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文瀾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文瀾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文瀾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1.(2024八下·杭州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的或復雜的事物,仔細觀察下列四幅圖片,其中不屬于模型的是
A.原子結構 B.二氧化碳分子
C.新冠病毒 D.接種疫苗標志
2.(2024八下·杭州期中)經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某些細菌的細胞質中有一些磁生小體,它們相當于一個個微小磁針,實驗證明:在只有地磁場而沒有其他磁場作用時,小水滴中的一些細菌會持續不斷地向北游動,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邊緣。實驗中,若把這些細菌中的磁生小體看成小磁針,則它的N極指向(  )
A.北 B.南 C.西 D.東
3.(2024八下·杭州期中)許多自動控制的電路中都安裝有電磁鐵。有關電磁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磁鐵的鐵芯,可以用銅棒代替
B.電磁繼電器中的磁體,可以使用永磁鐵
C.電磁鐵磁性的強弱只與電流的大小有關
D.電磁鐵是根據電流的磁效應制成的
4.(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銅元素和硫元素常見的化合價坐標圖,C點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A.CuS B. C. D.
5.(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實驗圖示和實際原理不相符的是(  )
A.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B.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
C.電動機原理
D.串聯電路中,線圈匝數越多,螺線管磁性越強。
6.(2024八下·杭州期中)我國化學家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銻、鈰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鈰屬于金屬元素 B.鈰的元素符號是Ce
C.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g D.鈰原子的質子數為58
7.(2024八下·杭州期中)圖中是小保制作的簡單電動機模型,其線圈由漆包線繞成,將線圈一端的漆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掉半周,在線圈的下面放置了一塊磁體。將其接入電路中,閉合開關后,線圈轉動起來了。關于此電動機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工作
B.線圈在轉動時,始終受到磁場作用力
C.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
D.增大線圈中的電流可改變轉動方向
8.(2024八下·杭州期中)把甲、乙、丙三塊鋼塊懸掛起來,并讓它們彼此靠近時的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正確的是(  )
A.因為甲、乙吸引,乙、丙相互排斥,所以只有乙是磁體
B.因為甲、乙吸引,乙、丙相互排斥,所以甲、乙、丙一定都是磁體
C.若甲、丙靠近,則一定會相互吸引
D.若甲、丙靠近,則可能會相互排斥
9.(2024八下·杭州期中)氕(H)、氘(H)、氚(H)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氕、氘、氚是三種不同的元素 B.三種原子的質量相等
C.三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不同 D.氕原子中的中子數為0
10.(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科學世界里沒有生命的阿拉伯數字也變得鮮活起來,它們在不同的位置表示著不同的含義。下列化學符號中數字“2”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  )
A.Mg2+: 一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
B.CO2: 二氧化碳中含有2個氧原子
C.2H: 2個氫元素
D.: 氧化鈣的化合價為+2價
11.(2024八下·杭州期中)A、B、C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5、+2、-2, 則 A、B、C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A、C元素常形成原子團)的化學式可能是(  )
A.B3(AC4)2 B.B2AC4 C.B3(AC)2 D.B2(AC3)3
1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一種有趣的鐘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金屬元素
B.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質子數為6
C.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離子符號為Na
D.鐘面上時針、分針所指的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
13.(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中的白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B.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C.火焰熄滅后,立即打開導管的止水夾
D.最終量筒中液面約降至 26毫升刻度線處
14.(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某家庭電路,閉合開關S1、S2,L1燈發光,L2燈不發光。用測電筆分別接觸c、d兩點,氖管都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  )
A.L2短路 B.bc間斷路 C.L2斷路 D.ad間斷路
15.(2024八下·杭州期中)已知一個 SO2分子的質量為 n千克,一個 SO3分子的質量為 m 千克(假設SO2、SO3分子中硫原子、氧原子分別具有相同的中子數),若以硫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則S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A. B. C. D.
16.(2024八下·杭州期中)明礬是一種白色晶體, 是常用的凈水劑,其化學式為 KA1(SO4)2·12H2O在凈水過程中生成了一種結構疏松的混凝劑,其化學式為[Al2(OH)n(SO4)m·yH2O]x,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明礬晶體中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5
B.明礬凈水過程中要發生化學變化
C.每一個 A13+、 OH-和H2O都含有10個電子
D.若n=2, 則m=3
17.(2024八下·杭州期中)對下列實驗中出現的異常現象分析合理的是(  )
選項 異常現象 分析
A 制取 O2氣體時,始終收集不到O2 收集O2的集氣瓶沒蓋玻璃片
B 將空氣通入澄清石灰水,未變渾濁 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太小
C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 集氣瓶瓶底炸裂 由于引燃的火柴太長了
D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 進入集氣瓶中的水過少 紅磷過量
A.A B.B C.C D.D
18.(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關系的是(  )
A. 甲表示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剩余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變化
B. 乙表示加熱氯酸鉀(含少量MnO2)制取氧氣時固體物質種類的變化
C. 丙表示雙氧水(含少量MnO2)分解時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變化
D. 丁表示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都相等的雙氧水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變化
19.(2024八下·杭州期中)電吉他中電拾音器的基本結構如圖所示,磁體附近的金屬弦被磁化,因此弦振動時,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電流經電路放大后傳送到音箱發出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選用銅質弦,電吉他仍能正常工作
B.只要有線圈,即使沒有磁體,電吉他也能正常工作
C.改變線圈數或改變磁場方向都可以改變線圈中的感應電流大小
D.弦振動過程中,線圈中的電流方向不斷變化
20.(2024八下·杭州期中)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汛期,某課外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個檢測水庫水位的裝置,其原理如圖所示。L 為安全指示燈,電鈴為報警器,R1為定值電阻,R2為豎直放置、粗細均勻且足夠長的電阻棒,滑片P 可以在電阻棒上自由滑動,并與浮子用豎直的絕緣桿連接,可隨著浮子的上下移動而改變電阻棒 R2接入電路的阻值,從而可通過電流表的示數來反應水位的高低。當滑片P指向R2的中點時,水位達到警戒值,電磁鐵吸下銜鐵報警。則該檢測器正常工作時(  )
A.電磁鐵的上端為N極
B.水位較低時,電磁鐵的磁性較強
C.若減小R2的阻值,警戒水位會變高
D.電流表示數越大,表示水位越高
21.(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物質科學的重要思維方式。
(1)圖1為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的關系,字母a代表的是   。
(2)圖2是鈉在氫氣中燃燒形成氯化鈉的電子的得失圖。在鈉、氯氣、氯化鈉三種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是   。
22.(2024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將已知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便于研究它們的性質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規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中,屬于非金屬的是   。
(2)隨著新元素的不斷發現,元素周期表還將逐漸完善。最近,科學家用大量高速鈣原子轟擊銘原子,形成了117號元素的原子,該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個   。
(3)②號元素和④號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
A.質子數相同 B.中子數相同 C.核外電子數相同 D.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23.(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是在家庭電路中經常使用的“插線板”,“插線板”上不僅有插座,還有一個能顯示該“插線板”是否正常工作的指示燈。每個插座之間是   連接的,插座與“指示燈”是   連接的。(以上兩空均選填“串聯”“并聯”)。
24.(2024八下·杭州期中)現有鐵屑、氧氣、四氧化三鐵、鹵化汞和海水五種物質,為了區分它們,小希參照二歧分類檢索載前作了一個物質檢索表,如表所示,請分析:
(1)從物質分類來看,4是   。
(2)由檢索表可知,表中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選填“甲”“乙”“丙”“丁”)
(3)已知鐵屑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四氧化三鐵,這中化學反應是類型屬于   反應。
25.(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儀器和裝置,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中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②   。
(2)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應選擇   (從A~G中選擇,填字母序號,下同)組合裝置。制取氧氣的過程如下,正確順序是   。
①給試管加熱 ②熄滅酒精燈 ③檢查氣密性
④把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固定在鐵架臺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⑥從水中取出導管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 ④①③⑤⑥②
(3)某同學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氣,測得氧氣的純度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收集氣體前,集氣瓶沒有注滿水
b.導管口開始有氣泡冒出,立刻收集
c.收集氣體后,集氣瓶中仍有少量水
26.(2024八下·杭州期中) 有水(H2O)、雙氧水(H2O2)、重冰(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的氫原子)三種物質,從物質組成的角度看,這三種物質所含的元素共有   種,18克水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質量與   克雙氧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質量相等。
27.(2024八下·杭州期中)為了避免汽車超速行駛帶來的危害,某校科技創新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一個裝置來自動限制車速,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12V,保護電阻R0的阻值是5Ω,Rx的阻值與車速關系如圖乙所示(裝置中其他的電阻忽略不計),當車速增大時,電磁鐵的磁性會   ,閉合開關S,當車速達到130km/h時,電路中電流恰好為1A,電磁鐵剛好能夠吸下裝置B,使油門C噴油量受到限制而達到控制車速的目的,此時Rx的阻值為   Ω。
28.(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治療心臟疾病患者時,通常用一種被稱為“血泵”的體外裝置來代替心臟,以維持血液循環,其簡化示意圖如圖所示。線圈固定在軟鐵桿上,兩者組成一個電磁鐵,活塞筒在閥門:S1,S2處與血管相連(S1、S2為單向閥門,只能向某一方向打開)。
(1)在該裝置工作中的某時刻,若電流從a端流進線圈,從b端流出線圈,則電磁鐵受到左側永磁體向   的作用力。
(2)若電流從b端流進線圈,從a端流出線圈,則S1會   。
29.(2024八下·杭州期中)人類對水分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材料1:1803年,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認為水是由氫、氧元素的各一個原子構成的“HO原子”。
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認為分子包括同種原子結合而成的“簡單原子”和不同原子結合而成的“復雜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觀點。
材料3:1833年,戈丹根據定量測算的結果繪制了氫氧結合變成水分子的“體積圖”(如圖)。而后,“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觀點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
(1)水分子(H2O)屬于阿伏加德羅提出的“   原子”(選填“簡單”或“復雜”)。
(2)請將如圖方框中“?”處補全:   。
30.(2024八下·杭州期中)現代家庭電器化程度越來越高,用電安全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下表提供了一組人體電阻數據。如圖所示, 用標有“220V, 5A”的用電器R接在電壓為 220V 的電源上正常工作,電路中還有額定電流為10A的熔絲。則:
測量項目 完全干燥時 出汗或潮濕時
手與手之間的電阻 200kΩ 5kΩ
手與腳之間的電阻 300kΩ 8.8kΩ
手與塑料鞋底之間的電阻 8000kΩ 10kΩ
(1)一個潮濕的人,赤腳站在地上,由于不小心,手接觸火線,發生觸電事故,則通過人體的電流是    A(上表電阻數據適用此人);
(2)熔絲不會“救”人命的原因是   。
31.(2024八下·杭州期中)為探究原子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個α粒子內含2 個質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以下現象,如圖甲。
現象1:大多數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運動方向;。
現象2:少部分 α 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現象3:極少數 α 粒子被彈了回來。
(1)根據α 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 α 粒子數量,并繪制成圖像(如圖乙)。其中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數據是   點。
(2)盧瑟福構建了核式原子結構模型,若以、●和分別代表電子、質子與中子,則下列各示意圖所描述的微粒不屬于同一類原子的是   。
A. B. C. D.
32.(2024八下·杭州期中)小樂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電磁感應現象”。
(1)實驗中,通過觀察   來判斷電路中是否產生感應電流。
(2)讓磁場產生電流,必須的操作是   。
A.實驗時,開關要閉合,接通電路
B.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運動
C.整個電路都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D.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E。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必須要快
(3)實驗中,小樂發現每次靈敏電流表指針擺動的角度不同,提出了“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問題。小樂猜想:感應電流的大小可能與導體運動速度和磁場強弱有關。為了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強弱是否有關,她應進行的操作是    。
33.(2024八下·杭州期中)光合作用產生的氧來自二氧化碳還是水?魯賓和卡門在實驗中利用了同位素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們首先選擇一種碳酸氫鹽,制備出含有不同比例18O的該種物質,即18O在該物質氧元素中所占比例不同。同樣方法,制備出含有不同比例18O的水,然后配成三種質量分數相同的碳酸氫鹽溶液。碳酸氫鹽溶解在水中能生成二氧化碳并保持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變,同時不會產生水。將小球藻放入這三種溶液并用陽光進行照射。分析產生氧氣中18O的比例,得出結論:光合作用產生的氧來自水。
(1)根據實驗結論,在虛線框內補充第三次實驗碳酸氫鹽和氧氣中18O百分比的條形圖。   
(2)魯賓和卡門是通過測量生成氧氣的密度確定氧氣中18O的含量。如果有一種氧氣,18O構成的氧分子和16O構成的氧分子各占50%。根據以下資料計算,在標準狀況下該種氧氣的密度為    kg/m3。(保留兩位小數)
資料:
I、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
II、18O的相對原子量為 18,16O的相對原子量為 16。
III、自然界的氧氣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1.43 kg/m3,該氧氣可以近似認為所有氧原子均為16O。
34.(2024八下·杭州期中)學習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后,小明將課本中的實驗裝置改進為如圖甲實驗裝置。用加熱的電烙鐵點燃紅磷后,立刻拔掉插頭,無線氣壓計實時記錄瓶內的氣壓變化。實驗過程中氣壓變化如圖乙。請回答:
資料:一個密閉容器內氣壓受溫度和氣體量的影響,溫度越高,氣體質量越大,氣體氣壓越大。
(1)若圖甲中紅磷量不足,會導致測定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小明對圖乙中CD段氣壓上升感到困惑,請你告訴他CD段氣壓上升的原因   。
35.(2024八下·杭州期中)過去教材中實驗室制氧氣,常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裝置如圖所示,從預熱到收集滿一瓶(250mL)氧氣大約8~10分鐘,反應后剩余物均為固體。曾有同學去聞自己收集到的氧氣,想找找吸氧的感覺,結果卻聞到刺激性氣味(少量氯酸鉀發生副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
現行教材已改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你認為這樣做的優點都有哪些?
36.(2024八下·杭州期中)以下是樂樂項目化學習小組設計的自動折疊傘控制系統。
【項目名稱】“設計自動折疊傘控制系統”
【項目背景】同學們很喜歡到戶外的學習園地中(如圖甲)討論問題。`遇到下雨時,巨大的折疊傘打開操作困難。
【項目要求】當空氣相對濕度達到一定程度時,使工作電路中的電動機M轉動,折疊傘展開。
【項目設計】根據要求設計如圖乙的電路圖。
【器材選擇】電磁繼電器(工作電流≥0.05安,線圈電阻不計)、控制電壓U1(6伏)、滑動變阻器R1規格為“1安 200歐”、靈敏電流表、電動機M1、濕敏電阻R2、開關、串線等。
(1)要滿足上述項目要求,他們應該選擇的濕敏電阻是下表中   (選填字母);
空氣相對濕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濕敏電阻A(Ω) 92 90 86 80 72 56 42 30 20 13
濕敏電阻B(Ω) 13 20 30 42 56 72 80 86 90 92
【項目調試】利用上述選擇的器材,組裝好電路后開始測試。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處時,閉合開關S1,折疊傘不展開。將滑片P恰好移至中點時,折疊傘展開。
(2)該款自動折疊傘在空氣相對濕度達到多少時,會自動展開?   (請通過計算說明)
【項目反思】
(3)請你結合上述信息和所學知識,寫出整個電路系統在實際運用時,需要改進的一個方面: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模型可以是復雜的事物,也可以是復雜的過程或者過程的示意等,例如計算公式、電路圖等都屬于模型。【解答】A、圖為原子結構模型,故A不符合題意;
B、圖為二氧化碳分子的微觀模型,故B不符合題意;
C、圖為新冠病毒模型,故C不符合題意;
D、圖為接種疫苗標志,不是模型,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答案】A
【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地磁場
【解析】【分析】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電磁場的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地磁南極吸引小磁針的北極。【解答】由題意可知,在地磁場的作用下,對于小水滴來說,磁感線應是從小水滴的南面指向小水滴的北側,把這些細菌中的磁生小體看成小磁針,小磁針的N極指向與磁場磁感線的方向相同,所以,它的N極指向小水滴的北側,所以選項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3.【答案】D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電磁鐵利用的是電流的磁效應,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電流大小及有無鐵芯有關。【解答】A、電磁鐵的鐵芯需用軟磁性材料制成,銅不是磁性材料,故不可以用銅棒代替,故A錯誤;
B、電磁鐵不是永久磁鐵,它的磁性的有無跟電流的通斷有關,所以電磁繼電器中的磁體,不能使用永磁鐵,故B錯誤;
C、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的大小和線圈的匝數有關,故C錯誤;
D、電磁鐵是利用奧斯特實驗,即電流的磁效應制成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4.【答案】B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結合圖像進行分析,根據化合物各元素化合價之和為零書寫化學式。【解答】根據圖可知在C點時銅元素顯+1價,硫元素顯-2價,利用化合價的規律,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得出C點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u2S。
故答案為:B。
5.【答案】A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
【解析】【分析】圖A為奧斯特實驗,說明電能生磁;辨別電動機和發電機原理圖時,可通過觀察電路中是否有電源來判斷,有電源的是電動機原理圖,沒有電源的是發電機的原理圖。【解答】A、圖a的原理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A錯誤,故A符合題意;
B、圖b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圖,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里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B正確,故B不符合題意;
C、圖c是電動機原理,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C正確,故C不符合題意;
D、圖d是在電流相同的情況下,線圈匝數越多,螺線管磁性越強。D正確,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6.【答案】C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相對原子質量的數值是兩個質量的比值,單位是1不是g。【解答】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鈰,鈰元素名稱含有 “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該元素的元素符號是Ce,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寫,不是“g”,故C錯誤,符合題意;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58;根據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鈰原子的核電荷數為58,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7.【答案】C
【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其中描述的實驗過程,確定包含的物理原理和能量轉化即可。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當電流經過線圈時,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即為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A錯誤;
B.線圈中有一端的漆只刮掉半周,當線圈轉到該位置處,由于線圈中無電流,所以不會受到磁場力的作用,故B錯誤;
C.電動機轉動時,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正確;
D.增大線圈中的電流,會改變線圈受到磁場力的大小,而不會改變受力的方向,故D錯誤。
故選C。
8.【答案】D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物體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斷方法
【解析】【分析】異名磁極相互吸引,一個有磁性一個沒有磁性也會相互吸引,但若相互排斥,則一定是同名磁極。【解答】磁體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是: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由圖可知,乙、丙是相互排斥的,故乙、丙一定是磁體;甲、乙相互吸引,甲可能是磁體,也可能不是磁體,如是磁體,則甲丙靠近時,會相互相斥。
故答案為:D。
9.【答案】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
【解析】【分析】同位素原子指的是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可知同位素原子屬于同種元素。【解答】A、氕、氘、氚三種原子的質子數都是1,屬于同種元素,故A錯誤;
B、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它們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相對原子質量不同,故B錯誤;
C、由于氕、氘、氚三種原子的質子數都為1,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氕、氘、氚三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都為1,故C錯誤;
D、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氕的中子數=1-1=0,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0.【答案】A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不同位置的數字表示的意義不同,右上角的數字表示的是離子所帶的電荷,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含有該原子的個數;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離子或分子的個數,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在物質中的化合價。【解答】A、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可知,Mg2+ 中數字“2”表示一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故A正確;
B、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可知,CO2中數字“2” 表示1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故B錯誤;
C、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可知,2H中數字“2”表示 2個氫原子,元素只講種類,不論個數,故C錯誤;
D、根據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中的“2”表示在氧化鈣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1.【答案】A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將三種元素的化合價代入選項,如果化合物的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則表明該化學式正確。單質的化合價均為零。
【解答】A、A、B、C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5、+2、-2,則化合物B3(AC4)2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2)×3+(+5)×2+(-2)×4×2=0,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判斷該化學式有可能,故A正確;
B、A、B、C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5、+2、-2,則化合物B2AC4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2)×2+(+5)+(-2)×4=+1≠0,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判斷該化學式沒有可能,故B錯誤;
C、A、B、C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5、+2、-2,則化合物B3(AC3)2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2)×3+(+5)×2+(-2)×3×2=+4≠0,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判斷該化學式沒有可能,故C錯誤;
D、A、B、C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5、+2、-2,則化合物B2(AC3)3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2)×2+(+5)×2+(-2)×3×3=-4≠0,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判斷該化學式沒有可能,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2.【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A.如果元素名稱中含有金字旁,那么為金屬元素;
B.質子數等于原子序數;
C.最外層電子大于4的容易得到電子帶負電荷,最外層電子小于4的容易失去電子帶正電荷;
D.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推算化合物的化學式。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H,為非金屬元素,不含有金字旁,為非金屬元素,故A錯誤符合題意;
B.根據圖片可知,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C,它的質子數為6,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根據圖片可知,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Na,它失去最外層的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寫作Na+,故C正確不合題意;
D.鐘面上時針對準O,通常顯-2價,分針對準Mg,通常顯+2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它們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13.【答案】D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驗證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利用的是壓強差,試管內壓強減小,量筒中的水被壓進試管,壓進試管中的水的體積等于氧氣的體積,所以試管中物質燃燒不能有氣體產生,則碳、硫等物質不能代替白磷進行實驗。【解答】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結束后,集氣瓶內氣壓不降低,打開止水夾,水不能倒流,該實驗中的白磷不可以用木炭代替 ,故A錯誤;
B、 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非白霧,故B錯誤;
C、白磷熄滅后不能立即打開止水夾測量,因為此時剩余的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占據了部分水的體積,故C錯誤;
D、試管中氧氣體積=120 mL ×=24mL,則白磷燃燒后消耗氧氣,量筒內水要進入24毫升, 最終量筒中液面約降至(50-24)毫升=26毫升刻度線處,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4.【答案】B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辨別火線和零線可以用測電筆;測電筆的正確方法:手觸金屬筆卡;筆尖金屬體觸火線時氖管發光,觸零線時氖管不發光;
【解答】閉合開關S1、S2,L1 燈發光,說明L1 燈所在的線路正常。
A.若 L2短路,則電路中的電流過大,保險絲熔斷,L1燈也不發光,故A不符合題意;
B.若bc間斷路,若用試電筆分別接觸c、d 兩點,d 點氖管都發光, c點通過L2 燈與火線相連,c點氖管也發光,故B符合題意;
C.若L2斷路,c點與零線連接,測電筆接觸c點,氖管不發光,故C不符合題意;
D.若ad間斷路,c、d兩點與火線斷開,測電筆分別接觸c、d兩點,氖管都不發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5.【答案】B
【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等于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除以新定義的標準進行計算。【解答】1個氧原子的質量=(m-n)kg;則1個硫原子的質量為:n-2(m-n)kg=(3n-2m)kg;
若以硫原子質量的作為原子質量的標準,則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根據相對分子的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所以S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故答案為:B。
16.【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轉化為離子,這個過程中原子的質子數不變,等于原子序數,原子得到幾個電子,就帶幾個單位負電荷,失去幾個電子,就帶幾個單位正電荷,據此判斷電子數。【解答】A、明礬晶體中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2×2):(16×20)=1:5,故A不符合題意;
B、明礬在凈水過程中生成了一種結構疏松的混凝劑,其化學式為[Al2(OH)n(SO4)m yH2O]x,此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每個鋁原子中含有13個電子,每個Al3+是由鋁原子失去3個電子后形成的,則每個Al3+中含有的電子數為13-3=10;每個OH-中的電子數為8+1+1=10;每個H2O中的電子數為1×2+8=10,故C不符合題意;
D、若n=2,則m=3,則為[Al2(OH)n(SO4)m yH2O]x中,化合價的代數和為:(+3)×2+(-1)×2+(-2)×3=-2≠0,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7.【答案】B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空氣的成分及探究;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發生反應是,生成難溶于水的碳酸鈣沉淀,即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低,生成的碳酸鈣極少,沒有達到飽和,所以不能觀察到變渾濁的現象,可以多通一會空氣,繼續觀察。【解答】A、制取O2氣體時,用向上排空法始終收集不到O2,可能是因為裝置漏氣、藥品不足等,但收集O2的集氣瓶沒蓋玻璃片,不會導致始終收集不到O2,故A錯誤;
B、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太小,因此將空氣通入澄清石灰水,未變渾濁,故B正確;
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瓶底炸裂可能是沒有集氣瓶底鋪一層細沙或加入少量水造成的,與引燃的火柴太長無關,故C錯誤;
D、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為了將裝置內的氧氣耗盡,紅磷必須過量,進入集氣瓶中的水過少可能是紅磷的量不足或裝置漏氣或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造成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8.【答案】B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A、根據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催化劑的特征(一變二不變),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隨著反應的發生,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逐漸減少,由于生成的錳酸鉀、二氧化錳中都含有氧元素,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不會減少至0,選項錯誤;
B、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前固體中含有氯化鉀和二氧化錳2種固體,反應過程中,固體中含有未反應的高錳酸鉀、催化劑二氧化錳和反應生成的氯化鉀3種固體,反應完成后,固體中含有催化劑二氧化錳和反應生成的氯化鉀2種固體,選項正確;
C、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反應過程中,氫元素一直存在于液體中,液體的質量逐漸減少,則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加,直至過氧化氫完全反應,選項錯誤;
D、催化劑只改變反應的速率,不改變反應物于生成物的質量關系,即無論有沒有催化劑,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都相等的雙氧水反應后生成等質量的氧氣,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
19.【答案】D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電磁感應;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及切割磁感線的方向有關,只改變某一個方向,感應電流的方向發生改變。【解答】A、銅不可以被磁化,則選用銅質弦,電吉他不能正常工作,故A錯誤;
B、取走磁體,就沒有磁場,振弦不能切刮磁感線產生電流,電古他將不能正常工作,故B錯誤;
C、增加線圈匝數,可增加電磁感應所產生的電壓,在電路的總電阻不變時,可以增大線圈中的感應電流,改變磁場方向,不能改變電流大小,故C錯誤;
D、弦振動過程中,磁場方向不變,弦的運動方向會不斷變化,則線圈中的電流方向不斷變化,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20.【答案】C,D
【知識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電磁繼電器通過低電壓、弱電流控制高電壓、強電流,在電路中相當于開關。【解答】A、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是從右向左,根據安培定則可知電磁鐵上端為S極,故A不符合題意;
B、由圖可知,R1、R2、電磁鐵、電流表串聯接入電路,水位較低時,滑片P向下移動,R2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可知電路中總電阻的變大,根據可知,當電源電壓一定時,電路中電流的變小,電磁鐵磁性變弱,故B不符合題意;
C、當警戒水位會變高,滑片向上移動,則R2的阻值變小,故C符合題意;
D、電流表示數變大,根據可知,當電源電壓一定時,控制電路電阻的變小,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可知R2阻值變小,滑片P向上移由此可知水位變高,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D。
21.【答案】原子;氯化鈉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解析】【分析】(1)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變為離子,分子、原子和離子都能構成物質,據此判斷。
(2)由圖2可知,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解答】(1)分子、原子和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三種基本粒子,原子得失電子會形成離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即a表示原子。
(2)鈉是一種金屬單質,是由鈉原子構成的;氯氣是一種氣態非金屬單質,是由氯分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鈉離子與氯離子構成的。
22.【答案】③;質子;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先確定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分別是什么元素,結合中文名稱進行判斷。
(2)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的質子數排列的,所以原子序數就等于質子數。
(3)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同一族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層電子數。【解答】(1)由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是鋰元素,屬于金屬元素;②是鈹元素,屬于金屬元素;③是氟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2)因為原子序數=質子數,117號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個質子。
(3)②號元素和④號元素位于同一族,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所以化學性質相似。
故答案為:D。
23.【答案】并聯;并聯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
【解析】【分析】并聯電路各支路互相獨立,互不影響。【解答】“插線板”上各插座能獨立工作,每個插座工作時互不影響,是并聯的。
“插線板”上的指示燈,能顯示插線板是否通電,閉合開關,指示燈亮,插孔正常通電,家庭中常見插線板在指示燈損壞以后,開關閉合后插孔也能供電,所以插座與指示燈之間是并聯的。
24.【答案】單質;乙;化合
【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1)由檢索表可知,4滿足的條件是只含有一種物質且含有一種元素,可知符合單質的定義。
(2)氧化物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
(3)化合反應:反應物有多種,生成物只有一種。
【解答】(1)4中只含一種元素,屬于單質。
故答案為:單質。
(2)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四氧化三鐵是一種氧化物,其中含有鐵元素,因此由檢索表可知乙表示氧化物。
故答案為:乙。
(3)已知鐵屑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四氧化三鐵,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
故答案為:化合。
25.【答案】長頸漏斗;BEF;B;ab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制取氧氣的原理;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1)C中的漏斗是分液漏斗,與長頸漏斗的區別是分液漏斗有一個活塞。
(2)反應物均為固體的發生裝置為B,注意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
(3)氧氣純度偏低,可能是沒有等氣泡均勻就收集,或者原來集氣瓶中沒有將水灌滿,水沒有排盡不會影響氧氣的純度。
【解答】(1)儀器②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選擇BE;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來收集,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來收集,收集裝置選F,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應選擇BEF。
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順序是③檢查氣密性,④把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固定在鐵架臺上,①給試管加熱,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從水中取出導管,②熄滅酒精燈。
故答案為:B。
(3)a、收集氣體前,集氣瓶沒有注滿水,留有氣泡,集氣瓶內存在空氣,收集到的氧氣純度偏低,符合題意;
b、導管口開始有氣泡冒出,立刻收集,會導致收集的氧氣不純,因為剛開始排出的是裝置內的空氣,符合題意;
c、收集氣體后,集氣瓶中仍有少量水,說明氧氣未收集滿,但不會影響氧氣的純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b。
26.【答案】2;17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水和雙氧水中氧元素質量相等,則可分別列出兩種物質中氧元素的質量表達式,聯立兩式,即可求得雙氧水的質量。
【解答】根據水(H2O)、雙氧水(H2O2)、重水(D2O)的化學式可知都有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故答案為:2。
設質量為x的雙氧水中含有的氧元素和18g水中的氧元素的質量相同
故答案為:17。
27.【答案】增大;7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電磁鐵磁性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磁性越強。
電路為串聯電路,利用歐姆定律計算總電阻,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電路中各用電器的電阻之和。【解答】由乙圖可知,當車速增大時,Rx的阻值變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則電磁鐵的磁性增強。
當電路中點電流為1A,電路中的總電阻為
此時Rx的阻值為
28.【答案】右;閉合。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則;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判斷螺線管的磁極,再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判斷力的方向。
(2)根據(1)再次判斷力的方向,裝置體積變大時,血液進入裝置。【解答】(1)由右手螺旋定則可以知道,螺線管左端為N極,此時同名磁極相對,則電磁鐵受到左側永磁體向右的作用力。
(2)若電流從b端流進線圈,從a端流出線圈,電磁鐵左端為S極,拉動活塞向左運動,則S1閉合。
29.【答案】復雜;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1)水由不同原子構成,結合題中的定義進行判斷。
(2)根據水分子模型判斷氧原子模型,一個氧分子中含有兩個氧原子。【解答】(1)水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 屬于阿伏加德羅提出的復雜原子。
(2)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表示為。
30.【答案】0.025;由(1)可知發生觸電時,通過人體的電流遠小于熔絲熔斷電流(10A)。即:人已觸電,但熔絲未斷,所以熔絲不會“救”人命。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讀出人此時的阻值,通過歐姆定律計算電流。
(2)根據計算可知,電路中電流小于熔絲熔斷的電流,所以熔絲不會熔斷。【解答】(1)由表中數據得出潮溫時,手與腳之間的電阻
則通過人體的電流是
31.【答案】A;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概念;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
【解析】【分析】(1)大部分空間是空的,則粒子經過金箔后傳播方向不變,即偏轉角度為零的粒子數量很大。
(2)原子種類取決于質子數,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可知黑球是質子,據此判斷。【解答】(1)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即α粒子偏轉角度幾乎為0,這是由于它們穿過了原子內部的空間,這也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故圖乙中A點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
(2)同一類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質子數相同;A、B、C、D中的質子數分別為1、1、1、2,故選項中描述的微粒不屬于同一類原子的是D。
32.【答案】靈敏電流表指針是否發生偏轉;AD;見解析
【知識點】探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
【解析】【分析】(1)實驗采用了轉換法,用靈敏電流計指針是否偏轉來反映是否有電流產生。
(2)根據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進行判斷。
(3)根據控制變量法,要探究感應電流大小與磁場強弱的關系,則應控制導體運動速度相同。【解答】(1)實驗中,通過觀察靈敏電流計指針是否偏轉來判斷電路中是否有感應電流存在,指針偏轉表明電路中有感應電流,否則電路中沒有感應電流。
(2)根據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可知:要產生感應電流,導體必須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同時必須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故AD正確,BC錯誤。
故答案為:AD。
(3)為了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強弱是否有關,根據控制變量法應該保持導體運動快慢相同,改變磁場強弱,即用磁性不同(大小不同)的兩塊磁鐵,讓導體棒分別以相同的速度向相同的方向切割磁感線,觀察靈敏電流表指針偏轉角度的大小。
33.【答案】;1.52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光合作用的原理;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1)由結論可知,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來自于水,可知實驗3中水和實驗1相同,則氧氣也和實驗1相同。
(2)根據下面的提示進行計算,密度之比等于質量之比。【解答】(1)實驗1和實驗3探究二氧化碳氣體對氧氣的產生沒有影響,即控制水的高度相同,改變碳酸氫鹽的高度,而產生氧氣的高度不變,如下圖:

(2)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若有一瓶氧氣,只含18O和16O,且個數比為1:1,則其構成的氧分子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8+16=34.設在標準狀況下該瓶氧氣的密度是x,則,x≈1.52kg/m3。
34.【答案】偏小;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紅磷不足,消耗的氧氣偏少,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小。
(2)冷卻后,集氣瓶內的氣壓小于大氣壓,打卡止水夾,大氣壓將水壓進集氣瓶,瓶內氣體受到擠壓,體積變小,壓強增大。【解答】(1)若圖甲中紅磷量不足,則氧氣未被完全消耗完,則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
(2)紅磷燃燒放熱,裝置中空氣受熱膨脹,壓強變大,反應結束后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裝置中的壓強恢復到原來的狀態;CD段氣壓上升的原因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
35.【答案】根據材料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需要酒精燈加熱;從預熱到收集滿一瓶(250mL)氧氣大約8~10分鐘,反應需要一定時間;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和受熱條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固體二氧化錳回收困難;少量氯酸鉀發生副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使制得的氧氣不純。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反應常溫下即可進行,不需加熱,操作簡單;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直接反應,反應速率快;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制得的氧氣純凈;反應后得到的產物是水和氧氣,便于回收二氧化錳固體。
【知識點】制取氧氣的原理;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生成物為水和氧氣,沒有污染性氣體產生,且反應不需要加熱節約資源。
36.【答案】A;因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恰好移動到中點,所以。 已知電磁繼電器的工作電流安,U=6V,電磁繼電器總電阻至少為根據串聯電路的特點查表得,當濕敏電阻A的阻值達到20時,空氣相對濕度達到90%,折疊傘會展開。;根據題意可設計,當天氣晴天,濕度達到一定值時,可以使折疊傘自動收起。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電磁鐵磁性增強時,吸引銜鐵,工作電路開始工作,說明此時電路中電流變大,濕敏電阻的阻值減小,據此判斷所選電阻。
(2)根據題中所給數據及歐姆定律進行計算,根據計算所得電阻大小讀出濕度大小。
(3)該傘達到一定濕度時,就會打開,不論是雨天還是晴天,所以改進的思路時,晴天即使濕度較大也不會將傘打開。【解答】(1)圖中濕度增大,電動機M轉動需要電流則電動機線路電流增大,電源線路電流增大,電源電壓不變,總電阻減小,濕敏電阻減小。
故答案為:A。
1 / 1浙江省杭州市文瀾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題
1.(2024八下·杭州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的或復雜的事物,仔細觀察下列四幅圖片,其中不屬于模型的是
A.原子結構 B.二氧化碳分子
C.新冠病毒 D.接種疫苗標志
【答案】D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模型可以是復雜的事物,也可以是復雜的過程或者過程的示意等,例如計算公式、電路圖等都屬于模型。【解答】A、圖為原子結構模型,故A不符合題意;
B、圖為二氧化碳分子的微觀模型,故B不符合題意;
C、圖為新冠病毒模型,故C不符合題意;
D、圖為接種疫苗標志,不是模型,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2024八下·杭州期中)經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某些細菌的細胞質中有一些磁生小體,它們相當于一個個微小磁針,實驗證明:在只有地磁場而沒有其他磁場作用時,小水滴中的一些細菌會持續不斷地向北游動,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邊緣。實驗中,若把這些細菌中的磁生小體看成小磁針,則它的N極指向(  )
A.北 B.南 C.西 D.東
【答案】A
【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地磁場
【解析】【分析】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電磁場的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地磁南極吸引小磁針的北極。【解答】由題意可知,在地磁場的作用下,對于小水滴來說,磁感線應是從小水滴的南面指向小水滴的北側,把這些細菌中的磁生小體看成小磁針,小磁針的N極指向與磁場磁感線的方向相同,所以,它的N極指向小水滴的北側,所以選項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3.(2024八下·杭州期中)許多自動控制的電路中都安裝有電磁鐵。有關電磁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磁鐵的鐵芯,可以用銅棒代替
B.電磁繼電器中的磁體,可以使用永磁鐵
C.電磁鐵磁性的強弱只與電流的大小有關
D.電磁鐵是根據電流的磁效應制成的
【答案】D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電磁鐵利用的是電流的磁效應,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電流大小及有無鐵芯有關。【解答】A、電磁鐵的鐵芯需用軟磁性材料制成,銅不是磁性材料,故不可以用銅棒代替,故A錯誤;
B、電磁鐵不是永久磁鐵,它的磁性的有無跟電流的通斷有關,所以電磁繼電器中的磁體,不能使用永磁鐵,故B錯誤;
C、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的大小和線圈的匝數有關,故C錯誤;
D、電磁鐵是利用奧斯特實驗,即電流的磁效應制成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4.(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銅元素和硫元素常見的化合價坐標圖,C點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A.CuS B. C. D.
【答案】B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結合圖像進行分析,根據化合物各元素化合價之和為零書寫化學式。【解答】根據圖可知在C點時銅元素顯+1價,硫元素顯-2價,利用化合價的規律,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得出C點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u2S。
故答案為:B。
5.(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實驗圖示和實際原理不相符的是(  )
A.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B.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
C.電動機原理
D.串聯電路中,線圈匝數越多,螺線管磁性越強。
【答案】A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
【解析】【分析】圖A為奧斯特實驗,說明電能生磁;辨別電動機和發電機原理圖時,可通過觀察電路中是否有電源來判斷,有電源的是電動機原理圖,沒有電源的是發電機的原理圖。【解答】A、圖a的原理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A錯誤,故A符合題意;
B、圖b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圖,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里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B正確,故B不符合題意;
C、圖c是電動機原理,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C正確,故C不符合題意;
D、圖d是在電流相同的情況下,線圈匝數越多,螺線管磁性越強。D正確,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6.(2024八下·杭州期中)我國化學家張青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銻、鈰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鈰屬于金屬元素 B.鈰的元素符號是Ce
C.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g D.鈰原子的質子數為58
【答案】C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相對原子質量的數值是兩個質量的比值,單位是1不是g。【解答】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鈰,鈰元素名稱含有 “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該元素的元素符號是Ce,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1,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寫,不是“g”,故C錯誤,符合題意;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58;根據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鈰原子的核電荷數為58,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7.(2024八下·杭州期中)圖中是小保制作的簡單電動機模型,其線圈由漆包線繞成,將線圈一端的漆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掉半周,在線圈的下面放置了一塊磁體。將其接入電路中,閉合開關后,線圈轉動起來了。關于此電動機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工作
B.線圈在轉動時,始終受到磁場作用力
C.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
D.增大線圈中的電流可改變轉動方向
【答案】C
【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其中描述的實驗過程,確定包含的物理原理和能量轉化即可。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當電流經過線圈時,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即為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A錯誤;
B.線圈中有一端的漆只刮掉半周,當線圈轉到該位置處,由于線圈中無電流,所以不會受到磁場力的作用,故B錯誤;
C.電動機轉動時,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正確;
D.增大線圈中的電流,會改變線圈受到磁場力的大小,而不會改變受力的方向,故D錯誤。
故選C。
8.(2024八下·杭州期中)把甲、乙、丙三塊鋼塊懸掛起來,并讓它們彼此靠近時的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正確的是(  )
A.因為甲、乙吸引,乙、丙相互排斥,所以只有乙是磁體
B.因為甲、乙吸引,乙、丙相互排斥,所以甲、乙、丙一定都是磁體
C.若甲、丙靠近,則一定會相互吸引
D.若甲、丙靠近,則可能會相互排斥
【答案】D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物體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斷方法
【解析】【分析】異名磁極相互吸引,一個有磁性一個沒有磁性也會相互吸引,但若相互排斥,則一定是同名磁極。【解答】磁體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是: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由圖可知,乙、丙是相互排斥的,故乙、丙一定是磁體;甲、乙相互吸引,甲可能是磁體,也可能不是磁體,如是磁體,則甲丙靠近時,會相互相斥。
故答案為:D。
9.(2024八下·杭州期中)氕(H)、氘(H)、氚(H)是氫的三種同位素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氕、氘、氚是三種不同的元素 B.三種原子的質量相等
C.三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不同 D.氕原子中的中子數為0
【答案】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
【解析】【分析】同位素原子指的是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可知同位素原子屬于同種元素。【解答】A、氕、氘、氚三種原子的質子數都是1,屬于同種元素,故A錯誤;
B、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它們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相對原子質量不同,故B錯誤;
C、由于氕、氘、氚三種原子的質子數都為1,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氕、氘、氚三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都為1,故C錯誤;
D、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氕的中子數=1-1=0,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0.(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科學世界里沒有生命的阿拉伯數字也變得鮮活起來,它們在不同的位置表示著不同的含義。下列化學符號中數字“2”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  )
A.Mg2+: 一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
B.CO2: 二氧化碳中含有2個氧原子
C.2H: 2個氫元素
D.: 氧化鈣的化合價為+2價
【答案】A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不同位置的數字表示的意義不同,右上角的數字表示的是離子所帶的電荷,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含有該原子的個數;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離子或分子的個數,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在物質中的化合價。【解答】A、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可知,Mg2+ 中數字“2”表示一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故A正確;
B、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可知,CO2中數字“2” 表示1個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故B錯誤;
C、根據標在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可知,2H中數字“2”表示 2個氫原子,元素只講種類,不論個數,故C錯誤;
D、根據標在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值,中的“2”表示在氧化鈣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1.(2024八下·杭州期中)A、B、C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5、+2、-2, 則 A、B、C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A、C元素常形成原子團)的化學式可能是(  )
A.B3(AC4)2 B.B2AC4 C.B3(AC)2 D.B2(AC3)3
【答案】A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將三種元素的化合價代入選項,如果化合物的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則表明該化學式正確。單質的化合價均為零。
【解答】A、A、B、C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5、+2、-2,則化合物B3(AC4)2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2)×3+(+5)×2+(-2)×4×2=0,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判斷該化學式有可能,故A正確;
B、A、B、C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5、+2、-2,則化合物B2AC4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2)×2+(+5)+(-2)×4=+1≠0,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判斷該化學式沒有可能,故B錯誤;
C、A、B、C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5、+2、-2,則化合物B3(AC3)2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2)×3+(+5)×2+(-2)×3×2=+4≠0,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判斷該化學式沒有可能,故C錯誤;
D、A、B、C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5、+2、-2,則化合物B2(AC3)3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2)×2+(+5)×2+(-2)×3×3=-4≠0,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判斷該化學式沒有可能,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1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一種有趣的鐘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金屬元素
B.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質子數為6
C.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離子符號為Na
D.鐘面上時針、分針所指的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
【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A.如果元素名稱中含有金字旁,那么為金屬元素;
B.質子數等于原子序數;
C.最外層電子大于4的容易得到電子帶負電荷,最外層電子小于4的容易失去電子帶正電荷;
D.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推算化合物的化學式。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H,為非金屬元素,不含有金字旁,為非金屬元素,故A錯誤符合題意;
B.根據圖片可知,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C,它的質子數為6,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根據圖片可知,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Na,它失去最外層的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寫作Na+,故C正確不合題意;
D.鐘面上時針對準O,通常顯-2價,分針對準Mg,通常顯+2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它們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13.(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中的白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B.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C.火焰熄滅后,立即打開導管的止水夾
D.最終量筒中液面約降至 26毫升刻度線處
【答案】D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驗證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利用的是壓強差,試管內壓強減小,量筒中的水被壓進試管,壓進試管中的水的體積等于氧氣的體積,所以試管中物質燃燒不能有氣體產生,則碳、硫等物質不能代替白磷進行實驗。【解答】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結束后,集氣瓶內氣壓不降低,打開止水夾,水不能倒流,該實驗中的白磷不可以用木炭代替 ,故A錯誤;
B、 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非白霧,故B錯誤;
C、白磷熄滅后不能立即打開止水夾測量,因為此時剩余的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占據了部分水的體積,故C錯誤;
D、試管中氧氣體積=120 mL ×=24mL,則白磷燃燒后消耗氧氣,量筒內水要進入24毫升, 最終量筒中液面約降至(50-24)毫升=26毫升刻度線處,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4.(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某家庭電路,閉合開關S1、S2,L1燈發光,L2燈不發光。用測電筆分別接觸c、d兩點,氖管都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  )
A.L2短路 B.bc間斷路 C.L2斷路 D.ad間斷路
【答案】B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辨別火線和零線可以用測電筆;測電筆的正確方法:手觸金屬筆卡;筆尖金屬體觸火線時氖管發光,觸零線時氖管不發光;
【解答】閉合開關S1、S2,L1 燈發光,說明L1 燈所在的線路正常。
A.若 L2短路,則電路中的電流過大,保險絲熔斷,L1燈也不發光,故A不符合題意;
B.若bc間斷路,若用試電筆分別接觸c、d 兩點,d 點氖管都發光, c點通過L2 燈與火線相連,c點氖管也發光,故B符合題意;
C.若L2斷路,c點與零線連接,測電筆接觸c點,氖管不發光,故C不符合題意;
D.若ad間斷路,c、d兩點與火線斷開,測電筆分別接觸c、d兩點,氖管都不發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5.(2024八下·杭州期中)已知一個 SO2分子的質量為 n千克,一個 SO3分子的質量為 m 千克(假設SO2、SO3分子中硫原子、氧原子分別具有相同的中子數),若以硫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則S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等于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除以新定義的標準進行計算。【解答】1個氧原子的質量=(m-n)kg;則1個硫原子的質量為:n-2(m-n)kg=(3n-2m)kg;
若以硫原子質量的作為原子質量的標準,則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根據相對分子的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所以S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故答案為:B。
16.(2024八下·杭州期中)明礬是一種白色晶體, 是常用的凈水劑,其化學式為 KA1(SO4)2·12H2O在凈水過程中生成了一種結構疏松的混凝劑,其化學式為[Al2(OH)n(SO4)m·yH2O]x,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明礬晶體中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5
B.明礬凈水過程中要發生化學變化
C.每一個 A13+、 OH-和H2O都含有10個電子
D.若n=2, 則m=3
【答案】D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轉化為離子,這個過程中原子的質子數不變,等于原子序數,原子得到幾個電子,就帶幾個單位負電荷,失去幾個電子,就帶幾個單位正電荷,據此判斷電子數。【解答】A、明礬晶體中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2×2):(16×20)=1:5,故A不符合題意;
B、明礬在凈水過程中生成了一種結構疏松的混凝劑,其化學式為[Al2(OH)n(SO4)m yH2O]x,此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每個鋁原子中含有13個電子,每個Al3+是由鋁原子失去3個電子后形成的,則每個Al3+中含有的電子數為13-3=10;每個OH-中的電子數為8+1+1=10;每個H2O中的電子數為1×2+8=10,故C不符合題意;
D、若n=2,則m=3,則為[Al2(OH)n(SO4)m yH2O]x中,化合價的代數和為:(+3)×2+(-1)×2+(-2)×3=-2≠0,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7.(2024八下·杭州期中)對下列實驗中出現的異常現象分析合理的是(  )
選項 異常現象 分析
A 制取 O2氣體時,始終收集不到O2 收集O2的集氣瓶沒蓋玻璃片
B 將空氣通入澄清石灰水,未變渾濁 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太小
C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 集氣瓶瓶底炸裂 由于引燃的火柴太長了
D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 進入集氣瓶中的水過少 紅磷過量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空氣的成分及探究;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發生反應是,生成難溶于水的碳酸鈣沉淀,即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低,生成的碳酸鈣極少,沒有達到飽和,所以不能觀察到變渾濁的現象,可以多通一會空氣,繼續觀察。【解答】A、制取O2氣體時,用向上排空法始終收集不到O2,可能是因為裝置漏氣、藥品不足等,但收集O2的集氣瓶沒蓋玻璃片,不會導致始終收集不到O2,故A錯誤;
B、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太小,因此將空氣通入澄清石灰水,未變渾濁,故B正確;
C、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集氣瓶瓶底炸裂可能是沒有集氣瓶底鋪一層細沙或加入少量水造成的,與引燃的火柴太長無關,故C錯誤;
D、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為了將裝置內的氧氣耗盡,紅磷必須過量,進入集氣瓶中的水過少可能是紅磷的量不足或裝置漏氣或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造成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8.(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關系的是(  )
A. 甲表示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剩余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變化
B. 乙表示加熱氯酸鉀(含少量MnO2)制取氧氣時固體物質種類的變化
C. 丙表示雙氧水(含少量MnO2)分解時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變化
D. 丁表示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都相等的雙氧水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變化
【答案】B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A、根據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催化劑的特征(一變二不變),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隨著反應的發生,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逐漸減少,由于生成的錳酸鉀、二氧化錳中都含有氧元素,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不會減少至0,選項錯誤;
B、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前固體中含有氯化鉀和二氧化錳2種固體,反應過程中,固體中含有未反應的高錳酸鉀、催化劑二氧化錳和反應生成的氯化鉀3種固體,反應完成后,固體中含有催化劑二氧化錳和反應生成的氯化鉀2種固體,選項正確;
C、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反應過程中,氫元素一直存在于液體中,液體的質量逐漸減少,則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加,直至過氧化氫完全反應,選項錯誤;
D、催化劑只改變反應的速率,不改變反應物于生成物的質量關系,即無論有沒有催化劑,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都相等的雙氧水反應后生成等質量的氧氣,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B。
19.(2024八下·杭州期中)電吉他中電拾音器的基本結構如圖所示,磁體附近的金屬弦被磁化,因此弦振動時,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電流經電路放大后傳送到音箱發出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選用銅質弦,電吉他仍能正常工作
B.只要有線圈,即使沒有磁體,電吉他也能正常工作
C.改變線圈數或改變磁場方向都可以改變線圈中的感應電流大小
D.弦振動過程中,線圈中的電流方向不斷變化
【答案】D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電磁感應;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及切割磁感線的方向有關,只改變某一個方向,感應電流的方向發生改變。【解答】A、銅不可以被磁化,則選用銅質弦,電吉他不能正常工作,故A錯誤;
B、取走磁體,就沒有磁場,振弦不能切刮磁感線產生電流,電古他將不能正常工作,故B錯誤;
C、增加線圈匝數,可增加電磁感應所產生的電壓,在電路的總電阻不變時,可以增大線圈中的感應電流,改變磁場方向,不能改變電流大小,故C錯誤;
D、弦振動過程中,磁場方向不變,弦的運動方向會不斷變化,則線圈中的電流方向不斷變化,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20.(2024八下·杭州期中)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汛期,某課外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個檢測水庫水位的裝置,其原理如圖所示。L 為安全指示燈,電鈴為報警器,R1為定值電阻,R2為豎直放置、粗細均勻且足夠長的電阻棒,滑片P 可以在電阻棒上自由滑動,并與浮子用豎直的絕緣桿連接,可隨著浮子的上下移動而改變電阻棒 R2接入電路的阻值,從而可通過電流表的示數來反應水位的高低。當滑片P指向R2的中點時,水位達到警戒值,電磁鐵吸下銜鐵報警。則該檢測器正常工作時(  )
A.電磁鐵的上端為N極
B.水位較低時,電磁鐵的磁性較強
C.若減小R2的阻值,警戒水位會變高
D.電流表示數越大,表示水位越高
【答案】C,D
【知識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電磁繼電器通過低電壓、弱電流控制高電壓、強電流,在電路中相當于開關。【解答】A、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是從右向左,根據安培定則可知電磁鐵上端為S極,故A不符合題意;
B、由圖可知,R1、R2、電磁鐵、電流表串聯接入電路,水位較低時,滑片P向下移動,R2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可知電路中總電阻的變大,根據可知,當電源電壓一定時,電路中電流的變小,電磁鐵磁性變弱,故B不符合題意;
C、當警戒水位會變高,滑片向上移動,則R2的阻值變小,故C符合題意;
D、電流表示數變大,根據可知,當電源電壓一定時,控制電路電阻的變小,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可知R2阻值變小,滑片P向上移由此可知水位變高,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D。
21.(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物質科學的重要思維方式。
(1)圖1為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的關系,字母a代表的是   。
(2)圖2是鈉在氫氣中燃燒形成氯化鈉的電子的得失圖。在鈉、氯氣、氯化鈉三種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是   。
【答案】原子;氯化鈉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解析】【分析】(1)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變為離子,分子、原子和離子都能構成物質,據此判斷。
(2)由圖2可知,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解答】(1)分子、原子和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三種基本粒子,原子得失電子會形成離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即a表示原子。
(2)鈉是一種金屬單質,是由鈉原子構成的;氯氣是一種氣態非金屬單質,是由氯分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鈉離子與氯離子構成的。
22.(2024八下·杭州期中)元素周期表將已知元素科學有序地排列起來,便于研究它們的性質和用途。下表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規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中,屬于非金屬的是   。
(2)隨著新元素的不斷發現,元素周期表還將逐漸完善。最近,科學家用大量高速鈣原子轟擊銘原子,形成了117號元素的原子,該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個   。
(3)②號元素和④號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
A.質子數相同 B.中子數相同 C.核外電子數相同 D.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答案】③;質子;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先確定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種元素分別是什么元素,結合中文名稱進行判斷。
(2)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的質子數排列的,所以原子序數就等于質子數。
(3)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同一族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層電子數。【解答】(1)由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是鋰元素,屬于金屬元素;②是鈹元素,屬于金屬元素;③是氟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2)因為原子序數=質子數,117號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個質子。
(3)②號元素和④號元素位于同一族,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所以化學性質相似。
故答案為:D。
23.(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所示是在家庭電路中經常使用的“插線板”,“插線板”上不僅有插座,還有一個能顯示該“插線板”是否正常工作的指示燈。每個插座之間是   連接的,插座與“指示燈”是   連接的。(以上兩空均選填“串聯”“并聯”)。
【答案】并聯;并聯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
【解析】【分析】并聯電路各支路互相獨立,互不影響。【解答】“插線板”上各插座能獨立工作,每個插座工作時互不影響,是并聯的。
“插線板”上的指示燈,能顯示插線板是否通電,閉合開關,指示燈亮,插孔正常通電,家庭中常見插線板在指示燈損壞以后,開關閉合后插孔也能供電,所以插座與指示燈之間是并聯的。
24.(2024八下·杭州期中)現有鐵屑、氧氣、四氧化三鐵、鹵化汞和海水五種物質,為了區分它們,小希參照二歧分類檢索載前作了一個物質檢索表,如表所示,請分析:
(1)從物質分類來看,4是   。
(2)由檢索表可知,表中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選填“甲”“乙”“丙”“丁”)
(3)已知鐵屑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四氧化三鐵,這中化學反應是類型屬于   反應。
【答案】單質;乙;化合
【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1)由檢索表可知,4滿足的條件是只含有一種物質且含有一種元素,可知符合單質的定義。
(2)氧化物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
(3)化合反應:反應物有多種,生成物只有一種。
【解答】(1)4中只含一種元素,屬于單質。
故答案為:單質。
(2)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四氧化三鐵是一種氧化物,其中含有鐵元素,因此由檢索表可知乙表示氧化物。
故答案為:乙。
(3)已知鐵屑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四氧化三鐵,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
故答案為:化合。
25.(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儀器和裝置,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中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②   。
(2)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應選擇   (從A~G中選擇,填字母序號,下同)組合裝置。制取氧氣的過程如下,正確順序是   。
①給試管加熱 ②熄滅酒精燈 ③檢查氣密性
④把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固定在鐵架臺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⑥從水中取出導管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 ④①③⑤⑥②
(3)某同學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氣,測得氧氣的純度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收集氣體前,集氣瓶沒有注滿水
b.導管口開始有氣泡冒出,立刻收集
c.收集氣體后,集氣瓶中仍有少量水
【答案】長頸漏斗;BEF;B;ab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制取氧氣的原理;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1)C中的漏斗是分液漏斗,與長頸漏斗的區別是分液漏斗有一個活塞。
(2)反應物均為固體的發生裝置為B,注意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
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
(3)氧氣純度偏低,可能是沒有等氣泡均勻就收集,或者原來集氣瓶中沒有將水灌滿,水沒有排盡不會影響氧氣的純度。
【解答】(1)儀器②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屬于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選擇BE;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來收集,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來收集,收集裝置選F,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應選擇BEF。
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順序是③檢查氣密性,④把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固定在鐵架臺上,①給試管加熱,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從水中取出導管,②熄滅酒精燈。
故答案為:B。
(3)a、收集氣體前,集氣瓶沒有注滿水,留有氣泡,集氣瓶內存在空氣,收集到的氧氣純度偏低,符合題意;
b、導管口開始有氣泡冒出,立刻收集,會導致收集的氧氣不純,因為剛開始排出的是裝置內的空氣,符合題意;
c、收集氣體后,集氣瓶中仍有少量水,說明氧氣未收集滿,但不會影響氧氣的純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b。
26.(2024八下·杭州期中) 有水(H2O)、雙氧水(H2O2)、重冰(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的氫原子)三種物質,從物質組成的角度看,這三種物質所含的元素共有   種,18克水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質量與   克雙氧水中含有的氧元素質量相等。
【答案】2;17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水和雙氧水中氧元素質量相等,則可分別列出兩種物質中氧元素的質量表達式,聯立兩式,即可求得雙氧水的質量。
【解答】根據水(H2O)、雙氧水(H2O2)、重水(D2O)的化學式可知都有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故答案為:2。
設質量為x的雙氧水中含有的氧元素和18g水中的氧元素的質量相同
故答案為:17。
27.(2024八下·杭州期中)為了避免汽車超速行駛帶來的危害,某校科技創新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一個裝置來自動限制車速,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12V,保護電阻R0的阻值是5Ω,Rx的阻值與車速關系如圖乙所示(裝置中其他的電阻忽略不計),當車速增大時,電磁鐵的磁性會   ,閉合開關S,當車速達到130km/h時,電路中電流恰好為1A,電磁鐵剛好能夠吸下裝置B,使油門C噴油量受到限制而達到控制車速的目的,此時Rx的阻值為   Ω。
【答案】增大;7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電磁鐵磁性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磁性越強。
電路為串聯電路,利用歐姆定律計算總電阻,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電路中各用電器的電阻之和。【解答】由乙圖可知,當車速增大時,Rx的阻值變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則電磁鐵的磁性增強。
當電路中點電流為1A,電路中的總電阻為
此時Rx的阻值為
28.(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治療心臟疾病患者時,通常用一種被稱為“血泵”的體外裝置來代替心臟,以維持血液循環,其簡化示意圖如圖所示。線圈固定在軟鐵桿上,兩者組成一個電磁鐵,活塞筒在閥門:S1,S2處與血管相連(S1、S2為單向閥門,只能向某一方向打開)。
(1)在該裝置工作中的某時刻,若電流從a端流進線圈,從b端流出線圈,則電磁鐵受到左側永磁體向   的作用力。
(2)若電流從b端流進線圈,從a端流出線圈,則S1會   。
【答案】右;閉合。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則;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判斷螺線管的磁極,再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判斷力的方向。
(2)根據(1)再次判斷力的方向,裝置體積變大時,血液進入裝置。【解答】(1)由右手螺旋定則可以知道,螺線管左端為N極,此時同名磁極相對,則電磁鐵受到左側永磁體向右的作用力。
(2)若電流從b端流進線圈,從a端流出線圈,電磁鐵左端為S極,拉動活塞向左運動,則S1閉合。
29.(2024八下·杭州期中)人類對水分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材料1:1803年,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認為水是由氫、氧元素的各一個原子構成的“HO原子”。
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認為分子包括同種原子結合而成的“簡單原子”和不同原子結合而成的“復雜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觀點。
材料3:1833年,戈丹根據定量測算的結果繪制了氫氧結合變成水分子的“體積圖”(如圖)。而后,“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觀點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
(1)水分子(H2O)屬于阿伏加德羅提出的“   原子”(選填“簡單”或“復雜”)。
(2)請將如圖方框中“?”處補全:   。
【答案】復雜;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1)水由不同原子構成,結合題中的定義進行判斷。
(2)根據水分子模型判斷氧原子模型,一個氧分子中含有兩個氧原子。【解答】(1)水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 屬于阿伏加德羅提出的復雜原子。
(2)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表示為。
30.(2024八下·杭州期中)現代家庭電器化程度越來越高,用電安全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下表提供了一組人體電阻數據。如圖所示, 用標有“220V, 5A”的用電器R接在電壓為 220V 的電源上正常工作,電路中還有額定電流為10A的熔絲。則:
測量項目 完全干燥時 出汗或潮濕時
手與手之間的電阻 200kΩ 5kΩ
手與腳之間的電阻 300kΩ 8.8kΩ
手與塑料鞋底之間的電阻 8000kΩ 10kΩ
(1)一個潮濕的人,赤腳站在地上,由于不小心,手接觸火線,發生觸電事故,則通過人體的電流是    A(上表電阻數據適用此人);
(2)熔絲不會“救”人命的原因是   。
【答案】0.025;由(1)可知發生觸電時,通過人體的電流遠小于熔絲熔斷電流(10A)。即:人已觸電,但熔絲未斷,所以熔絲不會“救”人命。
【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讀出人此時的阻值,通過歐姆定律計算電流。
(2)根據計算可知,電路中電流小于熔絲熔斷的電流,所以熔絲不會熔斷。【解答】(1)由表中數據得出潮溫時,手與腳之間的電阻
則通過人體的電流是
31.(2024八下·杭州期中)為探究原子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個α粒子內含2 個質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以下現象,如圖甲。
現象1:大多數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運動方向;。
現象2:少部分 α 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
現象3:極少數 α 粒子被彈了回來。
(1)根據α 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 α 粒子數量,并繪制成圖像(如圖乙)。其中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數據是   點。
(2)盧瑟福構建了核式原子結構模型,若以、●和分別代表電子、質子與中子,則下列各示意圖所描述的微粒不屬于同一類原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A;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概念;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
【解析】【分析】(1)大部分空間是空的,則粒子經過金箔后傳播方向不變,即偏轉角度為零的粒子數量很大。
(2)原子種類取決于質子數,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可知黑球是質子,據此判斷。【解答】(1)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即α粒子偏轉角度幾乎為0,這是由于它們穿過了原子內部的空間,這也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故圖乙中A點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
(2)同一類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質子數相同;A、B、C、D中的質子數分別為1、1、1、2,故選項中描述的微粒不屬于同一類原子的是D。
32.(2024八下·杭州期中)小樂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電磁感應現象”。
(1)實驗中,通過觀察   來判斷電路中是否產生感應電流。
(2)讓磁場產生電流,必須的操作是   。
A.實驗時,開關要閉合,接通電路
B.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運動
C.整個電路都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D.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E。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必須要快
(3)實驗中,小樂發現每次靈敏電流表指針擺動的角度不同,提出了“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問題。小樂猜想:感應電流的大小可能與導體運動速度和磁場強弱有關。為了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強弱是否有關,她應進行的操作是    。
【答案】靈敏電流表指針是否發生偏轉;AD;見解析
【知識點】探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
【解析】【分析】(1)實驗采用了轉換法,用靈敏電流計指針是否偏轉來反映是否有電流產生。
(2)根據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進行判斷。
(3)根據控制變量法,要探究感應電流大小與磁場強弱的關系,則應控制導體運動速度相同。【解答】(1)實驗中,通過觀察靈敏電流計指針是否偏轉來判斷電路中是否有感應電流存在,指針偏轉表明電路中有感應電流,否則電路中沒有感應電流。
(2)根據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可知:要產生感應電流,導體必須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同時必須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故AD正確,BC錯誤。
故答案為:AD。
(3)為了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強弱是否有關,根據控制變量法應該保持導體運動快慢相同,改變磁場強弱,即用磁性不同(大小不同)的兩塊磁鐵,讓導體棒分別以相同的速度向相同的方向切割磁感線,觀察靈敏電流表指針偏轉角度的大小。
33.(2024八下·杭州期中)光合作用產生的氧來自二氧化碳還是水?魯賓和卡門在實驗中利用了同位素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們首先選擇一種碳酸氫鹽,制備出含有不同比例18O的該種物質,即18O在該物質氧元素中所占比例不同。同樣方法,制備出含有不同比例18O的水,然后配成三種質量分數相同的碳酸氫鹽溶液。碳酸氫鹽溶解在水中能生成二氧化碳并保持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變,同時不會產生水。將小球藻放入這三種溶液并用陽光進行照射。分析產生氧氣中18O的比例,得出結論:光合作用產生的氧來自水。
(1)根據實驗結論,在虛線框內補充第三次實驗碳酸氫鹽和氧氣中18O百分比的條形圖。   
(2)魯賓和卡門是通過測量生成氧氣的密度確定氧氣中18O的含量。如果有一種氧氣,18O構成的氧分子和16O構成的氧分子各占50%。根據以下資料計算,在標準狀況下該種氧氣的密度為    kg/m3。(保留兩位小數)
資料:
I、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
II、18O的相對原子量為 18,16O的相對原子量為 16。
III、自然界的氧氣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1.43 kg/m3,該氧氣可以近似認為所有氧原子均為16O。
【答案】;1.52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光合作用的原理;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1)由結論可知,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來自于水,可知實驗3中水和實驗1相同,則氧氣也和實驗1相同。
(2)根據下面的提示進行計算,密度之比等于質量之比。【解答】(1)實驗1和實驗3探究二氧化碳氣體對氧氣的產生沒有影響,即控制水的高度相同,改變碳酸氫鹽的高度,而產生氧氣的高度不變,如下圖:

(2)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若有一瓶氧氣,只含18O和16O,且個數比為1:1,則其構成的氧分子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8+16=34.設在標準狀況下該瓶氧氣的密度是x,則,x≈1.52kg/m3。
34.(2024八下·杭州期中)學習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后,小明將課本中的實驗裝置改進為如圖甲實驗裝置。用加熱的電烙鐵點燃紅磷后,立刻拔掉插頭,無線氣壓計實時記錄瓶內的氣壓變化。實驗過程中氣壓變化如圖乙。請回答:
資料:一個密閉容器內氣壓受溫度和氣體量的影響,溫度越高,氣體質量越大,氣體氣壓越大。
(1)若圖甲中紅磷量不足,會導致測定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小明對圖乙中CD段氣壓上升感到困惑,請你告訴他CD段氣壓上升的原因   。
【答案】偏小;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紅磷不足,消耗的氧氣偏少,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小。
(2)冷卻后,集氣瓶內的氣壓小于大氣壓,打卡止水夾,大氣壓將水壓進集氣瓶,瓶內氣體受到擠壓,體積變小,壓強增大。【解答】(1)若圖甲中紅磷量不足,則氧氣未被完全消耗完,則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
(2)紅磷燃燒放熱,裝置中空氣受熱膨脹,壓強變大,反應結束后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裝置中的壓強恢復到原來的狀態;CD段氣壓上升的原因打開止水夾,水進入集氣瓶中。
35.(2024八下·杭州期中)過去教材中實驗室制氧氣,常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裝置如圖所示,從預熱到收集滿一瓶(250mL)氧氣大約8~10分鐘,反應后剩余物均為固體。曾有同學去聞自己收集到的氧氣,想找找吸氧的感覺,結果卻聞到刺激性氣味(少量氯酸鉀發生副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
現行教材已改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你認為這樣做的優點都有哪些?
【答案】根據材料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需要酒精燈加熱;從預熱到收集滿一瓶(250mL)氧氣大約8~10分鐘,反應需要一定時間;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和受熱條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固體二氧化錳回收困難;少量氯酸鉀發生副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使制得的氧氣不純。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反應常溫下即可進行,不需加熱,操作簡單;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直接反應,反應速率快;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制得的氧氣純凈;反應后得到的產物是水和氧氣,便于回收二氧化錳固體。
【知識點】制取氧氣的原理;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生成物為水和氧氣,沒有污染性氣體產生,且反應不需要加熱節約資源。
36.(2024八下·杭州期中)以下是樂樂項目化學習小組設計的自動折疊傘控制系統。
【項目名稱】“設計自動折疊傘控制系統”
【項目背景】同學們很喜歡到戶外的學習園地中(如圖甲)討論問題。`遇到下雨時,巨大的折疊傘打開操作困難。
【項目要求】當空氣相對濕度達到一定程度時,使工作電路中的電動機M轉動,折疊傘展開。
【項目設計】根據要求設計如圖乙的電路圖。
【器材選擇】電磁繼電器(工作電流≥0.05安,線圈電阻不計)、控制電壓U1(6伏)、滑動變阻器R1規格為“1安 200歐”、靈敏電流表、電動機M1、濕敏電阻R2、開關、串線等。
(1)要滿足上述項目要求,他們應該選擇的濕敏電阻是下表中   (選填字母);
空氣相對濕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濕敏電阻A(Ω) 92 90 86 80 72 56 42 30 20 13
濕敏電阻B(Ω) 13 20 30 42 56 72 80 86 90 92
【項目調試】利用上述選擇的器材,組裝好電路后開始測試。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處時,閉合開關S1,折疊傘不展開。將滑片P恰好移至中點時,折疊傘展開。
(2)該款自動折疊傘在空氣相對濕度達到多少時,會自動展開?   (請通過計算說明)
【項目反思】
(3)請你結合上述信息和所學知識,寫出整個電路系統在實際運用時,需要改進的一個方面:   。
【答案】A;因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恰好移動到中點,所以。 已知電磁繼電器的工作電流安,U=6V,電磁繼電器總電阻至少為根據串聯電路的特點查表得,當濕敏電阻A的阻值達到20時,空氣相對濕度達到90%,折疊傘會展開。;根據題意可設計,當天氣晴天,濕度達到一定值時,可以使折疊傘自動收起。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電磁鐵磁性增強時,吸引銜鐵,工作電路開始工作,說明此時電路中電流變大,濕敏電阻的阻值減小,據此判斷所選電阻。
(2)根據題中所給數據及歐姆定律進行計算,根據計算所得電阻大小讀出濕度大小。
(3)該傘達到一定濕度時,就會打開,不論是雨天還是晴天,所以改進的思路時,晴天即使濕度較大也不會將傘打開。【解答】(1)圖中濕度增大,電動機M轉動需要電流則電動機線路電流增大,電源線路電流增大,電源電壓不變,總電阻減小,濕敏電阻減小。
故答案為:A。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久治县| 静安区| 卢氏县| 边坝县| 桂林市| 南和县| 唐海县| 鄂尔多斯市| 黄陵县| 时尚| 岚皋县| 太原市| 黑龙江省| 铁力市| 承德县| 桂阳县| 梁河县| 南康市| 宁阳县| 贡山| 孙吴县| 长顺县| 应用必备| 麻江县| 神池县| 项城市| 象州县| 长宁县| 禄丰县| 普兰县| 大厂| 石景山区| 三河市| 故城县| 镇原县| 宝山区| 阿坝县| 大同市| 长沙县|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