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康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期中聯考歷史試題本試題卷共8頁,20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距今約10500-9700年的河北保定南莊頭遺址,已發現5條灰溝和2座灰坑,出土了石磨盤、石磨棒、骨錐、骨針、種子和少量的夾砂深灰陶、紅褐陶片。另外,還有鼠、雞、狗、狼、豬、鹿等動物骨骼,其中有燒烤和切割的痕跡。據此可知,該遺址居民A.具有較強的社會組織能力 B.已經出現明顯的貧富分化C.食物生產與加工能力增強 D.生產工具主要為打制石器2.在地方機構設置上,明太祖在全國設十三個布政使司,并把各省的兵、民、錢、谷分別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管理,其中布政使掌民政,按察使掌刑名,都指揮使掌兵事,合稱“三司”?!叭尽钡脑O置A.消除了地方割據的隱患 B.強化了對官員隊伍的監察C.推動了民族交融的發展 D.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3.下表所示為1860-1865年清政府滿漢總督和滿漢巡撫比例的變化狀況。導致這一變化的是年代 滿漢總督比例 滿漢巡撫比例1860 5:5 6:91861 5:5 4:111862 4:6 2:131863 3:7 1:141864 2:8 0:151865 1:9 0:15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洋務運動 D.太平天國運動4.1947年5月,上海、南京、北平等城市學生舉行五四紀念會,并組織了“反饑餓、反內戰”罷課游行,遭到國民黨軍警的鎮壓。5月20日,南方與北方大中城市學校學生沖破國民政府的禁令,同時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這些運動A.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支持B.配合了解放軍的軍事斗爭C.瓦解了國民政府反動統治D.改變了國統區的教育制度5.1979年,實行包干到戶的小崗村當年就獲得了糧食、油料的大豐收。獲得豐收的鳳陽農民編寫出這樣的順口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眾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陳糧、燒陳草,個人富,集體富,國家還要蓋糧庫?!边@可以用來說明A.農村經濟改革取得顯著效果B.所有制變革激發了農村活力C.農村的經濟結構得到了優化D.安徽地區經濟逐漸領先全國6.下表所示是《漢謨拉比法典》的部分條款。這反映出該法典的條目 內容第203條 倘自由民之子打與之同等自由的自由民之子,則應賠銀一明那第205條 倘自由民之奴隸打自由民之子頰,則應割其一耳A.階級屬性B.神權色彩C.人文精神D.多元特征7.最初,羅馬只是一個小國寡民的城邦國家。后經過近250年陸陸續續的對外戰爭,到公元2世紀,疆域遠遠超過了以前的任何一個帝國。據此可知,羅馬文明具有A.以弱勝強的堅韌性B.不斷進取的創新性C.蠶食鯨吞的擴張性D.以法治國的秩序性8.9世紀時,哲學和科學著作從希臘文、波斯文和梵文翻譯成阿拉伯文。在隨后的200年間,許多阿拉伯醫生、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哲學家豐富了他們祖先的學識,并把各種學識系統整理成便于傳入西歐的形式。這體現出阿拉伯文化具有A.開放性和包容性B.開創性和漸進性C.探索性和多樣性D.系統性和規范性9.16世紀以來,葡萄牙人相繼占領了印度果阿、錫蘭、馬六甲和中國澳門等幾十個據點和商站。這體現出葡萄牙A.開展資本輸出的迫切性B.為其殖民貿易進行布局C.大規模占領土地的企圖D.意圖攫取亞洲礦產資源10.下圖所示為15-16世紀英國消費價格指數變化情況。這一狀況A.阻礙了經濟發展B.提高了封建領主收入C.促進了社會轉型D.削弱了英國軍事實力11.拜占庭的滅亡、十字軍的東征以及羅馬廢墟中文物的被發掘更為這場運動推波助瀾。人們高呼著“回到希臘去”“我去,我去把死人喚醒”的口號,聲稱要把昔日的文化“復興”起來,使之“再生”。這場運動A.擺脫了封建教會束縛B.從英國擴展到整個歐洲C.以批判封建制度為主D.促進了人文主義的傳播12.在制憲會議上,憲法起草代表之一的古文諾·莫里斯指出,“我們實在是在做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們要樹立一個強有力的“人'來保護我們,同時又要把“他'的手捆到背后”。“把“他'的手捆到背后”的制度設計是A.聯邦制B.主權在民C.議會制D.分權制衡13.下圖所示為1860-1900年美國石油產量變化情況。導致石油產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汽車制造業的興起 B.壟斷組織的形成C.內燃機的發明使用 D.化學工業的興起14.巴黎公社委員會由86名委員組成,一半是工人,另外還有醫生、律師、法官、記者、教師、藝術家、詩人、科學家等知識分子代表。有些公社委員是第一國際巴黎支部的會員,是社會主義者。這說明巴黎公社A.代表工農群眾利益B.不是無產階級政權C.得到民眾普遍擁護D.具有廣泛的代表性15.1814-1835年,印度輸入英國的棉布從125萬匹跌到30多萬匹;而同一時期,英國輸入印度的棉織品由不足100萬碼增加到5100萬碼以上。印度總督本丁克承認:“悲慘的情況在商業史上是無與倫比的,棉織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边@反映出A.印度手工業逐漸崩潰B.英國殖民主義的罪惡C.英印紡織業交流互鑒D.英國占領了亞洲市場16.新格拉納達(今哥倫比亞)地區的著名啟蒙思想家納里尼奧,在1794年翻譯出版了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人權宣言》。他在譯本前言中指責殖民當局實行“愚民政策,散布極其有害的思想,禁止言論自由”;要求殖民當局“承認主權在民”“頒布根本大法”。這A.說明法國支持美洲獨立B.促進了拉美近代教育的發展C.推動了北美的獨立戰爭D.激發了拉美的民族獨立意識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宋代城市中的坊與市已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商人不再被層層抑制,終于可以毫無顧忌地擺攤買賣,他們既可以在坊開鋪,又可以在市設檔,大街小巷店鋪林立,熱鬧非凡。如北宋的汴京隨處都有商鋪、邸店、商樓、茶肆、食店,大小鋪席鱗次櫛比,就連宮城南門面御街兩邊的御廊也允許“市人買賣于其間”。從“御街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張家酒店、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而且,宋代不僅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更和現代一樣開設了早市和夜市,早市就是賣早餐之類的東西。夜市更是見證了宋代城市經濟的繁榮,娛樂場所節目豐富,晝夜不息。-摘編自田利蘭《論宋代城市經濟發展的時代特征》材料二 上海是近代中國最早開埠的五個城市之一,因為上海同時具有沿中國海岸線中點和居萬里長江出??诘牡乩韰^位優勢,因此使其很快成為西風東漸中外交融的匯聚點,成為洋貨進口和土貨出口的最主要中心。同時,與貿易中心結伴生成的金融結算、產品加工、交通運輸、保險倉儲等產業的聯動發展,又迅速催動和引導上海成為近代中國經濟最活躍的中心。經濟和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得上海成為中外文明薈萃之地,尤其是各地移民、商幫及來自各處的工商業從業者,他們數量多,來自于不同的地域。-摘編自朱蔭貴《近代上海成為中國經濟中心的啟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代城市發展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上海城市發展的影響。(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在蠻族入侵和征服過程中新建的蠻族王國及其他由蠻族階段剛過渡到文明社會的新興國家,其國王的權力是相當有限的。他們的權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貴族會議的限制,也受到傳統習慣法的制約。在西羅馬帝國領土上建立的許多王國是如此······中古初期的許多國家在征服戰爭結束后,王權逐漸走向衰落,特別是在封建制度確立之后,享有特恩權的大貴族獨霸一方,割據稱雄,篡奪了屬于國王的某些權力,儼然成為“國中之國”“君外之君”,君權已經軟弱無力。-摘編自朱寰《略論中古時代的君權與教權》材料二 15世紀后半期,隨著莊園制經濟的解體和封建主義的衰落,歐洲開啟了以“新君主制”-專制君主制為核心的民族國家新時代。雖然反映這一發展趨勢的民族精神,為無政府主義、教權主義和普世主義等桎梏所包圍,西歐還是逐漸產生了一批生機勃勃、傲視群雄的世俗君主國。這種充滿抱負和活力的民族精神,主要來源于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收復失地運動”,來源于英法之間的“百年戰爭”,也來源于反抗基督教世界體系的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葡萄牙、西班牙、法蘭西和英格蘭等最早一批以專制君主制為核心、以民族主義為依歸的中央集權的統一民族國家。-摘編自姜守明《中世紀西歐君主制的階段性特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世紀前期西歐制約王權的因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世紀后期西歐王權加強的原因。(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圈地運動被注入新的活力。由于得到資產階級政府的認可,它已經從“私人的暴行”變為可以向國會提出請求并得到國會批準的合法行動了。國家權力的推波助瀾,使圈地運動在18世紀達到高潮。經國會批準的圈地法案,1717-1727年共15件,1728-1760年達1482件,1797-1820年更達1727件。圈地運動使英國農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時造成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ぁぁぁぁぁべY本主義大農場經營方式的實行,系統選種制的采用,耕作方法的改進,土壤的改良,新肥料的施用,農機的推廣,滿足了不斷擴大的非農人口的市場需求,從而為大工業的建立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摘編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工業文明的興盛》材料二 工業革命時期的城市衛生問題,部分來自工業污染,部分來自生活污染。城市居民大都是剛剛從農村出來的農民,農村的那種散居所養成的習慣還沒有改變。如生活垃圾到處傾倒,污水隨處潑灑,不少城市居民還保留著養豬的習慣,所以到處是豬圈。由于廁所不夠,人們不得不隨地大小便。根據記載,曼徹斯特的議會街,每380人才有一個廁所,在居民區,每30幢住滿人的房子才有一個廁所。在工人的家里,雞、豬、甚至馬都擠在同一個房子里。當時大部分城市都沒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一般污水都是通過大大小小的“陰溝”通往廁所或死水塘。居住的擁擠和衛生狀況的惡化,導致瘟疫橫行,危及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摘編自高德步《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城市病”及其初步治理》(1)根據材料一,概括英國圈地運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圈地運動的影響。(10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城市病”的原因。(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以下是《世界文明史》部分目錄:第十八章文藝復興時期的文明(約1350-約1550年)一、意大利的歷史背景二、意大利思想和文學的復興三、意大利藝術的復興四、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衰微五、北方的文藝復興六、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成就七、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成就-(美)菲利普·李·拉爾夫等著,趙豐等譯《世界文明史》結合材料,圍繞“文藝復興的發展”自擬一個論題,運用世界史的具體史實予以闡釋。(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南莊頭遺址既有農耕生產,也有采集漁獵的行為,同時已經實現定居生活,這表明該遺址的居民征服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強,C項正確。A項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項從材料無法得出,排除;由材料可知,南莊頭遺址明顯處于新石器時代,新石器屬于磨制石器,排除D項。2.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明太祖廢掉了元的行省,改設“三司”,分化地方權力,這就加強了中央集權,D項正確。A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C兩項從材料無法得出,排除。3.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自1860年以來,清政府總督和巡撫中漢族官員的比例逐漸上升,這主要是因為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滿清的八旗兵、綠營兵不堪重用,清政府不得不大力提拔漢族官員,導致漢族封疆大吏日益增多,D項正確。A、B、C三項均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4.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國統區民主運動作為反蔣的第二條戰線,配合了解放軍的軍事斗爭,B項正確;A項“各階層”一說過于絕對,排除;C項夸大了第二條戰線的作用,排除;D項與史實不符,排除。5.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的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經過一年的生產就獲得了大豐收,說明農村經濟改革的效果明顯,A項正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沒有所有制的變革,排除B項;材料體現不出農村經濟結構的變化,排除C項;材料沒有比較,無法得出安徽經濟是否領先全國,排除D項。6.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漢謨拉比法典》在處理自由民之間的糾紛時存在同態復仇和用錢賠償的規定,而奴隸對自由民的一般糾紛,對奴隸的處理則較重,這反映出該法典的階級屬性,A項正確。B、C、D三項從材料無法得出,排除。7.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羅馬由一個蕞爾小國在200多年的時間里不斷發動對外戰爭,從而成為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這反映出羅馬文明具有明顯的擴張性,C項正確。A、D兩項均從材料無法得出,排除;B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8.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阿拉伯帝國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特征明顯,A項正確。材料反映不出開創性,排除B項;材料無法得出探索性,排除C項;材料看不出規范性,排除D項。9.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葡萄牙在亞洲的一些國家沿岸建立了幾十個商站,這主要是因為葡萄牙實力較為弱小,無力與亞洲大國抗衡,只能為其殖民貿易進行布局,B項正確。A、C、D三項均與史實不符,排除。10.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英國在16世紀的物價逐漸上漲,這是金銀等貴金屬大量輸入的結果,是價格革命的表現,而價格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使封建制度瀕于解體,C項正確。價格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排除A項;價格革命使依賴固定貨幣地租的封建領主經濟受損,排除B項;D項從材料無法得出,排除。11.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所說的這場運動是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的主要思潮是人文主義,這場運動促進了人文主義的發展,D項正確。A項與史實不符,排除;文藝復興從意大利興起,排除B項;批判封建制度的是啟蒙運動,排除C項。12.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我們要樹立一個強有力的“人'來保護我們”這就是要實行總統制和聯邦制,而“又要把“他”的手捆到背后”是指對總統和聯邦政府權力的限制,實行權力的制約與平衡,D項正確。A、B、C三項均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3.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美國石油產量總體上不斷增多,到1900年已經到近900萬噸,石油的大量開采主要是由于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C項正確。A項片面,排除;B、D兩項均非石油產量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排除。14.D【解析】由題干材料可知,巴黎公社的成員以工人為主,來源廣泛,因此具有廣泛的代表性,D項正確。巴黎公社并不代表農民利益,排除A項;B項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說法過于絕對,與史實不符,排除。15.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英國對印度的商品傾銷,沉重打擊了印度的棉紡織業,這反映出英國殖民主義的罪惡,B項正確。A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無法得出英印紡織業之間的交流互鑒,排除C項;D項以偏概全,排除。16.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1794年,納里尼奧翻譯出版了法國的《人權宣言》,批判了西班牙殖民當局的思想專制和愚民政策,要求在拉美實現主權在民等啟蒙主張,這激發了拉美人民的民族獨立意識,促進了拉美獨立運動的開展,D項正確。A、B兩項均從材料無法得出,排除;北美獨立戰爭于1783年已經勝利結束,排除C項。二、非選擇題17.(1)特點:時空界限被打破;商業氛圍濃厚;經濟功能增強;文化娛樂豐富。(6分,任答三點即可)(2)影響:成為中西方交流的重要窗口;推動了中國城市化進程;為中國近代的社會運動和政治變革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帶有明顯的半殖民地色彩;滋生了崇洋媚外等不良社會風氣。(6分,任答三點即可)18.(1)因素:貴族勢力;傳統法律;封建割據;教會權力。(6分,任答三點即可)(2)原因:封建領主的衰落;民族意識的覺醒;戰爭與軍事變革;城市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支持;思想解放運動的推動。(6分,任答三點即可)19.(1)特點:從私人行為到政府政策;后期獲得法律授權;時間較長;數量日益增多。(6分,任答三點即可)影響:推動了農村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城市化進程;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定的條件;為社會治理帶來了新的挑戰。(4分,任答兩點即可)(2)原因:工業革命的開展;市民階層的種種陋習;貧富分化的加劇;城市缺乏規劃,基礎設施不足;城市管理滯后。(6分,任答三點即可)20.示例:論題:文藝復興的范圍和影響不斷擴大。(2分)闡釋:文藝復興始于14世紀的意大利,最初主要集中于文學與藝術領域。在文學方面,涌現出了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等杰出的文學家,他們的作品打破了宗教束縛,展現了人性的光輝,促進了人文主義的傳播。藝術領域,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等大師創作了眾多不朽的杰作,如《蒙娜麗莎》《大衛》等。15世紀中期以來,文藝復興走出意大利,逐步擴展到歐洲各地,促進了歐洲的轉型和發展。此外,文藝復興的影響還滲透到了其他方面,如科學革命的興起、音樂藝術的發展、世俗教育的進步等,特別是人文主義思想還成為新航路開辟的精神動力,促進了新大陸的發現??傊?,文藝復興不斷發展,對歐洲近代化產生了重要影響。(10分)(如有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同等得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