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橫店鎮四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1.(2024八下·東陽期中)下列生活物品中沒有用到磁性材料的是( )A.玻璃清潔器 B.吸盤掛鉤C.門吸 D.防蚊門簾【答案】B【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解析】【分析】鐵鈷鎳等能夠被磁體吸引,成為鐵磁性材料,據此分析判斷。【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玻璃清潔器、門吸、防蚊門窗都是利用磁力達到目的,利用的都是磁性材料,故A、C、D不合題意;吸盤掛鉤利用的是大氣壓,不是磁性材料,故B符合題意。故選B。2.(2024八下·東陽期中)蔡磊是中國電子商務領域電子發票的推動者,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漸凍癥”患者。目前,利魯唑()是首個用于治療該癥的藥物。下列對利魯唑的認識,正確的是( )A.利魯唑是氧化物B.利魯唑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34克C.利魯唑由5種元素組成D.利魯唑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96:5【答案】D【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A、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B、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分析;C、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D、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解答】A、 利魯唑由六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題意;B、 利魯唑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34 ,單位為“1”不是“g”,不符合題意;C、 利魯唑由6種元素組成 ,不符合題意;D、 利魯唑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8):5=96:5 ,符合題意;故選D。3.(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是物質甲和乙反應生成丙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個丙分子由1個甲分子和2個乙分子構成B.甲和乙屬于單質,丙屬于化合物C.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1D.該化學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答案】D【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解析】【分析】A.根據物質構成的知識判斷;B.單質是只有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C.根據反應的方程式確定參加反應的分子個數比;D.化合反應的生成物只有一種。【解答】A.分子只能由原子或離子構成,不可能由其它分子構成,故A錯誤;B.根據圖片客舟,甲和丙都由不同種元素組成,屬于化合物,故B錯誤;C.由示意圖得到方程式:CO+2H2CH4O, 那么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2,故C錯誤;D.該反應為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D正確。故選D4.(2024八下·東陽期中)四位同學對某化學式的意義進行了討論,甲說:“表示一種物質。”乙說:“表示一個分子。”丙說:“表示該物質由同種元素組成。”丁說:“表示一個分子由兩個原子構成。”下列符號中,滿足上述說法的是( )A. B.Fe C. D.H【答案】C【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各選項所給符號含義分析。【解答】A、 物質由兩種元素組成,不符合題意;B、 Fe且示一個鐵原子,不能表示分子,不符合題意;C、 表示氧氣,一個氧分子,物質由氧元素組成,一個分子由兩個原子構成,符合題意;D、H不有表示物質和分子,不符合題意;故選C。5.(2024八下·東陽期中)2021年夏季,我國南方普降暴雨,城市內澇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小明設計了一種利用電磁繼電器來自動控制抽水機工作的電路:當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時綠燈亮,抽水機不工作;當水位到達安全位置上限時紅燈亮,抽水機開始工作。如圖是小明還未連接完成的電路,小明接下去的電路連接應該是( )A.M接A,N接B B.M接B,N接D C.M接B,N接C D.M接A,N接D【答案】B【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電磁繼電器相當于一個開關,水位上漲,控制電路被接通,電磁鐵具有磁性,吸引銜鐵,動觸點與B相連,紅燈所在電路被接通,開始抽水。【解答】由題意可知,綠燈亮時,紅燈不亮且抽水機不工作,紅燈亮時,綠燈不亮且抽水機工作,故可知,紅燈與抽水機應串聯,然后再與綠燈并聯,故正確的接法是M接B,N接D。故答案為:B。6.(2024八下·東陽期中)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性質都不發生改變B.一種物質只能作一個反應的催化劑C.一個反應可以有多種催化劑,它們的催化效果可能不同D.一個反應只有一種催化劑【答案】C【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根據催化劑“一變兩不變”的特點,一個反應可以由多種催化劑分析。【解答】A、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發生改變 ,不符合題意;B、 一種物質可作多個反應的催化劑 ,不符合題意;C、 一個反應可以有多種催化劑,它們的催化效果可能不同 ,符合題意;D、一個反應可有多種催化劑,不符合題意;故選C。7.(2024八下·東陽期中)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要具備基本的家庭電路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開關“跳閘”一定是出現了短路B.工作的用電器越多,總電阻越大C.發現有人觸電時立即用手把人移開D.家庭電路中,開關要接在火線上【答案】D【知識點】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根據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常識判斷。【解答】A.空氣開關“跳閘”可能是出現了短路,也可能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故A錯誤;B.家庭電路中用電器并聯,則工作的用電器越多,總電阻越小,故B錯誤;C.發現有人觸電時先切斷電源,再進行施救,故C錯誤;D.家庭電路中,開關要接在火線上,從而保證斷開時用電器不再帶電,故D正確。故選D。8.(2024八下·東陽期中)下列的四幅圖,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如圖甲,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將小磁針移走,該磁場消失B.如圖乙,閉合開關,通電螺線管右端為N極C.如圖丙,此實驗裝置原理與發電機原理相同D.如圖丁,實驗研究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答案】B【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根據圖片確定描述的實驗過程,弄清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磁場是客觀存在的,小磁針只是反映磁場的存在,將小磁針移走,該磁場不會消失,故A錯誤;B.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下。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指尖向下,此時大拇指指向右端,則右端是N極,故B正確;C.圖中有電源,是電動機的原理圖,故C錯誤;D.圖中沒有電源,是發電機的原理圖,發電機是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故D錯誤。故選B。9.(2024八下·東陽期中)下列有關物質燃燒時觀察到的現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熱,產生大量白霧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答案】B【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根據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判斷。【解答】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A錯誤;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故B正確;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熱,產生大量白煙,故C錯誤;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故D錯誤。故選B。10.(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所示是某家庭電路,閉合開關,燈不亮。用試電筆接觸c點氖管不發光,接觸d點氖管發光。已知該電路有兩處故障,則故障可能是( )A.ac間開路、bd間開路 B.eb間開路、cd間短路C.ac間開路、cd間短路 D.ac間開路、eb間開路【答案】D【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測電筆與火線相連時,氖管發光;測電筆與零線相連時,氖管不發光,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①用試電筆接觸c點氖管不發光,說明c點與火線斷開,因此ac間開路;②測電筆接觸d點氖管發光,說明d點與火線相連,由于c點與火線斷開,因此d點通過燈泡與火線相連;又因為閉合開關,燈不亮,說明燈與零線斷開,故eb間開路。所以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1.(2024八下·東陽期中)已知個銀原子的質量為。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6的個碳原子的質量為,則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 B. C. D.【答案】A【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原子的實際質量與碳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就是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解答】已知n個銀原子的質量為mkg,那么一個銀原子的質量:;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6的個碳原子的質量為bkg,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則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故選A。12.(2024八下·東陽期中)科學實驗要規范操作。下列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檢驗氧氣性質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B.點燃酒精燈C.制取氧氣D.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答案】A【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將導管置于水中,用手緊握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故A正確;B.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引燃另一盞酒精燈,可能發生火災,故B錯誤;C.加熱試管中的固體時,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試管應略向下傾斜,故C錯誤;D.在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為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需要事先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或在瓶底鋪一層細沙,故D錯誤。故選A。13.(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表示四種原子的結構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丁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 B.乙、丁不屬于同一種元素C.甲、丙的核電荷數不同 D.甲、乙為互為同位素原子【答案】A【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同位素;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A.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B.質子數相同,則為同一種元素;C.核電荷數=質子數;D.根據同位素的定義判斷。【解答】由圖示可知,代表質子,〇代表中子,代表電子。A.根據圖片可知,甲和丁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相等,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可知,甲、丁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故A正確;B.根據圖片可知,乙和丁的質子數相同,所以是同一種元素,故B錯誤;C.根據圖片可知,甲、丙的質子數相等,所以核電荷數也相等,故C錯誤;D.同位素是指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互稱,甲、乙質子數不相等,所以不互為同位素原子,故D錯誤。故選:A。14.(2024八下·東陽期中)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A.1﹣a% B. C. D.無法計算【答案】B【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觀察兩個化學式,找到硫元素和氧元素之間固定的質量關系,也就是二者質量分數的數量關系,據此計算硫元素的質量分數即可。【解答】根據化學式FeSO4、Fe2(SO4)3可知,硫和氧的質量比是一定的。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硫、氧元素質量分數之和為1﹣a%.而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2∶(16×4)=1∶2,所以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故選B。15.(2024八下·東陽期中)可以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在實驗室制取氧氣。下圖是反應生成氧氣和氯化鉀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坐標圖,其中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根據氯酸鉀分解的方程式比較相同時間內生成氧氣和氯化鉀的質量大小即可。【解答】根據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ClO32KCl+3O2↑可知,每生成149份質量的KCl,同時生成96份質量的O2,即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生成氧氣的質量,且反應完全后,氯化鉀和氧氣的質量都不再增加,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6.(2024八下·東陽期中)寫出下列符號所表示的意義或用化學符號表示:(1)3個銅原子 ;(2)中“2”的意義 ;(3)5個三氧化硫分子 ;(4)中4的意義 。【答案】3Cu;1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化學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該微粒中所含該原子的數目;(3)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4)化學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在該化合物里該元素(或原子團)所顯的化合價。【解答】(1)3個銅原子表示為:3Cu;(2)NO2中“2”的意義表示1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3)5個三氧化硫分子表示為5SO3;(4)中4的意義是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17.(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所示,條形磁鐵置于水平面上,電磁鐵與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P逐漸向左移動時,條形磁鐵一直保持靜止。在此過程中條形磁鐵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選填“不變”“逐漸變大”“逐漸變小”)。電磁鐵左端是 極。【答案】逐漸變大;S【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2)根據滑片移動方向確定阻值變化,弄清電流變化,確定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變化,判定條形磁體受到排斥力的變化,最后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分析摩擦力的大小變化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時大拇指指向右端,則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左端為S極。(2)滑片P向左滑動的過程中,接入電路的電阻減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此時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對條形磁鐵的斥力增大。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摩擦力始終等于斥力,故摩擦力會隨著斥力的增大而增大。18.(2024八下·東陽期中)根據對云南撫仙湖底古城考古的現場報告,科學家通過測定古生物遺骸中的碳-14含量來測定年代。碳-14的核電荷數為6,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14,則碳-14的中子數為 。碳-14、碳-12(中子數為6,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和為12)都是碳的 原子。【答案】8;同位素【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同位素【解析】【分析】根據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由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確定中子數,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互為同位素原子分析。【解答】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 碳-14的核電荷數為6,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14,則碳-14的中子數為14-6=8. 碳-14、碳-12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都是碳的同位素原子。故答案為:8;同位素。19.(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表中是幾種常見的元素,請回答(均填化學式):元素名稱 鈉 鐵 鋁 氫 氯 氧 硫(1)上表元素中,在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2)上表中的氫、氧元素可以組成兩種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的氧化物是 。【答案】;【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氧化物【解析】【分析】(1)根據地殼的元素分布確定兩種元素的名稱,再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二者的原子個數之比即可;(2)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二者的原子個數之比,進而得到對應的化學式。【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鋁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3)x:(-2)y=0,解得:x:y=2:3,則二者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2O3;(2)氫元素與氧元素可組成的氧化物有水和過氧化氫,其中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過氧化氫的化學式為H2O2。20.(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甲所示是測電筆的結構,圖乙和圖丙是測電筆的使用。(1)測電筆內部對人體測試家庭電路起到保護作用的是哪個元件? (2)圖乙、丙中測電筆的使用正確的是圖 (填“乙”或“丙”)。【答案】電阻;丙【知識點】測電筆的使用【解析】【分析】(1)測電筆中的電阻與人體串聯,從而減小通過人體的電流,保護人體安全;(2)根據測電筆的使用方法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 測電筆內部對人體測試家庭電路起到保護作用的是電阻。(2)在使用測電筆時,人體必須接觸測電筆末端的金屬體,故丙是正確的測量方法。21.(2024八下·東陽期中)A、B、C、D表示四種物質,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圖中3種小球分別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有 ;表示化合物的有 。【答案】CD;B【知識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而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解答】A中只有一種分子,即只有一種物質,那么為純凈物,且只有一種元素,則為單質;B中只有一種分子,則為純凈物;每個分子由兩種原子構成,則為化合物;C中有兩種分子,即存在兩種物質,那么為混合物;D中存在三種分子,即存在三種物質,那么為混合物。在表示混合物的是CD,表示化合物的是B。22.(2024八下·東陽期中)建立模型在科學研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微觀結構。如圖乙是某原子結構模型,它表示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體積很小, 在核外空間高速運動;(2)模型可以幫助人們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本質。如圖乙為條形磁鐵的磁感線模型,磁體周圍的磁場強弱是通過 來描述的。【答案】核外電子;磁感線疏密【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原子中間為原子核,周圍是繞核高速運動的電子;(2)磁場看不到摸不著,人們引入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分布規律。【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原子核的體積很小,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帶負電的電子在原子核外繞核做圓周運動;(2)磁體周圍的磁場強弱可以通過磁感線的疏密程度來描述。23.(2024八下·東陽期中)請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氣體發生及收集裝置為 (填字母)。(2)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驟有:①裝入藥品;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收集氣體;④加熱;⑤停止加熱;⑥移出導氣管。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③⑥⑤【答案】AC;D【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根據氣體的性質選擇收集方法;(2)根據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過程分析解答。【解答】(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物為固態,且需要加熱,因此“固態加熱型”發生裝置A。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選擇收集裝置C,那么可選用的氣體發生及收集裝置為AC或AE。(2)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排水法收集)的正確的操作順序為: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①裝入藥品;④加熱;③收集氣體;⑥移出導氣管;⑤停止加熱。即 ②①④③⑥⑤ 。故選D。24.(2024八下·東陽期中)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圖中燒杯上方玻璃管(預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動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內密封有空氣,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氣連通,實驗開始前活塞處在刻度15cm處。實驗時只要將適量水加入到燒杯中即可開始(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約為40℃,整個實驗過程活塞都未離開玻璃管)。(1)針筒內發生的化學反應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實驗結束恢復到常溫后,預期活塞將停在約 cm處。【答案】;12【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2)活塞移動減小的體積就是針筒內氧氣的體積,根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知識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生石灰與水反應,會放出熱量,溫度升高,此時點燃白磷。白磷與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白磷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生成固態的五氧化二磷,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氣,那么減小的體積約占容器內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實驗結束恢復到常溫后,預期活塞將停在約15cm-15cm×=12cm。25.(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所示是簡易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圖,彈簧甲連接在A、B兩絕緣板之間,B板固定,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與A板相連,并可隨A板一起運動。彈簧乙下端掛有一永磁體,永磁體正下方有一電磁鐵,R0為定值電阻。開關S閉合,電路接通后,電壓表示數為U1,彈簧乙甲的總長度為L1;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電壓表示數為U2,彈簧乙的總長度為L2,則U1 U2,L1 L2(均選填“>”、“<”或“=”)。【答案】<;<【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開關S閉合,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小,因此電路中電流最大,電壓表示數最小;(2)先根據右手螺旋定則確定螺線管的N、S極;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和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判斷彈簧乙的長度。【解答】由圖可知,開關S閉合,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小,因此電路中電流最大,電壓表示數最小;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的下方為N極,上方為S極;分析電路,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因此電壓表示數變大,故U1<U2。電路中電流變小,因此螺線管的磁性減弱,永磁體S極與螺線管的S極相互排斥的力減小,彈簧乙伸長的長度變長,即L1<L2。26.(2024八下·東陽期中)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模型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A屬于 元素(填元素種類);(2)由B元素和D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3)E粒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則該粒子的符號為 ;(4)F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Z>Y B.核外電子數:X=Y C.Y和Z的化學性質相似【答案】非金屬;;;A【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一般情況下,如果元素名字含有金字旁,那么為金屬元素;(2)根據質子數確定元素名稱,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確定化合物中原子個數,進而得到對應的化學式;(3)原子失去電子帶正電,據此推斷E的質子數,確定E的元素名稱即可;(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行為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序數增大;同一列為同一族,從上到下原子序數增大。【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A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為14 ,所以是硅元素。由于“硅”中不含金字旁,因此屬于非金屬元素;(2)根據圖片可知,B的質子數為12,D的質子數為17,則B元素和D元素分別為鎂元素和氯元素。鎂元素顯+2價,氯元素顯-1價,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鎂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MgCl2;(3)E粒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即電子數-1=2+8,則質子數=電子書x=2+8+1=11,那么為鈉元素,則該離子的符號為Na+;(4)由元素周期表可知,X、Y為同一族,Y和Z處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Z>Y>X;Y和Z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化學性質不相似,故選A。27.(2024八下·東陽期中)為了研究“電磁鐵磁性的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利用電源、電流表、開關、滑動變阻器、導線、細鐵釘、指針(帶刻度)電磁鐵(用漆包線制作的一個六抽頭電磁鐵,每20匝抽出一個接線端)等器材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1)圖甲實驗中小明是根據 來判斷磁性的強弱。(2)與圖甲實驗方案相比,圖乙實驗方案的優點是 (3)小明利用圖乙實驗裝置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當線圈匝數從20匝換成100匝后,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答案】電磁鐵吸引的小鐵釘數量;當電流變化較小時也能反映電磁鐵磁性強弱的變化;將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直至電流表示數與線圈匝數為20匝時的電流相同。【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甲圖可知,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量越多,則電磁鐵的磁場越強;(2)甲圖中,當磁場變化較小時,無法通過大頭針的數量反映磁場的變化;(3)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實驗中,通過電磁鐵吸引的小鐵釘數量來認識其磁性強弱。(2)根據圖片可知,乙圖實驗方案有指針指示,優點是當電流變化較小時也能反映電磁鐵磁性強弱的變化。(3)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流大小不變,所以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將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直至電流表示數與線圈匝數為20匝時的電流相同。28.(2024八下·東陽期中)某興趣小組同學對實驗室制備氧氣的條件進行如下探究。(1)為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氯酸鉀分解速度的影響,甲設計以下對比實驗:Ⅰ.將與均勻混合加熱;Ⅱ.將與1.0gCuO均勻混合加熱;在相同溫度下,比較兩組實驗產生的快慢。在甲實驗的Ⅱ中x的值應為 。(2)乙探究了影響雙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種因素。實驗數據記錄如下:雙氧水的質量 雙氧水的濃度 的質量 ________Ⅰ 50.0g 1% 0.1g 9mLⅡ 50.0g 2% 0.1g 16mLⅢ 50.0g 4% 0.1g 31mL上表中橫線上需記錄的實驗數據是 ,本實驗中,測量體積的裝置是下圖中的 (填編號)。(3)該實驗結論是: 。【答案】3.0;相同時間內收集到的氧氣的體積;c;其余條件相同時,雙氧水的濃度越大,其分解速度越快【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某個因素的影響時,其他的因素保持不變;(2)①雙氧水的分解速度越大,則相同時間內收集氧氣的體積越大;②根據排水法收集氧氣的要求解答;(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雙氧水的分解速度與濃度的變化規律即可。【解答】(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氯酸鉀分解速度的影響,變量為催化劑的種類,要控制質量相同,所以Ⅱ中KClO3的質量為3.0g;(2)①在實驗中,則需記錄的實驗數據是相同時間內收集氧氣的體積;②氧氣的密度小于水,因此要短管進氣,分析a、b、c裝置特點可知,測量O2體積的裝置是c;(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該實驗結論是其它條件相同時,過氧化氫溶液濃度越大,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速率越快。29.(2024八下·東陽期中)小陽對手機無線充電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閱資料后得知:充電時充電器內的發射線圈產生磁場,手機內的接收線圈會產生感應電流給電池充電,結構如圖甲。學過相關知識的小陽提出質疑,手機和充電器在充電過程中都不動,并沒有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為何會產生感應電流?對此,他設計了圖乙實驗進行驗證。(1)由上述內容可知,手機無線充電的原理是 ;(2)閉合開關后靈敏電流計指針并沒有發生偏轉。小陽認為,可能是P線圈中的電流過小,于是他將滑片向左移,他的這一操作是基于什么猜想? ;(3)滑片左移后,仍未觀察到指針偏轉,但在斷開開關、閉合開關、移動滑片時靈敏電流計指針有明顯偏轉。請教老師后得知當閉合電路圍成的平面內,磁感線數量發生改變時,電路中能產生感應電流。請根據上述事實,解釋在圖丙實驗中若導體ab上下運動時,則閉合電路中不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 ;(4)小陽發現不同情況下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方向不同。他猜測與Q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改變有關,于是進行實驗并記錄現象,如下表所示。小浩認為小陽的猜測并不正確,請判斷小浩的說法是否正確,并合理選擇表格中的兩次實驗說明理由 。操作序號 開關及滑動變阻器狀態 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方向1 開關由斷開變為閉合 向左2 開關由閉合變為斷開 向右3 開關閉合時,滑片向左移動 向左4 開關閉合時,滑片向右移動 向右5 開關閉合后,滑片不移動 不偏轉6 改變電源正負極,閉合開關,滑片向左移動 向左7 改變電源正負極,閉合開關,滑片向右移動 向右【答案】電磁感應現象;Q線圈中的電流越大,P線圈中的電流也越大(磁場強度越大,P線圈中感應電流越大,意思表述正確即可);該閉合電路中的磁感線數量沒有發生改變;不正確,理由見解析【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1)根據題干中“手機背面的線圈,能將底座產生的磁場轉化為電流給手機電池充電”分析解答;(2)根據移動變阻器的滑片時哪個因素發生改變確定猜想;(3)根據“ 當閉合電路圍成的平面內,磁感線數量發生改變時,電路中能產生感應電流 ”解答;(4)根據表格數據3、6或4、7的現象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手機背面的線圈,能將底座產生的磁場轉化為電流給手機電池充電”可知, 手機無線充電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的。(2)他將滑片向左移以增大通過Q線圈的電流,使Q線圈周圍的磁場更強,則他基于的猜想是:Q線圈周圍的磁場越強,P線圈中的感應電流越大。(3)根據題意可知,實驗中導體ab上下運動時不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圖丙)是該閉合電路內磁感線數量未發生改變。(4)小科的說法不正確,理由是:比較3、6或4、7知道,Q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改變,其他條件不變,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方向不改變,說明感應電流方向與Q線圈中的電流方向無關。30.(2024八下·東陽期中)澳大利亞的大火給澳洲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小柯想通過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1)圖甲是探究燃燒需要 。(2)如圖乙所示:在燃著的蠟燭上扣一個燒杯。過一會觀察到蠟燭熄滅,可以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3)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管口朝下豎直插入熱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丙所示),結果觀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燒的“水火相容”奇觀。則大試管中所裝氣體可能是 。(4)下列為小柯提出的火災應急方案(滅火和自救措施),其中不合理的一項是 A.當火較小時,可以用各種滅火器材滅火B.室內失火時,打開門窗,盡量讓濃煙從門窗排出C.在滅火或逃生過程中,用濕毛中捂住口鼻D.發生森林大火時,可以砍掉周圍的一些樹木,防止火勢蔓延【答案】可燃物;燃燒需要充足的氧氣;氧氣或空氣;B【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1)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接觸空氣和溫度達到著火點;(2)根據圖片和描述分析哪個燃燒的條件發生改變即可;(3)氧氣能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4)根據火災發生時的自救措施判斷。【解答】(1)圖甲中小石頭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小木塊是可燃物可以燃燒,那么探究燃燒需要可燃物;(2)在燃著的蠟燭上扣一個燒杯,過一會觀察到蠟燭熄滅,是因為燒杯中的氧氣減小所致,可以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燃燒需要充足的氧氣;(3)如圖丙所示,結果觀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燒的“水火相容”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氧氣或空氣;(4)A.當火較小時,可以用各種滅火器材滅火,故A正確不合題意;B.打開門窗,增加了氧氣的量,使燃燒更旺,不利于脫險,故B錯誤符合題意;C.在滅火或逃生過程中,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塵進入呼吸道,故C正確不合題意;D.發生森林大火時,可以砍掉周圍的一些樹木,防止火勢蔓延,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31.(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的標簽,請根據標簽信息回答:XX品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鋅 化學式: 每支口服液含鋅8mg XX制藥廠(1)葡萄糖酸鋅中C、H、O、Zn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2)葡萄糖酸鋅中Zn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精確到0.1%,寫出解題過程)(3)某患者除正常飲食吸收鋅元素外,還需服用該品牌葡萄糖酸鋅口服液。若一個療程需補充104mg鋅元素,而這些鋅有75%來自該口服液,則患者共需要服用 支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答案】;葡萄糖酸鋅中Zn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2)元素的質量分數=;(3)首先用需要鋅元素的質量×75%計算口服液中鋅的質量,再除以每支口服液中鋅元素的質量得到需要服用的口服液的支數。【解答】(1)根據化學式 可知,葡萄糖酸鋅中C、H、O、Zn元素的質量比:(12×12):(1×22):(16×14):65=144:22:224:65;(3)一個療程患者從口服液中獲得的鋅量是:104mg×75%=78mg,則需口服液的支數為:。32.(2024八下·東陽期中)近幾年柯橋區進行老小區改造,不少多層樓房安裝了電梯。出于安全考慮,電梯都設置超載自動報警系統,其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電路由工作電路和控制電路組成。在工作電路中,當電梯沒有超載時,觸點K與觸點A接觸,閉合開關S,電動機正常工作;當電梯超載時,觸點K與觸點B接觸,電鈴發出報警鈴聲,閉合開關S,電動機不工作。在控制電路中,已知電源電壓U=6V,保護電阻R1=100Ω,電阻式壓力傳感器(壓敏電阻) R2的阻值隨壓力F大小變化如圖乙所示,電梯底架自重和電磁鐵線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計。(1)控制電路電磁鐵上端為 極(選填“N”或“S”),當人進入電梯后,壓敏電阻R2受到的壓力F將增大,其阻值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2)若電磁鐵線圈電流達到15mA時,銜鐵剛好被吸住,電鈴發出警報聲。請你設定該電梯最多乘坐幾人? (以每人50kg計算,且g取10N/kg)【答案】N;減小;15人【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①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極性;②根據乙圖確定有人進入電梯后壓敏電阻的阻值變化;(2)根據R總=計算控制電路的總電阻,根據R2=R總-R1計算R2的阻值,根據乙圖確定此時電梯受到的壓力,也就是人的總重力,最后根據n=計算載客人數即可。【解答】(1)①根據圖片可知,電磁鐵線圈上電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時大拇指指向上端,則電磁鐵的上端為N極。②根據乙圖可知,當人進入電梯后,壓敏電阻R2受到的壓力F將增大,其阻值減小。(2)根據圖片可知,壓敏電阻與定值電阻R1串聯,控制電路總電阻R總===400Ω,R2的阻值為R2=R總-R1=400Ω-100Ω=300Ω,由圖乙得F=8000N,則電梯載人總重力G總=F總=8000N每個人重力G人=50kg×10N/kg=500N,載客人數n==16人載客人數為16人時恰好報警,所以應該小于16人,則最多載16-1=15人。33.(2024八下·東陽期中)某同學在研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過程中,記錄了如下數據(已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硫粉的質量/g 16 32 32鐵粉的質量/g 28 28 56硫化亞鐵(FeS)的質量/g 44 44 88(1)第 次實驗,反應物恰好完全反應。(2)通過實驗說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之間存在著比例關系,從如表可知,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比是 。(3)若該同學要進行第四次實驗,如果要將48克硫粉完全反應,則需要鐵粉多少克?能生成硫化亞鐵多少克 ?(寫出計算過程)【答案】一、三;7:4;設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x,需要鐵粉的質量為y, x=132g y=84g答:需要鐵粉的質量為84g,能生成硫化亞鐵132g。【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找到參加反應的硫粉和鐵粉的質量關系,據此判斷哪組實驗中二者恰好完全反應;(2)根據第一組數據計算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之比;(3)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硫粉的質量分別計算出鐵粉和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即可。【解答】(1)根據表格可知,第一次16g的硫粉與28g鐵粉反應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44g,第三次32g的硫粉與56g鐵粉反應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88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因此第一次、第三次實驗,反應物恰好完全反應;(2)根據表格第一組數據可知,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比是28g:16g=7:4。34.(2024八下·東陽期中)在做氯酸鉀分解制取氧氣的實驗中,某同學誤把高錳酸鉀當二氧化錳加入反應,反應前混合物的總質量為12.96g,加熱混合物到質量不再減少,反應后混合物的質量為8.8g,將反應后的固體溶入水中,過濾,干燥,得到二氧化錳的質量為0.87g。(1)求制取氧氣的質量。(2)反應前高錳酸鉀的質量為多少?(3)求反應后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鉀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答案】(1)(2)設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質量為X,生成氧氣質量為Y316 87 32X 0.87g Y3分答:反應前高錳酸鉀的質量為3.16g。(3)設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為Z149 96Z4分答:反應后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鉀的質量分數為67.7%。【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后減少質量即為生成氧氣質量分析;(2)根據生成二氧化錳質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高錳酸鉀質量分析;(3)根據生成二氧化錳質量計算出高錳酸鉀分解生成氧氣質量,由氧氣總質量計算出氯酸鉀生成氧氣質量,再利用氧氣質量和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氯化鉀質量分析。35.(2024八下·東陽期中)小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試劑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集氣瓶中空氣的體積為,氧氣傳感器測得集氣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1)實驗開始時,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其目的是 。(2)反應開始到止水夾打開前,集氣瓶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3)小金提出“倒吸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除以等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據圖乙分析,此說法 (選填“正確”或“錯誤”),說明理由: 。【答案】引燃白磷;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錯誤;白磷不能耗盡裝置中的氧氣【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根據銅絲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解答;(2)根據白磷燃燒的現象解答;(3)根據乙圖確定白磷停止燃燒時集氣瓶內的氧氣濃度是否為零分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銅絲的溫度升高,達到白磷的燃點后能夠引燃裝置中的白磷;(2)根據題意可知,反應開始到止水夾打開前,集氣瓶內的白磷燃燒,觀察到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3)根據乙圖可知,當集氣瓶中的氧氣的體積分數降到8.6%時,氧氣的體積分數不再不變,即白磷沒有將集氣瓶中的氧氣耗盡,所以倒吸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除以等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這一說法錯誤。1 / 1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橫店鎮四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1.(2024八下·東陽期中)下列生活物品中沒有用到磁性材料的是( )A.玻璃清潔器 B.吸盤掛鉤C.門吸 D.防蚊門簾2.(2024八下·東陽期中)蔡磊是中國電子商務領域電子發票的推動者,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漸凍癥”患者。目前,利魯唑()是首個用于治療該癥的藥物。下列對利魯唑的認識,正確的是( )A.利魯唑是氧化物B.利魯唑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34克C.利魯唑由5種元素組成D.利魯唑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96:53.(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是物質甲和乙反應生成丙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個丙分子由1個甲分子和2個乙分子構成B.甲和乙屬于單質,丙屬于化合物C.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1D.該化學反應屬于化合反應4.(2024八下·東陽期中)四位同學對某化學式的意義進行了討論,甲說:“表示一種物質。”乙說:“表示一個分子。”丙說:“表示該物質由同種元素組成。”丁說:“表示一個分子由兩個原子構成。”下列符號中,滿足上述說法的是( )A. B.Fe C. D.H5.(2024八下·東陽期中)2021年夏季,我國南方普降暴雨,城市內澇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小明設計了一種利用電磁繼電器來自動控制抽水機工作的電路:當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時綠燈亮,抽水機不工作;當水位到達安全位置上限時紅燈亮,抽水機開始工作。如圖是小明還未連接完成的電路,小明接下去的電路連接應該是( )A.M接A,N接B B.M接B,N接D C.M接B,N接C D.M接A,N接D6.(2024八下·東陽期中)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性質都不發生改變B.一種物質只能作一個反應的催化劑C.一個反應可以有多種催化劑,它們的催化效果可能不同D.一個反應只有一種催化劑7.(2024八下·東陽期中)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要具備基本的家庭電路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開關“跳閘”一定是出現了短路B.工作的用電器越多,總電阻越大C.發現有人觸電時立即用手把人移開D.家庭電路中,開關要接在火線上8.(2024八下·東陽期中)下列的四幅圖,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如圖甲,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將小磁針移走,該磁場消失B.如圖乙,閉合開關,通電螺線管右端為N極C.如圖丙,此實驗裝置原理與發電機原理相同D.如圖丁,實驗研究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9.(2024八下·東陽期中)下列有關物質燃燒時觀察到的現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熱,產生大量白霧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10.(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所示是某家庭電路,閉合開關,燈不亮。用試電筆接觸c點氖管不發光,接觸d點氖管發光。已知該電路有兩處故障,則故障可能是( )A.ac間開路、bd間開路 B.eb間開路、cd間短路C.ac間開路、cd間短路 D.ac間開路、eb間開路11.(2024八下·東陽期中)已知個銀原子的質量為。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6的個碳原子的質量為,則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 B. C. D.12.(2024八下·東陽期中)科學實驗要規范操作。下列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檢驗氧氣性質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B.點燃酒精燈C.制取氧氣D.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13.(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表示四種原子的結構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丁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 B.乙、丁不屬于同一種元素C.甲、丙的核電荷數不同 D.甲、乙為互為同位素原子14.(2024八下·東陽期中)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A.1﹣a% B. C. D.無法計算15.(2024八下·東陽期中)可以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在實驗室制取氧氣。下圖是反應生成氧氣和氯化鉀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坐標圖,其中合理的是( )A. B.C. D.16.(2024八下·東陽期中)寫出下列符號所表示的意義或用化學符號表示:(1)3個銅原子 ;(2)中“2”的意義 ;(3)5個三氧化硫分子 ;(4)中4的意義 。17.(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所示,條形磁鐵置于水平面上,電磁鐵與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P逐漸向左移動時,條形磁鐵一直保持靜止。在此過程中條形磁鐵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選填“不變”“逐漸變大”“逐漸變小”)。電磁鐵左端是 極。18.(2024八下·東陽期中)根據對云南撫仙湖底古城考古的現場報告,科學家通過測定古生物遺骸中的碳-14含量來測定年代。碳-14的核電荷數為6,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14,則碳-14的中子數為 。碳-14、碳-12(中子數為6,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和為12)都是碳的 原子。19.(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表中是幾種常見的元素,請回答(均填化學式):元素名稱 鈉 鐵 鋁 氫 氯 氧 硫(1)上表元素中,在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2)上表中的氫、氧元素可以組成兩種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的氧化物是 。20.(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甲所示是測電筆的結構,圖乙和圖丙是測電筆的使用。(1)測電筆內部對人體測試家庭電路起到保護作用的是哪個元件? (2)圖乙、丙中測電筆的使用正確的是圖 (填“乙”或“丙”)。21.(2024八下·東陽期中)A、B、C、D表示四種物質,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圖中3種小球分別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有 ;表示化合物的有 。22.(2024八下·東陽期中)建立模型在科學研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微觀結構。如圖乙是某原子結構模型,它表示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體積很小, 在核外空間高速運動;(2)模型可以幫助人們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本質。如圖乙為條形磁鐵的磁感線模型,磁體周圍的磁場強弱是通過 來描述的。23.(2024八下·東陽期中)請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氣體發生及收集裝置為 (填字母)。(2)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驟有:①裝入藥品;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收集氣體;④加熱;⑤停止加熱;⑥移出導氣管。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③⑥⑤24.(2024八下·東陽期中)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圖中燒杯上方玻璃管(預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動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內密封有空氣,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氣連通,實驗開始前活塞處在刻度15cm處。實驗時只要將適量水加入到燒杯中即可開始(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約為40℃,整個實驗過程活塞都未離開玻璃管)。(1)針筒內發生的化學反應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實驗結束恢復到常溫后,預期活塞將停在約 cm處。25.(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所示是簡易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圖,彈簧甲連接在A、B兩絕緣板之間,B板固定,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與A板相連,并可隨A板一起運動。彈簧乙下端掛有一永磁體,永磁體正下方有一電磁鐵,R0為定值電阻。開關S閉合,電路接通后,電壓表示數為U1,彈簧乙甲的總長度為L1;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電壓表示數為U2,彈簧乙的總長度為L2,則U1 U2,L1 L2(均選填“>”、“<”或“=”)。26.(2024八下·東陽期中)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結構模型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A屬于 元素(填元素種類);(2)由B元素和D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3)E粒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則該粒子的符號為 ;(4)F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Z>Y B.核外電子數:X=Y C.Y和Z的化學性質相似27.(2024八下·東陽期中)為了研究“電磁鐵磁性的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利用電源、電流表、開關、滑動變阻器、導線、細鐵釘、指針(帶刻度)電磁鐵(用漆包線制作的一個六抽頭電磁鐵,每20匝抽出一個接線端)等器材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1)圖甲實驗中小明是根據 來判斷磁性的強弱。(2)與圖甲實驗方案相比,圖乙實驗方案的優點是 (3)小明利用圖乙實驗裝置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當線圈匝數從20匝換成100匝后,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28.(2024八下·東陽期中)某興趣小組同學對實驗室制備氧氣的條件進行如下探究。(1)為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氯酸鉀分解速度的影響,甲設計以下對比實驗:Ⅰ.將與均勻混合加熱;Ⅱ.將與1.0gCuO均勻混合加熱;在相同溫度下,比較兩組實驗產生的快慢。在甲實驗的Ⅱ中x的值應為 。(2)乙探究了影響雙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種因素。實驗數據記錄如下:雙氧水的質量 雙氧水的濃度 的質量 ________Ⅰ 50.0g 1% 0.1g 9mLⅡ 50.0g 2% 0.1g 16mLⅢ 50.0g 4% 0.1g 31mL上表中橫線上需記錄的實驗數據是 ,本實驗中,測量體積的裝置是下圖中的 (填編號)。(3)該實驗結論是: 。29.(2024八下·東陽期中)小陽對手機無線充電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閱資料后得知:充電時充電器內的發射線圈產生磁場,手機內的接收線圈會產生感應電流給電池充電,結構如圖甲。學過相關知識的小陽提出質疑,手機和充電器在充電過程中都不動,并沒有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為何會產生感應電流?對此,他設計了圖乙實驗進行驗證。(1)由上述內容可知,手機無線充電的原理是 ;(2)閉合開關后靈敏電流計指針并沒有發生偏轉。小陽認為,可能是P線圈中的電流過小,于是他將滑片向左移,他的這一操作是基于什么猜想? ;(3)滑片左移后,仍未觀察到指針偏轉,但在斷開開關、閉合開關、移動滑片時靈敏電流計指針有明顯偏轉。請教老師后得知當閉合電路圍成的平面內,磁感線數量發生改變時,電路中能產生感應電流。請根據上述事實,解釋在圖丙實驗中若導體ab上下運動時,則閉合電路中不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 ;(4)小陽發現不同情況下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方向不同。他猜測與Q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改變有關,于是進行實驗并記錄現象,如下表所示。小浩認為小陽的猜測并不正確,請判斷小浩的說法是否正確,并合理選擇表格中的兩次實驗說明理由 。操作序號 開關及滑動變阻器狀態 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方向1 開關由斷開變為閉合 向左2 開關由閉合變為斷開 向右3 開關閉合時,滑片向左移動 向左4 開關閉合時,滑片向右移動 向右5 開關閉合后,滑片不移動 不偏轉6 改變電源正負極,閉合開關,滑片向左移動 向左7 改變電源正負極,閉合開關,滑片向右移動 向右30.(2024八下·東陽期中)澳大利亞的大火給澳洲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小柯想通過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1)圖甲是探究燃燒需要 。(2)如圖乙所示:在燃著的蠟燭上扣一個燒杯。過一會觀察到蠟燭熄滅,可以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3)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管口朝下豎直插入熱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丙所示),結果觀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燒的“水火相容”奇觀。則大試管中所裝氣體可能是 。(4)下列為小柯提出的火災應急方案(滅火和自救措施),其中不合理的一項是 A.當火較小時,可以用各種滅火器材滅火B.室內失火時,打開門窗,盡量讓濃煙從門窗排出C.在滅火或逃生過程中,用濕毛中捂住口鼻D.發生森林大火時,可以砍掉周圍的一些樹木,防止火勢蔓延31.(2024八下·東陽期中)如圖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的標簽,請根據標簽信息回答:XX品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鋅 化學式: 每支口服液含鋅8mg XX制藥廠(1)葡萄糖酸鋅中C、H、O、Zn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2)葡萄糖酸鋅中Zn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精確到0.1%,寫出解題過程)(3)某患者除正常飲食吸收鋅元素外,還需服用該品牌葡萄糖酸鋅口服液。若一個療程需補充104mg鋅元素,而這些鋅有75%來自該口服液,則患者共需要服用 支葡萄糖酸鋅口服液。32.(2024八下·東陽期中)近幾年柯橋區進行老小區改造,不少多層樓房安裝了電梯。出于安全考慮,電梯都設置超載自動報警系統,其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電路由工作電路和控制電路組成。在工作電路中,當電梯沒有超載時,觸點K與觸點A接觸,閉合開關S,電動機正常工作;當電梯超載時,觸點K與觸點B接觸,電鈴發出報警鈴聲,閉合開關S,電動機不工作。在控制電路中,已知電源電壓U=6V,保護電阻R1=100Ω,電阻式壓力傳感器(壓敏電阻) R2的阻值隨壓力F大小變化如圖乙所示,電梯底架自重和電磁鐵線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計。(1)控制電路電磁鐵上端為 極(選填“N”或“S”),當人進入電梯后,壓敏電阻R2受到的壓力F將增大,其阻值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2)若電磁鐵線圈電流達到15mA時,銜鐵剛好被吸住,電鈴發出警報聲。請你設定該電梯最多乘坐幾人? (以每人50kg計算,且g取10N/kg)33.(2024八下·東陽期中)某同學在研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過程中,記錄了如下數據(已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硫粉的質量/g 16 32 32鐵粉的質量/g 28 28 56硫化亞鐵(FeS)的質量/g 44 44 88(1)第 次實驗,反應物恰好完全反應。(2)通過實驗說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之間存在著比例關系,從如表可知,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比是 。(3)若該同學要進行第四次實驗,如果要將48克硫粉完全反應,則需要鐵粉多少克?能生成硫化亞鐵多少克 ?(寫出計算過程)34.(2024八下·東陽期中)在做氯酸鉀分解制取氧氣的實驗中,某同學誤把高錳酸鉀當二氧化錳加入反應,反應前混合物的總質量為12.96g,加熱混合物到質量不再減少,反應后混合物的質量為8.8g,將反應后的固體溶入水中,過濾,干燥,得到二氧化錳的質量為0.87g。(1)求制取氧氣的質量。(2)反應前高錳酸鉀的質量為多少?(3)求反應后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鉀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35.(2024八下·東陽期中)小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試劑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集氣瓶中空氣的體積為,氧氣傳感器測得集氣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1)實驗開始時,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其目的是 。(2)反應開始到止水夾打開前,集氣瓶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3)小金提出“倒吸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除以等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據圖乙分析,此說法 (選填“正確”或“錯誤”),說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解析】【分析】鐵鈷鎳等能夠被磁體吸引,成為鐵磁性材料,據此分析判斷。【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玻璃清潔器、門吸、防蚊門窗都是利用磁力達到目的,利用的都是磁性材料,故A、C、D不合題意;吸盤掛鉤利用的是大氣壓,不是磁性材料,故B符合題意。故選B。2.【答案】D【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A、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B、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分析;C、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分析;D、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解答】A、 利魯唑由六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題意;B、 利魯唑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34 ,單位為“1”不是“g”,不符合題意;C、 利魯唑由6種元素組成 ,不符合題意;D、 利魯唑中碳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8):5=96:5 ,符合題意;故選D。3.【答案】D【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解析】【分析】A.根據物質構成的知識判斷;B.單質是只有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C.根據反應的方程式確定參加反應的分子個數比;D.化合反應的生成物只有一種。【解答】A.分子只能由原子或離子構成,不可能由其它分子構成,故A錯誤;B.根據圖片客舟,甲和丙都由不同種元素組成,屬于化合物,故B錯誤;C.由示意圖得到方程式:CO+2H2CH4O, 那么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2,故C錯誤;D.該反應為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D正確。故選D4.【答案】C【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各選項所給符號含義分析。【解答】A、 物質由兩種元素組成,不符合題意;B、 Fe且示一個鐵原子,不能表示分子,不符合題意;C、 表示氧氣,一個氧分子,物質由氧元素組成,一個分子由兩個原子構成,符合題意;D、H不有表示物質和分子,不符合題意;故選C。5.【答案】B【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電磁繼電器相當于一個開關,水位上漲,控制電路被接通,電磁鐵具有磁性,吸引銜鐵,動觸點與B相連,紅燈所在電路被接通,開始抽水。【解答】由題意可知,綠燈亮時,紅燈不亮且抽水機不工作,紅燈亮時,綠燈不亮且抽水機工作,故可知,紅燈與抽水機應串聯,然后再與綠燈并聯,故正確的接法是M接B,N接D。故答案為:B。6.【答案】C【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根據催化劑“一變兩不變”的特點,一個反應可以由多種催化劑分析。【解答】A、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發生改變 ,不符合題意;B、 一種物質可作多個反應的催化劑 ,不符合題意;C、 一個反應可以有多種催化劑,它們的催化效果可能不同 ,符合題意;D、一個反應可有多種催化劑,不符合題意;故選C。7.【答案】D【知識點】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根據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常識判斷。【解答】A.空氣開關“跳閘”可能是出現了短路,也可能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故A錯誤;B.家庭電路中用電器并聯,則工作的用電器越多,總電阻越小,故B錯誤;C.發現有人觸電時先切斷電源,再進行施救,故C錯誤;D.家庭電路中,開關要接在火線上,從而保證斷開時用電器不再帶電,故D正確。故選D。8.【答案】B【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根據圖片確定描述的實驗過程,弄清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磁場是客觀存在的,小磁針只是反映磁場的存在,將小磁針移走,該磁場不會消失,故A錯誤;B.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下。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指尖向下,此時大拇指指向右端,則右端是N極,故B正確;C.圖中有電源,是電動機的原理圖,故C錯誤;D.圖中沒有電源,是發電機的原理圖,發電機是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故D錯誤。故選B。9.【答案】B【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根據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判斷。【解答】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A錯誤;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故B正確;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熱,產生大量白煙,故C錯誤;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故D錯誤。故選B。10.【答案】D【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測電筆與火線相連時,氖管發光;測電筆與零線相連時,氖管不發光,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①用試電筆接觸c點氖管不發光,說明c點與火線斷開,因此ac間開路;②測電筆接觸d點氖管發光,說明d點與火線相連,由于c點與火線斷開,因此d點通過燈泡與火線相連;又因為閉合開關,燈不亮,說明燈與零線斷開,故eb間開路。所以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1.【答案】A【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解析】【分析】原子的實際質量與碳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就是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解答】已知n個銀原子的質量為mkg,那么一個銀原子的質量:;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6的個碳原子的質量為bkg,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則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故選A。12.【答案】A【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根據常見實驗操作的規范分析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將導管置于水中,用手緊握試管,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故A正確;B.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引燃另一盞酒精燈,可能發生火災,故B錯誤;C.加熱試管中的固體時,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試管應略向下傾斜,故C錯誤;D.在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為防止高溫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需要事先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或在瓶底鋪一層細沙,故D錯誤。故選A。13.【答案】A【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同位素;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A.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B.質子數相同,則為同一種元素;C.核電荷數=質子數;D.根據同位素的定義判斷。【解答】由圖示可知,代表質子,〇代表中子,代表電子。A.根據圖片可知,甲和丁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相等,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可知,甲、丁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故A正確;B.根據圖片可知,乙和丁的質子數相同,所以是同一種元素,故B錯誤;C.根據圖片可知,甲、丙的質子數相等,所以核電荷數也相等,故C錯誤;D.同位素是指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互稱,甲、乙質子數不相等,所以不互為同位素原子,故D錯誤。故選:A。14.【答案】B【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觀察兩個化學式,找到硫元素和氧元素之間固定的質量關系,也就是二者質量分數的數量關系,據此計算硫元素的質量分數即可。【解答】根據化學式FeSO4、Fe2(SO4)3可知,硫和氧的質量比是一定的。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硫、氧元素質量分數之和為1﹣a%.而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2∶(16×4)=1∶2,所以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故選B。15.【答案】C【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根據氯酸鉀分解的方程式比較相同時間內生成氧氣和氯化鉀的質量大小即可。【解答】根據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ClO32KCl+3O2↑可知,每生成149份質量的KCl,同時生成96份質量的O2,即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生成氧氣的質量,且反應完全后,氯化鉀和氧氣的質量都不再增加,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16.【答案】3Cu;1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化學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該微粒中所含該原子的數目;(3)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4)化學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在該化合物里該元素(或原子團)所顯的化合價。【解答】(1)3個銅原子表示為:3Cu;(2)NO2中“2”的意義表示1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3)5個三氧化硫分子表示為5SO3;(4)中4的意義是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17.【答案】逐漸變大;S【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方向;(2)根據滑片移動方向確定阻值變化,弄清電流變化,確定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變化,判定條形磁體受到排斥力的變化,最后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分析摩擦力的大小變化即可。【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線圈上電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時大拇指指向右端,則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左端為S極。(2)滑片P向左滑動的過程中,接入電路的電阻減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此時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對條形磁鐵的斥力增大。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摩擦力始終等于斥力,故摩擦力會隨著斥力的增大而增大。18.【答案】8;同位素【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同位素【解析】【分析】根據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由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確定中子數,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互為同位素原子分析。【解答】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 碳-14的核電荷數為6,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14,則碳-14的中子數為14-6=8. 碳-14、碳-12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都是碳的同位素原子。故答案為:8;同位素。19.【答案】;【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氧化物【解析】【分析】(1)根據地殼的元素分布確定兩種元素的名稱,再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二者的原子個數之比即可;(2)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二者的原子個數之比,進而得到對應的化學式。【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鋁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3)x:(-2)y=0,解得:x:y=2:3,則二者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2O3;(2)氫元素與氧元素可組成的氧化物有水和過氧化氫,其中過氧化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過氧化氫的化學式為H2O2。20.【答案】電阻;丙【知識點】測電筆的使用【解析】【分析】(1)測電筆中的電阻與人體串聯,從而減小通過人體的電流,保護人體安全;(2)根據測電筆的使用方法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 測電筆內部對人體測試家庭電路起到保護作用的是電阻。(2)在使用測電筆時,人體必須接觸測電筆末端的金屬體,故丙是正確的測量方法。21.【答案】CD;B【知識點】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而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解答】A中只有一種分子,即只有一種物質,那么為純凈物,且只有一種元素,則為單質;B中只有一種分子,則為純凈物;每個分子由兩種原子構成,則為化合物;C中有兩種分子,即存在兩種物質,那么為混合物;D中存在三種分子,即存在三種物質,那么為混合物。在表示混合物的是CD,表示化合物的是B。22.【答案】核外電子;磁感線疏密【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1)原子中間為原子核,周圍是繞核高速運動的電子;(2)磁場看不到摸不著,人們引入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分布規律。【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原子核的體積很小,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帶負電的電子在原子核外繞核做圓周運動;(2)磁體周圍的磁場強弱可以通過磁感線的疏密程度來描述。23.【答案】AC;D【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根據氣體的性質選擇收集方法;(2)根據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過程分析解答。【解答】(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物為固態,且需要加熱,因此“固態加熱型”發生裝置A。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選擇收集裝置C,那么可選用的氣體發生及收集裝置為AC或AE。(2)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排水法收集)的正確的操作順序為: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①裝入藥品;④加熱;③收集氣體;⑥移出導氣管;⑤停止加熱。即 ②①④③⑥⑤ 。故選D。24.【答案】;12【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2)活塞移動減小的體積就是針筒內氧氣的體積,根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知識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生石灰與水反應,會放出熱量,溫度升高,此時點燃白磷。白磷與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白磷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生成固態的五氧化二磷,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氣,那么減小的體積約占容器內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實驗結束恢復到常溫后,預期活塞將停在約15cm-15cm×=12cm。25.【答案】<;<【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開關S閉合,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小,因此電路中電流最大,電壓表示數最小;(2)先根據右手螺旋定則確定螺線管的N、S極;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和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判斷彈簧乙的長度。【解答】由圖可知,開關S閉合,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小,因此電路中電流最大,電壓表示數最小;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的下方為N極,上方為S極;分析電路,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因此電壓表示數變大,故U1<U2。電路中電流變小,因此螺線管的磁性減弱,永磁體S極與螺線管的S極相互排斥的力減小,彈簧乙伸長的長度變長,即L1<L2。26.【答案】非金屬;;;A【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一般情況下,如果元素名字含有金字旁,那么為金屬元素;(2)根據質子數確定元素名稱,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確定化合物中原子個數,進而得到對應的化學式;(3)原子失去電子帶正電,據此推斷E的質子數,確定E的元素名稱即可;(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行為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序數增大;同一列為同一族,從上到下原子序數增大。【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A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為14 ,所以是硅元素。由于“硅”中不含金字旁,因此屬于非金屬元素;(2)根據圖片可知,B的質子數為12,D的質子數為17,則B元素和D元素分別為鎂元素和氯元素。鎂元素顯+2價,氯元素顯-1價,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鎂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MgCl2;(3)E粒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即電子數-1=2+8,則質子數=電子書x=2+8+1=11,那么為鈉元素,則該離子的符號為Na+;(4)由元素周期表可知,X、Y為同一族,Y和Z處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Z>Y>X;Y和Z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化學性質不相似,故選A。27.【答案】電磁鐵吸引的小鐵釘數量;當電流變化較小時也能反映電磁鐵磁性強弱的變化;將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直至電流表示數與線圈匝數為20匝時的電流相同。【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甲圖可知,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量越多,則電磁鐵的磁場越強;(2)甲圖中,當磁場變化較小時,無法通過大頭針的數量反映磁場的變化;(3)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實驗中,通過電磁鐵吸引的小鐵釘數量來認識其磁性強弱。(2)根據圖片可知,乙圖實驗方案有指針指示,優點是當電流變化較小時也能反映電磁鐵磁性強弱的變化。(3)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電磁鐵的磁場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流大小不變,所以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將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直至電流表示數與線圈匝數為20匝時的電流相同。28.【答案】3.0;相同時間內收集到的氧氣的體積;c;其余條件相同時,雙氧水的濃度越大,其分解速度越快【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某個因素的影響時,其他的因素保持不變;(2)①雙氧水的分解速度越大,則相同時間內收集氧氣的體積越大;②根據排水法收集氧氣的要求解答;(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雙氧水的分解速度與濃度的變化規律即可。【解答】(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氯酸鉀分解速度的影響,變量為催化劑的種類,要控制質量相同,所以Ⅱ中KClO3的質量為3.0g;(2)①在實驗中,則需記錄的實驗數據是相同時間內收集氧氣的體積;②氧氣的密度小于水,因此要短管進氣,分析a、b、c裝置特點可知,測量O2體積的裝置是c;(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該實驗結論是其它條件相同時,過氧化氫溶液濃度越大,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速率越快。29.【答案】電磁感應現象;Q線圈中的電流越大,P線圈中的電流也越大(磁場強度越大,P線圈中感應電流越大,意思表述正確即可);該閉合電路中的磁感線數量沒有發生改變;不正確,理由見解析【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1)根據題干中“手機背面的線圈,能將底座產生的磁場轉化為電流給手機電池充電”分析解答;(2)根據移動變阻器的滑片時哪個因素發生改變確定猜想;(3)根據“ 當閉合電路圍成的平面內,磁感線數量發生改變時,電路中能產生感應電流 ”解答;(4)根據表格數據3、6或4、7的現象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手機背面的線圈,能將底座產生的磁場轉化為電流給手機電池充電”可知, 手機無線充電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的。(2)他將滑片向左移以增大通過Q線圈的電流,使Q線圈周圍的磁場更強,則他基于的猜想是:Q線圈周圍的磁場越強,P線圈中的感應電流越大。(3)根據題意可知,實驗中導體ab上下運動時不產生感應電流的原因(圖丙)是該閉合電路內磁感線數量未發生改變。(4)小科的說法不正確,理由是:比較3、6或4、7知道,Q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改變,其他條件不變,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方向不改變,說明感應電流方向與Q線圈中的電流方向無關。30.【答案】可燃物;燃燒需要充足的氧氣;氧氣或空氣;B【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1)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接觸空氣和溫度達到著火點;(2)根據圖片和描述分析哪個燃燒的條件發生改變即可;(3)氧氣能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4)根據火災發生時的自救措施判斷。【解答】(1)圖甲中小石頭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小木塊是可燃物可以燃燒,那么探究燃燒需要可燃物;(2)在燃著的蠟燭上扣一個燒杯,過一會觀察到蠟燭熄滅,是因為燒杯中的氧氣減小所致,可以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燃燒需要充足的氧氣;(3)如圖丙所示,結果觀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燒的“水火相容”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氧氣或空氣;(4)A.當火較小時,可以用各種滅火器材滅火,故A正確不合題意;B.打開門窗,增加了氧氣的量,使燃燒更旺,不利于脫險,故B錯誤符合題意;C.在滅火或逃生過程中,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塵進入呼吸道,故C正確不合題意;D.發生森林大火時,可以砍掉周圍的一些樹木,防止火勢蔓延,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31.【答案】;葡萄糖酸鋅中Zn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2)元素的質量分數=;(3)首先用需要鋅元素的質量×75%計算口服液中鋅的質量,再除以每支口服液中鋅元素的質量得到需要服用的口服液的支數。【解答】(1)根據化學式 可知,葡萄糖酸鋅中C、H、O、Zn元素的質量比:(12×12):(1×22):(16×14):65=144:22:224:65;(3)一個療程患者從口服液中獲得的鋅量是:104mg×75%=78mg,則需口服液的支數為:。32.【答案】N;減小;15人【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①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極性;②根據乙圖確定有人進入電梯后壓敏電阻的阻值變化;(2)根據R總=計算控制電路的總電阻,根據R2=R總-R1計算R2的阻值,根據乙圖確定此時電梯受到的壓力,也就是人的總重力,最后根據n=計算載客人數即可。【解答】(1)①根據圖片可知,電磁鐵線圈上電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線管,彎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時大拇指指向上端,則電磁鐵的上端為N極。②根據乙圖可知,當人進入電梯后,壓敏電阻R2受到的壓力F將增大,其阻值減小。(2)根據圖片可知,壓敏電阻與定值電阻R1串聯,控制電路總電阻R總===400Ω,R2的阻值為R2=R總-R1=400Ω-100Ω=300Ω,由圖乙得F=8000N,則電梯載人總重力G總=F總=8000N每個人重力G人=50kg×10N/kg=500N,載客人數n==16人載客人數為16人時恰好報警,所以應該小于16人,則最多載16-1=15人。33.【答案】一、三;7:4;設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x,需要鐵粉的質量為y, x=132g y=84g答:需要鐵粉的質量為84g,能生成硫化亞鐵132g。【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找到參加反應的硫粉和鐵粉的質量關系,據此判斷哪組實驗中二者恰好完全反應;(2)根據第一組數據計算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之比;(3)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硫粉的質量分別計算出鐵粉和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即可。【解答】(1)根據表格可知,第一次16g的硫粉與28g鐵粉反應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44g,第三次32g的硫粉與56g鐵粉反應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88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因此第一次、第三次實驗,反應物恰好完全反應;(2)根據表格第一組數據可知,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比是28g:16g=7:4。34.【答案】(1)(2)設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質量為X,生成氧氣質量為Y316 87 32X 0.87g Y3分答:反應前高錳酸鉀的質量為3.16g。(3)設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為Z149 96Z4分答:反應后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鉀的質量分數為67.7%。【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反應后減少質量即為生成氧氣質量分析;(2)根據生成二氧化錳質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高錳酸鉀質量分析;(3)根據生成二氧化錳質量計算出高錳酸鉀分解生成氧氣質量,由氧氣總質量計算出氯酸鉀生成氧氣質量,再利用氧氣質量和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氯化鉀質量分析。35.【答案】引燃白磷;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錯誤;白磷不能耗盡裝置中的氧氣【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根據銅絲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解答;(2)根據白磷燃燒的現象解答;(3)根據乙圖確定白磷停止燃燒時集氣瓶內的氧氣濃度是否為零分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銅絲的溫度升高,達到白磷的燃點后能夠引燃裝置中的白磷;(2)根據題意可知,反應開始到止水夾打開前,集氣瓶內的白磷燃燒,觀察到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3)根據乙圖可知,當集氣瓶中的氧氣的體積分數降到8.6%時,氧氣的體積分數不再不變,即白磷沒有將集氣瓶中的氧氣耗盡,所以倒吸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除以等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這一說法錯誤。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橫店鎮四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橫店鎮四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