若使蔗糖中氧元素的質量與36克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相等,則蔗糖的質量是多少 (請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4)蔗糖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可能是 (填字母)。A.2% B.5% C.7% D.14%32.(2024八下·余杭期中)為實現自動控制,小明同學利用電磁繼電器(電磁鐵線圈電阻不計)制作了具有延時加熱、保溫、消毒等功能的恒溫調奶器,其電路圖如圖甲所示。控制電路中,電壓U1=3V,定值電阻,熱敏電阻R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工作電路中,電壓U=220V,,。已知水溫達到80℃時銜鐵會跳起。(1)電磁鐵的優點是 (說出一項即可);(2)求銜鐵剛跳起時,通過電磁鐵線圈的電流; (3)如果想升高水被加熱的最高溫度,可以 R0的阻值或者 電源的電壓。(均填“增大”或“減小”)33.(2024八下·余杭期中)從原子論到分子學說,原子——分子論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03年,道爾頓提出原子論,認為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單質由原子直接構成,同種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結合;化合物由“復雜原子”構成,“復雜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數比例簡單構成。材料二:1811年,阿伏加德羅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學說。對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當于道爾頓所謂的“復雜原子”;對于單質而言,同種原子可以結合成單質原子。(1)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格部分:物質 甲烷 氯氣 五氧化二磷 氦氣構成物質的微粒 (寫微粒符號) CH4 Cl2 P2O5 (2)表中微粒中符合道爾頓“復雜原子”的是 (寫化學式)。(3)五氧化二磷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4)你同意材料一中加點文字部分的觀點嗎 答: (填“同意”或“不同意”),請選用(1)表中的物質說明理由: 。(5)從原子論的創立到分子學說的提出,談談你對科學理論的發展有何感想 。34.(2024八下·余杭期中)小明同學學習了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的知識后,仔細觀察了家里電水壺的三腳插頭(如圖)。(1)他發現腳E 比其他兩腳稍長一些,請你幫小明解釋一下。(2)小明爸爸將電水壺的三腳插頭銅片E 拆除,以便能在墻上的兩孔插座上使用,這種做法存在什么安全隱患 35.(2024八下·余杭期中)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 一百多年來,科學家通過實驗與推理不斷糾正錯誤認識,逐步揭開原子的構成。(1)1897年,湯姆生通過實驗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他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物質,他推測的依據是 。(2)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著名的a 粒子散射實驗 (圖1),實驗現象如圖2。由實驗現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結論有 (填字母)。A.原子核帶正電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C.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原子內部有很大的空間(3)1919年,盧瑟福又用α粒子核轟擊氮原子核,發現了一種新粒子,這種粒子帶一個 單位的正電荷,其質量與氫原子相近,這種粒子的名稱為 。(4)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借助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原子在物質表面的排列狀況。 下列有關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中,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A.掃描隧道顯微鏡可確定原子的真實存在B.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原子的內部結構C.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根據元素的定義分析;【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故 氧元素與鐵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質子數不同 ,故選:A。2.【答案】B【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解析】【分析】磁體能夠吸引鐵磁性物質,據此分析。【解答】鐵、鈷、鎳等物質都是鐵磁性物質,容易被磁鐵吸引,因此制成金屬塊的材料可能是鐵,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3.【答案】C【知識點】測電筆的使用;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根據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A.使用測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金屬體,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為高壓帶電體,故應遠離,避免發生觸電事故,故B不符合題意;C.同時將雙手分別接觸裸露的火線和零線會形成雙線觸電,故C符合題意;D.使用絕緣皮破損的插頭,人接觸火線會發生觸電事故,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4.【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分子的性質分析;【解答】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是由于溫度過高是氣體分子間隔變大,氣體體積變大導致,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B、 一滴水中約1021個水分子 說明水分子很小,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是由于壓縮后使氣體分子的間隔變小,分子本身沒變,選項錯誤,符合題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構成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因此二者的化學性質不同 ,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5.【答案】B【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解答】根據題意客舟,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化學符號O2。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6.【答案】D【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地磁場【解析】【分析】A.根據地球上磁體指南北的性質判斷;B.根據磁體上磁極的分布規律判斷;C.根據南極和北極的定義判斷;D.根據磁感線的定義判斷。【解答】A.地球存在地磁場,地磁場和指南魚的磁場相互作用,因此魚尾指向地磁北極,地理的南極,A正確故A不符合題意;B.任何磁體都存在兩個不同的磁極,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指南魚尾指向南方,則為南極,應標 注“S”,指南魚的 “N” 應標注在魚頭,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指南魚周圍存在磁場,但是沒有磁感線,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7.【答案】C【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AB.根據磁體周圍磁感線的環繞方向判斷;CD.根據安培定則判斷螺線管的極性,根據磁極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判斷小磁針的指向。【解答】AB.在磁體外部,磁感線總是從N極出發回S極,A、B正確不符合題意;C.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左側為S極,右側為N極,由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針的左端應該為N即,故C錯誤符合題意;D.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左側為N極,右側為S極,螺線管內部的磁感線是由S極回到N極,小磁針N極所指方向為該處磁場的方向,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8.【答案】A【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意義以及分子的定義分析。【解答】A、根據 O4 化學式可知, O4 表示分子,分子是不帶電的,選項正確;B、1個 O4 分子含有4個氧原子,不含有O2分子,選項錯誤;C、 O4 與 O2 分子結構不同,性質不完全相同,選項錯誤;D、 O4 和 O2 是兩種不同物質,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不是純凈物,選項錯誤;故選:A。9.【答案】C【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根據分子原子離子的關系與轉化分析;【解答】A、分子的質量比其構成原子質量大,但不是所有的分子都比原子質量大,選項錯誤;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但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原子保持,選項錯誤;C、離子是由原子得失電子形成的,選項正確;D、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但有些原子內沒有中子,如氫原子核內沒有中子,選項錯誤;故選:C。10.【答案】B【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寫法分析判斷即可。【解答】A.鋅的化學式為Zn,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氧化鐵的化學式為Fe2O3,故B錯誤符合題意;C.氯化鎂的化學式為MgCl2,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硫酸鉀的化學式為K2SO4,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1.【答案】D【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含義分析;【解答】A、 SO3 是三氧化硫的化學式,故表示三氧化硫這種物質,選項正確;B、根據化學式可知,三氧化硫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兩種元素,選項正確;C、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氫元素化合價為+1價,因此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價為+6價,硫酸中硫元素化合價也是+6價,選項正確;D、三氧化硫是由三氧化硫分子構成,一個三氧化硫分子中有1個硫原子和3個氧原子,共4個原子,選項錯誤;故選:D。12.【答案】C【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的操作過程,推測是否能夠出現明顯的排斥或吸引現象即可。【解答】A.當用條形磁鐵的靠近用細線懸掛的條形磁鐵時,若是同名磁極則相互排斥,若是異名磁極則相互吸引,故A不符合題意;B.將一個磁體放在小車上,當兩個磁極相互靠近時,能感受到磁極間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故B不符合題意;C.當兩人各拿一個磁體時,將各自的一個磁極相互靠近,能感受到磁極間的吸引或排斥作用,但效果不明顯,故C符合題意;D.當用條形磁鐵的一個磁極靠近小磁針時,若是同名則相互排斥,而且觀察到小磁針會旋轉,直到異名相互吸引,現象較明顯,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3.【答案】B【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分析;【解答】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原子的質量與碳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設該原子的質量為x,即,故選:B14.【答案】D【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的定義計算;【解答】設該蛋白質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x,則,故選:D。15.【答案】C【知識點】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A.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B.根據平衡位置的定義判斷;C.通電導體的受力方向與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有關;D.根據能量轉化的知識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時大拇指指向左端,則螺線管E、P 端為N極,F、Q為S極,故A錯誤;B.平衡位置是指線圈平面與磁感線垂直的位置,故B不符合題意;C若將電源的正負極對調,電流方向變化,線圈轉動方向變化,故C符合題意;D.圖示裝置為電動機的原理,電動機工作時把電能轉化為能機械 ,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6.【答案】Al;;SO2;Na+、Cl-【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1)①根據地殼中元素的分布情況解答;②化合價的表示方法是在該元素(或原子團)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2)①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電小微粒;②離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解答】(1)①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符號為Al;②氧化鎂(MgO)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表示為:;(2)①保持二氧化硫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表示為SO2;②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氯離子和鈉離子,鈉離子和氯離子的離子符號分別為:Na+、Cl-。17.【答案】原子;電子;分子離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根據構成物質的微粒的知識解答。根據原子構成的知識解答;(2)根據化學變化的本質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則a表示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則b表示電子。(2) 從微觀角度看,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離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18.【答案】電磁感應;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運動方向【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1)根據電磁感應的原理分析解答;(2)根據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當磁鐵在線圈中移動時,線圈做了切割磁感線的運動,就會產生感應電流,因此二極管發光的原理為電磁感應現象。(2)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當不同方向的電流通過時,可以使不同的發光二極管發光,即用兩個二極管可以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方向的關系。19.【答案】N;變小【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安培定則判斷線圈的極性,根據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判斷小磁針的指向;(2)根據安培定則判斷單匝線圈的極性,根據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判斷吸引還是排斥即可。【解答】(1)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肢之間向外,此時大拇指指向右側,則通電線圈的右側是N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針左側是S極,右端為N。(2)根據安培定則可知,線圈A的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線圈B的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根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可知,線圈A和B會相互吸引,則它們將互相靠近,A、B兩線圈之間的距離將變小。20.【答案】非金屬;135;SiO2;BD【知識點】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元素名稱中含有金字旁,則為金屬元素;(2)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3)根據地殼中的元素分布解答;(4)同一行為同一周期,同一列為同一族。【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的元素是氟元素,氟中沒有“金”字頭,屬于非金屬元素;(2)根據“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可知,則此元素的質子數為135;(3)地殼中含量前兩位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其化學式為SiO2;(4)根據圖片可知,Be和Mg、F和Cl均位于同一族,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C和Ne、Al和Si不位于同一族,化學性質不相似。故選BD。21.【答案】中子數;AC【知識點】元素的概念;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1)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不同的中子數;(2)A.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B.核電荷數=質子數;C.比較二者的相對原子質量大小即可。【解答】(1)同樣為碳元素,則二者的質子數相同,都是6。碳12原子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碳14原子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那么它們結構上的不同是:中子數不同;(2)A.碳14是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的碳原子,屬于碳元素,故A正確;B.C-14原子的質子數為6,根據“質子數=核電荷數”可知,故核電荷數也為6,故B錯誤;C.碳12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12,碳14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因此碳14比普通碳原子質量大,故C正確。故選AC。22.【答案】B;cd間斷路【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測電筆的使用【解析】【分析】(1)根據測電筆的使用方法解答;(2)正常情況下,測電筆接觸火線時發光,接觸零線時不發光,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使用測電筆時,人體要接觸筆尾的金屬體,則正確的是B。(2)閉合開關S1和S2,只有L1發光,說明L1所在電路與c點左邊的零線部分均正常。L2不發光,則其所在電路出現斷路現象,用測電筆測a、b、c、d四個接線點,發現只有在c點氖管不發光,說明bd之間連接均正常,故障為cd間斷路。23.【答案】低;變大;電路中的電流過大【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1)根據保險絲材料的特點解答;(2)根據并聯電路干路電流等于支路電流之和解答;(3)根據電爐絲的電功率較大分析。【解答】(1)保險絲是采用電阻率較大、熔點較低的材料制成的。(2)根據圖片可知,電流表在干路上測干路電流,則電流表的示數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依次閉合各小燈泡支路的開關,則支路電流越來越多,那么可以看到電流表的示數逐漸增大。(3)電爐絲的電功率較大,則當閉合電爐絲支路的開關時熔絲被熔斷,說明可能是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引起電路中的電流過大。24.【答案】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南北;①;斷開開關,觀察小磁針是否立即回到原來的南北指向【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解析】【分析】(1)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2)當導線與小磁針平行放置時,小磁針受到的電磁力最大,偏轉角度最明顯;(3)罩住的小磁針不受外面空氣流動的影響;(4)如果小磁針的指向變化與電流有關,那么切斷電流后,小磁針不受磁力,會回到原來的位置。【解答】(1)因為小磁針由靜止開始轉動,其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即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那么可以得出小磁針受到了力的作用。(2)為了使實驗有明顯現象,直導線應南北放置,與小磁針平行,當小磁針受力發生偏轉;(3)用燒杯將小磁針罩住后防止風吹,是為了驗證猜想①。(4)如果驗證是不是電流產生的磁場使小磁針轉動,可以斷開開關,讓電流消失,看看小磁針是否會回到原來的南北指向。25.【答案】B;升高的溫度;康銅和黃銅【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電流變化引起熱量變化,熱量變化引起膨脹程度變化,進而引起雙金屬片形狀變化,最后引起觸點的位置變化;(2)①根據表格數據分析3、4中哪個因素不同即可;②根據彎曲方向確定膨脹程度大小,再根據表格數據確定對應的材料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當電流過大時,雙金屬片發熱就多, 此時雙金屬片彎曲,觸動簧鎖裝置。此時簧鎖裝置脫開,導致接觸點斷開,那么正確順序是③④①②。故選B。(2)①3、4兩組實驗中,只有升高的溫度不同,伸長量也不同,因此可以得到:伸長量與升高的溫度有關。②據圖可知,雙金屬片向上彎曲,說明上面的金屬碰撞程度小于下面的金屬。 從表中1、3兩組實驗數據可知,康銅的線膨脹較小,故雙金屬片與簧鎖裝置靠近的一邊是康銅,另 一側是黃銅。26.【答案】電源;鋁棒;不是;換向器【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1)①根據實驗過程確定要使用的實驗器材;②鐵磁性物質能被磁鐵吸引,會影響實驗結果;(2)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和同一直線上;(3)根據換向器在直流電動機中的作用解答。【解答】(1)①根據題意可知,研究“磁場對電流的作用”時,就必須有電流經過磁場中的導體,因此必須有電源,所以在M、N之間應接電源。②鐵棒能夠被磁體吸引,會影響實驗效果,所以通電導體不能為磁性材料,應選用鋁棒。(2)在乙圖中,磁場方向相同,但是通過ab和cd段導線的電流方向不同,即二者受力方向不同,因此這兩個力不是一對平衡力。(3)當為了使線圈能持續轉動,應該在外部加裝換向器,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27.【答案】S;對調電源的正負極;電磁鐵兩極磁性強弱相同【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2)根據探究目的確定接下來的操作步驟;(3)如果電磁鐵的磁場強弱不變,那么鐵皮受到的吸引力大小不變,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時大拇指指向下端,則電磁鐵B端是N極,A 端是S極。(2)要判斷電磁鐵兩極磁性強弱是否相同,應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改變電磁鐵的兩極,觀察吸引薄鐵片的程度,因此要保持滑片P 的位置不變,對調電源的正負極。(3)若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相同,表示受到的力大小相同,則得出:電磁鐵兩極磁性強弱相同。28.【答案】檢測感應電流的產生;開關;錯誤;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大小有關,導體運動越快,感應電流越大(或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在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成正比)【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1)①根據靈敏電流計的作用解答;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①閉合電路;②部分導體;③做切割磁感線運動;(2)①當導體的方向改變時,如果電流大小改變,說明二者有關;否則,二者無關;②根據表格數據得出結論即可。【解答】(1)①在探究“產生感應電流條件”的實驗中,當產生感應電流時,靈敏電流計的指針會發生偏轉,則靈敏電流計的作用是檢測感應電流的產生。②不論如何移動金屬棒都未發現電流計指針偏轉,說明沒有感應電流產生,那么可能電路不是通路,即首先應該關注開關是否閉合。(2)①根據題意可知,當導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時,電流計的示數不變,那么說明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方向無關,猜想1是錯誤的。②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可知: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大小有關,導體運動越快,感應電流越大。29.【答案】質子;T2O;0.4【知識點】模型與符號;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相同元素具有相同的質子數,質子數是不同元素的標志;(2)根據描述確定超重水的分子構成即可;(3)用海水質量×0.02%計算重水質量,再乘以重水中氘的質量分數即可。【解答】(1)氕、氘、氚是同種元素,則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根據圖片可知,其核內“ ”的數量都是1,則“” 表示的粒子是質子。(2)根據表格可知,氚原子的符號為T,一個超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則其化學式可寫為T2O。(3)10噸海水中所含氘的質量=10噸×0.02%××100%=0.4kg。30.【答案】火線;天暗時,光敏電阻R2的電阻增大。根據R總=R1+R2可知,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此時控制電路中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減弱,彈簧將銜鐵拉起來,動觸點向上移動,接通工作電路,燈泡發光【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解析】【分析】(1)根據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知識解答;(2)當天暗下來時,根據光敏電阻的變化規律確定總電阻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分析總電流的變化,進而確定電磁鐵的強弱變化,弄清銜鐵的位置改變即可。【解答】(1)為了用電安全,開關在家庭電路中要接在火線和用電器之間,而電磁繼電器在電路中相當于是開關,且與a相連,所以受控電路中導線a端應連接照明電路的火線。(2)根據題意可知,天暗時,光敏電阻R2的電阻增大。根據R總=R1+R2可知,控制電路的總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此時控制電路中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減弱,彈簧將銜鐵拉起來,動觸點向上移動,接通工作電路,燈泡發光。31.【答案】混合物;72∶11∶88;36克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為,則蔗糖的質量為。答:若使蔗糖中氧元素的質量與36克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相等,則蔗糖的質量是62.2g。;C【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1)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2)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3)根據氧元素的質量相等,利用“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列式計算即可;(4)分別計算出純蔗糖和純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而蔗糖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在二者之間。【解答】(1)蔗糖溶液中由蔗糖和水兩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2)根據化學式 可知,蔗糖中碳、氫、氧的質量比=(12×12):(1×22):(16×11)=72:11:88;(4)蔗糖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則蔗糖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應該在二者之間,即它的范圍為6.4%~11.1%,故選C。32.【答案】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控制;0.02A;減小;增大【知識點】電路的動態分析;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電磁鐵的優點解答;(2)根據乙圖確定80℃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根據R控=R+R0計算控制電路的總電阻,最后根據計算控制電路的電流;(3)電磁鐵吸合時需要的磁場力相同,則此時電流大小不變,據此結合歐姆定律,分析電阻和電源電壓的變化即可。【解答】(1)電磁鐵的優點是: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控制,磁性的大小可以改變,磁極方向可以改變;(2)根據乙圖可知,當溫度為80℃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100Ω,控制電路的總電阻R控=R+R0=100Ω+50Ω=150Ω;銜鐵剛跳起時,通過電磁鐵線圈的電流。(3)電磁鐵吸合時,通過它的電流大小不變,則總電阻不變。如果想升高水被加熱的最高溫度,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變大。根據R總=R0+R變可知,可以減小R0的阻值;如果R0不變,那么總電阻變大,根據U=IR可知,此時可以增大電源的電壓。33.【答案】He;CH4、P2O5;142;不同意;表格中的氯氣(Cl2)就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科學理論的發展需要大膽創新(或科學理論是不斷傳承和發展的)【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氦氣的表示方法解答;(2)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3)根據氯氣的化學式分析解答;(4)根據自己對科學探究的認識解答。【解答】(1)氦氣由氦原子直接構成的,其化學式為He;(2)根據題意可知,“復雜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數比例簡單構成”,表格中CH4、P2O5分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屬于復雜原子;(3)根據化學式 P2O5 可知,五氧化二磷的相對分子質量=31×2+16×5=142;(4)我不同意加點部分的觀點,理由:表格中的氯氣(Cl2)就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5)阿伏加德羅的分子學說在道爾頓的原子論上推陳出新,表明科學理論是不斷傳承和發展的,科學理論的發展需要大膽創新。34.【答案】(1)根據題意可知,標有“E”字的插腳為接地線,比其他兩腳稍長一些。這樣插插頭時先接地,拔插頭時后離開地線,從而保證漏電時的用電安全;(2) 將電水壺的三腳插頭銅片E 拆除, 這樣使用插頭會使電水壺的金屬外殼不能接地,容易出現觸電事故。【知識點】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1)插腳長度大,先接觸后斷開,據此分析E腳長的優點;(2)注意分析此時插頭是否接地即可。【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標有“E”字的插腳為接地線,比其他兩腳稍長一些。這樣插插頭時先接地,拔插頭時后離開地線,從而保證漏電時的用電安全;(2) 將電水壺的三腳插頭銅片E 拆除, 這樣使用插頭會使電水壺的金屬外殼不能接地,容易出現觸電事故。35.【答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ABD;質子;AC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 (1)根據湯姆森發現了電子解答;(2)根據①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中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原子不是一個實心球體;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內有含有帶正電荷的微粒,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使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說明金原子中有體積很小,質量大的原子核;結合所學原子的構成知識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進行分析;(4)根據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來分析【解答】(1)湯姆森通過實驗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他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物質,推測的依據是原子不顯電性;(2)A.α粒子帶正電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說明原子核帶正電荷,故A正確;B.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說明金原子中有體積很小、質量大的原子核,故B正確;C.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無法得出原子核的構成,故C錯誤;D.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金原子中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原子不是一個實心球體,故D正確。故選ABD;(3)根據題意可知,氫原子中含有1個質子和一個電子,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質子就是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微粒,所以這種粒子的名稱為質子;(4)A.根據題意可知,掃描隧道顯微鏡可確定原子的真實存在,故A正確;B.掃描隧道顯微鏡不能觀察到原子的內部結構,只能確定原子可再分,故B錯誤;C.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故C正確;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故D正確。故選ACD。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