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七年級質量檢測生 物 試 題注意事項:試題共有兩個大題,第一題是選擇題(共50分),第二題是簡答題(共50分)。請同學們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上相應的空白內。一、選擇題: (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1.夏日里,大明湖里百余畝荷花迎風招展,散發陣陣清香,荷花的主要結構是A.花冠 B.花萼 C.雄蕊和雌蕊 D.雌蕊2.在果樹開花季節,如遇陰雨連綿的天氣,常會造成果樹減產。其主要原因是A.施肥不足 B.澆水不足 C.傳粉不足 D.光照不足3.形成如圖所示豌豆,需要的子房、胚珠和精子數目分別是A.6、6、 12 B.1、6、3C.1、6、6 D.1、6、 124.獼猴桃原產于中國。1899年,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把在中國采集的種子帶回英國種植,植株十幾年都沒有結果,原因不可能是A.全是雌株 B.全是雄株 C.雌雄同株 D.缺乏傳粉的昆蟲5.民間有“薺菜根賽人參”的說法,其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薺菜的主根發達,側根短而細,它的根系屬于A.直根系 B.須根系C.側根系 D.不定根6.“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這句俗語來源于中國傳統的樹木種植經驗。如圖是根尖模式圖,幼根生長主要依靠A. ①② B. ②③C. ③④ D. ②④7.小麥、西瓜的主要食用部分分別是A.子葉、果皮 B.子葉、種皮C.胚乳、種皮 D.胚乳、果皮8.根尖的表面由被稱為“根冠”的結構保護著,隨著根在土壤中不斷伸長,根冠的外層細胞不斷磨損,但根冠從不會因磨損而消失,原因是A.根冠細胞特別耐磨 B.根冠能長出根毛C.分生區細胞能不斷分裂 D.伸長區細胞能伸長生長9.下面是四位同學繪制的桃花結構相關的概念圖,其中錯誤的是10.下列生產措施與去除頂端優勢無關的是A.果樹整枝 B.松樹長成塔形C.棉花、茶樹打頂 D.番茄苗摘心11.圖為花的結構及傳粉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①和②構成雄蕊,①中有花粉,⑤表示自花傳粉B.⑥是柱頭,可分泌黏液并刺激花粉萌發成花粉管C.花粉管通過⑦進入胚珠,釋放精子D.④是卵細胞,受精后將來發育為胚乳12.在向日葵的開花季節,農民往往會到田里給向日葵“對頭”(將兩個花盤相對),這樣做的目的是A.收集花粉,生產香料 B.保護種子,減少脫落C.輔助授粉,多結果實 D.施加肥料,提高產量13.種質庫中適于保存大豆等作物種子的條件是①高溫 ②低溫 ③干燥 ④潮濕 ⑤空氣流通 ⑥密封A. 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14.將新摘的葉片放入 70℃的熱水中,葉片表面產生許多的小氣泡,并且下表皮的氣泡比上表皮的氣泡多,對這種現象解釋合理的是A.葉片下表皮的氣孔多 B.葉片上表皮生命力弱C.葉片下表皮的葉綠體多 D.葉片下表皮的細胞數量較少15.家中用的木制切菜板,表面會有一些同心圓花紋,它反映了莖加粗生長的過程。木本莖中與加粗生長有關的結構是A.樹皮B.形成層C.韌皮部D.木質部16.下列移栽植物采取的措施中,為降低植物蒸騰作用的是①帶土移栽 ②去掉部分枝葉 ③陰天或傍晚移栽 ④給移栽后的植物遮蔭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7.如圖是葉芽的縱切結構及其發育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芽軸發育成枝條 B.芽原基發育成側芽C.幼葉舒展后形成新葉 D.葉芽中有分生組織生物試題共4頁】第1頁18.我們食用的各類米是稻谷經過不同的工序加工而來的(如圖),下列無法發育成新的水稻植株的是A.稻谷 B.糙米 C.胚芽米 D.精白米19.無土栽培是栽培植物的新技術,學校開展了無土栽培青菜的生物實踐活動。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無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滿足植物對各類無機鹽的需要B.植物從培養液中獲得的物質主要是有機物和無機鹽C.培養液中含量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D.培養液的濃度過大,容易造成青菜“燒苗”20.下圖所示為竹子與其臨近竹筍的生長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物質X由竹子運輸到竹筍的方向。若X物質來自光合作用,則下列關于X物質及其運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 X為有機物,由木質部運輸B. X為無機鹽,由韌皮部運輸C. X為有機物,由韌皮部運輸D. X為水分,由木質部運輸21.科學家將雌黑鼠乳腺細胞的細胞核移到白鼠去核的卵細胞內,待發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宮內,最后產下的小鼠的體色和性別分別是A.黑色,雄性 B.褐色,雌性 C.黑色,雌性 D.白色,雌性22.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氣體變化,某興趣小組設計如圖的實驗裝置。先用嘴向瓶內吹氣,2小時后向瓶內滴加 BTB 溶液觀察顏色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向瓶內吹氣可以使瓶內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B.若改成向瓶內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甲瓶內的石灰水會變渾濁C.滴加 BTB 溶液后,甲瓶內的溶液呈現黃色,乙瓶內的溶液呈現藍綠色D.實驗說明植物在光下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23.我國實驗胚胎學主要創始人童第周在《中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將一種魚囊胚細胞的細胞核移入另一種魚的去核卵細胞中,成為一種融合細胞,這種融合細胞能正常發育成魚。關于該成果用到的技術,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與多莉羊所用技術相同C.可以快速繁殖新個體 D.能增加后代的多樣性24.某生物興趣小組設計了下圖的實驗裝置,連接處均密封。將A、B兩組裝置同時放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后,A裝置U形管中兩端液面基本保持不變,B裝置U形管中的液面左邊上升右邊下降。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該裝置可用于探究植物吸收水分的動力來自蒸騰作用產生的向上拉力B.導致兩裝置出現不同現象的原因是B中植物的蒸騰作用大于 A 中植物C.該實驗說明了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D.想要探究溫度對蒸騰作用強度的影響,實驗裝置應選擇裝置A25.有人說:“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生物是‘攀附’著植物的莖蔓才站在這個星球上的。”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生物都直接以綠色植物為食B.綠色植物能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保持水土C.綠色植物只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維持碳氧平衡D.地球上全部生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都直接來自太陽能二、簡答題(每空 1分,共50 分)26. (7分)花生原名落花生,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省常見的一種農作物,它營養豐富,素有“長生果”之美譽。如圖為花生生長發育及種子萌發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花生是喜溫作物,3-4月下旬是花生播種的適宜時節,過早播種會造成花生種子的發芽率降低。可見, 是影響花生種子萌發的重要外界條件之一。(2)上圖中花生種子的[] 內貯存著豐富的營養物質,能夠保證花生種子正常萌發所需。種子破土而出后的[7]是由花生種子的[] 發育而來的。(3)“燈無油不亮,稻無肥不長”。種植花生也需要適量肥料,一般在種植前期施一些農家肥或者復合肥,施肥主要是為花生生長提供適量的 。(4)花生的花比較小,有艷麗的黃色花冠,需要經過 過程才會形成果實。每年6、7月份進入花生的開花下針和結莢期,此時花生生長發育最旺盛,是花生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時期,水分主要通過花生根尖的 吸收,絕大部分的水分用于花生的 。27.(7分)玉米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玉米稱為人類膳食結構的平衡大使。下圖為玉米個體發育過程中的部分形態結構及生理活動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的[A]是由 發育而成的,玉米種子萌發初期,所需營養物質主要由 提供。(2)玉米種子在萌發成幼苗的過程中細胞干重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其中曲線 ab段下降的原因是 。(3)圖丙表示玉米正在進行的某種生理活動,若氣體[b]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該生理活動是 。若該生理活動能釋放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則[b]是 。(4)圖丁是玉米單株光合作用強度與種植密度的關系曲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與c點相比,在d 點單株光合作用強度明顯減弱,原因是 ;該圖給我們的啟示是 。28.(7分)如圖表示三種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若接穗為開紅花的番茄,砧木為開白花的番茄,要確保嫁接成活的關鍵是 ,嫁接枝條上花朵的顏色應為 。(2)圖乙表示番茄生殖發育過程,當切開[④]番茄時,發現里面含有許多[ ] ,說明③中有許多[] 。(3)要利用一棵優良性狀的番茄培養出大量具有相同品質的番茄植株,實驗室中常用的方法是 。(4)某同學發現家里的土豆長出了綠芽(圖丙),決定用它作為種植材料。將土豆分成塊, 要確保每一塊都帶有 ,并將每一塊土豆分別種在花盆里。若種植的土豆塊能夠 ,則說明繁殖成功。29.(7分)在驕陽似火的夏天,大樹為人們撐起了“綠傘”,使空氣變得清新而濕潤。如圖為葉片橫切面結構示意圖和氣孔開閉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葉片橫切面臨時裝片時,要選用最 的切片材料。(2)圖甲中,具有保護作用的是[ ],具有輸導水分、養分和支持葉片作用的是[ ] 。(3)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和氣體交換的“窗口”是圖乙中的[ ] ,其開閉 受[] 的調節和控制。(4)圖丙中A、B兩個實驗裝置,都是用來觀察植物的蒸騰作用,你認為哪個裝置更合理 ;理由是 。30.(7分)為探究植物呼吸作用,興趣小組進行了以下實驗:Ⅰ.選取兩份等量且生長狀況相同、具有完整根莖葉的新鮮菠菜,編號為A 組和B組。A組菠菜用開水燙2~3分鐘,B組不作處理。然后將兩份菠菜分別放入兩個不透光且密閉的相同恒溫箱中,將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探頭置于箱內(如圖甲)。Ⅱ.連接計算機、數據采集器和傳感器探頭,采集24小時裝置內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數據,并自動生成兩種氣體濃度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乙和圖丙(不考慮微生物呼吸作用對本實驗的影響)。(1)此實驗的變量是 ,對照組是 組。(2)實驗中采用的恒溫箱是不透光的,目的是 。(3)圖乙和圖丙分別為B組裝置中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曲線,據圖分析,B組氧氣濃度變化特點是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特點是 ,原因是隨著呼吸作用的進行,裝置內氧氣濃度降低,從而導致菠菜呼吸作用 。(4)A組裝置中氧氣與二氧化碳濃度不變,原因是 。(5)大量科學實驗證明,在氧氣充足的環境中,大多數植物細胞可以將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此生理過程的反應式可表示為: 。31. (8分)某同學在學習了《植物的生活》后,深刻理解了植物對生物圈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沒有綠色植物就沒有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圖甲是在一定二氧化碳濃度、氧氣濃度和適宜溫度等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圖乙中1~6表示葉綠體和線粒體吸收或釋放氣體的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1)根據圖甲曲線變化可以看出,影響光合作用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是 。圖甲中A 點時植物葉肉細胞內發生的生理過程,是在乙圖的 中進行的。(2)圖甲中B 點時植物葉肉細胞內發生的生理過程,對應的是圖乙中的[ ]。(3)為了更全面的探究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某生物實驗小組選取一株有白斑葉片和綠色葉片的牽牛花進行如圖丙所示的實驗(二氧化碳易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①實驗前先將這株牽牛花進行暗處理,這樣操作的目的是 。② 把經過暗處理的牽牛花植株按上圖所示方式處置后移至光下數小時,再將a、b、c、d四片葉子取下,分別放入盛有 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待葉片變成黃白色后,取出葉片漂洗,向這四片葉子滴加碘液,觀察顏色變化。③ 本實驗中b 葉和 d 葉形成了一組對照實驗,不變藍的是 葉。④a、c葉中變藍的部分是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32. (7分)《易牙遺意》記載:“將綠豆冷水浸兩宿……預掃地潔凈,以水灑濕,鋪紙一層,置豆于紙上,以盆蓋之。一日兩次灑水,候芽長。”某生物興趣小組根據上述記載判斷種子的萌發可能與水、光照等環境條件有關,于是選取90粒綠豆種子,設計如圖所示三組實驗進行探究。(1)實驗前要選擇 且完好無損的綠豆種子作為實驗材料,以滿足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2)每組實驗用30粒綠豆種子,而不用3粒的原因是 。(3)若探究“水對綠豆種子萌發的影響”,應選擇 兩組作為對照。根據這兩組對照實驗的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4)幾天后,同學們觀察到甲組和丙組的種子大多數都萌發了,并統計得出兩組的發芽率相近,由此判斷綠豆種子萌發與 無關。少量種子未萌發的自身原因可能是 (答一條即可)。(5)若想要探究溫度對綠豆種子萌發的影響,請設計實驗方案: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二、簡答題(每空1分,共50分)26. (7分)(1)溫度(2)2子葉; 3胚芽(3)無機鹽(4)傳粉和受精;成熟區;蒸騰作用27. (7分)(1)受精卵;胚乳(2)種子萌發初期,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且此時還未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3)光合作用;氧氣(4)種植密度過大,葉片相互遮擋,光照不足;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28. (7分)(1)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紅色(2)胚珠;胚珠(3)組織培養(4)芽眼;發育成新植株; 長出幼苗29. (7分)(1)薄(2)1上表皮; 3葉脈(3)4氣孔;5保衛細胞(4)A;B裝置中塑料袋罩住了花盆,土壤中的水分也會蒸發,會干擾實驗結果,A裝置只罩住植物,能更準確地觀察植物的蒸騰作用。30. (7分)(1)菠菜是否用開水燙過;B(2)避免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干擾呼吸作用實驗結果(3)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減弱(4)菠菜被開水燙過,細胞已死亡,不能進行呼吸作用(5)有機物(儲存著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31. (8分)(1)光照強度;線粒體(2)1、 2、 5、6(3)①消耗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②酒精;③d;④綠色部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2. (7分)(1)飽滿(2)避免偶然性,使實驗結果更準確(3)甲、乙: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4)光照:種子處于休眠期(或種子的胚不完整、種子已死亡等)(5)取兩組等量且完好無損的綠豆種子,分別放在兩個培養皿中,鋪上濕棉絮,一組放在25℃環境中, 另一組放在5℃環境中,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觀察并記錄種子的萌發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